《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肉制品加工学大纲

肉制品加工学大纲

肉制品工艺学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掌握肉类产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加工工艺流程以及所需辅助材料的基本性质与作用,熟悉不同加工工序和原辅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为肉制品生产和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教学内容绪论中国的肉类生产、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一节肉品概念及我国肉品生产、加工现状广义,凡作为人类食物的动物体组织狭义,指动物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以及附着于其中的结缔组织、微量的神经和血管。

第二节肉制品分类及特性一、中式肉制品及特点二、西式肉制品及特点第三节肉类工业发展趋势产业化、冷却肉生肉消费的发展方向、肉制品加工为重点、西式产量上升、包装、加工工艺现代化、低温肉制品开发、保健肉制品、保鲜、食品安全第一章畜禽产肉性能及种类猪、牛、羊、禽类、兔产肉性能、经济类型、品种及分布第二章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肉(胴体)主要是由四大部分构成:肌肉组织(50%~60%)、脂肪组织(15%~45%)、结缔组织(9%~13%)、骨骼(5%~20%)第一节肌肉的构造肌原纤维(肌内膜)→初级肌束(内肌周膜) →次级肌束(内肌周膜)→肌肉(外肌周膜)肌纤维分类:红肌(慢肌)、白肌(快肌)、中间型肌第二节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由细胞、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组成,一般占肌肉组织的9。

7%~12.4%。

结缔组织的主要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三种,但以前二者为主。

结缔组织的含量取决于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运动等因素。

结缔组织为非全价蛋白,不易被消化吸收,能增加肉的硬度,降低肉的食用价值第三节脂肪脂肪:由退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的脂肪细胞积聚组成。

脂肪细胞通常以单位或成群状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

脂肪的功能一是保护组织器官不受损伤,二是供给体内能源。

在肉中脂肪是风味的前体物质之一.第四节肉的化学组成肉主要成份是水,其次按重要程度有蛋白质、含氮化食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有机酸等。

肉中常见的矿物质有Na,K,Ca,Fe和P。

第五章肉制品加工技术

第五章肉制品加工技术

⑶“浓厚感”和“渗延感”(醇厚、扩展度和后味、回 味悠长感)
来源于动物蛋白多肽呈味(包括酵母精的多肽呈 味)。如:肉的抽提物、(风味化)酵母精、HVP、 HAP等。
(五)料酒
成分:乙醇为主要成分,糖、有机酸、氨基酸、 酯类等,有黄酒和白酒二类
作用:去除腥膻和异味 杀菌、固色
二、 添加剂
1、天然香辛料

月草陈甘肉砂胡丁山桂小大花
桂果皮草豆仁椒香萘皮茴茴椒


香香
葱 洋葱 能除生肉的腥、膻味,使肉制品香辣味美 大葱 提鲜增香,压膻除腥 发汗解、通阳健胃、祛痰利尿
大蒜 压腥去膻、增强风味、促进食欲、帮助消化 防癌、抗癌作用
(4)Δ-葡萄糖内酯
作用:缓慢水解生成葡萄糖酸,形成酸 性还原环境
(二)防腐剂 (1)化学防腐剂 苯甲酸 苯甲酸钠 山梨酸 山梨酸钾 (2)天然保鲜剂 茶多酚 香辛料提取物 细菌素
(三)抗氧化剂 1、作用:护色、防止氧化变色,防止因氧化而 降低食品的风味及质量 2、种类 油溶性: 丁基羟基茴香醚 二丁基羟基甲苯 没食子酸丙酯 维生素E 水溶性: L-抗坏血酸及其钠盐 异抗坏血及其钠盐
思考题
1、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辅料有哪几类?各包括哪 些种类?
2、肉制品中常用的品质改良剂有哪些?起什么作 用?
第三节 腌腊肉制品
一、腌制的方法与措施
1、湿腌法(亚硝=1/20的硝)
硝酸
原料

食盐 (KNO 砂糖
3)
低盐式 100
10~17 0.4~1.0 3~6
香辛料 0.5~0.7
高盐式 100
(四)鲜味料

肉制品加工技术

肉制品加工技术

第三章肉制品加工技术(5学时)[学习目标]:1.了解畜禽种类及原料特性,熟悉畜禽原料新鲜度鉴别方法。

2.掌握主要中西式肉制品的加工技术。

第一节肉类原料一、畜禽种类肉品工业生产的原料主要是家畜和家禽,简称肉用畜禽。

我国用于肉品生产的畜禽有猪、牛、羊、兔、禽(鸡、鸭、鹅等),以及其它一些特种经济动物和野生动物均可提供风味各异肉品,同种动物不同品种的肉质也有差异,适宜不同的加工和食用方法。

现简要介绍我国主要的畜禽品种。

1. 猪(1)金华猪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

毛色黑白相间,头尾黑色,又称“两头乌”,属华中型猪。

皮薄骨细,早熟易肥,肉质优良,是适于腌制火腿的优良猪种。

金华火腿驰名中外。

(2)乌金猪产于云南、贵州、四川省接壤的乌蒙山和大、小凉山地区。

毛色为黑色或棕褐色,属西南型猪。

由于饲养粗放,增重缓慢,肥育期长。

乌金猪后腿肌肉发达,肉质坚实,是加工火腿的上等原料。

其中“云腿”驰名中外。

(3)江苏淮猪江苏淮猪主要产于苏北地区,全身黑色,头部较长,耳大下垂,臀部丰满,较耐粗饲。

繁殖力强,肉质优良。

如皋火腿(北腿)和金华火腿(南腿)驰名全国,与该猪肉质有很大关系。

(4)四川猪四川猪有黑白两种,黑猪产于内江一带称为内江猪;白猪主要产于泸水、重庆及成都等地。

四川猪体型较大,出肉率较高(70%左右)。

2. 牛(1)黄牛黄牛是中国对牦牛和水牛以外的所有家牛的惯称。

我国现有1亿多头黄牛,分为28个品种,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延边牛和蒙古牛这六大地方品种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2)水牛水牛主要分布在华南及长江流域各省。

体躯强壮,肉质不如黄牛。

(3)牦牛产于西南、西北地区,是海拔3000—5000米高山草原上的特有牛种,有九龙牦牛、青海高原牦牛、天祝白牦牛、麦洼牦牛、西藏高山牦牛等品种。

牦牛多为乳、肉、毛、皮、役兼用种。

因海拔高缺氧,肌肉内贮氧的肌红蛋白含量高,故其肉色呈深鲜红色。

3. 羊羊可分为绵羊和山羊两大类型,绵羊大多以产毛为主,还有一些以产肉、产羔皮和裘皮为主的绵羊。

第二章肉制品加工技术

第二章肉制品加工技术

2 大茴香
3 小茴香
4 其他
砂仁 花椒 肉桂 桂皮 甘草 肉豆蔻 豆蔻 草 果 丁香 桂花 月桂叶 莳箩子 葱 姜 蒜 辣椒 芫荽籽 咖喱
19

(二)调味料

咸味料 甜味料
鲜味料
食盐、酱油、酱、豆豉等

白糖、葡萄糖、蜂蜜等

味精、鱼露、蚝油等
20
(三)食品添加剂

增稠剂(淀粉、蛋白、果胶等) 改良剂(磷酸盐等)
17
4、系水力

肌肉系水力也称保水性,是指肌肉在一系列加 工处理过程中(例如压榨、加热、切碎、斩拌) 能保持自身或所加入水分的能力。 肉的保水性与肉的嫩度、多汁性和加热时的液 汁渗出等有关,对肉品加工的质量和产品的数 量都有很大影响。

18
四、肉制品加工常见辅料
(一)香辛料

1 胡椒
22
天然肠衣的使用要点

肠衣保存温度在0~10℃ ; 同一种产品必须使用品种、规格一致的肠衣; 使用前必须进行温水浸泡、内外反复进行清洗
23
(2)人造肠衣:包括纤维素肠衣、胶原肠衣、 尼龙肠衣、塑料肠衣(PVDC肠衣)、玻璃纸 等。

人造肠衣使用方便,安全卫生,标准规格,填充 量固定,易印刷,价格便宜,损耗少。
7、动物在被屠宰以后,肌肉存放于缺氧状态下 其颜色会逐渐变得暗红,这是由于肌红蛋白和 血红蛋白处于缺氧状态的结果。【√ 】
29
第二节 肉制品加工基本原理和方法
30
一、腌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腌制是以食盐为主,并添加其他辅料(硝酸盐 、亚硝酸盐、蔗糖、香辛料等)处理肉类的过 程为腌制。腌制主要为了改善风味和颜色,以 提高肉的品质。

《肉制品生产》课程标准

《肉制品生产》课程标准

《肉制品生产》课程标准1概述1.1课程性质《肉制品生产》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是培养肉制品企业一线工人、品控员、化验员、车间主任和技术厂长的必修技能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加工设备进行原料预处理、生产、包装、产品检验产品开发的职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2课程设计理念与肉制品加工企业合作,充分调研肉制品加工领域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主旨,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需求,尊重个体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1.3课程设计思路以“4-1-1”人才培养模式为原则,以2017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将课程内容设计为7个学习模块,共56学时,3.5学分。

2课程目标2.1总目标本课程从工作岗位需求出发,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养成,以适应将来从事肉制品生产、品质管理、产品质量检验一线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

2.2具体目标2.2.1专业能力(1)能够正确使用各种肉制品加工设备和用具。

(2)能够正确判断原料肉的质量。

(3)能够正确识别肉制品加工所用的辅料。

(4)具有产品的加工能力(腌、煮、炸、熏等)。

(5)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要求操作,保证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6)能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品质管理。

2.2.2方法能力(1)能够自我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3)了解本课程相关科技领域的前沿动向。

(4)能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2.2.3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具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5)具有工作责任感。

肉制品加工技术

肉制品加工技术

肉制品加工技术一、名词解释(5*4’)9选51、肉:指动物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以及附着于其中的结缔组织、微量的神经和血管。

2、调味料:为了改善食品的风味、赋予食品特殊味感、使食品鲜美可口、增进食欲而添加入食品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有甜、咸、鲜味料等。

3、腌制:是以食盐为主,并添加其他辅料(硝酸盐、亚硝酸盐、蔗糖、香辛料)处理肉类的过程。

4、酱卤制品:将原料肉加入调味料和香辛料,以水为加热介质煮制而成的熟肉制品。

5、熏烤肉制品:原料经过腌制或煮制后,再以烟气、高温、空气、明火或高温固体为介质干热加工而成的肉制品。

6、干肉制品:将肉先经熟加工,再成型干燥或先成型再经熟加工制成的干熟类的肉制品。

7、肉类罐头:一般以猪、牛、羊等畜禽肉为原料,调制后装入罐藏容器中,经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耐贮藏食品。

8、油炸肉类制品:经过加工调味料或挂糊后的肉(包括生原料、成品、熟制品)或只经过干制的生原料,以食用油为加热介质,经过高温炸制或浇淋而制成的熟肉类制品。

9、西式香肠:以鲜、冻畜禽肉为原料,经修整、腌制(或不腌制)、绞碎后,加入辅料,再经搅拌(或斩拌)、乳化、充填、烘干、蒸煮、冷却、等工艺制作的香肠类熟肉制品。

二、填空(20*1’)1、肉(胴体)的组织结构: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四大部分组成。

2、肉中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不易流动水、自由水。

3、致昏方法:电击晕、CO2麻醉法、机械击晕、4、干耗的影响因素:冷藏室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加速肉的干耗:高温、低湿度、高空气流速会。

冷却条件控制的一般原则:初期:低温、高湿、高空气流速。

后期:较高温度(0度以上)、低湿、低空气流速。

冷却应注意的问题:一般罐头要求冷却到38—40度。

5、人造肠衣根据其原料不同可分为三类:纤维状肠衣、纤维素肠衣、胶原肠衣、塑料肠衣和玻璃纸肠衣。

6、中式火腿因产地、加工方法和调料的不同分为南腿(金华火腿),北腿(如皋火腿)、云腿(宣威火腿)。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肉制品加工技术》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在科学合理分析学院办学定位,明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针对肉制品加工中酱卤、腌制、斩拌、熏烤、灌制等职业岗位中核心典型工作任务而设立的。

本门课程的前修课程为食品生物化学、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等课程,这些课程为肉制品加工、检验奠定基础,后续课程为质量体系建立与实施、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加工设备进行原料预处理、辅料识别、生产、包装、产品检验的核心职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食品加工、检验及质量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阅读并理解工艺流程、按照产品要求进行正确操作的能力;(2)能独立制定生产计划,并能正确选择相应的工具和加工设备进行生产;(3)具有各种工具使用能力(磨刀石、切片刀、温度计等);(4)具有对原料肉质量、新鲜度的判断能力给予处理能力;(5)具有设备安全操作能力(夹层锅、绞肉机、斩拌机、灌装机、烟熏炉等);(6)具有产品的加工能力(煮、腌、烤、熏、斩、灌);(7)具有对产品的后处理能力(包装、杀菌、冷却);(8)能遵守相关法规、技术规定,如食品安全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相关规定,按照要求安全生产,保证食品的安全与质量;(9)能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10)能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正确评价,作出质量等级优劣判断;2、能力目标(1)能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独立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不断积累生产经验,能够达到触类旁通;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及道德修养;(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的良好品质;(5)具有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三)参考学时42学时。

肉制品加工技术—猪肉脯的制作

肉制品加工技术—猪肉脯的制作

腌制 切割
铺筛 压平
烘烤 焙烤
课后思考
肉脯和肉干的加工工艺有什么区别?
食品加工技术
学习单元5.5:猪肉脯的制作(实训)
学习目标
1、熟悉肉脯制作的原理; 2、掌握制作猪肉脯的工艺流程
课程导入
1、休闲食品“猪肉脯”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实验原理
肉脯制作时通过脱去肉中的一部分人,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和酶的 活力,改善肉的口感、味道,延长贮藏时间。
实验材料及设备
1.材料:猪肉5kg、糖750g、食盐100g、酱油100mL、味精20g、胡 椒粉14g、姜粉12g、白酒50ml、NaNO21.5g、三聚磷酸钠10g 2.设备:不锈钢盘、电烤箱、小刀、菜板、电子秤、锡箔纸。

肉制品加工工教学大纲

肉制品加工工教学大纲

肉制品加工工教学大纲肉制品加工工教学大纲肉制品加工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职业领域,它涉及到食品安全、卫生和营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培养优秀的肉制品加工工人,制定一份完善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肉制品加工工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并分析其重要性。

一、教学大纲的内容1.基础知识:教学大纲应包括肉类的分类、解剖结构、营养成分等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部位的肉类特点和适用的加工方法,以及肉类加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要求。

2.加工技术:教学大纲应包括肉制品的加工技术,如腌制、熏制、烘烤等。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加工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以及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

3.设备使用:教学大纲应包括肉制品加工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设备和工具进行加工。

4.食品安全管理:教学大纲应包括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需要了解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学习如何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5.创新与发展:教学大纲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发展。

学生应该学习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了解新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以及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和变化。

二、教学大纲的结构教学大纲应具有明确的结构,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教学大纲结构:1.课程简介:介绍肉制品加工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课程的目标和学习方法。

2.基础知识:介绍肉类的分类、解剖结构、营养成分等基础知识。

3.加工技术:介绍肉制品的加工技术,如腌制、熏制、烘烤等。

4.设备使用:介绍肉制品加工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5.食品安全管理:介绍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创新与发展:介绍创新和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7.实践训练: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8.评估与考核:制定评估和考核标准,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三、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制定一份完善的教学大纲对于肉制品加工工教育的发展和质量保障至关重要。

肉制品加工技术说课

肉制品加工技术说课

肉制品加工技术说课各位同学,今天咱们要聊的就是一个大家都很喜欢,但又时常忽视的领域——肉制品加工技术。

嘿,别急着翻白眼,我知道大家平时吃肉大多数时候没想那么多,吃了就是吃了嘛。

可是你知道吗?其实肉类加工是一门技术活儿,背后有好多学问要讲。

好啦,今天咱们就稍微深入一点,给大家揭开肉制品加工的神秘面纱。

大家对肉制品加工的认知可能就停留在腊肠、火腿肠这些常见的小零食上吧,但其实从猪肉、牛肉到鸡鸭,都有各种各样的加工工艺,每一种都独具特色,有的讲究干腌、有的讲究湿腌,还有一些采用特殊的风味添加剂,嗯,别嫌麻烦,咱们慢慢来。

咱先来说说肉制品的基本加工流程,这个流程大家可能没有太多了解。

是原料的选择。

说实话,好的肉制品得靠好原料。

这就像做菜一样,你选了新鲜的食材,做出来的味道肯定不差。

牛肉要挑瘦肉、猪肉要选五花,鸭肉就得挑那种肉质细腻的,真的是“上等肉材,出品自然好”。

接下来就是切割。

别看这步骤简单,里面可有很多讲究。

你切得太粗糙,影响后面肉的腌制和风味;切得太细,可能肉的口感就不对劲。

这个“切割”就像是艺术家的雕刻,一刀下去,得看出肉的形状和质感。

接着进入腌制环节,啊,腌制可是决定肉制品风味的关键。

要是腌得不够入味,吃起来就是一股淡淡的味道;腌得过了头,又会有点过咸,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腌制完后,接下来就是烘烤、风干、熏制等一系列环节。

每一道工序都精心设计,确保最终的肉制品风味丰富,口感鲜美。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一点肉制品加工的“奥妙”了?这其中涉及到的科学技术还真不少。

比如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发酵时间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得精准把握,否则出品就可能大打折扣。

就像做任何事一样,细节决定成败!这里面有很多我们可能平时不注意的小问题。

比如,肉类的储存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太高的温度会导致细菌生长,影响肉的口感和安全;太低的温度又会影响风味的释放。

所以你看,肉制品加工也能说是“温差艺术”吧!掌握好这个度,你就能做出美味的肉类制品,吃上一口简直能让你怀疑人生:咋这么好吃呢?肉制品加工还涉及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

肉制品食品加工技术说课

肉制品食品加工技术说课

肉制品食品加工技术说课
《肉制品食品加工技术说课》
嘿呀,今天咱来说说这肉制品食品加工技术哈。

你们知道不,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肉制品加工厂,那场面可真叫一个热闹。

一进去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肉香味,哎呀,我这口水当时就忍不住啦。

然后我就看到工人们穿着那种白色的工作服,戴着帽子和手套,特别专业的样子。

他们在那切肉呢,那刀工,刷刷刷的,肉就被切得整整齐齐的。

接着就是腌制环节啦,他们把各种调料放进去,就跟变魔术似的,不一会儿那肉就变得颜色特别好看。

再然后就是加工啦,什么灌肠啊,做肉丸啊,那机器轰轰响,肉就变成了我们平常吃的那些香肠啊、肉丸啊啥的。

我就站在旁边看着,感觉特别神奇。

我还偷偷问了一个工人师傅,这肉新不新鲜啊,师傅笑着说,那肯定新鲜啊,咱这都是严格把关的。

哎呀,经过这一次的参观,我可算是知道咱平常吃的那些肉制品是咋来的啦。

这肉制品食品加工技术啊,真的是很重要呢,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吃到美味又安全的肉制品。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门技术,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咱以后吃着美味的香肠、肉丸的时候,也得想想背后的这些加工技术呀,哈哈!
这就是我对肉制品食品加工技术的一点小感受啦,你们觉得有意思不?。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肉制品加工技术总学时数:48+28+36=108学时(理论课学时数:48学时 ;实践课学时数:28学时;实习周:36学时)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授课对象:高职高专三年制大专生课程类型:核心专业课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肉制品加工技术》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掌握肉制品的加工原理与技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焙烤企业就业,能胜任焙烤加工操作、品控和销售等岗位,解决工作岗位上的生产实际问题,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本课程主要介绍肉制品加工原辅料、畜禽屠宰与保鲜、腌腊制品、西式火腿制品、灌肠制品、熏烤肉制品等的加工,并对不同肉制品在生产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讲述。

(二)课程定位《肉制品加工技术》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讲述了肉制品加工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肉制品加工原理,加工对原料的要求;重点介绍腌腊制品、西式火腿、灌肠制品、熏烤制品等加工技术。

训练并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有效的承接了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为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1、该课程是依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肉制品加工”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1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肉制品生产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

该课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老师讲授为主,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播放录像来提高教学效果,组织学生到肉制品加工企业参观以便学生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

在理论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尽量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寓教于乐。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肉制品加工的专业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和综合素质。

《肉制品生产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肉制品生产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肉制品生产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专科食品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要求《肉制品生产技术》课程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理论课时共30学时。

考试课。

《肉制品生产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肉及其制品的理论知识和加工生产技术,为从事食品方面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原料肉的品质评定和储藏保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肉的屠宰分割工艺及各类肉制品的加工原理。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肉用畜禽(4学时)1、主要内容:肉用畜禽品种;畜禽的屠宰分割及检验检疫;肉的形态结构、成分与性质;原料肉的成熟及腐败。

2、重点:肉的形态结构、成分与性质3、难点:原料肉的成熟4、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的畜禽品种(2)理解肉的组织结构特点与肉品质的关系。

掌握肉的化学组成成分、营养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3)掌握畜禽屠宰、分割、检验、分级的基本要求和工艺操作要点。

(4)了解肌肉宰后的物理、化学变化及肉中的微生物与肉腐败的关系。

第二章原料肉的保鲜储藏(2学时)1、主要内容:肉的保鲜原理与质量控制体系;肉品的保鲜方法。

2、重点:冷却保鲜、冷冻保鲜、真空保鲜、充气保鲜、化学防腐保鲜的技术和方法。

3、难点:HACCP体系和栅栏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4、教学要求:(1)了解肉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保鲜方法的种类。

(2)理解肉的保鲜原理各类保鲜方法的原理。

(3)掌握HACCP体系和栅栏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肉的各类保鲜方法的技术和应用。

第三章肉的食用品质及其评定(2学时)1、主要内容:对肉的各种品质指标的评定;肉的新鲜度检验。

2、重点:影响肌肉色泽变化的因素;肉的嫩度的概念、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和改善嫩度的方法;系水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综合评定肉品质量的方法;3、难点:肌肉色泽变化机理,肌肉系水力与PH值、加热等因素的关系,多汁性的评定方法。

1(1)了解肉中色素的组成,肉品风味的产生途径,多汁性与肉的嫩度、风味、脂肪含量等和关系。

《肉制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2

《肉制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2

《肉制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肉制品工艺学Meat Products Technology课程编码:6321F007 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简介】肉制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方向课程。

以肉类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有关学科知识,研究肉与肉制品的基本性质,工艺技术及产品品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技术科学。

主要包括肉用畜禽的屠宰加工,原料肉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肉的分级与分割,调味料和添加剂,肉的腌制与烟熏,香肠制品的加工,干肉制品加工,烧烤及酱卤制品加工,发酵肉制品加工等。

为肉制品生产和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肉用畜禽的屠宰加工工艺;原料肉的形态学结构及组成的理化性质;屠宰后肉的变化以及肉的分级分割等肉品科学知识。

掌握肉品加工中常用的调味料、辅料、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各类肉制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品质控制;肉制品的标准及检测方法。

【先修课程要求】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及实验、食品化学及实验等相关课程。

【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教学学习、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生产高品质的肠制品、火腿制品等主要的肉制品;掌握主要肉制品常见缺陷的种类、生产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并具有一定的根据营养学原理设计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了解肉用畜禽的选择肉品加工企业的设计要求及肉品加工的机械设备的操作。

【学习总量】总学时36学时。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研究性、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倡导自学,通过大量阅读课外文献资料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时分配】【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肉品科学与技术》,孔保华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第二版参考书:【1】《肉品科学与技术》,孔保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2】《肉与肉制品工艺学》,葛长荣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3】《肉制品加工技术》,浮吟梅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大纲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我国肉类工业的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技术
学时/学分:4 编制人: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是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肉制品生产和保藏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熟练利用各种肉类生产设备加工保藏不同种类肉制品的能力和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一定的创新与创业能力,为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满足肉制品生产企业的需求提供人才支持,简单地说学习的直接指向就是工作或者就业。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主要以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生产技术、食品营养学等为基础,学习畜禽的屠宰、肉的分割、畜禽检验与原料肉验收、原料肉的低温保鲜、设备的清洗与消毒、中式肉制品加工、西式肉制品加工、肉制品包装技术等知识。

课程内容直接与生产相结合,具有技术性、实践性、职业性。

1.2设计思路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是在科学合理分析学院办学定位,明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发展方向和肉制品加工企业岗任职要求的基础上设置的。

《肉制品生产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重点强调实践性,实施项目教学的“做中学”、“学中做”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完全融合。

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够独立进行生产操作,加深理解附着在工作任务上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积极与双汇等肉制品企业合作,充分调研肉制品加工领域岗位
的任职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生产工艺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经过行业调研发现,肉制品生产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屠宰、分割、腌制、绞肉、斩拌、滚揉、灌装、酱卤、熏烤、干制、包装,经过工作任务的分析,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情境,按照生产工艺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技能增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共设计冷鲜肉的加工、腌腊制品加工、酱卤制品加工、熏烤肉制品加工、干肉制品加工、灌制品加工六个五个学习情境,同时每个学习情景也是一个项目,项目中包括若干个工作任务,从较简单的冷鲜肉学习情境到工序相对复杂的灌制品学习情境,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学习规律,最终使学生的理论知识逐渐巩固、系统化,操作技能逐渐加强,职业素养逐渐提高。

所设计的学习情境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并有充分体现本门课的职业性、实践性。

2、课程目标
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本课程设置的项目活动,使学生熟悉各类肉制品加工原料品质及加工辅料的鉴定和选择,能熟练使用各种生产机械和设备,掌握典型肉制品的配方设计及生产工艺。

并养成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一定的创新与创业能力,为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满足肉制品生产企业的需求提供人才支持。

2.1知识目标
(1)懂得肉制品加工原料品质、储藏保鲜方法及加工辅料的鉴定和选择,掌握肉制品加工的基本原理。

(2)了解肉制品加工的配方设计原则和生产工艺流程。

(3)掌握肉制品加工的基本生产工艺
(4)具有技术资料整理和编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2.2技能目标
(1)能熟练识别常用原辅材料;能检测及辩别其质量品质,具备查阅食品专业资料添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2)能熟练使用各种肉制品生产机械和设备,正确选择合适的保藏方法、生产技术及工艺参数及设计生产方案。

(3)掌握典型肉制品的配方设计及生产工艺。

2.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下列能力上得到培养:
(1)能主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3)能独立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实施
(4)能够独立或协作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5)能不断积累生产经验,能够达到触类旁通
3.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4.实施建议
4.1教材的组织与开发
①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开发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②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③教材内容尽可能融合职业资格技能标准,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符合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④教材中任务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2教学建议
①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②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应选用肉制品产品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掌握典型肉制品的加工技术。

③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肉制品加工的各项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④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趋势,贴近企业、贴近生产。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3教学评价
①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②注重多元性评价,由过去教师一人评改为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企业兼职教师评价与专职教师评价相结合,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③本课程按照项目分别进行考核,课程考核总成绩就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

每个项目成绩增均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各占本项目成绩的30%、40%、30%,考核依据是提交的成果、作业、平时表现等。

技能操作和以证代考可以选择其一。

○4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4资源开发与利用
①注重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②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号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造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③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产学合作,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④建立本专业开放式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5.其他补充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