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大纲 知识点第六章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组合变形(建筑力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组合变形的基本概念; 2.掌握斜弯曲梁的强度计算方法; 3.掌握单向偏心压缩(拉伸)杆件的强度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
1.能够将组合变形问题分解为基本变形的组合; 2.能够对斜弯曲、偏心压缩(拉伸)等组合变形进行强度计算。
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1.组合变形的基本概念;
压缩(拉伸)与弯曲
代入公式得: 解得:h≥280 mm Nhomakorabea此时截面中的最大压应力为:
课程研究内容
1.将组合变形问题分解为基本变形的组合;
2.简单组合变形强度计算方法。 2.应用叠加法解决工程中组合变形实际问题。
组合变形概念 • 组合变形: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变形。
组合变形实例
组合变形实例
组合变形实例
组合变形实例
组合变形的分析方法
叠加法求解组合变形的计算步骤: (1)将构件的组合变形分解为基本变形; (2)分析、计算构件在每一种基本变形情况下产生的应力; (3)将同一点处的应力进行叠加,计算杆件危险点处的应力,然后进行强 度计算。
(2)内力分析。两个方向弯曲的最大弯矩值都是发生在固定端 截面处,分别为:
My=FL=2×2=4kN.m
斜弯曲
(3)应力分析。由变形情况可知,梁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A点处,梁 的最大压应力发生在B点处,分别为:
故:梁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均为107.73MPa。
压缩(拉伸)与弯曲
l
φ Px 轴向力 : Px=Pcosφ P 横向力: Py=Psinφ
斜弯曲
斜弯曲
斜弯曲
斜弯曲
【例1】如图所示为一悬臂梁,采用25a号 工字钢,已知q=5kN/m, F=2kN,Wy=48.28cm3,Wz=401.9cm3,求梁 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第6章 杆件应力应变分析(建筑力学)
6.1.2 应力状态的描述 一、空间应力状态的描述 6个截面,每个面上3个应 力分量,共18个应力分量 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18个应力分量可减少为9个
注意:符号的规定 截面的外法线和坐 标轴正向相同,则 这个截面的应力分 量就以坐标轴的正 方向为正,以坐标 轴的负方向为负; 剪应力互等定律—在受力构件内过一点相互垂直的两个 微面上,垂直于两微面交线的剪应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向或相背。 空间一点应力状态:
ρθ = s
ε=
y
250 750 = ρ= = θ π /3 π
s
σ = Eε
ρ
σ =E
y
ρ
= Ey
π
750
6.5.3 横力弯曲分析 横截面上存在剪力时 的弯曲称为剪切弯曲 或横力弯曲 (1)横力弯曲时梁中各点的应力状态 (2)梁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 适用条件: l / h > 5 (3)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的剪应力计算
试验观察
平截面假设的两条推论: 1)梁内任意一点有, γ xy = γ xz = 0 2)梁纵向应变沿横截面高度是线性分布的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 截面的交线,垂直于 横截面的对称轴 若取:梁的轴线为x轴 横截面的对称轴为y轴
dx ρ= dθ
中性轴为z轴
ydθ y ΔAB B ' B εx = = = = AB O1O2 O1O2 ρ
15 × 103 × 0.2 × 0.15 × (0.1 + 0.075) = = 0.189MPa 1 0.2 × × 0.2 × 0.53 12
* FQ ( x )S z
bI z
§6.6 杆件强度验算 强度理论是关于材料失效现象主要原因的假说 材料失效破坏现象的两种类型 (1)屈服失效 材料出现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而失效 (2)断裂失效 材料无明显的变形而突然断裂
建筑力学 第2版课件第六章 杆件的变形计算
a
Fa3 4EI
yMeD
Mea 6EI
(2l
3a)
Fa2 6EI
(4a
3a)
7Fa3 6EI
11Fa3 yD yFD yMeD 12EI ()
6- 杆件的变形计算
6-2
利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法求梁的变形
(2)D点的转角
FD
B
Fl2 16EI
F (2a)2 16EI
Fa2 4EI
MeD
Me 3EI
6- 杆件的变形计算
6-1 拉(压)杆的变形、虎克定律
当杆内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 l Nl A
引进比例常数E,则 l Nl EA
E称为拉(压)弹性模量,表示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EA称抗拉(或抗压)刚度,反映杆 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l 1 N l EA
或写作 E
E
6- 杆件的变形计算
5 5103 44 384 2.11011 2370 108
0.00268 0.00335 0.00603(m)
ymax 0.00603 0.00150 l 0.01
l
4
400
梁强度和刚度都满足要求。
6-1 拉(压)杆的变形、虎克定律
6- 杆件的变形计算
6-2
梁的变形
➢ 梁变形的概念 挠曲线
6- 杆件的变形计算
6-2
梁的变形
➢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y'' M (x) EI
将微分方程6-27积分一次得到转角方程,再积分一次的挠度方程。
6- 杆件的变形计算
6-2
梁的变形
例6-11 如图6-22所示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已知梁的抗弯刚度为EI,求梁的最大挠度和B截面的转角。
建筑力学 第六章
4
实验证明: 实验证明:
EA称为杆的 称为杆的拉压刚度 △l ∝Fl/A 拉压刚度 FN l ∆l = EA
σ = E ⋅ε
称为虎克定律 称为虎克定律
比例系数E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 比例系数E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 虎克定律表明: 虎克定律表明:当杆内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某 一极限值,则正应力和正应变成线性正比关系。 一极限值,则正应力和正应变成线性正比关系。
(2)计算许可轴力 查型钢表: 查型钢表:A1
11
= 10.86cm 2 × 2 = 21.7cm 2 2 2 A2 = 12.74cm × 2 = 25.48cm
由强度计算公式: 由强度计算公式:
[ FP ] = A[σ ]
σ max =
2 2
FN ,max A
≤ [σ ]
[ FNAB ] = 21.7 ×10 mm ×120MPa == 260kN [ FNAC ] = 25.48×102 mm2 ×120MPa = 306kN
π 2 FN , AC d A= ≥ [σ t ] 4
d≥
15
4 ⋅ FN, AC π [σ t ]
4 × 90 ×103 N = = 26.8 mm π ×160MPa
d = 26mm
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连接构件用的螺栓、销钉、 连接构件用的螺栓、销钉、焊接等 这些连接件,不仅受剪切作用,而且同时 这些连接件,不仅受剪切作用, 还伴随着挤压作用。 还伴随着挤压作用。
轴向拉( 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一、应力的概念
内力在一点处的集度称为应力,反应了 内力在一点处的集度称为应力, 应力 内力在截面上的分布情况。 内力在截面上的分布情况。
力学与结构—杆件的应力、强度和刚度
【例4.3】 矩形截面尺寸如图4.6所示。试计算矩形截面对形心轴z、y的惯性矩、 惯性半径、惯性积和抗弯截面模量。
3.11
第4章 杆件的应力、强度和刚度 截面的几何性质
解: (1) 计算矩形截面对z轴和y轴的惯性矩。取平行于z轴的微面积dA,
dA到z轴的距离为y,则
dA bdy
Iz
y2dA
微面积dA与坐标原点O的距离ρ的平方的乘积ρ2dA称为微面积dA对坐标原点O的 极惯性矩,整个图形对坐标原点O的极惯性矩用积分表达为
3.7
第4章 杆件的应力、强度和刚度 截面的几何性质
I
2dA
A
由于存在几何关系: 2 z2 y2
(4-4)
所以
I
2dA
A
z2dA
A
A y2dA Iz I y
解: 取坐标zoy,因为y为截面的对称轴,所以形心必在y轴上,
即。故zc 只 需0 确定yc。 该截面可视为由矩形Ⅰ和矩形Ⅱ组合而成。
矩形Ⅰ的面积 矩形Ⅱ的面积
A1
A2
8 1.5 12cm2
110 10cm2
,形心纵坐标 ,形心纵坐标
yc1 1 8 / 2 yc2 0.5cm
5cm 。
3.3
Sy
A dSy
zdA
A
第4章 杆件的应力、强度和刚度
截面的几何性质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是影响杆件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杆件的应力和变形不仅与杆件的内 力有关,而且还与杆件截面的横截面面积、惯性矩、抗弯截面模量W、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模 量等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密切相关。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纯粹是一个几何问题,但它是计算杆 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必不可少的几何参数。
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斜弯曲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建筑力学)
180 120 2 6
mm 3
4.32 105 mm 3
屋面坡度为1:2,则
tan 1 sin 0.4472
2
cos 0.8944
斜弯曲梁的强度计算
(3)强度校核
max
M zmax M ymax
Wz
Wy
M max cos
Wz
M max sin
Wy
cos sin
M max( Wz
A处的正应力为最大拉应力,点C处的正应力为最大压应力:
yA yC ymax
zA zC zmax
max min
t max
cmax
My Iy
zmax
Mz Iz
ymax
My Wy
Mz Wz
M
sin
Wy
cos
Wz
M z 2.51 0.336 2 3.172 kN m M y 1.256 2 2.215 kN m
斜弯曲梁的强度计算
抗弯截面系数为:
Wz
bh2 6
0.6h h2 6
0.1h3
Wy
hb2 6
h (0.6h)2 6
0.06h3
由强度条件:
max
Mz Wz
My Wy
3.172 106 0.1h3
2.512 106 0.06h3
73.587 106 h3
≤[
]
h ≥ 3 73.587 106 194.5(mm) 10
取h = 200mm,b = 120mm。
斜弯曲梁的应力计算 一、斜弯曲的概念
对称截面梁在水平和铅垂两纵向 对称平面内同时承受横向外力的作用, 这时梁分别在水平纵对称面和铅垂纵 对称面内发生对称弯曲,称为斜弯曲 (即为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x
建筑力学教材课件第六章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
第6章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10KN
10KN
A=10mm2
10KN
10KN
A=100mm2
哪个杆先破坏?
思考:两根材料相同、粗细不同的直杆,在相同的拉力
作用下,随着拉力的增加,哪根杆首先被拉断?
答案:细杆 说明:杆件的强度不仅与内力有关,而且与截面的尺寸 有关。 为了研究构件的强度问题,必须研究内力在截面上的分 布的规律。为此引入应力的概念。
(1) 低碳钢的压缩试验 低碳钢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如 图所示,同时在图中用虚线表示拉伸时 的应力-应变曲线。
由图可以看出,在屈服阶段以前,低碳钢拉伸与压缩的应 力-应变曲线基本重合。因此,低碳钢压缩时的弹性模量Ε、屈服 极限σs都与拉伸试验的结果基本相同。
(2) 铸铁的压缩试验
图示为铸铁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
r a b
r
d
l
(a)圆形截面试样
(b)矩形截面试样
圆形截面标准试件: l
10d
或
l 5d
或 l 5.65 A
矩形截面标准试件: l 11.3 A
(1) 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σ—ε图的四个阶段
①弹性阶段。从图中可以看出,OA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 σ=Eε。与A点对应的应力,称为材料的比例极限,以σp表示。由图 中几何关系可知
线(图中也大致画出了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铸铁拉、压时的应力-应 变曲线都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但压缩
时塑性变形较明显。
铸铁的抗压强度σc远大于抗拉强度σb,大约为抗拉强度的4~5
倍。破坏时不同于拉伸时沿横截面,而是沿与轴线约成45°~55°
的斜截面破坏,这说明铸铁的压缩破坏是由于超过了材料的抗剪能 力而造成的。
轴向拉伸和压缩—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建筑力学)
轴向拉伸与压缩
例7-12 图示三角支架,在节点A处受铅直荷载FP作用。已 知AB为圆截面钢杆,直径d=30mm,许用应力[σ]=160MPa, AC为正方形木杆,边长a=100mm,许用压应力[σc]=10MPa试 求许用荷载[ FP ]。
解 (1)计算杆的轴力
由∑Fy=0 -FNACsin30°-FP=0
A FNAB 63 103 mm2 393.8mm2
[ ] 160
轴向拉伸与压缩
当拉杆选用角钢时,每根角型的最小面积应为
A1
A 2
393.8 2
mm 2
196.9mm2
查型钢表,选用两根25×4的2.5号等边角钢。
A1=185.9mm2 故此时拉杆的面积为
A=2×185.9mm2=371.8mm2>370.6mm2 满足强度要求。
材料的安全系数比塑性材料的大。建筑工程中,一般,取nS =1.4~1.7,nb=2.5~3.0。
轴向拉伸与压缩
3. 强度条件 为了保证轴向拉(压)杆在承受外力作用时能安全正常地
使用,不发生破坏,必须使杆内的最大工作应力不超过材料 的许用应力,即
σmax≤[σ]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max
FN max A
解(1)先求支座反力。
FAy = FBy= 0.5q l = 0.5×10×8.4 = 42kN
轴向拉伸与压缩
(2)再求拉杆的轴力。
用截面法取左半个屋架为研究对 象,如图示。
由 MC 0
FNAB
h
FAy
l 2
q
l 2
l 4
0
FNAB
42 42 10 4.2 2.1 kN 1.4
63kN
(3)校核拉杆的强度。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杆件的应力与强度(建筑力学)
截面法
内力与应力
3 应力
内力与应力
截面大小不同的两个杆件
课程研究内容
单元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容
1.杆件拉(压)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2.梁弯曲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难点内容
1.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 2.组合变形构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
➢ 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 ➢ 杆件的基本变形
➢ 材料的基本假设 ➢ 内力与应力
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 强度失效
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 刚度失效
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 稳定性失效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1 连续性假设 2 均匀性假设 3 各同向性假设
杆件的基本变形 1 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
轴向拉(压)变形
杆件的基本变形
2
剪切变形
剪切变形
杆件的基本变形
3
扭转变形
扭转变形
杆件的基本变形
4
弯曲变形
弯曲变形
3 内力
内力与应力
P
F
N
N
简支梁内力
内力与应力
1.掌握材料力学基本知识,熟知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精熟杆件拉(压)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3.会进行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4.能熟练计算梁弯曲时的应力与强度,掌握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 5.能正确地计算连接件剪切与挤压的强度。 6.能灵活地进行简单组合变形构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第六章轴向拉(压)杆及受扭杆的内力计算
轴向拉伸和压缩
构件中的内力随着变形的增加而增加大,但对于确定
的材料,内力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一限度,构件
将发生破坏。 因此,内力与构件的强度和刚度都有密切的联系。在 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等问题时,必须知道构件在外力作 用下某截面上的内力值。
轴向拉伸和压缩
二、求内力的基本方法——截面法
内力的计算是分析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的 基础。求内力的一般方法是截面法。 截面法的基本步骤: (1)截开:在所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地用截面将杆件 一分为二。 (2)代替:任取一部分,其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 用作用在截开面上相应的内力(力或力偶)代替。 (3)平衡:对留下的部分建立平衡方程,根据其上的已 知外力来计算杆在截开面上的未知内力。
轴向拉伸和压缩
例1
3 A 3
试求等直杆指定截面的轴力。
30kN
B 2 20kN 2 C FN 1 1 1 D 于1-1截面处 将杆截开,取右 段为分离体,设 轴力 为正值。 则 20kN
20kN
D
∑Fx= 0 FN1 + 20 = 0 FN1= -20kN
轴向拉伸和压缩
3 30kN A 3 B FN 2
或
-
泊松比μ是一个无单位的量。它的值与材料有关,可由 实验测出。
轴向拉伸和压缩
三、胡克定律
当杆内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某一极限值(“比例极限”)
时
FN l l A
引进比例常数E
FN l l EA
——胡克定律。
E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可由实验测出。量纲与应力相同。 从式可推断出:对于长度相同,轴力相同的杆件,分母 EA越大,杆的纵向变形△l就越小,可见EA反映了杆件抵抗 拉(压)变形的能力,称为杆件的抗拉(压)刚度。
《建筑力学》高版本 教学课件 建筑力学 第六章(最终)
120o
2
sin
2
100 sin 2
2 120o
43.3 MPa
在本例中发现,α = 30o 和 α = 120o 两 个正交截面上的剪应力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此结果具有一般性,称为剪应力互等定理, 即在受力构件内互相垂直的任意两截面上, 剪应力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其方向同时指 向或同时离开两截面的交线。
建筑力学
第6章 杆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6.1 应力的概念 6.2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6.3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 胡克定律 6.4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6.5 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第6章 杆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6.6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6.7 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 6.8 梁弯曲时的变形和刚度计算 6.9 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6-6)
式(6-6) 称为轴向拉 (压) 杆的强度条件。
6.2.4 强度计算示例
1. 强度校核
2. 设计截面
3. 确定许可荷载
已知杆的材料许用应
力[σ]、截面尺寸A和承受 的荷载 FNmax 时,可用式 (6-6) 校核杆的强度,即
已知荷载与材料的 许用应力时,可将式 (6-6) 改写成
已知构件截面尺寸 和材料的许用应力时,可 将式(6-6) 改写成
6.2.1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因为拉(压) 杆横截面上的内力是沿着截 面的法向应力,所以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 σ。
要计算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可通过 实验中观察到的变形情况,推测出应力在横截 面上的变化规律,再通过静力学关系得到应力 计算公式。
以拉杆为例来说明。取一等截面直杆,试验前先在杆的表面刻划出两条垂 直于轴线的横向线1‒1、2‒2 (见图6-2a)。在轴向拉力F 作用下观测到杆件的变 形现象:横向线1‒1、2‒2 移动后仍保持为直线 (见图6-2a 中虚线),并且仍然与 杆轴线垂直。根据以上变形现象,可作出如下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 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与轴线垂直,这就是平面假设。
建筑力学_高职06
【例6.1】已知传动轴的转速n=300r/min,主动 轮A的输入功率PA=29kW,从动轮B、C、D的输 出功率分别为PB=7 kW,PC=PD=11kW。绘制 该轴的扭矩图。
【解】1)计算外力偶矩。轴上的外力偶矩为:
M eA
M eB
PA 29kW 9549 9549 923N m n 300r / min
式中:[ ]-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利用上式可以对圆轴进行强度校核、设计截 面尺寸和确定许用荷载等三类强度计算问题。
【例 6.3 】如图所示的空心圆轴,外径 D =100 mm ,内径d=80 mm,外力偶矩Me1 =6 kN· m、 Me2 =4 kN· m 。材料的许用切应力[]=50 MPa , 试进行强度校核。
2)计算切应力。内外边缘处的切应力分别为
85 103 T d 6 2 内 A Pa 48.3 10 Pa 48.4MPa 6 12 Ip 2 1.32 10 10 1.5 103
外
90 1.5 10 103 T D 2 B Pa 6 12 Ip 2 1.32 10 10
6.2.2 扭矩
确定了作用于轴上的外力偶矩,可用截面法求横 截面上的内力。 取左段为研 究对象。由于左 端有外力偶作用, 为使其保持平衡, m —m 横截面上 必存在一个内力偶矩。它是截面上分布内力的合力偶 矩,称为扭矩,用 T 来表示。列空间力系平衡方程: ∑M x = 0 T-Me =0 ∴ T=Me
6.1 工程实例与计算简图 工程中承受扭 转的杆件:汽车方 向盘的操纵杆[图 (a)] ,机器中的传 动轴 [图(b)],钻机 的钻杆 [ 图 (c)] 以及 房屋中的雨篷梁和 边梁[图(d)、(e)] 等。工程中常把以 扭转为主要变形的 杆件称为轴。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杆件拉压时应力与强度(建筑力学)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
2 强度计算
1. 校核强度 2. 设计截面
3. 确定许用载荷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
【例2】
一直杆AB的受力情况如图(a)所示。直杆的横截面面积A=10 cm2,C点 的拉力为40 kN,D 点拉力为130 kN,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 MPa, 试校核杆的强度。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
1.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2.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难点内容
1.轴向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 2.根据已知条件判别轴向拉(压)杆的危险截面。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特点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例2】 【解】 首先作出直杆AB的轴力图,如图5-27(b)所示。由于是等直杆, CD段的截面是产生最大内力的危险截面,因此由强度条件得:
故满足强度条件。
【例3】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
图(a)所示为正方形截面阶梯形柱。 已知:材料的许用压应力[σ]=1.05 MPa,弹性模 量 E=3 GPa,荷载FP=60 kN,柱自重不计。试校核 该柱的强度。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
1 极限应力
2 许应用力 3 安全因数
式中:
—— 许用应力 —— 极限应力 —— 安全因数
对塑性材料一般取:ns=1.4~1.7, 对脆性材料一般取:nb=2.5~5.0。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
1 强度条件
对于等截面杆件:
式中,Fnmax 和 A 分别为危险截面上的轴力及其横截面面积。
杆件拉压时应力与强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工程力学第六章杆件的应力
B A su
A s B
平均线应变:
e u
s
线应变:
e lim u
s0 s
6
dy
dx
角应变 g
7
练习
8
一 拉压胡克定律
实验表明,在比例极限范围内,正应力与 正应变成正比,即
引入比例系数E,则
胡克定律 比例系数E称为弹性模量
9
二 剪切胡克定律
g
在纯剪状态下,单元体 相对两侧面将发生微小 的相对错动,原来互相 垂直的两个棱边的夹角 改变了一个微量g。
所以,在梁的横截面上一般既有 正应力,又有 剪应力
44
弯曲切应力: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弯曲正应力: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基本变形:拉压;扭转;弯曲 组合变形:
对称弯曲:梁至少有一个纵向对称面,且外力作用在对称面 内,此时变形对称于纵向对称面,在这种情况下的变形形式 称为对称弯曲。
45
§11 -2 对称弯曲正应力
• 梁的平面假设:
梁的各个横截面在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并 仍垂直于变形后的轴线,只是横截面绕某一 轴旋转了一个角度。
47
• 单向受力假设:假设各纵向纤维之间互不挤 压。于是各纵向纤维均处于单向受拉或受压 的状态。
由平面假设得到的推论:
梁在弯曲变形时,上面部分纵向纤维缩短,下 面部分纵向纤维伸长,必有一层纵向纤维既 不伸长也不缩短,保持原来的长度,这一纵向 纤维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48
中性层
中性轴
中性层
49
二 弯曲正应力一般公式 • 变形几何关系 • 从三方面考虑:• 物理关系 • 静力学关系
1 变形几何关系
中性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6.1 轴向拉压杆的应力与强度计算6.1.1 应力的概念为了分析内力在截面上的分布情况,从而对杆件的强度进行计算,必须引入应力的概念。
图6-1(a )所示的受力体代表任一受力构件。
pc)F图6-1由于截面上内力的分布一般不是均匀的,所以平均应力m p 与所取小面积A ∆的大小有关。
令A ∆趋于零,取极限0limA Fp A∆→∆=∆ (b)6.1.2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为轴力N F ,与轴力N F 对应的应力为正应力σ。
NF Aσ=(6-1) 式(6-1)就是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6.1.3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1.强度条件材料所能承受的应力值有限,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该材料的极限应力,用u σ表示。
材料在拉压时的极限应力由试验确定。
为了使材料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将极限应力除以大于1的系数n ,作为材料允许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称为材料的许用应力,以符号[]σ表示,即u []nσσ=(6-2)式中n 称为安全系数。
为了确保拉压杆不致因强度不足而破坏,应使其最大工作应力max σ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即Nmax F Aσ=≤[]σ (6-3) 2.强度条件的三方面应用(1) 强度校核:杆件的最大工作应力不应超过许用应力,即Nmax F Aσ=≤[]σ (2) 选择截面尺寸 : 由强度条件式(6-3),可得A ≥N[]F σ 式中A 为实际选用的横截面积,(3) 确定许用荷载: 由强度条件可知,杆件允许承受的最大轴力N []F 的范围为N F ≤[]A σ6.2材料在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质在计算拉压杆的强度与变形时,要涉及材料的极限应力u σ和弹性模量E 等,这些反映材料在受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关性质,统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质。
6.2.1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质1.拉伸图与应力-应变曲线将试件装入试验机的夹头后启动机器,使试件受到从零开始缓慢增加的拉力F 作用,试件在标距l 长度内产生相应的变形l ∆。
将一系列F 值和与之对应的l ∆值绘成F l -∆关系曲线,称为拉伸图。
低碳钢试件的拉伸图如图6-7所示。
低碳钢的σε-曲线如图6-8所示。
l图6-7 图6-82.σε-曲线的四个特征阶段 (1)弹性阶段(图6-8中的Oa '段) (2)屈服阶段(图6-8中的bc 段) (3)强化阶段(图6-8中的cd 段) (4)颈缩阶段(图6-8中的de 段) 3.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 延伸率1100%l llδ-=⨯ (6-4)截面收缩率1100%A A Aψ-=⨯ (6-5) 4.冷作硬化若在σε-曲线强化阶段内的某点K 时,将荷载慢慢卸掉,此时的σε-曲线将沿着与Oa 近于平行的直线KA 回落到A 点(图6-8)。
这表明材料的变形已不能全部消失,存在着OA 表示的残余线应变,即存在着塑性变形(图中AB 为卸载后消失的线应变,此部分为弹性变形)。
如果卸载后再重新加载,σε-曲线又沿直线AK 上升到K 点,以后仍按原来的σε-曲线变化。
将卸载后再重新加载的σε-曲线与未经卸载的σε-曲线相对比,可看到,材料的比例极限得到提高(直线部分扩大了),而材料的塑性有所降低,此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6.2.2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质铸铁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其拉伸时的σε-曲线如图6-9所示。
与低碳钢相比,其特点为:(1)σε-曲线为一微弯线段,且没有明显的阶段性。
(2)拉断时的变形很小,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3)没有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只有强度极限且其值较低。
200400图6-9 图6-10 图6-116.2.3其他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质图6-10中给出了几种塑性金属材料拉伸时的σε-曲线,其中:①为锰钢,②为铝合金,③为球墨铸铁,④为低碳钢。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拉断前都有较大的塑性变形,延伸率比较大。
在有关规定中,是以产生0.2%塑性应变时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名义屈服极限并以0.2σ表示(图6-11)。
6.2.4低碳钢压缩时的力学性质低碳钢压缩时的σε-曲线如图6-12所示。
将其与拉伸时的σε-曲线相对比:弹性阶段和屈服阶段与拉伸时的曲线基本重合,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均与拉伸时的数值相同;在进入强化阶段后,曲线一直向上延伸,测不出明显的强度极限。
图6-12 图6-136.2.5铸铁压缩时的力学性质铸铁压缩时的σε-曲线如图6-13所示,仍是与拉伸时类似的一条微弯曲线,只是其强度极限值较大,它远大于拉伸时的强度极限值。
这表明铸铁这种材料是抗压而不抗拉的。
6.2.6许用应力的确定前面已经知道,许用应力是材料的极限应力除以大于1的安全系数,即 u[]nσσ=(6-6)在了解了材料的力学性质后,便可进一步来确定不同材料的极限应力u σ。
脆性材料是以强度极限b σ为极限应力,即[]bbn σσ=塑性材料则是以屈服极限s σ为极限应力,即[]ssn σσ=b n 和s n 分别为脆性材料的和塑性材料的安全系数。
6.3剪切与挤压的应力与强度计算剪切变形是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之一。
当杆件受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横向力作用时,二力之间的截面将沿外力方向发生错动(图6-14),此种变形称为剪切。
发生错动的截面称为受剪面或剪切面。
FF图6-146.3.1剪切的实用计算及强度条件如图6-16(a )所示用铆钉连接的两钢板,拉力F 通过板的孔壁作用在铆钉上,称bs F 为挤压力,显然bs F F =。
图6-160xF=∑ , 0s bs F F -= , s bs F F F ==s F 称为剪力,它以切应力τ的形式分布在受剪面a a -上(图6-16(d ))。
sF Aτ=(6-7)为计算切应力,也称为名义切应力。
进行剪切强度计算时的强度条件为s F Aτ=≤[]τ (6-8)6.3.2挤压的实用计算及强度条件连接件铆钉在受剪切的同时,还受挤压。
挤压是指荷载作用下铆钉与板壁接触面间相互压紧的现象。
挤压强度计算,需求出挤压面上的挤压应力。
如图6-17b 所示,其上挤压应力的分布比较复杂,如图6-17(c )所示,a)b)c)图6-17以挤压力bs F 除以计算挤压面面积bs A ,所得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挤压应力,即bsbsbs A F =σ (6-9) 挤压强度条件为bsbs bsF A σ=≤[]bs σ (6-10) 式中[]bs σ为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由材料的挤压破坏试验并考虑安全系数后得到。
6.3.3剪切胡克定律实验证明:当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p τ时,切应力τ与切应变γ成正比,用下式表示γτG = (6-11)式(6-11)称为剪切胡克定律。
式中G 称为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是表示材料抵抗剪切变形能力的量,它的量纲与应力相同。
各种材料的G 值由实验测定。
6.4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及强度条件6.4.1圆杆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1. 观察变形现象并提出假设 2. 推导切应力计算公式3. 圆截面极惯性矩P I 的计算 6.4.2圆杆扭转时的强度条件maxmax pT W τ=≤[]τ (6-16) 式(6-16)就是圆杆扭转时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6.5截面的几何性质6.5.1静矩与形心 1.静矩设任意形状的截面图形如图6-24所示,其面积为A ,y 轴和z 轴为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坐标轴。
在坐标(),z y 处,取微面积d A ,把d y A 和zd A 分别称为d A 对z 轴和y 轴的静矩,在整个截面积A 上的积分d z AS y A=⎰,zd y AS A=⎰ (6-17)分别定义为该截面对z 轴和y 轴的静矩,又称为面积矩。
图6-242.形心坐标公式结合静矩定义式(6-17)可以导出形心C y 和C z 的计算公式z c S Ay =,y c S Az = (6-18)6.5.2惯性矩和惯性积在图6-24中,将乘积2d y A 和2d z A 分别称为微面积d A 对z 轴和y 轴的惯性矩,则有2d z AI y A =⎰2d y AI z A =⎰ (6-19)d zy AI yz A=⎰ (6-20)6.5.3组合截面的静矩和惯性矩计算 主轴和主惯性矩1.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2C z z I I a A =+2C y y I I b A =+ (6-21)2.组合截面的静矩和惯性矩计算计算组合截面对某轴的静矩时,可分别计算各简单图形对该轴的静矩,然后再代数相加,即1nz i i i S A y ==∑1ny i i i S A z ==∑ (6-22)3.主轴和主惯性矩若截面对某一对直角坐标轴的惯性积等于零,则该直角坐标轴称为主惯性轴或简称为主轴,截面对主轴的惯性矩称为主惯性矩。
当主轴通过截面形心时,则称为形心主轴,截面对形心主轴的惯性矩称为形心主惯性矩。
6.6弯曲梁的应力与强度计算6.6.1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梁受力弯曲后,横截面上只产生弯矩而无剪力的弯曲称为纯弯曲。
下面以纯弯曲梁为研究对象,分析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图6-281.几何方面如图6-30,线应变为d d d s y y x θερθρ∆===(a)2图6-302.物理方面在弹性范围内,正应力σ与线应变ε成正比,即E σε=将式(a)代入上式得yE Eσερ==(b)3.静力学方面纯弯曲梁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z M yI σ=(6-24)6.6.2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根据强度要求,梁内的最大正应力不能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σ,即maxmax [] zM W σσ≤=(6-25) 6.6.3截面的合理形状及变截面梁 1.梁的合理截面形状梁的强度计算,一般是由正应力的强度条件控制的。
由强度条件max max z M W σ=≤[]σ可知,最大正应力与弯曲截面系数z W 成反比,z W 愈大就愈有利。
而z W 值的大小与截面的面积及形状有关。
从强度角度看z W 值愈大就愈合理。
2.变截面梁 等截面梁的截面尺寸是以最大弯矩max M 所在的危险截面确定的,当危险截面上正应力达到许用值时,其他截面上的最大应力必定不会超过许用值。
为节省材料,可采取弯矩大的截面用较大的截面尺寸,弯矩小的截面用较小的截面尺寸。
这种截面尺寸沿轴线变化的梁,称为变截面梁。
6.6.4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及切应力强度条件1.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a ) b)图6-37对于图6-37(a )所示的矩形截面,截面上存在剪力S F ,经推导后可得如下切应力公式s zz F S I b τ= (6-26)2.工字形截面的切应力工字形截面梁的切应力计算公式,其公式的形式与矩形截面完全相同。
即S zz F S I d τ=式中S F 为截面上的剪力;z I 为工字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z S 为欲求应力点到截面边缘间的面积A *(图6-38中的阴影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d 为腹板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