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
何谓 虚不受补
信息来源:
虚不受补,意即机体正气虚弱至甚,脏腑功能衰竭,以致无法将补药吸收、代谢,以发挥其相应效能,甚至出现“格拒”状态,即食人呕出。
多见于危重病人或某些疾病的终末期,预后多不良。
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些人错将进补后出现不适反应如头晕头痛、牙痛咽痛、烦闷失眠等称为“虚不受补”,其实这些多是补之不当引起的,如补药选择不当、用量不当、服法不当、服药时间不当,没有忌口,或虚中有实,但补不调等等,不能把这些情况说成虚不受补。
本文章来自老中医养生网专家团转载请注明出处:老中医养生网养生频道
资料来源:。
虚不受补原理
柴王军整理什么情况会引起“虚不受补”?1、体质虚弱或多病之人,常常脾胃虚弱、湿盛,难以运化补品的厚重粘滞滋腻。
应先疏通渠道,可先服用润泻排浊、健脾除湿汤药数剂,再熬煮开胃助消化几贴,继而缓缓进补剂,方宜输送养分,使身体更好地吸收。
2、盲目进补,补不对证。
须要知道,体有寒、热、虚、实之分,虚有阴、阳、气、血之异,药有四气五味之别。
对这一些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进补就可以适得其效。
3、补不得时令。
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
天人相应,人法自然。
顺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
春天人的气血从内脏向四肢调动。
到夏天,气血充分调动到外部。
秋天人的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
到冬天,人的气血都藏到里面了,我知道江浙人都讲究冬天进补,为什么不是夏天?因为夏天气血旺盛体表,别说滋补药了,就是多吃肥腻都吸收不了。
而冬天由于你的气血都藏到里面去了,吃进去能够好好吸收。
就像树要冬灌一样。
为何有人“虚不受补”?人体有虚实,虚则当补,实则当泻,此为常理。
从疾病上来认识,“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某人病了,不论外邪(感)、内伤,如蚊虫蜇咬等,邪气盛就称为实证;人体的精气(体力、精神因素)受到损伤,就称为虚证。
人在患病的时候,体力不及,虚弱不能支持,甚至卧床不起,这时应先治病。
如肿瘤患者,当他体力还能支持时,可用外科手术去掉肿瘤赘物,这时体力显弱(即虚),能不能补呢?按理应当补,补后才能恢复体力。
但是此时只能进半流食、流食,待体力恢复后,才能谈到补益。
中医传统的认识,就是感受风寒外邪,通过温散风寒之后,开始只能啜热稀粥自养,待体力逐渐恢复,才能正常饮食,待胃口大开,才能根据气血阴阳不足的情况,实行进补。
临床上不是遇到虚证就进行补益的。
首先看他体力如何,邪气如何,谁最重要,再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
邪气盛、体力尚可,先驱邪,后扶正;体力弱,邪气也不浅,可一面扶正,一面祛邪;若体力与邪气并盛,可攻邪而不一定扶正了。
“虚不受补”,怎么补?
“虚不受补”,怎么补?俗话说“冬日进补,来年打虎”,有些人却越补越“虚”,出现腹胀、腹痛、上火、恶心等症状,即中医所说的“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是怎么回事?有人一补就上火,不是爆痘痘,就是长口腔溃疡,不然就牙龈肿痛;有人一补就便秘,有人一补就拉稀;有人一补感觉精神特好,连觉都睡不着了,感觉三天三夜不困。
谈到进补,自然而然就要说到脾胃。
脾胃将吃进去的食物,运化成水谷精微,并输送全身,滋养我们身体。
为何总是一补就上火?一个是“堵”,一个是“满”。
我们把脾胃理解做一辆货车,那我们在进补的道路上,最常会遇到2个问题:① 堵:进补的通道太拥堵这就像车子在道路高峰期开进了拥堵路段,想往前前进不了,想退绕不出去,卡在路上,哪也去不了。
要知道现在很多人体质是多偏瘀堵的,各种痰湿、寒湿、瘀血、气滞把身体的气机、营养的输送通道堵住了。
如果没有先把路面疏通,吃再多滋补的东西,它都不会去到该去的地方,就像源源不断的车辆开进拥堵路段,反而让瘀堵的地方更堵,在局部堆积,最终郁结、化热,结果就是出现一系列“上火”的症状。
② 满:脾胃承载量太大这就相当于这辆货车本身可以承载20kg的货物,你偏偏要给它放上30kg的货,结果就是车辆行驶缓慢,损耗性能,甚至可能导致爆胎,发生交通事故。
现在的人一般吃得比较好,一日不仅三餐,还要加上下午茶、宵夜,其实很多时候脾胃都超额运作了。
如果我们进补前,没有先把脾胃腾出空间,又继续滋补,一旦脾胃运化的能力,跟不上食物营养的节奏,吃再多都是浪费,反而成为垃圾。
不仅不能补虚,反而对脾胃造成伤害。
所以,想要让吃进去的补品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气血,一定要在脾胃壮、身体通的情况下,才能补进去。
“虚不受补”,怎么补?有经验的中医,在给你进补之前,一定会先确保你的气血、经络、脏腑是疏通状态,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进补。
1、调理脾胃胃气指脾胃之气,是后天生化的源泉。
不仅食物,药物也要经过脾胃功能的运化,才能够输布全身,发挥其疗效。
虚不受补_精品文档
虚不受补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人在健康方面非常虚弱,无论是面对外界的各种病毒还是应对身体的各种困境,都显得特别不堪。
这些人无论怎么补充营养,都始终无法改善自己的虚弱状态,仿佛内外兼修的完美平衡永远遥不可及。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虚不受补的概念,并分享一些提升身体免疫力和增强健康的方法。
二、虚不受补的原因1. 免疫系统的失调: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它对抗外来入侵的病毒和细菌。
而一些人的免疫系统存在缺陷或异常,导致其无法有效应对外界的攻击,化解身体内部的问题。
2. 营养摄入不均衡: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人的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多或过少摄入某些营养素,就容易导致身体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进而产生虚弱的现象。
3. 恶劣的生活习惯: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下,如熬夜、不健康的饮食、常吸烟等,会增加身体负担,降低免疫力,使身体处于虚弱状态。
三、增强身体免疫力的方法1. 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
应保证膳食的多样性,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坚果的摄入量,同时减少油腻、辛辣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2.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通过加强身体的循环和代谢功能,增加抵抗力,从而提高免疫力。
3. 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注意合理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避免过度疲劳。
坚持戒烟、限制酗酒等不良习惯,对身体的免疫力提升至关重要。
4. 增加营养补充对于一些特殊时期或存在明显的营养缺乏的人群,适当增加营养补充是有益的。
可以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品,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素。
四、虚不受补的解决方法1. 确定原因首先,需要明确导致虚不受补的具体原因。
可以通过身体检查、咨询专业医生等方式,来确定可能存在的隐患,排除身体疾病和其他严重问题。
虚不受补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什么叫虚不受补?(摘自百度百科)虚不受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身体状态不好,导致无法食用营养或药效太高的食物或药品。
也指一些肠胃功能不佳,消化吸收状况很差,甚至湿热很重,舌苔厚腻,平时吃饭都觉得不太消化的人。
虚不受补也有对一些新近患病的人,首先要将疾病彻底治愈的意思。
虚不受补是怎么回事?所谓虚不受补者,临床上一般多见于一些久病体弱的老年人,因脾胃虚消化差,不能承受滋补药,反而导致胃呆厌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致使身体更虚。
或因脾有湿邪,服用滋补药不仅达不到补虚效果,反而出现腹胀便溏、嗳气呕吐,甚至湿蕴化火,出现口干、衄血、皮疹等副作用。
哪些人会虚不受补?有5类人最容易虚不受补。
阴虚体质者(阳气较旺盛易上火),淤血阻滞者(淤血日久会出血),痰湿阻滞者(清除痰阻才可补),肝郁之人(蕴藏郁火不受补),体弱之人(肾脾虚弱不耐受)。
——摘自第二炮兵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郭志红虚不受补的人应如何调理?根本之法是调理脾胃。
中医称:“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调理脾胃的药物,黄芪较为安全而有效,它不仅是补气的要药,还可健脾,用于补虚损不足,旺健脾胃,退肌肤虚热;疮科用之,可以排脓,活血生血,内托阴疽;自汗过多,可以固表止汗。
但开始时黄芪用量不能多,否则用后也受不了。
用黄芪调理虚不受补,不妨用下列方法:开始时用少量黄芪每日煎水,代茶作为日常饮料。
可用黄芪20—30克煎水饮用,若春夏之日,则配合一些炒米一起煎水;若秋冬之日则加3—5枚南枣,用800克水煎至500克当茶饮用。
依此法饮用3—5天,待胃肠适应了,可将黄芪逐渐增加,直可加至60克。
采用此法之后,可以用黄芪炖肉、煲肉,以增强体质。
从此用黄芪作为调理品,脾胃自然日渐健旺。
脾胃健旺后,消化能力自然增强,虚不受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黄芪炒米南枣)。
_虚不受补_如何补_李增宁
家庭医生报/2009年/11月/23日/第010版保健养生“虚不受补”如何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李增宁营养师骆彬胡环宇有些身体虚弱或有疾病的人,吃一些补品就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上火、失眠、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虚不受补”。
出现虚不受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补的方法不得当,有的因补的时令不对,有的因为体虚不能承受补品。
一、脾胃虚弱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由于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差,而补品又多为滋腻之品,所以在服用后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这类人应以调理脾胃为主。
在饮食上做到食物多样化,富含营养且易消化,首选鱼、瘦肉、鸡、奶类、豆制品、莲子、薏米、百合、山药、大枣、核桃等,新鲜蔬菜与水果也应适当多吃些;少食多餐,每餐只吃七、八成饱。
年老体弱、脾胃虚弱之人,要少吃生冷、油腻、煎炸、熏烤与容易胀气之品;辛辣刺激之物也应少吃或不吃。
二、调理身体的食药材配伍很重要在调理时,选择合适的食药材配伍不仅可以避免单独服用某种补品造成的副作用,还能增强保健功效。
如有的人服用炖人参后,感到燥热心烦,难以入睡。
此时不妨在炖人参时加入麦冬10粒,既能减少燥性,又能清心养心。
又如老人夜尿频频,青年体弱遗精,可选择海参为主,配合肉类、淮山、杞子、龙眼之类或炖或煲,疗效不错。
三、补不对证各种补益之品的作用性质不一样,应按需要选择使用。
以阿胶为例,它是一味补血药,用来滋补气虚、阴虚、阳虚就不合适;麦冬可补心肺之阴,肾阴亏虚时不宜使用。
所以,在服用补品时一定了解自己是什么体质。
否则,盲目进补,补不对证,自然难收应有之效。
四、剂量欠妥进补一定要根据人的体质、年龄等具体情况掌握补品的剂量。
剂量过小,难以奏效,而剂量过大,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特别是对脾胃虚弱之人,更应严格掌握剂量。
对年老体弱的慢性病患者,最好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到最佳剂量。
例如鹿茸的使用从几片开始,而西洋参开始服用1~3克,最初2~4天一次,观察无不良反应后可逐渐将鹿茸加至10片、西洋参5克,服用间隔时间适当缩短,直至取得较好疗效。
“虚不受补”是怎么回事,要如何解决?
“虚不受补”是怎么回事,要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虚”,多数人都会在第一时间内联想到“补”。
不过,很多人常常陷入“越补越乱”的怪圈!比如:服用了补益类的药物,谁知非但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反而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
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为“虚不受补”。
为什么会“虚不受补”?虚不受补,“虚”就是指脾胃功能虚弱,无法接受补给。
脾胃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消化任务。
因此,想要消化吸收补品补药的精华,并将之转化成人体需要的气血,就必须确保脾胃功能正常。
否则,补进去的东西就会瘀积在体内,怎么补也是做“无用功”,有时还会出现腹痛、腹胀、上火等症状。
而且,脾胃处于中焦,如果中焦枢纽不通,上下左右气机都会受到阻碍,各种不适症状都会随之出现。
也就是说,虚不受补,根在脾胃不调。
为什么针灸可以补?虚证,一般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故而: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补”包括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个方面。
落实到心、肝、脾、肺、肾五脏,又会进一步衍生,如心血虚、脾阳虚、肾阴虚等,所以进补绝不是单补气血阴阳就可以的。
进补常见的是药补、食补、灸补。
但无论哪一种,目的都是补虚扶正。
但从效果来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灸补,尤其“虚不受补”的情况,只有针灸可以解决。
原因如下:药物有适应范围、副作用、禁忌症,一旦进补不当,极易犯虚实不分、阴阳不分、气血乱调的错误,引发身体乱像。
人参、阿胶均属温性补气血药物。
壮实之人服用,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饱胀、便秘、头晕、咽痛、牙龈出血等症状。
所以说:药补不如食补!但食补也未必好...因为食物必须经脾胃消化吸收,但虚不受补的大多脾胃不调。
有些人过于依赖食补,也会损伤脾胃之气,导致出现胃脘痞满胀痛、嗳气泛腐、不思饮食等症状。
反观灸补:(一)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二)不像食物那样必须经由脾胃消化吸收;(三)能疏通经络,健脾和胃。
故而,虚不受补的人要想进补,首先必须灸补调理脾胃,在灸补改善脾胃功能之后,再行食补或药补。
虚不受补什么鬼?
虚不受补什么鬼?在应用补药养生保健的过程中,有这么特殊的一部分人群,他们有明显的虚证表现,比如身体虚弱、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腰膝酸软、两腿沉重等各种虚弱症状,每个中医大夫给他们诊脉后都说是虚证,或气虚,或血虚,或肾虚,或脾虚,病人自己也深信不疑。
但就是不能补,这些人只要一补,马上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干燥、头胀耳鸣,甚至鼻子出血、睡眠不安、大便秘结。
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虚不受补”。
那么“虚不受补”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医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中医医生一般从五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第一,这个病人是否是单纯的虚证?很多“虚不受补”的病人,并不是单纯的虚证,而是掺杂有实证,比如肝阳上亢、心肝火旺、痰热扰心、湿热内阻、肝气郁结等,这个时候,如果要补养身体,必须先要把内热祛除,才能用补。
临床上曾治疗一个病人,身体虚弱,疲惫不堪,稍有活动就出汗,晚上睡觉也出汗,基本不能干活,所有人都说他是虚证,要补,但是,一补就上火,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我诊后说,内有湿热、气阴两虚,当以去湿热为主,补气应为辅,用当归六黄汤,七剂汗止,体力大增,后用玉屏风散调养而愈。
第二,这个病人是什么虚证?中医虚证类别很多,有气血、有血虚、有阴虚、有阳虚、有肾虚、有脾虚、有脾肾两虚、有肺肾两虚、有心脾两虚等等,有时患者难以区分,用错补药,当然上火,上火还是小事,有的甚至引起血压升高、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有病人,女性,年龄不到三十,工作劳累,精神不济,气短乏力,自觉体力不支,每用补药,如西洋参、阿胶,必定上火无疑,前来就诊。
我诊脉,关脉和尺脉和缓正常,唯有寸脉沉细无力,心中已有定论。
患者气虚并不严重,关键是气机下陷,开盐山张锡纯“升陷汤”原方,七天霍然而愈,总花费不足50元。
患者说曾多次用药,少则百元,多则上千,就是无效,没有想到,这么简单就解决了问题。
现在,他们全家都在我这里看病,已成朋友.第三,讲究服用方法。
总听到有人说“虚不受补”,什么样的才算是“虚不受补”?
总听到有人说“虚不受补”,什么样的才算是“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这句俗话包含着几层意思:
第一,一个身体肠胃功能弱的人,要想一下子变得十分强壮,一口吃成个胖子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药力太猛的补剂,对这类人并不合适。
这类人需要一步一步的来,要逐步恢复提高脾胃运化功能。
补品服用后要经消化吸收才能起作用。
患者脾胃虚弱,所补药物超过其运化能力,会出现腹泻等症状。
一种是虚的太严重,不能用大补、峻补之法,打个比方,一个人饿了很久,突然暴饮暴食,很容易胃里堵住,因为身体太弱,消化也是需要消耗人体能量的,只能慢慢吃进去才吸收,也就是要缓补、徐补。
配药中应添加健脾药物,利于机体运化吸收。
第二,体内有湿。
湿邪黏滞,重浊,趋下,阻遏气机,易伤阳气。
拿痰湿举例,痰湿很重的人舌苔厚腻,平时吃饭都觉得不太消化的人,口苦食欲差。
对这些人,医生往往要给化痰祛湿健脾药,使其肠胃中的湿浊得以清除,肠胃功能恢复,舌苔干净,吃东西不脘腹胀满,方能进食补品。
湿毒这些蕴结在体内,伴有经络堵,这时候需要先清理身体、疏通经络。
总之有病先驱邪,待身体干净了再考虑进补,这样才能气机通畅,补而不滞,不然'闭门留寇'会出大患。
第三,医生辩证不当,虚实夹杂要分清。
例如有的人是阳虚体质,反补以滞腻之阴;本是体质虚寒之人因吃补物长痘,而被误认为上火等第四,久病入络,痼病必瘀。
任何一个疾病,日久必显瘀象。
若体内瘀滞,补益药应加上祛瘀药,防止因淤堵阻碍进补。
《内经》有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人可健康无忧。
祝大家身体倍儿棒,神足气旺。
虚不受补怎么办
入冬后,很多人都开始着手进补了。
但你知道吗?有些虚不受补的人,年年都吃出“乱子”,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腹胀便秘、失眠……乱进补容易补出“祸”,让中医师告诉你,哪三类人容易“虚不受补”。
所谓虚不受补,通俗来说就是指气血虚弱的人,稍微吃一点补品,就容易出现上火的表现。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汉超介绍,虚不受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明气血状况动辄使用黄芪、鹿茸之品,又有因为脾胃失于运化不耐受大补,或有不辨体质人云亦云进行施补,亦有部分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故面对不同年龄的人群,不能一概而论地进补。
老年人:脾胃功能弱,不宜大补随着年纪增大,人的脾胃吸收功能亦会有所下降。
黄汉超介绍,曾有一位肺癌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老人,在ICU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患者消瘦比较明显,精神状况也不如前,其子女十分孝顺,为求老人早日康复,便经常炖鲍鱼、黄花胶、野生甲鱼等食材,但患者吃后却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
这都是因为此时患者脾胃虚弱,难以消化甲鱼、黄花胶等滋腻的食材。
建议:脾胃虚弱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特别容易虚不受补怎么办“虚不受补”,如果需要进补,建议采用缓补的方法,选用平和之物如鸡肉、瘦肉、海参等食材清炖,并且需要明确有否夹杂湿浊、血淤等病理产物,如果有的话还需要攻补兼施而不是一味大补。
女性:经期后别乱补血许多女性都有月经过后补血的习惯。
黄汉超表示,门诊常见一些女性表示月经过后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但一开始进补,食用了阿胶、鹿茸、党参、黄芪、大枣等药材反而觉得容易上火,出现鼻出血、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等表现。
女性进补出现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不了解自身脏腑气血特点所致。
建议:应该先分析自己属于那种体质,若是偏于气虚者,应该偏重补气,这里面又分为轻者使用党参、五指毛桃之类;重者使用黄芪、红参、高丽参、附子之类。
而属于血虚的女性应该偏重补血,轻者可用当归、熟地、阿胶之属;重者或阴阳两虚者才适合使用诸如鹿茸、紫河车等大补之品。
虚不受补
服用必有很好的效果。相对而言,霸道之药通常指的是作用猛烈的药,能够立马见效,但不适合娇弱的人。 所以在临床上,体弱的人用药必须柔和体贴,无论食补还是药补,都要和缓进行。
肝郁之人虚不受补的情况也很多见。肝郁通俗讲就是情志(情绪)不畅。 中医认为,肝主情志,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会出现肝郁气滞,表现为情志抑郁、心烦易怒等。 情绪除了跟肝有关系,还跟心有关,因为心主神志嘛。故心火与肝火常常是互相影响互为作用的,
“虚不受补”即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药之谓也
“虚不受补”这句俗话包含着几层意思: 第一,一个身体十分虚弱的人,要想一下子变得十分强壮,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往往是事与愿违的。药力太猛
的补剂,对这类人并不合适。这类人需要一步一步的来,补品服用后要经消化吸收才能起作用。 第二,一些肠胃功能不佳,消化吸收状况很差,甚至湿热很重,舌苔厚腻,平时吃饭都觉得不太消化的人,再
服用滋补品,症状必然加重。对这些人,医生往往要给开路药,使其肠胃中的湿热得以清除,肠胃功能恢复, 舌苔干净,吃东西不觉得胀满,方能进食补品。 第三,对一些新近患病的人,首先要将疾病彻底治愈。如病人患有感冒、咳嗽、咯痰,则应先将感冒咳嗽治愈, 所谓“祛邪务尽”,方能进补。否则,就像“关门留寇”般,不但补药吃进去令人难受,感冒咳嗽还会粘腻难 愈。
虚不受补:广义是指虚证的人服用补益药后,疗效欠佳并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
狭义上则指因脾胃虚弱、体质差异等因素导致补益药不能被身体转化吸收,发挥不 了应有的效果。 出现虚不受补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辨证欠佳、遣药不当、个体差异。 有五类人容易虚不受补: 1.阴虚之人 2.体弱之人 3.肝郁之人 4.痰湿阻滞之人 5.瘀血阻滞之人
什么叫“虚不受补”?“虚不受补”怎么办?
什么叫“虚不受补”?“虚不受补”怎么办?什么叫“虚不受补”?“虚不受补”怎么办?在日常保健中,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虚不受补”。
有些朋友身体差、总生病,认为自己是缺了什么,于是就吃各种有滋补功效的药物(如人参、阿胶)或食物(如羊肉、狗肉)补一补,还有些朋友爱吃保健品,认为对身体有益,但是一吃就上火,流鼻血、大便干、嗓子疼。
这就是中医说的“虚不受补”。
那么,什么叫“虚不受补”?难道以后都不能给自己补了吗?导致“虚不受补”的原因有哪些?第一是补错了。
为什么补错了?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气、血、阴、阳失衡都可能导致身体虚。
假如你是阳虚体质,若服用滋阴的膏方,那就会越吃越拉肚子,身体越来越畏寒怕冷和乏力,这就是补错了。
如果你是阴虚体质,还要去喝点羊肉汤补补,那就是火上浇油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气不够,但却是因为气滞引起的胸闷气短、上不来气、情绪不好、老郁闷,再补气,就会越补越堵,那么气胀啊,腹满啊,憋闷啊,各种表现都出来了,因为他气机不顺。
第二是身体里气血不通顺。
不通就不能补了,调理身体得有补有疏,先把身体疏理开再补。
有些女性朋友气血瘀滞,月经不调了,来看病说“我气血不好,得补点气血”,我能给她补气血吗?肯定是要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啊,然后才能补进去。
先通后补,以通为补。
第三是脾胃虚弱,食物消化吸收不了,吃点鱼、羊肉就上火,牙疼、耳朵疼、嗓子疼。
怎么办呢?要先调理脾胃,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了再补,而且也不能补多,一次慢慢地少补一点。
比如喝羊肉汤,一次别喝太多,先喝个50毫升,脾胃慢慢强大了,再多喝点。
第四是有些人压根就不需要补。
这类人平常运动少,消化得也少,如果还往身体里面补,就消化不了,堆在身体里面,各种各样“虚不受补”的表现就出来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你一天到晚都不运动,中午吃了顿好吃的,午睡睡到下午三四点,到晚上压根就不饿,还用“补”吗?总结起来,生活中和临床上“虚不受补”的原因多见于这四个方面,补之前先明确体质,脾胃功能虚弱要先调脾胃,身体气血不通了先通后补,运动太少了需要补的是适度运动。
虚不受补是什么道理?为啥“虚”还补不进去呢?
虚不受补是什么道理?为啥“虚”还补不进去呢?《内经》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但是如果真的是虚,为什么有的人会不受补呢?其实这就好像有个大坑,你往里面填土,怎么会填不进去呢。
唯一的答案就是,你不虚。
或者说,你的病根不在虚。
我们先来捋捋虚不受补一般有哪些特征:1、明明感觉怕冷,是阳虚体质,但是不能吃热性食物或药物,如生姜、桂圆、牛羊肉或者淫羊藿、杜仲等,一吃就上火。
2、身体虚弱无力,很典型的气虚症状,但是又不能吃补气的药物,比如黄芪、人参、三七等,吃完反而会出现胸闷感,或者热证。
3、阴虚症状明显,舌苔剥落或无苔,但不能吃滋阴药物,比如熟地黄、阿胶、黄精等,一吃胃里就难受,感觉无力运化。
有没有?这上面这几条有没有一条讲的就是你?为什么虚反而不能补呢?因为这些虚,很可能不是真的虚。
真正的虚,一定是可以补的,比如阳虚吃桂附理中丸绝对不会上火;气虚使用补中益气丸以后会很舒服;阴血虚的人吃阿胶后,睡眠、面色都会有所改善。
所以如果你出现所谓的虚不受补,就要好好的考虑一下原因了。
第一个可能因素:脾胃气机不畅。
脾胃是身体的中枢,有升降气机的功能,可以升清降浊。
当脾胃不再运作,气机就会逆行,这时就会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
这种情况下,当你因为腿脚冷而吃了热性的补药后,这些药物的热性是没办法到达下焦的,反而会随着上逆的胃气往上冲,所以一吃就上火了。
那阴虚呢?滋阴的药物多滋腻,当脾胃功能变弱,无力运转时,像熟地黄、阿胶这类的高能量补药,脾胃是无法消化掉的。
因此,当脾胃停止运作时,怎么补都是补不进去的,这时也不完全是虚,而是能量没有到该到的地方,或者是上实下虚。
这时候就不能着急补了,先调理气机,让脾胃正常运作起来就好。
那为何有实证,会表现出虚弱?因为当身体有淤堵的时候,自然就有地方空虚。
就好像高速公路上出了车祸一样,后面的车排成长龙,但是车祸前方的路就很空,所以在身体有实证时,往往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虚症,比如手脚冰凉,面色无华又或者浑身无力等。
5类人最易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通常是指患有虚证的人用了补剂以后不能耐受,出现上火症状或其他不良反应等,不仅达不到补的目的,反而感觉更不舒服。
究竟哪些人容易出现虚不受补问题呢?第二炮兵总医院(编者注:现已改称火箭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郭志红说,有5类人最易虚不受补,即阴虚体质者、淤血阻滞者、痰湿阻滞者、肝郁之人、体弱之人。
这5类人要根据实际情况,注意调整用药,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阴虚体质者:阳气较盛易上火人的体质有着很大的不同,采用的防病治病手段就应具备不同的针对性。
郭志红说,中医首先把人分成不同的体质类型,其中有一种偏于阴虚体质的人最容易虚不受补。
原因是阴虚体质是指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的证候,常表现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干,头发、皮肤干枯,舌干红、少苔。
阴虚之人由于体内阴精缺少,相对来讲阳气显得偏多,阳属热。
因此,这种体质类型的人稍微用点补药,就会上火,所以称之为虚不受补。
如临床上常会遇到一些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服些中药就容易上火,属于虚不受补,并且症状迟迟未能改善。
此类患者脉证中都有一些阴虚的信号,比如体型偏瘦、脉搏较细、口干、眼干、睡眠质量差等。
经医生仔细辨证后采用和阴兼疏通的中药汤剂,病情一般会较快好转。
另外,通常所说的补指的是温补,所用的药也基本是些温性补药。
正确的补应包括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等,不同情况补法不同,用药也有凉补、温补等不同。
即使患者需要单纯补阴,或者需要单纯补阳,仍然有个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问题。
淤血阻滞者:淤血日久会出血淤血阻滞为妇科疾病常见病机,故活血化淤为治疗主要法则。
症状表现为表情迟钝、言语不利,伴口干不欲饮、双目黯晦、舌质暗或有淤斑等。
据郭志红介绍,淤血日久,血中郁热日深,此时进补,有的患者就会出现出血的情况。
如果是小血管出血,如牙齿、皮肤尚无大碍;但如果是大血管出血,如肾脏、脑血管,出现尿血、脑出血等,后果就会比较严重。
“虚不受补”的三种情况!
“虚不受补”的三种情况!从中医的角度而言,人的体质分为虚实两大类。
所谓虚证,即气血阴阳不足;所谓实证,即水饮痰湿瘀等体内垃圾未及时清理。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但有些人,明明是虚证,用补法却无效,甚至加重症状,这种情况,人们将其俗称为“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大致有三种情况:1、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
谷气竭,命乃绝;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因此,良医治病,当时时重视保养胃气。
重病或久病之人,常常胃口不佳,厌于饮食,此时,患者胃气已衰,运化能力近乎停滞,稍稍补之,尚能缓缓吸收;若骤然大补,将不堪重负,因此,对于久病食少之人,切不可急功近利,蛮进大补之品。
此外,胃气虚弱之人,闻药气则欲呕,此时,药补不如食补。
若需用药,宜选甘淡柔和之品,切忌气味浓烈之剂。
曾有患者,胃气已衰,诸药不进,稍服即呕,医者用浓米汤加少许西洋参粉,予之小量频服而渐渐恢复,此法诚可借鉴。
2、虚中挟实:体质虚弱之人,气血运行无力,容易产生瘀滞。
经脉瘀滞不通,犹如道路壅堵,物资难以送达。
因此,对于虚证,如果补之无效,当审视病情是否虚中挟实?若实邪内滞,当先使其条畅而后再补之。
3、药量失当:药有气血阴阳之别、升降出入之机、君臣佐使之分。
组方用药,当分清主次,药物之间份量比例十分重要。
犹其是药物的寒热比例、升降比例、表里比例,影响着药力的主攻方向。
某患者腰痛,服补肾之品效果不显,改服桂枝新加汤而愈,何故?患者腰肌痛,病在表,桂枝新加汤药力能达于体表,而补肾之品药力走里,故效果有别。
某患者胃病,医者开半夏泻心汤,服之无效。
患者另找湖北中医学院熊魁梧教授诊治。
熊魁梧教授所开之方亦为半夏泻心汤,患者甚是疑惑,免强服之,却大见功效。
患者百思不得其解,熊教授解释说:处方虽然一样,药物的份量却不相同。
你的舌苔黄白相兼,以白为主,寒重于热,所以,干姜的用量要大于黄连、黄芩才能取效。
患者诚服。
朱进忠先生曾治一患者,女性,40岁。
身体太虚,补再多也没用,虚不受补,搞清楚原因再吃补品
身体太虚,补再多也没用,虚不受补,搞清楚原因再吃补品大家好,我是中医老杨,今天给大家带来以下内容:1、什么是虚不受补?2、这些情况下进补没有用 ?3、不受补的几类人群 ?进补也要分时节:冬季气候寒冷,主封藏,对能量的消耗和需求较多。
此时进补,营养物质比较易于吸收蕴蓄。
因此,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节,在我国的好多地区也都有冬令进补的习惯中医中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叫做虚不受补,他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是非常虚弱的,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它健康,不可以给他吃非常多很营养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具有滋补性的,食物,吃多了这些东西可能会对这个人的健康没有好处,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虚不受补” 就是进补不当补品,顾名思义,是滋补身体的食品或药品。
适当服用滋补品,能使机体增强抗病能力,少生疾病;使患病之人尽快恢复健康。
故有些人把服用补品看作是对健康的投资。
这些情况下进补没有用。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
由于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差,而补品又多为滋腻之品,所以在服用后,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补不对证服用补品一定要辨证,首先应了解自己是什么体质,然后才能对证选择相应的补品。
否则,盲目进补,补不对证,自然难收应有之效。
对策进补之前,最好先向有经验的中医师咨询,明确自己的体质是阴虚、阳虚,还是气虚、血虚。
对自己的体质有了清楚认识,进补就有了明确目标。
如平日感到乏力、气短者为气虚,可服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等;若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月经量少者则为血虚,宜服当归、熟地、阿胶、首乌、龙眼肉等;若有全身功能衰退。
剂量欠妥进补一定要根据人的体质、年龄等具体情况掌握补品的剂量,剂量过小,难以奏效,而剂量过大,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特别是对脾胃虚弱之人,更应严格掌握剂量。
对策对年老体弱的慢性病患者,只能“平补”、“缓补”,平调阴阳,流畅气血,而不可“骤补”、“峻补”,急于求成。
虚不受补是什么意思
虚不受补是什么意思“虚不受补”一词,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便出现了。
当时文学家李渔将《庄子》中的一段话:“虚而实者,补之;满而损者,益之;强梁者,杜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益之。
”改为成语使用后,含义并未发生变化。
只要能辩证地认识事物,就可以做到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各种矛盾,达到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所谓“外强中干”或“虚张声势”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那么“虚不受补”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从中医学角度看它似乎更容易理解些,因为补药作用机制是加强了病患部位的功能,是在病灶基础上去补充,即中医里讲的“对症下药”。
例如失眠多梦或者头晕眼花或者精神萎靡等病状时服用的药物都具有镇静催眠及安神定志的功效,此类情况必须采取滋阴潜阳方法才符合脏腑功能失调规律和“无虚则补”的辨证施治原则,否则还没见效却先伤其根本造成恶性循环。
但由于西医研究是直接从宏观层次考虑问题,因此对脏腑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细微变化缺乏深入分析,单纯依赖一两味镇静安神药就很难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常见许多睡眠障碍疾病也往往伴随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失调甚至冠心病等老毛病存在着。
如果让患者长期吃些“虚不受补”的药物恐怕弊大于利。
在现代生活节奏日益紧凑的今天,要求药物疗程短效果快似乎也不太现实,尤其是肝肾本身有病变时切忌盲目应用某些特殊药物,若想彻底摆脱困扰唯有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这样既避免了“虚不受补”药物给自己带来额外负担,同时通过适量运动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抵抗力,为以后疾病的痊愈打下坚实基础。
原意是指本身体质已弱,再服用过多的补品,相当于雪上加霜,本末倒置,非但无助病情反而加重病情。
后比喻因受挫折或遭受灾害而蒙受损失。
实际上,俗语“树挪死,人挪活”恰好说明了补充对治病起辅助作用,关键在于“补什么”“怎么补”和选择的“时机”。
虚不受补,顾名思义是指病态已呈衰败之象,误服补品,就犹如抱薪救火,结果是不仅救不了急,反而更加严重。
何为“虚不受补”,补法不是滥补、蛮补,而是补泻兼施
何为“虚不受补”,补法不是滥补、蛮补,而是补泻兼施何为“虚不受补”?即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益之谓也。
“虚不受补”这种状况在临证时常常会遇到,如不能正确处治,会影响治疗效果,贻误病情,以致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虚不受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1.临证时明明表现为一派气虚之象,如体倦乏力、面色萎白、纳差食少、舌淡脉弱等,但用四君子汤加黄芪、山药补之,反而更加乏力,腹胀不适,口淡无味。
2.临证时明明是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口唇淡白、脉细无力等一派血虚症状,但用四物汤加阿胶、鸡血藤之类补血之品,患者服后不见有功,反见加重。
3.临证时明显见到唇红、口干、两颧潮红、全身乏力、口干不欲饮、舌红无苔、脉细数无力等阴虚表现。
但用大量补阴之品,如生地黄、石斛、沙参、麦冬之类却无寸效。
4.临证时显是阳虚之体,见畏寒怕冷、身倦无力、口淡不渴、舌淡脉微等阳虚证候,但用四逆之辈则难见功效。
其实古代医家早有告诫。
李时珍说:“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于一补,所以久服必致偏胜之害。
”古人运用补剂早有制方之妙。
如六味地黄汤用三补三泻、异功散要配陈皮、归脾汤中要配木香等,可见配方之玄机也。
我们运用补法,也不能滥补、蛮补,而是要辨证施之,补泻兼施,在大队补品之中,稍佐行气消滞之味。
人体受病之后脾气亦必受损,脾虚不能运化,中焦失斡旋之力,补药呆滞胃中,则精微不能运化四旁,补养之剂当然不能发挥作用。
如在补剂中加陈皮、木香、麦芽之品,则能理气畅血,充分发挥补药的效能,不会出现“虚不受补”现象。
另外,慢性病在初用补剂时用量宜轻,待脾胃运转起来之后,再逐步加重补药之量,这样才能达到补虚的目的。
在运用补血药时,不要把补血药堆积在一起,可加入补气药以佐之。
因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少佐行气之品,还能起到补而不滞之作用。
在用补阴药时也不能仅仅把滋阴药叠加运用。
可在大队补阴药中反佐一味助阳药,以求“阴得阳助,生化无穷”;在大队补阳药中稍佐滋阴药,使得“阳得阴助,泉源不竭”。
虚不受补,究竟如何进补
家庭医药 2018.0180健康生活·营养美食入冬以来,许多人都在考虑进补的事宜,有的自行购买人参、鹿茸等大补之品进补,有的到医院找中医望闻问切后,量体进补,有的选择膏方进补……然而,一些人补来补去,却不见良效,少数人更是变生疾患,在中医看来,这就虚不受补,究竟如何进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 王 维是虚不受补。
今天就和大家谈谈虚不受补的状态下究竟该如何进补的问题。
虚不受补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著《本草新编》,书中曰:“或疑需用补剂,是虚病宜于补也。
然往往有愈补愈虚者,岂补剂之未可全恃乎……那么,虚不受补者冬季进补应该注意那些方面呢?调理脾胃胃气指脾胃之气,乃后虚不受补3原因总的说来,虚不受补原因不外乎有以下3点:未辨证量体施补每种补品只适合特定的体质及对应的证型。
如果不辨气血阴阳、五脏虚实,一味地滥补,就会出现不适症状。
有些患者有虚证的同时又夹有实证(如伴有痰饮、淤血、食积、外感),如果不清除邪证,一味补虚,必然会导致身体出现多种不适。
脾胃亏虚者,脾胃虚弱不受,摄入的补虚药物则容易造成积滞,反而会出现脾胃不适的新症状。
所谓“气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力有老少,奉养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因此针对不同的个体体质、证型差异,必须制定不同的补益策略,否则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
时机不当中医主张天人相应,一年四季,阳气生长各有特色,即春升、夏浮、秋收、冬藏,进补应顺应四季。
一天之中也是如此,正午阳气隆盛,“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因此,春夏及正午过用温补药物,秋冬及子夜若过用滋阴药物,均可出现虚不受补现象。
另外,若余邪未尽,也不宜过早进补。
急补不如缓补天生化的源泉。
《内经》指出:“五脏者,皆察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人以胃气为本,故人们把脾胃之气称愈补愈虚者,乃虚不受补,非虚不可补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清二补
“一清二补”其含义是指清理是首要的,补益是次要的,放在清理之后才可实施。没有“清”就不能有“补”,这是对绝大多数人都适用的一个原则,违反了这个原则,就会适得其反,给机体造成伤害,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后果。古代医学家早就告诉我们“邪气不去而补之,是关门逐贼;瘀血未除而补之,是助贼为殃”。 可先服用润泻排浊、健脾除湿汤药数剂,再熬煮开胃助消化几贴,继而缓缓进补剂,方宜输送养分,使身体更好地吸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益气:有红参、生晒参、党参、太子参、黄芪、淮山药、黄精、白术、茯苓、刺五加、甘草、大枣、蜂蜜、莲子等,适用于气虚体质。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参芪精、北芪精、芪枣冲剂、人参蜂王浆、蜂乳、四君子丸等。其中人参、人参蜂王浆偏补元气;黄芪、党参、太子参等偏补脾肺之气;大枣、山药、莲肉、四君子丸、人参健脾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偏补脾气。
即使是老年人,且术后衰弱,伴有多脏器衰竭,但仍然可能“病邪”是主要矛盾。只要将病邪清理干净,全身及各脏器功能自然会得到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清就是补。所以很多认为虚的人并不是真正的虚,而是病邪对机体的伤害所致。
其中还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虚中夹实,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虚中夹实者可以补虚为主,兼以去实(指去实邪);实中夹虚者可以去实邪为主,兼以补虚;气虚的以补气为主,配合疏调气血;血虚的以补血为主,配合疏调气血。补的同时配合疏调气血,既可防止补品壅滞,又可更好地发挥补品作用。所以,我们在应用补品时,千万不要一味地纯补。
2.养血:有熟地、当归、何首乌、阿胶、枸杞子、紫河车、桂圆肉、桑椹,以及中成药八珍丸、桂圆膏、桑椹膏、养血归脾丸、人参养荣丸、全鹿丸等,适用于血虚体质。
3.滋阴:有西洋参、东洋参、皮尾参、沙参、石斛、枸杞子、鳖甲、龟板、龟胶、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玉竹、菊花、燕窝、海参、银耳,以及中成药西洋参丸、二冬膏、二至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补肾地黄丸等。
治慢性病用药之量宜轻,服药见效后,逐渐加大药量,此治病之必然法则。治疗虚不受补之人更当如此。现过去名家医案之用药量甚轻,而收效理想者可知。如有些慢性病患者初服药见效,稍久则效反不著,皆开始即全力以赴,以后无增援余地之弊也。
一、体虽虚然与“实证”存在:这也叫“本虚标实”,主证表现为虽有面白、气短、乏力等虚证,但有胃部饱账、大便不通、舌苔黄厚、脉实滑有力,此时当“先泻其实”,用“
脾虚之人不论吃什么都要注意限量,以免进一步损伤脾胃。可以服用一些醒脾、健胃、和胃的药及食品。一些健胃消食类的中成药或保健品也可以适当服用,其他还有云苓、白术、陈皮、鸡内金等可以健脾消食;帮助消化的还有山楂、槟榔、荷叶、白萝卜等。另外炖肉时常用的佐料如桂皮、八角、小茴香等都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 先调脾胃,食补重于药补;待脾胃元气恢复,脾肾同补,缓缓图之,或补补停停,不可操之过急。
,只要配伍得当,用法合理,不仅疗效高,还可以引火归元,达到阳生阴长的目的,这种治法,疾病去除得会更快。
古人云:王道之药无近功。王道之药通常指的是作用柔和的药(霸道之药通常指的是作用猛烈的药),娇弱之人用药也务必柔和体贴,虽然眼下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长期坚持服用必有很好的功效。
输液和输血,只是在抢救的当时有用,但归根结底机体还是要靠自己自生自长的血液才行。外来输入的鲜血,在使劲用力的时候,通过汗毛孔就丢失散发掉了。抢救时输入的鲜血是为了救命,速效;而中医的补血,即靠自己生成的则会很慢,但只有自己生成的血才是稳固的。输入的血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生长出的血才靠得住。但人虚到一定程度时,早已是气血皆亏了。
如虚不受补之体,又患虚性肾病,则桂附等温热药不可用(少量引火归元者例外),只可平补。脾胃病虚不受补之体,如人参、党参均不可用,经济条件好者用西洋参,条件差者可用太子参;白术较燥,可用焦白术;扁豆健脾,嫌其空气,改用扁豆花,其他亦多用花,如佛手花、厚朴花、玫瑰花等。四物汤为常用补血名方,但熟地粘腻而滞膈,白芍酸寒而伤胃,川芎易上行头目,故四物汤不可用,而以功兼四物之丹参代之。又鲜药治此类病,更为适宜,如鲜麦冬、鲜生地、鲜芦根、鲜茅根、鲜杷叶、 鲜荷叶、鲜竹叶、鲜藿香、鲜佩兰等,疗效显著,而又气味清香, 患者亦喜服用也。如胃肾阴虚,而现食欲不振,口渴,气逆等症,用鲜石斛以清养胃肾之阴,能立增食欲。
另外,有两种情况须提醒注意,一是通常气虚与阳虚、血虚与气虚、气虚与肾亏、血虚与脾虚等常互为因果,兼而有之,故须兼补;二是由于内在和外界等因素的影响,有的病症在发展过程中,两种相互对立的证候会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这种情况称作“证候错杂”。如有的人既有阴虚的症状,又有阳虚的症状,被称为“阴阳两虚”证;有的人在同一个时期存在着正虚与邪实两方面的症状,叫做“虚实夹杂”证。对于阴阳两虚证,应阴阳双补,但补阳应以缓补为宜,可服用冬虫夏草、紫河车、蛤蚧之类补药,而人参、鹿茸一类峻补药则为慎忌,否则不但阳不能补,反使阴虚加重。虚实夹杂的证候中有实中夹虚,而以实证为主的;有虚中夹实,而以虚证为主的;亦有虚实并重的。如证见痰多气粗、咳喘胸闷的实证,同时又有动则喘甚、形寒肢冷、小便失禁等虚证,临床辨证时必须辨别虚实的主次、邪
邪被代谢出体外后,脾胃功能就得到了恢复,饥饿感增加,再进补就顺里成章不会上火了。因此,凡是虚不受不补的人,绝不是靠吃几付中药就能解决问题的。调理脾胃,是一件长期的事,是要靠我们建立起一整套健康的生活方式完成的。只有我们平常在饮食上注意五谷的摄入,注意不吃垃圾食品,注意排毒,早睡早起,少吹空调,才会使我们的经络畅通,气血充盈,此时进补,身体才会受用。脾胃不虚了,人才会受补。
承气汤”或“四消丸"下之,等"实邪"去净后,有些病即转好,此叫"以泻为补",有些老人或久病,再适当给予补之,则受之也.
何谓虚不受补
这里的虚指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指脾胃功能虚弱,无法接受补给。
用其它治法姑息也可将脉象调得很正常,但这是假像,只有虚补才是实实在在的。
治病最难、功夫下的最大之处就在虚损上,不能只看脉象,要倾听病人亲身的感受。药不能开多,只一付,服入二十分钟后会有反应,激烈时一天换四种药,根据患者的反应来及时调整,以达到平衡。
正的盛衰,然后采用或以攻为主,或以补为主,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等治疗办法。
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正斗争的复杂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使疾病发生本质的变化,由一种证候转变为另一种证候,称为“证候转化”。当证候发生转化时,必须注意观察病证,及时根据已经变化了的证候,重新确定治疗方案。所以,古人有“证千变,药亦千变”的用药方则。如果一成不变,必然会发生误治误补的现象。
对于有些虚证,如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而致的心血不足、脏气虚弱,即心阴虚或心阳虚,有的医生以久病必虚、虚则必补的原则,让患者服用大量中药补品,进行治疗,结果效果不好。这种疾病神经功能失调的特点多是内抑制过程(与睡眠是同一过程)减弱,而表现出兴奋过程的相对增强和感觉过敏之特点,并非神经营养不良或精神疲劳症。这时如果给患者服用补品则不亚于助贼作乱,为虎添翼,助长了病邪的发展,折磨了患者,使失眠者越不得寐,焦躁者更不得安。如果大量使用人参、鹿茸、海马、蛤蚧之类贵重补品,常会导致病情加重或病危。对这类体质确实衰弱的病人,应增加其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使自己能以吸收五谷之精气而强身壮体。
4.壮阳:有鹿茸、鹿胶、杜仲、附片、肉桂、蛤蚧、冬虫夏草、海狗肾、紫河车、核桃仁等,以及中成药全鹿丸、参鹿卫生丸、龟鹿二仙膏、龟龄集、七宝美髯丹、八仙丸、金匮肾气丸、补肾丸、菟丝子丸、右归丸等。
人在患病的时候,体力不及,虚弱不能支持,甚至卧床不起,这时应先治病。如肿瘤患者,当他体力还能支持时,可用外科手术去掉肿瘤赘物,这时体力显弱(即虚),能不能补呢?按理应当补,补后才能恢复体力。但是此时只能进半流食、流食,待体力恢复后,才能谈到补益。中医传统的认识,就是感受风寒外邪,通过温散风寒之后,开始只能啜热稀粥自养,待体力逐渐恢复,才能正常饮食,待胃口大开,才能根据气血阴阳不足的情况,实行进补。
填补首先从心脏开始,心脏向各个脏器输送新鲜血液、营养和氧气,需要循环多次才能填满。在向各脏器填补时,不知药汁究竟都到哪里去了。从肾虚开始,要一阴一阳平衡走,开头会很难,走不下去;待情况好转了,就不能老是看脉象,只能听患者自述的感受、反应,随反应来调整平衡。填补第一个受益的是脾,饮食量会增加,此时需要加速填补;只有把肾填上,才能补上气,才能再补血。
临床上不是遇到虚证就进行补益的。首先看他体力如何,邪气如何,谁最重要,再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邪气盛、体力尚可,先驱邪,后扶正;体力弱,邪气也不浅,可一面扶正,一面祛邪;若体力与邪气并盛,可攻邪而不一定扶正了。
虚不受补三个原因,一是有湿热阻塞,经宣化湿热后就可以接受补药了;二是肝郁克脾,经疏通肝络后,使脾胃功能不被肝气克制,也就可以进补了;三是因为应用呆滞腻胃的药物使得胃气不通,经和胃消滞之后,就容易进补了。临床上所遇到可引起虚不受补的情况还很多,下面详细说明。
另有一种治法非常可取,即卢崇汉先生倡行的扶阳理路,按照阳主阴从的关系,阴虚证实际上也存在本质上的阳不足,采用扶阳的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