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类课外阅读专题
游记散文阅读练习题
![游记散文阅读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18662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77.png)
游记散文阅读练习题游记散文阅读练习题(一)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
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以示主人不俗。
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形开朗。
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
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
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
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
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亭”,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
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
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解释下面短语中加点的词。
①石笋参差②石桥俨然2、扬州“个园”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 。
3、下面最能概括个园特点的一句话是()A、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B、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
C、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D、个园四季的景色各具特点。
4、本文介绍个园,是按______顺序写的,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可以看出个园的建造所追求的是春之___ 、夏之_ __、秋之___ __、冬之_ ____。
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游记类文章阅读(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游记类文章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f09e7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6.png)
一、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今年春节期间, 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凌晨2时半, 我开始登山。
起头的路不算陡, 我走得很快。
一路上很寂静, 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 什么声音也没有。
山势越来越陡, 抬头望去, 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 给人以天有多高, 山有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 刚4点半, 天还是黑的。
到达对松亭时, 天已微明。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 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 但山势依稀可辨, 有的如马鞍俯卧, 有的如驼峰耸立。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 飘动着, 升腾着, 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 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 有的撞碎在山崖上, 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这时, 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从对松亭往上, 路更险峻了, 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
7点10分, 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 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 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
它不断地扩大, 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
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 四周的云也发白……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
一会儿, 那淡红色加深了, 范围越来越大, 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
这时, 东方的天空发红了, 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 红得最浓、最艳, 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
就在这一刹那间, 那红绸帷幕似的天1边拉开了一角, 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 并且努力地上升着, 变成一个半圆形, 放着强烈的光, 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
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 微微感到疼痛, 可我仍然盯住它, 就像怕它跑掉似的。
那半圆形不断上升, 越来越圆, 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 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 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 从“凌晨2时半”“刚4点半”“_____”等表示时间的词可以知道作者是按照_____顺序叙述登泰山过程的。
两篇游记散文阅读练习
![两篇游记散文阅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2d82bc3e518964bcf847ccd.png)
两篇游记散文阅读练习江苏吴应海月满什刹海张于荣京城夏夜,热风依然裹满全身。
“开船了!”随着年轻艄公的一声悠长的吆喝,离岸的小木船晃动中犁出层层水波向两侧荡漾。
欸乃、欸乃,多么熟悉的橹声,我恍惚间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围河,回到那个尝试划动单桨少年的梦想。
泛舟于什刹海,的确是难得的享受,岸边灯火摇曳着依依垂柳的婆娑身姿,光彩夺目的盏盏宫灯,映出的长长倒影,像从环湖岸边直接抛向湖心的一条条金黄色的飘带。
不经意间,右侧徐徐穿出一条画舫,一少女坐在船头低头抚琴,一曲缓缓流畅的古乐飘荡而来。
湖面上显得繁杂喧闹起来,大小不一的游船来来往往,古筝、琵琶、二胡那委婉的乐曲交错,似幻似真,犹如轻风和湖水对话,随盏盏渔火在水中飘浮。
不一会,挨着、挤着的船儿,开始不规则起来,一不小心就会触碰,惊醒另一船相拥的情侣,喧闹的湖面已难以让人沉静下来。
而我们的游兴不减,决意穿越银碇桥,到后海找寻另一番景致。
那个被称之为燕京小八景的穹形石桥极富魅力,桥下是来往前后海的樯橹,挤成团,动弹不得。
桥上人影幢幢,不知是在远看西山夜色,还是在欣赏桨声灯影。
艄公的一竿长篙让我们折返,一叶扁舟,一点渔火,二三人影,莫非我们也已成为风景。
其实,什刹海还是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
前海、后海和西海,只不过三海相连的城中一湖。
记得去年差不多季节的一个月夜,也曾和友人在游人如织的后海品茗,观赏月光洒播下的湖景,领略了其不夜湖独有的魅力。
作为元代京杭大运河北方的终点码头,可以想象当年清流载舟、千帆远映的漕运盛况,沿岸尽是酒楼歌台,商肆作坊,热闹非凡。
这是一个由水而生的物事丰盈的文明,不因时光流逝而消亡。
即便漕运码头的繁华已写进历史,它却以另一种形式重生。
自清代以来,华丽转身为京城美景的什刹海,更加光彩夺目。
这个既因蒙古语语系称湖泊为海子,又因多寺而得名的什刹海,虽在皇城根,仍以极大的包容和磁性,吸引世世代代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和平民百姓。
散落在沿岸多少昔日王府、历史名人故居和古寺名剎,无论它曾是多么辉煌,终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留下的唯有窄窄长长清悠的胡同和历史掌故。
四年级下半年度期末复习——游记阅读理解(含答案)
![四年级下半年度期末复习——游记阅读理解(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d226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2.png)
四年级下半年度期末复习——游记阅读理解(含答案)四年级下半年度期末复习——游记阅读理解(含答案)第一篇:黄山游记阅读理解题目1. 作者为什么说黄山的松树“奇”呢?2. 在黄山,作者都看到了哪些著名的景点?3. 作者在游览黄山时,天气如何?4.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云海、霞光。
阅读理解答案1. 作者认为黄山的松树“奇”是因为它们长在奇形怪状的石头上,而且形状千姿百态。
2. 作者在黄山看到了云海、霞光、日出、奇松、怪石等著名的景点。
3. 在游览黄山时,作者遇到了多云和下雨的天气。
4. 云海指的是云雾弥漫在山间,形成一片浩渺的海洋;霞光指的是太阳升起或落下时,天空呈现出的美丽光彩。
第二篇:九寨沟游记阅读理解题目1. 九寨沟有什么样的瀑布?2. 作者为什么说九寨沟的景色“美得令人陶醉”?3. 在九寨沟,作者都去了哪些景点?4.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五花海、镜海。
阅读理解答案1. 九寨沟的瀑布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2. 作者认为九寨沟的景色美得令人陶醉,因为那里的湖泊、瀑布、彩林、雪峰等景色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3. 在九寨沟,作者去了瀑布、五花海、镜海等景点。
4. 五花海是指因为湖水含有多种矿物质,使得湖水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镜海则是指湖水清澈见底,如同镜面一般,反射出周围的景色。
第三篇:鼓浪屿游记阅读理解题目1. 鼓浪屿有什么样的特色?2. 作者为什么喜欢鼓浪屿?3. 在鼓浪屿,作者都去了哪些景点?4.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钢琴之岛、天然的海峡。
阅读理解答案1. 鼓浪屿的特色在于它的欧式建筑、小巷、沙滩和音乐文化。
2. 作者喜欢鼓浪屿是因为那里环境优美,充满浪漫气息,还有许多美食。
3. 在鼓浪屿,作者去了钢琴博物馆、菽庄花园、天然的海峡等景点。
4. 钢琴之岛是指鼓浪屿上有许多钢琴,是音乐爱好者的天堂;天然的海峡则是指厦门岛与鼓浪屿之间的海域,自然形成的海峡风光美丽。
希望这份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四年级下半学期的期末考试。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d72f0e31126edb6e1a101e.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篇一: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鉴赏专项训练(学生)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鉴赏专项训练第一篇:活水源记【明】刘基①②③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
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
其状如④⑤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
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
⑥⑦⑧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
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
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鲫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
其草多水松、菖蒲。
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觜,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
有二鹡鸰,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
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
至是,悉出。
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
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
”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本文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注释】①金鸡之峰:金鸡峰,在会稽山上。
②槠:一种常绿乔木。
③竹鸡:鸟名,形比鹧鸪小,好啼,喜居竹林,故名。
④陶山:在今浙江瑞安市西三十五里,因陶弘景曾隐居于此,故名。
⑤华阳外史弘景:指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南)人。
曾为诸王侍读,奉朝请。
永明中辞官,退隐于句容之句曲山(今江苏句容县),自号华阳隐居,为道教著作家、医药学家。
⑥日铸之峰:即日铸岭,在浙江绍兴市东南。
⑦欧冶子:春秋时冶金家、善铸剑。
相传应越王聘,铸湛庐、巨阙、胜邪、鱼肠、纯鉤五剑。
初中散文游记专项阅读训练
![初中散文游记专项阅读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44396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3.png)
初中散文游记专项阅读训练夏日的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欢乐。
初中时光里,我曾有幸参加了一次难忘的散文游记活动,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下面我将分享我亲身经历的游记故事,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别开生面的旅程。
一、心动的旅程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早晨,我们一行人准时在学校门口集合。
老师带领我们乘坐校车,我们兴奋地登上了前往目的地的列车。
车厢内人声鼎沸,叽叽喳喳,每个人都充满了对旅行的期待。
二、奇妙的小镇火车奔驰在田野间,一直驶向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小镇。
这个小镇宛如画中的乡村,青山绿水,各种形态的建筑掩映在茂密的树荫下,流转着古老的乡愁。
我们漫步在小镇的大街小巷中,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
石板路上铺满了莺歌燕舞的落花,小巷里飘散着咖啡香气。
远处传来了清脆的马蹄声,原来那是一群骑着马儿的乡亲们经过。
三、诗意的湖泊我们沿着小镇的街道一路向前,来到了一个宽广如镜的湖泊前。
湖水碧绿如玉,湖岸边,湖面上种满了莲花,吸引了许多游人驻足观赏。
湖泊旁边,有一座小桥横亘其上,小桥上人头攒动,人们有的手捧书籍,有的拉着孩子放风筝,有的手牵手漫步湖畔,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四、探秘历史文化离开湖泊,我们前往小镇最有名的博物馆。
博物馆外墙由红色的石板砌成,给人一种庄重而厚重的感觉。
我们走进博物馆,立刻被展出的文物吸引住了。
在照片墙上,我看到了许多先贤的肖像,他们是这座小镇的创建者,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
通过观看展品,我了解到了小镇从建立到发展的全过程,更加了解了这座小镇的文化底蕴。
五、美食之旅游览完博物馆后,我们齐聚在小镇上一家有名的餐馆共进晚餐。
餐馆装饰别致,各种美味佳肴摆满了长长的餐桌。
我们品尝了当地特色的小吃和美食,鱼香肉丝的香气扑鼻而来,回味无穷。
闲谈间,我们相互分享游玩的心得和感受,大家都感到非常满足和愉快。
六、告别小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是傍晚时分。
我们带着满满的惊喜和回忆,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小镇。
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我们也意识到,再美好的事物也有结束的时候。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之游记散文阅读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之游记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770cb0a6580216fc710afd2f.png)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专题——游记散文阅读(一)郁孤台笑了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
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
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
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
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
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
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于胯部。
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
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
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
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
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源——游记类文章阅读理解(包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源——游记类文章阅读理解(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8600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e.png)
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源——游记类文章阅读理解(包含答案)
文章一:北京之行
阅读理解
1. 北京之行是谁去的?
答案:某某班的学生们去了北京。
2. 学生们参观了哪些地方?
答案:学生们参观了天安门广场、故宫和长城。
3. 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答案: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是长城。
4. 学生们在长城上做了什么?
答案:学生们在长城上爬山、拍照和玩耍。
5. 这次北京之行对学生们有什么收获?
答案:学生们通过这次北京之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许多有关北京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文章二:四川之旅
阅读理解
1. 四川之旅是谁组织的?
答案:某某学校的老师组织了四川之旅。
2. 学生们在四川参观了哪些地方?
答案:学生们参观了九寨沟、峨眉山和都江堰。
3. 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答案: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是九寨沟。
4. 九寨沟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案:九寨沟以其美丽的湖泊和多彩的瀑布而闻名。
5. 这次四川之旅对学生们有什么影响?
答案:这次四川之旅让学生们更加热爱自然,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游记散文阅读试题66篇
![游记散文阅读试题6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b433fdf90f76c661371a6a.png)
每周一诵坚持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有梅花扑鼻香?3、一日一钱,十日十钱。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每周一读1.一条线和一万美元20世纪初,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很多人搞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
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有人向公司推荐了当时已经移居美国的德国科技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
斯坦门茨在电机旁边仔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一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
”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结果,毛病果真出在这里。
电机修好后,有关人员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啊?一万美元!那人以为自己听错了!于是,便要求斯坦门茨列一张账单说明费用的支出。
斯坦门茨写到:“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这条线9999美元。
”账单送到了公司老板那里,老板看了后连连点头,很快照付了一万美元,并重金聘用了他。
2.无知者无畏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他很有数学天赋,因此,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给他布置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
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的作业。
像往常一样,前两个题目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
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做得都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这个青年的斗志,他心里说: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划着,尝试着用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他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宿,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
游记散文名家名篇3篇
![游记散文名家名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5b212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b.png)
游记散文名家名篇游记散文名家名篇3篇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烟霞余影一龙潭之滨细雨蒙蒙里,骑着驴儿踏上了龙潭道。
雨珠也解人意,只像沙霰一般落着,湿了的是崎岖不平的青石山路。
半山岭的桃花正开着,一堆一堆远望去像青空中叠浮的桃色云;又像一个翠玉的篮儿里,满盛着红白的花。
烟雾迷漫中,似一幅粉纱,轻轻地笼罩了青翠的山峰和卧崖。
谁都是悄悄地,只听见得得的蹄声。
回头看芸,我不禁笑了,她垂鞭踏蹬,昂首挺胸的像个马上的英雄;虽然这是一幅美丽柔媚的图画,不是黄沙无垠的战场。
天边絮云一块块叠重着,雨丝被风吹着像细柳飘拂。
远山翠碧如黛。
如削的山峰里,涌出的乳泉,汇成我驴蹄下一池清水。
我骑在驴背上,望着这如画的河山,似醉似痴,轻轻颤动我心弦的凄音;往事如梦,不禁对着这高山流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惭愧我既不会画,又不能诗,只任着秀丽的山水由我眼底逝去,像一只口衔落花的燕子,飞掠进深林。
这边是悬崖,那边是深涧,狭道上满是崎岖的青石,明滑如镜,苍苔盈寸;因之驴蹄踏上去一步一滑!远远望去似乎人在峭壁上高悬着。
危险极了,我劝芸下来,驴交给驴夫牵着,我俩携着手一跳一窜的走着。
四围望不见什么,只有笔锋般的山峰像屏风一样环峙着:涧底淙淙流水碎玉般声音,好听似月下深林,晚风吹送来的环?声。
跨过了几个山峰,渡过了几池流水,远远地就听见有一种声音,不是檐前金铃玉铎那样清悠意远,不是短笛洞箫那样凄哀情深,差堪比拟像云深处回绕的春雷,似近又远,似远又近的在这山峰间蕴蓄着。
芸和我正走在一块悬岩上,她紧握住我的手说:“蒲:这是什么声音?”我莫回答她:抬头望见几块高岩上,已站满了人,疏疏洒洒像天上的小星般密布着。
苹在高处招手叫我,她说:“快来看龙潭!”在众人欢呼声中,我踟蹰不能向前:我已想着那里是一个令我意伤的境地,无论它是雄壮还是柔美。
一步一步慢腾腾的走到苹站着的那块岩石上,那春雷般的声音更响亮了。
游记散文名家名篇3篇
![游记散文名家名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52af4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c.png)
游记散文名家名篇3篇名家游记散文篇1观莲拙政园周瘦鹃1.也许是因为我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堂名是爱莲堂的缘故,因此对于我家老祖宗《爱莲说》作者周濂溪先生所歌颂的莲花,自有一种特殊的好感。
倒并不是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实在是爱它的高花大叶,香远益清,在众香国里,真可说是独有千古的。
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旧时相传为莲花生日,又称观莲节,我那小园子里的池莲缸莲都开好了,可我看了还觉得不过瘾,总要赶到拙政园去欣赏莲花,也算是欢度观莲节哩。
2.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去,迎面就看到新叠的湖石,分列三面,傍石植树,点缀得楚楚可观,略有倪云林画意。
进园又见奇峰几座,好似是案头大石供,这里原是明代侍郎王心一归田园遗址,有些峰石还是当年遗物。
这东部是近年来所布置的,有土山密植苍松,浓翠欲滴;此外有亭有榭,有溪有桥,有广厅作品茗就餐之所。
从曲径通到曲廊,在拱桥附近的水面上,先就望见一小片莲叶莲花,给我们尝鼎一脔;这是今春新种的,料知一二年后,就可蔓延开去了。
从曲廊向西行进,就是中部的起点,这一带有海棠春坞、玲珑馆、枇杷园诸胜,仲春有海棠可看,初夏有枇杷可赏,一步步渐入佳境。
走过了那盖着绣绮亭的小丘,就到达远香堂,顾名思义,不由得想起那《爱莲说》中的名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八个字来,知道堂名就由此而得,而也就是给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了。
3.远香堂面对着一座挺大的黄石假山,山下一泓池水,有锦鳞往来游泳,堂外三面通廊,堂后有宽广的平台,台下就是一大片莲塘,种着天竺种——千叶莲花,这是两年以前好容易从昆山正仪镇引种过来的。
原来正仪镇上有个顾园,是元代名士顾阿瑛“玉山佳处”的遗址,在东亭子旁,有一个莲池,池中全是千叶莲花,据说还是顾阿瑛手植的,到如今已有六百多年,珍种犹存,年年开花不绝。
拙政园莲塘中自从把原种藕秧种下以后,当年就开了花,真是色香双艳,不同凡卉;第二年花花叶叶,更为繁盛,翠盖红裳,几乎把整个莲塘都遮满了。
并蒂莲到处都是,并且一花中有四五蕊,七八蕊,以致十三个蕊的,花瓣多至一千四百余瓣。
著名游记散文欣赏(优秀7篇)
![著名游记散文欣赏(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6520d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a.png)
著名游记散文欣赏(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著名游记散文欣赏(优秀7篇)人的一生总是要出去走一遭的。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游记)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44c3933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1.png)
现代文阅读(游记)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各题。
唐槐森森狄公巍巍唐中才①途经太原狄村建南汽车站,时值初秋,风和日丽,天高气爽,忽然瞥见路北有一个园子里一群老人自得其乐,再瞥方见园门上书“狄仁杰文化公园”,顿悟此处即太原人谓之的狄梁公祠,于是兴致盎然踏步而入。
②一个人身故后,设立牌坊祠堂,光耀门楣,流芳百世,无疑是古代对名臣良将最大的褒扬。
而在今天,一个值得世人崇尚、效仿、追求的光辉榜样,亦有匡正世风的积极作用。
相较于近些年来影视剧中大火的“神探”狄仁杰与游戏中的角色,历史中忠贞清廉、刚正不阿、任人唯贤、明察善断的唐朝名相狄仁杰,在人们心中形象却黯淡了许多。
③步入大门,穿过鱼沼,眼前就是狄粱公祠。
在狄仁杰去世后,被追封为梁国公,故狄仁杰也被称为狄梁公。
历朝历代在洛阳、彭泽等地均有狄梁公祠等类似建筑纪念他,而狄仁杰故里的太原狄村有狄梁公祠,实属情理之中。
祠堂中有端坐堂上的狄公塑像,在背后屏风的山水环抱之间,右手持蒲扇,左手若有所指,正襟危坐,眉目庄严。
两旁展示的文告为狄公为官期间的文告、奏疏展示,反映狄公为民请命、断案公正的事迹,与周遭围墙仿制的宋代名相范仲淹撰、元代书法家赵孟颊书的《狄梁公碑》等碑碣,相互呼应,堪称一绝。
④向东走出祠堂,在水榭环抱中的一方水池名日“镜池”,池上有一小桥名为“清水桥”,寓意为“清如水、明如镜”。
站在桥上,不禁神思:在狄公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苟利于国,岂为身谋”的敢言直谏,有多少次“荐贤为国,非为私也”的举贤任能,清明如一。
天授二年,狄仁杰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武则天对他道:“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但却有人在中伤你,你可知道是谁吗?”狄仁杰答道:“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
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还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
”当后人称颂大唐盛世,海晏河清之时,也应想到,国史幸有大唐,大唐幸有狄公。
⑤狄公故居位于镜池的东侧,居室书房,古朴自然,在清淡的装潢风格中展示狄仁杰传说故事以及大唐时期民风民俗。
初中散文游记专项阅读训练
![初中散文游记专项阅读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ed956b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d.png)
散文游记专项阅读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小雪落旧檐李丹崖①小雪翩然而至,在茅草屋做的屋檐上,睫毛似的凝结。
这是旧时冬日乡居常见的情境,那时候,一进冬月,就盼着雪落,雪落下来,大人们就闲下来,会捣鼓一些好吃的食物,这似乎是一年内,除春节以外的好时光,也是春节的预演。
②雪薄薄地落着,肃穆、朴实、安静。
鸟雀子弹一样在雪中穿梭,也只有门口那几棵大松树还碧绿着,我所在的乡村,已经变成了铅笔画一样的所在,这时候在乡村拍照,黑白照和彩色照没有分别。
我孩提时,拍照的师傅常到乡下走动,帮人拍照,半月后送来,黑白照和彩照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我只爱黑白照,尤其是雪落时拍的,曾经拍过一张,在院子里的一树梅花前,至今在相册留存。
③雪总是最先在屋檐上凝结,最早一批落在地上的雪,就像最早一批冲锋在前的士兵,大多数都壮烈牺牲了。
大地是有温度的,雪落得薄一些,慢一些,就瞬间给融化了。
落在屋檐上就不一样了,屋檐是低温的,即便是稻草缮出来的屋檐,失去了大地母亲的庇护,少了很多地气,温度也不会高。
雪在屋檐上,一个小队一个小队地集聚,接着是一个连一个连,一个团一个团,一个军一个军,小雪的飘飘洒洒,下得久了,也成了气候。
不同的是,小雪造成的积雪,会细细密密,或者称之为密密匝匝,不像大雪,有一股喧腾的气势在其中,也就是所谓的喧哗,不实在。
④小雪一下,屋檐下,炊烟四起,鸟雀也开始敛足了。
这是旧时乡村的图腾,今时之乡村,已经越来越像城市了,恐怕连炊烟也很少能见到了。
旧时炊烟,造就的是旧时菜肴,印象中,最常见的是母亲做的炸萝卜丸子。
白萝卜丝、胡萝卜丝,拌上面糊,撒上生粉、盐巴、葱花等佐料,在菜籽油调出来的诸般植物油中烹炸,味道那叫一个香!吃起来,表皮酥脆,内里绵软可口,又有萝卜丝的清香和甘甜,简直可以称之为“香炸天”。
可不就是香炸天?把雪都给引下来了,鸟雀也会在屋檐上逗留,我估摸着这些家伙也想趁着萝卜丸子的香,呼吸几口香气,也解解馋。
游记散文(精选38篇)
![游记散文(精选3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be8e0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6.png)
游记散文游记散文(精选38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记散文(精选3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记散文篇1鸿蒙以后多少年,只有善于攀援的金丝猴来游。
以后又多少年,才来到了人。
第一个来者黄帝,一来到,黄山命了名。
他和浮丘公、容成子上山采药。
传说他在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40公尺的光明顶之傍,炼丹峰上,飞升了。
又几千年,无人攀登这不可攀登的黄山。
直到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才有个诗人来到。
即使在猿猴愁攀登的地方,这位诗人也不愁。
在他足下,险阻山道阻不住他。
他是李白。
他逸兴横飞,登上了海拔1860公尺的莲花峰,黄山最高峰的绝顶。
有诗为证: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惜升绝顶,俯视天目松。
李白在想像中看见,浮丘公引来了王子乔,“吹笙舞风松”。
他还想“乘桥蹑彩虹”,又想“遗形入无穷”,可见他游兴之浓。
又数百年,宋代有一位吴龙翰,“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
霜月洗空,一碧万里。
”看来那时候只能这样,白天登山,当天回不去。
得在山顶露宿,也是一种享乐。
可是这以后,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能登上莲花峰顶。
汪以“从者七人,二僧与俱”,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登山队,“一仆前持斧斤,剪伐丛莽,一仆鸣金继之,二三人肩糗执剑戟以随。
”他们只到了半山寺,狼狈不堪,临峰翘望,败兴而归。
只有少数人到达了光明顶。
登莲花峰顶的更少了。
而三大主峰之中的天都峰,海拔只有1810公尺,却最险峻,从来没有人上去过。
那时有一批诗人,结盟于天都峰下,称天都社。
诗倒是写了不少,可登了上去的,没有一个。
登天都,有记载的,仅后来的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
游记散文篇2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有幸游览了天堂之城苏州。
到达苏州的第一站是狮子林。
狮子林、拙政园、网狮园和留园一起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记散文类课外阅读专题“孔孔洞洞”话峄山梁金惠①峄山,山并不高(海拔高度582.80米),然有史则古;山也不大(周长10公里许),但有文则名,故称之为古老名山倒也实至名归。
②峄山的古在于山上的石头,它的石头形成于25亿年前太古代后期。
在漫长的外力地质作用条件下,岩石经受风化、剥蚀、崩塌、跌落,地质学上有一个专门用来描述花岗岩类岩石风化的术语叫“球状风化”,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浑圆体,叫做漂砾。
这些形态各异的漂砾又层层叠叠、零零散散地堆积在原岩的表面,从地貌学的角度来讲,就形成了属于残积地貌的峄山形态景观。
③而从人文学的角度来欣赏,留在半山亭门柱上的郑燮所作的楹联就表达得极为准确:“孔孔洞洞山,玲玲珑珑石,蜿蜿蜒蜒路,晶晶冷冷泉。
”如果游山从西路开始,第一次读到该楹联时尚不明其意,待游山结束,你才能从回味中体会出它的真实。
假若不从孔洞中爬着钻上五华峰,再从山顶躺着钻下来,怎能领教“孔孔洞洞山”的意蕴?而它的孔洞是因浑圆状的极大漂砾相互抵触在一起而留下的孔隙,满山遍野如禽如兽的怪石数不胜数,被人们美化为各种形象的名称,象形惟妙惟肖,远眺、近视、上仰、下俯,变幻无穷,千姿百态,使峄山缺了雕琢,多了野趣。
峄山的灵性不在单体的怪石上,而是因其层叠累加、千奇百怪地组合在一起,“千姿百态,万形必俏,山如全卵,大小亿万,以堆石为奇功”,郑板桥说其“玲玲珑珑石”真是忒妥帖了。
那么要想在这怪石阵中走出一条路来,自然是困难重重。
尽管现在已经人工修建了游山阶梯,但可以想象早先起起伏伏、弯弯曲曲的幽径,状如羊肠,称之为“蜿蜿蜒蜒路”,也真多亏他能写得出来。
又因为山上石多无土,下雨时雨水落下顺岩石缝隙而漏入“地下”,又从不同的低处潜流出来,晶晶亮亮、泛泛滥滥漫散开去,谓之“晶晶冷冷泉”也确有情趣。
④峄山的真正有名,还在于它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不消说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也不消说李白有“峄山孤桐,石耸天骨。
根老冰泉,叶苦霜月。
斫为绿绮,徽声粲发。
秋风入松,万古奇绝”的赞赏。
再看那白云宫里正殿大门廊柱上的楹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前廊柱上更有传说为太上老君所作“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的楹联,却用道家密语写成,其楹联上的每一个字都让人驻足思量;门额上则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的“玉皇殿”三个大字。
这些精彩的经典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了吧,然而还有较这一切更为让人神往的所在:刻于北齐武平年间的摩崖石刻《文殊般若经》,隶书中彰显着浓郁的魏碑风格,刚劲中隐含着古朴,庄重里流动着婉约。
在这些遗迹里,儒释道三家的文化争相生辉,真使人叹为观止。
更有那李斯为歌颂秦始皇功绩的峄山碑,那可是七雄争霸秦朝当立之后,全国第一次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小篆体,是我国文字规范化的开始。
单从书法的角度来讲,篆隶魏楷行,再加上历代君王墨客留题的石刻、楹联、匾额等字迹,都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汉字与书法演化的足迹可见一斑。
⑤如果因此而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心中尚有不服的话,那峄山之麓的春秋书院、孤桐书院、峄阳书院的遗迹与现存则可以说明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了。
而由当代大书法家杨萱庭题写的高15米、宽8米的独体“鼇”字,称得上当世单字石刻之最,可称奇绝的是在此字的左肩上又篆书有“民族魂”三字,单字均在一米以上,如同把民族魂扛在了肩上,且都深深雕刻在东部山顶的一块完整的石壁上,正代表了“独占鳌头民族魂”的独特含义,极其形象又淋漓尽致地总结表达了峄山的文化特征。
⑥正像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所言,中国一切文化的根源在于易经,而易经的根本在于其三大原则,即变易、不易和简易。
峄山的变化在于它的演进,不易的是它的坚硬和顽强。
简而化之,如同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她古老而又孕育着青春,永不止息!1 •峄山形态景观是怎样形成的?阅读第②段用一句话概括。
(3分)2 •第③段开头画线句引用郑燮的话有何作用?(3分)3•简要说明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假若不从孔洞中爬着钻上五华峰,再从山顶躺着钻下来,怎能领教“孔孔洞洞山”的意蕴?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峄山文化和精神的认识。
(5分)《桥溪梦想地》①走进桥溪,为山、为绿、为古韵、为风物传说所迷。
但我清楚,其实客家文化积淀深厚的桥溪,更是一个梦圆客都之地。
②开门见山,可以说是桥溪最直观的印象。
桥溪位于莲花山脉最秀美的阴那山五指峰西麓,村庄四面环山,东面五指峰,南面笠鸃顶,西面义安寨,北面香炉峰,峰峦叠嶂、奇峰秀顶、气势昂然,举目四望,苍翠欲滴,山花烂漫。
③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
”说的是客家人大多居住在闭塞贫困的山区,因此,很多客家学者普遍认为,客家人因长期生活在山居独特的生活环境下,形成了一种封闭的狭隘心理、保守的小农意识以及小富即安的落后观念。
对此,我一直不太认同。
我倒以为,客家人应该感恩大山,无山无以图生存,非艰苦奋斗无以图发展。
正是因为山的缘故,正是因为独特的生存生活环境,成就了客家人刻苦耐劳、自立自强的淳朴民风,成就了客家人包容开放、不甘落后的创新精神,成就了客家人蹲下去就是一块石、站起来就是一座山的担当形象。
开门见山,正是桥溪人之幸。
桥溪人率直坦荡,讲究品质、讲究境界,不可能不与山深刻关联。
④中国人理想中的山居风水有昆仑山、蓬莱、壶天三种模式,其中,壶天风水模式突出四壁回合的围护与屏蔽特点,并以狭小的豁口和浩阔的壶腔为鲜明特征。
别有洞天,是中国人创造的一个成语。
桥溪四面环山,仅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通向外部世界,是名符其实的别有洞天,是典型的洞天福地。
风水学最讲究的是藏风聚气:藏风,山势之藏纳”;聚气,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从桥溪的山势地形看,确实是个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⑤我站在村口再一次打量桥溪迷人的山居生态,一位60多岁的村民走过来,指着溪上一簇林木说:桥溪建村五百余年,这簇林木却已有上千年历史,人称五彩林'寓意五子登科’。
"我顺着村民的手指方向一看,好家伙!一簇古树挺拔茂盛、形态俊秀,而且树叶的颜色各不相同,红的奔放,绿的葱翠,黄的典雅。
五彩林”在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中仍然岿然不动,忠诚地守护着村庄从古走到今,桥溪人把它看作吉祥树,当成守护神。
其实,—五彩林”也好,五子登科”也罢,也就是由七棵古树五种珍稀树种聚族成林而已,它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树的本身,而在于树的文化,在于增加着年轮,凝聚着厚重,昭示着沧桑。
⑥这位村民还向我诉说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比如,桥溪原本就不叫桥溪,而是叫叩头溪”关于桥溪的来历有多种传说:一说是旧时进入桥溪的山路沿山溪涧边伸延,坎坎坷坷,人们行走艰难,尤其是负重行走时,一俯一仰头,一步一叩首,形似给人行叩头大礼,所以,人称叩头溪”二说是清代时,在村口村民用石头建了一座仁寿桥”因当地方言中叩”与桥” 谐音,所以,又叫桥(叩)头溪”三说是明朝灭亡时,明太子朱慈烺为躲避李自成军队的追杀避难到梅县,在他的老师李士淳翰林的携带下,到桥溪寻找朱姓人家歇脚。
地方官员听说后,三步一叩首地到桥溪去参拜皇太子,所以叫叩头溪”至于哪种说法更靠谱,更真实,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智慧的美好想象以及对历史的梦幻叙述。
任何传说都是允许一厢情愿的,就这一厢情愿,往往最是迷人。
(节选自2014-02-19《梅州日报》,作者:钟利文)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蓄一方情。
作者在第③段中是怎样描述客家人的性格、精神与山的关系的?(4分)答:_________2•文章最后一段穿插了叩头溪”的民间传说,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答:__________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从风水学的角度看,桥溪属于中国人理想山居风水中的蓬莱山水模式。
B .开门见山”在文中的意思就是打开门看见的就是山”与成语开门见山”的常用比喻义是有区别的。
C .选文第⑤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五彩林”秀丽多姿的景象及忠诚守护、矢志不渝的精神。
D.本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桥溪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抒发了对桥溪风土人情的赞美之情。
《太行谷》聂怀贵⑴一只苹果的色彩和曲线,自然是一种美,而把它切开来的剖面,将把你带入另一种美的意境。
这是我穿越太行大峡谷时,心中生发出的一枝联想。
站在山脚下仰视或登上山顶俯瞰,蜿蜒险峻,秀美雄奇,都是山势表象的一种浅读。
只有深入峡谷,才可能走进山的内部世界,倾听到山的阴柔心韵。
⑵太行山,从《愚公移山》的历史传说起,就以高大威猛的身影贴近我,我承认了他是一个父亲的形象。
当我在一个秋日步入太行大峡谷时,突然觉得沐浴在一片母性的光芒里。
⑶深秋的太行峡谷,花淡叶瘦,树简枝疏。
两壁峭岩上的树木,不时被山谷的风吹动,落叶如蝶,在水面闪闪烁烁。
一只红尾巴的小鸟,飞上飞下,箭来箭去,与其说是在不厌其烦地丈量太行山的高度,不如说是在向我们反复诠释峡谷的深彻和隐秘。
有意思的是,这种珍奇之鸟,我在九寨沟也曾见到过。
九寨沟是极少有飞鸟和其他动物出现的,况且九寨沟与太行山,一个在川西,一个在晋东南,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巨大,这只鸟在展现生命力强劲的同时,分明也暗示了峡谷”和沟”之间某种相通之处。
⑷太行峡谷,是一个峡谷群:黑龙潭,青龙潭、八泉峡,红豆峡、万佛山、紫团山……深秋季节,前不久降了一场雨,山无寒意,各峡的水却丰沛肥茂。
滔滔峡水,若一根根脐带,牵动着我的脚步,更牵动着我的想象。
沿了峰回岩转的太行峡谷一路走去,忽而如坠一筒深彻的古井,井口惟见一丝半缕的云影流过:忽而又被裹夹讲一道弯曲的山缝,天空窄如一线星光;忽而柳暗花明,眼前一片朗然开阔,无限明媚……如果山有阴阳之分,那么峰峦为阳,雄性气质彰显;峡谷属阴,女性特征昭然。
走在太行大峡谷,一种回归母体的神圣感和敬穆感,久久地在我心中激浪回荡。
峡谷的阴柔,托起山石的阳刚;峡谷的幽邃,映出山体的伟岸;峡谷的垂直深度,- 壁如切如削的高度……⑸走出黑龙峡,谷口有民居俨然排列,遂择一家叩门而入。
问知,在此处住一宿仅需十元钱,风味饭菜极是便宜。
我便与同行之友相约,明年一定来这里住些日子。
说话间,民家灶台锅里的面条煮开,女主人真心实意地留我们吃饭,我们回之以感动的谢绝。
她送出我们,忽然想到什么,转身又进到屋子,捧出一大把鲜鲜红红的山楂,说是刚从院子里那株树上摘下来的,要送给我们路上吃。
从她那每道皱纹都流动着慈祥的脸上,我读出了久违的母爱,甚至,在一个漫长的瞬间,她几乎幻化成了我母亲的模样。
⑹一只圆润柔美的苹果,是一度春秋的结晶;一道深邃如历史的峡谷,因包容亿万年时光的雕造,积淀了母性般博大厚重的慈爱……18.根据全文内容,分点概括太行谷的特点。
(4分)1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