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肽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发酵法生产大豆肽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酵法生产大豆肽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酵法生产大豆肽的研究进展摘要:大豆肽是大豆蛋白质经过酶水解法、微生物发酵法等方法分离、精制而得到的多肽混合物,以小分子肽为主,也有大分子肽、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等成分。

大豆肽的蛋白质含量为85%左右,必须氨基酸含量丰富、平衡性好,其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相同。

大豆肽无豆腥味,在酸性条件下不沉淀,加热不凝固,易溶于水、流动性好等优良的性能,很适合加工,可做保健品的原材料。

关键词:大豆肽发酵法功能作用应用1、大豆肽的理化特性1、物理性质1.1粘度及溶解度大豆肽粘度低,浓度高,能很快溶于水,并且没有残渣。

大豆肽粘度明显小于大豆蛋白。

大豆肽在广泛的Ph值(3-9)范围内,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溶解度依然很高。

①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低,在等电点时几乎不溶解而沉淀。

1.2低渗透压大豆肽的渗透压介于大豆蛋白和相同组成的氨基酸之间,大豆肽的渗透压比氨基酸低,并且大豆肽比氨基酸更易吸收,这样可防止腹泻脱水等症状。

⑤1.3吸湿性和保湿性大豆肽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保湿性,可调整产品的硬度,改善口感。

利用保湿性这一特性可加到化妆品中。

又因为含有很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保护毛发,改善发质,有助于毛发修复。

②1.4易消化、易吸收大豆肽比大豆蛋白更容易消化吸收,并且吸收率也很高,在其他蛋白质和氨基酸中也是最高的。

2、生理活性大豆蛋白营养价值很高,水解后产生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模式与动物蛋白相同。

③是唯一可取代动物蛋白的植物蛋白。

大豆肽比蛋白质更易消化吸收。

具有抗氧化性、抗疲劳、调节新陈代谢等功能。

④大豆肽中含有免疫刺激肽,具有抗免疫功能。

2.大豆肽的生理功能及原理1降低胆固醇作用大豆肽可刺激十二指肠,使胆囊的剧烈收缩,由于胆囊分泌的胆汁酸,从而胆汁大量分泌,破坏了胆固醇的在小肠的吸收,使之进入大肠,从而降低了胆固醇的吸收2、可很快恢复疲劳、增强肌肉的力量人体在极度饥饿的条件下,消耗完糖类及脂肪后,会消耗蛋白质,大豆肽在肠道中比蛋白质和氨基酸更容易被吸收,这样人体可获取充分的氨基酸,可迅速修复受损肌肉,消除疲劳,恢复肌肉力量。

大豆的研究进展

大豆的研究进展

大豆多肽,又名大豆肽,是指大豆蛋白经蛋白酶作用或微生物技术处理后,再经过分离和精制等特殊处理得到的低聚肽混合物,其中还包括一些游离氨基酸、少量糖类、水分和灰分等[ 1 ]。

与传统的大豆蛋白相比,大豆多肽还具有许多优点,其可以改善原料蛋白质的各项理化特性。

目前对大豆多肽性质、功能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1 大豆多肽的性质1.1 大豆多肽的组成大豆多肽是以低分子肽为主的短肽,并且还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成分。

大豆多肽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85%左右,通常是由3~6 个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丰富[ 1-2 ]。

每100 g 大豆多肽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赖氨酸6.26 g、蛋氨酸1.31 g、亮氨酸8.18 g、异亮氨酸4.48 g、苏氨酸3.99 g、缬氨酸5.30g、苯丙氨酸5.54 g[ 3 ]。

1.2 大豆多肽的溶解性大豆蛋白的溶解性受到酸碱环境的限制,但是大豆肽却不论pH 条件如何都能显示出良好的溶解性[ 4 ]。

大豆多肽在不同pH、温度、离子强度、氮浓度条件下都是可溶的。

与未经水解的大豆分离蛋白相比,大豆多肽的溶解度提高了90%,这主要是因为酶解引起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端基极性基团增加使溶解度增加[ 5 ]。

通过测定pH=4.2 的等电点处水解液的溶解度,发现大豆多肽不仅提高了一般pH 下蛋白质的溶解度,更重要的是大大改善了在等电点时蛋白溶解度。

1.3 大豆多肽的黏度和吸水性由于大豆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浓度对大豆多肽的黏度影响不明显,并且pH 对大豆肽蛋白的流动性也没有明显改变。

大豆多肽的吸水性高,这与经过水解后的蛋白质有大量的亲水集团外露相关,但是pH 的变化对大豆多肽吸水性的影响并不大[ 5 ]。

1.4 大豆多肽的低渗透压性大豆多肽溶液的渗透压处于大豆蛋白质与相同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之间。

当一种营养液的渗透压比体液高时,就会发生人体周边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向胃肠移动,这样易引起营养素吸收的失衡,由高渗透压导致的腹泻就是这个原因。

大豆肽营养功能及脱苦方法研究进展

大豆肽营养功能及脱苦方法研究进展

粮食与油脂42 2009年第4期大豆肽营养功能及脱苦方法研究进展姜 曼,宋俊梅(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3)摘 要:大豆肽系由大豆蛋白经水解所得,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以低于1000 D a为主低分子肽混合物;大豆肽生产和应用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该文论述大豆肽营养功能特性及脱苦方法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豆肽;大豆蛋白;肽脱苦Research progress on nutritional function and debitteringmethod of soybean peptidesJIANG Man,SONG Jun-mei(College of Food and Bioengineering,Shandong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Jinan 250353,China)Abstract:Soybean peptides is the hydrolysate of soy protein and a mix of low peptides which composes of three to six residences. I ts molecular weight is below 1000 D a. A t present,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ybean peptides has capacious foreground and the mar k etable potential is enormous.I n this paper,nutritional function and debittering method of soybean peptides are reviewed. B esides,thedevelopment trend of soybean peptides is analyzed.Key words:soybean peptides;soybean protein;peptide debittering method中图分类号:TS2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09)04―0042―03大豆肽系由大豆蛋白经水解所得,由3~6个氨基酸组成低分子肽。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_李善仁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_李善仁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李善仁1陈济琛2胡开辉1林新坚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福州35000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福州350013)摘要本文综述了大豆肽的组成、生产工艺、功能特性及其应用研究,提出了大豆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为大豆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豆肽生产工艺功能特性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Q6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74(2009)07-0142-06近年来,植物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蓬勃发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一些活性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明确,促进了大豆肽的研究与开发。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De hown Speciaties公司建成了年产5000d的食用大豆肽工厂。

日本不二制油公司、雪印和森永等乳业公司成功地将大豆肽用于食品与生物技术产业。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开始了大豆肽的生产和应用研究,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

由于大豆肽具有比大豆蛋白更丰富的营养特性和生理功能,生产大豆肽已成为大豆蛋白深加工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目前大豆蛋白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本文综述了大豆肽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大豆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1大豆肽的定义及组成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氨基酸是构成肽和蛋白质的基本基团。

通常把含氨基酸残基超过50个的称为蛋白质,低于50个的称为肽,如由3个氨基酸组成的叫三肽,4个组成的叫四肽,顺此类推。

一般把含几个至十几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统称为寡肽,含十几个至50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称为多肽,在动物营养学上认为含2个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肽称为小肽[2-3]。

小肽按其所发挥的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功能性小肽和营养性小肽。

功能性小肽指能参与调节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重点资助项目(2006I0009),福建省农业科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STIF-Y01)收稿日期:2008-07-28作者简介:李善仁,男,1982年出生,硕士,应用微生物通讯作者:林新坚,男,1955年出生,研究员,农业微生物动或具有某些特殊作用的小肽,如抗菌肽、免疫肽、抗氧化肽、激素肽、表皮生长因子等。

大豆肽制备及其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大豆肽制备及其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大豆肽的制备及其营养功能研究进展Advancement of preparation of soybean peptide and its nutritional function摘要: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低肽混合物,分子量在1000 U 以下。

为了提高大豆蛋白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大豆肽的成本,本文综述了以豆粕为原料制备大豆肽的两种方法,发酵法和酶解法。

同时也阐述了其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由于它具有很多优良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大豆肽豆粕营养功能制备Abstract: Soybean peptides are a mixture of many small peptides which have 3 to 6 amino acids and molecular weight is below of 1000 U.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oybean protein and reduce the cost of soybean peptide, the two methods, fermentation and enzymatic method of soybean peptides being made from soybean meal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lso, the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of soybean peptides were described. Soybean peptides have high utilization value and broad prospect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Key words: soybean peptides soybean meal nutritional function preparation大豆肽就是由大豆蛋白经水解所得到的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肽。

大豆多肽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大豆多肽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大豆多肽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The latest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soy peptides 陶红丽朱志伟江津津TAO Hong-li ZHU Zhi-wei JIANG Jin-jin(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510640,China)摘要:大豆多肽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肥胖、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本文总结了近2年来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豆蛋白;大豆多肽;生理活性Abstract:Soy peptides show diverse b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antihypertension,hypocholesterolemic,antiobesity,antioxidant and immunomodulatory.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soy bioactive peptides in resent two years.Keywords:Soy protein;Soy peptides;Physiological activities大豆多肽是指大豆蛋白经过水解、分离、精制等过程而获得的低肽混合物,通常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量低于1000,主要分布在300~700范围内,其中还含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成分[1]。

目前的研究表明:大豆多肽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肥胖、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

大豆肽脱苦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

大豆肽脱苦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

大豆肽脱舌及具生理功能的研冗减肥目的,又能保证减肥者体质‘101。

一名日本学者在研究小儿肥胖症时,通过给患儿服用大豆肽,患儿的皮下脂肪有明显减少【111。

1.2.3抗氧化功能目前研究抗氧化活性所用的原理是:1,1.二苯基。

2.苦肼基(DPPH)在有机溶剂中是一种稳定的呈现紫色的自由基,当向其溶液中添加抗氧化剂时,DPPH会被氧化而颜色变浅,在最大吸收波长517hill处的吸光度也会变小,而且这种颜色变浅的程度与配对电子数有化学计量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584.0g大豆肽的抗氧化能力与1.0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纯品相当。

抗氧化机理是由于其氨基酸残基中含有组氨酸或酪氨酸,而这两种氨基酸能够消除自由基112,13J。

1.3苦昧的产生机理关于蛋白酶解之后产生苦味的机理,早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蛋白酶解之后的苦味是由多肽产生的,另一种则认为是水解生成的氨基酸引起的【141。

1952年,蛋白水解物的苦味首次被系统地研究‘”】,人们发现用酸将带有苦味的酪氨酸进行彻底水解后,其风味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这说明苦味肽中的苦味是由肽而不是氨基酸产生的【161。

如Leu、Arg、Gly、Pro、和Phe,其疏水性残基是苦味受体的结合位点【17】。

大豆蛋白水解液中含有多种苦味肽,如Gly-Leu、Leu-Lys、Arg-Leu、Phe.Leu、Arg.Leu.Leu等【1引。

1.3.1分子量与苦味的关系大豆蛋白在水解之后会呈现出原来没有的苦味,主要是因为水解的过程中一些肽链发生断裂,使得一些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暴露出来。

而大豆肽苦味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的暴露,这些暴露出结构与味蕾上的受体蛋白紧密接触,产生苦味【191。

研究证明,多肽的苦味强度主要是由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和疏水性决定的。

分子量大于6000Da的多肽是没有苦味的【201。

Raija-LiisaHeinioa等研究表明,黑麦悬浮液在添加了高活力酶制剂之后,其苦味值升高了。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待续)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待续)
面的研 究
维普资讯

山 东



学 院


第 1 6卷
性 研 究 的 主要 方 向 , 肽 的 定 向酶 解 技 术 、 能 性 肽 的分 离 及 功 能 检 测 技 术 等 . 中 最 主 要 的 是 功 其 是 肽 的定 向酶 解 技 术 的 开发 . 括 ① 高 效 、 一 性 强 的酶 种 选 育 ; 复 合 酶 系共 同 作 用 的机 理 、 包 专 ② 机 制 ; 脱 苦 微 生 物 的 分 离 、 化 和 机 理 研 究 ; 酶解 工 艺 改 进 技 术 等 . ③ 纯 ④
工 艺 、 味 的 产 生 及 消 苦 方 法 及 其 在 食 品 工 业 的 应 用 , 对 其 研 究 概 况 、 平 与 发 展 趋 势 进 行 了分 析 . 苦 并 水
关 键 词 : 大豆肽; 理化性质; 生物活性; 制备; 苦味; 应用
中 图 分 类 号 "S0 . T 21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4 48(020 — 0 1 0 A 1 — 2020 ) 00 — 3 0 3
2 大 豆 肽 的 理 化 性 质 与 生 物 活 性
2. 大 豆 肽 的理 化 性 质 1 大 豆 肽 的 理 化 性 质 直接 影 响 其 营 养 特 性 、 工 特 性 、 用 范 围 和 生 物 活 性 . 豆 肽 是 大 豆 加 应 大 蛋 白质 的 水解 产 物 。 具 体 理 化 性 质 与 分 子 大 小 或 水 解 度 、 用 蛋 白酶 的 作 用 特 性 、 解 条 件 其 所 水 及 终 产 物 的 其 它 组 成 成 分 有 密 切 关 系 . 总 体 来 说 , 几 大 共 同理 化 性 质 LJ 但 有 2.

大豆肽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肽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J i l i n 1 3 2 0 2 2 , J i l i n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S o y b e a n p e p t i d e s i s a c l a s s o f b i o a c t i v e p e pt i d e s wi t h i mmu n o l o g i c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i n
摘要:通过体 内和体外 实验发现 ,大豆肽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 用的生物活性肽 ,可以改善机 体的免疫功能,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将大有所为。文章就大豆肽对免疫 系统 中非特异性免疫 、细
胞 免疫 和体 液免 疫等 方 面的调 节作 用进行 综 述 ,并对 目前研 究过 程 中存在 的 问题 进行 了讨 论 。 关键词 :大豆肽; 免 疫调节作 用 ;研 究进展 ’
n u me r o u s s t u d i e s .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s o f i mmu n o l o g i c a l r e ul g a t i o n o f s o y b e a n p e p t i d e s , i n c l u d i n g n o n — s p e c i f i c i mmu n i t y , c e l l u l a r i mmu n i t y a n d h u mo r a l i mmu n i t y w e r e s u mma r i z e d i n t h i s r e v i e w. T h e n t h e
■ 加 工 技 疵免疫 调 节 、抗 氧 化 和 降胆 固 醇等 作用 ,这些 功 效 可 以 预 防 常 见 的慢 性 疾 病 ,例 如 免 疫 力 低 下 、 心 血 管 疾 病 、癌 症 和 肥 胖 。大 豆 肽 可 以在 胃肠 道 中被 吸 收 ,从 而 在 特 定 的靶 器 官 中发 挥 作 用 。 目 前 ,大 豆 肽 是 食 源 生 物 活 性 肽 研 究 领 域 中 的一 个 热点 ,具 有广 阔的应用 潜 力和 巨大 的市场 价值 。 首 先从 免 疫 调 节 的 角 度 出发 ,综 述 了大 豆 肽 免 疫 调 节 作 用 的研 究 现 状 , 主 要 包 括 大 豆 肽 对 免

大豆肽研究进展范文

大豆肽研究进展范文

大豆肽研究进展范文大豆肽是一种由大豆中的蛋白质水解产生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大豆肽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并且具有抗高血压、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大豆肽的研究进展如下。

首先,研究表明大豆肽对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一项针对大豆肽的临床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大豆肽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大豆肽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大豆肽还能增加一氧化氮的释放,扩张血管,进一步降低血压。

其次,大豆肽具有抗氧化作用。

研究显示,大豆肽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酶的活性等途径,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大豆肽的抗氧化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大豆肽还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研究发现,大豆肽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流感病毒等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这些发现表明,大豆肽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此外,大豆肽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多项研究发现,大豆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大豆肽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降低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这些结果表明,大豆肽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有力辅助药物。

当前,大豆肽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制备技术、生理功能机制和应用研究。

制备技术方面,研究人员通过酶解、发酵等方法提高大豆蛋白质的水解率和产豆肽率,并改善大豆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生理功能机制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大豆肽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

应用研究方面,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大豆肽的应用开发上,如开发大豆肽的保健品和药物、研究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等。

综上所述,大豆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降压、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制备技术、生理功能机制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究大豆肽的作用机制,并发展更多的应用。

功能性大豆多肽研究进展

功能性大豆多肽研究进展

2 大豆多肽 的功能性
2 1 降 血压 作用 .
人 的血 压 是 有 多 种 复杂 的机 制 来 调控 的 , 中 其 有两 种蛋 白水 解 酶 , 管 紧张 素 酶 ( C ) 血管 紧 血 AE 租 张素 转化 酶起 着 关 键 作 用 。如果 服用 A E 的抑 制 C 剂 , 血 压必 然下 降 , 而达 到治疗 的 目的 J 则 从 。 大豆 中具 有降 血压 作用 的肽类 通 常 由体 内蛋 白 酶温 和水 解蛋 白质 而得 , 们 对 血 压正 常 的人 无 降 它
第2 6卷
第 2期
甘 肃科 技
Ga u Sce c n c oo ns i n e a d Te hn l
o 26 r. Z
Ⅳ0 .2
21 00年 1 月
Jn a. 2 0 01
功 能 性 大 豆 多肽 研 究 进展
王 阳, 李志 忠, 蔡


( 兰州 理工 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 院 , 甘肃 兰州 7 0 5 ) 3 0 0 要 : 回顾 大豆多肽一般 性质及其生理特性 的基础 上 , 临床 药理 功能 的角度 论述 了大豆 多肽的降 血压 、 在 从 降血
肽不仅提高了一般 p H下蛋 白质 的溶解度 , 更重要 的是大大改善 了在等 电点时蛋白溶解度。大豆多肽 的吸水性明显高 于大豆分离蛋白的吸水性。从 p H
对 大豆 蛋 白和大豆 多 肽 吸水性 的影 响 看 ,H 变化 所 p
血压作用 , 对血压高的人通过抑制血管 紧张素转化 酶的活 性 而 降 低 血 压H 。将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j ( P C 用于 A E抑制动力学 的研究 , HL) C 表明大豆降 压肽是 A E的竞争性抑制剂 , C 这与 已发现的大多数 A E抑制剂 的作用模式 相符。而大豆肽 中含有 与 C

大豆肽的分离纯化及应用研究

大豆肽的分离纯化及应用研究

大豆肽的分离纯化及应用研究大豆肽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活性,同时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廉,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便于产业化生产的优点。

本文以两种样品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理化性质,分离纯化方法以及具体的应用进行研究,为大豆肽产品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

分析测定两种样品肽的一般成分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肽和豆粕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但蛋白肽含量相差较大;在较广泛的pH值条件下,前者保持更好的溶解状态。

随着浓度的增大,两种样品肽的粘度均有增加,但浓度超过60%后,大豆分离蛋白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而豆粕肽的流动性降低;大豆分离蛋白肽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但乳化性及其稳定性却不如豆粕肽。

大豆分离蛋白肽经凝胶过滤层析洗脱分离,选用Sephadex G-25为填料,最佳洗脱条件为:径高比1:35;上样体积3mL;上样浓度0.01g/mL;洗脱流速16mL/h;洗脱液为蒸馏水。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分析结果表明,各洗脱组分均为单一组成,分子量分别为:组分1:1860Da;组分2:1426Da;组分3:853Da;组分4:376Da。

红外色谱分析表明:四个组分的峰形基本一致,在3049-3406cm<sup>-1</sup>处和1690-1630cm<sup>-1</sup>之间具有典型的酰胺吸收峰。

选用DA021-CⅡ型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填料洗脱分离豆粕肽,径高比1:30,样品肽液pH值3.0,浓度45mg/mL,上样量为40mL,吸附流速为0.5mL/min,解析流速为1.0mL/min,水解析体积为2BV,经梯度乙醇洗脱可以得到4个组分;继续用Sephadex G-25柱层析洗脱得6个组分,HPGPC测定其分子量分别为:aⅠ:1845Da、209Da;bⅠ:288Da;bⅡ:4019Da、402Da;cⅠ:2314Da、197Da;dⅠ:1318Da、180Da;dⅡ:2719Da、209Da。

大豆肽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肽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肽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富校轶;孙茂成;高永欣;张佰荣;王舒然【摘要】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发现,大豆肽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肽,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将大有所为。

文章就大豆肽对免疫系统中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Soybean peptides is a class of bioactive peptides with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function in numerous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of soybean peptides, including non-specific immunity, cellular immunity and humoral immunity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Then the potential problems of soybean peptide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were discussed at last.【期刊名称】《大豆科技》【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38-42)【关键词】大豆肽;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富校轶;孙茂成;高永欣;张佰荣;王舒然【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22;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37大豆是生物活性肽极好的来源。

大豆肽是指以大豆蛋白为原料,经水解、分离和精制等过程后,获得通常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 000的肽混合物[1-2]。

大豆肽研究进展

大豆肽研究进展

一、开发背景-活性肽与营养肽

活性肽
营养肽
具有特定的氨基酸 序列, 被人体吸收后能够 直接作为调节人体某些 生理功能的寡肽。
不具有特殊生理调节 功能, 只为蛋白质合成提 供氮架的小肽, 仅具有易 吸收的特点。
调节人体亚健康状态, 防止形成慢性病。
二、大豆肽生产工艺
酸解、碱解 投资污染大 化学品残留
大豆钛粉 大豆肽粉 大豆肽蛋白复合粉
净含量
100ml 800ml 400ml 140g 400g 400g 400g 680g
30g 200g 350g 105g 49.5g 400g
肽含量
1% 3.7%
— 45% 7% 8% 20% 8%
— — 8% 45% 10% 20%
价格
170 188 118 200 358 130 285 330 485 298 200 178 159 228
生产产品? 6.高压均质研磨机和纳米级高压均质研磨机可以用同一设备吗? 7、打浆设备和浓缩设备可不可以用目前的生产浓缩果汁用的设备?
万 全世界 6亿1千7百万
2015
2050年
中国 4亿1千万 33% 亚洲 12亿4千万 全世界 16亿7千万
北京晚报2005/10/112050年我国老人将达到.2亿
一、开发背景-慢病低龄化
某体检中心12万35-50岁白领体检结果
100%
89%
90%
一、开发背景-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氨基酸
✓ 结构: 单个氨基 酸;
✓ 吸收: 通过扩散 渗透形式被动吸收 入小肠,吸收率低;
✓ 功能: 合成人体 多肽和蛋白质的原 料。

✓ 结构: 由2~50氨 基酸分子缩合而成;

大豆肽的制备及其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大豆肽的制备及其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am shrsJ. S Sat ot utre Ps av s p yilg f top ee[] IH cahr cl a : ot ret hs o o i u h oy
f i ,1 9 , 9 : 9— 0 u s r t 95385 7
m sro 【 _nent nlo ra o o c nea dt h o g, uhom J Itra oa ju l fodsi c n e nly J i u f e c o 2 1 ,56 :0 7 1 0 0 0 4 ()19 - 3 1
摘 要: 大豆肽是 大豆蛋 白水解后 , ~ 个氨基酸残基 组成的低肽混合物 , 由36 分子量在 1 0 以下 。 了提 高大豆蛋 白 0u 0 为
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 大豆 肽 的 成 本 , 述 了以 豆粕 为 原 料 制 备 大 豆肽 的2 方法 , 酵法 和 酶 解 法 。 综 种 发 同时也 阐 述 了其 功
压、 促进矿物质吸收和脂肪代谢 。 大豆肽克服 了大豆蛋
作者简介: 王龙(9 9 , 汉) 18 一) 女( , 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技术 。 通信作者
● ● ¨● i4 ,b , ◆ ◆ ◆ I ●
白质在 营养学上 的弱点 ,具有 比大豆蛋 白质更 丰富的
I ● hl l ◆ ● l t● l t l I ● ◆ I ◆ ◆ I ◆ ● 1 ● ” ● ● ◆ i◆ ● i I 1◆ 3 I◆ I◆ 1 ] ◆ ◆ ● ●
【】 1 谢雯君 , 4 林启训, 王则金 , 双孢蘑菇涂膜 保鲜技术研 究【 . 等. J 中 J 国农学通报, 0 5 2 ( ) 2 7 2 0 , 11 : — 6 07
【5 eui A rn , ari M. f c o oert o a a 1】B a luM, paoG D L cox Ef t f s a f mm e e d e g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
这 就 是所 谓 的蛋 白质 第 三 功 能 。现 已发 现 源 于食 物 蛋 白 的一 些 特 殊 序
而胆 汁酸又为食物 中的纤维素所 吸附而排 出体外 ,阻止了人体对胆 固 醇 的吸收 ,从而使体内胆固醇呈 下降趋势。给老 鼠服用 大豆蛋 白和大 豆多肽 的试验结 果表 明。大 鼠血清 胆固醇 的浓 度分别 是大 豆蛋 白组
关 键 词 : 大豆 肽
大 豆 肽是 大 蛋 白 质 的水 解 产 物 ,它 是 由不 同氨 基 酸 排 列 的 多 肽
强 的促进脂肪代谢 的效果 ,可 以使人体 的能量消耗更 高。若 以肥胖 的
动 物 , 比如 小 鼠做 试 验 发 现大 豆肽 既 能 有 效 减 少 脂 肪 , 又 能 保 持 骨 骼 肌 重 量 不 变 。 目前 认 为 原 因是 小 鼠通 过 摄 取 大 肽 ,促 使 交 感 神 经 活
是 大豆蛋 白组 6 . mgg 9 5 / ,大豆 多肽组 为 7 7 mgg 日本 学者 营野 等 .0 / 。 通 过试 验 已发 现 大 豆蛋 白的 胰 蛋 白酶 分 解 物 , 分 子 量 在 50 以 上 的 00 部分有降低胆 固醇 的效 果,用微生 物蛋 白酶水 解 的产物 也有 同样 的
跃 ,引起褐色脂肪组织 功能激化 ,促进 了能量 的代谢 。年 幼肥胖症患 者食用添加大豆肽的食 品时,皮下脂 肪减少的速度加 快 ,利用这一特 性 ,可将大 豆肽用作运动员增强体质 、减轻 体重的食 品以及肥胖病人
减 肥 的 良好 食 品 。
吸收 、低抗原性 、加热不凝 固、易溶 于水 、流动性 好等 ,且含有某些 生理活性物质在机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 大 豆 肽 的 理 化 性质
百 科 论 坛
大 豆 肽 的研 究 进 展

大豆蛋白生物降解及大豆肽的研究进展

大豆蛋白生物降解及大豆肽的研究进展

粮油加工MACHINER Y FOR CEREALS OIL AND FOOD PROCESSIN G ・油脂工程・大豆蛋白生物降解及大豆肽的研究进展郭红莲(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概述了大豆蛋白生物降解酶的种类、降解条件及降解产物———大豆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大豆肽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豆蛋白;生物降解;大豆肽中图分类号:TS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807(2005)04-0050-03 大豆蛋白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大豆蛋白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

虽然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在食品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作为现代食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食品的深加工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产品的营养功能和加工特性,提高大豆蛋白产品的利用价值与附加值,近年来,大豆肽的开发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研究发现某些方法改进大豆蛋白的功能性,如溶解性、起泡性及气泡稳定性等。

现在通过生物酶降解蛋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酶部分降解蛋白质,一方面增加大豆蛋白分子内或分子间交联或连接特殊功能基因,改变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另一方面可得到许多具有新功能的多肽。

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肽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质,如易消化吸收、低抗原性等,且含有某些生理活性物质在机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

生物酶降解大豆蛋白,开辟了大豆蛋白新的应用领域,丰富了其功能。

1 大豆蛋白的生物降解大豆蛋白的生物降解主要是指用蛋白酶类降解大分子的蛋白质,其酶解作用具有条件温和、专一性强等特点。

在水解过程中底物浓度不同,酶种类、用量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则所得的产物水解度就不同,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特性。

现在已发现的可降解大豆蛋白的酶都属于水解酶类,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动物蛋白酶、植物蛋白酶、微生物蛋白酶。

在动物蛋白酶中通常可使用的有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一般水解赖氨酸或精氨酸的羧基肽键,胰凝乳蛋白酶水解疏水性氨基酸的羧基肽键,胃蛋白酶则要求断裂键两侧的残基都是疏水性氨基酸。

大豆肽

大豆肽

大豆肽研究文献综述一前言大豆多肽是指大豆蛋白质经蛋白酶作用后,再经特殊处理而得到的蛋白质水解产物,它由大豆蛋白质水解后的许多种多肽分子混合物所组成。

大豆肽在氨基酸组成上与大豆蛋白几乎相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一般认为大豆肽主要是由3~ 6 个氨基酸组成的低肽混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低于1 000【1】。

近年来,大豆肽的开发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研究发现某些方法改进大豆蛋白的功能性,如溶解性、起泡性及气泡稳定性等,现在通过生物酶降解蛋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由于大豆肽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降血压的作用,因此可以开发出一些针对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而从国内大豆肽的应用情况看,尚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对于大豆肽的研究与开发是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

相信随着对大豆中各种生物活性肽的深入研究,进一步确定各种活性肽的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及功能,并进行大规模的分离提纯而制成的成品也将会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优质蛋白质营养品。

二主体1 大豆肽的理化性质大豆肽的理化特性是影响其加工、贮藏、口感、质量和最终产品营养效价的重要因素。

大豆肽的分子质量大小、肽链长短以及各种理化性质由所选用的酶的种类、水解条件和分离方法而定【2】。

大豆蛋白经水解成小肽后其理化性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肽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即使在质量分数50%的浓度下依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剪切性较好;大豆肽具有酸溶解性,一般大豆蛋白在等电点(pH4.3)附近会产生沉淀,而大豆肽却能够保持较好的溶解性;大豆肽具有低黏度性,高浓度的大豆多肽液,流动性依然良好【3】;此外,大豆肽还具有较强的吸湿保湿性、乳化性并能够抑制蛋白质形成凝胶。

大豆多肽能与cu2+、Ca2+、Mg2+等离子螯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防止这些金属离子在肠道内形成难溶性盐,从而有利于机体对这些离子的吸收【4】。

大豆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原性,通过酶解作用,其抗原成分大大减少。

大豆多肽的研究进展及功能应用领域

大豆多肽的研究进展及功能应用领域

大豆多肽的研究进展及功能应用领域刘向东摘要大豆多肽在食品和保健品生产领域应用广泛,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功能性食品。

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经酶解后产生的分子量较低的化合物。

研究表明:其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基本相同,且在整个pH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溶解性及低粘度,比大豆蛋白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功能,如抗氧化、降血压、降胆固醇、抗疲劳等。

这些特性使得大豆多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大豆多肽;功能性食品;应用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

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大豆营养全面,含量丰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

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

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

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的产物,功能性的大豆多肽由3~6个氨基酸组成,其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完全一样,含量丰富且营养平衡,而且多肽化合物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克服了大豆蛋白质在营养学上的弱点,具有比大豆蛋白质更丰富的营养和功能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功能性食品基料,近年来,大豆多肽的开发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由于大豆多肽具有优良的消化吸收和加工特性,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

采用不同的酶系或不同的分离方法,可得到许多大豆活性多肽类,现在酶降解技术可调节多肽的链长及组成。

此外,其生理功能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大豆多肽的功能一、易消化吸收性。

人工合成已在体外解决了它的消化问题,它进入人体不需消化,直接吸收;二、促进能量代谢,从而显现出抗肥胖作用;三、促过度疲劳恢复精神、体力的效果;四、增加肌肉的耐力,促进肌红蛋白恢复;五、具有低抗原、低过敏性;六、降低胆固醇作用,可调节血液粘稠度,改善血管通透性,防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防止脑血栓,防止中风;七、抗氧化作用,消除人体自由基,防止新的自由基形成,延缓人体退化、老化的过程;八、通过抑制ACE活性,而显示降低血压的作用;九、调节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十、促进微生物生长发育,调节改善胃肠功能,相同氨基酸组成的大豆蛋白质和氨基酸无此效果;十一、对双歧杆菌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大豆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性质研究

大豆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性质研究

大豆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性质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食品中天然抗氧化剂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大豆肽是一种由大豆蛋白水解而来的多肽,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抑制肿瘤等功能。

因此,分离纯化大豆肽并研究其抗氧化性质,对于发掘大豆肽的营养和功能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大豆肽的分离与纯化2.1 大豆蛋白的水解大豆蛋白酶解是实现大豆肽分离纯化的关键步骤。

大豆蛋白可以采用化学法、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等方法进行水解,其中酶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酶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更多、更活性好的大豆肽,同时具有水解效果好、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

2.2 大豆肽的分离分离是指将大豆蛋白水解产物中的多肽分离出来。

大豆肽通常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大豆肽的步骤比较繁琐,但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大豆肽;凝胶过滤层析因为操作简单,适用于初次分离和富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大豆肽通常时间较长,但可以得到高效、分离度高的大豆肽。

2.3 大豆肽的纯化纯化是指对分离纯度较低的大豆肽进行再次纯化。

大豆肽可以采用逆流色谱、气相色谱、电泳等方法进行进一步纯化。

逆流色谱作为常用的纯化方法之一,具有纯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气相色谱虽然操作比较复杂,但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大豆肽;电泳因为操作简单,适用于初次纯化和分析。

第三章大豆肽的抗氧化性质研究3.1 大豆肽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自由基是导致氧化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大豆肽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目前研究表明,大豆肽对DPPH自由基、ABTS 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自由基等各种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3.2 大豆肽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大豆肽具有还原铁离子的能力,这是一个间接评估大豆肽对氧化物的抗氧化作用的方法。

目前研究表明,大豆肽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比VC、VE等抗氧化物质还要强。

3.3 大豆肽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脂质过氧化是氧化反应的主要形式,具有严重的生物毒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肽研究进展
作者:赵芳芳, 张日俊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刊名:
中国饲料
英文刊名:CHINA FEED
年,卷(期):2004(1)
被引用次数:18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静.郝再彬大豆肽的特性和功能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5)
2.宋俊梅.曲静然.徐少萍.SONG Jun-mei.QU Jing-ran.XU Shao-ping大豆肽的研究进展(待续)[期刊论文]-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16(3)
3.杨彩艳.宋俊梅.YANG Cai-yan.SONG Jun-mei大豆肽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粮食与油脂2009(1)
4.张日俊.Zhang Rijun动物微生态系统的生物防治和营养免疫作用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科学使用[期刊论文]-饲料工业2005,26(16)
5.李善仁.陈济琛.胡开辉.林新坚.Li Shanren.Chen Jichen.Hu Kaihui.Lin Xinjian大豆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粮油学报2009,24(7)
6.邹玉蓉大豆肽的特性及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饲料研究2007(3)
7.姜曼.宋俊梅.JIANG Man.SONG Jun-mei大豆肽营养功能及脱苦方法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粮食与油脂2009(4)
8.徐建民.李庆国.干信大豆多肽研究概况[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2003(6)
9.姜曼.宋俊梅大豆肽的营养价值及脱苦方法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粮食科技与经济2009,34(4)
10.宋俊梅.曲静然.徐少萍.SONG Jun-mei.QU Jing-ran.XU Shao-ping大豆肽的研究进展(续完)[期刊论文]-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4)
引证文献(18条)
1.赵海军.王宝贵.张桂英.冯谦瑾.张利.齐淑雅.周静大豆多肽螯合锌对自然衰老小鼠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12)
2.张智宇.朱秀清.任为聪.梁雪华挤压膨化对胰蛋白酶酶解高变性豆粕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粮油学报2011(3)
3.杨玉荣.佘锐萍.张日俊.胡辉大豆活性肽对肉鸡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畜牧杂志 2006(15)
4.李宝库.马珦玻.路新利.崔哲纤溶菌固态发酵条件及溶栓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酿酒科技 2009(7)
5.崔蕊静.阮美娟双酶联用水解豆奶蛋白[期刊论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7(1)
6.周利亘.陈新峰.王君虹.陈坚.袁亚.管延金.谢磊大豆多肽苦味机理及脱苦技术[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
2006(10)
7.卢亚萍.冯杰大豆多肽的性质及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饲料研究 2005(11)
8.樊秀花.张爱琳.何新益大豆肽口含片的制备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09(12)
9.张晓梅降血压和降胆固醇大豆肽的分离纯化[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0.张香斋.李成会反刍动物肽营养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黄牛杂志 2005(4)
11.张香斋.李成会反刍动物肽营养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饲料 2005(12)
12.王宗伟.李慧莲.刘大森.刘立诚.张养东.林子裕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小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7(6)
13.王宗伟.李慧莲.刘大森.刘立诚.张养东.林子裕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小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饲料博览
(管理版) 2007(11)
14.左伟勇.陈伟华.邹思湘.张源淑伴大豆球蛋白胃蛋白酶水解肽对大鼠肠道细菌区系变化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学 2009(10)
15.陈华洁.陈安国.尤佳肽的营养及其酶法生产的探索[期刊论文]-饲料工业 2005(4)
16.程莉君.石雪萍.姚惠源大豆加工利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大豆科学 2007(5)
17.李成会蛋白质营养的新阶段:肽营养[期刊论文]-畜禽业 2005(11)
18.李善仁.陈济琛.胡开辉.林新坚大豆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粮油学报 2009(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sl200401010.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