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的基本情节、主题思想以及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文章中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较为深沉,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这种复杂的情感。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鲁迅的情感表达。
-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课文中鲁迅对教育的看法、对社会的批判等内容较为深刻,学生可能不易理解。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从字面意义深入到文章的深层含义,理解鲁迅的思想。
-例如,在分析“他的面貌,他的声音,都在我眼前、耳边浮漾着”这句话时,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鲁迅通过这种描写表达的对藤野先生的深刻记忆和敬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讨论,结合鲁迅的经历,理解这种感情的真挚与深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藤野先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让你特别尊敬的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鲁迅先生为何如此尊敬藤野先生。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藤野先生》所表达的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爱国主义精神。重点讲解文章中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以及鲁迅如何通过这一形象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的主题
《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的主题《我眼中的藤野先生》在《朝花夕拾》这本书里呀,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藤野先生。
每次我读到关于他的那些文字啊,就好像有个画面在我眼前展开啦。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求学时候的老师呢。
你想啊,一个中国的学生,跑到日本去上学,人生地不熟的,那得多难啊。
就像一只小蚂蚁闯进了一个陌生的大森林,到处都是未知,到处都可能有危险。
可是藤野先生就像是那森林里的一盏明灯,给鲁迅先生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藤野先生长得啥样呢?书里描写他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光看这模样,就觉得他是个很严谨、很有学问的人。
他穿着不拘小节,有时候会忘记打领结。
这就好像我们身边那些特别专注于学问的人,他们满脑子都是知识啊、教学啊,对于自己的穿着打扮就不那么在意啦。
我爷爷就是这样,他是个老中医,每天就想着怎么给病人治病,衣服常常穿得歪歪斜斜的,可在我心里,他就像神仙一样厉害。
藤野先生的教学那可真是认真极了。
他对鲁迅先生的学业那是相当的上心。
他会仔细地批改鲁迅先生的笔记,连那些血管移动了一点位置这样的小细节都不放过。
这就好比一个工匠在雕琢一件精美的玉器,一点点瑕疵都不允许存在。
我自己的老师有时候也会很认真地批改我们的作业,但是和藤野先生比起来,感觉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细致劲儿呢。
我有次数学作业做错了一道题,老师只是简单地打了个叉,让我订正。
要是藤野先生啊,说不定会把我叫到跟前,仔仔细细地给我讲这道题的原理,就像他给鲁迅先生讲解那些医学知识一样。
藤野先生可没有什么种族歧视的想法。
在那个时候,中国还比较弱小,很多外国人都瞧不起中国人呢。
可藤野先生不一样,他平等地对待鲁迅先生,只把他当成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
这多不容易啊。
这就像在一个满是偏见的大染缸里,他是那一抹纯净的白色。
我和班上的一个转校生是好朋友,刚转来的时候,有些同学因为他是从乡下来的,就有点瞧不起他。
我就想啊,要是大家都像藤野先生一样,没有这些偏见,那我们的班级该多和谐呀。
《藤野先生》1
求学经历与教育背景
求学过程
先后就读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和东京大学医学 部
求学期间的重要事件
结识鲁迅,并成为鲁迅的良师益友
教育背景
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教育背景,为成为优秀 的医学教育家奠定了基础
职业生涯与主要成就
职业生涯
先后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和东京大学医学部任教,培养了大批优 秀的医学人才
主要成就
在医学教育和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日本医学之 父”
03
《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
故事情节概述
故事发生背景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 性散文,讲述了他在日本留学期间与 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经历。
情节概述
文章通过回忆藤野先生在课堂上的表 现、课后交流以及离别之际的情景, 展现了藤野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同时也反映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 敬仰和感激之情。
语言简练
鲁迅的文字简练明快,表达力强,他的作品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 琢。
《藤野先生》的写作动机与目的
1 2 3
个人经历
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受到了藤野先生的关 心和指导,这段经历成为他创作《藤野先生》的 灵感来源。
表达感激之情
鲁迅通过《藤野先生》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 情,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篇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藤野 先生的高尚品质。
人物形象分析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治学、为人正直的医学教授,他对待教学认真负责,对待学生关心备至,深受学 生爱戴。
鲁迅
鲁迅在文章中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自己的视角展现了藤野先生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 情。
主题思想与意义
主题思想
《藤野先生》通过回忆藤野先生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鲁迅对这位恩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鲁迅对 日本人民友善态度的肯定。
《藤野先生》有关资料
《藤野先生》有关资料【鲁迅对藤野的思念】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己,选些什么文章好。
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
当这选集出版的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摘自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
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40年前,也就是鲁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一位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给我叔父严九郎看。
这时,我叔父才知道鲁迅逝世的消息,当时,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由此可见,藤野严九郎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摘自《心随东棹忆华年》,1976年11月7日《人民日报》)【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
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藤野先生》名著《朝花夕拾》十篇内容导读知识清单真题演练
《藤野先生》内容导读及知识清单一、写作背景1902年4月,刚满二十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反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
本文就是他在厦门大学所写,以此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怀念。
二、内容概述1、概述: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
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由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2、思路⑴在东京的见闻感受。
⑵在仙台①途中见闻。
②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分别。
⑶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三、主要事件1、与藤野先生交往:①添改讲义;②纠正解剖图;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④询问中国女人裹脚情况。
2、弃医从文原因⑴匿名信事件。
⑵看电影事件。
四、形象特点1、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①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
文中写道:“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关注“我”,并主动问“我”上课的“讲义”能否抄下来,要“我”拿出所抄的讲义给他看,而且,“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对“我”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这些事情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②为“我”改正解剖图。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优秀精选教案1.1 背景介绍:1.1.1 介绍鲁迅先生是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经历。
1.1.2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一位名叫藤野先生的日本人。
1.1.3 藤野先生对鲁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鲁迅心中永远的先生。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分析课文中的事件发展,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和帮助。
2.1.2 分析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2.1.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与理解:3.1.1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3.1.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事件发展,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
3.1.3 指导学生理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4.1.2 学生能够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和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4.1.3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5.1.2 学生对藤野先生的形象和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的深入理解。
5.1.3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把握。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课件或黑板6.1.2 课文文本6.1.3 相关背景资料的图片或视频6.2 学具:6.2.1 笔记本和笔6.2.2 课文文本6.2.3 相关背景资料的阅读材料七、教学过程7.1 导入:7.1.1 播放相关背景资料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7.1.2 引导学生回顾鲁迅先生的留学经历,为新课做铺垫。
7.1.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关系。
7.2 课文讲解:7.2.1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句子和段落。
7.2.2 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和鲁迅的感激之情。
7.2.3 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加深学生理解。
1 一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精选学习文档
1 一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一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抒发爱国主义感情当然是正确的,但以上对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
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
他不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
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选哪些篇目,鲁迅表示: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他还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藤野先生。
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得知没有打听到,于是叹息:“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可见对藤野先生感情之深。
他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如此感激,如此高度评价藤野先生呢?我想,仅仅是“认真负责”之类,似乎在鲁迅眼里不能称为“伟大”,也不会令他终生怀念和感激。
那么,藤野先生“伟大”的品质究竟是什么,进而《藤野先生》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还需要了解鲁迅留日的背景和他当时的心理。
二本来,鲁迅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
他的祖父周福清出身翰林,在北京担任过内阁中书。
但是,从鲁迅13那年开始,他的家庭遭受了两次重大打击。
先是祖父因科考舞弊案入狱,从此,家境急剧衰败。
第二年,父亲周伯宜突然吐血,重病不起。
鲁迅是长子、长孙,从此,他过早地挑起了一部分家庭重担,频繁地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不久,父亲病逝,留下寡妻和他们兄妹4人。
那一年,他15岁。
因此,他感受到人世间的种种歧视和冷遇。
一是当铺、药铺的冷眼和轻蔑;二是路旁闲人的指点和讥笑;三是几个“名医”,其实是庸医医术上的糊弄、药引上的刁难和费用上的狮口大开。
[1,一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鲁迅 藤野先生
《[1,一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鲁迅藤野先生》摘要:多年多种版教学参考和教师用都认藤野先生品质是工作认真责、对学生严格要、热情诚恳、有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抒发作者强烈爱国主义感情,93年日岩波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鲁迅见问选哪些目鲁迅表示切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我们也可以概括《藤野先生》主题了那就是赞扬藤野先生日举国上下鄙视国人风气对国人特别热情友与尊重也抒发己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多年多种版教学参考和教师用都认藤野先生品质是工作认真责、对学生严格要、热情诚恳、有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抒发作者强烈爱国主义感情抒发爱国主义感情当然是正确但以上对藤野先生品质概括我认不准确把主题定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老师他不但写了这回忆性散表示怀念还直里挂着他照片93年日岩波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鲁迅见问选哪些目鲁迅表示切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他还委托增田涉先生代寻藤野先生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下落得知没有打听到是叹息藤野先生概不人世了吧可见对藤野先生感情深他说我所认我师他是使我感激给我鼓励他性格我眼里和心里是伟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如感激如高评价藤野先生呢?我想仅仅是认真责类似乎鲁迅眼里不能称伟也不会令他终生怀念和感激那么藤野先生伟品质究竟是什么进而《藤野先生》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弄清这问题还要了鲁迅留日背景和他当心理二鲁迅有非常优越庭环境他祖父周福清出身翰林北京担任阁但是从鲁迅3那年开始他庭遭受了两次重打击先是祖父因科考舞弊案入狱从境急剧衰败二年父亲周伯宜突然吐血重病不起鲁迅是长子、长孙从他早地挑起了部分庭重担频繁地出入当铺和药铺不久父亲病逝留下寡妻和他们兄妹人那年他5岁因他感受到人世种种歧视和冷遇是当铺、药铺冷眼和轻蔑;二是路旁闲人指和讥笑;三是几名医其实是庸医医术上糊弄、药引上刁难和费用上狮口开更让人生气是亲戚变脸以至欺侮他和弟弟们到外婆避难舅父人竟称他们是乞食者各房聚议分竟公然欺要将坏房子分给他们从《琐记》(见《朝花夕拾》)可知衍太太流对鲁迅不无恶流言也院传播开这些也是惯常现象国向不乏势利人只是少年鲁迅比般孩子早地感受了这他幼而敏感心灵上打下了深烙印这使他作品也多反映对社会阴暗感受由乡感受到是轻蔑、是势利、是冷酷、是欺侮由乡让他憎恶和痛恨那么走罢城人脸早看熟如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类人们(《琐记》)是鲁迅进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又到南京矿路学堂南京他梁启超主笔《报》严复《天演论》了国了世界了满清政府落与腐朽眼界开心情也但这他又感受到另种歧视──他爱课余骑马游玩有次学校附近满族人聚居旗营旗营满族少年见他汉人竟敢高高地骑马营门便投石块并辱骂他他怒扬鞭追赶那些掷石者结摔下马跌得头破血流这种歧视已不以前以前歧视只是针对他庭和人现歧视则是针对他和他被统治民族这使他识到己还是满清奴隶这件事也给他很刺激二十多年写《杂忆》(见《坟》)谈复仇问题还提到矿路学堂毕业既然国感觉很气闷鲁迅便选择了国外留学90年3月东渡日日他又继续受到比以前更严重歧视对华东师学王晓明先生他《无法直面人生──鲁迅传》三离乡者悲哀这样说鲁迅到日候日国力逐渐强盛独霸东亚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甲午海战歼灭了国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股鄙视国人风气有日报纸就公然宣称西洋人视国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感觉因他们(指国人)生理上已失人类格许多留学生偏偏又那样不争气非但不从日人轻蔑汲取我警策动力反而以己种种乖行不断地证明那轻蔑正当就以与鲁迅住留学生说吧有整天把地板踏得咚咚作响尘土飞扬地学跳舞也有不遵守客店里新老客户循序洗澡惯例抢先钻进洗澡把水泼得四溅这样日常事上都如令人讨厌其他方面就更可想而知面是日人轻蔑眼光面是这些胞不成器丑态难怪鲁迅拿到修习日语毕业证便立刻跑到偏僻仙台仙台又怎样呢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里只有鲁迅国人那些讨厌胞嘴脸然是可以免见了但是日人那股蔑视国人风气仙台样很盛仙台报纸上辱骂国人言论都不比其他地方温和鲁迅所那班学生也样有对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饰人他考试成绩等便有学以是得了老师暗助是托辞检他笔记甚至写信向他发出威胁课放电影映到日军人挥刀砍杀国人而围观其他国人脸麻木候也有学声地议论只要看国人样子就可以断定国是必然灭亡比乡和南京这种歧视更让鲁迅无法忍受因它针对不仅是人也不仅是国汉族而是整华民族这不仅伤害他尊还伤害了他对己贫弱祖国感情──当他虽然对祖国风雨如磐并不满尤其痛恨腐败无能满清政府但对祖国他还是要我以我血荐轩辕三患难见真情患难也格外珍视真情长期饱受歧视与冷遇人如谁曾对他提供助付出热情与尊重他定会倍觉感动倍加感激甚至终生不会忘记感情分外丰富和敏感鲁迅当然也是这样日举国上下都弥漫着鄙视国人风气藤野先生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对他这国学生特别热情、友与尊重这当然会令饱受歧视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单说藤野先生给他改讲义竟让鲁迅很吃了惊也感到种不安和感激今天我们《藤野先生》这段还应以下几()鲁迅所说讲义实际上是课堂笔记而不是作业──别说是高等院校即使是学教师也没有给学生添改课堂笔记义()不是批改不是修改而是添改这要更多和精力付出(3)改得十分认真不是只改处或几处而是从头到末;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地方连法错误也都订正()绝不是偶而是每星期次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功课骨学血管学神学(5)藤野先生这样做可没有任何济利益、政治利益或其他利益相反还招了爱国青年不满和怀疑藤野先生还特别理和尊重鲁迅剖实习他听说国人敬重鬼神怕鲁迅不肯剖尸体还特别加以关照得知鲁迅弃医从藤野先生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什么竟没有说?答案只有他尊重鲁迅人生选择他把鲁迅请到己里拿出张照片作留念背面写着惜别二(实际是惜别藤野谨呈周君8)纵观鲁迅生可以这样说从893年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到96年写《藤野先生》除了初到教育部当佥事那几年鲁迅实际上直都并不得直都生活轻蔑、歧视、势利、冷酷甚至是诬陷和迫害(虽然其也有性格因素)从《朝花夕拾》全、从整部《鲁迅传》和其他看还不曾有谁像藤野先生这样那么长给他以那么热情关怀和助特别是他留学日候所以鲁迅说他是使我感激给我鼓励他性格我眼里和心里是伟藤野先生日并非著名学者其言其行也许并非楷模但是对待鲁迅其实也是对待国人态上确实难能可贵须知那是国甲午海战惨败;是日独霸东亚野心日渐膨胀举国上下都弥漫着股鄙视国人风气;是日人视国人猪头三、下等动物现我们可以归纳藤野先生品质了那是日举国上下鄙视国人风气对国人特别热情友与尊重我们也可以概括《藤野先生》主题了那就是赞扬藤野先生日举国上下鄙视国人风气对国人特别热情友与尊重也抒发己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写作背景
《藤野先生》写作背景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
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
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
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
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前夜。
这年秋天,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
他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
”所谓“休息”和“准备”,乃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战斗。
《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藤野先生》课文详解(含课后习题)
《藤野先生》课文详解一、作品背景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
二、作者简介《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主题概述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追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线索结构1、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爱国情2、结构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交代转到仙台学医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处的经过以及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五、重点字词畸(jī)形不逊(xùn)绯(fēi)红发髻(jì)芦荟(lúhuì)驿(yì)站教诲(huì)芋梗(yùgěng)汤杳(yǎo)无消息油光可鉴(jiàn)抑扬(yìyáng)顿挫六、鉴赏品读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关于《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分析
关于《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分析关于《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
长期以来看法不一,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文章以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为主,表现鲁迅的爱国主义为辅:另一种则认为文章以表现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主,以赞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为辅。
考虑文章的主题思想,要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的时代背景和文章的具体内容出发,进行归纳和概括。
《藤野先生》所写,纯属“旧事重提”,不是“带露新花”。
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为什么在那个年代,要写那样内容的文章呢?首先是为了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
20年前。
作者为了寻求报国救民的道路,怀着满腔热忱,远渡重洋来到日本。
可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使作者大失所望,思想陷入苦闷,于是离开东京,来到仙台。
在仙台,作者有幸结识了一位朴实、正直、没有民族偏见、热心关怀异国学生的藤野先生。
文章写到:“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其次是借回忆藤野先生,参加现实斗争。
写《藤野先生》一文时,“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 (《朝花夕拾小引》)20年前的现实,教育了作者,促使他不当医生,而从事文艺,拯救祖国。
20年后的现实,使作者更加看清楚了那些“正人君子”正是拜倒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客脚下的走狗,抨击他们,义不容辞。
藤野先生的伟大品格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年“清国留学生”的丑恶嘴脸,也照出今天“正人君子”们的卑鄙、肮脏的灵魂。
作者写作本文不只是为了对日本教师藤野先生崇高的品格进行赞美,也是对反动势力的走狗—一“正人君子”之流给以鞭挞。
再次。
我们还应该看到,作者是把回忆与自勉结合在一起的。
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就曾用《自题小像》一诗。
表达了誓为祖国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
作者对事物的爱憎和个人事业的选择。
一贯是以国家的利益、革命的需要为前提的。
而现在,面对?现代评论”派的造谣、诬蔑。
作者清楚地认识到与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斗争,比之过去同清朝政府的斗争更艰巨、更激烈;所以要以藤野先生为榜样.坚定自己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藤野先生》
后来当有人问及他当年教鲁迅 的心情时,藤野先生说:“少年时 期,有一位先生教过我汉文,我尊 敬中国,也就觉得对那个国家的人 也应该高看的……前后外国留学生 只有周先生一人。因此我帮他寻找 住处,学习日语,虽我能力有限, 却要尽力关心……我是为了对道德 的先进国家表示敬意,而不单为周 先生一人。
品味“伟大”
先看两人的相识相处
快速朗读第6-23段, 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 往中的哪几件事?请结合 具体词句谈谈,你读到了 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 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要求严格,循循善诱 既尊重学生也尊重科学 关心解剖实习—— 对我的学习很关心,热情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 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 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 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 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 ,后五篇写于厦门。本文写于1926年 10月12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10 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副题 《旧事复提之九》,后收入1928年出版 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十年后,在寂寞中战斗的鲁迅,从这段 温馨的回忆中汲取到无穷的力量。所以他感 慨地说——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 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 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 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 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 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 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 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
有这样一个故事: 1935 年,日本要出版《 鲁迅选集》,译者征求鲁迅 意见,问选哪些文章才好, 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 希望把《藤野先生》选录进 去。
《藤野先生》知识梳理与原创练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藤野先生1.写作背景1902年4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先入东京弘文书院补习日语,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后来鲁迅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生活的散文,就是作者在离别了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
2.主题解说作者通过对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的回忆,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切的怀念。
3.考点链接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一条脉络,把所有的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作用】把记叙的人物和事件连在一起,使比较复杂的内容显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类别】(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3)以时间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方法指导】(1)看标题。
很多以实物、人物做标题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线索。
(2)找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
(3)找抒情、议论句。
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另一条感情线索。
(4)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根据文章段落间的内部联系,就可以判断出文章的线索。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3(2)。
01 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教诲.(huì)绯.红(fēi)畸.形(jī)深恶.痛疾(wù)jié(诘)责yì(驿)站不xùn(逊) 油光可jiàn(鉴)wǎn(宛)如杳.无消息(yǎo)2.文学常识填空。
(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本散文集,以记事为主,多反映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2)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从《藤野先生》看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
关心 与帮助 . 以及鲁 迅 对老 师深 切 的怀 念与 感恩 之情 。 这篇 文 章反
映 了鲁迅 的人 道 主 义 思 想 . 即时 ” ” 人 的关 怀 。 张 个性 发展 和博 爱 主
鲁迅 ; 道 主 义 人 中图分 类 号 : 6 文 献标 识码 : 1 0 A 文 章编 号 :6 32 l(0 20 _ o O0 l7 - l 2 1 )20 4 _ 2 1
被 人疑 为是 扒 手 。 此具 有个性 的老 师 . 如 自然给 受过 中 国传统 私塾
人 道 主 义作 为一 种 思想 体 系 , 源 于 文艺 复 兴时 期 , 起 提倡 以人 为 中心 . 人 , 重人 。十八 世纪法 国资产 阶级 革 命 时期 , 人 道 关怀 尊 把 主 义具 体 为“ 自由”“ 等 ” “ 爱” 、平 和 博 。鲁迅 所 处 的 五 四时 期 , 着 有 数 千年 封 建 礼教 的压 抑 . 体现 为 以儒 学 “ 纲五 常” 三 为核 心 的群 体 意 识 。 杀 任何 超群 的 、 前 的 、 常 的个 人 意 识 的封建 思 想 体 系 。 扼 超 超
2宣扬 平 等和 仁慈 .
在此背景之下爆发 的“ 五四” 新文化运动 , 高举“ 民主、 学” 科 的旗
帜 . 救 中 国政 治上学 术 上道 德 上的 一切 黑暗 。不 少人撰 文揭 露 封 拯 建礼 教对 人 性 的扼 杀 ,向以儒 学 为 核心 的封 建 学 术思 想 、纲 常 名 教 、 教迷 信 和专 制统 治发 起 了猛 烈 的冲击 。 宗 鲁迅 自觉吸 收 西方 的 启蒙 思 想 , 接受 尼 采 、 本 华 的人 本 主义 学说 , 叔 写下 了 《 之 历 史》 人 、
然清楚地记得在 第一次课上藤野先生的外貌和表现 :黑瘦”“ “ 。八
《藤野先生》教案
1.藤野先生一、导入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
学过鲁迅的文章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三、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了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友谊。
四、整体感悟1.本文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第二部分:在仙台第三部分:离开仙台后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2.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3.这篇文章在时间上,前后跨越了二十年;地点由国外到国内,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又都有许多变迁;因此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必然很多。
但仔细读来,主要两个人和帮助(1) (2) 两件是详写,(3) (4) 两件是略写。
第6课《藤野先生》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在本次《藤野先生》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感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还有待提高。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1.关于导入新课的方式,我尝试以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尊敬老师的经历进行思考,但感觉学生的回答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以便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来。
4.掌握并运用文章中出现的重要词汇、成语和俗语;
5.体会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6.结合课文,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藤野先生》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和评价力;
2.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认识藤野先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注重对藤野先生形象的分析和鲁迅写作风格的教学,但发现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困难。为此,我考虑在讲授过程中加入更多生动的例子和详细解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3.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仿写练习,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话题难度较大或者对文章内容理解不透彻。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下次教学中尝试设置更多层次的话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讨论点。
第6课《藤野先生》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藤野先生》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围绕第六课《藤野先生》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包括:
1.阅读课文《藤野先生》,理解文章主题和藤野先生的品质;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和表达手法;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的内容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的《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讲述了他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以及与藤野先生的关系。
以下是对《藤野先生》内容的概括:
1. 在日本的经历:鲁迅于1902年赴日留学,在东京看到中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后,他感到失望和愤慨。
于是决定离开繁华的都市,前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东北大学)求学。
2. 初识藤野先生:在仙台医专,鲁迅遇到了藤野严九郎,他是解剖学教授,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对待学生也非常严格但公平。
3. 师生关系:藤野先生关心鲁迅的学习,亲自为他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中的错误,并且对他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指导。
他对鲁迅的勤奋好学印象深刻,而鲁迅也对藤野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十分敬佩。
4. 民族歧视事件:在一次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了中国人被日本人侮辱的情景,这使他深感痛心,意识到即使学习医学也不能直接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他决心弃医从文,用笔作为武器来唤醒民众。
5. 离别与怀念:鲁迅后来离开了仙台,回到了中国。
尽管与藤野先生没有再见面,但他一直记得这位老师,感激他的教导,同时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这篇散文通过对藤野先生形象的描绘,展示了鲁迅对于教育工作者严谨认真的品质的赞扬,同时也反映出他个人思想转变的过程——从追求科学救国到认识到文学和文化觉醒的重要性。
鲁迅《藤野先生》
叙事线索——双线结构: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作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
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在仙台”部分,作者主要记叙了哪几 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的 人”的形式组织语句,选择角度
概括人物形象.请各位 同学积极思考.
正直热诚、工作认 添改讲义 真负责、一丝不苟 没 严格要求、循循 正 治 有 纠正解剖图 善诱、尊重科学 直 学 民 真诚关怀、正 热 严 族 关心解剖实习 直无私、热情 诚 谨 偏 见 认真求实 了解女人裹脚 治学严谨
语句赏析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 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 多人所知道。
关于本文的主题 你怎么看?
学会 整理
作业:(二选一)
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迹来表现人物的思 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要求:选自己 熟悉的人来写,写前要认真观察,并能作出进一步 的接触和深入了解。) 2、多年后,鲁迅写信给恩师藤野先生, 请你代他写一封信以表达对藤野先 生 的怀念和感激。
资料快递
我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 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 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 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 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 动了。 ——鲁迅
语句赏析
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文章写作年代及时代 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 回忆了1902—1906年 留学日本的片段。鲁 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 救民,但后来却弃医 从文了,我们在本课 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 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
导读:一
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抒发爱国主义感情当然是正确的,但以上对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
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
他不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
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选哪些篇目,鲁迅表示: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他还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藤野先生。
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得知没有打听到,于是叹息:“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可见对藤野先生感情之深。
他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
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如此感激,如此高度评价藤野先生呢?我想,仅仅是“认真负责”之类,似乎在鲁迅眼里不能称为“伟大”,也不会令他终生怀念和感激。
那么,藤野先生“伟大”的品质究竟是什么,进而《藤野先生》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还需要了解
鲁迅留日的背景和他当时的心理。
二
本来,鲁迅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
他的祖父周福清出身翰林,在北京担任过内阁中书。
但是,从鲁迅13那年开始,他的家庭遭受了两次重大打击。
先是祖父因科考舞弊案入狱,从此,家境急剧衰败。
第二年,父亲周伯宜突然吐血,重病不起。
鲁迅是长子、长孙,从此,他过早地挑起了一部分家庭重担,频繁地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不久,父亲病逝,留下寡妻和他们兄妹4人。
那一年,他15岁。
因此,他感受到人世间的种种歧视和冷遇。
一是当铺、药铺的冷眼和轻蔑;二是路旁闲人的指点和讥笑;三是几个“名医”,其实是庸医医术上的糊弄、药引上的刁难和费用上的狮口大开。
更让人生气的是本家亲戚的“变脸”以至欺侮。
他和弟弟们到外婆家避难,大舅父家的人竟称他们是“乞食者”。
本家各房聚议分家时,竟公然欺负,要将坏房子分给他们。
从《琐记》(见《朝花夕拾》)可知,“衍太太”之流对小鲁迅不无恶意的流言,也在院中传播开来。
这些,本也是惯常现象,中国向来不乏势利小人,只是少年鲁迅比一般孩子过早地感受了这一点,在他幼小而敏感的心灵上打下了过深的烙印。
这使他后来的作品中也多反映对社会阴暗的感受。
由于在家乡感受到的是轻蔑、是势利、是冷酷、是欺侮,由于家乡让他憎恶和痛恨,“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
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
”(《琐记》)于是,鲁迅进了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后又到南京矿路学堂。
在南京,他读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读严复的《天演论》,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了解满清政府的落后与腐朽,眼界大开,心情也好一点。
但这时他又感受到另一种歧视──他爱于课余时间骑马游玩,有一次经过学校附近满族人聚居的旗营,旗营中的满族少年见他一个汉人竟敢高高地骑马经过营门,便投来石块并辱骂他。
他大怒,扬鞭追赶那些掷石者,结果摔下马来,跌得头破血流。
这种歧视已不同于以前,以前的歧视只是针对他的家庭和个人,现在的歧视则是针对他和他的被统治的民族,这使他意识到自己还是满清的奴隶。
这件事也给他很大的刺激,二十多年后写《杂忆》(见《坟》),在谈复仇问题时还提到过。
矿路学堂毕业后,既然在国内感觉很气闷,鲁迅便选择了国外留学,于1902年3月东渡日本。
在日本,他又继续受到比以前更严重的歧视。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王晓明先生在他《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三章“离乡者的悲哀”中这样说: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日本报纸就公然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
”……许多留学生,偏偏又那样不争气,非但不从日本人的轻蔑中汲取自我警策的动力,反而以自己的种种乖行,不断地证明那轻蔑的正当。
就以与鲁迅同住的留学生来说吧,有整天把地板踏得咚咚作响,尘土飞扬地学跳舞的,也有不遵守客店里新老客户循序洗澡的惯例,抢先钻进洗澡间,把水泼得四
溅的,在这样的日常小事上都如此令人讨厌,其他的方面就更可想而知。
一面是日本人的轻蔑的眼光,一面是这些同胞的不成器的丑态,难怪鲁迅一拿到修习日语的毕业证书,便立刻跑到偏僻的仙台去……
仙台又怎样呢,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里,只有鲁迅一个中国人,那些讨厌的同胞的嘴脸,自然是可以免见了,但是,日本人那股蔑视中国人的风气,在仙台同样很盛。
仙台报纸上的辱骂中国人的言论,一点都不比其他地方温和,鲁迅所在的那个班的学生中,也同样有对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饰的人。
他考试成绩中等,便有同学以为是得了老师的暗中帮助,于是托辞去检查他的笔记,甚至写信向他发出威胁。
课间放电影,映到日本军人挥刀砍杀中国人,而围观的其他中国人一脸麻木的时候,也有同学大声地议论:“只要看中国人的样子,就可以断定中国是必然灭亡……”
比之家乡和南京,这种歧视更让鲁迅无法忍受,因为它针对的不仅是一个人,也不仅是中国的汉族,而是整个的中华民族!这不仅伤害他的自尊,还伤害了他对自己贫弱祖国的感情──当时的他虽然对祖国的“风雨如磐”并不满意,尤其痛恨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但对祖国,他还是要“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
患难见真情,患难中也格外珍视真情,一个长期饱受歧视与冷遇的人,如果谁曾经对他提供过帮助,付出过热情与尊重,他一定会倍觉感动,倍加感激,甚至终生不会忘记。
感情分外丰富和敏感的鲁迅当然也是这样。
在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鄙视中国人的风气”,藤野先生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对他这个中国学生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这当然会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
单说藤野先生给他改“讲义”,竟让鲁迅“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今天我们读《藤野先生》中的这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鲁迅所说的“讲义”,实际上是课堂笔记而不是作业。
──别说是高等院校,即使是中小学,教师也没有给学生“添改”课堂笔记的义务。
(2)不是“批改”,不是“修改”,而是“添改”,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
(3)改得十分认真,不是只改一处或几处,而是“从头到末”;“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4)绝不是偶一为之,而是“每一星期”一次,“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5)藤野先生这样做,可没有任何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或其他利益,相反,还招来了“爱国青年”的不满和怀疑。
藤野先生还特别理解和尊重鲁迅。
解剖实习时,他听说中国人敬重鬼神,怕鲁迅不肯解剖尸体,还特别加以关照。
得知鲁迅弃医从文时,藤野先生“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为什么“竟没有说”?答案只有一个:他尊重鲁迅的人生选择。
后来他把鲁迅请到自己家里,拿出一张照片作为留念,背面写着“惜别”二字(实际是“惜别藤野谨呈周君”8个字)。
纵观鲁迅一生,可以这样说,从1893年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到1926年写《藤野先生》,除了初到教育部当佥事那几年,
鲁迅实际上一直都并不得意,一直都生活在轻蔑、歧视、势利、冷酷甚至是诬陷和迫害之中(虽然其中也有性格的因素)。
从《朝花夕拾》全书、从整部《鲁迅传》和其他资料来看,还不曾有谁像藤野先生这样在那么长的时间内给他以那么热情的关怀和帮助,特别是在他留学日本的时候。
所以鲁迅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
藤野先生在日本并非著名学者,其言其行也许并非楷模,但是,在对待鲁迅,其实也是对待中国人的态度上,确实难能可贵!须知,那是在中国在甲午海战惨败之时;是在日本独霸东亚的野心日渐膨胀,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之时;是在日本人视中国人为“猪头三”、“下等动物”之时。
现在,我们可以归纳藤野先生的品质了,那是在日本举国上下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时对中国人的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
我们也可以概括《藤野先生》的主题了,那就是赞扬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时对中国人的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同时也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