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知识点

合集下载

社会学考研社会政策知识点浓缩整理

社会学考研社会政策知识点浓缩整理

社会学考研社会政策知识点浓缩整理社会学考研的社会政策知识点是考生必备的内容之一。

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总称。

在考研中,社会政策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下面我们就来对社会政策的知识点进行浓缩整理。

一、社会政策的定义和分类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总称。

它是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政策行动。

社会政策可分为经济社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社会服务政策、社会公共管理政策等几个方面。

二、社会政策的目标和原则社会政策的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公民的福祉和全面发展。

它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综合性、均衡性、适度性、可持续性等。

三、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和评估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评估等环节。

政策制定需要经过立法程序,并通过政府行政机构实施和落实,最后需要进行政策效果评估。

四、社会政策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社会政策是各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各国在社会政策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例如,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高度发达,为其公民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中国的社会政策注重解决农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问题,并加大了对特殊群体的扶助力度。

五、社会政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当前全球范围内,社会政策正在不断改革与发展。

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政府需要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社会政策创新。

六、社会学考研中的应试策略在社会学考研中,社会政策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分类、目标、原则、实施过程和评估方法等知识点,并学会归纳总结,将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七、小结社会政策是社会学考研中的重要内容,考生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社会政策的相关知识点。

掌握社会政策的定义和分类、目标和原则、实施过程和评估、国内外经验和启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考研社会工作备考社会政策的重点知识点

考研社会工作备考社会政策的重点知识点

考研社会工作备考社会政策的重点知识点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掌握社会政策的重点知识点对于备考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社会政策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概念、影响社会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因素以及社会政策的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希望能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社会政策的定义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出于公共利益,通过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各种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福利,并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一种行为模式。

社会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福利、增进社会稳定,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社会政策的分类根据社会政策的不同内容和目标,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 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旨在提供社会保障,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2. 教育政策: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旨在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社会进步。

3. 卫生政策:主要包括健康保险、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防控等,旨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4. 就业政策:包括就业培训、就业创业扶持等,旨在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降低失业率,提高人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5. 住房政策:主要包括公共住房建设,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旨在解决住房问题,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

6. 社会福利政策:包括社会救助、社会救济等,旨在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体改善生活,减轻社会不平等现象。

7. 环境保护政策:主要包括环境监管、污染治理等,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相关概念1. 社会福利:指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福利措施,如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救济金等,以及政府为改善人民生活而实施的各种救助措施。

2. 社会风险:指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失业、疾病、意外事故等,这些风险对个体和家庭可能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3. 社会保障:指政府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权益而实行的一系列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福利措施,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第三版)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第三版)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知识点整理)1、政策(名解):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其基本特征包括:1)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作为规则体系,表现为各种法律、条例等;作为行动体系,表现为制定各种计划方案的行动过程,以及过程中投入的人力和经费等。

2)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指的是政策行动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体系,由特定的组织发起和实施的行动体系。

3)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目的性在于政策是为达成组织目标,方向性在于政策对行动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4)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

2、公共政策(名解):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其基本特点有:1)公共性。

政策主体公共性——一般由代表公共权威的组织来制定和组织实施。

政策对象公共性——面向社会大众。

政策目标公共性——为了社会公共利益。

政策过程公共性——制定实施等过程有公众广泛参与,信息公开。

2)权威性。

政策制定权威性——由政府等具有公共权威的组织制定。

政策实施权威性——政策一旦做出,必须得到有效的执行。

3)价值性。

反映政府的价值目标。

4)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社会性指,公共政策致力于实现多数人共同遵循的价值目标,符合全社会共同利益,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拥护。

群体性指,任何社会都存在群体间的利益分化,公共政策是在各个利益群体间实施强制性的利益再分配,这个过程很难做到绝对公平。

这就使不同利益群体间出现矛盾冲突。

公共政策行动只能尽可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追求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公共政策的目标与意义(增加篇幅):以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在政策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考虑社会中各个群体的利益差异,尽可能兼顾和协调各群体的利益。

第一,通过利益综合性原则,代表社会中大多数群体和个人的利益。

第二,通过利益分配原则,兼顾少数弱势群体的利益。

第三,通过合理的利益选择原则,考虑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社会政策知识点总结

社会政策知识点总结

社会政策知识点总结一、社会政策的含义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政府机构为了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社会利益,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等形式制定的关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就业、收入分配、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的总和。

它是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和改善人民生活,制定的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是国家为了实现公平、公正社会目的的一种手段。

二、社会政策的特点1. 社会政策的普遍性社会政策是政府制定的,所以它具有普遍性,即适用于整个社会。

它的范围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个特殊的领域或者一部分人群,而是全面地适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

无论是贫富差距、教育水平、卫生保健等等,社会政策都会涉及到。

2. 社会政策的长期性社会政策是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政策。

它需要长期的实施和落实,才能实现对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

因此,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一种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态度。

3. 社会政策的全面性社会政策不仅仅是关于某一特定领域的政策,而是关于着社会的各种方面,从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因此,社会政策需要具有全面性,以实现全面的公平和公正。

4. 社会政策的目的性社会政策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等社会目标而制定的,它关注的是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因此,社会政策具有一种明确的目的性,即要达到明确的预定目标。

三、社会政策的内容1. 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就业创造而制定的政策。

它包括了促进经济增长、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创业扶持、提供职业培训等一系列措施。

2. 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政策。

它包括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资源分配、学校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3. 医疗保障政策医疗保障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全民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而制定的政策。

它包括了医疗资源的调配、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健康教育普及等一系列措施。

关信平第三版《社会政策概论》第二三章知识点整理

关信平第三版《社会政策概论》第二三章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1、《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该法令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

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指出了政府对社会救助的责任;确立了助人自助的理念,体力健全的贫民要进行劳动;规定了要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这就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了基础(《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不足之处在于济贫法所提供的援助极为有限,并且以短期为主,同时受惠者还要以付出个人的尊严和自主权作代价,受到耻辱烙印带来的负面影响。

2、《贝弗里奇报告》又称“贝弗里奇计划”,主要目的是为二战后重建社会福利。

贝弗里奇提出要在战后建立一个新的、统一的、综合的和基本上涵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险体制,以取代旧的国民保险计划。

新的社会保险体制的特点有:以均等缴费和均等待遇水平为基础,充分满足最低限度的生计需求,由被保险者,雇主和政府三方共同负责其经费来源。

对于社会保险范围以外的人,建立一个国民救助系统予以救助,以补充社会保险系统的不足。

3、美国《社会保障法案》包括两个社会保险计划和三个现金援助计划。

社会保险计划包括老年及遗属保险和失业保险。

三个现金援助计划是分别为盲人、孤儿和未列入老年及遗属保险范围内的老年人而设的津贴计划。

该法案标志着美国的社会福利体制从过去以私人福利为主的模式向强调更多的政府开支的公共政策模式转变。

从地方社会福利模式为主向联邦政府承担更多责任的模式转变。

4、简述20世纪80年代智利养老保险改革及其意义。

20世纪80年代开始,智利率先在拉美国家中对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在社会保障运作中引入私营部门的参与和管理,突出反映在智利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上。

1980年,智利推出《养老保险法》,由原先的现收现付模式改为完全积累制,交由民营机构经营运作,减轻政府财政机构的压力。

最大的特点就是劳动者的养老问题个人负责制,政府的管理责任转移给私人管理公司,私人管理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有偿运营,投保者既能够分享较高的收益回报,也可能因投资失败而遭受损失,这样政府的直接责任被缩小到最小限度,而个人的责任却被扩大的极大程度,从而成为社会保障私有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态。

关信平第三版《社会政策概论》第五章知识点整理

关信平第三版《社会政策概论》第五章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1、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

1)社会政策的主体2)社会政策的对象3)社会政策的资源4)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2、社会政策的主体有哪些,社会政策主体在政策行动中扮演什么角色?(简答)社会政策行动的主体是指发起社会政策行动或提供相关服务的行动者,主要有政府、各种各样的组织、群体和个人。

其中,政府是社会政策行动主体中最主要的部分。

社会政策主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1)社会政策行动的责任者。

社会政策行动的主体首先是为满足民众的基本需要和解决社会问题承担责任的组织或个人。

2)社会政策行动的组织者。

社会政策行动是一种有组织的公共行动,除了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之外,还需要由特定的机构来承担组织的任务,包括制定政策法规、调动各种资源、协调各方行动等等。

3)资源提供者。

社会政策行动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社会政策的资源从总体上看来的全社会,但在具体的社会政策行动过程中,需要社会中各类组织和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向社会政策行动提供各种资源。

4)社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

所有在社会政策框架内,以各种方式参与提供相关社会服务的机构和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担任了社会政策行动主体的任务。

3、社会政策主体的不同层次。

1)责任层次。

各类行动者在社会政策行动中所负责任的大小是不同的,并由此在各个国家和各个不同的时期中形成不同的主体责任模式。

例如,社会福利中的“制度模式”和“剩余模式”。

制度模式体现的是以政府为主的责任模式,剩余模式则体现的是其他主体为主的责任模式。

2)角色层次。

在参与社会政策行动的各类行动者中,按其所担当角色的重要性差异可将其分为不同的角色层次。

其中,最高的角色层次是社会政策行动的总责任者,其次是社会政策行动的资源提供者,最主要的是经费提供者,最后是具体的社会服务提供者。

3)公共行政层次。

从公共行政体系的角度看,社会政策的主体行动者包括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方政府,社区组织等层次的梯次结构。

在公共行政层次上的责任划分有两种相反的原则,一种是“低层次责任原则”,另一种是“高层次责任原则”,低层次责任原则要求在满足民众需要的公共行动中首先由较低层次的机构负责,只有当低层次机构确实无法满足需要时,较高层次的组织才介入。

社会政策与法规(大纲)

社会政策与法规(大纲)

《社会政策与法规》第一章 社会政策与法规概述一、考核知识点(一)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界定(二)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质(三)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特征(四)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功能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蒂特姆斯首先把社会政策概念从社会行政传统中释放出来。

2.戈夫认为社会政策是政府输出的一个环节,是国家影响劳动力及住户再生产,而最后结果是个人及社群的社会福利。

3.英国费边社将社会政策定义为:社会福利的一系列的政策活动。

4.社会政策与法规按照制定的主体可分为:阶级政策法规、国家政策法规、政党政策法规3方面。

5.社会政策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德国,1873年在德国为解决当时的劳动问题,一批经济学教授发起了“德国社会政策协会”、第一个给与社会政策以科学概念的是瓦格纳。

(二)理解1.社会政策与法规是国家和社会运用行政和立法的手段,遵循一定的程序,动员、利用、分配与再分配各种社会资源,以解决社会问题,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

2.社会政策与法规的范畴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所提供的影响资源分配的社会服务。

3.社会政策大致包括:社会安全制度、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制度、教育及人力发展、城市规划及国民住宅,以及社区发展等。

4.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本质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它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有三种情况。

5.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用《自然法典》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准则。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特征是由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本质决定的。

(三)应用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关系社会政策与法规是相互联系的:①法规与政策互为依据②社会政策与法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社会政策与法规相互的区别:①制定的主体不同②表现的形式不同③实施的方式不同④调整的范围不同⑤稳定程度不同政策可以转化为立法:①政策转化为立法的条件②政策转化为立法的程序。

2.社会政策与法规具有突出的系统特性①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整体性②社会政策与法规体系的相关性③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层次性。

④社会政策与法规体系的开放性⑤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目的性。

社会政策知识点

社会政策知识点

社会政策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政府或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2、社会保护: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3、社会问题:可以被认为是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4、社会歧视:是指社会中的某些个人和群体因性别,种族,出生地域以及其他一些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5、社会政策评估:是指政策实施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社会政策的权威机构通过组织专门的调研及资料分析工作,对社会政策行动的实施过程及其已产生的效果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

6、行动标准:是指在社会政策评估中评判一项社会政策行动进展情况的标准即已投入的资金和已采取的行动是否达到了预先的计划7、收效标准:是评判一项社会政策行动收效的大小及质量的标准,即已采取的行动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收效,是否达到了该项社会政策预期的目标。

8、效率标准:是指对一项社会政策行动效率的评判,也即对其投入产出率高低的评判。

9、事实标准:对社会政策实施过程及其收效中各种事实的评判与分析。

10、价值标准:对社会政策行动及其收效进行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标准。

11、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向老弱病残和生活不幸人士等弱势群体无偿提供款物救济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一般包括灾害救济、贫困救助以及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救助。

12、个人需要:个人的社会需要是个人或人群生活中的实际条件未能达到该社会认为应该达到的标准,因而引发各种问题。

二、简答题: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1)公共性2)权威性3)价值性4)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2、欧洲工业化对社会政策实践的背景:1)生活风险增加2)失去土地保障3)社区和家庭的保障和服务功能降低3、欧洲工业化对社会政策实践的作用:积极作用:增加社会财富;消极作用:1)大量的劳动者生活质量降低;2)生活风险增大;3)导致贫困等社会问题严重4、蒂特马斯的社会政策研究的三个长处和两个不足长处:1)蒂特马肯定了价值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认为社会政策研究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

社会政治知识点总结

社会政治知识点总结

社会政治知识点总结引言社会政治是人们共同生活的领域,它关乎着社会秩序、权力运行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对于个人而言,了解社会政治知识是关乎自身权益和责任的重要。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了解社会政治知识是关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

一、政治体系政治体系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组织结构和政治运行机制,包括政府机构、政党组织、法律制度等。

政治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形态和政治理念的具体表现,是政治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不同国家的政治体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历史、文化、民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1 总统制总统制是由总统负责管理国家政府事务,并代表国家行使国家的各项权力。

总统是由选民选举产生,其权力来源于选民,独立于国会。

总统制相对于议会制有更大的行政权力,但也容易出现权力过于集中问题。

1.2 议会制议会制是由议会负责管理国家政府事务,议会成员由选民选举产生,并且议会通过选举产生政府首脑。

议会制相对于总统制有更平衡的权力分配,但也容易出现决策繁琐、效率较低等问题。

1.3 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一种既有君主又有议会的政治体系,国家元首是君主,但实际政治权力由议会行使。

这种政治体系的特点是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政治权力更多地由议会代表人民行使。

1.4 半总统制半总统制是总统制和议会制的结合,总统和议会共同负责国家政府事务,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分离明确,相对于传统的总统制和议会制更为灵活。

二、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控制的能力,是实现国家权力运行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公民的授权,它需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和制约,以保证其公正和合法性。

2.1 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政府机关依法行使的权力,包括决策、管理和监督等职能。

行政权力是实现国家政治目标的手段,它需要遵守法律和公民的合法权利,以保证行政行为的公正和合法性。

2.2 立法权力立法权力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的权力,它包括制定和修改法律、决定预算和审查政府等职能。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考点整理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考点整理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一、不定项选择题(少选、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0X2=20分)第二章1、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为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德国率先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标志着现代社会政策实践的开始。

(单选?)P222、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三类P22/23该法在施行救济的过程中建议应对不同类型的贫民采用不同的救济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体力健全的贫民需要送入劳动工场,对不能工作的贫民送入救济院或者施以院外救济,为失依儿童安排学徒训练机会。

3、19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P24内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事故保险、护理保险、养老保险意义(?):——建立德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立起各负其责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程度较高;——社会保险资金运作模式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的基础性工作。

4、福利国家概念P25福利国家是一种工业国家的国家形态,它不只是社会保险或公费医疗,也不只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助计划,甚至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总和。

福利国家是一种工业国家的国家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

5、1942,《贝弗里奇报告》,二战后P26新的社会保险体制的主要特点有:以均等给付和均等供款为基础,充分满足最低限度的生计需求,由保险者、雇主和政府三方共同负责其经费来源。

6、欧洲福利国家体制P26“贝弗里奇计划”为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944年到1948年,英国政府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本通过了一系列社会立法,初步建成了“福利国家”的基本体制。

7、西方福利国家危机 20世纪70年代P28看书8、福利改革——以英国为例,撒切尔P29特点:使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责任,降低对国家的依赖,开创一个新的、更加强调个人责任和反对依赖国家的保守主义的社会政策体系。

《社会政策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政策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政策概论》课程期末复习资料《社会政策导论》课程讲稿章节目录: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第一节政策与公共政策第二节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第三节社会政策的法规体系第二章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发达国家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第二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演变第三节中国大陆社会政策发展概况第三章社会政策学科的历史发展与理论体系第一节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第二节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第三节社会政策研究的基本方法第四章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第二节当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第五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第一节社会政策的主体第二节社会政策的对象第三节社会政策的资源第四节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第六章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第一节社会政策决策的内容和决策模式第二节社会政策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节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环节第七章社会政策的实施、评估与变动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第二节社会政策行动的管理第三节社会政策的评估与变动第八章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第一节社会政策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第二节社会政策中的价值争议第三节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类型第九章社会政策的经济分析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第二节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第三节社会政策与经济运行:社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微观分析第四节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宏观分析第十章社会政策的政治与社会分析第一节社会政策的政治分析第二节社会政策的社会分析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社会政策第二节国际组织在社会政策中的作用第三节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议题第十二章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一)第一节社会保障政策概述第二节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第十三章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二)第一节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医疗服务政策第二节住房政策第三节教育政策第四节就业社会政策第十四章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三)第一节老年人社会服务政策第二节残疾人社会政策第三节保护妇女基本权益的社会政策第四节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政策第五节反贫困社会政策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考核知识点: 政策的概念参见讲稿章节:1-1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一)2024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一)2024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一)引言概述:社会政策是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制定与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社会各方面的行为和活动进行指导、调控和引导的一种行动。

社会政策概论旨在深入了解社会政策的相关知识点,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高。

正文内容:一、社会政策的含义与概括1. 社会政策的定义2. 社会政策的目标和职能3. 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4. 社会政策的分类与特点5. 社会政策的重要性和意义二、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 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和程序2. 社会政策的制定依据和原则3. 社会政策的实施机制和方法4. 社会政策的评估和调整5. 社会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三、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和内容1. 教育和就业政策2. 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3. 健康和医疗政策4. 住房和城市政策5.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政策四、社会政策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1. 发达国家的社会政策模式2.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政策实践3. 社会政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应对4.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5. 社会政策的跨国交流与交流机制五、社会政策的前景与展望1. 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2. 社会政策的创新和改革3. 社会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4. 社会政策的重点和重要议题5. 社会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挑战总结:本文概述了社会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发展历程;介绍了社会政策的制定、评估和实施机制;探讨了社会政策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健康、住房、城市、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内容;比较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政策实践;展望了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希望通过对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的掌握,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高。

初二下册社政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下册社政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下册社政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二下册的社会与政治课程内容涵盖了各种社会、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初二下册社政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中国概况在初二下册的社政课中,我们学习了关于中国概况的知识。

重点内容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边界线、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的概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

二、政治制度与民主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政治制度与民主相关的知识。

我们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如何通过选举来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我们还学习了中国的政治组织结构、宪法法律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等内容。

三、国际关系与外交初二下册的社政课还涉及了国际关系与外交的知识。

我们学习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国际组织的作用,还了解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还学习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和合作,了解了外交政策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等。

四、经济与财政管理在经济与财政管理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经济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和作用。

我们学习了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以及财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经济现象和运作,提高我们的经济意识。

五、法律与公民权益初二下册的社政课还涉及了法律与公民权益的知识。

我们学习了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意义,了解了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内容。

我们还学习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增强法治意识。

六、社会与我最后,初二下册的社政课还关注了社会与我个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学习了社会的组织与管理,了解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我们还学习了职业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对初二下册社会与政治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了总结归纳。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和世界,加强对社会、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理解。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社会政策复习资料社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它涉及到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多个领域,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公平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社会政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

一、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安全而制定的政策。

其中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1. 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指通过支付保险费的方式,为参保人提供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的保障。

常见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这些保险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民在面临风险和困境时能够得到合理的保障和救助。

2. 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为了帮助那些生活困难、无法自给自足的人群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救助。

社会救助制度包括低保制度、特困人员救助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目的是减轻贫困人口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3. 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了提升公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和福利。

社会福利制度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和服务。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健全的医疗体系和良好的住房条件,国家可以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

二、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而制定的政策。

教育政策涉及到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

1. 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指国家对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投入是指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

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公平性。

国家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3. 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应该合理配置教师、教材、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

社会政策概论第一讲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理性的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照顾老年人、贫穷者、病患及无助者?”“为什么我们需要社会服务及社会工作者?”“为什么人们不能为他们自己的生活负责?”“谁是社会政策的受惠人?”一.政策的基本特征1.含义: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它组织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2.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政策是由特定的组织制订方案与规则,并按照预定的方案和规则来调动资源和实施行动的过程;(2)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政策是达到目标的重要手段,其本身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方向性是指对组织中的各种行动具有规范和引导方向的作用。

(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4)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二.公共政策1.含义: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特点:(1)公共性:面向社会公众,与社会中的公共事务有关,体现为政策主体的公共性、政策对象的公共性、政策目标的公共性、政策过程的公共性(2)权威性:政府的权威来看于民众的授权;政府具有在国家机器支撑下的强制性的社会管理权;政府具有超越地方社会以上大范围的行政控制体系;政府可通过国家主权的原则抵制外来干预,以保持自己在国内公共事务中的最高权威(3)价值性:决策者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要对各种政策行动的价值优先性作出判断,以此来决策公共政策的走向(4)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公共政策走向与某些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2.公共政策的层次:(1)基层社区:可以由社区权威机构制定和实施的基层社区公共政策行动;(2)地方性公共政策体系;(3)全国性公共政策体系;(4)国际性、区域性及全球性公共政策体系3.公共政策的主要领域领域:国防政策、外交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等目标与意义:(1)公共政策应通过利益综合原则代表社会中大多数群体和个人的利益;(2)公共政策应该通过利益分配原则兼顾少数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关照原则和补偿原则;(3)公共政策应该通过合理的利益选择原则考虑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4)公共政策应该兼顾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和社会整体的利益;(5)应该注重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三.社会政策的诸多定义1.1873年,德国的一批经济学教授为解决当时的劳动问题,组织了“德国社会政策学会”,即社会政策一词的由来。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二)2024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二)2024

社会政策概论知识点(二)引言概述:社会政策是指国家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行动和举措的总称。

社会政策具有广泛的涵盖领域和复杂的内容,涉及到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健康、住房等方面。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社会政策的相关知识点。

正文:一、社会保障政策1. 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目标2. 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和种类3. 社会保障政策的设计原则4.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机制5.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二、教育政策1. 教育政策的特点及重要性2. 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关系3. 教育政策的目标和实施途径4. 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5.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三、就业政策1. 就业政策的目标和原则2. 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手段3. 就业促进的政策措施与效果评估4. 就业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5. 就业政策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四、健康政策1. 健康政策的概念和重要性2. 公共卫生与健康政策的关系3. 健康保障制度和政策的设计原则4. 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政策手段5. 健康政策的挑战与改革方向五、住房政策1. 住房政策的定义和目标2. 住房市场与住房政策的关系3. 住房改革与保障制度的发展4. 住房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调控5. 住房政策的创新与经验借鉴总结:社会政策是国家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和实施的行动和举措,涵盖领域广泛、内容复杂。

本文从社会保障政策、教育政策、就业政策、健康政策和住房政策等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了相应的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为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做出更有效的贡献。

关信平第三版《社会政策概论》第六章知识点整理

关信平第三版《社会政策概论》第六章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1、社会政策决策的内容。

(简答)社会政策决策的内容是指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所要决定的事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是否采取政策行动。

社会政策决策的首要内容之一就是面临一定的需要和社会问题时,政府是否采取相应的行动,决定是否制定,修改或取消一项或多项社会政策。

2)社会政策行动的受益者范围。

行动的范围是指一项行动所覆盖人群的范围,一项社会政策直接受益者的范围。

在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决策者要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和可以利用的资源情况来决定某项社会政策行动的覆盖面,即受益者的范围。

3)福利水平的高低。

福利水平是指在社会政策项目中,由政府财政或其他公共资金给付的平均水平,即福利性项目受益者的平均收益程度。

同样福利水平的高低也是受社会需要和政府财政资源共同影响的。

4)资源调动方式。

在制定社会政策过程中,应该将实施该项政策行动所需要的资源及其调动方式,即经费总量和经费来源做出规划。

除此之外,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对完成该项社会任务所需要的人员和物资做出计划安排。

5)社会政策项目的运作方式。

运作方式是指一个社会项目的具体运行规则及实施方案。

各类社会政策各个项目的运作方式很不相同,但一般来说,在项目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受益者资格,资金分配比例,服务传递方式等等。

2、社会政策的决策模式及优缺点。

(简答)社会政策的决策模式是指在社会政策决策过程中的基本决策体制,制定政策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决策方法等方面的综合特征。

按照决策民主化程度的高低,社会政策的决策方式可以是从完全民主化决策到完全集中化决策两个极端之间众多不同的模式。

完全民主化决策模式的基本方式是全面公决式的决策。

完全集中化决策是指由少数人甚至一个最高权利者来作出决策。

1)民主型决策模式。

人民群众可以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并且能够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起到实质性的影响。

这种模式最大优点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使公共政策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并且得到多数人拥护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将更加顺利。

社工行测知识点总结

社工行测知识点总结

社工行测知识点总结社会工作行测考试的知识点涵盖了广泛且复杂的内容,包括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实践、社会福利制度、社会问题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就社会工作行测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有志于参加该考试的人士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考试。

一、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和改善社会福利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社会政策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政策的概念和作用2.社会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3.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机制4.社会政策的目标和效果评估5.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6.社会政策对特定群体的影响和保障措施二、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实践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与个人、家庭和社区的互动,协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困难和问题的过程。

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工作的定义、原则和伦理规范2.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社会工作实践的过程和流程4.社会工作与多元文化、跨学科的关系5.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和创新6.社会工作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三、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促进社会公平而建立和运行的制度体系。

社会福利制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福利的概念和种类2.社会福利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3.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和运行机制4.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福利服务和福利补贴5.社会福利制度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支持措施6.社会福利制度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作用和影响四、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分析是社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它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从而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解决方案。

社会问题分析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问题的定义和分类2.社会问题的根源和成因3.社会问题的评估和诊断方法4.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分析5.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的关系6.社会问题的解决策略和社会工作干预模式以上提及的知识点只是社会工作行测考试的一部分内容,但却是社会工作行测考试所涉及的重要内容。

博士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知识点归纳总结

博士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知识点归纳总结

博士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知识点归纳总结社会工作是一门为了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社会福祉的学科。

而社会政策则是指政府或者其他组织制定的旨在解决社会问题、管理社会事务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作为一名从事社会工作的博士研究生,了解和掌握社会政策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博士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社会政策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社会政策的概念和发展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社会福祉的方针和政策。

它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早期的慈善模式到现代的福利国家模式。

社会政策的目标包括减少贫困、提高医疗和教育水平、保障社会保障等。

2. 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

政治因素包括不同政党的理念和政策倾向;经济因素则影响政府的资源分配和财政支出;社会文化因素则涉及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需求;技术因素则决定了政策的有效性和实施手段。

3. 社会政策的类型社会政策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例如,教育政策旨在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保健政策则关注人们的健康和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政策致力于提供失业保险、养老金等福利保障;儿童保护政策则保障儿童的权益和福利等。

4. 社会政策的实施和评估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机构和程序来确保政策的顺利推行。

例如,需要设立责任部门和监管机构来监督政策的执行。

同时,对社会政策的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目标的实现。

5. 社会政策在博士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在博士社会工作领域,对社会政策的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

博士社会工作研究生需要深入研究国内外的社会政策,了解其背后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影响。

同时,博士研究生还需要研究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探索政策与实践的关系,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总结起来,博士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社会政策知识点涵盖了社会政策的概念和发展、影响因素、类型、实施和评估等内容。

研究生需要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中,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善社会福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政策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政府或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社会保护: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3、社会问题:可以被认为是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4、社会歧视:是指社会中的某些个人和群体因性别,种族,出生地域以及其他一些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5、社会政策评估:是指政策实施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社会政策的权威机构通过组织专门的调研及资料分析工作,对社会政策行动的实施过程及其已产生的效果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

6、行动标准:是指在社会政策评估中评判一项社会政策行动进展情况的标准即已投入的资金和已采取的行动是否达到了预先的计划
7、收效标准:是评判一项社会政策行动收效的大小及质量的标准,即已采取的行动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收效,是否达到了该项社会政策预期的目标。

8、效率标准:是指对一项社会政策行动效率的评判,也即对其投入产出率高低的评判。

9、事实标准:对社会政策实施过程及其收效中各种事实的评判与分析。

10、价值标准:对社会政策行动及其收效进行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标准。

11、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向老弱病残和生活不幸人士等弱势群体无偿提供款物救济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一般包括灾害救济、贫困救助以及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救助。

12、个人需要:个人的社会需要是个人或人群生活中的实际条件未能达到该社会认为应该达到的标准,因而引发各种问题。

二、简答题:
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1)公共性2)权威性3)价值性4)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欧洲工业化对社会政策实践的背景:1)生活风险增加2)失去土地保障3)社区和家庭的保障和服务功能降低
3、欧洲工业化对社会政策实践的作用:积极作用:增加社会财富;消极作用:1)大量的劳动者生活质量降低;2)生活风险增大;3)导致贫困等社会问题严重
4、蒂特马斯的社会政策研究的三个长处和两个不足
长处:1)蒂特马肯定了价值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认为社会政策研究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

2)蒂特马斯认为社会科学既不是价值中立的,也不可能离开客观事实,因此主张把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建立在事实和可以验证的证据基础之上。

3)对于蒂特马斯来讲,社会政策的论题比社会服务广泛得多。

坏处:1)单一的价值取向
2)非理论的去向。

5、《贝弗里奇报告》的诞生及其影响
6、布莱德萧的需要概念:
1)规范性需要:是个人或群体实际生活状况与该社会已建立起来的标准的比较之下所产生的。

2)感觉到的需要:人们切身的感觉到了他们实际生活未能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

3)表达出来的需要:感觉到的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结果
4)比较的需要:人们通过横向的比较而产生的需要。

7、社会问题的特点:1)客观性;2)主观性;3)社会性;4)过程性;
8、影响社会政策决策的基本因素:
1)社会政策的需求情况:
2)政府和政党的目标
3)社会政策的预期效果
4)政府的财政能力及社会政策行动的成本
5)制度方案和技术条件
9、社会政策可行性的主要方面:
1)经济可行性:即财政上的可行性及政策可能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后果。

2)政治可行性:即社会政策可能对政府,政党或领导人产生的政治影响。

3)技术可行性:即社会政策在技术上的可实施性。

10、社会政策评估的特点:1)有组织的行动2)科学性和客观性3)权威性
11、社会政策评估的重要性:
1)社会政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而任何完善的决策和精致的计划都难以保证社会政策实施过程能够自动的按照计划进行因此需要对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加以监控,防止其发展方向发生偏差。

2)在许多情况下社会政策决策本身是一个不完善的过程,其产生的社会政策行动方案可能是一个尚待实践检验的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通过政策评估等方式对政策方案不断的加以检验。

3)社会政策行动的效果常常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因此需要采用专门的政策评估行动判断其效果。

12、社会政策评估的作用:
1)在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政策评估帮助社会政策的执行者准确的掌握社会政策行动的进程,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2)通过社会政策评估可以使社会政策的执行者和决策者清楚地看到社会政策方案的阶段性效果,包括正面的收效和负面的效果,以便能够及时总结经验,为政策的调整,改革或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经验资料。

3)通过政策评估可以对社会政策的执行这家以监督,及时纠正某些机构或工作人员在掌握政策方面的偏差,是社会政策行动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3、定性分析收集资料的方式:对个案的深入访谈、小组座谈、典型单位文献资料分析
14、导致社会政策变动的基本原因:1)政策本身的原因2)政府方面的原因3)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15、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1)实施社会政策将有利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保持社会稳定,从而给经济发展
创造良好的政治与社会环境。

2)社会政策以公平的价值为基础,可以营造集体主义的氛围,并促进社会整合,从而比较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3)通过实施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政策等积极的社会政策,促进全社会人力资本的增大,进而对长期的经济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消极影响;
1)实施社会政策会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尤其是高福利的社会政策会消耗较多的经济资源,从而使国内投资率下降.
2)高福利的社会政策会增大劳动力成本,从而给出口贸易和外来投资带来不利的影响.
3)高福利的社会政策体系可能会降低劳动者面对竞争的压力,从而可能导致部分人努力工作的动机下降
4)高水平的福利供给和不合理的社会福利制度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对国家福利的依赖,从而使上述负面影响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16、广泛实施社会政策的意义:
1)首先可以有效地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从而消除产社会不稳定的最基本的社会根源。

2)通过实施社会政策可以缩小社会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缓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并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从而为社会稳定创造必要的条件。

3)通过实施社会政策可以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从而提高社会整合,进而政府在社会中的凝聚力,并提高民众对政府和政治制度的认可和拥护的程度。

17、在社会政策领域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
1)按照社会民主主义的观点,公民社可以参与,甚至被纳入国家的政治及公共行政体系中,成为整个“福利国家”体系中的一部分,并在其社会政策体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2)当代新自由主义学者大多认为,公民社会可以是对国家的一种制衡和对抗的力量,国家力量过度膨胀可能导致对个人利益的损害,并可能带来全社会效率的下降,而通过公民社会可以对国家力量做出制衡监督,甚至是对抗,从而约束国家的不合理行为,保护公民的自由权利。

3)公民社会与国家可以相互合作与功能互补。

18、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1)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同时也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2)社会保障需要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是现代国家中的重要制度;
3)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4)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来实施,目标是化解社会风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19、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1)保障基本需要的功能2)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3)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4)调节利益关系的功能
20、社会救助的特点:
1)是国家和社会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拥有的基本权利。

国家向公民提供的社会救助不是一种恩赐,而是一种职责,公民在需要时接受国家的救助是应当拥有的基本权利。

2)社会救助的目标是缓解贫困,目的是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因此,社会
救助的对象是有选择的。

3)社会救助不是临时性的救急之举,二是经常性,制度化的措施,目的不单纯是维护社会的稳定,更重要的是保障基本民生,缓解贫困,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4)社会救助不以受益者的贡献为前提。

三、论述题:
1、社会政策在满足个人基本需要中的作用
有效性:1)能有效地调动社会资源,
2)针对人们的种种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3)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局限性:1)社会政策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2)在现实的社会政策实践中。

即使是基本需要也无法完全通过社会政策来满足。

3)社会政策总是表现出非个性化特征。

2、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环节:
1)确立社会政策议程
2)社会政策的方案设计
3)社会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4)社会政策的试点
5)社会政策的审批与文本发布
3、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
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即特别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基本原则:1)社会政策应该关注经济发展
2)社会政策可以与市场机制和经济政策互相融合.
3)社会政策的重点领域.发展型社会政策不再坚持以再分配和高水平的供给作为反贫困的唯一途径,而是更多地强调通过积极的社会政策而兼顾反贫困,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为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