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三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三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跟”7个汉字。

学习“羊字头。

”“足字旁”2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或亲自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4幅插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激发期待1.教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教师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从而引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以读为本顺学而导(一)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5、指导朗读(二)学习3—7自然段1、听到他的喊声,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他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

2、狮子跟他们有什么不同?他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7自然段,划出描写狮子的句子。

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狮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比较表现明白道理1.小组讨论,狮子的表现跟其他动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2.你觉得狮子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第二课时一、识字教学1、读一读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3、玩一玩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4、议一议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20《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20《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20《咕咚》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咕咚”。

2.能够听懂课文内容并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3.能够感受小鸭子的动作、声音,并模仿进行表演。

二、教学重点1.教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咕咚”。

2.听懂课文内容并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三、教学内容《咕咚》咕咚,咕咚,小鸭子走啊走,转啊转,不知道去哪儿。

探头,探头,看看,鸭妈妈在河边,田字桥上的果儿多好玩!小鸭子喜欢咿咿啊啊地叫,鸭妈妈踏踏地走,转啊转,一不小心咕嚒跌到大坑!咚嚏,咚嚏,妈妈听见了,快跑,快跑,追啊追,脚伸啊伸,鸭妈妈抱住了咕嚏,抚摸着小鸭子——“咿咿,我的好孩子!”四、教学过程1. 情感导入老师播放小鸭子咕咚的叫声,让学生模仿一下,讨论一下小鸭子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教学生字词教师向学生介绍生字词“咕咚”的含义,让学生重复多次,掌握读音。

3. 教学课文教师读课文,让学生跟读,重点解释生字词和生词的意思。

然后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不同语气。

4. 情感体验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小鸭子的咕咚叫声,并辅助学生进行故事情节表演,体验小鸭子与妈妈的亲情。

5. 课文分析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小鸭子迷路后妈妈的关心,感受母子之间的爱。

6. 小结复习教师让学生复述课文,重点复述生字词的意思,并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与家长讨论故事中表现的亲情,写下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生字词“咕咚”的意思,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亲子关系的展示,增强了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继续巩固生字词的认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咕咚》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七、课后反馈请老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和学生反应进行评估,并做出调整和改进。

《咕咚》教学反思(精选6篇)

《咕咚》教学反思(精选6篇)

《咕咚》教学反思(精选6篇)《咕咚》教学反思(精选6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咕咚》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咕咚》教学反思篇1《咕咚》是一年级下册课文单元的第二十篇课文,在以识字、朗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让孩子理解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深刻道理。

整篇课文以丰富多彩的连环画串联起来,故事性趣味性强,浅显易懂,所以我设计了随文识字、角色扮演、野牛采访等环节,希望通过这些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体会小动物们不同的感情。

而在这一次的上课和评课后,我有了以下两点思考。

一、紧扣关键词这是一篇很有趣味的童话故事,以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与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我重点关注了小动物说话前的动作和语气词,比如“拔腿就跑”、“吓了一跳”等短语,孩子们也基本理解了动物害怕的心理。

但在评课时,孔老师点出了这样两句话让我看:“兔子一边跑一边叫”和“小猴子一边跑一边大叫”,其中有这样一个词语的变化老师如果能点出来,孩子们就会自然地关注“叫”和“大叫”,从而感受到小猴子因为听兔子说咕咚可怕而感到更加害怕的心情。

在这里或许我不需要一个劲儿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小猴子的表情,而是可以换一个关注点,带领孩子们去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情感。

二、落到朗读上童话故事中的对话很多,那么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我在上这节课时的不足之处,用过多的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感情的分析代替了让学生多朗读,确实有些喧宾夺主了,情感的体会最终还是要落到朗读上的。

比如在教学小猴子听兔子说咕咚来了,快跑啊的时候,我是引导孩子们关注“可怕极了”这样的词语,试图通过这样的词语来感受这两只动物的恐惧心理。

而事实上,在孔老师的建议下,我想我可以换一种方式,把“兔子说‘不好啦!咕咚来了!’与小猴子听见了,也大声叫起来‘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这两句话中兔子与猴子说的感叹句标红,分别请两位同学进行朗读,从朗读中自然的发现这两种动物说话内容的不同之处,从而感受心理的差异。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0课《咕咚》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0课《咕咚》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咕咚》是⼀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地跟随别⼈。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20课《咕咚》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20课《咕咚》原⽂ ⽊⽠熟了。

⼀个⽊⽠从⾼⾼的树上掉进湖⾥,“咕咚”! 兔⼦吓了⼀跳,拔腿就跑。

⼩猴⼦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跑。

兔⼦⼀边跑⼀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猴⼦⼀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边跑⼀边⼤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家快跑哇!” 这⼀下可热闹了。

狐狸呀,⼭⽺啊,⼩⿅哇,⼀个跟着⼀个跑起来。

⼤伙⼀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野⽜拦住他,问:“‘咕咚’在哪⾥,你看见了?”⼤象说:“没看见,⼤伙都说‘咕咚’来了。

”野⽜拦住⼤伙问,⼤伙都说没看见。

最后问兔⼦,兔⼦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

” 兔⼦领着⼤家来到湖边。

正好⼜有⼀个⽊⽠从⾼⾼的树上掉进湖⾥,“咕咚”! ⼤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课⽂第20课《咕咚》教案 教学⽬标 1、知识⽬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字。

学习“⽺字头”和“⾜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③了解课⽂内容,能⼤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标 ①培养学⽣识字、写字能⼒ ②培养学⽣的朗读能⼒ ③培养学⽣的语⽂综合实践能⼒ 教学重点:朗读课⽂,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内容,能⼤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 第⼀课时 ⼀、吸引学⽣,揭⽰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请学⽣猜猜是什么声⾳。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凭借汉语拼音和*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

随后板书课题。

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分段指导读课文。

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

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图。

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

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

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

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咕咚》教学反思(8篇)

《咕咚》教学反思(8篇)

《咕咚》教学反思(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咕咚》教学反思(8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的8篇《咕咚》教学反思是由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咕咚教学反思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诗歌《咕咚》的大意。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朗读《咕咚》。

3.能通过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咕咚》中的情节。

4.能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声音。

二、教学重点1./gū/声。

2.《咕咚》的理解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1.角色扮演《咕咚》中的故事情节。

2.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声音。

四、教学准备1.课文《咕咚》的录音。

2.鲜花、绿叶等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声音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模仿《咕咚》中的声音,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2.学习–老师播放《咕咚》的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跟读。

–教师讲解《咕咚》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角色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咕咚》中的故事情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尝试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

4.练习–学生自由发挥,描述自己喜欢的声音,并告诉同桌或小组成员为什么喜欢这个声音。

5.总结–教师对学生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拓展1.请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声音,并进行分享。

2.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声音,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声音作品。

七、作业1.完成《咕咚》的朗读练习。

2.描述家里或学校中自己喜欢的声音。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声音描述能力上有所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中的声音元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7篇)

《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7篇)

《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7篇)《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一、教学目的:1.把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仔细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熟悉并正确书写“羊”部,积累“玩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知道凡事得讲依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1.把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仔细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感悟其中的道理。

三、教学预备:生字词语卡片、木瓜挂图、各种动物的头饰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朗读指导法五、课型:讲读课六、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1、老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2、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3、老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种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老师范读,同学轻声跟着读。

2、同学自由读通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诞生字。

3、反馈生字认读状况:(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读一读,理解课文内容1、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索: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2)出示木瓜图,熟悉木瓜。

2、读2——4自然段(1)同学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这咕咚肯定是委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3、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4、老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5、争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都吓得大跑起来?6、全班齐读5——12自然段。

(1)指名反馈:狮子为什么没跟着跑?(2)老师:对,狮子想弄清这咕咚究竟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这咕咚是什么呀?(3)老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松鼠自己没观察,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第四单元《咕咚》。

本课主要通过咕咚这一动物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奇妙声音,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自然之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流畅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中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生字词。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表达的自然之美。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2. 生字词:咕咚、树梢、小溪、跳跃、欢快、美丽3.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记录身边的声音,尝试仿写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朗读与理解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引导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 生字词的选择:结合课文内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生字词,如“咕咚”、“树梢”、“小溪”等。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及反思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及反思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课文中的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吓”、“羊”、“跟”、“都”、“怕”、“家”、“象”7个汉字。

理解课文内容。

21·cn·jy·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朗读小动物“叫”的句子;体会小动物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让事情越传越变样的道理。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光凭听到的就盲目地跟从;而应该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说;你们一边模仿声音一边加上动作;看谁模仿得最像。

那我们就试试看吧。

青蛙叫起来了?呱呱呱;呱呱呱。

苍蝇飞过来了?嗡嗡嗡;嗡嗡嗡。

大雨下起来了?哗哗哗;哗哗哗。

小孩哭起来了?呜呜呜;呜呜呜。

师: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师:咚;咕咚。

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咕咚》。

2.板书课题“咕咚”。

3.指导朗读课题。

师: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xiàyáng gēn dōu pàjiā xiàng吓羊跟都怕家象(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跟”的偏旁是“足”;“都”的偏旁是“阝”;“家”的偏旁是“宀”。

(3)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口——吓、者——都、白——怕。

(4)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gū dōng shú diào lùtáo mìng xiàng yě lán咕咚熟了掉下小鹿逃命大象野牛拦住2.学习组词。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咕咚》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咕咚》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咕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故事《咕咚》。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该故事内容。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4.了解并书写生字“咯咯”。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复述、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

2.能够理解并运用新生字“咯咯”。

三、教学准备1.课文《咕咚》故事卡片。

2.黑板、彩色粉笔。

3.情景图片。

4.生字卡片“咯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情景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图片内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咕咚》,学生跟读。

2.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拓展教师向学生介绍生字“咯咯”,让学生尝试书写。

请学生小组合作,思考并展开故事的发展。

4.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五、课堂练习与反馈1.学生个人朗读课文,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3.学生在生字卡片上书写生字“咯咯”并进行巩固练习。

六、课后作业1.复述课文故事《咕咚》。

2.完成生字“咯咯”的书写练习。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故事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和课文朗读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练习和引导。

以上是本节课《咕咚》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动画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木瓜从树上掉下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1)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仔细看,认真听。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学生观察、交流。

2.出示“咕咚”词卡,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视频,结合形声字的规律,自己猜猜读音。

3.小结猜读方法。

(1)小结:“咕咚”是一种声音,是很重的东西掉到水里发出的声音,就像我们刚才听到的那样。

右边的“古”“冬”,表示字的读音。

(2)板贴卡片:形声字猜读。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结合阅读经验,回顾猜字方法1.导语:《咕咚》和我们上学期学过的课文《小蜗牛》一样,没有全文注音。

那碰到不认识的生字,我们怎么猜出它们的意思,甚至读音呢?2.回顾猜字方法。

(1)课件出示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课后练习题。

(2)小结板贴:我们在图画的帮助下了解了生字的意思。

板贴卡片:看图知义。

三、多种方法,猜认生字1.出示句子:木瓜熟了。

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

(1)出示图片,提示:图片中画的掉进湖里的水果就是“木瓜”,掉进去的地方就是“湖”。

出示木瓜和湖的词卡、实物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这两个事物,并建立事物和字形之间的关联。

(2)结合阅读经验,认识“熟”。

①提问:请大家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呢?有谁还能想得起它的读音和意思?预设1:《四个太阳》中的“果子熟了”。

预设2:《端午粽》中的“煮熟的粽子”。

②学生一起再读读这两个句子,在复习回顾中再次熟悉它的读音、字形和意思。

③板贴卡片:阅读经验。

(3)结合阅读经验和生活实际,认识“掉”。

①提问:这个字我们在哪里见过面呢?预设1:《猴子捞月亮》中四个“月亮掉进井里啦!”预设2:《狐狸与乌鸦》中“乌鸦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

”②教师动作演示,如丢掉粉笔、碰掉橡皮,让学生明白“掉”的意思。

(4)借助拼音,读准这两个字。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咕咚》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咕咚》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咕咚》教案1.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和故事主题,理解课文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关爱意识。

2.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和故事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难点:1) 分析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图片:放有咕咚形象的图片。

3) 视频:咕咚的动画片。

5.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入咕咚的形象,让学生对咕咚感兴趣。

2) 向学生展示咕咚图片,让学生猜测咕咚是什么动物。

3)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标题《咕咚》,预测即将讲述的故事内容。

Step 2:导入新课1) 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模仿鸡叫声,让学生联想到咕咚是一只小鸡。

2) 播放咕咚的动画片,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咕咚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学生跟读课文,了解咕咚在农场里的生活和成长经历。

Step 3:阅读理解和讨论1) 提问学生:咕咚是谁?它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咕咚的成长过程。

3)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咕咚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

4) 分组讨论咕咚的成长经历,并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

Step 4:分析故事主题1) 通过观察咕咚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是什么。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咕咚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3)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个人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Step 5:思考与巩固1) 让学生再次观看动画片,回忆故事的情节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表达对咕咚的喜爱和对农场生活的向往。

3) 教师邀请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故事,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6. 教学延伸1) 教师可引导学生研究养鸡的方法和技巧,了解鸡对人类的作用。

《咕咚》教学反思与评价【3篇】

《咕咚》教学反思与评价【3篇】

《咕咚》教学反思与评价【精选3篇】《咕咚》教学反思与评价【精选3篇】一《咕咚》是一篇好玩的童话故事,告知我们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肯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在教学时,我力求能够让同学通过品读文章深刻的道理。

一、设疑引入,激发爱好爱好是同学最好的老师。

依据低班级同学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课上,我采纳了实物作了一个试验,把一块石头从高空扔进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同学思索: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

这样,同学的学习爱好提高了,乐观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依据低班级同学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同学认真观看3幅图,把3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比,同学自学争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2、3幅图。

这样图文对比,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争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内容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同学加深对课文中心愿思的理解。

让同学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同学争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依据同学的回答抓住重点,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慌张紧急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

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尝课文,充分调动同学学习乐观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同学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力量。

四、角色表演,渗透德育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制造力量,绽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

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留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同学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同学在好玩的表演和评点中,进展思维,提高语言力量,陶冶思想情操。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同学的表达、表演还待于提高,今后多训练培育。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读4个字。

认识“四点底”。

2、会读指定的词语。

能用“热闹”写一句话。

3、朗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

4、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听。

教学重点:1、学会8个生字。

认识“四点底”。

2、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明白大家笑的原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5个生字。

2、在初读时学习读书方法,对识字有一定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5个生字。

学习读书方法教学难点:写字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一)轻轻读第8课,不认识的字读准拼音,你能读几遍就读几遍。

用手势向老师汇报你读了几遍课文。

(二)画出生字词语(三)迅速用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讨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4个)(四)分自然段找学生读课文,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读后大家评议。

三、读词语:用不同形式读下列词语。

吓坏逃跑热闹大伙儿熟了正巧木瓜哈哈笑四、学习生字:(一)出示生字卡片,读字扩词。

吓逃跟哈跑你用什么记住这些字?学生分析字形,用熟字学新字。

(二)学生选字向大家汇报记字的方法。

“吓”一个人被吓得张开了嘴。

(三)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重要笔画、间架结构。

(四)描一个写两个。

五、巩固练习:(一)出示生字卡片读字。

(二)读词语:六、作业:读课文。

抄写生字。

课后反思:在生字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很快,而且记忆的也很好,方法比较巧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听。

2、以读为主,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别人说的话要动脑筋想一想。

3、学会3个生字。

认识“四点底”。

4、会读指定的词语,能够用热闹写句子。

教学重点:学会3个生字。

认识“四点底”。

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明白大家笑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6、咕咚来了板书课题:二、学习课文(一)自读课文,说说咕咚是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二)第一次兔子只听见咕咚声,没看见是什么就吓坏了,拔腿就跑后来怎样呢?指名读第二段问:其他小动物听到兔子的喊声是怎样做的?师:森林中有那么多的小动物,你想当谁,学一学。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咕咚》教学反思「篇一」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记得快,忘得也快。

怎样巩固识字是非常关键的,不然方法再好,也是一时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在游戏中巩固生字,找朋友。

这种方法学生很愿意接受。

有时我利用找朋友的歌词来认字,如:找啊,找啊,找朋友,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shān”来你是谁,谁是我的好朋友。

学生拿着字卡说:你是“shān”我“山”,我是你的好朋友。

2、开火车游戏。

开火车(分小组进行)其他孩子学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问:火车火车从哪里开?生:火车火车从我这里开!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认字及分析字形。

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再读两遍)。

3、大转盘。

大转盘转盘周围生字字卡排成一圈,转盘指针转向哪个字,就读出哪个字。

也是学生轮流读,读错的同学站起来,读对在坐下。

4、摘苹果。

我准备一个苹果树教具,挂上生字词,读对的就摘走,快速的读,谁读得多,读得对,谁的苹果就多,换得红花就多。

总之,识字的方法很多,我在用,大家都在用,就看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用的巧妙,学生乐于接受。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

只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等于给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学生才有能力自由翱翔于语文学习的蓝天之中。

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的沃土。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学反思「篇二」《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本篇课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课文,首先要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和横撇一个笔画,还要了解自然段,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简单描述。

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生字生词的认读。

2.理解课文内容,简单描述。

3.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教具:课文印刷件,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出课文主题:“咕咚”。

2.复习前几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学习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生字。

第三步: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2.每组派代表表达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四步:课文解析
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解释一些学生可能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

第五步:练习
1.学生针对课文进行问答练习。

2.学生自由发挥,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第六步:总结
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文内容。

2.强化重点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
1.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描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咕咚》为基础,通过朗读、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以上是本节课《咕咚》的教案,希朿可以对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咕咚》一文,谁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听到“咕咚”都是什么反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二、借助插图,学习第5~7自然段1.出示第三幅插图,学习第5自然段。

(1)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野牛是怎么说的。

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

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3)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图,学习第6~7自然段。

(1)听了野牛的话,兔子领着大家来到了湖边。

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赶快读读第6自然段。

(2)读了第6自然段,谁来说说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吗?(3)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大伙都笑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在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这个“笑”既是虚惊一场的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3.小结:通过这件事,动物们懂得了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的道理。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1.回顾课文,思考有哪些收获。

2.分角色进行模仿表演。

3.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先问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家”“羊”“象”“都”四张生字卡片。

“家”和“象”撇画较多,梳理笔顺。

家:,10笔。

象:,11笔。

“都”字左宽右窄,左高右低,相互错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习。

3.教师巡堂指导。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我们以后做事要向野牛学习,听了别人说的话也要动脑筋思考,别人说得对还是错。

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课文中的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吓”、“羊”、“跟”、“都”、“怕”、“家”、“象”7个汉字。

理解课文内容。

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朗读小动物“叫”的句子,体会小动物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让事情越传越变样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光凭听到的就盲目地跟从,而应该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说,你们一边模仿声音一边加上动作,看谁模仿得最像。

那我们就试试看吧。

青蛙叫起来了?呱呱呱,呱呱呱。

苍蝇飞过来了?嗡嗡嗡,嗡嗡嗡。

大雨下起来了?哗哗哗,哗哗哗。

小孩哭起来了?呜呜呜,呜呜呜。

师: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师:咚,咕咚。

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咕咚》。

2、板书课题“咕咚”。

3、指导朗读课题。

师: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x i yng gēn dōu p jiā xing 吓羊跟都怕家象(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跟”的偏旁是“足”;“都”的偏旁是“阝”;“家”的偏旁是“宀”。

(3)交流识字
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口吓、者都、白怕。

(4)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
gū dōng sh dio l to mng xing yě ln 咕咚熟了掉下小鹿逃命大象野牛拦住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跟头跟上都会都是吓跑吓走怕人可怕大家家人大象气象
三、精读领悟师:认识了生字宝宝,再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共有7 个自然段,4 幅图,讲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也跟着跑起来,只有野牛没有跟着跑,并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21教育网
1、师:教师范读第 1、2自然段,学生跟读。

(1)兔子为什么跑呢?
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

(2)兔子一边跑一边叫,对谁叫?叫什么?
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3)思考:小兔子认为“咕咚”是谁发出来的声音吗?
不是。

他认为“咕咚”是指一种可怕的东西。

(4)“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你们应该怎样朗读这句话呢?
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2、师:朗读第3自然段,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
小猴子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

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猴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师:此时,小猴子心里是什么感觉?
害怕。

应该怎样朗读这句话呢?
注意语气、停顿、重音。

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3、师: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

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

(1)第4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是什么样的反应?
狐狸、山羊、小鹿。

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2)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他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师:朗读“兔子”“小猴
子”“大伙”说的话。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
‘咕咚’来了!”师:它们讲的话相同吗?
不同。

不同在哪里?
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

你明白了什么?
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师: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也跟着跑起来。

)师:朗读第5自然段。

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

他拦住大伙问。

师:你能演示野牛拦住大伙的动作吗?
4、师:齐读第 6、7自然段。

(1)“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2)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他们都是什么样的表情呢?为什么会这样?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他们知道了“咕咚”
是熟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分可笑,所以笑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这时候,兔子等这些动物会想些什么呢?我们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4)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四、巩固提升
1、我会扩词。

家(大家)(家人)怕(可怕)(怕人)都(都会)(都是)
2、读一读。

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

五、课堂总结师:同学们,我们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别人,而要先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六、作业布置
1、把这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咕咚兔子:“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遇事不要盲目跟从,先问为什么,龙琴事实真相小猴子:“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狐狸、山羊、小鹿:“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大象:也跟着跑起来野牛:拦住大伙问【教学反思】
《咕咚》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以及明白课文中所讲的道理上。

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另外,通过多种方法指导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

由扶到放,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

此外,我还重点让学生弄明白了“遇事不要盲目跟从,而应该先问为什么,这样才能弄清事实真相”的深刻道理,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积极主动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做一个能分辨是非的好孩子。

21cnjyZZ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