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
中医外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29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29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6db8f6700abb68a982fb7f.png)
摘 要 目的 : 察 中 医 外 治法 治 疗 院 近 2a来 的 门诊 和 住 院 5 观 收 7例 支 气 管 哮 喘 患者 , 随机 分 为 治 疗组 和 对 照 组 , 给 予 西 医一 般 治 疗 , 均 治疗 组在 西 医 治 疗 的 同 时 , 予 中药 外 敷 治 疗 。 结 果 : 过 1个 月 给 经 的 治疗 , 两组 患 者 总有 效 率 分 别 为 9 .5% 和 7 .3% , 统 计 学处理 , 显 著 性 差异 。结 论 : 医外 治 对 支 气 管哮 喘 有 明 65 14 经 有 中
滴 头 孢 曲松 钠 和左 氧氟 沙 星 注 射 液 等 药 物 并 注 意 补 液 、 正 电 纠 解 质 紊 乱 和 酸碱 平 衡 等 治 疗 , 周后 患 者 病 情 稳 定 痊 愈 出 院 , 1 给
例, 1 ; 女 3例 年龄最大 7 5岁 , 小 3 岁 , 最 1 平均 5 3岁 ; 发病 时间
最长2 , 0d最短 1 。对照组 2 , l , 1 ; d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最大 7 6岁 , 小 3 最 2岁 , 均 5 平 4岁 ; 病 时 间 最 长 2 , 短 1 。 两 发 1d 最 d 组患者在 性别 、 龄、 程方 面 经 统计 学处 理 无显 著 性 差异 年 病
・
2 6・
Ju l fE tra h rp fi M e 0 0。9( o ma xen l ea yo c F b2 1 1 1 o T t
中医外 治法 治疗 支气 管 哮 喘 2 9例
李 伟
( 南省 淮 阳县 中 医 院 , 南 淮 阳 河 河 4 60 ) 6 70
( 00 ) 具 有 可 比性 。 P> . 5 ,
中医治愈哮喘的案例
![中医治愈哮喘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2f76b7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7.png)
中医治愈哮喘的案例中医治愈哮喘的案例引言: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性气喘和呼吸困难。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肺气虚弱、外邪侵袭、情志不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传统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体质、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等方面来治疗哮喘。
个案介绍:患者:李女士,女,45岁,从小就患有哮喘。
主诉:反复发作性气喘和呼吸困难,每次发作时咳嗽严重,胸闷难受,甚至出现窒息感。
既往史:患者从小就有哮喘史,每年春秋季节容易发作。
在西医院就诊多次,使用过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效果。
诊断:中医诊断为肺气虚弱型哮喘。
治疗过程: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采用了“益肺化痰、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中药调理方案,包括人参、黄芪、白术、天花粉等中药。
患者每日口服中药两次,每次15克。
2. 针灸治疗采用了针刺“肺经穴”、“膈俞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以调整肺气和脾胃功能。
同时,采用艾灸“关元穴”、“神阙穴”等穴位,以温通经脉、扶正祛邪。
每周一次针灸治疗,连续8周。
3. 气功练习患者学习了太极拳和气功练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和身体锻炼。
通过调整呼吸方式和增强体质,达到缓解哮喘的效果。
4. 饮食调理医生建议患者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等有助于补气养血的食物。
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度油腻的食物。
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每年春秋季节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症状也较轻。
半年后复查时,患者病情稳定,无明显不适。
两年后随访时,患者仍然保持良好状态。
结论:中医治愈哮喘是可行的。
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治疗、气功练习和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哮喘的症状,并达到长期控制和预防的效果。
对于哮喘患者来说,中医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选择。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效果怎么样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效果怎么样](https://img.taocdn.com/s3/m/7d54f6c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8.png)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效果怎么样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复杂因素导致的支气管黏膜炎症和气道不可逆性收缩所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变表现为喘息、气急、咳嗽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于“喘证”范畴,主要在治疗上分为调理气机和治标止痛两个方面。
综合运用针灸、中药、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中医治疗效果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气机,增强身体免疫力来治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的副作用。
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中药治疗一般较适合经过诊断证明桑白皮、苦杏仁等草药成分,配合肺化湿、健脾和胃的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缓解和症状的改善。
而曹氏板蓝根注射液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各种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以刺激经络,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为主要手段。
针刺穴位选取要因人而异,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刺激风池、官突、天柱、定风、肺俞等穴位。
针灸能够增加支气管黏液的分泌,调整气道内的平衡,减少支气管收缩,缓解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推拿治疗支气管哮喘:推拿治疗以手法作用于患者,促进局部组织的代谢,改变气机运动方向,改善肺气周围的气体交换环境,达到增强体质,调补肺气,改善病情的治疗效果。
推拿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手法,能更好地缓解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二、中医治疗方法针灸: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理气机,增加人体免疫力来治疗支气管哮喘。
一般配合使用扶正祛邪、散寒化痰、清热解毒等方剂,取气海、足三里、风池、肺俞等穴位针刺,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能量的平衡。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需要选用适当的中药材,搭配各种草药成分,利用中药的功效,以熏蒸的方式进入人体,达到扩张气道的目的。
熏蒸的材料可以选择红薯藤、荆芥、槟榔壳等,可以促进呼吸道的通气,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治支气管哮喘秘方(3)
![治支气管哮喘秘方(3)](https://img.taocdn.com/s3/m/5e9888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a.png)
治支气管哮喘秘方脱敏平喘汤【来源】朱秀峰,《江苏中医》(11)1990年【组成】麻黄7克,钩藤12克,老鹳草20克,葶苈子7克,乌梅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宣肺平喘,脱敏解痉。
【方解】方用麻黄宣肺平喘;葶苈子泻肺(气)化痰;老鹳草脱敏解痉;乌梅有脱敏作用;钩藤解痉抗菌。
合用共奏脱敏平喘之功。
【主治】支气管哮喘。
【加减】临床一般分四型:即寒证型加细辛、川椒、干姜,兼风寒,加荆芥、防风、白芷、贯众、豆豉、桂枝等;热证型加苡仁、冬瓜仁、鱼腥草、金荞麦、虎杖、海浮石等;兼肺肾阴虚型加天冬、麦冬、青果、蝉衣、玉蝴蝶;兼肺肾气虚型,加南北沙参、补骨脂、仙灵脾、丹参、降香、紫石英。
【疗效】治疗100例,临床控制71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控制率为71%。
加味止喘灵【来源】李富汉,《黑龙江中医药》(3)1990年【组成】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克,射干、五味子各2克,茶叶1克,生姜1片,葱白半支(为3~5克常用剂量,视年龄大小可适当增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代茶频服。
【功用】疏风散寒,宣利肺气,化痰平喘。
【方解】方中麻黄直入肺经,善走卫分,为开宣肺气之要药,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畅肺气而平咳喘;生姜、葱白辛温通阳,协麻黄以散外邪,共为君药;杏仁止咳平喘,半夏燥湿化痰;茶叶化痰清神,为治暴喘之要药;射干、地龙专清肺经之热,降逆祛痰而平喘,并防寒郁、痰湿化热。
无热则防之,有热则清之,且防麻黄、半夏之温燥,五者为臣;五味子、白果敛肺定喘为佐;使散中有收,防哮喘,益肺气耗散太过而发生变证。
使以甘草镇咳化痰调和诸药。
全方融解表祛邪、宣利肺气、镇咳化痰、平喘截哮、寒温并用、散中兼收于一炉,药味虽简,然平喘止哮之功颇彰著。
诸药合而用之,外邪得散,肺气得宣,清肃下降,输布正常,痰生无源,故哮喘得平。
根据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抗变态反应及镇咳祛痰平喘作用,从而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
陈银魁医生说中医治疗哮喘病效果不错
![陈银魁医生说中医治疗哮喘病效果不错](https://img.taocdn.com/s3/m/d8acb8e7783e0912a3162a0d.png)
支气管哮喘是我们生活当中一种多常见的呼吸疾病,我们都知道它不好治疗,但现在社会上治疗方法是数不胜数,陈银魁医生说:用中医治疗哮喘病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有:1.接触过敏原。
过敏原种类很多,一般来自体外,如植物的花粉、房屋的尘土、螨虫、工业粉尘、动物毛屑、鱼、虾、油漆、染料等,都可以发病。
2.呼吸道感染。
肺、支气管、气管、鼻旁窦炎症感染可诱发哮喘。
3.气候改变。
寒冷季节发病率增加,因为秋冬气候转变较频而且又多骤变,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较多;有些可以致敏的植物花粉,在春秋二季分布浓度增高;温度、湿度高的时候容易使细菌繁殖;气压低的时候可以使花粉、有害粉尘、刺激性气体等聚集在地面,浓度增加,容易吸入。
4.精神因素。
情绪激动、条件反射可以诱发哮喘。
5其他因素。
冷空气、煤气的物理、化学性刺激,剧烈运动或咳嗽后,某些药物如阿斯匹林1JL、得安、消炎痛等,都可能诱发哮喘。
本病发作常有季节性,春秋季发病较多。
根据反复发作的哮喘史,发作时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服用支气管解痉药可以缓解等,不难做出诊断。
“外埋内疏”体系的四大治疗特色:一、对症治疗:为了彻底清除变异性哮喘,“外埋内疏”体系根据造成变异性不同的的病症,有针对性的治疗,达到深层渗透。
二、防止复发:“外埋内疏”体系更够直达病灶,直接、彻底消除病毒,从根源上杜绝病原体,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有效避免反复发作。
三、治愈率高:该体系针对数万名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实施,根治效率达到最好,根据调查回访了解,98%以上的患者在治疗后没有复发的迹象。
四、时间短:“外埋内疏”体系治疗时间短,1-3天,气喘胸闷症状明显减轻;3-8天,消除过敏反应、症状减退、呼吸顺畅。
针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个性化治疗。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刺痒、异物感等症状逐步减轻至消失,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机体免疫力重建,复发几率小。
通过陈医生上面的分享,你对于中医治疗哮喘病是不是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那么在今后的生活当中,除了做好必要的保健护理之外,还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哦!。
如何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哮喘
![如何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哮喘](https://img.taocdn.com/s3/m/af8f37e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a.png)
如何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哮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支气管哮喘,它是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且患病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阶段,许多医学专家将支气管哮喘看作家族聚集倾向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认为此项疾病的发生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与环境之间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哮喘发病时会产生气道高反应性,一般情况下会引起可逆性气流受限,而且这种病症具备多变性特征,从而使得患者反复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经常会在夜晚发作,大部分患者能够自行缓解或是经过相应治疗后得到缓解。
1.哮喘的定义哮喘的全称是支气管哮喘,它是属于一种慢性气道性炎症疾病。
哮喘的显著特征就是慢性炎症反应在人体气道中出现,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包括咳嗽、胸闷、气急和喘息等,病发时间多为凌晨或夜间,并且在此时间段病症表现比较严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从流行病学对哮喘进行分析,据相关数据表明此疾病在我国成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为 1.2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由于自然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从而导致哮喘疾病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哮喘还会引起诸多并发症,比如呼吸衰竭、呼吸骤停、纵隔气肿及气胸肺心病、肺气肿和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等。
2.哮喘的中医病因哮喘的中医病因主要是痰饮内伏,在平时可能不会发病,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后导致痰饮搏击于气道,继而开始发病。
导致哮喘发病的因素种类较多,比如受寒受冷之后引起的感冒发烧,并且没有及时表散,在肺内有邪气阻隔,气不布津,聚液成痰。
和平时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关系,经常吃生冷腥腻的食物从而导致脾失健运,内酿痰湿,上干于肺,壅阻肺气。
自身身体素质较弱也是引起哮喘的病因,生病之后身体虚弱,经常出现感冒和咳嗽症状,从而导致气不化津,痰饮内生。
因此可以看出,痰是导致哮喘发生的主要病理因素,所谓“哮喘专主于痰”,外感风寒、不良饮食习惯、病后失调、情志内伤、疲劳过度等均是诱发因素。
中医药调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经验总结
![中医药调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d55f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b.png)
中医药调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经验总结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调理方式,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总结一些调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经验。
一、调理体质,增强免疫力中医药强调调理整体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首先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合理搭配膳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此外,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方式来改善睡眠。
二、药膳调理,缓解症状中医药强调药食同源,通过食疗的方式调理身体。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一些药膳调理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滋阴润燥的食材,如梨、百合、银耳等,煮成汤或炖煮,有助于清热润肺,缓解咳嗽和气喘。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祛痰、止咳作用的食材,如冰糖、苏子、蜂蜜等,制作成药膳或茶饮,有助于舒缓呼吸道症状。
三、穴位按摩,舒缓症状中医药强调通过按摩穴位来调理身体,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
按摩涌泉穴位可以缓解胸闷气短的症状,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按压足底中央凹陷处,每次按摩5-10分钟。
按摩太渊穴位可以舒缓咳嗽和气喘,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按压在胸骨下缘凹陷处,每次按摩5-10分钟。
此外,还可以按摩风池、肺俞等穴位,以缓解呼吸道不适。
四、中药调理,改善病情中医药中有很多经典的方剂可以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如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等。
这些方剂通过调理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改善气喘、咳嗽等症状。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一些单味中药进行调理,如白芍、黄芪、连翘等,具有清热、祛痰、止咳的作用。
五、调理情绪,减少诱因中医药认为情绪的波动会影响人体的气机运行,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情绪的稳定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方式,如听音乐、读书、做瑜伽等,来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临床分析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f454cd5fbfc77da269b120.png)
种 因素 。 清代 ・ 李用梓 已把哮喘病因 、 病机高度概括为“ 内在 壅塞之 气, 有非 时之感, 外 膈有胶 固之痰 , 者相合 , 气 三 闭拒 道, 搏击有声, 发为哮病 。 (证治汇外 ・ ”《 哮病》的论点, ) 已基本 接 近支气管 哮喘发病 的实质究其机理主要是脏腑 的功 能失 调 、 浊伏肺 、 痰 气郁气 逆三个重要 环节, 而其 中“ 痰浊 ” 是本 病 主要发病病理 因素 。 人体之气虽其主在肺 , 其充在脾, 其根 在 肾, 其调在肝, 而和则在 胃, 其通在腑 。因此说 , 本病实为本 虚标实i []其虚为本气虚, i 2。 E 其实为邪 气实 , 既有脾气虚又有 痰浊伏肺 、 气郁气逆等标实证 。 故临床应 以扶正祛邪为治疗
中医药治 疗支气 管哮喘 5 0例 临床分析
牟沭鲫 ( 辽源市龙 山区医 院, 吉林 辽源 ,3 2 0 16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用中药组方治疗支气管哮喘 的临床疗效 。 方法: 中药组方水煎服治疗 5 例 临床支气管哮喘患者 。 用 0 结
果 :0 5 例患者 中, 临床控制 1 例 , 4 显效 2 例 , 0 好转 1 例, 2 无效 4 总有效率 9%。结论: 中药组方 治疗 支气管哮喘疗效确 例, 2 用此 切, 值得 临床推广使用 。 【 关键词 】 中药; 支气管哮喘; 疗效
原则。 本文方 中炙麻黄 、 杏仁解表 , 炒 宣肺平 喘【 , 3 对痰浊 内 】
蕴 以致肺气阻塞, 喘促上 逆最 为相 宜。炒 白果敛 肺气 、 喘 平 咳与麻 黄同用一宣一降一开一敛,使肺气宣降得宜则 咳喘 自平 。炙桑 白皮下气平 喘, 全瓜萎清热化痰用于肺气 壅遏 稠 痰难咯之症最为有效 。旋复花开结涤痰化饮 除痞对 于痰 壅 气道喘 咳痰多 皆可用之。金银花、 白皮、 桑 黄芩清肺热而止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348f35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9.png)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其能够对病人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病人生活品质下降。
目前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时,多会采用西医治疗手段,以此控制气管炎症,防止疾病反复发作,但极易出现不良反应,且疗效欠佳。
因此为提高支气管哮喘控制效果,保证病人生活品质,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文献资料,围绕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方法展开研究,以期可以为医疗人员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病因引言:在中医药文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中医治疗方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率正在增加。
但当前部分医疗人员对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存在质疑,未对该种治疗手段形成正确认知,导致中医治疗难以充分展现自身价值。
因此需要加大对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了解中医治疗方法在支气管哮喘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应用,明确该种治疗方法的要点,并在临床中对该种治疗手段进行合理运用,该点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通过对《黄帝内经》进行分析,可发现其未记录与哮喘病名相关的内容,但具有大量与哮喘病症状、病因、治疗方法的内容;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哮喘病称作“上气”;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不仅将哮喘病称作“上气”,还将其称作“呷嗽”;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将“哮喘”作为独立病名,并使该种疾病分离出“上气”、“喘鸣”等笼统病名;《医学正传》中进一步区分哮、喘,并通过“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描述哮、喘特征[1]。
在病因病机上,认为以痰为主,内外因并见;《素问·阴阳别论》中认为哮喘的病因是“阴争于内,阳扰于外”,并指出该种疾病的症状是导致人喘鸣;《金匮要略》具有与哮病症状、治疗手段相关的记录,且已描述哮病急性发作时表现出的特点及应对方法;宋代张季明在《医说》中指出,饮食因素与哮喘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症因脉治·哮病》认为,导致哮病形成的原因是痰饮停留在机体内,而在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或具有饮食之伤时,将患有哮喘;近代医家认为,饮食不当、外邪侵袭、体虚病后等因素不仅将引起哮病,而且还将造成该种疾病发作,尤其在气候状况欠佳时,发作的频次将显著增加。
秦国政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验案举隅
![秦国政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验案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a48029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b.png)
秦国政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验案举隅秦国政教授是一位国内知名的中医药专家,擅长中医药经方治疗各种疾病。
在他的临床经验中,有许多成功的治疗案例,尤其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位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秦国政教授的治疗下取得的令人瞩目的疗效。
患者王女士,45岁,因为多年来反复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导致频繁的气喘、咳嗽,影响了生活质量。
她曾经到过许多医院就诊,但效果并不明显,用药治疗也并未见明显改善。
最终,她听说了秦国政教授擅长中医药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决定前去求诊。
在了解了王女士的病史和症状后,秦国政教授对她进行了全面的中医诊断,并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秦国政教授充分运用了经方治疗的特点,结合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疾病表现,开出了一副名为“平喘宁神汤”的方子。
“平喘宁神汤”选用了独活、川乌、人参、白芍、生姜等中药材,具有清热祛痰、平喘止咳、宁神安神的功效。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秦国政教授对方子进行了细微的调整,使其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也能够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抵抗力,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的内在环境。
王女士在秦国政教授的指导下,按时按量服用了“平喘宁神汤”,并且积极配合其他辅助治疗措施,比如注意休息调养,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王女士的症状明显减轻,咳嗽、气喘频率明显减少,甚至在夜间也能够安稳地入睡。
在连续服用“平喘宁神汤”一个月后,王女士的支气管哮喘症状已经大大改善,基本上没有了频繁的气喘、咳嗽。
而且,她的体质和抵抗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再次发作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而之前所使用的西药治疗相比,秦国政教授的中医药经方治疗在治疗效果上更为明显,且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王女士的痊愈案例,不仅在疾病治疗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更有力地印证了秦国政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的疗效。
秦国政教授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注重疾病的表面治疗,更加着力于调整患者的体质、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论文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eef4cb5fbfc77da269b109.png)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摘要】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气管炎患者也日益多起来。
气管炎是怎么形成的?支气管哮喘是主要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属中医学“哮病”范围,从古至今,中医学的临床工作者对此病就有着很多的研究。
【关键词】哮喘;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23-021 辨证方法的论治近两年从各个脏腑辨证哮喘的文章层出不穷,但仍以从脾肾两脏辨证者为多,并多重视补脾益肾治疗哮喘的机理的研究,在补肾方面,中医认为哮喘无论缓解期或发作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虚,尤其是肾阳虚,提出补肾培元为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哮喘的治本之法。
中医提出肝肺功能失调可以导致肝郁气逆、木火刑金、郁痰犯肺、风摇钟鸣等表现,治疗上主张调肝理肺。
调肝即疏肝、平肝、清肝养肝(柔肝);理肺指宣肺、肃肺、清肺、温肺,合为一法,分则数法另外,从肺虚肝旺及从胃辨治哮喘等从它脏论治者也有人提及。
2 病因辨证从病因辨治哮喘的论著不少,尤以从瘀血论治者为多,洪佳璇[7]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105例,总有效率92。
38%提出:对于哮喘反复发作不愈的患儿均可试用活血化瘀治疗;张占伟[8]亦以温阳化瘀法治疗哮喘总有效率92。
1%,提示活血化瘀在哮喘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亦有或认为“气阳虚弱,卫气不足”是哮喘。
2.1 时方治疗定喘汤的研究为多,临床显示定喘汤对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并对哮喘发作期热症者尤为适,实验研究也表明,定喘汤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纠正哮喘患者存在的t淋巴细胞亚群不平衡的现象。
另外对于升降散加减治疗哮喘发作期的临床观察认为此方可能有抗气道炎症的作用。
3 经验治疗吴银根[17]教授治肺不远温,提倡急性期发作温阳散寒,祛邪为先,缓解期则健脾补肾固本为主。
则提倡急性期宣肺降气,迁延期从痰从瘀考虑,而恢复期从脾从肾养阴润肺。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36例诊治分析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36例诊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2a203b0b4c2e3f57276346.png)
操作 : 以上药物 研成 细末 , 用 生姜 汁调匀 , 贴 在穴位 处 3 小时, 5 E t 一 次 。两 组治 疗均 以 2周 为一 个疗 程 ,疗程 结束 后观 察
疗效 。
1 . 6 观 察 内 容 治疗 前 后分 别 对两 组 患者 的 喘息 、咳嗽 、咯痰 、胸 闷 、 咽 痒 、哮 鸣音 等 临 床症 状 和 体 征进 行 统 计积 分 ,将 两 组 的 Leabharlann 1 . 2 诊 断标 准
① 西 医诊 断符合 2 0 0 8年 中华 医学 会 呼吸 病学 分会 哮 喘 学组提出的 “ 支 气 管 哮 喘 防治指 南 ” 中 的诊 断 标 准 ;② 中 医诊 断标 准 :临床 表 现有 喘促 短 气 、呼 吸 困难 ,甚 至 张 口 抬肩 , 鼻翼扇 动 , 不 能平 卧 , 口唇发 绀等特 征 。多有 慢性 咳嗽 、 哮 病 、肺 痨 、心 悸 等 病史 ,每遇 外 感 及 劳 累而 诱 发 。多 有 过 敏史 或家 族史 . 听诊肺 部有 哮鸣音 或湿 罗音 。血 常规 、痰 培 养 、血气分 析 、肺 功能测 定等 明确诊 断 。 1 . 3 纳 入 标 准 ① 符 合 支 气 管 哮 喘 的 中西 医诊 断 标 准 ; ② 病人 在发 作 期, 病情 属急性 发作期 轻 、 中度 者 ; ③年 龄在 2 0—7 5岁之 间 ; ④ 患者 知 情 同 意治 疗 方法 ,并 且 依 从性 好 ,能按 照 要求 治
感染 或伤 E l 者 ; ⑥ 临 床 资料 不 完 整 、 中途 退 出治 疗 ,影 响
疗效 判定 者 。
1 . 5 治 疗 方 法
对 照组给 予常规 西 医治疗 。观察组 在西 医治疗 上有 中药 口服 和穴位 贴 敷 。① 中药 治 疗 热 证 服 用哮 喘 1号方 。方 药 组成 : 黄芩 ,桑 白皮 ,全瓜 萎 ,杏仁 ,半 夏 ,苏 子 ,款冬 花 , 白果 ,知 母 ,地 龙 ,沙参 ,甘草 ; 寒 症服用 哮 喘 2号方 。方 药组 成 : 半 夏 ,五味子 ,干姜 ,肉桂 ,赤 白芍 ,紫苑 ,苏 子 , 杏 仁 ,茯 苓 ,山药 ,甘草 ; ②穴 位贴敷 药 物组成 : 细辛 5 O 克 ,白芥 子 ( 生熟 各 )1 5克 ,吴 茱萸 1 0 0克 ,肉桂 1 0 0克 , 麻黄 1 0 0 克, 麝香 0 . 5克。取 穴 : 肺俞 , 定喘, 膏肓俞 , 天突。
射干麻黄汤加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
![射干麻黄汤加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072204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5.png)
射干麻黄汤加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摘要】射干麻黄汤加减是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药理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射干麻黄汤加减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射干麻黄汤加减方的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在症状缓解、肺功能改善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进一步的讨论中发现,射干麻黄汤加减的疗效可能与其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相关。
射干麻黄汤加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临庩诊治提供更多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案。
【关键词】射干麻黄汤加减、支气管哮喘、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效果评价、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度反应性所致的周期性发作性气道阻塞。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方法也比较有限,使得该病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
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平喘的功效。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射干麻黄汤加减方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这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和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射干麻黄汤加减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该药方的药理作用、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临床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
通过对射干麻黄汤加减方的研究,希望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者的康复健康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射干麻黄汤加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机制,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射干麻黄汤加减方的药理作用和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也有助于加深对中医药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理解,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独特价值。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故事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119b01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0.png)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故事我有个朋友老陈,那支气管哮喘可把他折腾得够呛。
这病一发作啊,就像有个小风箱在他胸口,呼哧呼哧直喘气,脸憋得通红,看着都让人心疼。
老陈之前一直是靠那些西药来控制,可这西药吧,虽说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感觉就像在给身体打补丁,这病还是时不时就来闹一闹。
有一回,他听人说中医在治这病上可能有高招儿,就寻思着去试试。
他找了个挺有名的老中医,那老中医啊,白发苍苍的,看起来就特别有经验。
老中医先是仔仔细细地给老陈把了脉,那手指搭在手腕上,感觉就像在和老陈的身体对话一样。
把完脉,又看了看老陈的舌头,边看边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什么“痰湿内阻”之类的话。
老陈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就问:“大夫,您这说的啥意思啊?我这病还有救不?”老中医笑了笑说:“你这就像体内有一团湿气和痰液的‘小怪兽’,在你这气管这儿捣乱呢,所以你才喘得这么厉害。
”老陈一听,觉得挺有意思,就催着老中医赶紧给开药治病。
老中医就开了个方子,里面有麻黄啊、杏仁啊、石膏啊这些药。
老陈拿着方子去抓药的时候,还好奇地问药房的人:“这些药就能把我这喘病治好?”药房的人笑着说:“这可都是老中医的宝贝方子,你就放心喝吧。
”老陈开始喝中药的时候,那表情可纠结了,皱着眉头说:“这中药可真苦啊,比我的命还苦。
”但是为了治病,他还是硬着头皮喝下去。
你还别说,喝了一段时间后,老陈发现自己发作的次数好像少了。
他可高兴了,又跑去问老中医。
老中医就跟他解释:“这麻黄啊,就像一个小战士,能把你气管里堵塞的东西给冲开,让你呼吸顺畅;杏仁呢,就负责给这个小战士帮忙,让它的力量更集中在你的肺上;石膏呢,就是来降降你身体里的火气,把那些捣乱的痰湿给压下去。
”老陈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过他知道这中药确实在起作用。
又过了几个月,老陈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得越来越少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他逢人就说:“这中医可真是神奇啊,把我这多年的老毛病都给治得差不多了。
以前我只相信那些西药,现在看来,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也有它的厉害之处啊。
中医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
![中医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d9c8dc3186bceb19e8bb23.png)
义 、 断 、 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 ) 。 诊 治 L 2 ( ) 龄在 1 2年 8~5 5岁 之 间 。 ( ) 程 1 月 ~8年 。 3病 个 ( ) 署知 情 同 意书 。 4签 1 排 除 标 准 ( ) 符合 以上 纳 人标 准者 。 ( ) . 2 1不 2 排 除慢 性 阻 塞性 肺 疾 病 、 气 管扩 张 、 胸 或 其 他 已知 支 气 的呼 吸 系统疾 病 。 3 合并 癌 症 、 液病 等疾 病 和精 神 () 血 病 患 者 。 4 不 能 坚持 治疗 者 、 () 出现严 重 不 良反应 者而 未完 成研 究 规定 的观察 疗 程 。 13 一般 资 料 8 患 者 均 为南 华 大学 附 属第 三医 . O例 院呼 吸 内科 门诊 和住 院患 者 。 选 患者 按 随机数 字 表 人 法 随 机分 为治 疗 组 和对 照组 。 疗组 4 治 O例 , 2 男 2例 , 女 1 8例 , 年龄 1 8~5 O岁 . 程 1 月 ~6年 。 照组 病 个 对 4 0例 , 2 男 1例 , 1 女 9例 , 龄 2 年 2—5 5岁 , 程 2个 病 月 ~8 。两组 基线 资料无 统 计 学差 异 。见表 1 年 。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人 选 标 准 ( ) 合 中华 医 学 会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 1符 学 会 制 定 的支 气 管 哮 喘 防治 指 南 ( 气 管 哮 喘 的 定 支
氧 , 予 氨 茶 碱 、 痰 剂 . 身应 用 激 素 , 规 剂 量 抗 给 祛 全 常 生 素 控 制 感 染 , 液 纠 正 脱 水 , 正 酸 碱 失 衡 和 电 解 补 纠 质 紊 乱及 其 他 必需 药物 等 。 1周 为 1 个疗 程 , 治疗 3 共 个疗程。 1 . 治疗 组 在给 予常 规 剂 量抗 生 素 治 疗 的 同时 , ,2 4 停 用其 他 中西 药 物 , 用 三 子养 亲 汤 、 屏 风散 、 加 玉 小青
从经典到临床: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经验
![从经典到临床: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1e2bdc7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75.png)
从经典到临床: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经验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治疗20余年,采用自拟哮灵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结合临床治验,将哮灵汤治疗哮喘的经验介绍如下。
1.基本方哮灵汤组成:桑白皮12g,苏子12g,冬瓜子24g,炙麻黄9g,杏仁12g,地龙18g,熟地18g,党参18g。
方中桑白皮、炙麻黄、杏仁宣降肺气;冬瓜子、地龙利痰解痉;熟地、党参补肺健脾益肾。
治疗中可随证加减:有热或在夏季发作者加石膏;便秘加瓜蒌;咳嗽加冬花、百部;经常感冒者加黄芪、防风;每因郁怒而导致哮喘发作者去党参、熟地,加香附、白芍、枳壳、沉香;兼见食后腹胀,不欲饮食者加陈皮、半夏、白术等。
2.典型病例例1:梁某某,女,16岁,1988年7月24日初诊。
患支气管哮喘8年余。
自幼体弱,每因遇热则感冒,且常引发哮喘,近日胸憋、气喘明显加重,伴食欲不振,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数。
就诊前每日口服氨茶碱、异丙嗪、地塞米松各2片,每日3次维持治疗。
治予哮灵汤加减治疗。
处方:炙麻黄10g,生石膏24g,杏仁12g,甘草9g,桑白皮12g,熟地18g,苏子18g,莱菔子15g,党参24g,陈皮12g,半夏12g。
每日1剂,水煎服,并嘱停服西药。
7月27日二诊:服药3剂,并遵嘱停服西药,哮喘未再发作,现仍感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手足心热。
上方继服3剂。
服药后精神明显好转,食欲增强,唯仍感手足心热。
上方加地骨皮30g,黄芪18g,继服以巩固疗效。
按:该患者虽无典型的肾气虚表现,但自幼即喘达8年之久,且遇热而发,故治疗时除宣降肺气以平喘外,还须加用石膏清热,佐以补脾肾之品方能取效。
例2:赵某某,男,29岁,1992年9月21日初诊。
患者自幼体弱,素易感冒,每因感冒或过劳而引发支气管哮喘,近1年哮喘发作频繁,伴咳嗽,痰多不利,夜间胸憋而喘,并伴有腰背酸困,舌苔薄白,脉数。
药用哮灵汤加减:桑皮15g,苏子18g,天花粉30g,冬瓜子30g,杏仁15g,地龙18g,甘草10g,炙麻黄10g,紫菀15g,党参24g,黄芪30g,防风9g,熟地21g,山药15g。
慢性支气管哮喘中药方
![慢性支气管哮喘中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c194a7d8f705cc1755270969.png)
慢性支气管哮喘中药方【篇一:慢性支气管哮喘中药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方剂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
该病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但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
下面推荐几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方剂,一起来看看:1、清喘汤组成: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
用法: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宣肺化痰,平喘止咳。
2、加味前胡汤组成: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银花15克,款冬花15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化痰,宣肺利气。
3、麻杏二三汤组成: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
功效:化痰蠲饮,降气平喘,兼益肺脾。
4、七子定喘汤组成:葶苈子10克,莱菔子9克,苍耳子8克,五味子5克,黄荆子9克,白芥子8克,紫苏子9克。
用法: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顺气降逆,化痰消食。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哮喘患者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一起来看看。
1、前驱症状在变应原引起的急性哮喘发作前往往有鼻子和粘膜的卡他症状,比如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流泪、干咳、胸闷等。
2、喘息和困难是哮喘的典型症状,喘息的发作往往较突然。
呼吸困难呈呼气性,表现为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患者感到呼气费力,但有些患者感到呼气和吸气都费力。
3、咳嗽、咳痰咳嗽是哮喘的常见症状,由于气道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而引起。
哮喘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狭窄减轻,大量气道分泌物需要排除时,咳嗽、咳痰可能加重,咳出大量的白色泡沫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常常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那么中医应该如何治疗支气管哮喘呢?下面,安邦制药清肺小课堂整理出以下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因是痰饮内伏,平时可不发病,遇某种因素致使痰饮搏击于气道而发病。
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凡外感风寒暑热,未能及时表散,邪阻于肺,气不布津,聚液成痰。
饮食酸咸肥甘,生冷腥腻而致脾失健运,内酿痰湿,上干于肺,壅阻肺气。
素禀体弱,或病后体虚,如幼年麻疹、百日咳及反复感冒,咳嗽日久,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
或阴虚阳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
由此可以看出,导致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所谓“哮喘专主于痰”,外感、饮食、病后失调,情志内伤,疲劳等均是诱发因素。
哮喘大发作时可见正虚邪实相互错杂。
临床上根据已发、未发、分虚实施治。
发时以邪实为主,当攻邪治标,分别寒热,予以温化宣肺或清化肃肺。
久病虚实夹杂者,又当兼顾。
平时以正虚为主,当扶正治本,审察阴阳,分别脏器,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
治疗方案:
(1)寒哮(发作期):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方中射干清利咽喉,宣肺豁痰;麻黄宣肺平喘;半夏、细辛、生姜温肺蠲饮降逆;款冬花、紫菀温肺止咳,合为辛开、苦降,酸收于一方;再加大枣一味安中以调和诸药。
痰涌喘逆不得卧加葶苈子泻肺涤痰;若表寒内饮,可用小青龙汤,配苏子、白芥子、杏仁等化痰利气。
(2)热哮(发作期):治法:清热宣肺,化痰降逆。
方药:定喘汤加减。
方中麻黄宣肺平喘;半夏、杏仁、苏子化痰降气;桑白皮、黄芩、款冬花、生甘草清热润肺;白果收敛肺气。
甘草和中。
如痰鸣息涌不得卧,加地龙、葶苈子;痰吐黄稠加鱼腥草;肺热内盛可力,生石膏;舌苔黄燥者可用大黄、芒硝通腑以利肺;痰热津伤可配知母、南沙参、天花粉。
银黄清肺胶囊在经方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加葶历子泻肺,加枇杷叶降肺气,具清肺热,祛黄痰,止咳喘三大功效,适用于实热证和里热证的使用。
(3)肺虚(缓解期):治法:补肺固卫,益气平喘。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补肺;防风祛风以助黄芪实表固卫,并加入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
若气阴两虚,出现咳呛、痰少粘稠,口咽干,舌质红可选用生脉散加味,加入沙参、玉竹、川贝、石斛以清热化痰。
若食少便溏,肺脾同病,中气下陷,宜用补中益气汤补益肺脾,升提下陷之气。
(4)脾虚(缓解期):治法:健脾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陈皮、半夏理气化痰;苏子降逆定喘;白芥子下气除痰,莱菔子消食化痰,加苍术、杏仁以燥湿豁痰理气。
(5)肾虚(缓解期):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肾气丸加味。
方中以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萸肉、山药滋补肝脾,辅助滋补肾中之阴,并少入桂枝,附片温补肾中之阳。
阳虚明显加补骨脂、仙灵脾,鹿角片;阴虚者去温补之品,配麦冬、龟板胶;肾虚不纳气加胡桃肉、冬虫夏草、紫石英,或予参蛤散。
若属气阴俱竭可用生脉散合七味都气丸以滋阴纳气。
中药雾化剂:冷哮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10g,苏子、橘红各5g;热哮用麻黄5g,杏仁、黄芩各10g,石膏30g,金银花20g,水煎2次,再浓煎并反复过滤,沉淀,取液50ml,装瓶,超声雾化,口腔吸人,每次雾化时间为40分。
综上所述,哮喘主要病机在于体内伏痰,遇诱因而触发,使气机升降出纳失常所致。
实喘则为邪气壅肺,气失宣降;泻肺气就是泻肺行水,痰水去则喘平。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主要可以总结为泻肺气(平气化痰);保元气(健脾利湿);纳肾气(温补肾阳)。
目的是使急性发作期病人迅速解除症状;使缓解期病人能有效地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