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汇编

合集下载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学习重点: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分布。

学习难点:通过不同的图表来判断人口增长特点。

【学习过程】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①三率的计算方法: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_100%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_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为单位计算。

②三率之间的换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完成P3活动题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0年后会增加多少人?如果10年后,自然增长率变为1、7%,那时人口增加多少人?③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影响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影响人口增长数量多少的因素:、④读图1、2思考: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人口数量增长较快的时期?为什么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知识梳理】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的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增长的状况)。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2、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和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3、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总趋势:)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以来人口数量情况数量数量持续增加数量人口增长情况增长增长明显加快空前增长人口变化原因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_,死亡率下降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读图思考(图1、4)1、比较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增长的差异。

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教案

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教案

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2.掌握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分析人口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二、教学重点1.中国人口的数量变化;2.人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人口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人口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四、教学方法1.讲授;2.分组讨论;3.实地调查。

五、教学内容1.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数量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控制生育率和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成功地控制了人口的数量。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国人口数量开始出现新的变化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4.5亿。

2.人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人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计划生育成为控制人口数量的主要手段,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的增长。

(2)经济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使得人口数量的增长率受到影响。

(3)社会变迁:社会的变迁也对人口数量的变化产生重要作用。

3.人口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不仅影响着经济增长和质量,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影响经济增长: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2)影响社会发展: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影响就业与收入: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化也对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

六、实验活动1.实地调查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2.学生自行组织小组,讨论人口问题,探讨对未来的生活影响;3.学生通过网络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数据,并结合实际分析人口规模、人口质量及结构变化趋势等问题。

高三地理学科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高三地理学科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高三地理学科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2.掌握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3.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理解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2.难点: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人口数量变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人口数量是如何变化的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知识讲解(1)介绍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等。

(2)讲解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如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等。

(3)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差异。

3.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数据图表,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2)举例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

4.互动讨论(1)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挑战?(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概括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6.课后作业(1)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人口数量变化的理解。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具体措施。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情况。

2.学生对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的理解程度。

3.学生对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认识。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

2.开展主题班会,讨论如何应对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挑战。

3.鼓励学生参加人口研究相关的竞赛活动,提高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大全

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大全

中学地理人口的数量变更教案大全中学学习容量大,不但要驾驭目前的学问,还要把中学的学问与初中的学问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地理人口的数量变更教案大全,盼望大家宠爱!中学地理人口的数量变更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更的缘由。

2. 比拟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 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更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更过程,并驾驭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 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驾驭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 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驾驭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相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

在此根底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开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开展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习者为高一学生,在阅历之前三年的义务教化阶段的地理课程学习后,同时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渠道对人口及人口问题的根本学问都有必需的了解,为此学生对“世界人口的数量变更”驾驭并不是特别困难。

第1课时?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说明导入新课投影课本“图 1.1世界60亿人口日”和国家人口和准备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为中国第13亿小公民颁发证书图片,让学生思索:为什么这两个孩子的诞生备受社会关注? 思索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当今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

板书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更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 探究活动自学探讨由世界第60亿人口及我国第13亿人口的诞生,说明人口的数量变更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学习目标1.根据相关数字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2.利用地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3.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4.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影响因素;5.结合资料或图表说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教学思路:阅读资料和图表,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教师讲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学生活动:计算自然增长率读图思考:人口增长模式及主要特点、地区分布读图讲解(有条件的学校探究):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影响因素阅读资料或图表,结合实际讨论:我国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学时建议:2学时教学资建议1.本节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2.《中国国家地理》等相关杂志3.《人地理学》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相关网站:教法与学法策略1.人口的自然增长(1)读图分析讲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指导学生分析,或讲授人口自然增长★(2)读图探究法及社会调查法:指导学生读图或在社区家庭做调查,探究人口的自然增长的现状及规律。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阅读图像资料及案例,讲授或指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并分析和探究其影响因素。

(2)比较法:指导学生阅读图像资料,比较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不同特点,得出人口增长的不同模式。

课堂评价建议1、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2、根据“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图”,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3、用“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图,说明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4、回答我国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一章:引言1.1 学习目标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指标和数据来源理解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2 教学内容人口数量变化的定义和背景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指标:人口总数、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等人口数量变化的数据来源: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等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公共资源分配、环境压力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人口增长的新闻或数据,引起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兴趣讲解概念:使用PPT或板书,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定义和背景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人口数量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数量变化的数据来源和其可靠性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和指标,检查其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让学生分组进行人口数量变化案例的研究,并进行报告分享第二章:人口增长率2.1 学习目标理解人口增长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增长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2.2 教学内容人口增长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等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历史变化、地区差异、未来预测等人口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人口增长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2.3 教学活动复习上一章内容:回顾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和指标讲解人口增长率:使用PPT或板书,讲解人口增长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数据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人口增长率数据,让学生了解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人口增长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检查其理解程度数据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具体的人口增长率数据,并分享其分析结果第三章: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3.1 学习目标了解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定义和目的掌握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实施方法和数据质量分析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在对人口数量变化研究中的应用3.2 教学内容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定义和目的:全面调查和代表性调查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实施方法:问卷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等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准确性、可靠性、偏差等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在对人口数量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数据分析和预测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新闻或数据,引起学生对其的关注讲解概念:使用PPT或板书,讲解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定义和目的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人口数量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实施方法和数据质量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定义和目的,检查其理解程度数据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具体的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并分享其分析结果第四章:人口数量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4.1 学习目标理解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不同人口数量变化情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政策措施4.2 教学内容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公共资源分配、环境压力等不同人口数量变化情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人口减少等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生育、移民政策、养老保障等4.3 教学活动复习上一章内容:回顾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定义和目的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使用PPT或板书,讲解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人口数量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政策措施第五章:人口数量变化的国际比较5.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国际比较方法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5.2 教学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数量变化的国际比较方法:指标比较、趋势比较、原因分析等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等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新闻或数据,引起学生对其的关注讲解概念:使用PPT或板书,讲解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数量变化的国际比较方法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检查其理解程度数据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具体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数据,并分享其分析结果第六章:人口结构变化6.1 学习目标理解人口结构变化的含义和类型掌握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指标和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6.2 教学内容人口结构变化的含义和类型: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等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指标:老龄化率、性别比、城市化率等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生育政策、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消费结构、储蓄率、经济发展等6.3 教学活动复习上一章内容:回顾人口数量变化的国际比较方法讲解概念:使用PPT或板书,讲解人口结构变化的含义和类型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人口结构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指标和影响因素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人口结构变化的含义和类型,检查其理解程度数据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具体的人口结构变化数据,并分享其分析结果第七章:人口数量变化与可持续发展7.1 学习目标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掌握人口数量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7.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平衡发展人口数量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资源消耗、环境压力、社会福利等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生育政策、教育资源分配、环境保护等7.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人口数量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闻或数据,引起学生对其的关注讲解概念:使用PPT或板书,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人口数量变化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影响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检查其理解程度数据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具体的人口数量变化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数据,并分享其分析结果第八章: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策略与政策8.1 学习目标理解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策略和政策分析我国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策略和政策8.2 教学内容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等问题的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策略和政策:鼓励生育、移民政策、社会保障等我国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策略和政策:全面二孩政策、老龄化应对策略、人口迁移政策等8.3 教学活动复习上一章内容:回顾人口数量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概念:使用PPT或板书,讲解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国家和地区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策略和政策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应对措施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策略和政策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检查其理解程度数据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具体的国家和地区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策略和政策数据,并分享其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五章中“讲解概念”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

探讨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思考。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现象。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人口增长的历史与现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

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2 教学内容回顾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

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3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历史和现状的数据图表,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趋势。

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2 教学内容探讨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人口政策及其对人口增长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分析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和效果。

4.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分析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和效果。

4.3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相关数据和政策文件,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和效果。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五章:应对人口增长挑战的对策建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应对人口增长挑战的对策建议。

人教版高中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1. 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1. 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与重要性。

2. 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与重要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1.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数量变化的意义。

2. 讲解:详细阐述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与重要性。

3. 讨论:分组讨论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4. 总结:归纳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人口增长模式2.1 教学目标1. 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2. 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1.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

2.3 教学方法1. 图表法:展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理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

2.4 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图表,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阐述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理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

4. 总结:归纳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转变原因。

第三章: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3.1 教学目标1. 理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2. 掌握各因素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3.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1. 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2. 各因素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2. 小组讨论法:分析各因素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2. 讲解:详细阐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3. 小组讨论:分析各因素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4. 总结:归纳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人口的数量变化》学科领域:地理、人口学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年级水平:八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 掌握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地图解读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 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1. 人口数量变化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2. 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 利用地图、数据和实例,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力。

3. 开展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地图、数据表格等教学材料。

3. 投影仪和白板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数据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人口数量变化的现象。

2. 学生分享对人口数量变化的了解和疑问。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如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等。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PPT,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如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即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复习心得和疑问。

二、深入学习(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PPT,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课时教案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每个时期的人口增长方式。

(2)能够运用资料分析影响某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确定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

(2)通过阅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掌握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解释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

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特点。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三、教学策略(一)外部教学资源的应用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曲线图、活动、案例等材料。

2.各种图片、资料课件。

(二)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图片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利用讨论、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并进一步通过练习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通过案例教学,补充“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实例,让学生形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的习惯,并把知识用于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老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人口的自然增长”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请回想上节课的内容,思考一下:世界人口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然增长的特点是什么?师:首先,总的来看,世界人口数量随着时间的延续有怎样的变化趋势?生:不断增长。

老师: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吗?学生:没有。

师:那就人类历史而言,什么时候出现过明显的改变?生:分别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期间。

师:什么时候世界人口的增速最快?生:20世纪以来。

老师:从这个角度来看,同一地区的人口增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2.让学生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重点难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随着我国老年人比重的增加,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

由于高考经常考查生活中的地理,人口问题最近几年已经成为了高考地理中的高频考点。

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人口问题专题。

【探究新课】一、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存条件的改善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因此,转变过程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下降,最终二者均达到较低水平,完成转变过程。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见下表)。

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人口增长速度原因典型代表备注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极少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又称“高—高—低”型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迅速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印度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又称“高—低—高”型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缓慢,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强英国等发达国家又称“低—低—低”型技巧点拨: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一般在1%以下。

在坐标图中三种类型的分布如下图所示:误区警示: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达到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二、人口增长模式的疑难辨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教材分析1.本章的课标要求:节课题讲课标准第一节人口的数目变化分析不一样样人口增加模式的主要特色及地域散布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举例说明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本章在模块讲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内容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表达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在人与地理环境这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经过学习本单元,能够培育学生协调人地关系的意识,为本模块其余章节和“城乡规划”等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

3、本章整体讲课目的:⑴分析不一样样人口增加模式的主要特色及地域散布。

⑵举例说明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

⑶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⑷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4、本单元讲课内容要点、难点分析要点:⑴不一样样人口增加模式的主要特色及地域散布。

⑵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

⑶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在人与地理环境这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人口的增加和迁徙对地理环境会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难点:⑴人口增加模式及其转变二、讲课内容与其相适应的讲课方法概括讲课内容有条件学校一般学校其余学校不一样样人口增加利用图像、课件联合地图及资联合地图及资模式的主要特等手段,启迪式料,料点及地域散布讨论法、研究法指引分析、启启迪解说法发、解说法举例说明人口联合资料与地联合地图及资联合地图及资迁徙的主要原图料,料因。

小组讨论、合作指引分析、讨论分析、启迪解说研究法及解说法法说出环境承载联合图片及文联合图片及文联合图片及资力与人口合理字资料小组讨字资料,指引分料容量的差别。

论合作、研究法析及解说法启迪解说法三、讲课资源1.本章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2.多媒体视频资料,如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的有关内容等。

3.《中国国家地理》等有关杂志4.《人文地理学》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第一版社,20195.《中国文化地理概括》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第一版社,2019 6.有关网站:四、学时建议本单元总学时约 6 学时,此中第一节 2 学时,第二节 2 学时,第三节 1 学时,问题研究 1 学时。

2021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范文精选3篇

2021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范文精选3篇

2021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范文精选3篇数十个世纪,人类一直在感受着自然造物的神奇,并通过人与自然的往来交流中,地理学不断被拓展出新的意义与内涵。

下面是本文库带来的2021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范文精选3篇。

2021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范文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课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让学生学会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让学生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把这三点放在一个"课标"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布。

本"课标"没有要求学生记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别强调"分析",所以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些人口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再使用学生自己"建立"的人口模式分析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

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

所以教师在设计评价习题时要注意这点。

二、教材分析人口及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材安排在必修2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并将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的课标要求部分教材没有相应的单独章节内容,都分散揉到第一第二章中,需要去分析挖掘教材.三、学情分析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

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人口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也是普遍被关注的问题.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能力。

人教版高中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优秀范文模板

人教版高中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优秀范文模板

人教版高中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优秀范文模板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人口数量变化的定义和背景。

2. 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了解,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定义和背景:介绍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解释人口增长和人口减少的原因。

3. 强调人口数量变化的重要性:讨论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第二章:人口增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和原因。

2. 培养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人口增长的概念和原因。

2. 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学生对人口增长的了解,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和原因:介绍人口增长的定义,解释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 分析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讨论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人口减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减少的概念和原因。

2. 培养学生分析人口减少对社会的影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人口减少的概念和原因。

2. 人口减少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学生对人口减少的了解,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人口减少的概念和原因:介绍人口减少的定义,解释死亡率、迁移率等因素对人口减少的影响。

3. 分析人口减少对社会的影响:讨论人口减少对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第四章:人口数量变化的应对策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挑战。

2. 培养学生提出解决人口数量变化问题的策略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挑战。

2. 应对人口数量变化的策略。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的影响,引起学生对应对策略的思考。

高三地理学科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高三地理学科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高三地理学科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教案主题:高三地理学科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技巧。

3. 理解人口数量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引发对人口数量变化的思考:1. 你所在的城市或中国的人口数量是否在不断增加?为什么?2. 人口数量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什么影响?二、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15分钟)1. 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如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

2. 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3. 通过案例分析,解释人口数量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三、数据实证分析(25分钟)1. 提供一组人口统计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并分析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

2. 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判断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

3. 指导学生利用统计数据和地理知识,探讨人口数量变化对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和展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并对比其影响因素和后果。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区或国家,展示其人口数量变化的数据和对应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

3. 整合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人口数量变化的共性和差异。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 通过讨论和展示的结果,总结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

2. 强调人口数量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3. 鼓励学生关注当前人口问题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中选择一个地区或国家,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收集相关的人口统计数据,并分析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评估方式:1. 通过课堂活动中的小组讨论、展示和总结,评估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设计说课稿 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设计说课稿 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 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

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教学难点】1.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比较两种“低自然增长率”的本质区别。

2.培养学生绘图技能,让学生对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建议】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

沿着人类成长的足迹探究三大问题的关系,不难发现,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

因此,教材把人口的变化作为全书的开篇。

这也正符合了高中地理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的要求。

第一节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首先从数量这样一个最直观的角度来探讨人口的变化,因为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正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

并且,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初中已有涉及,由此引入,更显得顺理成章,有助于学生对该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树立起人地关系的思想理念。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让学生了解到人口增长的严峻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课时四、教学重点1、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2、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极其地区分布。

3、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五、教学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

自然增长率下降并不代表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一定会下降。

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六、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主要);2、问题引导法;3、讨论法;4、案例法;5、对比分析法;6、归纳法。

七、教学过程1、以多媒体展示的方式,映入学生眼帘的是1999年10月12日世界60亿人口日极其相关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到世界人口增长的严峻性。

2、分别给出“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图”和“100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图”,把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分为四个阶段,既农业革命前、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和20世纪50年代以来。

要求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完成ppt上展示的表格,填出每个时期人口数量情况和人口增长变化。

3、引导同学们一起完成这张表格,然后再给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阅读书本内容。

4、请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5、同学们回答完问题后,我会公布正确答案并解释其中原因,同时引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6、给出一些国家一年来出生人数、死亡人数的案例,要求同学们计算这个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7、跟同学们解释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

人口的数量变换教案.docx

人口的数量变换教案.docx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界。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 引导学牛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世界70亿人口和中国13亿人口口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二出生人口 /总人口人口死亡率二死亡人口/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二出生率•死亡率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止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口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而我们从吋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1、人口白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引导学生读课木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教师首先讣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1、读图名。

2、读各个朋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处标均表示吋间,纵朋标均为相应吋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人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人口基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板书、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演示)
【提问】请大家看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投影),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两个小孩的出生,社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也亲临现场?
【讲述】这两个小孩的出生,意义重大,从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人口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而且中国在世界人口的比重很大。

【新课教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思考】1、就一个地区而言,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以三亚市为例)
答:人口数量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解释说明两者的区别)
2、就全球而言,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人口自然增长
【过渡】这节课我们主要讲授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机械增长则在第二节中进行讲授。

【讲授】人口增长的三个指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二、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
(一)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
【读图】根据图1.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总趋势。

(投影)
【小结】不断增长
(二)人口的数量增长时间上的差异
【读图】(投影)1、世界人口每增长1个10亿所用的时间表
2、根据图1.2和图1.3和P2读图思考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结合读图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的原因。

(投影)表格,分析归纳
【讲述】10万年以来的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
1、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较少,人口增长缓慢;
2、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数量增多;
3、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继续较快;
4、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继而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等,从而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导致人口增长数量变化。

5、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对比100年以前的人口增长特点(在图1.2中找到图1.3的时段):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
100年以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进而使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承转】人口的数量变化不仅在时间上有差异,同样在地区上也是有差异。

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也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

(三)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的差异
【读图】请大家看图1.4, 1950年—200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并结合P4的读图思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人口数量增长的地区差异的原因。

【提问】世界各洲的人口总数量、人口增长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和比较。

(1)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数量增长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2)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3)人口自然数量增长的多少受哪些因素影响?
【归纳】1、人口增长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2、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3、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投影)表格,分析归纳
【讲述】1、发达国家如俄罗斯、德国、日本的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今后人口数量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2、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人口增长较快,今后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3、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1、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2、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读图】请大家读图1.5(投影)P4读图思考和P5的阅读,通过由学生自主阅读各国采取的人口政策的差异并让其讨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讲述】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世界各国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俄罗斯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印度控制生育政策。

【板书设计】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概念
二、人口自然数量的变化
(一)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
(二)人口的数量增长时间上的差异
(三)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