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置系统设计指南设计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案例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六自由度分析模型(3个橡胶悬置)
(2)优化设计
• 设计目标:6个自由度方向解耦率超过指定下限; 6个固有频率配置在指定范围;
• 设计约束:各悬置刚度的压剪比;
• 设计变量:3个橡胶悬置的三向刚度 3个橡胶悬置的安装位置
(3)优化模型
目标函数:
悬置刚度压剪比约束:
优化效果验证
左悬 置
后悬置
总结:
案例四、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优化
1、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六自由度分析模型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要求:
1. 每个悬置在其3个弹性主轴方向的线刚度应满足动力总成固 有频率和解耦率的要求;3个方向上的力—位移非线性特性 ,应能有效控制在汽车的各种行驶工况下(典型工况和极限 工况)动力总成的运动位移。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设计案例
目录
一、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案例一 二、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案例二 三、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案例三 四、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优化
一、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案例一
纵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某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四个橡胶悬置)
(1)悬置系统参数
(2)优化设计
• 设计目标:6个自由度方向解耦率最大
• 各悬置支承点在Z方向上的动反力频域响应 对比
动反力 降低
后左悬置支承点在Z方向上的动反力频域响应(虚线为优化后,实线为优化前)
(3)优化设计结果
• 各悬置支承点在Z方向上的动反力频域响应 对比
动反力 降低
后右悬置支承点在Z方向上的动反力频域响应(虚线为优化后,实线为优化前)
二、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案例二
0.85 dRatioPitc h
汽车悬置系统设计指南(二)2024
汽车悬置系统设计指南(二)引言概述:汽车悬置系统设计是汽车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旨在为汽车设计师提供关于汽车悬置系统设计的指南,以帮助他们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各种因素,以确保悬置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正文:一、悬置系统的类型和原理1.1 独立悬置系统的优势1.2 铰接式悬置系统的设计考虑1.3 多连杆悬置系统的运动特点1.4 气垫悬置系统的工作原理1.5 承载悬置系统的功能要求二、悬置系统的减震调节2.1 减震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2.2 减震调节器的功能和调节方法2.3 减震器的选型和安装位置2.4 减震调节器的维护和保养2.5 减震系统的调试和优化三、悬置系统的悬架调节3.1 弹簧的选择和设计要点3.2 悬挂点的位置和几何参数的优化3.3 悬架系统的调节方法3.4 悬挂弹簧的安装和维护3.5 悬架系统的整体调试和优化四、悬置系统的动力学特性4.1 悬架系统的悬挂刚度和阻尼常数4.2 车辆的悬架减震参数的测量和计算4.3 车辆行驶时的悬架系统动力学分析4.4 加速度和姿态控制对悬架系统的影响4.5 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评估和改进五、悬置系统的材料和制造工艺5.1 悬置系统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5.2 悬置系统零部件的制造工艺5.3 悬置系统的装配和调试要点5.4 悬置系统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5.5 悬置系统的寿命评估和更新策略总结: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汽车悬置系统的设计指南,包括悬置系统类型和原理、减震调节、悬架调节、动力学特性以及材料和制造工艺。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讨论,汽车设计师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汽车悬置系统的设计原则,以提高汽车的悬挂性能、安全性和驾驶舒适度。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与匹配---基本理论
目录
一、悬置系统的典型结构及基本理论 二、悬置系统的主要布置方式 三、悬置系统的设计原则 四、悬置系统对汽车N&V特性的影响 五、悬置系统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 六、悬置系统的匹配样车要求及N&V匹配方法
一、悬置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典型结构
1、悬置的定义:装配在动力总成与车身(架)之间起支撑连接作用并使二者间 的力的传递产生衰减的弹性减振元件。
动力总成的完全解耦布置
动力总成的部分解耦布置
四、悬置系统的设计原则
撞击中心理论:
撞击中心理论主要用于选择前后悬置的位置。当动力总成视为 刚体,前后悬置如果处于互为撞击中心的位置上时,当一个悬置受 到干扰时或冲击时,另一个悬置上的响应为零。
扭轴理论:
当发动机的主惯性轴偏离曲轴轴线 一定角度, 在发动机激振力矩作用下, 发动机体将绕某一固定的“扭轴”作 白由振动。这时悬置布置应围绕“扭 轴”布置更为合理。
2、悬置系统(悬置+发动机+变矩器+变速箱)典型结构
3、各种类型悬置结构
一、悬置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典型结构
悬置的结构型式日趋复杂。主要分为:橡胶悬置、液压悬置、 半主动/主动悬置。
橡胶悬置:结构简单,成型容易、成本低廉,被大量的使用在各型 车辆。缺点:存在高频硬化现象。下面为橡胶悬置常见结构:
压缩式
一、悬置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典型结构
悬置系统六自由度力学方程的建立(势能)
一、悬置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典型结构
悬置系统六自由度力学方程的建立(势能)
一、悬置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典型结构
悬置系统六自由度力学方程的建立(耗散能)
一、悬置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典型结构
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设计指南
1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设计指南1.1 悬置系统的设计意义及目标简介现代汽车发动机无一不是采用弹性支承安装的,这在汽车行业称之为“悬置”,在力学及振动工程中则是个隔振问题。
如果不用中间弹性元件而直接将发动机刚性地固紧在汽车车架(底盘)上,则当汽车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将导致机身由于车架的变形、冲击而损坏;而当汽车在平坦光滑的路面上行使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将导致车架、车身产生令人厌恶的结构噪声。
此外弹性悬置还能补偿在发动机安装及运动过程中由车架变形导致的相对位置的不精确。
由此可知,悬置系统的设计目标值:1) 能在所有工况下承受动、静载荷,并使发动机总成在所有方向上的位移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与底盘上的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2) 能充分地隔离由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向车架及驾驶室的传递,降低振动噪声;3) 能充分地隔离由于地面不平产生的通过悬置而传向发动机的振动,降低振动噪声;4) 保证发动机机体与飞轮壳的连接弯矩不超过发动机厂家的允许值。
1.2 悬置系统的布置方式选择每个隔振器(悬置系统)不论其结构形状如何都可以看作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弹簧组成,按照这三个弹簧的刚度轴线和参考坐标轴线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悬置系统弹性支承的布置可以有常见的三种不同方式:1) 平置式。
这是常用的、传统的布置方式,其特征是布局简单、安装容易。
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每个弹性支承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刚度轴各自对应地平行于所选取的参考坐标轴。
2) 斜置式。
这是一种目前汽车发动机中用得最多的布置方式。
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每个弹性支承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刚度轴相对于参考坐标轴的布置是:除一个轴平行于参考坐标外,其他两个轴分别与参考坐标轴有一夹角。
一般斜置式的弹性支承都是成对地对称布置于垂向纵剖面的两侧,但每对之间的夹角可以不同,坐标位置也可任意。
这种布置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它既有较强的横向刚度,又有足够的横摇柔度,因此特别适用于象汽车发动机这样既要求有较大的横向稳定性,又要求有较低的横摇固有频率以隔离由不均匀扭矩引起的横摇振动。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研究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研究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指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驱动轴等部件的支撑系统,其目的是保证动力总成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平稳运行和减少振动噪音,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因此,合理的悬置系统布置设计对车辆的性能和品质至关重要。
一、悬置系统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悬置部件,车辆的悬置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弹簧悬挂系统弹簧悬挂系统是最常见的悬挂系统之一,它通过弹簧将动力总成与车轮相连接,可以减轻震动和减少冲击。
空气悬挂系统能够根据路况自动调节车身高度和硬度,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液压悬挂系统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可使车身保持平稳运行,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控制性。
电磁悬挂系统通过电磁力来减震和悬挂,使车辆能够更好地保持平稳运行,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
二、悬挂系统的设计在设计悬挂系统时,需考虑以下因素:选择合适的悬挂系统类型,并考虑其性能和成本因素。
一般而言,车型越高档,悬挂系统也越先进,成本也越高。
2. 负载和车速。
负载和车速是影响悬挂系统工作的重要因素。
正常情况下,应该设计考虑到负载和车速的变化范围,以保证悬挂系统的稳定性。
3. 频率响应特性。
悬挂系统在不同的频率下响应不同,需要考虑对于不同频率的响应以达到减震效果最佳。
4. 空间约束和紧凑性。
悬挂系统的布置需要考虑到车辆内部的空间约束和布局,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占用空间从而提高车厢内部的可用性和舒适性。
5. 安装和维修。
悬挂系统的安装和维修应该简单易操作,且可以方便的进行检修和维修。
1. 优化弹簧性能和减震器的优化。
通过改变弹簧和减震器的参数来改变悬挂系统的振动特性和稳定性,达到最佳减震效果。
2. 优化悬挂系统的结构设计。
通过优化悬挂系统的结构设计,如改变部件的刚度、强度和形状等,也可达到减震效果的最佳状态。
加装全球定位系统、车载数据记录系统等,达到更好的控制和调节效果,保证悬挂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
同时,可以提高与动力总成的协同效果,进一步增强车辆的性能。
汽车悬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和分析
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平顺性和低噪声是现代汽车的一个重要标志。
NVH已经成为衡量汽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动力总成是汽车最重要的振源之一。
如何合理设计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能明显降低汽车动力总成和车体的振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现有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参数,达到提高整车平顺性和降低噪声的目的。
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优化仿真,通过比较优化前的性能可知,优化后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明显改善。
关键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Investigation on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lant MountingSystem of a Passenger Car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on the requirements of automotive comfort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and good ride comfort and low noise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the modern automobile. NVH level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vehicle quality indicator. The vehicle powertra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ibration source. How to design mounting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vehicle powertrain and body vib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This study is aimed at existing 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 based on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of 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 to improve vehicle ride comfort and reduce noise.On the optimization of 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 simulation, the performance by comparing the known before the optimization, the optimized mounting system significantly improved.Key words: Powertrain;Mounting system;Optimization1绪论1.1选题依据汽车是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交通工具,其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具有质量、弹性和阻尼的振动系统。
汽车悬置系统设计指南
悬置系统设计指南编制:审核:批准:发动机工程研究二院动力总成开发部主题与适用范围1、主题本指南介绍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过程,以及所涉及到的基本流程文件核技术文件。
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奇瑞所有装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的M1类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
目录一、悬置系统中的基本概念 (4)1.1 悬置系统设计时的基本概念 (4)1.2 动力总成振动激励简介 (6)二、悬置系统的作用 (8)2.1 悬置系统的设计意义及目标简介 (8)22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整车NVH性能的影响 (8)三、悬置系统的概念设计 (10)3.1 悬置系统的布置方式选择 (10)3.2 悬置点的数目及其位置选择 (11)3.3 悬置系统设计的频率参数 (13)四、悬置系统相关设计参数 (14)4.1 动力总成参数 (14)4.2 制约条件 (15)五、悬置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文件 (16)5.1 悬置系统VTS (16)5.2 悬置系统DFMEA (17)5.3 悬置系统DVP&R (17)5.4 其它技术及流程文件 (17)、悬置系统中的基本概念1.1悬置系统设计时的基本概念1:整车坐标系:原点在车身前方,正X 方向从前到后,正 Y 方向指向右侧(从驾驶员到副驾驶)正Z 方向朝上如图(1-1 )。
2 :发动机坐标系:原点在曲轴中心线与发动机和变速箱结合面的交点处;正发动机,沿着曲轴中心线,正丫方向指向右侧如果沿着正 X 方向看,正Z 方向朝下如图(1-2 )。
Upright view:(图1-2 )发动机坐标系3 :主惯性矩坐标系:原点在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置,正X 方向从变速箱到发动机,沿着最小主惯 性矩轴线,正 Y 方向通常沿着最大主惯性矩轴线,正Z 方向朝下并且沿着中等主惯性矩轴线如图(1-3 )。
X 方向从变速箱到Top view:(图1-1)整车坐标系Minimum principal MOI(图1-3 )主惯性坐标系4:扭矩旋转轴坐标系:原点在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置,正X方向从变速箱到发动机,沿着TRA方向,Y方向和Z方向可任意选择只要符合右手法则。
悬置设计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初步设计(一)1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功用及激振力分析发动机悬置系统(以下简称悬置系统)应该具备:①隔振功能;②支承限位功能;③降噪等功能。
发动机总成本身是一个内在的振动源, 同时又受到来自外部的各种振动干扰, 使其处于复杂的振动状态, 引起周围零件的损坏和乘坐的不舒适等。
其中:燃烧激振频率, 是由发动机气缸内混合气燃烧, 曲轴输出脉冲扭矩, 导致发动机上反作用力矩的波动, 从而使发动机产生周期性的扭转振动, 其振动频率实际上就是发动机的发火频率,计算公式为[2] :其中: f1——点火干扰频率, Hz; n——发动机转速, r/min; i——发动机气缸数; —发动机的冲程系数(2 或4)。
惯性力激振频率, 是由发动机不平衡的旋转质量和往复运动的质量所引起的惯性激振力和激振力矩的频率。
它与发动机的缸数无关, 但惯性力的不平衡量与发动机缸数和结构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计算公式为[2]:其中: f2——惯性力激振频率, Hz; n——发动机转速, r /min; Q——比例系数(一级不平衡惯性力或力矩Q=1、二级不平衡惯性力或力矩Q=2)选用的直列四缸发动机(见图3), 其主要激振力为低速区段的二阶扭矩波动和高速区段的二阶惯性力, 表达式为(1-3)[3]:式中, γ为总成布置倾斜角(通常指布置后曲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m 为单缸活塞及往复运动部分质量; r 为曲柄半径; λ为曲柄半径与连杆长度之比(λ=r/L); ω为发动机曲轴角速度(ω=2πn /60); Me0 为发动机输出扭矩平均值; A 为2、3 缸中心线至动力总成重心的纵向X 距离。
2 发动机悬置系统支承点位置的最佳设计在确定悬置系统支承点位置时, 应该考虑到低速(怠速)和高速时的不同要求。
发动机总成在低速运转时, 其自身的弹性振动影响较小, 将其看成刚体, 按照刚体运动理论进行研究; 高速时自身弹性振动影响较大, 必须通过试验得到其弹性振动形态, 选择振幅最小的位置, 即将悬置系统支承点布置在弹性振动的节点位置上。
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设计指南
1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设计指南1.1 悬置系统的设计意义及目标简介现代汽车发动机无一不是采用弹性支承安装的,这在汽车行业称之为“悬置”,在力学及振动工程中则是个隔振问题。
如果不用中间弹性元件而直接将发动机刚性地固紧在汽车车架(底盘)上,则当汽车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将导致机身由于车架的变形、冲击而损坏;而当汽车在平坦光滑的路面上行使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将导致车架、车身产生令人厌恶的结构噪声。
此外弹性悬置还能补偿在发动机安装及运动过程中由车架变形导致的相对位置的不精确。
由此可知,悬置系统的设计目标值:1) 能在所有工况下承受动、静载荷,并使发动机总成在所有方向上的位移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与底盘上的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2) 能充分地隔离由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向车架及驾驶室的传递,降低振动噪声;3) 能充分地隔离由于地面不平产生的通过悬置而传向发动机的振动,降低振动噪声;4) 保证发动机机体与飞轮壳的连接弯矩不超过发动机厂家的允许值。
1.2 悬置系统的布置方式选择每个隔振器(悬置系统)不论其结构形状如何都可以看作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弹簧组成,按照这三个弹簧的刚度轴线和参考坐标轴线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悬置系统弹性支承的布置可以有常见的三种不同方式:1) 平置式。
这是常用的、传统的布置方式,其特征是布局简单、安装容易。
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每个弹性支承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刚度轴各自对应地平行于所选取的参考坐标轴。
2) 斜置式。
这是一种目前汽车发动机中用得最多的布置方式。
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每个弹性支承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刚度轴相对于参考坐标轴的布置是:除一个轴平行于参考坐标外,其他两个轴分别与参考坐标轴有一夹角。
一般斜置式的弹性支承都是成对地对称布置于垂向纵剖面的两侧,但每对之间的夹角可以不同,坐标位置也可任意。
这种布置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它既有较强的横向刚度,又有足够的横摇柔度,因此特别适用于象汽车发动机这样既要求有较大的横向稳定性,又要求有较低的横摇固有频率以隔离由不均匀扭矩引起的横摇振动。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设计指南
目次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符号定义 ..............................................................................................................................................................1 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基本知识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 7759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 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 GB/T 776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耐臭氧龟裂 静态拉伸试验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531.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 1682 硫化橡胶 低温脆性的测定 单试样法 Q/J B019 整车金属零部件涂层技术条件
汽车悬置系统布置指南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73第 5 章悬置系统布置5.1 概述汽车的乘坐舒适性——NVH(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 Harshness-声振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因为噪声、振动和舒适性,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问题,它给汽车用户的感觉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
作为汽车动力源的发动机是汽车主要的振动激励源之一,其气缸燃气压力、转速及输出转矩的周期性波动及不平衡惯性力(矩)既激起发动机动力总成本身的刚体振动和弹性振动,又激起汽车动力传动的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等,从而导致十分严重的振动、噪声及结构问题,最终传递给车身,引起整车振动与噪声。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指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及变速箱等)与车架或车身之间通过弹性悬置元件连接而成的系统,发动机动力总成的振动与路面激励力是通过弹性悬置元件传给车身,该项系统性能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振动向车体的传递,影响整车的 NVH 特性。
因此,最大限度的减小发动机动力总成所产生的振动及噪声向车身传递,是汽车减振和降噪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5.2、悬置系统功能介绍5.2.1 悬置总成的功用a)悬置系统的首要作用即最基本的作用是支承动力总成的动、静载荷,并使发动机动力总成在所有方向上的位移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与前舱内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b)隔离发动机动力总成的振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从发动机动力总成传递到车身/车架上的振动,能有效的降低振动及噪音;c)在汽车做紧急制动、加速或受其它外界负荷的作用下时,发动机不应有过大的位移;d)隔离由于轮胎及车身的抖动而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通过悬置系统而传向发动机动力总成,降低振动及噪音;e)悬置系统元件需有足够的使用寿命。
5.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方法5.3.1 设计需解决的问题a)主要起支撑减振的作用,因而,悬置必须要能够支撑起动力总成,并且保证其三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74个方向的位移和绕三个轴的转角在一定的限度内;b)发动机自身振动的隔离,即不让发动机不平衡力所造成的振动过分地传向车向车f i f IDLE / 2身,这就要求各悬置的固有频率与各激励源的频率必须满足的条件,其中,f i为各悬置的固有频率,f IDLE为怠速时各激励源的频率。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设计规范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设计规范一、悬置系统主要作用 (1)二、元件的主要种类 (1)三、悬置系统的设计指标 (2)四、悬置系统设计参数的输入 (3)1、动力总成的惯性参数 (3)2、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位置数据 (4)3、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刚度数据 (4)4、变速器的各挡速比和主减速比 (5)5、发动机的其他参数 (5)6、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周边的相关数模 (5)五、总成悬置系统的解耦设计及固有频率的合理配置 (5)1、解耦设计的原因 (5)2、固有频率的合理配置 (6)3、悬置系统解耦特性和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 (6)4、解耦和固有频率的合理配置的评价方法 (9)5、悬置系统解耦计算和固有频率配置的目的 (9)六、悬置系统的工况计算 (10)七、悬置支架设计 (12)八、置系统设计时应遵循的主要规范 (12)九、结语 (16)一、悬置系统主要作用发动机悬置是指专门设计制造的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系统进行装备使用的安装在发动机与汽车底盘之间,以隔离(减少)发动机振动能量向周围环境的传播和影响为目的的隔振系统。
合理设计和使用发动机悬置,可以明显降低动力总成及车体的振动水平,减少系统传递给车体的激振力,以及由此激发的车身钣合金和底盘相关零件的振动和噪声,从而明显提高车辆的耐久性和乘坐舒适性。
悬置系统的主要作用如下:1、固定并支承汽车动力总成;悬置首先是一个支撑元件、它必须能支承发动机总成的重量,使其不至于产生过大的静态位移而影响正常工作。
从支承的角度考虑,要求悬置刚度越高越好;从隔振的角度考虑,要求悬置的刚度越低越好。
因此悬置要有合适的刚度。
2、限位作用发动机在受到各种干扰力(如制动、加速或其他动载荷)作用的情况下,悬置能有效的限制其最大位移,以避免发生与相邻件的碰撞与干涉,确保发动机能正常工作。
衰减作用于动力总成上的一切动态力和对车身造成的冲击。
3、隔振降噪作用承受和衰减动力总成内部因发动机不平衡旋转和平移质量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力矩和不平衡扭矩;隔离发动机激励而引起的车架或车身的振动。
轿车悬架系设计指南设计
轿车悬架系设计指南(华福林编写)1.概言一辆性能优良的轿车,几乎所有的整车性能,譬如:动力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舒适性、经济性、通过性及安全性,都与底盘设计的优劣息息相关。
所谓汽车底盘,一般指车身(含内外饰件)以外的所有零部件总成装配成的平台而言,而汽车设计业内人士则还需将发动机、车架及它们相配套的零部件总成排除在外。
因此,汽车设计部门往往将《底盘》定义在两大系统之内,即:1.传动系统:含离合器、变速器、分动器、传动轴、前后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
2.行路系统:含前轴(包括车轮及轮毂)系、转向系、制动系、悬架系等。
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在对一辆新车试车后,除对其动力性、经济性评价外,该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也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诸如车辆高速行驶下“发不发飘”、“摆不摆头”、“跑不跑偏”等等。
以下仅就个人近50年汽车设计的经验,围绕轿车悬架结构因素对性能影响的简明讨论,供缺乏悬架设计经验的设计师参考。
2.汽车的悬架系2-1 悬架系是汽车的重要部分。
它是将车身(含车架)与车桥(轴)弹性联结的部件,主要功能是:2-1-1 缓解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和冲击,保证良好的平顺性。
2-1-2 衰减车身和车桥(或车轮)的振动。
2-1-3 传递车轮和车身(含车架)之间的各种力(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和力矩(制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
2-1-3 保证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
2-2 汽车悬架通常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和减震器组成。
2-2-1弹性元件(含各类弹簧)用来传递垂直力和缓解冲击;当汽车横向角刚度较小时,还需装横向稳定器(横向稳定杆)以减小车身的横向滚动角(侧倾角)。
2-2-2导向机构用来控制车轮相对于车身的运动特性,以保证必要的稳定性,同时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力和力矩。
2-2-3减震器仅用来衰减车身和车桥(或车轮)的振动振幅,它并不能改变悬架的“硬软”程度。
2-3 悬架结构一般分为两大类:独立悬架和整体桥悬架(非独立悬架)。
悬架系统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汽车悬架系统设计公司:鸿马华祥悬架设计有限公司班级: 1宿舍:学生:负责人:指导老师:目录第1部分绪论 (3)1.1 悬架系统的功能 (3)1.2悬架的工作原理 (3)1.3 悬架系统的分类 (5)1.4 设计任务 (11)第2部分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11)2.1 悬架的静挠度fc的确定 (11)2.2 悬架的动挠度fd的选择 (13)2.3 悬架的弹性特性 (13)2.4 后悬架主副弹簧刚度的分配 (14)2.5 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在前、后轴的分配 (15)2.6悬架的空间几何参数 (16)第3部分弹性元件的设计 (17)3.1 弹性元件简介 (17)3.2 螺旋弹簧的设计 (18)3.2.1 螺旋弹簧的刚度 (18)3.2.2 计算弹簧钢丝直径d (19)3.2.3 弹簧校核 (19)3.3 小结 (20)第4部分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 (20)4.1 导向机构受力分析 (23)4.2 横臂轴线布置方式的选择 (24)4.3 横摆臂主要参数 (25)第5部分减振器的设计 (26)5.1减震器简介 (26)5.2 双筒式液力减振器 (27)5.3 单筒充气式液力减振器 (30)5.4 减震器参数的设计 (32)第6部分横向稳定杆的设计 (36)6.1 横向稳定杆的作用 (36)6 .2 横向稳定杆参数的选择 (36)第7部分悬架的CATIA 3D建模图 (37)7.1前悬架系统——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37)7.2 后悬架系统——双横臂式独立悬架 (38)第8部分参考文献 (39)第9部分会议记录 (40)9.1 会议记录1 (40)9.2 会议记录2 (41)9.3 会议记录3 (41)第10部分任务报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悬置系统设计指南(一)2024
汽车悬置系统设计指南(一)引言概述:汽车悬置系统是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的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汽车悬置系统设计的指南,帮助读者了解悬置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从而优化汽车悬置系统的性能与驾驶舒适。
正文内容:一、悬置系统基本原理1. 悬置系统的定义和作用2. 悬置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3. 悬置系统的工作原理4. 悬置系统与驾驶稳定性的关系5. 悬置系统与乘坐舒适性的关系二、悬置系统设计要点1. 悬置系统弹簧的选取和设计2. 悬置系统减震器的选择和调整3. 悬置系统阻尼的调节和优化4. 悬置系统材料的选择与优化5. 悬置系统与车体结构的匹配设计三、悬置系统振动控制1. 悬置系统振动类型与特性2. 悬置系统振动控制的方法3. 悬置系统调频器的设计与优化4. 悬置系统振动控制与驾驶稳定性的关系5. 悬置系统振动控制与乘坐舒适性的关系四、悬置系统磨损与维护1. 悬置系统磨损的原因与表现2. 悬置系统磨损程度的检测方法3. 悬置系统磨损的预防与延长寿命的方法4. 悬置系统维护的注意事项5. 悬置系统维护对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五、悬置系统创新与发展趋势1. 悬置系统新材料的应用2. 悬置系统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3. 悬置系统电子化的趋势4. 悬置系统智能化的发展5. 悬置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悬置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要点,并在实际应用中引导悬置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汽车悬置系统的设计不仅影响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也与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密切相关。
因此,合理设计和维护汽车悬置系统对于提高整车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悬置系统将面临更多的创新与发展机遇,我们期待悬置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汽车驾驶体验和乘坐舒适性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置系统设计指南编制:审核:批准:发动机工程研究二院动力总成开发部主题与适用围1、主题本指南介绍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过程,以及所涉及到的基本流程文件核技术文件。
2、适用围本指南适用于奇瑞所有装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的M1类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
目录一、悬置系统中的基本概念 (4)1.1 悬置系统设计时的基本概念 (4)1.2动力总成振动激励简介 (6)二、悬置系统的作用 (8)2.1 悬置系统的设计意义及目标简介 (8)2.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整车NVH性能的影响 (8)三、悬置系统的概念设计 (10)3.1 悬置系统的布置方式选择 (10)3.2 悬置点的数目及其位置选择 (11)3.3 悬置系统设计的频率参数 (13)四、悬置系统相关设计参数 (14)4.1动力总成参数 (14)4.2 制约条件 (15)五、悬置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文件 (16)5.1 悬置系统VTS (16)5.2 悬置系统DFMEA (17)5.3 悬置系统DVP&R (17)5.4 其它技术及流程文件 (17)一、悬置系统中的基本概念1.1 悬置系统设计时的基本概念1:整车坐标系:原点在车身前方,正X方向从前到后,正Y方向指向右侧(从驾驶员到副驾驶),正Z方向朝上如图(1-1)。
(图1-1)整车坐标系2:发动机坐标系:原点在曲轴中心线与发动机和变速箱结合面的交点处;正X方向从变速箱到发动机,沿着曲轴中心线,正Y方向指向右侧如果沿着正X方向看,正Z方向朝下如图(1-2)。
(图1-2)发动机坐标系3:主惯性矩坐标系:原点在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置,正X方向从变速箱到发动机,沿着最小主惯性矩轴线,正Y方向通常沿着最大主惯性矩轴线,正Z方向朝下并且沿着中等主惯性矩轴线如图(1-3)。
(图1-3)主惯性坐标系4:扭矩旋转轴坐标系:原点在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置,正X方向从变速箱到发动机,沿着TRA方向,Y方向和Z方向可任意选择只要符合右手法则。
由于动力总成的不对称,MOI坐标系永远与发动机坐标系不平行。
所以围绕曲轴中心线如果有一小的扭矩波动,被很软的像弹簧支撑着的动力总成将会有一个围绕TRA旋转的趋势。
5:弹性轴和弹性中心:弹性轴只能由悬置位置、方向和刚度来确定,而与动力总成的质量特性无关。
如果最小静态力或力矩沿着某一方向作用到刚性的车身上导致车身在相同的方向产生一个位移或旋转,那么该方向就定义为某一弹性轴方向。
弹性中心是弹性轴线的交点,弹性轴是从静态的观点来定义的,在静态下,动力总成移动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为零。
因此,质量特性可以忽略。
6:打击中心:不用进行详细的数学解释,简单的刚性钟摆详见图(1-4)。
钟摆在O点支撑,物体的质心位置是G。
假定在OG的延长线上有一点Q,钟摆在Q点受到一个力,且与联机OQ垂直,这时在O点没有反作用力。
则O点和Q点互为打击中心,也就意味着O点和Q点是可逆的。
(图1-4)打击中心示意图6:解耦的概念:悬置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减少发动机的振动,这种振动在一定的频率围与一定的发动机激励耦合有关;在某一时间获得一个激励,例如曲轴扭矩的激励,如果是一种自然频率一种纯模态的一种激励就更好。
这样有两个优点。
第一,需要关注的只是一种频率,例如,设计时可以远离激励的频率,如怠速时的频率。
第二,某些动力总成的自由转角和频率对整车的结构很敏感。
所以,如果受激励的几个动力总成的自由转角和几种频率只用一种来代替,产生这种被称作结构敏感性的模型就是解耦。
了解为什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似乎很容易,但怎样评估悬置系统是解耦的,并不十分清楚。
传统意义上来说,模型分析是在一个坐标系通常在发动机坐标系下进行KEF指数的计算。
把在一定DOF 下的KEF的百分比作为在这个DOF下解耦的百分比。
这种评价解耦的方法是现在最常用的评价方法。
但据说国外有关资料说这种评价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常常造成很解误差。
下面是国外最新的评价解耦的方法。
“解耦与某一特定的激励有关,对于位移或力的解耦,在特定的方向上应该达到100%或尽可能高的KEF指数。
这个方向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发动机DOF下的坐标系。
为了转动或力矩的解耦,在运动以及发动机主惯性矩条件下,100%或尽可能高的KEF指数的力矩旋转轴方向是较好的。
例如,为了曲轴力矩的解耦,需要在TRA方向100%或尽可能高的KEF指数。
但是,TRA方向不是发动机坐标系下的某个DOF方向。
所以,在发动机坐标系DOF下的KEF指数,不能反映在所有激励条件下解耦的百分比。
”对于理论分析来说,解耦的概念显得就更加复杂了。
他实际上包括:惯性解耦、弹性解耦以及阻尼解耦(位移解耦)。
在悬置系统解耦分析当中,阻尼解耦通常被省略掉。
惯性解耦和弹性解耦成了关注最多的一种解耦途径。
惯性解耦在实际工程中比较容易实现,由于弹性解耦受到的限制条件较多,所以一般弹性解耦都是十分困难的。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我们看到的解耦概念体现在能量的集中率上。
但对于工程设计人员来说,能量集中是个很抽象的概念。
它只可作为评价性的结论,不能作为实际的悬置系统设计的方向性的参考。
对于解耦的概念这里只作简单的介绍。
在以后的章节里,会介绍实际工程中解耦的方法。
它们都是从“惯性解耦”与“弹性解耦”这两个概念出发,得出的一些实际工程经验。
1.2动力总成振动激励简介动力总成系统是由发动机的爆发力、旋转和往复不平衡力、路面的状况以及由附件和车身其它零部件传递的动态力或运动而引起激励。
主要的激励是曲轴上的部震荡扭矩、汽缸方向上的部力以及相关的运动;此外,还有来自路面和轮胎的激励。
简单总结有如下几个振动的根源:1.不平衡的回转运动质量所产生的离心力及离心力矩(都为一次)2.不平衡的往复运动质量所产生的惯性力及惯性力矩(一次、二次)3.不平衡的反作用简谐扭矩(其次数为汽缸数除2及其整数倍。
如6缸发动机即为3、6、9等次)4.个别气缸不工作或爆发压力不均匀(其次数为1/2次及其整数倍)5.因机身(曲柄箱)刚性不足导致力矩输出引起(多数是一次机身弯曲振动)6.由路面不平坦引起7.由汽车行驶中加速或刹车时的惯性力引起(使发动机产生纵向振动)8.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处刚性不足,多为200HZ左右的3/2阶的振动由此可以看出:造成汽车动力总成振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它引起的振动在阶次上、作用方向上、振动强弱上不尽相同,情况是相当的复杂。
一般说来他们取决于发动机的平衡特性,即和发动机的型式、缸数、工作转速、曲柄排列以及发火次序等有关。
对于悬置系统设计而言,前三项是最需要关注的振动源。
而由其引起的动力总成振动模态主要是平摇,纵摇及横摇。
一般高速下不平衡的惯性力(力矩)引起的振动大些,而低转速时(如怠速)则由不平衡的简谐扭矩引起的振动大些。
图1-5 发动机的三种主要的振动模态作为工程实例。
下表1.1给出了一些发动机的振动特性表1.1缸式,缸数曲轴转速围(rpm)发动机的主要扰动频率不平衡的倾覆力矩不平衡的离心力及离心力矩不平衡的惯性力及惯性力矩第一阶主谐第二阶主谐直列/V型 4缸600~6000 20~200 40~400 20~200 直列 5缸600~6000 25~250 50~500 10~100/20~200直列/ V型6缸600~5500600~460030~27515~11560~55030~26010~9020~115 V型 8缸600~6000 40~400 80~800 10~100V型 10缸600~2400 50~200 100~400 20~80V型 12缸600~2100 60~210 120~420 10~35和一般的机械不同的是汽车发动机的质量分布很不均匀,其转动惯量轴线和曲线中心线是不平行的。
两者间的夹角可达15度~30度;其次,发动机的各种激励力和激励力矩均偏离机组的重心。
因此能激起的振型很多。
例如不平衡的回转质量,离心力激发发动机产生垂向(x),横向(z),纵摇(γ),平摇(α)等振动;由不均匀的简谐扭矩能激起发动机产生横摇(β)平摇(α)等振动。
具体发动机扭矩波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f扭=2Nn/60C其中:C——冲程数N——气缸数n——转速。
二、悬置系统的作用2.1 悬置系统的设计意义及目标简介现代汽车发动机无一不是采用弹性支承安装的,这在汽车行业称之为“悬置”,在力学及振动工程中则是个隔振问题。
如果不用中间弹性元件而直接将发动机刚性地固紧在汽车车架(底盘)上,则当汽车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将导致机身由于车架的变形、冲击而损坏;而当汽车在平坦光滑的路面上行使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将导致车架、车身产生令人厌恶的结构噪声。
此外弹性悬置还能补偿在发动机安装及运动过程中由车架变形导致的相对位置的不精确。
由此可知,悬置系统的设计目标值:1) 能在所有工况下承受动、静载荷,并使发动机总成在所有方向上的位移处于可接受的围,不与底盘上的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2) 能充分地隔离由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向车架及驾驶室的传递,降低振动噪声;3) 能充分地隔离由于地面不平产生的通过悬置而传向发动机的振动,降低振动噪声;2.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整车NVH性能的影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整车NVH性能的影响仅次于排气系统、整车密封性和悬架系统,成为影响整车NVH性能的第4个重要因素。
经过一段时期的工程经验的总结,悬置系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跟NVH性能密切相关:发动机点火瞬间的抖动;经过颠簸路面引起的动力总成过大的振荡;发动机怠速时,方向盘、坐椅、仪表盘面板和前歇脚板等振动;整车在中频(30-60 HZ)时的粗躁度;整车在中频(30-70 HZ)时的轰鸣;由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阻抗导致的齿轮啮合噪声;1K-5K HZ时,悬置的金属结构传递的发动机噪声;对于不同的振动噪声形式,其频率围有所区别。
在实际工程中,人的主观感觉是整车NVH性能的一种重要的评价的方式。
但只有把主观感觉跟工程数据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区分并解决振动噪声问题。
实际上就是把主观判断出的振动噪声型式与其对应的频率围结合在一起。
针对这个问题,下表2.1给出具体的方法表2.1 振动噪声与其对应的频率围频率围(HZ)0-5 5-10 10-30 30-60 60——25-75 75-250 25-1500 1500——振动/噪声描述振荡抖动颤抖粗糙度嗡嗡声轰鸣声啸啸声鸣鸣声口哨声结合表2.1可以看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影响整车的NVH性能主要是在振动方面。
对于一个整车而言,其振动的隔离系统包括很多。
对于不同的系统其隔离的振动型式又有所区别。
虽然其隔离的振动频率相对较容易区分开来,但是其导致的振动的表现形式却很难区分。
比如:方向盘的振动于发动机悬置的隔振性能密切相关,它同时也与底盘的衬套和转向系统本身的减振性能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