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课标要求:】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结果;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理解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自主学习】

1.日本加快侵华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______________ 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

②1915年,日本公使_________ 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①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②欧美列强做出将____________ 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经过

「______ 年_______ 月 __ 日,从北京开始。

1 .爆发:主力: ___________________

“打倒卖国贼_______________

地点:北京------- ?上海

2.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主力:

高潮:“ _________ ”斗争

【探究】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有哪些人参加?有什么特点?

3.结果一一斗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①北京政府罢免了 ____________ 、章宗祥、 ___________ 的职务:

②拒绝在《 _______________ 》上签字。

【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能够拒签和约?

、意义(五四精神)

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合作探究】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而设的,分组讨论一下,我们现在怎样做才能真正体现五四精神。

【重难诠释】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①相同点: A .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革命的任务相同一一都是反帝反封建。

②不同点:

A.

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

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B. 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C. 目标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

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D. 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巩固练习】

2、 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 “废除二^一条”

B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C “还我青岛”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对这句话最确切的理解是() A 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B 中国工人阶级的参加改变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1、 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一战的推动

C 新文化运动促成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 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激化 C 中国工人阶级的参加促成了五四运动的胜利 D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4、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运动,这里的“彻底”指 ( )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C 学生在运动中起先锋作用

D 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舞台

5、 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最根本的因素是(

A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6、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A 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 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 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7、 五四运动之所以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

( )

A 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C 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8、 五四运动爆发的条件不包括( )

A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9、 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在于( ) A 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 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今与全国同胞立两革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 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

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一一《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

材料三 6月3日以后……在学生要求下,(上海)商人罢市。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 不除国贼,誓不开业”等揭

贴。……

材料四 (五四运动)浦东一带码头工人“全体一致表示,凡遇日本船只抵岸,不为起货,并分发传单, 劝导各码头劳动界切实进

行”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学生的基本主张。

2)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最担心的是什么?

3)据材料二、三、四,分析五四运动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探究】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有哪些人参加?有什么特点?

参加者有学生、工人和商人。 特点:一是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青年学生、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爱国运动; 二是工人阶级表现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 在斗争中 起了决定性作用。

【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能够拒签和约?

第一, 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收回了被德国强占的一切权益是合理的正义的要求; 第二, 中国人民各阶层联合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给北京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 第三, 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和华工的斗争; 第四, 中国代表团成员有强烈的爱国心。

选择题:

1、D

2、D

3、D

4、B

5、C

6、C

7、A

8、D

9、B 10、(1)希望工商各界联合起来,共同斗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担心工人罢工与学生罢课、商人罢市联合起来危机北洋政府的统治。 (3)五四运动后期,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工商学界联合起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群众爱国运动, 迫使北洋政府做出了让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不同: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迅速壮大

D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卖国行径

B 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悟

C 促使北洋军阀政府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10、 阅读下列材料:

D 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①从领导力量看:前者是资产阶级领导,由于其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且对帝

国主义报有幻想;后者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工人阶级等上历史舞台,进行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②从规模和群众基础上看,前者虽有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群众;后者的规模是

空前的,工、学、商等阶层都参加,反帝反封建方面的彻底性是空前的

③从结果和影响看,前者虽结束了封建专制,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后者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