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法课件
合集下载
氧气吸入技术PPT课件
![氧气吸入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3ae0c2b8f67c1cfad6b8f9.png)
停氧 取下鼻导管→关闭总开关→余气放 尽后关流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
插管长度
插管长度: 鼻尖至耳垂的2/3
.
固定方法
.
记录
.
注意事项
安全用氧,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 、防油、防热 用氧时做到“带氧进带氧出” 每日更换鼻塞或鼻导管2次以上 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当压力表指示 的压力为0.5MPa(5Kg/cm2)时应更换氧 气筒 氧气筒应根据实际情况悬挂“满”或“空 ”的标志,以防急救时搬错
项目十九:氧气吸入技术
学习目标
掌握缺氧程度的判断和吸氧适应证
掌握吸氧浓度及公式换算法
熟悉氧气筒供氧的使用方法
.
相关理论
概念 氧气吸入疗法 是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 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 以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法。
.
缺氧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
缺氧类型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
氧气吸入疗法的类型
低流量氧疗 指吸氧流量≦4L/min 高流量氧疗 指吸氧流量﹥4L/min
常压吸氧 指在1个大气压下吸氧 高压吸氧 指在高压氧舱中吸氧,吸氧压力 为1.2~3.0个大气压 低浓度吸氧 吸氧浓度<30% 中等浓度吸氧 吸氧浓度30%~50% 高浓度吸氧 吸氧浓度>50% .
给氧方法
鼻塞给氧
单侧鼻导管给氧 双侧鼻导管给氧 漏斗给氧
.
给氧方法
面罩给氧
头罩给氧 氧气帐给氧
.
氧气筒、氧气表装置
供氧装置
.
中心供氧装置
.
氧气枕
.
高压氧舱
.
插管长度
插管长度: 鼻尖至耳垂的2/3
.
固定方法
.
记录
.
注意事项
安全用氧,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 、防油、防热 用氧时做到“带氧进带氧出” 每日更换鼻塞或鼻导管2次以上 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当压力表指示 的压力为0.5MPa(5Kg/cm2)时应更换氧 气筒 氧气筒应根据实际情况悬挂“满”或“空 ”的标志,以防急救时搬错
项目十九:氧气吸入技术
学习目标
掌握缺氧程度的判断和吸氧适应证
掌握吸氧浓度及公式换算法
熟悉氧气筒供氧的使用方法
.
相关理论
概念 氧气吸入疗法 是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 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 以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法。
.
缺氧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
缺氧类型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
氧气吸入疗法的类型
低流量氧疗 指吸氧流量≦4L/min 高流量氧疗 指吸氧流量﹥4L/min
常压吸氧 指在1个大气压下吸氧 高压吸氧 指在高压氧舱中吸氧,吸氧压力 为1.2~3.0个大气压 低浓度吸氧 吸氧浓度<30% 中等浓度吸氧 吸氧浓度30%~50% 高浓度吸氧 吸氧浓度>50% .
给氧方法
鼻塞给氧
单侧鼻导管给氧 双侧鼻导管给氧 漏斗给氧
.
给氧方法
面罩给氧
头罩给氧 氧气帐给氧
.
氧气筒、氧气表装置
供氧装置
.
中心供氧装置
.
氧气枕
.
高压氧舱
氧气吸入疗法教学PPT课件
![氧气吸入疗法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40b8889ec3d5bbfd0a7496.png)
氧气吸入疗法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1
氧气吸入疗法(oxygen inhalation)
通过给氧,增加吸入空气中氧的浓度,以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 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从而预防 和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氧。
2
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
12
❖氧气表
压力表 减压器 流量表 湿化瓶 安全阀
用物
13
装表法
吹尘 接表 接湿化瓶 检查装置
14
装表
吹尘
接表
15
装表
接湿化瓶
接橡胶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6
装表
检查装置
17
其他用物
治疗盘内:棉签、镊子、鼻导管、橡胶管、 治疗碗、弯盘、别针、胶布、纱布、吸氧 记录本及笔,必要时备扳手。(松节油、乙 醇拔管时带)
18
方法
清洁
调流量
19
方法
接鼻导管
检查并润湿
20
方法
插管
(鼻尖至耳垂的2/3)
固定
21
方法
➢记录 ➢停氧:鼻导管 总开关 流量表 “有氧吸入,有氧拔出”
22
注意事项
➢ 用氧中应加强巡视,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 氧气装置有无漏气,导管有无扭曲、堵塞等。
❖ 缺氧症状改善:
烦躁不安 安静、心率变慢、血压上升、呼吸 平稳、皮肤红润温暖、发绀消失
氧流量 L/min
氧浓度 %
氧流量与氧浓度对照表 1 23456789
25 29 33 37 41 45 49 53 57
7
常用吸氧方法
面罩法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1
氧气吸入疗法(oxygen inhalation)
通过给氧,增加吸入空气中氧的浓度,以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 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从而预防 和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氧。
2
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
12
❖氧气表
压力表 减压器 流量表 湿化瓶 安全阀
用物
13
装表法
吹尘 接表 接湿化瓶 检查装置
14
装表
吹尘
接表
15
装表
接湿化瓶
接橡胶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6
装表
检查装置
17
其他用物
治疗盘内:棉签、镊子、鼻导管、橡胶管、 治疗碗、弯盘、别针、胶布、纱布、吸氧 记录本及笔,必要时备扳手。(松节油、乙 醇拔管时带)
18
方法
清洁
调流量
19
方法
接鼻导管
检查并润湿
20
方法
插管
(鼻尖至耳垂的2/3)
固定
21
方法
➢记录 ➢停氧:鼻导管 总开关 流量表 “有氧吸入,有氧拔出”
22
注意事项
➢ 用氧中应加强巡视,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 氧气装置有无漏气,导管有无扭曲、堵塞等。
❖ 缺氧症状改善:
烦躁不安 安静、心率变慢、血压上升、呼吸 平稳、皮肤红润温暖、发绀消失
氧流量 L/min
氧浓度 %
氧流量与氧浓度对照表 1 23456789
25 29 33 37 41 45 49 53 57
7
常用吸氧方法
面罩法
氧气吸入法 ppt课件
![氧气吸入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b970963c1ec5da51e27076.png)
25
2020/11/29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插管固定 将鼻导管轻轻插入双侧鼻孔约1cm,再将
导管绕过耳后,固定于下颌处,松紧适宜,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用氧期间不可自行调节流 量。
26
2020/11/29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整理记录: 整理用物归位 ; 洗手,记录用氧时间及氧流量,签名。
停用氧气: 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流量表 ; 帮助病人清洁鼻部,安置舒适体位 ; 取下氧气表,整理用物归位,记录停用氧气时间。
2020/11/29
氧疗的禁忌症:
百草枯中毒:高浓度氧会增加其毒性作 用。
使用博来霉素患者:博来霉素为碱性糖 肽类抗癌药物,可引起肺炎样症状及肺 纤维化,高浓度氧会加重这种副作用。
9
2020/11/29
氧疗的并发症
CO2 蓄积 吸收性肺不张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 氧中毒 火灾危险 湿化或雾化系统微生物污染
氧气吸入法
1
2020/11/29
氧气吸入法
概念: 通过给病人吸入高
于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 来提高病人肺泡内的氧 分压,达到改善组织缺 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 法。 目的:用于低氧血症 导致的缺氧改善组织缺氧
2
2020/11/29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5
2020/11/29
引起缺氧的原因: 引起低氧血症的原因 影响氧气运输和利用的原因
6
2020/11/29
引起低氧血症的原因:
1、吸入氧浓度或氧分压不足 2、通气障碍 3、气体弥散障碍 4、通气/血流(V/Q)失调 5、动-静脉分流
7
2020/11/29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完整版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0883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6.png)
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 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定期维护
4
定期对氧气瓶进行维护, 保持设备清洁和良好状态 。
使用规范
2
使用前应检查氧气瓶是否
完好,严禁使用过期或损
坏的氧气瓶。
压力调节
3
根据病情和医嘱调节氧气 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
Part
03
氧气吸入法操作步骤与规范
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确保氧气源安全、稳定,检查氧 气瓶或氧气管道的压力和流量。
适应症与禁忌症
• 中毒、溺水、电击等急性缺氧情况。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 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无绝对禁忌症,但在某些情况下应慎用或避免使用高浓 度氧,如
二氧化碳潴留: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吸入 高浓度氧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衰竭。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介绍成功案例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评估患者的 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发现并处理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和经验分享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提 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 心理支持和安慰措施,如倾听、鼓励 、安慰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和 压力。
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通风良 好,禁止吸烟及明火。
选择合适的鼻导管或面罩,确保 其与患者面部贴合良好,无漏气 现象。
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 态及合作程度,确定合适的氧疗 方案。
正确佩戴和使用鼻导管或面罩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清 洁鼻腔及面部皮肤。
4
告知患者及家属鼻导管或 面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 项及保养方法。
定期维护
4
定期对氧气瓶进行维护, 保持设备清洁和良好状态 。
使用规范
2
使用前应检查氧气瓶是否
完好,严禁使用过期或损
坏的氧气瓶。
压力调节
3
根据病情和医嘱调节氧气 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
Part
03
氧气吸入法操作步骤与规范
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确保氧气源安全、稳定,检查氧 气瓶或氧气管道的压力和流量。
适应症与禁忌症
• 中毒、溺水、电击等急性缺氧情况。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 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无绝对禁忌症,但在某些情况下应慎用或避免使用高浓 度氧,如
二氧化碳潴留: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吸入 高浓度氧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衰竭。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介绍成功案例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评估患者的 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发现并处理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和经验分享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提 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 心理支持和安慰措施,如倾听、鼓励 、安慰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和 压力。
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通风良 好,禁止吸烟及明火。
选择合适的鼻导管或面罩,确保 其与患者面部贴合良好,无漏气 现象。
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 态及合作程度,确定合适的氧疗 方案。
正确佩戴和使用鼻导管或面罩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清 洁鼻腔及面部皮肤。
4
告知患者及家属鼻导管或 面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 项及保养方法。
氧气吸入(中心供氧)PPT课件
![氧气吸入(中心供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f2b04919e8b8f67d1cb913.png)
见于Ⅱ型呼吸衰竭,PaO2↓,PaCO2↑ 预防:低浓度、低流量(1~2L/min)给氧
由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 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 刺激来维持. 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 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2020/7/18
氧气吸入法 (中心供氧)
任珈葭
2020/7/18
.
1
操作目的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 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一 种治疗方法
2020/7/18
.
8-2
2
缺氧程度的判断
程度 PaO2(kPa)
氧中毒
肺实质改变症状:胸骨下不适、疼痛、 灼热感; 呼吸增快、 恶心、 呕吐、 烦躁、断续的干咳 预防:
(1)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2)血气分析 (3)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020/7/18
.
8-4
4
氧疗副作用
肺不张
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 氧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症状: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轻度 >6.67
(50mmHg)
SaO2(%) 症状
>80
无发绀
给氧
1-2升/分
中度 >4~6.67 60~80 发绀
2-4升/分
(30-50mmHg)
呼吸困难
重度 <4
(30mmHg)
2020/7/18
<60
.
显著发绀 呼吸困难 三凹症
4-6升/分
8-3
由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 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 刺激来维持. 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 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2020/7/18
氧气吸入法 (中心供氧)
任珈葭
2020/7/18
.
1
操作目的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 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一 种治疗方法
2020/7/18
.
8-2
2
缺氧程度的判断
程度 PaO2(kPa)
氧中毒
肺实质改变症状:胸骨下不适、疼痛、 灼热感; 呼吸增快、 恶心、 呕吐、 烦躁、断续的干咳 预防:
(1)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2)血气分析 (3)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020/7/18
.
8-4
4
氧疗副作用
肺不张
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 氧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症状: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轻度 >6.67
(50mmHg)
SaO2(%) 症状
>80
无发绀
给氧
1-2升/分
中度 >4~6.67 60~80 发绀
2-4升/分
(30-50mmHg)
呼吸困难
重度 <4
(30mmHg)
2020/7/18
<60
.
显著发绀 呼吸困难 三凹症
4-6升/分
8-3
《氧气吸入法》课件
![《氧气吸入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5dd86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1.png)
氧气浓度的控制方法
探索如何控制氧气吸入的浓度,了解各危险及注意事项
揭示氧气吸入可能涉及的风险和潜在危险,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风险。
氧气吸入的历史渊源
回溯氧气吸入法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它是如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来逐渐 成为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方法。
常见的氧气吸入方式
介绍常见的氧气吸入方式,包括面罩式氧气吸入和鼻导管式氧气吸入,并分 析它们的适用场景及利弊。
氧气罐使用方法
详细介绍如何正确地使用氧气罐,并注意事项,以确保氧气吸入能够真正发 挥治疗效果。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氧气吸入法以其独特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课件将带您了解氧气吸入的各 个方面,包括使用方法、益处及潜在风险等。
氧气吸入法简介
探索氧气吸入法的定义、原理及其应用领域,了解为何它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氧气吸入对健康的益处
深入探讨氧气吸入的好处,包括增加能量、促进新陈代谢以及提高大脑功能 等,让您对其积极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
氧气吸入疗法ppt课件
![氧气吸入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d7a3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1.png)
原理
氧气吸入疗法通过增加吸入气体中的 氧气浓度,提高肺泡氧分压,使氧气 更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从而提高 血氧饱和度,改进组织缺氧状态。
氧气吸入疗法的重要性
改进缺氧症状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症状,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 等,氧气吸入疗法可以有效缓解 患者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富氧离子空气疗法在高原缺氧地区的实践效果
富氧离子空气疗法在高原缺氧地区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效改进了当地居民的缺氧 状态。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进一步研究不同患者对氧疗的个性化需求
01
未来的研究需要针对不同患者类型和个体差异,探索更加个性
化的氧疗方案。
提高氧疗装备的便携性和舒适性
02
为了方便患者的使用,未来的氧疗装备需要更加轻便、易于携
发展
目前,氧气吸入疗法已经从单一的氧气吸入发展到了多种情势的治疗方法,如高 压氧治疗、富氧面罩治疗等。同时,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氧气吸入疗法也 与无创通气技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治疗方式。
02
氧气吸入疗法的适应症与 禁忌症
适应症
低氧血症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缺氧, 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 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呈 进行性发展。
02
氧气吸入疗法可以改进COPD患 者的低氧血症,减轻呼吸困难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破坏,造成充满性肺泡水肿和渗出。
氧气吸入疗法通过增加吸入气体中的 氧气浓度,提高肺泡氧分压,使氧气 更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从而提高 血氧饱和度,改进组织缺氧状态。
氧气吸入疗法的重要性
改进缺氧症状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症状,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 等,氧气吸入疗法可以有效缓解 患者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富氧离子空气疗法在高原缺氧地区的实践效果
富氧离子空气疗法在高原缺氧地区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效改进了当地居民的缺氧 状态。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进一步研究不同患者对氧疗的个性化需求
01
未来的研究需要针对不同患者类型和个体差异,探索更加个性
化的氧疗方案。
提高氧疗装备的便携性和舒适性
02
为了方便患者的使用,未来的氧疗装备需要更加轻便、易于携
发展
目前,氧气吸入疗法已经从单一的氧气吸入发展到了多种情势的治疗方法,如高 压氧治疗、富氧面罩治疗等。同时,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氧气吸入疗法也 与无创通气技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治疗方式。
02
氧气吸入疗法的适应症与 禁忌症
适应症
低氧血症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缺氧, 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 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呈 进行性发展。
02
氧气吸入疗法可以改进COPD患 者的低氧血症,减轻呼吸困难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破坏,造成充满性肺泡水肿和渗出。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f17e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9.png)
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COPD、心衰等。
老年患者特点与应对
心理特点 可能存在孤独、焦虑等情绪问题。 对新事物接受较慢,需要更多耐心解释。
老年患者特点与应对
01
应对措施
02
03
04
选择低流量、持续吸氧方式, 避免氧中毒。
加强心理关怀,减轻焦虑情绪。
家属参与护理,提高患者依从 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特点与应对
雾化吸入
03
对于严重呼吸道干燥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直接增
加呼吸道湿度。
肺部感染控制方法
01
02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氧气吸入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范,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更换吸氧管路
长时间使用的吸氧管路容 易滋生细菌,定期更换可 减少感染机会。
加强患者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 内细菌滋生,从而降低肺 部感染风险。
作用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增 加组织供氧,促进组织代谢,维持 机体生命活动。
氧气吸入途径与方式
01
途径
氧气可通过鼻导管、鼻塞、面 罩、氧气帐等多种途径吸入。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可选择持 续吸氧、间断吸氧或高浓度吸氧
等不同方式。
02
方式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症状,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 炎、肺水肿、心功能不全等。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目录
• 氧气吸入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氧气吸入设备介绍与使用 • 氧气吸入操作规范与流程
目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特殊人群氧气吸入法注意事项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老年患者特点与应对
心理特点 可能存在孤独、焦虑等情绪问题。 对新事物接受较慢,需要更多耐心解释。
老年患者特点与应对
01
应对措施
02
03
04
选择低流量、持续吸氧方式, 避免氧中毒。
加强心理关怀,减轻焦虑情绪。
家属参与护理,提高患者依从 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特点与应对
雾化吸入
03
对于严重呼吸道干燥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直接增
加呼吸道湿度。
肺部感染控制方法
01
02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氧气吸入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范,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更换吸氧管路
长时间使用的吸氧管路容 易滋生细菌,定期更换可 减少感染机会。
加强患者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 内细菌滋生,从而降低肺 部感染风险。
作用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增 加组织供氧,促进组织代谢,维持 机体生命活动。
氧气吸入途径与方式
01
途径
氧气可通过鼻导管、鼻塞、面 罩、氧气帐等多种途径吸入。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可选择持 续吸氧、间断吸氧或高浓度吸氧
等不同方式。
02
方式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症状,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 炎、肺水肿、心功能不全等。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目录
• 氧气吸入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氧气吸入设备介绍与使用 • 氧气吸入操作规范与流程
目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特殊人群氧气吸入法注意事项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氧气吸入疗法 ppt课件
![氧气吸入疗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cade24f61fb7360b4c65db.png)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0.5MPa时,即不 可在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
5.对已用空和未用的氧气筒,应分别挂“空”或“满”的 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以免急用时因错搬氧气筒而 影响抢救速度。
ppt课件
31
氧气吸入浓度
掌握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重要的作用。 (1)如氧浓度低于25%,则和空气中氧含量(占20.93%)
冲走呼出气中的CO2 防止重复吸入CO2
适用于缺氧而无CO2潴留的病人
ppt课件
21
普通面罩
优点 吸入氧浓度略高于鼻导管
缺点 分钟通气量大的患者很难达到
高FiO2 保持密闭是提高FiO2的前提
影响饮食及交谈
可能导致皮肤刺激
不适于长期使用
ppt课件
22
(五)头罩法
头罩法简便、无刺激,能根据病情调节氧浓度,长时间吸氧也不会发生氧中 毒,透明的头罩便于观察病情,适用于患儿吸氧。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鼻导管或鼻塞: 注意事项
氧流量最大5 – 6 lpm 如需> 6lpm, 应更换其他吸氧装置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破溃
避免固定过紧 检查鼻孔或耳廓有无压迫
ppt课件
17
鼻导管或鼻塞
优点 使用方便 耐受良好 活动自如,方便吃饭及交谈
缺点 吸入氧气的浓度不恒定,受患
ppt课件
27
(八)氧气管道化装置(中心供氧装置)
医院的氧气可集中由供应站供给,设管道通至各病区、门诊、急诊室等。供 应站设有总开关进行管理,各用氧单位配有流量表,连接即可使用。
ppt课件
28
中心供氧装置
ppt课件
29
5.对已用空和未用的氧气筒,应分别挂“空”或“满”的 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以免急用时因错搬氧气筒而 影响抢救速度。
ppt课件
31
氧气吸入浓度
掌握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重要的作用。 (1)如氧浓度低于25%,则和空气中氧含量(占20.93%)
冲走呼出气中的CO2 防止重复吸入CO2
适用于缺氧而无CO2潴留的病人
ppt课件
21
普通面罩
优点 吸入氧浓度略高于鼻导管
缺点 分钟通气量大的患者很难达到
高FiO2 保持密闭是提高FiO2的前提
影响饮食及交谈
可能导致皮肤刺激
不适于长期使用
ppt课件
22
(五)头罩法
头罩法简便、无刺激,能根据病情调节氧浓度,长时间吸氧也不会发生氧中 毒,透明的头罩便于观察病情,适用于患儿吸氧。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鼻导管或鼻塞: 注意事项
氧流量最大5 – 6 lpm 如需> 6lpm, 应更换其他吸氧装置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破溃
避免固定过紧 检查鼻孔或耳廓有无压迫
ppt课件
17
鼻导管或鼻塞
优点 使用方便 耐受良好 活动自如,方便吃饭及交谈
缺点 吸入氧气的浓度不恒定,受患
ppt课件
27
(八)氧气管道化装置(中心供氧装置)
医院的氧气可集中由供应站供给,设管道通至各病区、门诊、急诊室等。供 应站设有总开关进行管理,各用氧单位配有流量表,连接即可使用。
ppt课件
28
中心供氧装置
ppt课件
29
氧气吸入ppt免费课件
![氧气吸入ppt免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2b80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8.png)
压阀连接,通过 流量计调节氧气流量,将湿化
瓶与面罩连接。
给患者吸氧
将面罩放置在患者的口鼻处, 确保密封良好,然后开始吸氧
。
监测患者情况
在吸氧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 的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 指标,及时调整氧气流量。
氧气吸入的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吸氧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确保设备完好和安全。
CHAPTER 06
氧气吸入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氧气吸入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高效制氧技术
研发更高效、更稳定的制氧技术,提高氧气浓度 和纯度,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智能化控制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氧气吸入设备 的智能化控制,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氧气吸入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吸氧方式
吸入氧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吸入氧浓度。
不同的吸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 等会影响治疗效果,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合适的吸氧方式。
吸氧时间
患者配合度
吸氧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吸氧时间。
患者配合度不高会影响治疗效果,应加强 患者教育,提高患者配合度。
。
气胸、纵隔气肿
03
这些疾病会导致肺组织压缩,影响气体交换,应避免吸入氧气
。
特殊人群的氧气吸入
孕妇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低氧血症,需要吸入氧气以维持母婴 安全。
儿童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低氧血 症,需要吸入氧气以改善缺氧症状。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发生低氧血症,需要吸入氧气以改 善生活质量。
瓶与面罩连接。
给患者吸氧
将面罩放置在患者的口鼻处, 确保密封良好,然后开始吸氧
。
监测患者情况
在吸氧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 的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 指标,及时调整氧气流量。
氧气吸入的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吸氧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确保设备完好和安全。
CHAPTER 06
氧气吸入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氧气吸入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高效制氧技术
研发更高效、更稳定的制氧技术,提高氧气浓度 和纯度,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智能化控制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氧气吸入设备 的智能化控制,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氧气吸入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吸氧方式
吸入氧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吸入氧浓度。
不同的吸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 等会影响治疗效果,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合适的吸氧方式。
吸氧时间
患者配合度
吸氧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吸氧时间。
患者配合度不高会影响治疗效果,应加强 患者教育,提高患者配合度。
。
气胸、纵隔气肿
03
这些疾病会导致肺组织压缩,影响气体交换,应避免吸入氧气
。
特殊人群的氧气吸入
孕妇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低氧血症,需要吸入氧气以维持母婴 安全。
儿童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低氧血 症,需要吸入氧气以改善缺氧症状。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发生低氧血症,需要吸入氧气以改 善生活质量。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
![氧气吸入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9f6a9e4afe04a1b171de43.png)
氧气吸入法
六、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
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 拧螺旋,避免引起燃烧。 2.供氧应先调节流量,然后连接鼻导管;停 氧时,应先分离鼻导管接头,再关流量表小开 关,以免一旦关开倒置,大量气体冲入呼吸道 会损伤肺组织。
氧气吸入技术
三、操作前准备: 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病人:了解氧气吸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 点,取舒适体位; 用物:
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置氧气表、湿化瓶、扳手 、一次性无菌鼻管、换药碗(内盛清水、上盖无菌纱布) 、用氧记录。
治疗车下层:医用废物收集袋、生活废物收集袋。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谢谢!
有效吸氧的种类
1.低浓度氧疗:﹤40%。用于低氧血症伴CO2 潴 留。 一般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2.中浓度氧疗: 40%~60%。用于明显通气/灌 注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 3.高浓度氧疗:﹥60%。用于单纯缺氧、无 CO2潴 留。 4.高压氧疗:特制的加压舱内。用于CO中毒。
调节流量: 打开流量表,根据需要调节好流量 ; 鼻导管蘸水湿润并检查鼻导管通畅 。
中心供氧的操作流程
插管固定: 将鼻导管轻轻插入双侧鼻孔约1cm
,再将导管绕过耳后,固定于下颌处, 松紧适宜,用安全别针固定于枕旁 ;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用氧期间不可自行 调节流量 。
中心供氧的操作流程
整理记录: 整理用物归位 ; 洗手,记录用氧时间及氧流量,签名 。
供氧设备
中心供氧装置2
氧气筒和氧气表装置1
供氧设备
吸氧器具1 鼻塞 头罩
吸氧器具2
鼻导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导管 优点 使用方便 耐受良好 活动自如 , 方便吃 饭及交谈 缺点
分钟通气量大的患 者很难达到高的吸 入氧浓度(< 0.40) 不能用于鼻道完全 梗阻的患者 可能引起头痛或粘 膜干燥 容易移位
注意事项
氧流量最大6 lpm。
氧流量 > 6 lpm, 应更换其他吸氧装置。 避免固定过紧,检查鼻孔或耳廓有无压迫 氧流量 > 4 lpm时, 使用湿化瓶可使患者 感觉舒适。
(四)氧中毒
目前认为氧中毒所造成的特殊的细胞 损害,主要归因于细胞内产生氧自由基 或其它化学活性的疼痛,吸气时加重,刺激 性干咳等。若继续吸入高浓度氧,即可出现 肺顺应性和弥散功能下降,进行性发展为呼 吸窘迫、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临床表现具有滞后性、非特异性。 尚无一项可帮助确诊的辅助检查。
中心供氧装置2
氧气筒和氧气表装置1
供氧设备
吸氧器具1
鼻塞
头罩
吸氧器具2
辅助用物
氧气吸入法 一.评估患者
病情 年龄 缺氧程度 治疗情况 鼻腔状况 心理反应
氧气吸入法 二.计划
供氧设备 (1)用物 准备 吸氧器具
辅助用物
安静 洁 清
(2)环境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技术
操作前准备:
医生: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对于氧分压正常的缺氧,如:心输 出量减少、急性心梗、贫血、 CO中毒、急 性高代谢状态等,目前看法不一,但通常 做法是:在明确诊断后,不管是否处于需 要氧疗的水平,一般均给予氧疗。
氧疗的禁忌症:
百草枯中毒:高浓度氧会增加其毒性作用。 使用博来霉素患者:博来霉素为碱性糖肽 类抗癌药物,可引起肺炎样症状及肺纤维 化,高浓度氧会加重这种副作用。
病人:了解氧气吸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及配合要点,取舒适体位; 用物:供氧装置、治疗盘内放标签、鼻导管、 玻璃接管、安全别针、蒸馏水或冷开水、橡胶
氧气吸入法
鼻导管吸氧1 L/min时
FiO2 = 21% + 4 × 1% = 25%
鼻导管吸氧10 L/min时
FiO2 = 21% + 4 × 10% = 61%???
另一种情况是慢性低氧血症病人,通气/ 灌流比(V/Q)低下的区域,因低氧而收缩 的血管,吸氧后有不同程度的舒张,而增 加CO2蓄积。 这两类病人吸氧虽有潜在危险,但并不是 氧疗的禁忌,因为病人 PaO2 下降,常在
(二)吸收性肺不张
呼吸道不完全阻塞的病人,呼吸空气时, 肺泡内氧被吸收后,留下氮而维持肺泡不 致塌陷。 吸氧后,V/Q低下的肺泡内,大部分氮被吸 入的氧所替代,由于肺泡内氧迅速弥散过 肺泡壁而进入循环,肺循环吸收氧的速度
预防及治疗
中毒的肺部损害有可能恢复,但后果严重。 因为肺部损害使动脉血氧合不全,而治疗 又需要提高 PaO2 以解除低氧血症,这样又 使肺组织进一步遭到损害。 治疗氧中毒的关键问题,是预防高浓度氧 对肺泡的损害。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法(80分)
(1)操作时间限制在15分钟内
(2)操作步骤及具体操作要求
低氧血症: 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预测低限,正常 PaO2=100-0.3×年龄±5mmHg,临床上 PaO2<60mmHg称为低氧血症。
缺氧:
指氧的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或 组织由于氧化过程障碍不能正常利用氧, 使机体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引起缺氧的原因:
引起低氧血症的原因
休克 栓塞
影响氧气运输和利用的原因
组织中毒性缺氧(histotoxic hypoxia) 氰化物中毒 酒精中毒
氧疗的适应症
理论上,只要PaO2 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就 可以给予氧疗。
单纯低氧血症的急性患者:PaO2<60mmHg或 SaO2 < 90%:相对高浓度氧气吸入。 低氧伴高碳酸血症的患者: PaO2<50 mmHg 时才给予氧疗,且氧浓度应该控制在较低
妊娠四个月内胎儿,视网膜尚未出现血管, 四月后才开始血管化过程,直至足月娩出 后一个月,才完成血管化。视网膜上未成 熟的血管,易受氧的损害。
视网膜血管改变与 PaO2 高有关,也与血管 未成熟有关。
新生儿吸氧应注意:
吸氧不要使FiO2>0.4
应监测视网膜血管直径改变,由于婴儿取 血困难,不易常规行血气检查,故此方法 是有价值的监测措施
气雾装置: 雾化面罩
气雾装置: T管
低流量吸氧装置适应症
潮气量 呼吸频率
呼吸方式
300 – 700 ml < 25 bpm
规律, 一致
氧疗的并发症 CO2 蓄积
吸收性肺不张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
氧中毒
火灾危险
湿化或雾化系统微生物污染
(一)CO2 蓄积
吸入高浓度氧有二种情况引起CO2蓄积:
一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此类病人长期血内 PCO2 升高。CO2 已丧失兴奋化学感受器的 作用,呼吸只依赖低氧作为驱动力,一旦 吸入高浓度氧,驱动作用消失,病人通气 量低落,CO2 蓄积而致CO2麻醉。
氧气吸入法 住院患者最普遍应用的治疗
> 50%的住院患者没有医嘱即接受氧疗
Small D, Duha A, Wieskopf B, et al. Uses
氧是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之一,正常 成人氧储存约为1500ml,静息状态每分 钟耗氧量约250ml,缺氧4-5分钟即可对 大脑造成不可逆性损伤。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三、实施:
核对解释(3分) :
携用物至床前,核对床号、姓名,说明目 的,取得合作 3分。 装表连接(12分):
将流量表插入床头中心管道供氧装置插 孔内 4分; 湿化瓶盛蒸馏水或冷开水 1/3 ~ 1/2 满, 连接好湿化瓶 8分。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清洁鼻腔(12分):
检查鼻腔黏膜及通气情况 4分;
氧气吸入法 四、评估
(1)患者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2)医生操作规范,保证用氧安 全。
(3)医患之间沟通有效,患者能有效配合 并获得安全用氧知识。
氧气吸入法 五、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 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 防油。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 用带油的手拧螺旋,避免引起燃烧。 2.供氧应先调节流量,尔后连接鼻导管; 停 氧时,应先分离鼻导管接头,再关流量 表小开关,以免一旦关开倒置,大量气体 冲入呼吸道会损伤肺组织。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者,如哮喘、 支气管、肺气肿、肺不张等。 2 .心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 难者,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氧不能由 毛细血管渗 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 类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4.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5.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 分娩产程过长胎心音异常等。
小结
1、概念、目的
2、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3、氧气吸入的注意事项
4、氧气吸入的评估
课后 复习
1、复习氧气吸入的目的;
2、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3、氧气吸入的注意事项。
谢谢!
鼻导管吸氧20 L/min时
FiO2 = 21% + 4 × 20% = 101%!!!
有效吸氧的种类
1.低浓度氧疗:﹤40%。用于低氧血症伴CO2潴 留。 一般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2.中浓度氧疗: 40%~60%。用于明显通气/ 灌注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
3. 高浓度氧疗:﹥ 60 %。用于单纯缺氧、无 CO2潴留。
储氧面罩(非重复吸入) = 普通面罩 + 储氧气囊
储氧气囊与面罩之间有单向活瓣
面罩上也有单向活瓣
简易呼吸器 面罩下方装有一个大的气囊以储存氧气
吸气时, 由气囊提供氧气, 不与空气混合
FiO2固定
氧疗中的湿化
正常人体呼吸道有过滤、加温、湿化 吸入气体的功能,但氧流速在1 - 4L/min 时,不论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口咽或鼻咽 部均能对吸入气体充分湿化。但更高的流 速或直接经气管内给氧,应对气体进行充 分湿化。
氧气吸入的操作流程 整理记录(10分): 整理用物归位 4分; 洗手,记录用氧时间及氧流量,签名 6 分。 停用氧气(16分): 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流量表 6分; 帮助病人清洁鼻部,安置舒适体位 4分; 取下氧气表,整理用物归位,记录停用 氧气时间 6分。 操作时间(5分)_______分钟超时扣5分
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小支气管周围水肿及 小气道内有分泌物,易造成低 V/Q 区。若 FiO2 超过 0.6 ,肺泡可萎陷而形成分流区。
肺的下垂部肺泡比较小,又易聚存水肿液
及分泌物,故吸收性肺不张易见于肺的下
预防的方法: 吸氧浓度尽可能不要超过60% 若施行通气治疗,可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鼓励排痰
(三)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
临床上给氧方法:
氧疗装置的分类 低流量装置 高流量装置
低流量吸氧装置
鼻导管 恒定氧流量
鼻咽与口咽作为储氧部位(reservoir) 平均容积50 ml 相当于解剖死腔的1/3
鼻导管
吸入氧浓度不确定
-- 除受氧流量影响外,也取决于呼吸频 率、潮气量和呼吸方式。 高流量可能引起患者不适
--导致鼻粘膜干燥、痰液结痂
氧 气 吸 入 法
呼吸系统的三个环节
氧气吸入法
概念: 通过给病人吸入高 于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 来提高病人肺泡内的氧 分压,达到改善组织缺 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 法。
氧气吸入法
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血氧含量
氧气吸入的技术要求 供氧设备及用物 给氧操作程序 评估患者
调节流量 注意事项
供氧设备
氧气吸入法 3.用氧过程中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精 神状态、皮肤颜色、温度与呼吸方式等有 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还可测定动脉血 气分析判断疗效,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