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中考重难点突破终极复习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比热容、热值和热机综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比热容、热值和热机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a817744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8.png)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比热容、热值和热机综合一、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热本领1.应用:调节温度(1)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2)水箱冷却剂;(3)暖气储热材料;(4)生物体内的水;(5)热岛效应;(6)海陆风。
2.特点: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变化量和吸放热多少均无关。
3热量计算:Q=cmΔt相同。
注意:同一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意味着Q吸4.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考点1.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初温相同。
考点2.转换法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
物体吸热能力的大小通过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慢反映。
考点3.看图像得结论如图所示,b是水。
分析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温较快的是煤油。
若二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更多。
由此可见,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二、热值——表示燃料的放热本领1.特点:热值是燃料自身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放出热量多少、是否完全燃烧均无关。
2.热量计算:Q 放=mq =Vq3.热效率计算(燃烧燃料去烧水)例1.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 的水从25℃加热至100℃,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燃烧了6kg 的无烟煤,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
求: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解:锅炉内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水Δt =4.2×103J/(kg·℃)×200kg×(100℃-25℃)=6.3×107J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 煤g =6kg×3.4×107J/kg=2.04×108J 此锅炉的效率:786.310==30.9%2.0410Q Q η⨯≈吸放J J三、热机考点1.能量转化问题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10.“凸透镜成像实验”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10.“凸透镜成像实验”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https://img.taocdn.com/s3/m/cb2e5e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2.png)
10.“凸透镜成像实验”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实验考点1.高度问题1.实验前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调整到同一高度,即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应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正中央。
2.如果燃烧过程中蜡烛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偏高,若想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则应:将蜡烛向上移动或将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
技巧:物像跷跷板,高低都相反。
实验考点2.测焦距方法1.平行光测焦距突破口:最小最亮的光斑例1.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即焦点所在位置注意:刻度尺要估读!方法2.二倍焦距法测焦距突破口:图像特殊点u=υ=2f例2.如图所示,小明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与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υ之间的关系,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5 cm。
特殊点P:u=υ=2f=10cm∴f=5cm注意:记得÷2方法3.解不等式确定焦距范围突破口:根据题目信息,列出u 或υ与f 之间的关系,解不等式。
关键信息通常是:1. u 、υ大小关系; 2.成像特点。
不等式结果取值原则:同大取大,同小取小。
例3.如图所示,当光屏、透镜以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 8cm <f <10cm 。
解析:由图可知,u =20cm ,υ=16cm ,u >υ根据u 、υ大小关系可确定此题属于凸透镜成像规律:联立①②③得:8cm <f <10cm例4.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 处移到距凸透镜18cm 处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 9cm <f <12cm 。
解析: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f <u <2f联立①②③④,①和③“同小取小”,②和④“同大取大”,于是得:9cm <f <12cm 实验考点3.透镜遮挡问题结论:透镜被遮挡一部分后,成像特点是:仍成完整的像,但像会变暗。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速度综合计算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速度综合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9063a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1.png)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速度综合计算一、交通标志牌、速度表、列车时刻表问题1.交通标志牌1.“北京60km ”的含义是此地距北京60km ;2.“40”的含义是从此地到北京这段路上限速或最大速度40km/h 。
2.速度表由速度表可知:汽车此时行驶速度为80km/h 。
3.列车时刻表①某段总路程s 总:两地路程之差;②某段总时间t 总:终点到达时间减去起点发车时间;③某段平均速度:=s t 总总。
例1.南广高铁广西路段动车开通运营,将带动桂东南地区融入广西高铁经济圈,下表为D3621次列车由南宁开往广州的运行时刻表。
列车由南宁东开往贵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车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D3621南宁起始点17:000南宁东17:1117:1511km宾阳17:4617:4894km 贵港18:1118:18151km广州南21:18终点站565km解答:南宁东到贵港:s 总=151km -11km=140km ;t 总=18:11-17:15=56min=1415h 平均速度:140km ==150km/h14h 15s t υ=总总二、追击相遇问题1.相遇小红的路程:s 1=υ1t 小紫的路程:s 2=υ2t两人初始距离:s =s 1+s 2=(υ1+υ2)t2.追及小红的路程:s 1=υ慢t 小紫的路程:s 2=υ快t两人初始距离:s =s 2-s 1=(υ快-υ慢)t技巧:相遇: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追及: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例2.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m ,小明以5m/s 的速度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小丽的速度为3m/s ,则二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用时________s 。
解析:s 明+s 丽=υ明t +υ丽t =400m+400km ==50s +5m/s+3m/ss s t υυ=明丽明丽例3.步行人的速度υ1=5km/h ,骑车人的速度υ2=15km/h ,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 ,则骑车人多久才能追上步行人?解析:两人路程差:s =υ1t 先=5km/h ×0.5h=2.5kms 2-s 1=υ2t -υ1t =(υ2-υ1)t211 2.5km ==0.25h 15km/h 5km/hs s t υυ-=--23.超车错车问题解题关键:以黄车为参照物,即假定它静止,研究两车相对运动。
中考物理难点知识点如何突破
![中考物理难点知识点如何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2b5a3a1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8.png)
中考物理难点知识点如何突破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而物理学科在其中往往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解概念,还需要掌握实际应用和解题技巧。
在中考物理中,存在一些难点知识点,让许多同学感到困扰。
那么,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首先,我们来谈谈力学部分。
力学中的浮力问题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
要突破这一知识点,关键在于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公式。
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的,而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 F 浮= G 排=ρ 液 gV 排。
对于这一公式的应用,需要同学们能够准确判断物体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并根据不同状态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以一个常见的浮力问题为例:一个实心金属球在水中下沉,求它受到的浮力。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金属球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金属球的体积。
然后,根据公式 F 浮=ρ 液 gV 排,代入水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金属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浮力的大小。
在学习浮力时,同学们可以多做一些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浮力的存在和变化。
比如,将一个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漂浮状态,测量排开的水的体积,从而加深对浮力概念的理解。
接下来是电学部分。
电路故障分析是电学中的一大难点。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有清晰的认识。
常见的电路故障有短路和断路两种情况。
短路是指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从电源的正极回到负极,断路则是电路中某处断开,导致电流无法通过。
在分析电路故障时,可以采用假设法和排除法。
先假设某个元件出现故障,然后根据电路中的现象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例如,一个串联电路中,灯泡不亮。
我们可以先假设灯泡短路,如果灯泡短路,那么电路中的电流会变大,其他元件可能会被烧坏;如果假设灯泡断路,那么电路中就没有电流。
通过观察电路中的其他现象,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来确定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为了更好地掌握电路故障分析,同学们要多做一些练习题,熟悉各种故障情况下电路的表现,同时要学会画出电路图,清晰地展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元件的关系。
中考物理知识点练习:串联和并联(重难点突破)(解析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练习:串联和并联(重难点突破)(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5adf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d.png)
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重难点分类突破15.3 串联和并联(重难点突破)一.重点:识别串联和并联电路(共10小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关于灯泡L1、L2、L3连接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1、S2都断开,L1、L3串联B.S1、S2都闭合,L2、L3并联C.S1闭合,S2断开,L1、L3串联D.S1断开,S2闭合,L1、L2、L3都能发光【解析】A、S1、S2都断开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泡L3、L1回到电源负极,所以灯泡L1、L3串联,故A正确。
B、S1、S2都闭合,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分支,一支经灯泡L3、另一支经开关S2、灯泡L2,然后共同经S1回负极,则L2、L3并联,故B正确;C、S2断开,S1闭合,灯泡L2断路,灯泡L1短路,电流只从灯泡L3经过,此时只有灯泡L3工作,故C错误。
D、S1断开,S2闭合,灯泡L1、L3并联,然后再与L1串联,则L1、L2、L3都能发光,故D正确。
【答案】C。
2.实验小组的同学连接了四个电路(如图)来探究开关的控制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电路中,开关S只控制L1B.乙电路中,闭合开关S,两灯都亮C.丙电路中,闭合开关S,L1亮,L2不亮D.丁电路中,断开开关S,L1不亮,L2亮【解析】A、甲中,两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开关可控制两个灯泡,故A错误;B、乙中,开关断开,两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开关闭合,L1短路,L2亮,故B错误;C、丙中,闭合开关,两灯泡短路,都不亮,故C错误;D、丁中,闭合开关,两灯泡并联接入电路,断开开关,电路为灯泡L2的简单电路,故D正确。
【答案】D。
3.某电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闭合S1与S2,灯泡L1与L2并联B.仅闭合S1与S2,灯泡L1与L2串联C.仅闭合S2与S3,灯泡L1与L2串联D.全部闭合,灯泡L1与L2并联【解析】AB、仅闭合S1与S2,电流的路径有两条,灯泡L1与L2并联,故A正确,B错误;C、仅闭合S2与S3,灯泡L1被短路,只有灯泡L2接入电路中,故C错误;D、全部闭合,电源的两端被导线相连,电源短路,故D错误。
(整理)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重难点及例题分析全册精品
![(整理)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重难点及例题分析全册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d2aae76a6c30c2259019ea9.png)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重难点及例题分析(全册精品)第一章声现象一、复习要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2的探究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课本P14的探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本P14图11--4的演示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补充: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课本P19的演示实验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复习精华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复习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b613176c85ec3a87c2c5a7.png)
第十三—十四章内能内能的利用★常考点一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和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此外,内能还与物体质量、种类、结构、状态有关.2.热传递: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的现象,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物体各部分之间存在,热传递达到平衡时温度.3.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放出热量,内能.4.改变内能的途径:和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改变内能其实质是和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其实质是能量的.★常考点二比热容1.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其单位是.2.比热容的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收(放)热的多少无关.3.热量计算: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物体温度降低时放热=.★常考点三热机1.热机:利用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常见的热机种类很多,例如: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汽发动机等.内燃机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一种热机.2.内燃机(1)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如:汽车的动力机械.(2)分类: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和柴油机(用柴油作燃料).(3)工作过程冲程、冲程、冲程、冲程.做功冲程是将能转化为能,压缩冲程是将能转化为能.★常考点四燃料的热值1.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其单位是.2.质量为m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气体燃料的热值通常用“”作为单位,相应的公式应该改写成。
4.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燃料的利用率无关.★常考点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能量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的.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也不会.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第十五—十六章电流电压电阻★常考点一两种电荷1.电荷: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就说该物体带上了,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其实质是自由电子发生了,可以用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电荷的多少叫,其单位是.2.电荷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自然界中的电荷有,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规定为电荷,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3.验电器:(1)原理:同种电荷.(2)作用:检验物体.(3)使用:观察验电器箔片的张角,张角越大,验电器带的电荷越.4.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其导电的原因是物质内有大量的,金属导电靠的是,常见的导体有、、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常见的绝缘体有、等.★常考点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电荷的形成电流,电流是有方向的,把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2.电路的组成:电路是由导线、开关、所组成的电流路径.提供电能的装置;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它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开关是的装置.3.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电流通过用电器,各处相的电路.(2)开路:开路又叫断路,某一处的导致用电器不能工作的电路.(3)短路:A.电源短路: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源的电路.B.用电器短路:用导线直接连接了用电器的电路,此时用电器中没有电流通过.4.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画图要注意规范;元件分布均匀,图呈长方形,比例适中、清晰美观、与实物对应等.5.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 ;(2) .★常考点三串联和并联串、并联电路区别★常考点四电压1.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的原因,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不同电源提供电压值各不相同.2.电压单位:电压用字母表示,其国际主单位是,用字母表示,还有单位、.3.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家庭电路中电压是.手机电池的电压一般是,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值不应超过,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常考点五电流和电压的测量1.电流的强弱: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通常用字母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uA).2.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是,电路符号是.它有个量程,分别是和,分度值分别是和.3.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A.先调零后联在待测电路中;B.电流必须从极流进极流出;C.所测电流值不能超过电流表的;可采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D.绝对不允许直接将电流表接在两极上.4.电流表的读数方法:(1)明确电流表的;(2)确定电流表的;(3)看表针偏转了多少格;(4) 格数=电流值5.明确电流表大量程与小量程之间的关系,.6.电压表:测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是,电路符号是,实验室用的电压表有0~3 V和0~15 V 两个量程,其分度值分别是.7.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要联在电路中;B. “+”“-”接线柱要正确,进出;C.所测电压值不能超过其量程.可采用的方法选择合适的量程.★常考点六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及电压规律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用代数式表示为:2.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用代数式表示为:.3.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即;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既★常考点七电阻1.电阻及其单位: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表示导体对电流的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电路符号,电阻的单位.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取决于导体的、、,与导体两端电压和流过的电流无关.3.半导体和超导现象: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叫现象.应用有:超导体、磁悬浮、超导电子元件等.★常考点八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由电阻率大,熔点高且外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瓷筒上制成.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来改变电阻,电路符号.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改变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有时还起到作用.U总=U1=U2=…=U n.I总=I1=I2=I3=…=I n. U总=U1+U2+…+U n4.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应联接入电路中,应接入两个接线柱,若滑片向远离下接线柱方向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会.5.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流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到6.电阻箱:既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又能表示出连入的.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常考点一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与导体的电阻成.2.表达式:3.欧姆定律的理解(1)在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2)在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常考点二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1.电阻的串联(1)在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若串联的电阻阻值分别为,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为,则=.(2)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长度,所以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2.电阻的并联(1)在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若并联的电阻阻值分别为,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为,则=.(2)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常考点三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欧姆定律,即2.电路图:如图所示3.要测量的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1)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2)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R1、R2RRR1、R2R1RI=UR.的倒数之和.第十八章电功率★常考点一电能1.电功:电流通过某段导体所做的功叫做电功,消耗电能的过程即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将电能转化为能的过程.2.电能(电功):国际主单位是,符号,日常生活中常用单位是,物理学中叫,1 kW·h =.3.电功的基本计算公式为,推导公式为、、。
九年级物理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重难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7cff3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7.png)
一、内能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二、比热容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字母 c 表示,单位是J/(kg·℃)。
水的比热容为 4.2×10³ J/(kg·℃),表示质量为 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³ J。
2. 比热容的应用:解释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现象。
计算热量:Q = cmΔt (Q 表示热量,c 表示比热容,m 表示质量,Δt 表示温度变化量)三、热机1. 热机的原理:利用内能做功。
2. 内燃机:汽油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在于压缩冲程中,柴油机压缩程度更大。
3. 热机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热量损失、减少摩擦等。
四、电流和电路1. 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 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源短路(不允许)和用电器短路。
五、串联和并联电路1.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欧姆定律基础过关及重难点突破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欧姆定律基础过关及重难点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c7c9d02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7.png)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欧姆定律基础过关及重难点突破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探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控制变量法保持电阻不变—→定值电阻改变电压—→滑动变阻器、电压表观察电流变化—→电流表②中期操作a.依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b.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电压)。
③后期分析序号电压U/V电流I/A110.2220.4330.6结论: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探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控制变量法保持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电压表更换电阻—→多个定值电阻观察电流变化—→电流表a.依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b.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记录几组电阻和电流值(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保持电压不变)。
序号-11R电流I /A10.20.420.10.230.050.1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至最大值处。
b.能否用灯泡代替定值电阻?不能!灯丝电阻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探究I 与U 的关系中,保护电路、改变电阻R 两端电压;探究I 与R 的关系中,保护电路、保持电阻R 两端电压不变。
d.如何保持电压不变?换大调大,换小调小!巩固练习: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B.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应置于最左端C.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之一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D.该实验的结论是“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更换电阻时,开关应闭合B.实验中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为取平均值C.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之一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D.该实验的结论是“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3.在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初三物理难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三物理难点归纳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c4e1d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2.png)
初三物理难点归纳总结大全初三物理学科是中学知识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学生们常常遇到的难点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三物理学科,下面将对初三物理学科的一些难点进行归纳总结。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难点及其解决方法吧!一、力学部分的难点初三物理的力学部分,是学生们经常遇到的难点之一。
以下是一些力学部分的难点及解决方法:1.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物理学的重点难点之一。
同学们需要理解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原理,同时掌握如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题目解答。
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实验进行巩固。
2.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计算也是一个常见的难点。
同学们需要掌握如何计算摩擦力以及摩擦力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实际例子和实验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此知识点。
3. 合力的求解合力的求解是初三物理学习中的难点之一。
学生需要学会将多个力的作用合成为一个合力,或者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对于三角形合力和平行四边形合力的求解,同学们需要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物理学习中。
二、光学部分的难点初三物理的光学部分也是学生们经常遇到的难点之一。
以下是一些光学部分的难点及解决方法: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部分的重难点之一。
同学们需要了解光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应用折射定律进行题目解答。
在解答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光线的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镜子和透镜的成像镜子和透镜的成像是光学部分的难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掌握镜子和透镜的成像规律,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公式和特点。
在学习中,可以通过真实场景的观察和实验来巩固理论知识。
3. 光的颜色与光的分光现象光的颜色与光的分光现象也是光学部分的难点之一。
同学们需要了解光的颜色与光的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如何利用棱镜将白光分解为七种颜色。
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加深对此知识的理解。
初三物理复习突破难点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初三物理复习突破难点的解题思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efda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1.png)
初三物理复习突破难点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导语:初三物理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许多学生头疼的科目。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问题,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同学们突破物理学习的难点,提升复习效果。
【一、理清基础知识】首先,要想突破物理学习的难点,必须从理清基础知识开始。
物理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础知识对后续的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1 重点复习基本概念在物理学习中,基本概念是我们理解问题的基础。
首先要熟悉力、能量、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的定义和单位,并能够正确运用。
1.2 熟悉物理公式物理是一个非常注重计算和应用的学科,熟悉各类物理公式对解题至关重要。
要做到以下几点:a) 温故知新:及时复习以前学过的公式,保持记忆的新鲜度。
b) 理解公式来源:思考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物理意义,避免机械记忆。
c) 运用灵活: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公式,注意尺度转换和量纲的要求。
1.3 解题技巧物理解题中,掌握一些解题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a) 画图法:对于与几何形状有关的物理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
b) 运用数学知识:物理与数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例如代数运算、三角函数等。
【二、强化实践操作】物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操作,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
以下几点是我们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内容:2.1 实验设计在实验中,我们要合理设计实验步骤,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的重点是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实验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
2.2 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一个常用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在无法进行真实实验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模拟软件、实验器材或制作简单的模型来进行模拟实验,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2.3 考试回顾和分析在考试结束后,及时回顾试卷,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中考物理重难点解析突破难题的解题思路分享
![中考物理重难点解析突破难题的解题思路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64e8ab4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6.png)
中考物理重难点解析突破难题的解题思路分享近年来,中考物理的难度逐渐增加,学生们常常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
本文将分享一些解题思路,帮助学生们突破中考物理的难题。
一、理解题目要求在解决物理难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题目要求。
理解题目意义的关键在于解析各个关键字。
常见的关键字例如“求”、“计算”等,根据这些关键字,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题目需要我们做什么。
阅读题目时,建议在题目上划线圈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二、分析题目组成在解答一道难题之前,有必要分析题目的组成部分。
题目可能由多个不同的知识点组成,这些知识点在解题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将题目组成部分分开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并且可以将问题简化成更小的部分,更容易解决。
三、运用物理公式在解答难题时,恰当地运用物理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公式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然而,仅仅套用公式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理解公式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选择和运用公式。
在解答难题时,可以将已知条件整理出来,通过公式计算求解未知量。
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单位变换和精度要求,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图像辅助分析在解答某些物理难题时,图像辅助分析是非常有帮助的。
将题目中的信息转化成图像,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例如,当题目涉及到力的平衡或物体的运动规律时,可以通过画力的示意图或运动轨迹图来帮助分析问题。
图像辅助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五、独立思考并多角度思考在解答物理难题时,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被别人的思路束缚。
同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本质,这有助于我们拓宽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多角度思考可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六、练习和总结突破中考物理的难题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总结。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可以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了解解题思路。
同时,我们要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和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初三物理复习重难点攻克
![初三物理复习重难点攻克](https://img.taocdn.com/s3/m/872942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a.png)
初三物理复习重难点攻克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是一门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学科。
在初三阶段,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和概念,同时也需要解决一些难点。
本文将讨论初三物理复习中的重难点,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电学知识难点在初三物理学习中,电学知识通常是学生们感到困惑的内容之一。
特别是对于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功率等概念的理解,往往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概念,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中的流动,通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安培(A)。
学生们往往会混淆电流与电荷量的概念。
要理解电流的概念,可以类比水流。
水流越大,代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水量越多,电流也是如此。
此外,了解欧姆定律(U = RI)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2. 电压电压是保持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驱动力,通常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伏特(V)。
学生们往往对于电压的概念感到困惑,这里给出一个简单的解释:电压就像是给电荷赋予了能够推动它在电路中流动的能量。
同时,学生们需要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以便更好地应用电压概念。
电阻是对电流流动的阻碍,通常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学生们往往分不清电阻与电阻器的概念。
电阻是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的量度,而电阻器是用来调节电路中电阻的元件。
了解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
4. 电功率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转化或传递的电能量,通常用符号"P"表示,单位为瓦特(W)。
学生们通常会混淆电功率与电能的概念。
电功率是电能转化或传递的速率,类似于功率和力的关系。
因此,电功率与电流和电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P = UI来计算。
二、运动学知识难点在初三物理学习中,运动学知识也是一个较为困难的点。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突破难点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突破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0d57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b.png)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突破难点物理作为中考科目之一,是许多同学复习备考的难点之一。
尤其是在应对难点题目时,很多同学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可行的物理复习方法,帮助同学们突破难点。
一、理论知识的巩固物理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学科,因此首先要巩固理论知识。
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1. 多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仔细阅读物理教材和一些优质参考书,理解每个概念的定义和原理,为解决难题奠定基础。
2. 制作思维导图: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呈现出来,加深记忆和理解。
3. 刷题巩固:做大量的基础题,困难题和综合题,不仅可以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锻炼解题能力。
二、重点难点知识点的攻克1. 分析难点:对于复习中遇到的难点,首先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
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也可以参考其他相关资料。
2. 归纳总结:将难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关键内容。
可以通过制作复习卡片或整理笔记的方式,将重点知识点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加深记忆。
3. 解题方法的总结:对于各类难题,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对于计算题,可以先理清思路,列出所需的公式和已知条件;对于图像题,可以通过画图解析法来解决。
三、实践操作的重要性物理学科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操作的支持。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1. 实验模拟:借助模拟器、虚拟实验软件等工具,进行实验模拟,加深对物理实验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 实际实验:尽可能亲自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增强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和记忆。
3. 习题实践: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思维方式的调整物理学科注重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调整思维方式:1. 立体思维训练:通过画图、构建模型等方式,培养立体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
初三物理课程复习突破高分的方法与技巧
![初三物理课程复习突破高分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b516d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f.png)
初三物理课程复习突破高分的方法与技巧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初中学生重要的一门课程。
在初三物理课程复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概念、理解物理原理,同时要学会解题技巧,提高考试成绩。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与技巧,帮助初三学生突破高分,有效备考。
一、理清基础知识,夯实基本概念物理学习的第一步是理清基础知识,夯实基本概念。
在复习中,学生应重点关注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力、功、能量等。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后续学习和解题至关重要。
建议学生通过复习课本、参考书籍等途径,进行详细的概念解析和梳理。
二、掌握物理原理,理解公式推导物理学科离不开物理原理和公式推导。
在复习中,学生需要注重理解背后的物理原理,而非死记硬背公式。
通过掌握物理原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有助于解题时的灵活应用。
建议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重点关注物理原理的讲解和例题的解析,加深理解。
三、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多做题目巩固复习物理课程时,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并进行大量的题目巩固。
物理题目通常涉及计算和推理两个方面,因此学生需要在复习中注重这两个方面的训练。
对于计算型题目,学生应熟悉基本公式的使用和计算方法,多做相关练习题,并注意核对答案。
对于推理型题目,学生要善于分析题目、提炼关键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原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注重实验知识,强化实验技巧物理学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需要熟悉实验知识,并强化实验技巧。
复习时,学生应重点关注实验内容和相关实验步骤,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物理原理和操作技巧。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考察题的练习,锻炼自己的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复习物理课程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实际情况,将复习内容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时间节点。
同时,学生还可以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巩固练习的时间,确保全面复习。
初三物理的重点和难点的总结
![初三物理的重点和难点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a60f8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2.png)
《初三物理的重点和难点的总结》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初三物理的重点和难点。
力学部分可是很重要的哟!像牛顿定律,这可是解释物体运动的关键。
比如说,你推一个箱子,用的力越大,箱子移动得就越快,这就是牛顿定律在起作用。
还有浮力,想想船能在水上漂着,就是因为浮力。
电学也不简单呢!电路的串联和并联,一定要搞清楚。
家里的灯泡、电视,它们的电路连接方式可都不一样。
同学们,把这些重点掌握好,物理就能学好啦。
《初三物理的重点和难点的总结》同学们,咱们接着聊聊初三物理的重点和难点。
光学部分也很关键哟!比如凸透镜成像,照相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给你们讲个例子,我们用放大镜看东西,能把东西放大,这就是凸透镜的作用。
还有热学,像物态变化,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这里面都有物理知识。
同学们,多想想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就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啦。
《初三物理的重点和难点的总结》
同学们,咱们再来说说初三物理的重点和难点。
能量部分也很重要哦!动能、势能的转化,像荡秋千,从高处到低处,势能就变成了动能。
还有功和功率,比如搬东西,用的力和移动的距离就能算出功,而功率就是表示做功快慢的。
同学们,只要认真学,这些重点和难点都能攻克的。
初三物理复习策略分享
![初三物理复习策略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34dde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c.png)
初三物理复习策略分享物理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既重要又有难度。
在初三物理复习阶段,合理的复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分享一些初三物理复习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重点突破初三物理知识点众多,学生需要明确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和近几年中考真题,确定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突破。
可以通过预习、复习课堂笔记、习题集等途径,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些重点内容。
同时,可以借助老师、同学的帮助,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
二、总结归纳初三物理的知识点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和关联,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将相似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差异;可以将相关的公式和定律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框架性的知识结构;可以将一些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解题的思维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物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际的例子和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解析真题、习题,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此外,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小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进一步巩固物理知识。
四、拓宽思维物理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点进行拓展思考,发散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可以思考一些实际问题和应用问题,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可以进行思辨性讨论,对物理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五、合理时间安排初三物理复习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分配复习任务。
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时间安排,将重点内容放在复习计划的前面,保证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将难度适中的内容放在后面,不要将难题堆在一起,造成压力过大。
同时,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可以利用课间时间、晚自习等碎片时间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物理冲刺复习攻略:难点突破升华提高
![中考物理冲刺复习攻略:难点突破升华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93793a86a417866fb94a8e42.png)
中考物理冲刺复习攻略:难点突破升华提高当时是怎么做错的,属于哪种类型,以后应该怎么样做才能避免?回归课本掌握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但在考查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生产实例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
由于试题大多数源于教材内容,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教材,弄清课本里各种物理规律的内涵,实验的原理、步骤、探究方法、实例分析等。
还要关注细节,包括课本里的各种插图、小提示等内容。
中考变化灵活应对中考的题型发生微小变化如何应对?特别是选择题多了两道,每题3分,不小心错一题,很可能就是相差一个等级。
选择题考查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中考网提示这就更需要学生在知识的系统性上把握得更好,不留盲点;在选择题的解法上注重积累,易错点上注意归纳,就能在选择题上拿高分。
综合模拟强化应试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
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考验,中考网提醒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难点突破升华提高中考物理题易、中、难比例为6∶3∶1,其中30%的中档题和10%的难题得分情况直接关系到考生的等级划分,这些题考查的核心能力其实是学生的应变能力。
出题方向基本是设置变化的物理情境,要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
如:当电路的某个电阻发生变化时,会影响整个电路的情况等。
所以,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要养成细致分析条件的习惯。
下面这些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有些小的变化,由于见过相似题型而容易忽视;有时考虑了这个变化,却忽略它引起的另外一个变化等等;又如设计性的实验题,测密度常规方法是用天平、量筒测,而改用浮力的知识怎么测?测电阻有哪些特别方法?这些,都需要学生积极归纳,灵活掌握。
对于最后一道压轴题,中考网提醒学生在答题时应充满信心。
通常前两问都不算难,只有最后一问(约占5分)变化较多,要求综合能力较高。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重难点大总结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重难点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64da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7.png)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重难点大总结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规律列表2.成像原理图三、显微镜和望远镜四、提醒强调1.凸透镜成实像知识要点①物距大,物体比像大,υ物>υ像②像距大,像比物体大,υ像>υ物③物距小,物体比像小,υ物<υ像④像距小,像比物体小,υ像<υ物2.凸透镜物像间移动规律——物像同侧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距着向左移动;物体向右移动,像跟着向右移动)物像之间的距离和:u +υ≥4f3.凸透镜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焦距越大,会聚能力越弱。
4.同一次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五、重难点突破题型1.利用物距、相距判断成像原理,确定焦距范围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以是7cmB.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再次出现清晰的像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6cmB.将凸透镜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C.将蜡烛和光屏分别远离凸透镜适当距离,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D.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仍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右移动例3.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υ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题型2.变换焦距后,为了成清晰像,如何移动物体、透镜、光屏例1.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未画出)。
九年级物理中考重难点突破终极复习
![九年级物理中考重难点突破终极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7d6bd12b8f67c1cfbd6b83d.png)
2015年深圳市九年级物理终极查漏补缺一、简单电路与欧姆定律1、(2014•锦州)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灯L不发光,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对于此电路可能故障的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灯L短路B.灯L断路C.滑动变阻器R2断路D.定值电阻R1断路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b滑动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灯L变亮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灯L变暗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灯L变亮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灯L变暗3、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到中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都变大B.电路总功率变大,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C.电路总功率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D.电流表A2和电压表V的示数都保持不变4、(2014•遂宁)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5、(2014•南充)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乘积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乘积变大C .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D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 6、(2014龙东)11.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小B .电压表V 2 的示数与电流表A 的示数的比值不变C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的示数不变D .电压表V 1与电压表V 2的示数之和不变 7、(2014•内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B .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C . 电流表A1的示数和电流表A2的示数同时变小D . 电流表A1的示数和电流表A2的示数同时变大 8、(2014•黔东南州)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不变的是( ) A . 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 B . 电压表V 示数与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 C . 电压表V 示数与与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 D . 电压表V 示数与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 9、(2013北京)12.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深圳市九年级物理终极查漏补缺一、简单电路与欧姆定律1、(2014•锦州)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灯L不发光,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对于此电路可能故障的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灯L短路B.灯L断路C.滑动变阻器R2断路D.定值电阻R1断路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b滑动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灯L变亮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灯L 变暗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灯L变亮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灯L 变暗3、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 后,在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到中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都变大B.电路总功率变大,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C.电路总功率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D.电流表A2和电压表V的示数都保持不变4、(2014•遂宁)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5、(2014•南充)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11题图 V 2V 1 A R 1R 2 P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乘积变大 B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乘积变大 C .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D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 6、(2014龙东)11.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小B .电压表V 2 的示数与电流表A 的示数的比值不变C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的示数不变D .电压表V 1与电压表V 2的示数之和不变7、(2014•内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B .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C . 电流表A1的示数和电流表A2的示数同时变小 D . 电流表A1的示数和电流表A2的示数同时变大 8、(2014•黔东南州)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不变的是( ) A . 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 B . 电压表V 示数与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 C . 电压表V 示数与与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 D . 电压表V 示数与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9、(2013北京)12.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开关S 闭合,灯L 正常发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亮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暗C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暗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亮10、(2013泰安)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右端向左滑向中点处的过程中( )A. 电压表V 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 2示数变大B. 灯泡变亮,电流表A 2示数变小C. 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变 ,灯泡亮度不变D. 电流表A 1示数不变,电流表A 2示数变大11、(2012四川眉山)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 1为定值电阻,开关S 闭合后,滑片向右移动时(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12、(2012江苏淮安)如右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有关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以及灯泡亮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读数变大,电压表的读数变小,灯泡变暗B.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电压表的读数变大,灯泡变亮C.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变小,灯泡变暗D.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教都变大,灯泡变亮13、(2012南宁)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变小C.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D.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14、(山东省烟台市2014)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图示位置向左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示数变大B.电流表A2示数变小C.电压表V和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D.电压表V示数变大15、(2014年临沂市)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若再闭合开关S1,则A.灯泡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B.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不变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增大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减小16、(2014年临沂市)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中点向右端滑动的过程中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B.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D.灯泡L变亮17、(达州市2014年)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会儿,两只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灯L断路B、灯L短路C、电阻R断路D、电阻R短路18、(2014龙岩)图7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大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图719、(2014•辽阳)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灯泡变亮,表示数变大B.表示数不变,表示数变小C.灯泡变暗,表示数不变D.表示数变大,表示数变小20、2014•铁岭)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上移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示数不变,示数变大B.示数不变,示数变大,示数变大C.示数变小,示数变大,示数变大D.和示数的和不变21、(2014•淄博)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闭合时()A.A示数变小,V示数变大B.A示数变大,V示数不变C.A示数不变,V示数变小D.A示数不变,V示数变大22、(2013乐山)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A. 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B. 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不变C. 电流表A示数不变,灯泡L亮度变亮D. 电压表V1示数不变,灯泡L亮度变暗23、(2013威海)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变24、(13鄂州)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
将两用电器位置互换后再次闭合开关S,两个电表指针均发生明显偏转。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则A.灯L短路B.灯L断路C.电阻R断路D.电阻R短路25、(12泰州)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时观察到:L1和L2两灯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其原因可能是A.L1断路B.L2断路C.电流表断路D.电流表短路26、(12宿迁)如图,电源电压不变,两只电表均完好。
开关S闭合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个灯泡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A.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1短路B.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1断路C.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2短路D.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灯泡L2断路27、(12漳州)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均不发光,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灯L1短路B.灯L1断路C.灯L2短路D.灯L2断路28、(12菏泽)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29、(11福州)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L1、L2均能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
过一会儿,灯都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可能发生的故障是A.L1灯丝断了 B.L1短路 C.L2灯丝断了 D.L2短路30、(10贵港)小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的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当她把开关S闭合后,发现电灯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这时用电压表测得E、D 两点间和E、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零,而A、E间和B、E间以及A、C间的电压均不为零,这说明A.灯泡L2的灯丝断了或灯座接触不良B.开关的触片或接线柱接触不良AVL1SL2L2SL1AVC.电流表的接线柱接触不良D.灯泡L1的灯丝断了或灯座接触不良二、电功与电功率1、(2014•威海)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2、(2014•嘉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扫地机器人具有主动躲避障碍物、自动吸尘、自动返回充电灯诸多智能功能,如图是某款扫地机器人及铭牌上的部分参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机器人吸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转动时内部压强减小,从而使杂物进入吸尘器.(2)电池容量“2000mAh”是指当工作电流为2000mA,能持续供电1小时.若充满电后所有点亮用于扫地,则可供机器人持续正常工作多长时间?(3)机器人的供电系统没有自动充电功能,当检测到电池容量低至10%时会自动返回充电.若返回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20牛,为确保机器人能顺利返回充电,需要充电时离充电座最远为多少米?(剩余电池容量的40%用于提供客克服阻力做功)3、(2014年福建省泉州)早餐喝豆浆已经成为许多人的选择。
如图27所示为某款全自动豆浆机及其铭牌,其主要结构:中间部位是一个电动机带动的刀头,用来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外部是一个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管,负责对液体加热煮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