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合集下载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原理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Vc,分子式C6H8O6。

Vc具有还原性,可被I2定量氧化,因而可用I2标准溶液直接测定。

其滴定反应式:C6H8O6+I2= C6H6O6+2HI用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药片,注射液,饮料,蔬菜,水果等的V含量。

I2微溶于水而易溶于KI溶液,但在稀的KI溶液中溶解得很慢,所以配制I2溶液时不能过早加水稀释,应先将I2和KI混合,用少量水充分研磨,溶解完全后再加水稀释。

I与KI间存在如下平衡:I2+I-=I3-游离I2容易挥发损失,这是影响碘溶液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因此溶液中应维持适当过量的I-离子,以减少I2的挥发。

空气能氧化I-离子,引起I2浓度增加:4 I-+O2+4H+=2I2+2H2O此氧化作用缓慢,但能为光,热,及酸的作用而加速,因此I2溶液应处于棕色瓶中置冷暗处保存。

I2能缓慢腐蚀橡胶和其他有机物,所以I应避免与这类物质接触。

I2溶液的标定用Na2S2O3标定。

而Na2S2O3一般含有少量杂质,在PH=9-10间稳定,所以在Na2S2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2CO3,Na2S2O3见光易分解可用棕色瓶储于暗处。

碘量法的基本反应式:2S2O32-+I2=S4O62-+2I-由于Vc的还原性很强,较容易被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氧化,在碱性介质中这种氧化作用更强,因此滴定宜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考虑到I2在强酸性中也易被氧化,故一般选在PH为3-4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三、试剂配制I2溶液:6.6g I2和18.5g KI,置于研钵中加少量水,在通风橱中研磨。

待I2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入棕色试剂瓶,加水稀释至250ML,摇匀,放置暗处保存。

Na2S2O3溶液(0.1mol·dm-3)的配制:称取26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或无水硫代硫酸钠16g),加入1000ml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后,加入约0.2g 的Na2CO3 ,(浓度为0.02%)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取上层清液标定。

直接碘量法测定药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直接碘量法测定药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直接碘量法测定药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11化学曾凯平11218022一实验目的1.掌握碘标准溶液的配制注意事项。

2. 通过维生素C的测定了解直接碘量法的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分子式C6H4O6。

由于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其反应式为:碱性条件下可使反应向右进行完全,但因维生素C还原性很强,在碱性溶液中尤其易被空气氧化,在酸性介质中较为稳定,故反应应在稀酸(如稀乙酸、稀硫酸或偏磷酸)溶液中进行,并在样品溶于稀酸后,立即用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由于碘的挥发性和腐蚀性,不宜在分析天平上直接称取,需采用间接配制法;通常用基准As2O3对I2溶液进行标定。

As2O3不溶于水,溶于NaOH:As2O3+6NaOH═2Na3AsO3+3H2O由于滴定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进行,需加H2SO4中和过量的NaOH,并加入NaHCO3使溶液的pH=8。

I2与亚砷酸之间的反应为:AsO32-+I2+H2O═AsO43-+2I-+2H+三器皿和试剂酸式滴定管;NaHCO3、KI、I2(以上为AR),As2O3(于105 C 干燥至恒重),6mol·L-1NaOH,0.5mol·L-1H2SO4,10%HAc,1%淀粉溶液,维生素C片剂。

四实验步骤1. 0.1mol·L-1I2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10.8gKI,溶于10mL蒸馏水中,再用表面皿称取I2约6.5g,溶于上述KI溶液,加1滴浓盐酸,加水稀释至300mL,摇匀,用玻璃漏斗过滤,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暗处。

2.0.1mol·L-1I2标准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基准As2O30.15g,加6mol·L-1NaOH溶液10mL,微热使溶解,加水20mL,加甲基橙指示剂1滴,加0.5mol·L-1H2SO4试液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粉红,再加NaHCO32g、水30mL、淀粉指示剂2mL,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半分钟内不褪色,计算I2的浓度。

碘量法测定vc含量

碘量法测定vc含量


先使用铜盐与过量的KI进行反应生成CuI2
2 2CuSO4+4KI=CuI 2+2K2SO4

CuI2 不稳定随即分解为Cu2I2 和游离的碘
2CuI2=Cu2I2+ I2


生成的碘和维生素C反应 ,直到溶液里的VC被碘 全部氧化为止。 剩余的微量碘与淀粉指示剂生成蓝色。
四.试剂
(1)0.01 mol/L 硫酸铜(CuSO4 5H2O) (2)30% KI 溶液; (3)1%可溶性淀粉指示剂(m/V) (4)偏磷酸-醋酸溶液

天然的退烧剂
二、实验目的

学习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学习对蔬菜和食品中Vc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滴定”(titration)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 溶液——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 溶液中的过程。待“滴定”进行到化学反 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所 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 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在弱酸性条件下 ,可被碘氧化为脱氢抗坏血 酸
可利用此性质滴定: 指示剂——淀粉溶液 (遇碘变蓝)
3. 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组成胶原蛋白的重要成份, 加速术后伤口愈合


增加免疫力,防感冒及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预防癌症
抗过敏
促进钙和铁的吸收 降低有害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 减少静脉中血栓的形成 天然的抗氧化剂
五 、实验操作步骤

1. 称取40g菜花(可分2-3次研磨),加少量石英 砂及少量偏磷酸-醋酸研成匀浆,加偏磷酸-醋酸定 容到100ml,颠倒混匀(两个组做一份); 2. 倒入4个10ml 离心管中,两两配平后,8000rpm 离心 5min(每组两个离心管); 3. 将上清倒入干净的三角瓶中,待用(此为样品 液);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单击添加副标题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023
1,物理性质
2,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化学性质
一.维生素C简介
01
六碳多羟基酸性化合物
02
白色针状结晶
03
有酸味, 可溶于水
维生素C的物理性质
CONTENTS
2
预防癌症
3
抗过敏
1
增加免疫力,防感冒及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6
天然的退烧剂
5
天然的抗氧化剂
02
2
1
取50.0ml柠檬试样液加入10ml淀粉液,立即用I2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不退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三次。
取50.0ml橘子试样液加入10ml淀粉液,立即用I2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不退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三次。
维生素C滴定过程
取50.0ml胡萝卜试样液加入10ml淀粉液,立即用I2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不退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三次。
Vc具有还原性,可被I2定量氧化,因而可用I2标准溶液直接测定.其滴定反应式: 通过消耗碘溶液的体积及其浓度,计算试样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
药品:I2 、 KI、Na2S2O3 、 K2Cr2O7 、淀粉、Hcl、果蔬(橙子、橘子、苹果、胡萝卜)
仪器:烧杯、容量瓶 (250mL)、量筒、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锥形瓶、玻璃棒、研钵、抽滤装置等
A
移液管移取25.00ml的标准K2Cr2O7溶液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固体KI1g和3g 浓盐酸,充分摇匀,放在暗处5min。
B
然后用50ml蒸馏水稀释,用Na2S2O3滴定到浅黄绿色,然后加入5ml淀粉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体积。计算Na2S2O3溶液浓度,平行滴定三次。

碘量法测维生素C含量

碘量法测维生素C含量


I2 溶液的标定用Na2S2O3标准溶液: 基本反应式:2S2O32-+I2=S4O62-+2I-


I2溶液(0.05mol/L): Na2S2O3标准溶液(0.01mol/L) 淀粉溶液(2g/L) HAc(1+1) 固体Vc样品(维生素片剂) 重铬酸钾(A.R) KI溶液(约200g/L)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Na2S2O3标准溶液浓度:
实验序号 记录项目 M药片质量/g V消耗I2体积/ml ω维C含量/% ω维C平均含量/% 1 2
I2标准溶液的浓度:
3



1. 配制I2标准溶液时,为什么要加过量KI?可否 将称得的I2和KI一起加水至一定体积? 2 .溶解样品时,为什么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 水? 3.加醋酸的目的是什么?


碱性条件下可使反应向右进行完全,但因维生素 C还原性很强,在碱性溶液中尤其易被空气氧化, 在酸性介质中较为稳定,但是在强酸性溶液中I也易被氧化。 故反应应在稀酸(pH为3—4)(如稀乙酸、稀 硫酸或偏磷酸)溶液中进行,并在样品溶于稀酸 后,立即用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由于碘的挥发性和腐蚀性,不宜在分析天平上直 接称取,需采用间接配制法;用Na2S2O3标准溶 液标定I2 溶液。 标定Na2S2O3溶液: 6I-+Cr2O72-+14H+=2Cr3++3I2+7H2O 2S2O32-+I2=S4O62-+2I- n(K2C2O7): 6n(Na2S2O3)=1:6




I2微溶于水而易溶于KI溶液,但在稀的KI溶液中溶 解得很慢,所以配制I2溶液时不能过早加水稀释,应 先将I2和KI混合,用少量水充分研磨,溶解完全后 再加水稀释。 I与KI间存在如下平衡:I2+I- =I3- 游离I2容易挥发损失,这是影响碘溶液稳定性的原因 之一。因此溶液中应维持适当过量的I-离子 ,以减 少I2的挥发。空气能氧化I-离子,引起I2浓度增加: 4 I-+O2+4H+ =2I2+2H2O 此氧化作用缓慢,但能为光,热,及酸的作用而加 速,因此I2溶液应处于棕色瓶中置冷暗处保存。I2能 缓慢腐蚀橡胶和其他有机物,所以I应避免与这类物 质接触。

简述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

简述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

简述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原理: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碘敏感性,因此可以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是:
样品中的维生素C在某特定条件下,把碘溶液中的游离碘转变成有机碘,并产生相应的光学变化,这种光学变化的强度可用以就维生素C的含量,从而实现对维生素C的测定。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将检测样品通过碘蒸馏技术,将其中的游离碘转变成有机碘,以及将维生素C的其他小分子溶出;
2.将维生素C添加一定浓度的甲萘基四胺,使其转变成碘分子;
3.将维生素C的蒸馏水与作为产生参照光的紫外线照射,观察紫外线光强度的变化,并用以评估有机碘的含量;
4.检测样品的浓度,并和参照光比较,从而确定维生素C的含量。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许多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并且对人体有益。

维生素C含量测定是基于一种叫做碘量法的化学方法。

该方法利用碘酸钾溶液与维生素C反应的化学性质,通过了解反应后剩余的碘酸钾的含量来测定维生素C含量。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过程如下:
准备样品:将要测定的样品加入到3%的浓磷酸中,并将其加热到约80℃,然后再冷却。

制备碘酸钾溶液:将20克的碘酸钾加入到1000毫升的蒸馏水中,并充分搅拌,以制备出0.1N的碘酸钾溶液。

测定过程:将取出的样品加入到定容瓶中,加入足够的蒸馏水,直至瓶子充满为止。

然后取出1毫升的样品溶液,并将其加入到滴定瓶中。

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此时,溶液会变成淡蓝色。

准备滴定剂:将制备好的碘酸钾溶液滴加到另一个滴定瓶中,并加入适量的酒精。

通过滴加,将滴定剂加入到样品溶液中,直至溶液变成深蓝色。

读取数据:记录滴定剂滴入样品溶液的次数,并且根据已知的滴定剂浓度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利用碘量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以及药品的维生素C含量。

然而,由于该测量方法需要使用化学试剂和复杂的实验过程,所以在实践中不太实用。

为了更加方便测量维生素C的含量,也出现了其他测量方法,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光谱法。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测量维生素C的含量,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他们摄入的营养成分,以及制定更加健康的膳食计划。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原理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原理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可有趣儿啦。

咱先得知道维生素C这小宝贝儿,它在咱们身体里可起着超级重要的作用呢。

在化学世界里,它也有自己独特的脾气。

维生素C有很强的还原性,就像一个小小的还原剂精灵。

那碘量法是咋回事呢?碘啊,它在这个测定里就像一个小侦探。

碘单质有氧化性,这氧化性就像是碘的超能力。

当我们把含有维生素C的样品和碘溶液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像一场小小的化学大战开始了。

维生素C这个还原性的小战士,就会和碘这个有氧化性的家伙打起来。

因为维生素C的还原性,它会把碘给还原了。

反应方程式就像是它们战斗的记录,维生素C和碘反应,会让碘变成碘离子。

这个过程啊,就好像是维生素C把碘的氧化性这个“超能力”给夺走了,碘从那个有氧化性的碘单质变成了比较“低调”的碘离子。

在这个反应里,碘单质和维生素C的反应是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的。

就好比是两个人打架,有一定的规则,一个维生素C分子能和一定数量的碘分子反应。

这就给我们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提供了线索。

那我们怎么知道有多少碘和维生素C反应了呢?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淀粉这个小助手啦。

淀粉可神奇了,它就像一个小信号员。

当有碘单质存在的时候,淀粉就会和碘单质结合,然后溶液就会变成蓝色,就像变魔术一样。

但是呢,当所有的碘单质都被维生素C还原成碘离子的时候,这个蓝色就消失了。

我们就可以通过看这个蓝色什么时候消失,来知道有多少碘参与了和维生素C的反应。

比如说,我们先配好已知浓度的碘溶液,然后把含有维生素C的样品加进去。

慢慢的,碘就会和维生素C反应。

我们可以一直滴加碘溶液,直到溶液出现蓝色并且持续一小会儿不消失。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根据加入的碘溶液的量来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啦。

因为我们知道碘溶液的浓度,也知道加入了多少碘溶液,再根据碘和维生素C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就能算出样品里维生素C的含量了。

这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有趣的化学游戏。

维生素C、碘和淀粉它们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LOGO
实验数据与处理
名称 KIO3 Na2S2O3 I2 KI
质量/g
LOGO
用Na2S2O3滴定 KIO3
用量 序号 1 2 3
V前(ml) V后(ml)
25.00 25.00 25.00
LOGO
用I2滴定Na2S2O3
用量 序号 1 2 3 25.00 25.00 25.00 V前(ml) V后(ml)
LOGO
直接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间接碘量法的原理。 通过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熟悉直接碘量法基本 原理及操作过程。 了解日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注 意饮食质量,提高健康意识。
LOGO
二、【实验原理】
Vc具有还原性,可被I2定量氧化,因而可用I2标准 溶液直接测定.其滴定反应式:
LOGO
胡萝卜去皮,称取73.38g,切成小块,加入20ml 2%的稀盐酸研磨至糊状,加入250ml锥形瓶中, 加2%的稀盐酸定容250ml,然后用真空泵抽滤, 除去大颗粒和杂质,滤液密封备用。
LOGO
维生素C滴定过程
取50.0ml苹果试样液加入10ml淀粉液,立即 用I2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不退色, 即为终点。平行滴定三次。 取50.0ml西红柿试样液加入10ml淀粉液,立 即用I2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不退色, 即为终点。平行滴定三次。 取50.0ml胡萝卜试样液加入10ml淀粉液,立 即用I2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不退色, 即为终点。平行滴定三次。
• Click to add Text • Click to add Text • Click to add Text 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存在 • Click to add Text • Click to add Text • Click to add Text

维生素c含量测定碘量法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测定碘量法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测定碘量法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维生素c含量测定碘量法,掌握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加深对维生素c的认识。

实验原理:
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维生素c在氯化亚铁和碘酸钾的存在下,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然后用碘量法测定反应结束时残余的碘量,从而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步骤:
1.将维生素c样品溶解于少量水中,加入5%的氯化亚铁溶液,使其完全还原。

2.加入2ml的碘酸钾溶液,并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2-3。

3.用0.1mol/L的硫酸滴定溶液滴定反应液,直至溶液呈浅黄色,再加入几滴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呈蓝色。

4.测量反应液的体积,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
在本实验中,我们测定了三个不同维生素c含量的样品,分别为0.1g、0.2g和0.3g。

在滴定过程中,我们发现反应液颜色会在滴定末几滴发生明显变化,这时需谨慎滴加滴定液,避免过度滴定。

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三个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096g、0.192g和0.284g。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维生素c含量测定碘量法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加深了对维生素c的认识。

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c含量与样品添加量成正比,可以通过碘量法准确测定。

实验注意事项:
1.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出,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在滴定时,应注意滴定液的速度,避免过度滴定。

3.实验前应检查所用试剂的质量和纯度,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4.实验后应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维生素C药片中Vc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维生素C药片中Vc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三)、Vc含量的测定
1、配制2mol/L醋酸溶液。量取6mL冰醋酸稀释至50mL
2、维生素C的提取。取10片药剂,准确称量其质量。研成细粉末并混均匀,准确称取粉末约0.6g(三份)。置于锥形瓶中,操作一定要快,加50mL蒸馏水稀释,马上进行下一步滴定。(若颜色太深可加蒸馏水稀释)
3、维生素C的测定。向锥形瓶中加入10mL2mol/LHAc溶液,2mL淀粉溶液,立即用标准碘液(酸式滴定管)进行滴定至溶液刚好呈现蓝色,30s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体积,平行滴定三次,,计算Vc的含量。
C% %
M(药片)=176.13g/mol
六、注意事项
1、实验中所用指示剂为淀粉溶液。I2与淀粉形成蓝色的加合物,灵敏度很高。温度升高,灵敏度反而下降。淀粉指示剂要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2、用心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否则Na2S2O3因氧气和二氧化碳和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使滴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偏大。
2
3
V(I2) / mL
V(Na2S2O3) 初读数/ mL
V(Na2S2O3) 终读数/ mL
V(Na2S2O3) / mL
c (I2)=0.5×C(Na2S2O3)×25.00/V(I2)
表三:维生素C药片Vc含量的测定
1
2
3
m(药片)/ g
V(I2) 初读数/ mL
V(I2) 终读数/ mL
V(I2) / mL
Na2S2O3标定时有:n(K2C2O7): n(Na2S2O3)=1:6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实验药品和试剂:
I2分析纯KI溶液100g·L-1Na2S2O3·5H2O溶液0.0170mol.L-1K2C2O7溶液淀粉指示剂5 g·L-1Na2CO3固体 HCl溶液 6mol.L-1冰醋酸维生素C药片

实验三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实验三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实验三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学习对蔬菜和食品中Vc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滴定”(titration)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的过程。

待“滴定”进行到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2.先使用铜盐与过量的KI进行反应生成CuI23.CuI2 不稳定随即分解为Cu2I2 和游离的碘4.生成的碘和维生素C反应,直到溶液里的VC被碘全部氧化为止。

剩余的微量碘与淀粉指示剂生成蓝色。

三.实验试剂(1)0.01 mol/L 硫酸铜(CuSO4 5H2O)(2)30% KI 溶液;(3)1%可溶性淀粉指示剂(m/V)(4)偏磷酸-醋酸溶液四.实验操作步骤1. 称取40g菜花(可分2-3次研磨),加少量石英砂及少量偏磷酸-醋酸研成匀浆,加偏磷酸-醋酸定容到100ml,颠倒混匀(两个组做一份);2. 倒入4个10ml 离心管中,两两配平后,8000rpm离心5min(每组两个离心管);3. 将上清倒入干净的三角瓶中,待用(此为样品液);4. 吸取5ml偏磷酸-醋酸,加10mL30%KI溶液。

再加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

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0.01mol/L)进行滴定,边滴定边振摇,直至显示出蓝色(或红棕色),且稳定3sec不退,记录滴定量V0(此为空白对照,注意:会很快变色,要逐滴加入);5. 精确吸取5mL样品溶液于100mL三角瓶中,加10mL30%KI溶液。

再加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

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0.01mol/L)进行滴定。

边滴定边振摇,直至显示出蓝色(或红棕色),且稳定3sec不退,记录滴定量V1(此为样品值)。

6 .计算:L-抗坏血酸含量(mg/每份)=V×cV:(V1-V0)标准硫酸铜毫升数c:0.88,即1ml0.01mol/l标准硫酸铜溶液相当于0.88mg抗坏血酸。

维生素c碘量法原理

维生素c碘量法原理

维生素c碘量法原理维生素C碘量法原理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也称为抗坏血酸。

它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如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促进铁吸收、增强免疫力等。

因此,准确测定维生素C含量对于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其中,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1.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碘量法是利用维生素C作为还原剂,将其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DHA),然后再利用加入过量碘离子与DHA发生反应生成二碘化物(I2)。

在反应中,过量的碘离子被消耗完毕后会出现自由碘(I2),自由碘与淀粉溶液反应形成蓝色复合物。

通过比较样品和标准溶液所需的碘滴定体积来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2. 碘液制备制备0.05mol/L的I2溶液:将4.95g固体I2称入干燥瓶中,加入约10mL无水乙醇,摇匀,使I2溶解。

再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至1000mL,摇匀。

最后,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5-7.5即可。

3. 标准曲线制备将维生素C标准品称取适量(如10mg),加入10mL 4%三氯乙酸溶液中,在冰浴中搅拌30min。

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mL,摇匀后即为1mg/mL的标准溶液。

将该标准溶液分别稀释成不同浓度(如0.05、0.1、0.2、0.4、0.6mg/mL),每个浓度各取一定体积(如1mL)放入试管中,加入4%三氯乙酸溶液调节pH至2-3,然后加入10mL碘液,摇匀并静置15min。

之后用1%淀粉溶液滴定到蓝色消失即可。

4. 样品处理将样品称取适量(如5g),加入50mL 4%三氯乙酸溶液中,在冰浴中搅拌30min。

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mL,摇匀后过滤。

取10mL滤液加入试管中,加入4%三氯乙酸溶液调节pH至2-3,然后加入10mL碘液,摇匀并静置15min。

之后用1%淀粉溶液滴定到蓝色消失即可。

5. 计算维生素C含量用标准曲线得出样品所需的碘滴定体积(如V),用下式计算维生素C含量:维生素C(mg/100g)= V×C×1000/m其中,C为标准曲线中维生素C的浓度(mg/mL),m为样品质量(g)。

实验9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实验9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No Image
返回
实验步骤
(1)I2溶液的标定 用移液管移取Na2S2O3溶液25.00ml3份于 250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50.00ml和淀粉 2ml→摇匀→用I2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计算I2溶液的浓度。
实验步骤
(2)维生素C(药片)含量的测定 取2片药片→固定质量法称量→加蒸 馏水100ml溶解→加HAC10ml和淀粉2ml→ 摇匀→用I2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平 行测定3次,计算维生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思考
实验目的
1、掌握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及条件; 2、熟悉淀粉指示剂的应用。
返回
实验原理
1、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分子式为C6H8O6,通常 用于防治坏血病及各种慢性传染病的辅助治疗。 市售维生素C药片含淀粉等添加剂。由于维生素C 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能被I2 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 2、反应式如下:
返回
思考题
1、果浆中加入醋酸的作用是什么? 2、配制I2溶液时加入KI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性实验方案: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片的含量

设计性实验方案: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片的含量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片的含量一.实验原理维生素C具有抗坏血酸的效应,是强还原性物质,利用I2的氧化性,用淀粉作指示剂,采用I2作标准溶液进行直接滴定,其滴定原理:抗坏血酸分子中的二烯醇基可被I2氧化成二酮基,当抗坏血酸分子中的二烯醇基被I2完全氧化后,则I2与淀粉指示剂作用,使溶液变蓝,所以当滴定到溶液出现蓝色时为终点[1]。

其滴定反应式为C6H8O6+I2=C6H6O6+2HI由于Vc的还原性很强,较易被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碱性介质中这种氧化作用更强,因此,滴定宜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考虑到I-在强酸性溶液中也易被氧化,故一般选在pH=3~4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二.实验方法1.仪器与试剂仪器:烧杯(250ml),酸式滴定管(25ml),碘量瓶(100ml)3个,移液管(1ml),量杯(10ml),万分之一天平,移液管(50ml)试剂:维生素C片剂、稀醋酸(10ml)、新沸过的冷水(100ml)、淀粉指示液: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拌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倾取上层清液,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碘滴定液(0.05mol/L):I2=253.81 12.69g→1000ml[配置]取碘13.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标定] 精密量取本液25ml,置碘瓶中,加水100ml与盐酸溶液(9→100)1ml,轻摇混匀,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根据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的消耗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2.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 0.2g),置100ml量瓶中,加新沸过的冷水100ml与稀醋酸10ml的混合液适量,振摇使维生素C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迅速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加淀粉指示液1ml,立即用碘滴定液C(0.05mol/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褪色,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806mg 的C6H806。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碘量法测定Vc含量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碘量法测定Vc含量

分析化学实验果汁中Vc含量的测定以及比较化学学院2008级化学二班方基永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以及比较前言:1.维生素C(Vitamin C ,Ascorbic 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2.Vc在中国现在中国已经掌握了维生素C生产的领导地位,应该可以彻底解决病毒的问题,只是出产的维生素C大部份都外销,中国人服用维生素C的平均剂量,远逊于欧美和日本。

如果我们普遍认识维他命C对预防和治疗病毒传染病症的原理而大量服用,就可以遏止各种病毒的流行。

流行感冒只是一小事,维他命C的真正效用,会显示在治疗禽流感,SARS和AIDS等更严重的病毒传染病上。

3.正常需求1)、成人及孕早期妇女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00mg/d;2)、中、晚期孕妇及乳母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30mg/d。

注意:每个人对于VC的需求量个体化差异是很大的。

有的人补充少量既可满足,有的人可以达到每天10克甚至更高。

在人类对维生素C的研究史上,卡斯卡特医生(Robert F.Cathcart)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发现并建立了一套使用维生素C的标准。

当一个人口服维生素C达到相当的量,即24小时0.5~200克时,由于肠道渗透压的改变,会产生轻微的腹泻。

卡斯卡特将略低于此的量叫做“维生素C的肠道耐受量”,也就是一个人能承受的不引起轻微腹泻的量。

因为无酸性的VC,使大量口服维生素C成为可能,那么,每个人就可以根据自身体况的不同去服用。

只要在自己的肠道耐受量之内,效果就会很好。

有趣的是,人体对于VC的肠道耐受量是变化的。

在人体有病的时候,肠道耐受量会大幅度的提升,比如平时1克的耐受量,在急性感染或者患有肿瘤、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甚至是感冒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耐受量提升。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2、化学反应式
OH H OH O O OH + I2 CH3COOH H OH OH O O O
+
HI
HO
O
去氢抗坏血酸
3、 计算公式
V T F 10 W 维生素C标示量%= 100% m s
-3
A B Rd 100% A B
三、实验器材
1、仪器:称量瓶(1个)、100ml容量瓶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 与操作。 2.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的计算方法。 3.掌握容量仪器的正确操作。
二、实验原理
1、维生素C在醋酸酸性的条件下,可被 碘定量氧化。根据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 即可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每1ml碘滴 定液(0.5mol/L)相当于8.806mg的 C6H8O6)
用碘滴定液(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
色并持续30秒钟不褪。
备注: 平行操作(即测二份供试品,双样单平行)
(二)操作流程 称样→50ml烧杯→100ml量瓶→过滤 混合液
加淀粉指示 液1ml
滴定
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
五、实验结果
1、 计算本品含维生素C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2、 计算相对偏差。
(一)操作步骤
1.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
密称取适量(相当于维生素C 0.2g)置 50ml烧杯中。2. 量稀醋酸10ml置200ml烧杯中,
加新沸过冷水100ml。
3. 取上述混合液适量使维生素C溶解并
转移至100ml量瓶,用混合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迅速滤过。
4. 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淀粉指示液1ml,
(2个)、50ml移液管(1支)、洗耳球(1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直接碘量法)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直接碘量法)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维生素C片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如:(直接/间接)碘量法;2,6-二氯靛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碘量法测含量,此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因制剂中常有还原性物质存在,对此法干扰明显,且由于碘具有挥发性,碘离子易被空气所氧化而使滴定产生误差。

常见的其他滴定法存在滴定终点难以准确判断,如2,6-二氯靛酚法:2,6-二氯靛酚是一种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红色,碱性介质中为蓝色,与维生素C反应后,生成无色的还原型酚亚胺,因此,在酸性条件下,用2,6-二氯靛酚滴定至溶液显玫瑰红色,即为终点;无需另加指示剂。

分光光度法运用维生素C的旋光性能进行含量测定,但操作费时,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是一个准确高效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我们主要介绍的是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一.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体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影响胶元蛋白的形成,参与人体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并且有解毒作用。

人体不能自身制造维生素C,所以人体必须不断地从食物中摄入维生素C,通常还需储藏能维持一个月左右的维生素C。

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故又称抗坏血酸。

维生素C属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C6H8O6。

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因而可用I2标准溶液直接测定。

简写为:C6H8O6+I2= C6H6O6+2HI使用淀粉作为指示剂,用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药片、注射液、饮料、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由于维生素C的还原性很强,较容易被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氧化,在碱性介质中这种氧化作用更强,因此滴定宜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考虑到I - 在强酸性中也易被氧化,故一般选在pH为3~4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由于碘具有挥发性,碘离子易被空气所氧化而使滴定产生误差;又由于碘的挥发性和腐蚀性,使碘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比较麻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1.维生素C1.英文名称:Vitamin C2.其他名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3.定义: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2.人体正常需求1.成人及孕早期妇女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00mg/d;2.中、晚期孕妇及乳母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30mg/d。

注意:每个人对于VC的需求量个体化差异是很大的。

有的人补充少量既可满足,有的人可以达到每天10克甚至更高。

3.猕猴桃猕猴桃是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

因其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被誉为“水果之王”。

其维生素C的含量达100毫克(每百克果肉中)以上,有的品种高达300毫克以上,是柑桔的5--10倍,苹果等水果的15--30倍,科学家发现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阻断强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减少胃癌食道癌的发生,而一个猕猴桃基本可以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

➢实验目的1.学会从水果中提取维生素C的方法2.了解碘量法的原理3.掌握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4.学习使用直接碘量法测定猕猴桃中维生素C 含量➢实验原理1.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分子式是C6H8O2,在医药上和化学上应用非常广泛。

在分析化学中常作为还原剂用于光度法和配位滴定法等,入把Fe3+,Cu2+还原成Cu+,,Au(Ⅲ)还原为金属Au等。

因此了解它的分析方法十分重要。

2.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还原性的烯二醇基,能被I2定量氧化为二酮基,反应式如下:C6H8O2+I2=C6H6O6+2HI由于反应速率较快,可以直接用I2标准溶液滴定。

通过消耗I2溶液的体积及其浓度可以计算试样中维生素C的含量。

2.由于抗坏血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极易被氧化而变成黄色,尤其在碱性介质中更甚,测定时加入HAc使溶液呈弱酸性,减少维生素C 副反应,且不影响滴定速度。

3.由于I2的挥发性及对天平的腐蚀性,不宜在分析天平上称重,故经常先配制一个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再进行标定。

配制I2溶液时加入过量KI(I2与KI形成KI3使溶解度增加,挥发性大大降低)。

溶液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暗处,避免见光而使浓度发生改变,还应避免与橡皮等有机物接触。

4.I2可以用已标定好的Na2S2O3标准溶液来标定I2溶液浓度:22322322C Na S O V Na S OC I2V I⨯=()()()()5.淀粉指示剂要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淀粉吸附大量I3-后,过早的形成蓝色化合物,被反应中形成的大量CuI沉淀吸附,由于较多的I2被淀粉的胶粒包住,影响其与Na2S2O3的反应,使终点拖长,且吸附后颜色变为深灰色,终点不好观察。

所以用Na2S2O3溶液滴定I2时应该在大部分的I2已被还原,溶液呈现淡黄色时才加入淀粉溶液。

6.Na2S2O3中一般含有S、NaCl等杂质,不能直接配制为标准溶液。

Na2S2O3在中性和弱碱性的溶液中较稳定,酸性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

7.配制Na2S2O3溶液时需用新煮沸并且冷却了的蒸馏水,煮沸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以及杀死微生物,热溶液会使分解Na2S2O。

光能促进Na2S2O3分解,所以Na2S2O3溶液应该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并且尽可能的避免与空气接触。

8.Na2S2O3的标定选择K2Cr2O7,反应条件是:(1)控制合适的酸度。

溶液的酸度越高反应的速率就会越快,但是酸度太大是,碘离子容易被空气氧化,且Na2S2O3溶液分解,所以酸度应该以0.2—0.4mol/L为宜。

(2)K2Cr2O7与KI的反应速率较慢,所以应将溶液放在带塞的锥形瓶中,并且应该放在暗处一定时间,使二者充分反应。

(3)KI溶液中不能有碘单质以及碘酸钾。

如果KI的溶液显黄色,或是酸化后加淀粉显蓝色,就应该用Na2S2O3溶液将其滴定至无色后使用。

(4)滴定前须将溶液稀释,稀释既可以降低酸度使得 I离子被空气的氧化速率减慢又可使Na2S2O3溶液的分解速率减小,而且稀释后Cr3+的绿色减弱,便于观察终点。

10.标定的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Cr2O7- + 6I- + 14H+ = 2Cr- + 7H2O + 3I2➢实验仪器分析天平、电子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20ml)、容量瓶、细口瓶、锥形瓶、烧杯、滴管、洗耳球、玻璃棒、洗瓶➢实验试剂I2/KI 17mol/L HAc 6mol/L HCl 0.3%淀粉溶液 K2Cr2O7基准物质 0.3mol/L Na2S2O3➢实验步骤一.溶液的配制1.称取约1.2g的K2Cr2O7基准物质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转入2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刻度线,定容摇匀。

2.量取100ml 0.3mol/L的Na2S2O3溶液加水稀释至300ml于细口瓶中摇匀。

放置在没有光照的地方保存。

3.量取0.5mol/L浓碘水5ml加水稀释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摇匀后放在阴暗处。

4.量取20ml 17mol/L冰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70ml置于细口瓶中。

二.溶液的标定1. 移取20.00ml的标准K2Cr2O7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3ml6mol/L HCl,5ml KI(足量),盖上表面皿,摇匀后阴暗处放置5min使反应完全,加入50ml的水稀释,以Na2S2O3溶液滴定至黄绿色,加入1ml的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现亮绿色为终点(此过程中须慢加)。

记下Na2S2O3溶液的体积,平行滴定三次。

2. 移取Na2S2O3溶液20ml三份于锥形瓶中,各加入50ml的水,1ml的淀粉溶液,用I2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体积,计算浓度三.材料的处理1.猕猴桃去皮2.称取猕猴桃100g,分为三份,每份用台秤称量质量并记下读数。

将三份猕猴桃分别放入榨汁机中,进行粉碎,并向榨汁机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和乙酸溶液,开始榨汁。

先用2mol/L醋酸冲洗再用大约等体积的蒸馏水冲洗,将溶液转入锥形瓶,并用蒸馏水冲洗榨汁机。

四. 滴定组织样液1.移取20ml猕猴桃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

向猕猴桃溶液中加入2ml淀粉溶液2.用浓度为0.02mol/L的碘溶液进行滴定。

速度不能太快,边滴定边晃动,使碘溶液与滴定溶液充分混合。

3.随时注意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防止碘溶液过量。

至锥形瓶中溶液呈蓝色,且在30s内不褪色为止,及时记录未读数。

4.平行测定三组,并计算两次所用碘溶液量的平均值。

五.计算所测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含量➢理论计算根据查得资料可知,100g猕猴桃中有100mg维生素CNa2S2O3溶液的标定:C(Na2S2O3)=227223()20.00()61000294.2250.00K Cr ONa S OmV⨯⨯⨯⨯I2溶液的标定:C(Na2S2O3) = 223223()Na S OIV2VNa S OC⨯2()()猕猴桃中VC含量的测定:C(VC)=22()()()I IVCC VVm(VC) =22()()()VC()MI IVCC V VV猕猴桃果浆体积()取样➢实验流程准确称取K2Cr2O7基准物质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转移至2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刻度线,定容,摇匀取30ml 0.1mol/L的Na2S2O3溶液,加水稀释到250ml,置于细口瓶中,反复摇匀。

放置于阴暗处。

量取5ml 0.5mol/L的I2/KI 溶液加水稀释到250ml,置于细口瓶中,摇匀,置于无光处保存。

移液管取20.00ml的标准K2Cr2O7溶液于250ml的烧杯中,加入3ml 6mol/L HCl,5mlKI盖上表面皿,放置5min,使反应完全。

加入50ml的水稀释,以Na2S2O3溶液滴定至黄绿色,加入1ml的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现亮绿色为终点。

平行滴定三次移取三份Na2S2O3溶液20ml,分别于锥形瓶中,各加入50ml的水,1ml的淀粉溶液,用I2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滴定三次取猕猴桃组织液,加入HAc,淀粉溶液,立即用I2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滴定三次。

➢实验数据表1 Na2S2O3溶液的标定1 2 3V(K2Cr2O7)/ml 20.00 20.00 20.00 V(Na2S2O3)/ml 18.12 18.14 18.12 C(Na2S2O3)/mol.L-1 0.1109 0.1108 0.1109 C(平均)/mol.L-1 0.1109di 0 -0.0001 0dr(%) 0 -9⨯10-2 0注:C(Na2S2O3)=227223()20.00() 61000294.2250.00K Cr ONa S OmV⨯⨯⨯⨯mol/L表2 I2溶液的标定1 2 3V(Na2S2O3)/ml 20.00 20.00 20.00 V(I2)/ml 17.01 16.99 17.02 C(I2)/ml 0.06520 0.06527 0.06516 C(平均)mol/L 0.06521di -0.00001 0.00006 -0.00005 dr(%) -2⨯10-2 9⨯10-2 8⨯10-2注:C(Na2S2O3) =223223 ()Na S OIV2VNa S OC⨯2()()表3 猕猴桃中VC 含量的测定123m (样品)/g 29.1 29.4 29.0 V (I 2)/ml10.62 10.80 10.28 C (I 2)/mol/L0.06521 ω(VC)/% 0.41910.4218 0.4071ω(平均)/% 0.4160 di 0.0031 0.0058 -0.0089 dr(%)7.6⨯10-31.4⨯10-2-2.1⨯10-2注: C (VC )=22()()()I I VC C V Vm (VC) =22()()VC ()1000M 100%I I VC C V m ⨯⨯()M (VC )=176.1g/mol➢ 参考资料• 基础化学实验上册 徐家宁 门瑞芝 张寒琦 编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王开富 周立群 主编 • 百度百科维生素C /view/19636.htm 猕猴桃 /view/13960.htm➢原始数据1.称量K2Cr2O7的质量为1.232g2.实验中所使用的I2溶液浓度经计算约为0.3mol/L,故用I2溶液约为8.3ml3.称量10gKI固体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4.所使用HAc浓度为17mol/L经稀释至200ml,浓度为2mol/L5.实验中使用的Na2S2O3溶液为0.3mol/L,因此用大量筒量取100ml Na2S2O3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