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概论复习资料考试ABC卷
土地法试题卷答案
土地法试题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B3. C4. D5. C6. A7. A8. B9. A10. B11. C12. B13. A14. A15. C16. D17. D18. A19. C20. A21. D22. C23. D24. C25. A26. C27. C28. D29. B30. C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3. ABCD4. AC5. ABCD6. ACD7. ABCD8. AC9. ABCD10. ABD11. ABCD12. ACD13. AB14. ABC15. AD16. ABC17. BCD18. BC19. ABCD20. CD21. BD22. ABC23. BCD24. ACD25. ABC26. CD27. AB28. ABCD29. ACD30. ABCD三、名词解释1. 土地一级市场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这种行为所形成的市场;2.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
3. 土地市场或称地产市场,是指土地(包括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他物权)出让、转让、租赁、抵押等交易的总称。
4. 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是债务人或第三人与债权人签订的,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土地使用权为债权人设定抵押权的合同。
5. 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为在他人所有的土地上建造并所有建筑物或其他附着物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
6. 土地政策:是针对土地制度上存在或者发生的问题而采取的对策。
7. 土地使用权人出租是指土地使用权人作为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定着物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8.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土地管理导论》试卷B参考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土地管理导论》试卷B 参考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土地管理导论》试卷(B 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4小题,共42分。
) 1、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经济条件,确定土地的质量,综合评定和划分农用土地的等级。
2、土地出让是指国家将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一次性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一次性支付土地出让金的土地利用行为。
3、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域。
4、土地管理的概念可以这样描述,国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为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5、土地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关系的总称,是一个国家人地关系的法定结合形式,它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和土地管理制度。
6、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特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经济活动过程。
7、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人们为了改变并控制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产出率,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所作出的具体部署和安排。
8、3S 是指GPS (全球定位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和RS (遥感)。
9、土地资源是指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10、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11、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12、土地统计是指利用数据、图表及其他手段,对土地的各种数量关系的现状及其变化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调查、搜集、记载、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土地管理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地管理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土地管理法考试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 _______A国家所有制B私有制C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D以上均不正确2•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 _______ 所有。
A使用者B集体C个人D国家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 _____ 。
A征用B征收或征用C收购D购买4•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 ____ 、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A农用地B耕地C农业建设用地D农田水利用地5•国家所有的土地所有权由代表国家行使。
A基层人民政府B国务院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土资源部6•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
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 _____________ 。
A 30年 B 40年C 50年 D 60年7. ______ 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定土地利用区,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并予以公告。
A县级以上B县级C乡(镇)D县级和乡(镇)8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 _________ ”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相当的耕地。
A谁占用、谁开垦B谁开垦、谁受益 C 占多少、垦多少D谁占用、谁负责-2 -9•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 __________ 构批准。
A.乡(镇)人民政府 B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C.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D・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10•征收下列土地的,哪项无须国务院批准?()A•基本农田B.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0 公顷C•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40公顷D•其他土地80公顷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
国土考试复习题
土地管理1贴于:土地估价师考试网第一章土地管理概论转贴于:土地估价师考试网一、判断题转贴于:土地估价师考试网1、土地管理的本质是对土地的行政管理。
()2、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
()3、土地管理不具有阶级性,目的和特点不受社会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
()4、各级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全国土地。
()5、土地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护耕地。
()6、由于土地实行公有制,所以我国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使用制度。
()7、耕地保护和农地用途管制是土地管理的基础。
()8、我国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务员,对象是我国的土地。
()9、土地管理通过协调人地矛盾,从而成为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
()10、从纯劳动过程角度考察,土地管理要服从分工协作,合理组织的自然规划,这体现了土地管理的社会属性。
()转贴于:土地估价师考试网11、土地管理者的行为具有国家行为特征。
()12、土地管理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但并不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二、单选题转贴于:土地估价师考试网1、土地管理()是土地管理体制的核心。
A、职能配制B、人员编制C、机构设置D、政策法规2、()是土地管理的基础。
A、地籍管理B、耕地保护和农地用途管制C、土地利用管理D、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编制3、1982年8月到1986年6月间,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实行()的体制。
A、城乡统一管理B、城乡分别管理C、统管与分管相结合D、土地由国务院所属各部门管理4、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从()开始的。
转贴于:土地估价师考试网A、1986年《土地管理法》B、1988年12月修改后的《土地管理法》C、1982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D、1982年《宪法》5、实现国家土地管理职能,保证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全面实施的基本途径是()。
A、土地执法监察B、地籍管理C、土地规划管理D、耕地保护6、下列不属于《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内容的有()。
土地管理概论复习资料考试ABC卷(2020年整理).pptx
学海无涯
获得越来越多的操作场地和操作空间。 5. 建设用地位置的特殊性 选择建设用地,区位十分重要,如商业用地多配置在交通便捷、人口密集、地质条件良
好的城市繁华地段。当然,位置的优劣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6. 建设用地的非生态利用性 建设用地是以土地的非生态附着物为主要利用方式,土地对于建设来说,是发挥地基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1
学海无涯
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得以全面提高的根本举措; (2)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
护。 3、简述城市土地市场供需平衡不同状态的表现形式和调控措施。
答:城市土地市场平衡不同状态的表现形式表现四种及各自调控措施: 1 城市一级市场土地供不应求。措施:建立反馈机制,扩大规划限额,适度降低地 价;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土地的 资源 特性,是土地能成为资产的主要原因。 2、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是土地的土地空间承载功能。 3、产生土地报酬递减原理的主要原因是 土地容量 。 4、在土地管理系统中,地籍管理是 基础 ,土地权属管理和市场管理是 核心 ,土地
利用管理是 目的 。 5、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宗地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县 。 6、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租的主要区别是 所有权是否转移 。 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管理应着重于 土地利用再生产和再开发及防治土地污染 。
国土资源管理知识考试题
国土资源管理知识考试题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全国、省、市、县、乡五个层次。
3.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指国家对年度内新增建设用地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4.征收土地是一种国家行为,具有强制性。
5.征收土地的审批权分为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两个层次。
6.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对其所拥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7.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具务承包条件的单位生个人通过承包合同方式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方式用农业的土地获得的占有、使用的收益的权利。
8.土地使用权是指使用人根据法律、文件、合同的规定,在法律充许的范围内,对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圭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及部分处分的权利。
9.2005年8月,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开展城镇规划、土地市场、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等四项清理整顿的决定。
10.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规划,土地市场,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决定》指出;严禁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到乡、镇、村、组和农户征地,严禁村、组、个人非法卖土地。
11.2010年10月29日,蕲春县人民政府发布的《通告》中指出;漕河城区、开发区等规划区范围类的人建房(包括改建、建)一律停止审批,规划和国土部门停止受理个人建房的规划许可和用地审请。
凡己取得规划许可手续、土地使用权证(或手续)的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在建的和和己批未建的私宅,一建停止建设。
12。
村民委员会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职责有哪些?答:协助做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配合做好土地征收征用工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做好征地补偿费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做好农民宅基地审请的审核及公布工作;协助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及时掌握本行政村范围内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开发情况,发现土地和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并报告国圭资源部门。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考试题(三)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考试题(三)1、单选按()划分,土地规划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A.时限不同B.规划范围大小C.规划性质D.规划形式正确答案:C解析(江南博哥):按规划性质,土地规划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2、单选土地政策按()类型分,有土地所有权政策、土地使用权政策、土地收益权政策和土地处置权政策等。
A.土地利用机构设置B.土地利用C.土地权属D.土地制度正确答案:C3、单选甲公司2006年10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2007年7月因资金短缺开发暂停,同年8月,甲公司将该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乙公司。
在办理办更土地登记时,登记机关可以该公司()为由不予办理。
A.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0%B.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C.土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D.未形成建设用地条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4、判断题如果是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发起人必须认领公司第一次发行股份总额的全部,并按照所认领的股份缴纳股款。
()正确答案:对5、单选下列关于土地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关系的总称,它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和土地管理制度B.土地使用制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C.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土地使用制D.土地使用制不仅是土地所有制的反映和体现,而且也是实现和巩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和手段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土地管理总论试题含答案
2011土地管理学总论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土地管理2、地籍管理3、土地所有权4、基本农田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2、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内容与程序3、土地征收补偿费的构成4、简述土地产权的基本特征5、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涵义及意义答案: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措施。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分等定级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
土地所有权是国家或农民集体依法对归其所有的土地所享有的具有支配性和绝对性的权利。
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的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
国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维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的具体任务包括:1.维护土地权益。
依法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土地管理的根本任务。
加强土地登记管理,依法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承办并组织调处重大权属纠纷,查处重大违法案件。
2.保护土地资源。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后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土地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保护好土地资源。
因此,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土地管理的根本任务;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加强对土地的保护,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利用土地。
土地利用管理课程复习题 2
土地利用管理课程复习题一、单项选择1、符合法定条件,确需改变和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以下标准执行(A)。
A.法定最高标准B.法定最低标准C.法定中等标准D.市场标准2、农用地转用批准后,超过以下年限未实施具体征地或用地行为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A)。
A.2年B.一年C.半年D.三个月3、《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以下(A)倍。
A.30 B。
20 C。
15 D。
104、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上交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分别为(A)。
A.30%、70% B。
40%、60% C。
20%、80% D。
50%、50%5、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以下情况给予补偿(A)。
A.原用途 B。
现用途 C。
征地后的用途 D。
变更后的用途6、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A)倍。
A.6-10 B。
4-6 C。
6-8 D。
10-157、商业用地使用权出让最高期限为(A)。
A.40年 B。
50年 C。
70年 D。
60年8、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行( B )管理。
A. 指导性B.指令性C.市场化D.强化性9、建设项目用地实行( A )预审。
A.分级B.属地C.行业D.部门10、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 C )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
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年11、符合规定的预审申请和初审转报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和接收。
不符合的,应当场或在( C )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和转报人,逾期不通知的,视为受理和接收。
A.1日B.3日C.5日D.10日12、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须经( D )批准。
A.县政府B.市政府C.省政府D.国务院13、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上缴中央财政和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比例分别为( C ),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
土地资源管理复习题
土地资源管理复习题第一篇:土地资源管理复习题土地资源管理复习题(2011.5)一、名词解释(考四道,每题5分)1.土地制度: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利用土地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它又是一种法权制度。
完整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2.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中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利束,这一权利束由各具特色的利益或权利构成,可以分散拥有。
3.土地产权管理:土地产权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土地权属关系进行调整,以维护土地所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土地权属流转,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4.土地他项权利:土地他项权利是泛指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之外的各种土地权利。
包括:地役权、空中权、地下权、土地租赁权、土地借用权、土地耕作权、土地抵押权。
5.土地抵押权:指土地使用权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不转移占有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处分该土地使用权并由处分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6.地籍管理: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工作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措施。
7.地籍调查:以权属调查为核心,查清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基本状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工作和法定程序之一。
8.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
9.土地代理登记:是指在初期土地登记申报期间,土地登记申请人不能亲自申请土地登记时,可以授权代理人办理,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但民事责任。
10.土地利用管理:是指土地管理部门为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使土地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而采用技术、经济、行政和法律等一系列措施的职能活动。
土地管理法考试试题-含答案
土地管理法考试试题(满分100分)答案也在后面哦~~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 _C_____。
A国家所有制B私有制C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D以上均不正确2.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__D___所有。
A 使用者B 集体C 个人D 国家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___B__。
A 征用B 征收或征用C 收购D 购买4.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__A___、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A 农用地B 耕地C 农业建设用地D 农田水利用地5.国家所有的土地所有权由__B___代表国家行使。
A 基层人民政府B 国务院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 国土资源部6.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
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__A___。
A 30年B 40年C 50年D 60年7.___C____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定土地利用区,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并予以公告。
A 县级以上B 县级C 乡(镇)D 县级和乡(镇)8.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__C___”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相当的耕地。
A谁占用、谁开垦B谁开垦、谁受益C占多少、垦多少D谁占用、谁负责9.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_C_______机构批准。
A.乡(镇)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C.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D.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10.征收下列土地的,哪项无须国务院批准?( B )A.基本农田B. 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0公顷C.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40公顷D.其他土地80公顷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
《土地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土地管理学概论》复习1、征地补偿费的构成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社会保障费、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拆迁补偿费2、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管理3、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方式出售、交换、赠与4、耕地利用的特点利用周期较短、对自然条件要求严格、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具有永续利用性能5、四荒6、土地管理组织结构常见的基本形式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结构7、国土资源部14个职能司(厅),6个负责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司、规划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执法监察局8、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
出让、转让、作价入股、出租。
无偿取得:国家通过行政划拨方式无偿给予土地使用者。
行政划拨。
依法承包经营:单位(如国营农场)或个人可以依法承包经营国有土地,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取得:9、土地价格的分类基准地价、标定地价10、城市土地市场的结构体系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组织结构.11、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三维立体结构方向、时间、力度12、土地储备制度运作程序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土地供应13、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占用情况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14、耕地占卜平衡指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耕地。
15、土地用途管制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划定土地用途分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实行用途变更许可的一项强制性管理制度。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之《土地管理学总论》期终试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之《土地管理学总论》期终复习试题《土地管理学总论》(陆红生主编,第2版,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一套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土地管理的主要任务2.简述从土地管理的视角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3.简述土地管理过程中,政府失灵的原因和对策4.简述地租理论和地价理论5.简述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应采取的措施6.简述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必要性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7.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为了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实行收购储备制度。
试论述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实施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城市土地储备对我国城市土地供求与地价的影响8.土地使用权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只有进入市场才能产生交换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都属于农村集体所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
试论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考与建议第二套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政府对土地实施宏观管理的必要性2.简述土地权属管理的主要内容3.简述农用地保护的重点4.简述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5.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性和作用6.简述城市土地市场供需平衡的市场机制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7.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外部性,但这种效应不能够通过市场反映出来,会降低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为了使土地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控制土地土地利用的外部性。
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论述解决土地利用外部性应采取的对策8.城市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始终是城市用地扩张过程中存在的一对矛盾,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资料(1)土地的概念一、内容提要:1.土地的定义2.土地的特性3.土地的功能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5.土地的基本类别6.建设用地的特点7.建设用地的类别8.农用地的主要特征9.农用地的主要类别10.我国主要类别土地利用的方式二、考试目的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内涵、基本特征及类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以及对土地类别、不同类型土地特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的基本定义,土地的主要特性。
土地的基本类别及我国土地的分类。
熟悉:土地的功能。
不同类别土地的特点。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其他学科对土地的定义。
我国主要类别土地利用的方式。
四、内容辅导:第一节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定义(一)土地的基本定义(掌握)土地是地球表层的特定地域,有固定的位置和一定的水平、垂直范围;土地是由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兼有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属性;土地的特性是随着时间发展变化的。
目前,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分析,比较公认的土地定义是: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土地是综合体。
组成土地各要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而不取决于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
因此,评价土地时要综合考虑各要素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才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但人类活动可以引起土地有关组成要素的性质变化,从而影响土地的性质和用途的变化。
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它具有立体的垂直剖面,在纵向范围上,它包括地表、地面,也包括较深的地下,它向上、向下的范围是现今人们利用土地的技术所能达到的范围。
土地资源管理考试试题
土地资源管理考试试题第一节:选择题(共60分)1. 下列关于土地资源的定义,正确的是:A. 土地和其上的自然资源的总称B. 土地的产出能力和价值的总和C. 人类利用土地的结果D. 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筑物的总称2. 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是:A. 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B. 促进土地的流转和交易C. 减少土地负担和税收D. 扩大土地利用范围,提高经济效益3.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法律是:A. 《土地管理法》B.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暂行办法》C. 《农村土地承包法》D.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4. 关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出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出租土地使用权需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B. 转让土地使用权需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C. 出租土地使用权需经土地使用权人同意D. 转让土地使用权需经土地使用权人同意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A. 指定土地用途和分区的规划文件B. 确定土地承包、流转和退出的政策文件C. 制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和指导意见D. 建立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机构和制度第二节:填空题(共40分)1. 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_____和_____的统一。
2. 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一般为_____年。
3. 《土地管理法》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转让、交换、出租、出借、转包、转种、转设其他用途或者以其他形式处分土地使用权,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事先经批准的除外。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_____。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农民以自愿原则组织起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____。
5. 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保护_____、______和_____的统一。
6. 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建设_______和_______的土地。
7.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在期限内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过程,流转方式包括_______和_______。
8. 基本农田是指保护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需要,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特点的农田。
土地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土地管理概论1、土地的特性:自然特性、社会特性2、土地的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及不同的投入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可能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资源生产能力、生活水平3、土地管理:是指国家为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保障土地的合理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保护,对土地资产的流转、收回等各项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4、土地管理的特征:阶级性、社会性、法制性、技术性5、土地管理的核心内容:①围绕土地基础数据和权属数据开展的地籍与土地产权管理;②围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开展的土地利用管理;③对与土地资源、资产有关信息的综合管理。
6、土地管理的理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法理学、生态学(具体细节)土地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土地资源详查、土壤普查、规划、计划、各种遥感图像、地形图、控制网点等为信息源,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获取、输入、存储、统计处理、分析、评析、输出、传输和应用的大型系统工程。
土地信息系统的内容:环境信息(气候、土壤、地质、地貌、河床、植被、野生动物等)、基础设施信息(公共设施、建筑物、交通运输系统等)、地籍信息(权属、测量、土地定级与估价、土地利用控制等)和社会经济信息(经济发展水平、卫生、福利和公共秩序、人口分布等)。
7、地籍管理: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土地估价、地籍档案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措施。
8、地籍管理的内容: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土地评价、土地权属管理。
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1)查清单位之间的行政管辖界与土地权属界;(2)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3)汇总各分类面积与总面积;(4)编绘土地利用现状图、权属界线图等;(5)总结土地利用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10、土地权属调查: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来源、权属性质及权利所及的界线、位置、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实地调查与核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土地管理:土地管理又称地政管理。
它是指一个国家运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的各种管理措施的总称。
地籍:是区域内反映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也称土地广籍。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总和。
土地用途管制: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的资源特性,是土地能成为资产的主要原因。
2、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是土地的土地空间承载功能。
3、产生土地报酬递减原理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容量。
4、在土地管理系统中,地籍管理是基础,土地权属管理和市场管理是核心,土地利用管理是目的。
5、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县。
6、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租的主要区别是所有权是否转移。
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管理应着重于土地利用再生产和再开发及防治土地污染。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结合土地资源的特点,及与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明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答:土地资源特性包括:客观性、生产性、面积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地域分异性、可持续发展性、多功能性;(1)土地与人口土地以其养育功能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存、发展、繁衍的环境。
土地生产能力决定着其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2)土地与环境土地作为人类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的好坏。
(3)土地与可持续发展土地的功能和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强调土地为人类服务,但是,人类如果只强调向土地索取,而不重视保护和改善土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土地的功能、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将与人们的期望越来越远。
2、简述我国农用地管制的内容和意义。
答:农用地用途管制就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农业用地区,根据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方式,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田区、林业用地区、水产养殖区等进行用途管制。
对农用地利用进行管理,要针对农用地的资源和利用特性,采用适当的措施,对农用地的开发、利用、治理、跋扈进行有效管理,具有以下意义:(1)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管地方式、用地方式的一个大变革;是深入贯彻中国土地基本国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得以全面提高的根本举措;(2)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3、简述城市土地市场供需平衡不同状态的表现形式和调控措施。
答:城市土地市场平衡不同状态的表现形式表现四种及各自调控措施:(1)城市一级市场土地供不应求。
措施:建立反馈机制,扩大规划限额,适度降低地价;(2)城市一级市场土地供过应求。
措施:提高农地价格,加强城市土地规划管理;(3)城市二级市场土地供不应求。
措施:放松房地产价格管制,让房价随行就市,适当降低房地产开发的贷款利率,提高购房者贷款利率。
(4)城市二级市场土地供过应求。
措施:适度降低商品房价格,扩大需求;四、辨析题(共15分)“一企业从一乡政府处直接获得上千亩土地的所谓土地使用权,并准备将这一土地使用权直接转让给另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
”请问,此企业获得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合法?能否将此土地使用权直接进行转让?阐明原因。
答:1、不合法,原因如下:(1)国有土地使用权一级流转的方式包括出让、租赁、作价入股、划拨,其中出让包括:招标、拍卖、挂牌;土地使用权流转应满足其各方式的相关法律法规。
(2)该企业未通过合法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获取使用权2、不能,原因如下:(1)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方式主要有出售、交换、赠与、继承等,使用权转让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2)该企业本身获取该土地使用权不合法,不能二次流转。
五、论述题(共25分)结合所学的土地管理原理和内容,分析说明建设用地利用的特点和管理措施。
答:1.建设用地的高度集约性建设用地占地面积较小,单位用地面积上所投放的劳动力与资本要高,属于高度集约的土地利用。
因而相对于农用地而言,建设用地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和资本来替代较为稀缺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土地供需紧张的矛盾。
2.建设用地利用逆转的困难性建设用地是以利用土地的承载力为主,其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一旦建成就可以使用很长的年限,所以土地的用途较为稳定。
土地作为建设用地后想再转变为农用地就非常困难(即使可以,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3.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性建设用地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
其扩张的对象是城镇周边的耕地,因此对农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建设用地的扩张是持续增加的,而土地的供应却是有限的,以有限的土地供给满足持续增加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以有限的供应去满足持续增加的需求。
4.建设用地的再生性建设用地能够从现有的建设用地中经过再开发的手段重新获得。
充分发挥和利用建设用地能再生的特性,才有可能使人们在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从不断开发的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操作场地和操作空间。
5.建设用地位置的特殊性选择建设用地,区位十分重要,如商业用地多配置在交通便捷、人口密集、地质条件良好的城市繁华地段。
当然,位置的优劣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6.建设用地的非生态利用性建设用地是以土地的非生态附着物为主要利用方式,土地对于建设来说,是发挥地基和场所的作用,这一特性决定了在选择建设用地时,主要是考虑土地的非生态因素,而对于土地肥力等生态因素关系不大。
7.建设用地的空间性与实体性建设用地是整个建筑工程的一部分,整个建筑工程可用单层形式平摊在地面上,也可以用多层、高层、超高层建设的形式竖立于地面上,或向下发展,建立地下商场、地下铁路等。
建设用地的空间性对于高效利用土地、节约用地,都是很有成效的。
建设用地的实体性是指建设用地具有固定的形状,是一个工程实体,一旦形成就能直接为人类建设活动服务。
试题(B)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对的以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
混合宗:当一个地块被两个以上权属单位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时,可以当作一宗地对待,称为共有宗或混合宗。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交换、出售和赠与等方式。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土地信息:是关于土地资源、土地权属、土地资产、土地市场、土地法规和土地监察的信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双重内涵。
2、土地权属调查的核心是界址认定。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提出的五种需要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4、农地用途管制分为限制转移管制和许可转移管制两类。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
答:根据土地管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当前我国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产权、产籍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两大部分。
在产权、产藉管理中,地籍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摸清土地家底和确认土地权属,为土地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产权管理是为贯彻、执行国策,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要采取的一系列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和措施。
土地利用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实现土地的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它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和目标。
土地管理的两大内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产权、产籍管理是整个土地管理的基础,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
产权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本手段,贯穿于全国土地管理工作之中,也是地籍管理的核心内容,地籍管理为土地产权管理、土地利用管理的各项内容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土地利用管理为土地产权、产籍的更新、完善提供稳定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简述城市土地市场层次结构的内涵(各层次的特点、主体、参与者、交易形式等)。
答:目前我国土地市场主要分为:(1)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城市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者在一定期限内让与城市土地使用者特征:垄断性市场,反映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交易方式:出让、出租、入股;(2)城市土地二级市场城市土地二级市场的土地使用权受让者剩余年限的土地使用者让与其他土地使用者;特征:竞争性市场,反映各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交易方式:转让、转租、抵押、入股3、分别简述三种地租形式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答:(1)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不过是由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到地所有者手中了。
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有三种:①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2)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而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才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
绝对地租的实质和来源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垄断地租垄断地租,是指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
垄断地租不是来自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是来自社会其他部门工人创造的价值。
四、辨析题(共15分)“一国有企业欲将其由国家划拨的一块土地直接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因为他们持有国家划拨的建设用地许可证。
”请问,此企业能否直接获得贷款?若不能,要怎样才能获得贷款?阐明原因。
答:不可以,但必须经过批准。
一般来说,企业对其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处分权。
以该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设定的抵押,除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外,还应经具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或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否则,应认定抵押无效。
如果企业对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时,履行了法定的审批手续,并依法办理了抵押登记,应认定抵押有效。
抵押权人只有在以抵押标的物折价或拍卖、变卖所得价款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项后,对剩余部分方享有优先受偿权。
但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其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的,应依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办理。
国有土地使用权可否抵押,取决于土地使用权人对其依法享有的土地使用权有无处分的权利。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由于土地使用者支付了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对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具有较大的处分权,可以以其设定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