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学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1 2 h D C h D C 作 为 种 子 细 胞 , 些 年 来 也 . A S s A S s 近
越 来越 成为人 们 关 注 的 焦点 , 最早 由 Z k等 在 其 u 脂肪 组 织的血 管基 质 片段 中分 离得 到 , 些 细胞 与 这 来 源 于骨髓 的 间充质 干 细 胞 具 有相 似 的形 态、 疫 免
定 的 微 血 管 复 合 皮 瓣 成 功 的 对 一 老 年 男性 患 者 因 巨
1 种 子细胞 的来源 与选择
种 子 细胞是 骨 组 织 工 程研 究 中 最基 本 的 环 节 ,
也 是 骨组 织工 程 学研 究 的 热 点 问题 之 一 , 种子 细胞
应 具 有 取 材 简便 、 瘤 变 、 殖 能 力 强 并 能 耐 受 机 体 无 增 免 疫 等 特 点 。 目前 在 组 织 工 程 领 域 应 用 较 多 的 主 要
解 放 军 医药 杂 志 2 1 0 2年 8月 第 2 4卷 第 8期 Me P am J d& hr
!
. ! :! g . Q
: :
懑 撇
组 织 工 程 修 复 骨 缺 损 的研 究 进 展
陈建 常
[ 键 词 ] 组 织 工 程 ; 复 外科 手 术 ; 再 生 关 修 骨
表 型 以及 多 向 分 化 的 潜 能 , 于 自体 脂 肪 含 量 丰 富 , 由
组 织 缺 损 , 可 按 需 塑 形 达 到 理 想 形 态 , 实现 创 伤 并 为
修 复及 完美的 生物 学重 建提供 了理论 和方 法 。本 文
就 骨 组 织 工 程 中种 子 细 胞 、 物 支 架 和 细 胞 因 子 共 生
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工骨运用到临床来修复椎骨缺损 , 现其成骨能力 和 自体移 发
植骨成骨能力相 当。 3 胶原类 复合人 工骨 人们起初 多利用 胶原与其 他骨 . 基质材料复合成人 工骨 , 发现其 成 骨能力较 强 , 其成骨 机制
害 ; 具有骨 传导 性 , 于细 胞 黏附和增 殖 ; 有 一定 的强 ② 利 ③
生的过程中 , 了促进 某一特定 组织 的再 生或修 复, 采取 为 应 措施阻挡无关或有干扰 的组织细胞进入缺损 区 , 为有 再生能 力的组 织细胞 的进 入 、 繁殖 创造 良好 的条 件[ 。在 骨缺 损 2 ] 区, 因其周围的结缔组织较缺损 区两端 的骨组织再 生能力强 得多 , 故前者能较早地长入骨缺损 区 , 不利 于骨组织 的再生 。
有 限; 同种异体骨移植 骨来 源广 泛却 易致 排斥反 应 ; 人工骨
合成替代物来源广 且容 易塑形 , 但植 入后 可能引起 感染 、 假 体松动及异物反应等并发症[ 。目前 , 1 ] 利用组织 工程技术来
研制各种人工骨修复 骨缺损 已成 为医学 和生物 材料学 领域
的 一 个 重要 课 题 。
一
体红骨髓复合 而成 的人 工骨 在修 复骨缺损 方 面的能力 强于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作者:刘剑伟蒋卫平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0年第17期【摘要】关节软骨缺损的再生修复是现代骨科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由于软骨组织的无血管性质,其再生或修复能力有限,因此需要适当的材料系统,在物理、机械、组织学和生物学方面重新调整天然软骨组织的功能,促进软骨再生。
目前包括基因治疗在内的组织工程技术正在成为软骨治疗的关键方法之一,并且为许多软骨创伤和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和更好的结果。
本文综述和总结了组织工程技术在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缺损[Abstract] Th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is one of the great challenges faced by clinicians. Due to the vaseless nature of cartilage tissue, its ability to regenerate or repair is limited, and appropriate material systems are needed to facilitate cartilage regeneration by physically, mechanically, histologically, and biologically readjusting the function of natural cartilage tissue. At present,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gene therapy are becoming one of the key methods of cartilage therapy and bringing new light and better results to the treatment of many cartilage injuries and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tissue engineer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Key words] Tissue engineering Repair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First-author’s address:Nann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Nanning 530031,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7.041關节炎及外伤所致的软骨缺损常常导致关节疼痛,由于软骨组织本身的无血管特性,软骨缺损后常常难以自身修复,因此软骨缺损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1]。
骨缺损的临床修复与研究进展
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学 报
J un f ui g Me i l ol efrNain lis o r  ̄o j n dc l g t aie Yo a aC e o o t
Vo . 4 No 3 12 .
J n20 u .0 2
骨 缺 损 的 临 床 修 复 与 研 究 进 展
黄粹 业
( 西钦州市 第二人 民医院骨科 , 西 钦 州 5 5 0 ) 广 广 3 0 0 关键 词 :骨疾 病; 骨转移 ; 骨重建 ; 显微 外科手术 ; 织移植 组 中圈分类号 :R 8 . 4 673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5 l ( 02 0 0 1 8 7 2 ( )3—0 2 —0 ) 47 3
对 于各种原因 所致骨缺损 的修 复 一直是 临床 的难 题之 一 。 为此 , 许多学者进 行了相关 的研究 。近 2 0年 来 , 随着 科学 技术 迅速发 展 , 别是显微 外科 的 发展 , 骨 缺损 的修 复经 历 由传 特 使 统骨移植 修复到应用显微外科 技术 进行 修 复 , 进 入组织 工程 并 学修 复研究时代 。现就 临床修 复与研究 进展综述 如下 。 1 传统 的游 离骨移植修复与 自体 移植骨 的替代物 骨 移植 一直是 重建 和修 复骨 缺 损 的 主要 常用 方 法 。游离 自体骨 移植广泛应用 于临床 骨缺 损 的修复 , 骨 、 髂 肋骨 、 骨为 腓 移植 的常用供体 , 游离骨 移植 的愈合 主 要是 缓慢 的“ 但 爬行 替 代” 过程 , 对较小骨缺损 的修 复效果较好 。 由于 自体骨移植 可提供 的骨量 有 限 , 又不可 避 免地造 成供 区的医源性破坏 , 且会产生一定 并发 症 。所 以国内外 学者 不断 寻找与研 究 自体 骨移 植 的替代 物。 自体 骨 移植 理 想 的替 代物 应具有可 提供骨 传导 基质 、 骨诱 导 因子 、 骨细 胞 和结 构 完 整 生 性 四种成分 。 目前 应 用 的骨移 植 替代 物 包 括 : 同种异 体松 / 皮 质骨 、 陶瓷 、 脱钙质骨基质 、 骨髓 以及复合移植 物等 同种移植 物有新鲜 、 冷冻及 干冻 三种 形式 。新鲜 的 同种移 植物 因有传 播疾病 和 可引起 强烈 的 免疫 反 应 , 即免疫 排 异 , 其 结果不仅 是移植骨 的 骨存 活细胞 被 杀灭 , 且移 植 骨被 吸 收 , 而 没有爬行替代 修 复和 血循环 重建 。一 般认 为 细胞 免疫 在排 异 反应 中起 主导作 玎 。 自 18 j 80年 国外 学 者首 次施 行人 类 同种异 体骨移 植术 到 2 世纪 4 1 0年代 末建 立 了骨库 . 以及 随后 的免疫 抑制剂 的研 究与应 用 . 能较 好地 抑制 免 疫 排异 反 应 , 同种 异 使 体骨移植 的临床应 用 更 为安全 可行 _- 1 多 数 同 种移 植物 都 I3
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研究进展
B MP属 于 T F1超 家 族 , 中 B P 、 5 6 7 9 G. 3 其 M 24、、 、 、 等 均 有 诱 导 骨 形 成 的作 用 _。 B 4 MP通 常 以二 聚 体 的 J 形式存在 , 与靶 细胞 表 面 特 异 性 受 体 结 合 , 引起 细 可
胞 内的 信 号 传 导 , 动细 胞 的 矿 化 。 P G 启 D F可 以刺 激 牙 本 质 形 成 和 骨 形 成 J , T F 1是 骨 形 成 和 骨 折 5 而 G. J 3
陶瓷 等 。
1 3 细 胞 因 子 .
主要 有 腺 病 毒 、 转 录病 毒及 真 核表 达 质 粒 。 逆
主要 有 B P、 小 板 衍 化 生 长 因 子 ( lt e.e M 血 pa lt . e d
2 13 基 因修饰种 子细胞 的优点 基 因产物可 以 .. 局部 和 靶 向 释放 ; 因局 部 转 导 可 以 增 加 局 部 治 疗 基
1 组 织 工 程 化 骨 的 概 念
但 是 传 统 细 胞 因 子 的 应 用 , 论 是 从 天 然 生 物 无
中提 纯 , 是 用 基 因工 程表 达 , 程 序 复 杂 , 还 均 产量 低 , 活 性不 稳 定 , 有 可 能 引 起 毒 性 和 免 疫 反 应 。 而 局 并 部 的缓 释 系 统 尚无 理 想 的应 用 。 随着 分 子 生 物 学
殖 能 力 , 一 定 条 件 下 可 向成 骨 细 胞 转 化 , 较 为 理 在 是
想 的 种子 细 胞 J 。
1 2 支 架 材料 .
主要 有 胶 原 、 丁 质 、 几 珊瑚 、 基 磷 灰 石 、 矿 骨 羟 脱
基 质 、 基 质 明 胶 、 工 合 成 聚 合 物 、 物 活 性 玻 璃 骨 人 生
组织工程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研究进展
1 超 临 界 骨缺 损
1 . 1 概 念
骨缺 损 是指 各种 原 因导致 的局 限性 骨 质缺 如 ,足够 大 的骨质 缺损 使其 不 能在 自然状 态 下达 到骨 愈合 的 临界 点 即为 临界性 骨 缺损 ( c r i t i c a l s i z e d e f e c t ,C S D) 。S e h mi t z 研究 表 明 长骨 的骨缺 损 有一 个 不 能 自行愈
摘 要 :大 段 骨 缺 损 的 治 疗 一 直 是 骨 科 领 域 的 研 究 热 点 , 当 前 组 织 工 程 骨 技 术 是 修 复 大 段 骨 缺 损 的 较 新 方 式 ,而 利 用 膜 引 导 骨 再 生 技 术 ,带 蒂 筋 膜 瓣 包 绕 组 织 工 程 骨 技 术 促 进 了组 织 工 程 骨 的 血 管 化 及 成 骨 的 质 和 量 ,
1 . 2 超 临界 骨缺损 不 能 自行修 复 的原 因 ①全身 因素包 括 营养不 良、糖 尿病 、骨 质疏 松及 应用 非 甾体抗 炎 药 。②局 部 因 素包 括 局 部感 染 因素 、 血 供 障碍 、骨 缺损 处软 组织 嵌 入 以及 高 能量 损伤 致大 块死 骨 等 。影 响 骨缺 损愈 合 的根本 因素 在于 骨折局 部 的血液 供应 及 骨折 断端 骨痂 的 及时 生成 ,其 中外 骨痂 的生 成具 有重 要 意义 。有 学者 通过 实验证 实 骨折愈 合 过 程 中 ,成 骨 细胞 的生 长慢 于纤 维结 缔 组织 细胞 的生 长 ,从 而影 响外 骨痂 的生 成 。而局 部血运 障 碍也是 导 致 骨折 不愈 合 的重要 原 因 。但 如骨痂 生成 不 良,后期 虽然 血运 恢 复 ,但 骨折 愈 合过程 已被软组 织 干扰 ,骨 缺损 仍难 以修复 。所 以 ,怎样 促 进并 保证 骨折 愈合 初期 外 骨痂 的充 分形 成是 修 复骨缺 损 的重 中之重 L 4 ] 。超 临 界骨 缺损 在缺 损形 成 之初 可能 就 已被 软组织 占据 ,两骨 折断 端被 软组 织 隔离 ,非成 骨 的纤维 结缔 组织 及 软组 织 的嵌 入 ,阻止 成 骨细胞 的增殖 ,产 生竞 争性 抑 制 ,进而 导致 骨缺 损两 断端 不 能接触 ,甚 至造 成断 端 硬化 ,骨缺 损不 能修 复 。
负载BMP-2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负载BMP-2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符来想【摘要】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具有强大的促成骨活性,能够诱导间充质细胞不可逆地分化为骨、软骨组织;BMP-2是成骨能力最强的BMP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领域,并且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此分析了近年来BMP-2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研究的文献,概述国际上关于负载BMP-2组织工程骨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Repairing bone defects using tissue engineered bone has become a hot spot. There is a strong osteomductive potentiality in bone morphogenetio protem( BMP ), which could induce the irreversible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cells into bone and cartilage. BMP-2 is one of BMPs with the most osteoinductive potentiality,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presenting an excellent application prospect. Here reviews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 on the application of BMP-2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repairing bone defects with BMP-2 loaded tissue engineered bone.【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04【总页数】4页(P590-593)【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织工程骨;骨缺损【作者】符来想【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骨一科,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的一大难题。
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 键 词 】 骨 ; 组 织 工 程 ; 细 胞 骨 架 ; 综 述 文 献 关
P o rse o ets e n ier g I un D I nd , NGJ n e a m n r oadcS r r ,h nsa rgessnb n su gn ei L a , A —aDO i .D pr e tfO t p e i ug y Z ogh i i e n J We a t o h e n Ho il F dnU i rt,h ga 20 3 ,hn s t u a n esy S a hi 0 0 2 C ia p ao f v i n
f co s B n ee t a s db r mn t mo n fa a tr . o ed f c u e yta a. c u r d il mma in i afe u n n r d b ep o lm l i a rh p d c . t a n t q e t d f mi a l r b e i ci c l t o e is I o s r a o n n o a p a t a r fca o ep o u e y b n su ee g n e n a a et ep o lm l W i ed v lp n f is ee - p e  ̄ h t t il n r d c d b o et s r n i e r gc ns v rb e we1 ai i b i i h . t t e eo me t su n hh ot gn e i g b n is e e gn e i gi d v l p n a i l. we e ,ed m x e me t a eo u n b d a d fwe r d c i e r , o et u n i e r e e o i g rp d y Ho v r s l o e p r ns r nh ma o y, n e r o u - n s n s i p t n f o et s r n ie r ga eu e l i. i s n su ee g n e i r s di ci c o ob i n n n
组织工程在再生医学中的创新进展
组织工程在再生医学中的创新进展在医学领域,组织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为再生医学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创新进展。
它旨在通过构建生物活性的替代组织和器官,来修复、替代或增强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功能,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组织工程的核心要素包括细胞、生物材料支架以及生物活性因子。
细胞是组织工程的基础,它们可以来自患者自身(自体细胞),也可以是经过基因编辑或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转化而来的细胞。
这些细胞具有特定的分化潜能,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和分化为目标组织细胞。
生物材料支架则为细胞提供了生长的物理支撑和空间结构,同时也影响着细胞的行为和功能。
支架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它需要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适当的力学性能。
常见的支架材料有天然聚合物(如胶原蛋白、壳聚糖等)和合成聚合物(如聚乳酸、聚乙醇酸等)。
生物活性因子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可以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近年来,组织工程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
在皮肤再生方面,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开发出了基于生物材料支架和自体细胞的皮肤替代物。
这些替代物能够有效地治疗烧伤、慢性溃疡等皮肤损伤,不仅能够恢复皮肤的外观,还能重建皮肤的功能,如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
在骨组织再生领域,3D 打印技术与组织工程的结合为个性化骨修复带来了突破。
通过对患者受损骨组织的精确扫描和建模,利用 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与患者骨缺损形状完全匹配的支架,并在支架上负载骨诱导因子和干细胞,能够实现高效的骨再生。
心血管领域也是组织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发为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传统的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
此外,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小口径血管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望解决临床上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短缺的问题。
神经组织再生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但组织工程的发展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曙光。
骨组织修复研究进展PPT
机械刺激
适当的应力刺激有助于骨骼修复和重 塑。
营养因素
如钙、磷、维生素D等,对骨骼健康 至关重要。
骨组织修复技术的研
03
究进展
传统骨组织修复技术
自体骨移植
利用患者自身骨骼进行移植,无 免疫排斥反应,但来源有限且可 能引发并发症。
异体骨移植
采用同种异体骨进行移植,来源 相对广泛,但存在免疫排斥和疾 病传播风险。
基因编辑技术在骨组织修复中的潜力与挑战
精准治疗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可实现对特定基因的精 确编辑,为骨组织修复提供精准治疗的可能性。
成骨相关基因的研究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研究成骨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 制,为骨组织修复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伦理和安全问题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伦理和安全问题,如基因编辑 可能导致的非靶向效应和长期安全性问题等,需要进行深 入研究和评估。
骨组织修复研究进展
目录
• 引言 • 骨组织修复的基本原理 • 骨组织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 骨组织修复的临床应用与挑战 • 新型骨组织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 结论与展望
引言
01骨组织修复ຫໍສະໝຸດ 重要性维持骨骼结构完整性骨组织修复能够恢复受损骨骼的结构和功能,保持骨骼的完整性和 稳定性,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和并发症。
人工合成骨替代物
如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玻璃等,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 性,但缺乏生物活性。
生物材料在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01
02
03
生物可降解材料
如聚乳酸、聚己内酯等, 可在体内降解并被新生骨 组织替代,用于制作骨修 复支架。
生物活性材料
如生物玻璃、生物陶瓷等, 具有促进骨细胞生长和分 化的作用,可用于填充骨 缺损。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问题
Hu n a n C a n c e r Ho s p i t a l ,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1 3 , C h i n a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 Z HOU X i a o 一 m a i l : c c c d o n @ s i n a . c o m ) . 【 S u mma r y 】 T h e g r a f t f o r r e p a i r i n g b o n e ra g f t s c a n b e c a t e g o i r z e d a s a u t o g r a f t s , a l l o g r ft a s , a n d x e n o g r a f t s . H o w e v e r , e a c h
1 骨 组 织 工 程技 术 的临 床 应 用 研 究 进展 有关骨组织工程临床应用研究的报道不多 . 主 要 是 因 为 大 面 积 组 织 工 程 骨 不 能 血 管 化 .阻 碍 了骨 组 织 工 程 的发 展 。 现 有 的 报 道 大 多集 中于 组 织 工 程 骨 治疗 小 面积 骨 缺 损 周 晓 等同 应 用 人 自体 骨 髓 间 充 质 干 细 胞 作 为 种 子 细 胞 . 构 建 组 织
t y p e o f d o n o r t i s s u e c o me s wi t h i t s o wn s e t o f l i mi t a t i o n s .T i s s u e e n g i n e e i r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h a v e b e e n a p p l i e d a s p r o mi s i n g a l t e r n a t i v e s t o p r o d u c e b o n e c o n s t r u c t s t h a t mi mi c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n a t u r a l b o n e a n d s o l v e t h e l i mi t a t i o n s f o b o n e d e f e c t t r e a t me n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b o n e t i s s u e e n g i n e e in r g w a s r e v i e we d , a n d t h e l i mi t a t i o n s o f c u r r e n t b o n e
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综述・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术2009年11月第47卷第3l期李向东-景尚斐2(1.内蒙古自治区林两县医院骨科,内蒙古林两025250;2.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外Ⅱ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摘要】骨缺损的治疗是困扰骨科临床的难点,传统的治疗方法极为困难。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骨髓基质干细胞是被研究最多的种子细胞,通过对其进行基因修饰、构建复合支架材料及促进组织工程骨早期血管化等方法,使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骨缺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对其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骨缺损;成骨细胞【中图分类号】R-332;Q8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31—26—03ResearchAdvancesinRepairofBoneDefectwithBoneMarrowStromalCell1.BoneSurgeryDepartment,LinxiCountyHospital,Linxi025250,China;2.TheSecondDepartmentofHandMicrosurgery,theSecondAflilieat-edHospitalofInnerMongoliaMedicalCoUege,Hohhot010010,China【AbstractlThetreatmentforbonedefectisdifficultinorthopaedicsclinic,anditishardfortraditionalmethods.Withrapiddevelopmentoftissueengineeringtechnique,repairofbonedefectwithtissueen6neeringhasbeenahotspot,suchasgenemodificationofseedceHs,construe—fionofcompositescaffoldandpromotingearlyperiodvascularizationoftissueengineeredboneelm.Thisartical矛Vesanoverviewtocurrentsit-uationandadvancesinitsresearch.IKeywordsJBonemarrowstromalcell;Tissueengineering;Bonedefect;Osteoblasts由于感染、创伤、肿瘤和先天性疾病造成的骨骼缺损是骨科最常见的治疗难题。
骨组织工程最新研究进展
骨组织工程最新研究进展骨组织作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门崭新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骨、软骨、肌腱等多种组织的再造与修复,与骨组织的研究与治疗范围有非常大的交叉。
本文仅就组织工程在骨组织领域的研究进展,从骨、软骨、肌腱等骨组织治疗中涉及较多的组织构建方面作一简要概述。
标签:骨组织;研究进展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骨组织的发展具有悠久历史,其发端可追溯到人类生命起源的最初阶段;骨组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针对日益增高的创伤发生率与日趋复杂和严重的创伤程度,而逐渐成为骨外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骨组织的发展不但继承了传统骨科的丰厚内涵,而且更体现在其融汇吸收了现代医学与现代生物学等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一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作为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已处于组织构建与缺损修复的前沿,是可能率先进入临床应用的组织工程领域之一。
骨创伤修复雄厚的理论与研究基础,各种生物材料在临床骨缺损治疗中的长期广泛应用,都为骨组织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获取时对机体损伤小、培养扩增后数量充足且自体细胞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的特点,已经成为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最佳细胞来源。
应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已成功修复大动物的颅骨、下颌骨与四肢骨缺损。
笔者所在实验室利用BMACs复合藻酸钙成功修复了羊颅骨标准缺损;Schliephake等利用煅烧牛骨作为支架复合BMSCs修复羊的下颌骨节段缺损,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新骨形成量較单纯材料组有显著增加;Kon等发现BMSCs复合羟基磷灰石陶瓷后修复羊胫骨节段缺损,2个月时力学强度显著高于单纯材料组。
目前的研究焦点在于如何能够使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诱导标准化,以进一步应用于大规模的临床治疗。
此外,最新研究表明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TCP能修复犬股骨21mm的节段缺损,而不需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若进一步证实在人体可行,通过建立一个骨髓基质干细胞库,即能更及时方便地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来修复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 骨 组 织 工 程 概 况
展 到复 合材 料 , 挥各 自的长处 . 发 在实 现 细胞 载体 的前 提 下 提高信 号分 子 的有效性 。
人 工 合 成 的 聚 合 物 基 体 材 料 有 聚 交 酯 ( 左 旋 乙 聚 交 酯 及 乙 交 酯 和 丙 交 酯 的 共 聚 物 ) P O/ B 共 聚 ,E PT 物. 目前 已 经 通 过 美 国 F A 的 批 准 . 可 作 为 植 入 物 D 许 载 体 材 料 多 为 多 孔 框 架 , 不 是 目前 使 用 的 可 降 解 的 而 骨 固 定 物 、 术 缝 合 线 。通 过 调 整 分 子 量 、 择 不 同 聚 手 选 合 方式及 成 型手 段 可 以调 节并 控 制 材 料 的 力 学 性 能 、 降解 速度 , 满 足不 同 的临 床 要 求 。聚 交 酯类 骨 折 内 以
固定材 料 目前 国外 已有 商品 , 其强 度 有限 , 只 能用 但 还 于 非 承 重 骨 。Ih u sa g等 从 1 9 6年 开 始 研 究 作 为 多 孔 9
框 架 的 基 体 材 料 与 成 骨 性 细 胞 的 结 合 状 况 , 为 其 疏 因 水 性 的表面 不太 利于 细胞贴 壁 , 须在 表 面改 性后 , 必 成 骨 细 胞 才 能 在 三 维 的 框 架 进 行 正 常 的 贴 壁 和 生 长 。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
从牙槽骨缺损的治疗现状入手,探讨了目前治疗方式的局限性。
然后,详细阐述了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原理和技术特点。
接着,展望了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并分析了影响其应用的因素。
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优势和挑战,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牙槽骨修复,组织工程技术,组织工程学,牙科医学,骨缺损治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治疗现状,影响因素。
1. 引言1.1 绪论牙槽骨缺损是口腔领域常见的问题,其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植入人工牙槽骨或自体骨块移植,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局限性和风险,例如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恢复周期长等问题。
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本文将重点探讨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临床应用前景、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全面了解和分析,有望为牙槽骨缺损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选择,推动口腔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临床实践。
2. 正文2.1 牙槽骨缺损的治疗现状牙槽骨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治疗方法多样化。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植骨术、移植术和骨移植术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周期长等问题。
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组织工程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例如手术创伤小、恢复周期短、患者术后疼痛小等。
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牙槽骨修复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牙槽骨缺损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领域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2.2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原理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原理是通过利用生物材料和细胞培育技术重建患者缺损的牙槽骨组织。
骨组织工程进展论文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074-01骨创伤、肿瘤和炎症等导致的骨缺损是目前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和难治病,唯一的方法是通过骨移植进行修复。
组织工程是指将分离的自体高浓度成骨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或软骨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种植于一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被人体逐步降解吸收的细胞支架(scaffold)或称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上,这种生物材料支架可为细胞提供生存的三维空间,有利于细胞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进行气体交换,排除废料,使细胞在预制形态的三维支架上生长,然后将这种细胞杂化材料(hybrid material)植入骨缺损部位,在生物材料逐步降解的同时,种植的骨细胞不断增殖,从而达到修复骨组织缺损的目的。
目前,关于骨组织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⑴种子细胞的研究;⑵支架材料的研究;⑶诱骨成骨因子的研究;⑷应力环境的研究。
本文针对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作一综述。
1 种子细胞的研究目前,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选用的种子细胞来源于三方面:骨膜、干细胞和骨外组织。
作为种子因子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取材部位恒定,方式简单,不易污染,对人体的伤害不大。
⑵体外增殖能力强,并能定向分化。
⑶能适应材料与受区环境⑷能够方便地通过分子生物技术进行基因修饰,能让种子细胞具有更丰富的基因表型来提高期望。
1.1 骨膜细胞 :骨膜内成骨细胞含量丰富,体外培养容易成活,生长增值旺盛,是骨组织工程中较理想的种子细胞2]mscs 和牙槽骨细胞3]park 等4]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并且早期大量表达alp,后期则降钙素的表达占优势,矿化结节量增长呈时间依赖性,说明下颌骨骨膜细胞可以作为种子细胞修复颌面部骨缺损。
但是骨膜细胞来源有限,且取材不方便,可造成新的创伤,限制了其运用。
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骨缺损中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骨缺损中的研究进展全世界每年骨折和骨缺损的患者数以千万计,传统的骨缺损治疗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等,但均因各种因素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自体骨移植安全性高,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因而被认为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供体来源往往有限。
而且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同种异体骨移植植入后容易吸收,而且容易感染,排斥反应重;人工骨移植原材料孔隙变异较大,成骨困难,而且来源有限。
由于现行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以上问题和局限性,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近年来已被许多学者关注。
支架作为组织细胞及细胞活性因子粘附、生长分化的载体,在组织工程骨的构建中起重要作用,组织工程骨支架的研究开展的越来越多。
以往用于修复骨缺损的材料,第一代惰性材料和第二代生物活性材料均以减少免疫反应、诱发生成新骨,使移植物被新形成的组织长入而与机体牢固结合为目的,其缺点是支架材料不能再体内降解,长期存留于体内。
近年来修复骨缺损的生物材料集中于选用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可吸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属于第三代新材料,不只是追求简单的填充骨缺损及诱发新生新骨,而是逐渐在体内被降解,从而被新骨替代,最终使骨缺损处完全被组织所替代的新材料。
目前研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具有以下特性:(1)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自身降解率与组织替代率相匹配,随成骨细胞的生长和人体自身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支架材料逐步降解直至最终完全吸收,从而避免长期的外源体反应,最重要的是降解速率与组织细胞生长率相适应,降解时间应能根据组织生长特性进行认为的调控,从而保证骨缺损处拥有合适的力学性能;(2)骨诱导及骨传导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孔隙率,构建符合生物学特性要求的支架诱导骨组织生长;(3)安全无毒,在体内不致畸,不引起无菌性炎症。
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以其无抗原性、来源不受限制、可预先设计塑形、具有生物功能等特征。
其基本方法是将体外培养的高浓度的功能相关活组织细胞扩增,并种植于一种生物性能良好、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细胞外基质上,然后将它们共同移植于所需部位,在机体内细胞继续增殖,而生物支架结构则逐渐被降解吸收,结果形成新的有功能的组织器官,从而达到修复结构、恢复功能的目的。
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骨缺损畸形初探
按 患者 术前 三维 C T对 照正 常侧 明确 骨 缺 损大 小 来 确 定 )体外 培 养 1 , 置显微 镜 观察 细胞 在 p B , 周 倒 DM
生 长 情况 , 回植 前 2 换用 无血 清 培养 液培 养 天 2。
12 2 手 术 方 法 术 前 均 与 患 者 及 家 属 充 分 沟 ..
冲液 (B ) 1 , 50rmn离 心后 弃上清 获取 有 P S 洗 次 1 5 i / 核细胞 , 2×17 以 0 细胞 /m 接 种 培 养 皿 , 行 体 外 c2 进
细胞 扩增 , 以成 骨 条件 培 养 液 予成 骨 诱 导 。使 用 的
贴 壁细胞 呈 纺缍 形 、 大 、 仁 清 晰 , 以集 落样 方 核 核 并 式 生长 。1 4天 后 细胞 已大 部 分融 合 , 且 细胞 0~l 并 体 积逐 渐增 大 , 向多 角形 转 变 。全 部 患 者 均 分离 得 到 自体 hMS 经 体外 成骨 诱导 并扩 增 至第 3代 , B C, 平
形 中又增加 了患者创 伤 和感染 的机会 。 由于近几 年
组织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 , 为我们临床颅骨缺损修 复提供了新的思路。由此, 我们利用经体外成骨诱 导 的 自体 h M C为 种子 细胞 、 分脱 钙 骨 ( at e BS 部 pryd l
mn r i dbn a i,D M) 支 架 材 料 的组 织 工 i a z oem tx p B 为 e le r 程 骨于 2 0 06年 6月至 2 0 年 2 为 4例 颅 骨 缺 损 07 月
(. 1 常州市第二人 民医院, 江苏 230 ; . 10 32 上海组织 工程研 究开发 q心 , - 上海 200 ) 100
颅 骨缺损是 颅 脑外 科 常 见 的 临床 问 题 , 要 二 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Sanche}R目1喵J.SongS.Cardezo-PelaezF.eta1.Adultbonenmr—Wwstrdnalceilsdifferentiateintoneura】cellsinvitro[J]JExpNeuml,2000,164(2):247~25613D眩自waM.TakahashiI,EsakiM.el"dSciaticnelwedregenerationinratsindueedbytran旦plmatationofinvjtrodiffereattiatedbonemar-rowStl"or—cells[J]EurJNeurc8ci.2001.14(11):1771--177614BiaacoP,RiminucciM.Gronthc6S,etalBoner/1;arrowstlvmalstemceils:natttrc,biology,andpotentialappfications[J]JSci一∞,2001,19(3):180~19215BiaekIB.W∞db哪DAdultratandhtwnanbonemamw8trordst£a'ncellsdifferentiateintoneumam[J]JBloodcel】sMolDis,2001。
27(3):632463616Krattse135;Plasticityofrmrmw-derivedstemceils[J].JG朗e1k,2002.9(11):754--75817I)emwaMCentralardperipheralne—eregenexationbynanspIanta—tionofSchwanncellsand删fferentiatedboneInamwstr【1『nalcells[J]JAnatSchumannequationSciInt,2002,77(1):12--2518NaumannA.D口谢sJ.8taudenmaierR,吐正Meseachymal8t邮1cells--anewpathwayfortissueenglneennginreoonsmlctivesurgery[J】JLaryngorhinnotologie,2002,81(7):521--52719MimuraT,【kzawaM.KannoH,etalPenpheralr№m姆f啪一tkmbytrmmpiantationofbonemarrowsn℃n诅leeU<lerivedSchwanncellsinadultrats[J].JNⅢ%口g,2004,101(5):806--81220CongerPA.Ming,ⅧJJPhenotypicalandfunctionalpropertiesofhtmmabone1Tlar/owm&enchynudprngemtoreell5[J]JcdlPhysi—01.1999,181(1):67—73AnthologyofMedic—i—n—e—,Apr.2006,V01.25,No.2—21EglitisMA,MezeyEHematopoietlscellsdifferentiateintobothmi—crogliaandmacmgliainthebrainsofadultmice[J]JProcNatlA-cadSciUSA,1997,94(8j:4080--408522CuevasP.CarcallerF.Dujo,myM,eta1.PefipherMnemrrgcnera-tionbybonemarrowsⅡ0rrIalcalLq[J].JNeurokwicalReeearch,2002,24(7):634--63523CuevasP.Carcel]erF,Garcia.Gorn觎I,etalBonemar工。
wstrc前udcellimplantationforperipheralnerve地pair[J]JNeuralRes.2004,26(2):230—23224KamadaT.KndaM。
D%mM。
etalTransplantationofhonemar-rowstmmalcdlderivedSohwann雌Usp工舢临axonzlregenerat;onandfunctionalrecovelTdtercotnfIletetransectionofedulxm∞indcord[J].JournalofNeurolmthologyandExperimentalNeurology,2005,64(1):37--4525BrockesJP.FieldsKL,RaftMC.StudiesonculturedratSohwannceilsI.F5tablishmentofpurifiedpopulstinnsfromculturesofpe-6phendnetam[J].JBrainRes,1979,165(1):105--11826EvansGRPefip|幢ralnm%-eⅫuIy:areviewandapproachtotissueengineeredconstruct5[J]JAlmtRec。
2001,263(4):396~40427EvansGRChallengestonerveregenexation[J].JSeminsurgOn—col,2000,19(3j:312--31828MoeabebiA。
FdlerP,Wih,gM,etdEffectofallngeneieSchwarmcalltronsplantationonperipheraln口wregea_leraticsa[J].JExpNetlrol,2002.173(2):213--22329R砾J,KapsC,BurmesterGR,eta1.Ste口nceilsforregenerativemedicine:advancesintheengineeringoftissuesandorgans[J]JNamrvd疆enschaften.2002。
89(8):338~351组织工程学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南宁530021)牛通综述赵劲民审校骨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治疗特别是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近20多年来组织工程的发展为骨缺损的修复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在修复骨缺损的过程中涉及到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细胞因子、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和临床应用等一系列过程。
本文就这些方面作一综述。
1种子细胞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
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来源是多渠道的,目前其来源主要有皮质骨、松质骨、骨膜、骨髓、骨外组织以及胚胎干细胞。
皮质骨、松质骨、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能表达成骨细胞表型【“,且骨膜中含有较多的骨原细胞,而骨原细胞具有分化潜能可以增值分化为成骨细胞。
因此成骨细胞是骨组织工程学研究较多的种子细胞之一。
但是上述三者来源的成骨细胞存在较多的缺陷,如取材困难、来源有限、扩增能力有限及免疫排斥等,因而不能稿足骨组织工程的要求。
胚胎千细胞具有分化为三个胚层的能力,体外培养后可分化为肠上皮细胞(内胚层)、软骨、骨、平滑肌、横纹肌(中胚层)及神经细胞(外胚层)等,并且可以大量扩增和定向诱导为具体干细胞,应用这种千细胞可以进行多种移植。
Buttery等¨J证实用含地塞米松、肛甘油磷酸、维生素C等培养液或与成骨细胞共同培养均可诱导ESCs向成骨细胞转化,因此胚胎干细胞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学的种子细胞,但是存在免疫排斥较强的缺陷。
于是寻找一种取材方便,对机体损伤小;体外培养中具有较强的增值和向成骨方向定向分化的能力;植人体内后能耐受机体免疫排斥,继续保持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安全性好的种子细胞变得非常必要。
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从骨髓中抽取并可以多次抽取,因此它的来源不受限制,取材方便,对供体损伤小,易于分离培养,并且具有体外增殖能力强,大量传代培养后仍具有成骨能力,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种子细胞。
2支架材料支架材料也是组织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种子细胞提供了黏附、增殖、分化的空间结构和生长模板,并且可以引导组织再生,控制组织或器官的性状。
支架材料可以有不 万方数据匿堂壅堂2Q壁§生§旦复堑鲞复呈塑同的分类方法:以结构可以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以形态可以分为纤维状、海绵状、凝胶状等;以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生物材料。
天然生物材料主要有胶原、脱钙骨基质及经物理化学高温处理的动物骨、纤维蛋白、硫酸软骨素、壳聚糖、藻酸盐几丁质等。
人工合成生物材料叉可以分为人工台成无机材料和人工合成可降解有机高分子材料,前者以生物活性玻璃陶瓷、自凝固磷酸钙水泥、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珊瑚转化的羟基磷灰石为代表;后者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及其共聚物、硅氧烷凝胶、聚醚酯为代表。
骨组织工程中理想的支架材料应当具有以下特征:三维多孔的连接网络,有利于细胞生长、养分传输和代谢产物的排放;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好,降解速度和吸收速度可以调控,以适应细胞或组织在体内体外的生长;化学表面适合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机械性能与所植入组织的要求相匹配【3J。
随着对材料一生物体相互作用机理的不断研究,人们对生物材料的要求已从机械强度、亲水性、可降解性和易加工程度等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基本要求,发展到对生物材料的形状结构进行精密设计和加工,对生物材料的表面改造和修饰,赋予生物材料特定的生物特性和功能【4・“。
仿生学材料就是近年发展的趋势,RGD序列或基因与支架整合后可提高细胞的黏附与增生L6j。
其它技术如药物控释技术等也在试验中广泛应用,可咀通过控制生物因子的释放调整组织再生速度L7J。
将rhBMP一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植人体内前包被倒水凝胶中,有促进成骨和成血管的作用【8J。
目前先进的工程制造技术对支架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对毫米和微米尺度的结构进行控制,特别是近年采用的纳米技术,可以对生物材料的纳米结构进行设计和加工_9J,在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加工和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等,可以在短期内制造出既具有精确解剖学形态、又具备所需尺寸孔径和孔率的三维多}L支架材料。
但需建立化学因素单一化的或生物活性精细确定的“表面”模型,并对模型表面的理化性质进行精确测定,对细胞在不同模型表面上的生物学行为进行定量观测,以揭示细胞/材料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㈨“J。
在此基础上,对表面进行分子设计,以减少不必要的界面反应,使表面结构具有有序性、特定分子间的可识别性和运动性,增加表面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并能对环境中的生化、力学等各种刺激信号作出响应.近而从分子水平诱导人们所需的特异性、可控性生物响应.实现理想的功能替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