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2 第1课时应用案巩固提升案
北师大数学选修23新素养应用案巩固提升:第二章 1 第1课时 离散型随机变量 含解析
[A基础达标]1.①某电话亭内的一部电话1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记为X;②某人射击2次,击中的环数之和记为X;③一个在数轴上随机运动的质点,它离原点的距离记为X.其中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都不是解析:选A.①②中变量X所有可能的取值可以一一列举出来,是离散型随机变量,而③中的结果不能一一列出,故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2.抛掷两枚骰子一次,X为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枚掷出的点数之差,则X的所有可能的取值为()A.0≤X≤5,X∈NB.-5≤X≤0,X∈ZC.1≤X≤6,X∈ND.-5≤X≤5,X∈Z解析:选D.两次掷出点数均可取1~6所有整数,所以X∈[-5,5],X∈Z.3.下列变量中,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A.某教学资源网1小时内被点击的次数B.连续不断射击,首次命中目标所需要的射击次数YC.某饮料公司出品的饮料,每瓶标量与实际量之差X1D.北京“鸟巢”在某一天的游客数量X答案:C4.袋中装有10个红球,5个黑球,每次随机抽取一个球,若取到黑球,则另换一个红球放回袋中,直到取到红球为止,若抽取的次数为X,则表示“放回5个球”的事件为() A.X=4B.X=5C.X=6 D.X≤4解析:选C.第一次取到黑球,则放回1个球;第二次取到黑球,则放回2个球…共放了五回,第六次取到了红球,试验终止,故X=6.5.掷两颗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γ,那么γ=4表示的随机试验结果是()A.一颗是3点,一颗是1点B.两颗都是2点C.两颗都是4点D.一颗是3点,一颗是1点或两颗都是2点解析:选D.因为γ=4表示两个骰子之和为4,有(3,1),(1,3),(2,2),即γ=4表示的随机试验结果是一颗是3点,一颗是1点或两颗都是2点,故选D.6.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某次数学期中考试中,其中一个考场30名考生中做对选择题第12题的人数是随机变量;②黄河每年的最大流量是随机变量;③某体育馆共有6个出口,散场后从某一出口退场的人数是随机变量;④方程x2-2x-3=0根的个数是随机变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解析:①②③是正确的,④中方程x2-2x-3=0的根有2个是确定的,不是随机变量.答案:①②③7.抛掷两枚骰子各一次,记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枚骰子掷出的点数的差为X,则“X>4”表示的试验结果是________.解析:因为一枚骰子的点数可以是1,2,3,4,5,6六种结果之一,由已知得-5≤X≤5,也就是说“X>4”就是“X=5”.所以,“X>4”表示两枚骰子中第一枚为6点,第二枚为1点.答案:第一枚为6点,第二枚为1点8.在考试中,需回答三个问题,考试规则规定:每题回答正确得100分,回答不正确得-100分,则这名同学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得分ξ的所有可能取值是________.解析:若答对0个问题得分-300;若答对1个问题得分-100;若答对2个问题得分100;若问题全答对得分300.答案:-300,-100,100,3009.判断下列各个变量是否是随机变量,若是,是否是离散型随机变量?(1)从10张已编好号码的卡片(从1号到10号)中任取一张,被抽出卡片的号码;(2)体积为27 cm3的正方体的棱长.解:(1)抽出卡片的号码是不确定的,是随机变量.被抽取的卡片号码可以一一列出,符合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是离散型随机变量.(2)体积为27 cm 3的正方体的棱长为3 cm ,为定值,不是随机变量.10.写出下列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并说明随机变量的取值表示的事件.(1)在含有5件次品的200件产品中任意抽取4件,其中次品件数X 是一个随机变量;(2)一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5个黑球,从中任取3个,其中所含白球的个数Y 是一个随机变量.解:(1)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为0,1,2,3,4.X =0,表示“抽取0件次品”;X =1,表示“抽取1件次品”;X =2,表示“抽取2件次品”;X =3,表示“抽取3件次品”;X =4,表示“抽取4件次品”.(2)随机变量Y 的可能取值为0,1,2,3.Y =0,表示“取出0个白球,3个黑球”;Y =1,表示“取出1个白球,2个黑球”;Y =2,表示“取出2个白球,1个黑球”;Y =3,表示“取出3个白球,0个黑球”.[B 能力提升]11.对一批产品逐个进行检测,第一次检测到次品前已检测的产品个数为ξ,则ξ=k 表示的试验结果为( )A .第k -1次检测到正品,而第k 次检测到次品B .第k 次检测到正品,而第k +1次检测到次品C .前k -1次检测到正品,而第k 次检测到次品D .前k 次检测到正品,而第k +1次检测到次品解析:选D.由题意,前ξ个均为正品,故ξ=k 表示前k 次检测到正品,第k +1次检测到次品.12.已知Y =2X 为离散型随机变量,Y 的取值为1,2,3,4,…,10,则X 的取值为________.解析:由Y =2X 得X =12Y . 因为Y 的取值为1,2,3,4, (10)所以X 的取值为12,1,32,2,52,3,72,4,92,5. 答案:12,1,32,2,52,3,72,4,92,5 13.下列随机试验的结果能否用离散型随机变量表示?若能,请写出各随机变量可能的取值,并说明这些值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1)盒中装有6支白粉笔和2支红粉笔,从中任意取出3支,其中所含白粉笔的支数X ,所含红粉笔的支数Y ;(2)离开天安门的距离Y ;(3)袋中有大小完全相同的红球5个,白球4个,从袋中任意取出一球,若取出的球是白球,则过程结束;若取出的球是红球,则将此红球放回袋中,然后重新从袋中任意取出一球,直至取出的球是白球,此规定下的取球次数X .解:(1)X 可取1,2,3.{X =i }表示取出i 支白粉笔,3-i 支红粉笔,其中i =1,2,3.{Y =j }表示取出j 支红粉笔,3-j 支白粉笔,其中j =0,1,2.(2)Y 可取[0,+∞)中的数.Y =k 表示离开天安门的距离为k (km).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3)X 可取所有的正整数.{X =i }表示前i -1次取出红球,而第i 次取出白球,这里i ∈N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14.(选做题)投掷甲、乙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X ,所得点数之和是偶数为Y .写出随机变量可能的取值,并说明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结果.解:若以(i ,j )表示投掷甲、乙两枚骰子后,骰子甲得i 点且骰子乙得j 点.X 的可能取值为2,3,4,…,12.X =2表示(1,1);X =3表示(1,2),(2,1);X =4表示(1,3),(2,2),(3,1);…;X =12表示(6,6).Y 的可能取值为2,4,6,8,10,12.Y =2表示(1,1);Y =4表示(1,3),(2,2),(3,1);Y =6表示(1,5),(2,4),(3,3),(4,2),(5,1);…Y =12表示(6,6).。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数学优化方案北师大版必修3习题:第1章习题课应用案巩固提升 Word版含答案
[A 基础达标]1.下列抽取样本的方式是简洁随机抽样的有( ) ①从无限多个个体中抽取50个个体作为样本;②箱子里有100支铅笔,今从中选取10支进行检验.在抽样操作时,从中任意拿出一支检测后再放回箱子里;③从50个个体中一次性抽取5个个体作为样本. A .0个 B .1个 C .2个D .3个解析:选A.①不满足总体的个体数有限;②不满足不放回抽取的特点;③不满足逐个抽取的特点. 2.把样本容量为20的数据分组,分组区间与频数如下:10~20,2;20~30,3;30~40,4;40~50,5;50~60;4;60~70,2,则在区间10~50上的数据的频率是( )A .0.05B .0.25C .0.5D .0.7解析:选D.由题知,在区间10~50上的数据的频数是2+3+4+5=14,故其频率为1420=0.7.3.某工厂的一、二、三车间在12月份共生产了3 600双皮靴,在出厂前检查这批产品的质量,打算接受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取,若从一、二、三车间抽取的产品数分别为a 、b 、c ,且a 、b 、c 满足2b =a +c ,则二车间生产的产品数为( )A .800B .1 000C .1 200D .1 500解析:选C.由于2b =a +c ,所以二车间抽取的产品数占抽取产品总数的三分之一,依据分层抽样的性质可知,二车间生产的产品数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即为3 600×13=1 200.4.甲、乙两名运动员在某项测试中的6次成果的茎叶图如图所示,x 1、x 2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这项测试成果的平均数,s 1、s 2分别表示甲、 乙两名运动员这项测试成果的标准差,则有( )A .x —1>x —2,s 1<s 2 B .x —1=x —2, s 1=s 2C .x —1=x —2,s 1<s 2 D .x —1=x —2,s 1>s 2解析:选C.由于x —1=15,x —2=15,s 21=373,s 22=533,所以x —1=x —2,s 1<s 2. 5.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 2,平均数为x ,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乘以2,所得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和平均数为( )A.12s 2,12x — B .2s 2,2x —C .4s 2,2x —D .s 2,x —解析:选C.将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都乘以a ,则新数据组的方差为原来数据组方差的a 2倍,平均数为原来数据组的a 倍,故答案选C.6.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中,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甲组数据为:28,31,39,42,45,55,57,58,66,中位数为45.乙组数据为:29,34,35,42,46,48,53,55,67,中位数为46.答案:45 467.从某地区1 500位中年人中随机抽取100人,其是否常用微信的状况如下表所示:是否常用微信人数性别男 女 常用 32 28 不常用1822解析:设1 500位中年人中女性与男性不常用微信的人数分别为x ,y ,由x 15 00=22100,得x =330;同理可得y =270.于是x -y =330-270=60(人). 答案:608.5 000辆汽车经过某一雷达测速区,其速度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时速超过70 km/h 的汽车数量为________.解析:由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时速超过70 km/h 的汽车的频率为图中70到80的矩形的面积,所以时速超过70 km/h 的汽车的频率为0.010×(80-70)=0.1.由于共有5 000辆汽车,所以时速超过70 km/h 的汽车数量为5 000×0.1=500. 答案:5009.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 甲:8,6,7,8,6,5,9,10,4,7; 乙:6,7,7,8,6,7,8,7,9,5.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2)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方差;(3)依据计算结果,估量一下两名战士的射击水平谁更好一些.解:(1) x —甲=110(8+6+7+8+6+5+9+10+4+7)=7,x —乙=110(6+7+7+8+6+7+8+7+9+5)=7.(2)由方差公式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可求得s 2甲=3.0,s 2乙=1.2. (3)由x —甲=x —乙,说明甲、乙两名战士的平均水平相当;又由于s 2甲>s 2乙,说明甲战士射击状况波动大,因此乙战士比甲战士射击状况稳定. 10.某单位最近组织了一次健身活动,活动分为登山组和游泳组,且每个职工至多参与其中一组.在参与活动的职工中,青年人占42.5%,中年人占47.5%,老年人占10%.登山组的职工占参与活动总人数的14,且该组中,青年人占50%,中年人占40%,老年人占10%.为了了解各组不同的年龄层的职工对本次活动的满足程度,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参与活动的全体职工中抽取容量为200的样本.试求:(1)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所占的比例; (2)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应抽取的人数.解:(1)设登山组人数为x ,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各占比例分别为a ,b ,c ,则有x ·40%+3xb4x =47.5%,x ·10%+3xc4x =10%. 解得b =50%,c =10%. 故a =1-50%-10%=40%.即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各占比例分别为40%、50%、10%.(2)游泳组中,抽取的青年人人数为200×34×40%=60;抽取的中年人人数为200×34×50%=75;抽取的老年人人数为200×34×10%=15.[B 力量提升]1.若一个样本容量为8的样本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2.现样本中又加入一个新数据5,此时样本容量为9,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 )A .x —=5,s 2<2 B .x —=5,s 2>2 C .x —>5,s 2<2 D .x —>5,s 2>2解析:选A.设18(x 1+x 2+…+x 8)=5,所以19(x 1+x 2+…+x 8+5)=5,所以x —=5,由方差定义及意义可知加新数据5后,样本数据取值的稳定性比原来强,所以s 2<2,故选A.2.在某高校数学专业的160名同学中开展一项社会调查,先将同学随机编号为001,002,003,…,160,接受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已知抽取的同学中最小的两个编号为007,023,那么抽取的同学中最大编号应当是( )A .150B .151C .142D .143解析:选B.由最小的两个编号为007,023可知,抽样间距为16,因此抽取人数的比例为116,即抽取10名同学,故抽取的同学中最大编号为7+9×16=151.3.一个总体中的80个个体编号为0,1,2,…,79,并依次将其分为8个组,组号为0,1,…,7,要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8的样本.即规定先在第0组随机抽取一个号码,记为i ,依次错位地得到后面各组的号码,即第k组中抽取个位数字为i+k(当i+k<10时)或i+k-10(当i+k≥10时)的号码.当i=6时,所抽到的8个号码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在第1组抽取的号码的个位数字是6+1=7,故应选17;在第2组抽取的号码的个位数字是6+2=8,故应选28,依次类推,应选39,40,51,62,73.答案:6,17,28,39,40,51,62,734.(选做题)从某学校高三班级共80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50名测量身高,据测量知被测同学身高全部介于155 cm和195 cm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155~160;其次组160~165;…;第八组190~195,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已知第一组与第八组人数相同,第六组人数与第八组人数的和是第七组人数的2倍.(1)估量这所学校高三班级全体男生身高在180 cm以上(含180 cm)的人数;(2)求第六组、第七组的频率并补充完整频率分布直方图.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前五组频率和为(0.008+0.016+0.04+0.04+0.06)×5=0.82,后三组频率和为1-0.82=0.18,人数为0.18×50=9(人),这所学校高三班级全体男生身高在180 cm以上(含180 cm)的人数为800×0.18=144(人).(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第八组频率为0.008×5=0.04,人数为0.04×50=2(人),设第六组人数为m,则第七组人数为9-2-m=7-m.又m+2=2×(7-m),所以m=4,所以第六组人数为4人,第七组人数为3分别为0.016,0.012,画图如图所示.人,频率分别为0.08,0.06,相应的f iΔx i。
高中数学第3章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第1课时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应用案巩固提升数学
12/8/2021
第三页,共二十一页。
4.已知不等式 ax2-bx-1≥0 的解集是-12,-13,则不等式 x2-bx-a<0 的解集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12,-13是方程 ax2-bx-1=0 的两实根, 所以--1212+×--1313==ba,-1a,解得ab==-5,6, 所以 x2-bx-a<0⇔x2-5x+6<0⇔2<x<3. 答案:(2,3)
12/8/2021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2)原不等式可化为 2x2-x-1≥0, 所以(2x+1)(x-1)≥0,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2或x≥1. (3)因为 Δ=(-2)2-4×3=-8<0,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R.
12/8/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10.解关于 x 的不等式:x2-(m+m2)x+m3<0. 解:原不等式化为(x-m)(x-m2)<0. (1)当 m<0 或 m>1 时, m2>m,解集为(m,m2); (2)当 m=0 或 m=1 时,m2=m,解集为∅; (3)当 0<m<1 时,m2<m,解集为(m2,m). 综上所述,当 m<0 或 m>1 时,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m,m2); 当 m=0 或 m=1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 0<m<1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m2,m).
12/8/2021
答案:③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2.不等式-3x2+x-6≤0 的解集为________. 解析:原不等式可化为 3x2-x+6≥0, Δ=1-4×3×6<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R. 答案:R
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1.2指数函数第1课时指数函数应用案巩固提升课件新人教B版必修1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7.f(x)=ax(a>0,且 a≠1)在[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 为 6,则 a=________. 解析:由于 f(x)=ax(a>0,且 a≠1)在[1,2]上是单调函数, 故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a2+a=6,解得 a=-3(舍去), 或 a=2,所以 a=2. 答案:2
A.12,+∞
B.(-∞,0)
C.-∞,12
D.-12,12
解析:选 B.由题意知,此函数为指数函数,且为实数集 R
上的增函数,所以底数 1-2a>1,解得 a<0.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6.若指数函数 y=(m2+m+1)(15)x,则 m 的值是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m2+m+1=1,则 m2+m=0, 所以 m=0 或 m=-1. 答案:0 或 -1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12.已知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 x>0 时,f(x)=2x+ ax,且 2f(3)=4f(2)+f(-1),则 a=________. 解析:因为 f(x)是 R 上的奇函数, 且 x>0 时,f(x)=2x+ax, 所以 x<0 时,f(x)=-2-x+ax,f(0)=0. 再由 2f(3)=4f(2)+f(-1),得 2×(23+3a)=4×(22+2a)+(- 2-a),解得 a=2. 答案:2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9.已知指数函数的图象过点 M(3,8),求 f(4)、f(-4)的值. 解:设指数函数是 y=ax(a>0,a≠1),则有 8=a3,所以 a=2,所以 y=2x. 从而 f(4)=24=16,f(-4)=2-4=116.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教案巩固提升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 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 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勇于面对挑战。
二、教学内容1. 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详细列出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明确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
3. 教学资源:- 列出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 通过提问、复习旧知识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知识讲解- 结合教材和教学资源,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新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
3. 小组讨论与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 通过实验、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5. 总结与巩固-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布置相应的巩固练习。
四、巩固提升方法1. 课堂练习-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互助-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4. 课外拓展- 引导学生关注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
5. 定期测试- 定期进行知识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馈-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1 第1课时 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共45张PPT)
【解】 (1)因为 x∈R, 所以-x∈R, 又因为 f(-x)=|-x+1|-|-x-1| =|x-1|-|x+1|=-(|x+1|-|x-1|) =-f(x), 所以 f(x)为奇函数. (2)因为函数 f(x)的定义域为{-1,1}, 关于原点对称,且 f(x)=0, 所以 f(-x)=-f(x),f(-x)=f(x), 所以 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解:(1)由题意作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单调递增区间为(-1,1). (3)由图可知,使 f(x)<0 的 x 的取值集合为(-2,0)∪(2,+∞).
巧用奇偶性作函数图象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奇偶性. (2)作出函数在[0,+∞)(或(-∞,0])上对应的图象. (3)根据奇(偶)函数关于原点(y 轴)对称得出在(-∞,0](或[0,+∞))上对应的 函数图象. [注意] 作对称图象时,可以先从点的对称出发,点(x0,y0)关于原点的对称 点为(-x0,-y0),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x0,y0).
C.坐标原点对称
D.直线 y=x 对称
解析:选 C.函数 f(x)=1x-x 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3.(2020·武汉高一检测)函数 f(x)=x+x22+a+8 3为奇函数,则实数 a=
(
)
A.-1
B.1
C.-32
D.32
解析:选 C.由题得 f(x)为奇函数,则 f(0)=0,即 0+2a+3=0,所以 a=
探究点 2 奇、偶函数的图象 已知函数 y=f(x)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且当 x≤0 时,f(x)=x2+2x.
现已画出函数 f(x)在 y 轴左侧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请补出完整函数 y=f(x)的图象; (2)根据图象写出函数 y=f(x)的递增区间; (3)根据图象写出使 f(x)<0 的 x 的取值集合.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巩固应用》(教案)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巩固应用》
(教案)
一、教学目的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1.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数的认识与口算
•加法与减法
•数的先后顺序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组合与拆分
•数的排列与组合
•小数
•分数
2. 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会通过展示几道数学题目,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的重点,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的。
(2)讲解
通过简要的概述,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模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动手开始讲解每一个知识点。
(3)练习
让学生动起来,学以致用。
老师提供适量的习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识进行练习。
(4)巩固
通过课后的课外作业巩固学习成果,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三、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1. 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操作来巩固和应用。
2. 教学实施
在实施时,老师应该: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回应;
•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测试作业和平时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知识和进步。
小学数学巩固提升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巩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基础知识巩固1.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技能提升1. 教师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解答疑问。
四、实际问题解决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3. 教师点评,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五、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进行数学游戏或竞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
七、布置作业1.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注重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高中数学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2.2 奇偶性(第1课时)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应用案巩固提升 新人
第1课时函数奇偶性的概念[A 基础达标]1.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A.y=x2+2B.y=x,x∈(0,1]C.y=x3+x D.y=x3+1解析:选C.对于A,f(-x)=(-x)2+2=x2+2=f(x),即f(x)为偶函数;对于B,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故f(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对于C,定义域为R,且f(-x)=(-x)3+(-x)=-(x3+x)=-f(x),故f(x)为奇函数;对于D,f(-x)=-x3+1≠f(x)且f(-x)≠-f(x),故f(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2.若函数f(x)=(m-1)x2+(m-2)x+(m2-7m+12)为偶函数,则m的值是( )A.1B.2C.3D.4解析:选B.因为函数f(x)=(m-1)x2+(m-2)x+(m2-7m+12)为偶函数,所以f(-x)=f(x),即(m-1)x2+(m-2)x+(m2-7m+12)=(m-1)x2+(-m+2)x+(m2-7m+12),即m-2=-m+2,解得m=2.3.设f(x)是定义在R上的一个函数,则函数F(x)=f(x)-f(-x)在R上一定( ) A.是奇函数B.是偶函数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解析:选A.F(-x)=f(-x)-f(x)=-[f(x)-f(-x)]=-F(x),符合奇函数的定义.4.如图,给出奇函数y=f(x)的局部图象,则f(-2)+f(-1)的值为( )A.-2B.2C.1D.0解析:选A.由题图知f(1)=12,f(2)=32,又f (x )为奇函数,所以f (-2)+f (-1)=-f (2)-f (1)=-32-12=-2.故选A. 5.如果函数y =⎩⎪⎨⎪⎧2x -3,x >0,f (x ),x <0是奇函数,则f (x )=________. 解析:设x <0,则-x >0,所以2×(-x )-3=-2x -3.又原函数为奇函数,所以f (x )=-(-2x -3)=2x +3.答案:2x +36.已知函数f (x )=ax 3+bx +c x +5,满足f (-3)=2,则f (3)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因为f (x )=ax 3+bx +c x +5,所以f (-x )=-ax 3-bx -c x+5,即f (x )+f (-x )=10.所以f (-3)+f (3)=10,又f (-3)=2,所以f (3)=8.答案:87.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f (x )=3,x ∈R ;(2)f (x )=5x 4-4x 2+7,x ∈[-3,3];(3)f (x )=⎩⎪⎨⎪⎧1-x 2,x >0,0,x =0,x 2-1,x <0.解:(1)因为f (-x )=3=f (x ),所以函数f (x )是偶函数.(2)因为x ∈[-3,3],f (-x )=5(-x )4-4(-x )2+7=5x 4-4x 2+7=f (x ),所以函数f (x )是偶函数.(3)当x >0时,f (x )=1-x 2,此时-x <0,所以f (-x )=(-x )2-1=x 2-1,所以f(-x)=-f(x);当x<0时,f(x)=x2-1,此时-x>0,f(-x)=1-(-x)2=1-x2,所以f(-x)=-f(x);当x=0时,f(-0)=-f(0)=0.综上,对x∈R,总有f(-x)=-f(x),所以函数f(x)为R上的奇函数.8.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在[0,+∞)上的图象如图所示.(1)补全f(x)的图象;(2)解不等式xf(x)>0.解:(1)描出点(1,1),(2,0)关于原点的对称点(-1,-1),(-2,0),则可得f(x)的图象如图所示.(2)结合函数f(x)的图象,可知不等式xf(x)>0的解集是(-2,0)∪(0,2).[B 能力提升]9.设函数f(x),g(x)的定义域都为R,且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f(x)g(x)是偶函数B.|f(x)|g(x)是奇函数C.f(x)|g(x)|是奇函数D.|f(x)g(x)|是奇函数解析:选C.依题意得对任意x∈R,都有f(-x)=-f(x),g(-x)=g(x),因此,f(-x)·g(-x)=-f(x)·g(x)=-[f(x)·g(x)],f(x)g(x)是奇函数,A错;|f(-x)|·g(-x)=|-f(x)|·g(x)=|f(x)|·g(x),|f(x)|·g(x)是偶函数,B错;f(-x)·|g(-x)|=-f(x)·|g(x)|=-[f (x )|g (x )|],f (x )·|g (x )|是奇函数,C 正确;|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是偶函数,D 错.故选C.10.已知f (x ),g (x )分别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且f (x )-g (x )=x 3+x 2+1,则f (1)+g (1)=( )A .-3B .-1C .1D .3解析:选C.因为f (x )-g (x )=x 3+x 2+1,所以f (-x )-g (-x )=-x 3+x 2+1,又由题意可知f (-x )=f (x ),g (-x )=-g (x ),所以f (x )+g (x )=-x 3+x 2+1,则f (1)+g (1)=1,故选C.11.已知奇函数f (x )=⎩⎪⎨⎪⎧-x 2+2x ,x >0,0,x =0,x 2+mx ,x <0.(1)某某数m 的值,并画出y =f (x )的图象;(2)若函数f (x )在区间[-1,a -2]上单调递增,试确定a 的取值X 围.解:(1)当x <0时,-x >0,f (-x )=-(-x )2+2(-x )=-x 2-2x .又f (x )为奇函数,所以f (-x )=-f (x )=-x 2-2x ,所以f (x )=x 2+2x ,所以m =2. 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2)由(1)知f (x )=⎩⎪⎨⎪⎧-x 2+2x ,x >0,0,x =0,x 2+2x ,x <0,由图象可知,f (x )在[-1,1]上单调递增,要使f (x )在[-1,a -2]上单调递增,只需⎩⎪⎨⎪⎧a -2>-1,a -2≤1,解得1<a ≤3. 12.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a 、b ∈R ,当a +b ≠0时,都有f (a )+f (b )a +b>0. (1)若a >b ,试比较f (a )与f (b )的大小关系;(2)若f (1+m )+f (3-2m )≥0,某某数m 的取值X 围.解:(1)因为a >b ,所以a -b >0,由题意得f (a )+f (-b )a -b>0, 所以f (a )+f (-b )>0.又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所以f (-b )=-f (b ),所以f (a )-f (b )>0,即f (a )>f (b ).(2)由(1)知f (x )为R 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因为f (1+m )+f (3-2m )≥0,所以f (1+m )≥-f (3-2m ),即f (1+m )≥f (2m -3),所以1+m ≥2m -3,所以m ≤4.所以实数m 的取值X 围为(-∞,4].[C 拓展探究]13.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设g (x )=f (x )+f (-x )2,h (x )=f (x )-f (-x )2.(1)试判断g (x )与h (x )的奇偶性;(2)试判断g (x ),h (x )与f (x )的关系;(3)由此你能猜想出什么样的结论?解:(1)因为g (-x )=f (-x )+f (x )2=g (x ),h (-x )=f (-x )-f (x )2=-h (x ),所以g (x )是偶函数,h (x )是奇函数.(2)g (x )+h (x )=f (x )+f (-x )2+f (x )-f (-x )2=f (x ).(3)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就一定可以表示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
高中数学课件-第二章22.2应用案巩固提升
于( )
A.23x+5
B.23x+1
C.2x-3
D.2x+1
第二章 函 数
解析:选 A.因为 f(x)是一次函数, 所以设 f(x)=ax+b(a≠0), 由 3f(x+1)=2x+17,得 3[a(x+1)+b]=2x+17, 整理得 3ax+3(a+b)=2x+17, 所以33a(=a2+,b)=17,所以ba==523,, 所以 f(x)=23x+5,故选 A.
第二章 函 数
12.已知实数 a≠0,函数 f(x)=2-x+x-a,2ax,<x1≥,1,若 f(1-a) =f(1+a),则 a 的值为__________. 解析:当 a>0 时,1-a<1,1+a>1, 由 f(1-a)=f(1+a)可得 2-2a+a=-1-a-2a, 解得 a=-32,不合题意;当 a<0 时,1-a>1,1+a<1, 由 f(1-a)=f(1+a)可得-1+a-2a=2+2a+a,解得 a=-34. 答案:-34
第二章 函 数
14.(选做题)设 f(x)是 R 上的函数,且满足 f(0)=1,并且对任 意的实数 x,y,有 f(x-y)=f(x)-y(2x-y+1),求 f(x)的解析 式. 解:因为对任意实数 x,y, 有 f(x-y)=f(x)-y(2x-y+1), 所以令 y=x, 有 f(0)=f(x)-x(2x-x+1), 即 f(0)=f(x)-x(x+1), 又 f(0)=1, 所以 f(x)=x(x+1)+1=x2+x+1, 即 f(x)=x2+x+1.
第二章 函 数
[B 能力提升]
11.设 f(x)=2x+a,g(x)=14(x2+3),且 g(f(x))=x2-x+1,则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巩固应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巩固应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基本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巩固和深化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重点知识。
2. 讲解和练习教材中的典型题目,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3. 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教案、PPT、投影仪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分析典型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时反馈,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巩固应用北师大版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本节课的新课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整理与复习《巩固应用》教案
《巩固应用》教案
本节课为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程,依据教材第十二章《几何图形》和第十三章《计量单位》的内容,重点巩固以下知识点:
1.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2.三角形的分类及特性;
3.认识体积和容积,进行单位换算;
4.复习时间、长度、质量、面积、体积和容积的计量单位及换算。
-例:在复杂的情况下,如体积和面积单位混用时,进行正确的换算。
(4)实际问题解决策略:学生可能在面对综合性问题时,难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解决。
-例:在计算实际物体的体积时,学生可能不清楚如何正确测量和计算。
针对上述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际操作、问题解决练习等,以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核心知识,并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以及单位换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图形计算或单位换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尺子和面积计算器来测量和计算教室内某物体的面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计算的基本概念。长方形周长是长和宽的两倍之和,面积是长乘以宽。正方形作为特殊的长方形,其周长是边长的四倍,面积是边长的平方。这些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三单元《巩固应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三单元《巩固应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小数的认识: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
2. 小数的加减法: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3. 小数的乘除法:让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小数的乘除法计算。
4. 小数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认识方法,能正确读写小数。
2.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熟练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难点:小数运算中,小数点的处理,以及小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小数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引出小数的概念。
2. 小数的认识: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
3. 小数的加减法: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举例进行演示,让学生随堂练习。
4. 小数的乘除法: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举例进行演示,让学生随堂练习。
5. 小数的应用: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以及小数的应用。
通过板书,让学生对小数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答案:苹果2.5元/斤,香蕉3.6元/斤,橙子4.2元/斤。
2. 小明的零花钱是3.8元,他想买一本价格为2.9元的书,他还剩下多少钱?答案:3.8元 2.9元 = 0.9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对小数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通过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1.1 1.1.2 第1课时 应用案巩固提升-学习文档
[A 基础达标]1.a 表示“处理框”,b 表示“输入、输出框”,c 表示“起止框”,d 表示“判断框”,以下四个图形依次为( )A .abcdB .dcabC .cbadD .bacd答案:C2.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其中不含有的程序框是( )A .终端框B .输入、输出框C .判断框D .处理框答案:C3.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含义是( )A .计算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B .计算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面积C .计算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面积D .计算以3,4,5为弦的圆的面积解析:选B.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r =a +b -c 2,故选B. 4.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x =3,则输出y 的值为( )A .33B .34C .40D .45解析:选B.x =3→a =2×32-1=17,b =a -15=2,y =ab =17×2=34,则输出y 的值为34.5.根据如图程序框图,若输出的y 为15,则输入的m 为( )A .5B .-5C .10D .-10解析:选A.因为输出y =15,所以p =y -5=10,即m =5.故选A.6.如图的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_.解析:p =9,所以S =9(9-5)(9-6)(9-7)=6 6.答案:6 67.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功能是(a >0,b >0)________.解析:此程序框图是求以a ,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斜边c 的长.(答案不唯一) 答案:求以a ,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斜边c 的长(答案不唯一)8.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R =8,则a =________.解析:b =R 2=4=2,a =2b =4. 答案:49.设计一个算法,计算一个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计算一个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的算法为:第一步,分别输入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a ,b ,c .第二步,求平均成绩y =a +b +c 3. 第三步,输出计算的结果y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10.设计一个算法,求底面边长为42,侧棱长为5的正四棱锥的体积,并画出程序框图.解:算法设计如下:第一步,令a =42,l =5.第二步,计算R =2·a 2. 第三步,计算h =l 2-R 2.第四步,计算S =a 2.第五步,计算V =13Sh . 第六步,输出V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B 能力提升]11.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已知a 1=3,输出的b =7,则a 2等于( )A .9B .10C .11D .12解析:选C.由题意知,该算法是计算a 1+a 22的值, 所以3+a 22=7,即a 2=11. 12.图1是计算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图1中①处应填________.解析:正方形的面积为S 1=a 2,扇形的面积为S 2=14πa 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S 1-S 2=a 2-π4a 2=4-π4a 2.因此①处应填入S =4-π4a 2. 答案:S =4-π4a 2 13.某市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某工种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工资为每小时18元,加班工资为每小时12元.已知某人在一周内工作60小时,其中加班20小时,他每周收入的10%要交纳税金,请设计一个算法,计算此人这周所得的净收入,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解:此人一周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工作40小时,加班20小时,他一周内的净收入等于(40×18+20×12)×(1-10%)元.算法如下:第一步,令T =40,t =20.第二步,计算S =(18×T +12×t )×(1-10%).第三步,输出S .程序框图如图.14.(选做题)如图所示是解决某个问题而绘制的程序框图,仔细分析各程序框内的内容及程序框之间的关系,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框图解决的是怎样的一个问题?(2)若最终输出的结果y 1=3,y 2=-2,当x 取5时输出的结果5a +b 的值应该是多大?(3)在(2)的前提下,输入的x 值越大,输出的ax +b 是不是越大?为什么?(4)在(2)的前提下,当输入的x 值为多大时,输出结果ax +b 等于0?解:(1)该框图解决的是求函数y =ax +b 的函数值的问题.其中输入的是自变量x 的值,输出的是x 对应的函数值.(2)y1=3,即2a+b=3.①y2=-2,即-3a+b=-2.②由①②得a=1,b=1.所以y=x+1.所以当x取5时,5a+b=5+1=6.(3)输入的x值越大,输出的函数值ax+b越大,因为y=x+1是R上的增函数.(4)令y=x+1=0,得x=-1,因此当输入的x值为-1时,输出的函数值为0.。
巩固应用》教学简案 (2)
《巩固应用》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巩固应用》第42-44页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乘除混合运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综合运用乘除计算等知识内容解决问题。
2.帮助学生复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图形的运动和乘法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能够综合运用乘除计算等知识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圈一圈,算一算。
二、说一说,算一算。
总结:解决问题要先读懂图中的已知和未知信息,再列式计算。
三、想一想,填一填。
总结:竖式计算,数位对齐。
四、
总结:除法竖式计算首先要从最高位算起;被除数最高位不够商1,看前两位;不够商1时,要补;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算完要记得验算哦。
五、
总结:同级运算我们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六、森林医生
七、
总结:轴对称图形对折之后图形两边能够完全重合,中间的折痕把图形分成一样的两个部分。
八、
九、
十、
十一、全课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基础达标]
1.某工厂甲、乙、丙三个车间生产了同一种产品,数量分别为120件,80件,60件.为了解它们的产品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了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进行调查,其中从丙车间的产品中抽取了3件,则n =( )
A .9
B .10
C .12
D .13 解析:选D.由分层抽样可得,360=n
260
,解得n =13.
2.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下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中的老年教师人数为( )
解析:选C.设该样本中的老年教师人数为x ,由题意及分层抽样的特点得x 900=320
1 600,
故x =180.
3.某商场有四类食品,其中粮食类、植物油类、动物性食品类及果蔬类分别有40种、10种、30种、20种.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抽取的植物油类与果蔬类食品种数之和是( )
A .4
B .5
C .6
D .7
解析:选C.食品共有100种,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各抽取1
5,故抽取植物油类与果
蔬类食品种数之和为2+4=6.故选C.
4.交通管理部门为了解机动车驾驶员(简称驾驶员)对某新法规的知晓情况,对甲、乙、丙、丁四个社区做分层抽样调查.假设四个社区驾驶员的总人数为N ,其中甲社区有驾驶员96人.若在甲、乙、丙、丁四个社区抽取驾驶员的人数分别为12、21、25、43,则这四个社区驾驶员的总人数N 为( )
A .101
B .808
C .1 212
D .2 012 解析:选 B.甲社区驾驶员的抽样比例为1296=1
8
,四个社区驾驶员总人数的抽样比例为12+21+25+43N =101N ,由101N =1
8
得N =808.
5.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共有学生3 500人,其中高三学生数是高一学生
数的两倍,高二学生数比高一学生数多300人,现在按1
100的抽样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应抽取高一学生数为()
A.8 B.11
C.16 D.10
解析:选A.若设高三学生数为x,则高一学生数为x
2,高二学生数为
x
2+300,所以有x
+x
2+
x
2+300=3 500,解得x=1 600,故高一学生数为800,因此应抽取高一学生数为
800
100=
8.
6.从总体容量为N的一批零件中用分层抽样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若每个零件被抽取的可能性为0.25,则N等于________.
解析:分层抽样是等可能抽样,故总体容量为30÷0.25=120.
答案:120
7.最新高考改革方案已在上海和浙江实施,某教育机构为了解某省广大师生对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看法,对某市部分学校500名师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的教师和学生人数分别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抽样比为50
500=1
10,则应抽取“不赞成改革”的教师人数为
1
10×20=2,
学生人数为1
10×40=4.
答案:2,4
8.某单位青年、中年、老年职员的人数之比为11∶8∶6,从中抽取200名职员作为样本,则应抽取青年职员的人数为________.
解析:该单位青年职员所占人数比为
11
11+8+6
=
11
25,所以抽取青年职员的人数为
200×11
25=88.
答案:88
9.某高级中学共有学生3 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
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高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8. (1)问高二年级有多少名女生?
(2)现对各年级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300名学生,问应在高三年级抽取多少名学生?
解:(1)由x
3 000=0.18得x =540,所以高二年级有540名女生.
(2)高三年级人数为:y +z =3 000-(487+513+540+560)=900. 所以9003 000
×300=90,故应在高三年级抽取90名学生.
10.某校高一年级500名学生中,血型为O 型的有200人,A 型的有125人,B 型的有125人,AB 型的有50人.为了研究血型与色弱的关系,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应如何抽样?写出抽取血型为AB 型的学生的过程.
解:因为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四部分组成,故采用分层抽样法.因为40÷500=2
25,所以
血型为O 型的应抽取200×
225=16(人),血型为A 型的应抽取125×2
25
=10(人),血型为B 型的应抽取125×225=10(人),血型为AB 型的应抽取50×2
25
=4(人).
AB 型的4人可以这样抽取:
第一步,将血型为AB 型的50人随机编号,编号为1,2, (50)
第二步,把以上50个编号分别写在50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并揉成小球,制成号签; 第三步,把得到的号签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充分搅匀; 第四步,从袋子中不放回地逐个抽取4个号签,并记录上面的编号; 第五步,根据得到的编号找出对应的4人,即得到AB 血型的样本.
[B 能力提升]
11.某学校在校学生2 000人,为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举行了跑步和登山比赛活动,每人都参加而且只参与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参与比赛的人数情况如下表:
其中a ∶b ∶c =2∶5∶3,全校参与登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
4.为了了解学生对本次活动的
满意程度,从中抽取一个200人的样本进行调查,则高三年级参与跑步的学生中应抽取( )
A .15人
B .30人
C .40人
D .45人
解析:选D.全校参与登山的人数是2 000×1
4
=500,所以参与跑步的人数是1 500,应
抽取1 5002 000×200=150,c =150×310
=45(人).
12.某校做了一次关于“感恩父母”的问卷调查,从9~10岁,11~12岁,13~14岁,15~16岁四个年龄段回收的问卷依次为:120份,180份,240份,x 份.因调查需要,从回收的问卷中按年龄段分层抽取容量为300的样本,其中在11~12岁学生问卷中抽取60份,则在15~16岁学生中抽取的问卷份数为( )
A .60
B .80
C .120
D .180
解析:选C.11~12岁回收180份,其中在11~12岁学生问卷中抽取60份,则抽样比为13
. 因为从回收的问卷中按年龄段分层抽取容量为300的样本,所以从9~10岁,11~12岁,13~14岁,15~16岁四个年龄段回收的问卷总数为300
13=900(份),则15~16岁回收问
卷份数为:x =900-120-180-240=360(份).
所以在15~16岁学生中抽取的问卷份数为360×1
3
=120(份),故选C.
13.某校高一年级有900名学生,其中女生400名,按男女比例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5的样本,则应抽取的男生人数为________.
解析:设男生抽取x 人,则有45900=x
900-400,解得x =25.
答案:25
14.(选做题)为了对某课题进行讨论研究,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三所高校A ,B ,C 的相关人员中,抽取若干人组成研究小组,有关数据见下表(单位:人).
(1)(2)若从高校B 相关人员中选2人作专题发言,应采用什么抽样法?请写出合理的抽样过程.
解:(1)分层抽样是按各层相关人数和抽取人数的比例进行的,所以有x 54=13⇒x =18,
36
54=y
3
⇒y =2.故x =18,y =2. (2)总体容量和样本容量较小,所以应采用抽签法,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36人随机编号,号码为1,2,3, (36)
第二步,将号码分别写在相同的纸片上,揉成团,制成号签;
第三步,将号签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容器中,充分搅匀,依次不放回地抽取2个号码,并记录上面的编号;
第四步,把与号码相对应的人抽出,即可得到所要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