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观测记录表

合集下载

地下水位观测记录

地下水位观测记录

地下水位观测记录
地下水位是指在地下土层或岩石夹层中,与水饱和区域相邻的
非饱和土层或岩石夹层中,水从高到低存在的面上高度,通俗来说
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观测记录在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地下水位观测记录的目的是对地下水位进行科学、系统的监测,以便掌握地下水位的状况,以便进行科学的地下水资源管理。

主要
记录以下内容:
1. 观测点的名称、代号和地理位置信息;
2. 采测日期、时间;
3. 地下水位高程值;
4. 操作人员等信息。

要想准确地记录地下水位的高程值,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如水位计和记录仪器,同时还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在日常的观测记录中,还应注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误差和不可信数据的影响。

总之,地下水位观测记录是科学地管理地下水资源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有效手段。

因此,未来应继续加强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及相关数据的保存、管理和分析,以期更好地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安全。

抽水试验记录表

抽水试验记录表

30 1590
30 1620
30 1650
30 1680
30 1710
30 1740
30 1770
30 1800
30 1830
30 1860
30 1890
30 1920
30 1950
30 1980
30 2010
30 2040
30 2070
30 2100
抽水试验水文观测记录表
钻孔编号:
坐标X=
Y=
H=
钻孔深度(m):
静水位:
时间
间隔
累计
水位 埋深
水位 三角堰 降深 读数
抽水流量
气温 水温 电压 电流
月 日 时 分 min min m
m
cm
L.s-1 m3.h-1 °C °C
V
A
备注
30 2130
30 2160
30 2190
30 2220
30 2250
S=降深=H(振动水位的平均值)-恢复水位 q=Q/S
30 930
30 960
30 990
30 1020
30 1050
30 1080
30 1110
30 1140
30 1170
30 1200
30 1230
30 1260
30 1290
30 1320
30 1350
30 1380
30 1410
30 1440
30 1470
30 1500
30 1530
30 1560
抽水试验水文观测记录表
钻孔编号:
坐标X=

时间
间隔
累计
水位 埋深

抽水试验记录表格

抽水试验记录表格

累计时间
分 (h)
(min)
自测水点起
自地面起
行政代码 Y: N: 与抽水孔距离(m)
试段
降深次数
降深 S
水温 (℃) /气 备 温 (℃) 注
记录(观测):
校核:
第页
13
780
810
14
840
870
15
900
930
16
960
990
17
1020
1050
18
1080
1110
19
1140
1170
20
1200
1230
21
1260
1290
22132013源自02313801410
24
1440
1470
25
1500
1530
26
1560
1590
记录(观测):
校核:
行政代码 Y: N: 与抽水孔距离(m)
抽水试验观测孔恢复水位记录表格
统一编号
野外编号
图幅
孔位
地理
X:
坐标
E:
地貌部位
地面高程(m)
测水点至地面 距离(m) 测水仪表
静止水位埋深(m) 静止水位高程(m)
孔 深 (m) 孔 径(mm)
观测时间
水 位 观 测 (m)
年 月日 时
累计时间
分 (h)
(min)
自测水点起
自地面起
0
1
2
3
4
6
8
10
统一编号
野外编号
图幅
孔位
地理
X:
坐标
E: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程名称
地貌部位
测水点至地面距离(m)
测水仪表
时间
观测
间隔
日时分时 分
孔号
地面高程(m)
与抽水孔距离(m)
静止水位埋深(m)
孔 深 (m)
静止水位高程(m)
孔 径(mm)
水位
时间
水位
距孔口 累计上升值 观 测 间 隔 距孔口 累计上升值
(米) (米) 日 时 分 时 分 (米) (米)
记录(观测)
校核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
地貌部位
测水点至地面距离(m)
测水仪表
时间
观测
间隔
日 时 分 时分
孔号
地面高程(m)
与抽水孔距离(m)
静止水位埋深(m)
孔 深 (m)
静止水位高程(m)
孔 径(mm)
水位
堰形
水量
温度
距孔口 (米)
下降值 (米)

)(升/秒)
(℃)
读数(cm)
水温 气温
备注
记录(观测)
校核
抽水恢复水位观测记录表

10、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10、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富源县云发煤矿煤矿












井上地表水体观测原始记录表
地表水观测原始记录表
表1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地表水体 性质类型
名称
所处的地形条件
水的来源
排泄消耗
边坡性质 米 床底岩性
水面宽度 米 床底坡度
水位标高 米 水 深 米
所处的地质条件
流 速 米/秒 面 积 平方公里
流 量
米3/秒
体 积 立方米
季 节 变 化
最高
月 物理性质
水温 ℃
最低 月

平均 月 嗅 平面和剖面图
水的用途

与地下水 补给关系 透明度 堤坝建设
气温

附近的自然 景观
调查人:
井下涌水点观测原始记录表
井下涌水点观测原始记录表
表6
时间测水
地点
测量
方法
距离
(L/m

时间
(T/s)
流速
(V/s)
断面
(F/m2

水头

(h/m

堰底

(B/m

系数
(K)
流量
(m3/mi
n)
测量
人员
备注。

水位记录表

水位记录表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第 页共 页
水位观测记录表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小坑东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小坑南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水位观测记录表
第 页共 页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水位观测记录表
小坑西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水位观测记录表
小坑北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水位观测记录表
大坑东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水位观测记录表
大坑南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水位观测记录表
大坑西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水位观测记录表
大坑北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水位记录表

水位记录表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第 页共 页
水位观测记录表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小坑东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小坑南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水位观测记录表
第 页共 页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水位观测记录表
小坑西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水位观测记录表
小坑北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水位观测记录表
大坑东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水位观测记录表
大坑南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水位观测记录表
大坑西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观测部位:工程名称:
记录:
校核:
水位观测记录表
大坑北
淮北大提涡下段试验第 页共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