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样品、测试用设备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样品管理办法

样品管理办法

1 目的规范样品的管理操作,确保样品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工程,生产和品质检验有据可依。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样品的采集、制作、管理及使用全过程。

3 定义样品:由公司授权人员(工程、品管、业务)签发或客户提供的,用于工程,生产或检验人员检验时作为参照使用的某种产品的认可实物。

4 权责4.1 工程部4.1.1 负责供应商样品(及变更部件)的确认、承认、测试测量和签样。

4.1.2负责新产品自制部件样品(及变更部件)的确认、承认、测试测量和签样。

4.1.3 负责提交客户样品的制作,试模样品,材料的内部评估、承认和签样。

4.1.4 负责客户签署样件要求的信息获取,样品的验证确认。

4.1.5 负责样品结构,性能,外观及颜色的确认。

4.1.6 负责生产样品、工艺样品、限度样品等样品确认及签样。

4.1.7 负责工程样品档案的建立,保存管理。

4.1.8 负责客户签署样品接受的登记,样品复稿的封存保护。

4.2 品管部4.2.1 负责已量产机种提供客户样品的检验。

4.2.2 负责协助工程部对新产品样品,材料的可靠性测试。

4.2.3负责重要客户生产订单自留样样品的确认、会签。

4.2.4负责已量产机种移模产品样品的确认,签样。

4.2.5 负责部门内样品的使用,借出归还和有效周期的管理。

4.2.6 负责质量样品档案的建立,保存管理。

4.3 业务部4.3.1 负责样品提交客户的确认,客户产品的信息沟通,获取。

4.3.2 负责客户签署样品接受的登记,样品原稿的封存保护。

4.3.3负责外购件/OEM产品样品确认及签样。

4.3.4负责重要客户生产订单留样样品的确认及签样。

4.3.5负责丝印样板的确认及签样。

4.3.6 负责外购包装纸箱类材料样品的确认及签样。

4.4 采购部4.4.1 负责供应商提交样品信息要求的沟通,样品的获取。

4.4.2 负责向相关部门(工程部/品管部/业务部等)送交供应商提交的样品。

4.4.3负责外购原材料、外购件OEM产品签核样品的分发。

试验室工程样品管理制度

试验室工程样品管理制度

试验室工程样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试验室工程样品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试验室的所有工程样品管理工作。

三、责任部门1. 试验室主任:负责制定试验室工程样品管理工作的整体策略和规划,监督和检查试验室工程样品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2. 项目负责人:负责各项目的工程样品管理工作,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检测和报告。

3. 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接收、登记、存储和领取工作,确保样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验收人员:负责对新到样品的验收工作,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样品管理流程1. 样品采集:根据项目需求,项目负责人确定需要采集的样品类型和数量,并制定采样计划。

采样人员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和采样点,采集符合标准要求的样品。

2. 样品传递:采集好的样品由采样人员交至样品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对样品进行登记并按照相应的标识进行储存。

3. 样品保存:样品管理员负责将样品储存于指定的位置,分门别类,确保不同样品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特殊要求的样品需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保存,如冷藏、干燥等。

4. 样品领取:项目负责人或实验人员需要进行检测时,向样品管理员提出领取申请。

样品管理员根据领取人员的身份和需要,对样品进行发放,并记录领取信息。

5. 样品检测:实验人员根据项目需求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制作检测报告。

6. 样品处理:实验结束后,样品可以按照项目需求进行处理,如销毁、保存或归还。

五、样品管理规定1. 样品信息登记:所有进入试验室的样品都需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样品编号、名称、来源、采集时间、采集地点等信息。

2. 样品标识:每个样品需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样品编号、名称、采集者、采集时间等信息。

3. 样品存放:样品需存放在指定位置,每个样品需单独储存,不得混淆或交叉。

4. 样品领取:领取样品需提出申请,样品管理员核实后方可发放。

领取人员需签字确认领取,并保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

样品管理办法

样品管理办法

样品管理办法样品管理全套资料样品管理办法1.0目的:规范本公司样品的筛选、存储、保护、更新;保持样品的最新性和有效性;规范样品查询和比对的操作方法。

2.0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的样品3.0定义:样品:公司生产的符合客户要求的标准产品,或客户提供的标准产品。

4.0内容:4.1本公司样品的选取方法:按照生产的正常程序生产后,经过外观、性能、尺寸以及各种实验检测,从测试合格的产品中选取一个(套)。

或从正常生产的提供给客户的没有异常反馈的产品选取一个(套),作为该型号的样品。

4.2样品的存储:本公司的样品除相关部门用于柜台展示外,其他用于正常生产的比对样品须保存在质检部样品柜中。

样品的保存须放火、防潮、防止任何对样品造成损伤的条件和环境。

为保证样品的唯一性,保存的有效样品须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正常使用,不得有意损坏或无意损坏,质检部存储的样品原则上只供部门内部检验员与生产的产品比对使用,其他部门或者人员需要从品管部借阅样品,除非在原地查看、实验或有相关质检部人员跟随异地查看、实验等行为外,一律需要在“样品借阅登记”中签字登记后,方可将样品带离品管部。

质检部保存的每一个(套)样品,须附带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编号与样品的编号对应。

检测报告中体现样品的外观、尺寸、性能等。

样品管理全套资料4.3样品的分类:本公司的样品按照功能分为:展示型样品、比对性样品;按照实用性分为:外观样品、尺寸样品、性能样品4.4本公司所有使用品管部样品的人员,须保证样品的有效性;不得随意更换、丢弃、损坏。

在使用样品时,须戴手指套或手套,或者手拿到产品铁芯处。

样品的标签须贴到产品的铁芯处。

4.5样品的更新:为保证样品的有效性,样品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更新,更新的样品根据本办法中的4.1执行,替换的样品原则上包装保存,以供追溯。

经过评审,该样品没有保存的必要的情况下,样品流入最后一批更新前的产品中,正常纳品。

4.6本办法未尽事宜须经过相关部门评审确定。

检测设备管理与校正管理办法

检测设备管理与校正管理办法

检测设备管理与校正管理办法开始1 仪校工程师仪校工程师设备制造商电子工程师技术员仪校工程师仪校工程师仪器公司10校正委外及内部校正结束仪校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技术员仪校工程师不定期校正,参考管理重点6.7. 定期校正,参考管理重点6.8. 参考管理重点6.3.参考管理重点6.9参考管理重点6.10.参考管理重点6.10.参考“财产管理办法”参考管理重点6.10.参考管理重点6.11参考管理重点6.10.电子工程师技术员仪校工程师-Λ_______ 参考管理重点6.11.送修参考“财产管理办法”仪校工程师仪校工程师不定期校正检测设备校正/催校通知单财产履历表暂停使用标签无需校正标签辅助测试治具登录表委外校正报告表内部校正报告表校正合格标签校正封签限度使用标签检测设备失效追踪表财产履历表检测设备校正/催校通知单仪、治具送修单暂停使用标签暂停使用标签财产履历表仪、治具送修单仪、治具送修单财产履历表仪、治具送修单财产履历表仪、治具送修单无需校正标签辅助测试治具登录表6.7.5检具修改:当检具经过修改后,必须视为新检具,并依(6.7不定期校正)的步骤执行。

6.8定期校正:6.8.1当某检测设备接近校验期限时,使用单位视情况得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如生管及采购),预先备料及检验,以免该检测设备于送校正期间无法做检验工作(进料检验),影响生产进度。

6.8.2检测设备依类别、使用频率、校正记录、厂商建议或量测所需之精度,由质量保证部订立校正周期及校正日期等,由ERP列印「检测设备校正/催校通知单」发至各单位,各单位则依校正时间前将设备送回质量保证部仪校室校正。

6.8.3若使用单位未能如期送校则由质量保证部发出「检测设备校正/催校通知单」,列为暂停使用,使用单位即不得再使用该设备。

6.9委外及内部校正:6.9.1委外校正:厂内无法自行校正之检测设备,则依校正周期委托合格校验单位校正,并取得该单位出具正式之证明文件(可追溯国家级标准之文件);若该设备无合格之校正机构,可由原设备制造厂商提供校正服务,并出具委外校正报告表(依委外校正单位之格式)。

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仪器设备管理办法1.总则1。

1 为规范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控制,以确保其准确度于已知范围内,并符合测试能力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保证产品的品质,特制定本办法。

1。

2 本办法适用于实验室器设备的管理.1。

3仪器设备:含量测或试验的试验仪器与量具.量具:含千分尺、游标卡尺、卷尺、钢直尺、天平.内校:指仪器设备,在实验室能力范围内可做精度校正。

外校:实验室无法校正,可由国家认可的校验单位或者仪器原厂执行校正,其校验体系可追溯至国家或者国际标准。

免校:对量测结果不造成影响的仪器设备,或其他不需要校正的仪器。

点检:指仪器设备,就其重要部位定期保养和检查。

1。

4 本办法的制定、修订、废止须经标准化委员会审议通过,呈总经理核定后实施.2. 作业规定2.1 管理权责2。

1。

1 实验室权责:(1)仪器设备的请购、验收、入册管理、借用、校正、修复及报废等的执行。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

(3)仪器设备定期点检、保养的执行。

2.1.2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管理单位为实验室,实验室人员须按仪器设备操作标准进行操作。

2.1.3 实验室负责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与量具的验收,操作、点检及校正作业标准的制定,并定期进行校正,填写《仪器设备校验记录表(内部)》和《化学仪器设备校验记录表(内部)》.2.1.4 在对仪器设备进行操作时,需依设备操作标准进行操作,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依点检作业标准做定期点检,并将点检记录填入仪器设备的《检验设备点检记录表》。

2.2 仪器设备及玻璃器皿入册管理2.2。

1新购买仪器设备及玻璃器皿经验收合格后,设备运行管理部计量科对设备进行管理编号。

仪器设备编码原则如下:2.2。

2 将仪器设备的相关资料登记于《仪器设备明细表》、《仪器设备管理表》。

2。

2.3 建立相关标准实验室人员根据仪器的说明书和规范,以及相关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制定仪器的操作规程、点检、保养标准,并按标准执行.2。

3 玻璃器皿的清洁、管理2.3.1 容量玻璃器皿,如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使用后,应用洗液浸泡,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三遍。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试验和计量设备是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精确度。

下面是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设备采购管理1. 设备采购需经科研计划或生产计划审批,并以正式文件形式保留。

2. 提出设备需求时,需要明确设备的名称、型号、技术参数、数量和用途。

3. 设备采购前需进行市场调查,确保采购的设备具有市场竞争力,并与不同供应商进行比较。

4. 设备采购需进行招标或询价程序,确保采购的透明和公正。

5. 设备采购决策需有正式的采购文件进行记录,包括采购决策的原因、供应商选择的理由等。

二、设备验收管理1. 设备到货后,需进行验收,包括对外包装的完好性和设备的数量、型号、规格等进行核对。

2. 验收人员需对设备的外观、功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性。

3. 验收结果需以正式文件形式记录,包括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

三、设备使用管理1. 设备的使用需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

2. 设备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维护设备使用记录。

3. 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需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设备的过度使用或长时间闲置。

4. 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需按照规定进行,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校准和维修。

5. 设备的维修和维护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记录需详细记录故障原因和维修过程。

6. 设备的故障需及时报修,停止使用并在维修期间进行标识,避免他人误用。

四、设备台账管理1. 设备需建立详细的设备台账,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验收日期、购置日期、供应商、使用人员等信息。

2. 设备台账需保留设备的维护记录、维修记录、升级记录等,确保设备的全面管理和可追溯性。

3. 设备的报废和报废程序需按照规定进行,并进行台账记录,包括报废原因和报废时间等。

4. 设备台账需定期进行核对和更新,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设备质量监督管理1. 设备的质量监督需建立相应的质量监督制度,包括设备质量的抽查、检验和测试等。

试验样品管理制度

试验样品管理制度

试验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样品管理制度(3篇)1(1)样品保管室指定专人负责。

(2)试样的采集,不同材料不同的要求,应按照相关试验规程规定现行取样。

(3)取样人员应认真填写样品的名称、规格、使用部位、产地及送样日期、数量是否符合取样数量。

(4)保管员必须对取样的材料编号登记,在标签上著注明材料名称产地、使用部位、里程桩号、送样日期、送样人。

(5)样品应列架分类管理,未检,已检应有明显标志,不同单位取样的样品应有区分的.标志,分开存样。

(6)样品保管员应将环境条件符合该样品的储存要求,不使样品变质和损坏,不使其降低或丧失性能。

(7)试样在存放期间应免受风吹,日晒,雨淋。

(8)样品的检后处理及备用的样品的处理应按照有关规定存放。

(9)做好样品室的防火及防盗工作。

(10)破坏性检测后的样品,确认试样方法,检测仪器,检测环境,检测结果无误后,才准撤离试验现场。

试验样品管理制度(3篇)2第一节样品的标识第一条收样员负责对各种样品统一流水编号,加贴样品标识卡,表明其不同的检测状态,样品标识须注明'样品编号'和'样品状态','样品状态'分别为'待检'、'在检'、'已检'、'留样'四种。

样品标识具有唯一性。

第二节样品的制备第二条样品需要制备时,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相应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三节样品的保护第三条当样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需采取保护措施时,则检测人员应根据有关规定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以保证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第四节样品的储存第四条样品应存放在适宜的场所,样品室配备相应的设施,样品分类存放、防止火灾、丢失、变质、损坏和混淆的.发生。

如发生样品损坏、丢失等情况应及时调查原因,并做出相应处理。

第五条对储存有特定要求的样品(如标养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管理人员应按规范要求调整检查并记录控制状况。

工程样品的工具管理制度

工程样品的工具管理制度

工程样品的工具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样品的管理流程,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部门和个人。

二、责任分配1. 项目经理负责整体监督和协调样品管理工作。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维护样品管理的具体规程。

3. 仓库管理员负责样品的入库、出库、存储和保养工作。

4. 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样品的选择、使用和状态记录。

三、工具管理流程(一)工具领用1. 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工程需要填写工具领用单,并注明所需工具的种类、规格和数量。

2. 领用单需经过项目经理审批,并由仓库管理员进行发放。

3. 领用时,仓库管理员应检查工具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适合使用。

(二)工具归还1. 工程完成后,应及时将工具归还至仓库。

2. 归还时,仓库管理员需检查工具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记录并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

3. 若工具丢失或损坏严重,应由领用人负责赔偿或维修。

(三)工具维护与保养1. 仓库管理员负责定期对存储的工具进行检查和保养。

2. 发现工具有损坏迹象时,应立即隔离并标记,防止其流入生产线。

3. 对于特殊或昂贵的工具,应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

(四)样品管理1. 样品的采集应在规定的时间和位置进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 采集后的样品应立即标注清晰的标识信息,包括采集时间、地点、责任人等。

3. 样品应妥善保存在指定的环境中,防止污染或变质。

4. 使用样品时,应遵循操作规程,避免对样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四、违规处理违反工具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五、其他事项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更新,将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和个人。

12-1限度样品管理办法

12-1限度样品管理办法

12-1限度样品管理办法12-1限度样品管理办法一、总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验研究的深入,各种限度样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证限度样品的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和科学性,提高实验研究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办法。

二、限度样品的分类和管理2.1 限度样品的分类根据限度样品的不同特性和用途,将其分为标准样品、质量控制样品、环境监测样品、校准样品等。

2.2 限度样品的管理(1)所有限度样品均在专门的样品管理室存放,并设有防护措施,确保样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对每个样品均要建立档案,包括样品的来源、性质、规格、转交人、接收人等信息,并进行编号管理。

(3)限度样品的领用申请须经科研领导审批,并填写领用申请表,说明使用目的和使用频次。

(4)限度样品的领用后,使用人员需及时填写领用登记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样品。

(5)对于每次领用的限度样品,使用人员需填写样品使用记录表,包括使用条件、使用方法、使用结果等信息。

三、标准样品管理3.1 标准样品的选取标准样品的选取应根据实验研究的需要和标准要求进行,确保标准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2 标准样品的保存标准样品应分装保存,并贴上标签,注明标准物质的名称、批号、保质期等信息。

同时,要制定标准样品的保存条件和期限,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四、质量控制样品管理4.1 质量控制样品的选取质量控制样品的选取应根据实验研究的需要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确保质量控制样品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4.2 质量控制样品的制备和编号质量控制样品的制备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制备过程要记录并建立相应档案。

对每个质量控制样品进行编号管理,方便追溯和识别。

4.3 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需要根据实验方法和要求进行,保证使用时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使用过程中,要记录每次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情况,并及时进行校准和调整。

五、环境监测样品管理5.1 环境监测样品的选取环境监测样品的选取应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进行,确保环境监测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模版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模版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 为了加强对检验和测量设备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提高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检验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选购、鉴定、验收、入库、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各个环节。

3. 本管理制度的实施目标是规范设备管理流程,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保证检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的选购1. 设备选购应根据本单位的检验和测量需要进行,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2. 在选购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供应商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

3. 设备选购需经过审批程序,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评估和决策。

三、设备的鉴定和验收1. 鉴定设备应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确保设备的符合性和可靠性。

2. 对新购设备的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验证等多个方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对于验收不合格或存在问题的设备,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要求供应商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设备的入库和领用1. 设备入库应进行细致的登记和记录,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购买日期、保修期限等。

2. 设备入库后,应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存放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3. 设备领用需经过申请并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同时需填写领用单,并及时更新设备信息。

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 设备的使用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遵循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校验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试。

3. 对设备的维修需委托专业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记录和报告应做好备案。

六、设备的报废1. 设备报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必须及时报废。

2. 设备报废前应进行彻底的设备检查和记录,确保所有信息和记录的完整性。

3. 报废设备应安全处理,包括拆卸、销毁、注销等程序,同时做好报废记录和报告。

七、责任与监督1. 设备管理责任由本单位设备管理岗位负责人负责,负责设备管理的每个环节的落实和执行。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条范本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条范本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条范本一、引言检验仪器设备是现代检验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对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科学、规范的检验仪器设备管理条范本,以提高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范本适用于所有检验实验室内的各类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分析仪器、测试仪器、计量仪器等。

三、管理要求1. 设立专门的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运维。

2. 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档案,记录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信息、校准信息等,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制定仪器设备使用规范,明确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4.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性能稳定性。

5. 建立仪器设备的校准计划,根据仪器的技术要求和使用频次,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并及时记录校准结果。

6. 对于仪器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并记录维修和更换的情况。

7. 建立仪器设备验收程序,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要求并达到预期效果。

8. 建立仪器设备借用和归还制度,对于需要借用的仪器设备,需进行申请,并按时归还,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保管。

9. 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监管,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10. 建立仪器设备报废程序,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仪器设备,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废处理,防止其继续影响检验工作的进行。

四、管理措施1.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采购管理,制定详细的采购流程,确保采购的仪器设备符合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2. 建立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洁和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行。

3. 定期组织仪器设备校准和核查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和校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方便追溯和查阅。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校验管理制度模版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校验管理制度模版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校验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试验和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试验和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试验和计量设备的校验管理。

二、定义1. 试验设备:指用于进行试验、测量、检验或实验的设备、仪器和工具。

2. 计量设备:指用于测量和检测物理量的设备、仪器和工具。

三、责任与义务1. 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试验和计量设备校验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 校验人员负责进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校验工作,并编制校验报告。

3. 使用人员负责按照校验结果正确使用试验和计量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4. 维修人员负责对试验和计量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四、校验周期1. 试验设备的校验周期为一年,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2. 计量设备的校验周期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

五、校验过程1. 校验前准备:a. 确定校验项目和方法。

b. 准备校验仪器和工具。

c. 制定校验计划,并通知使用人员。

2. 校验实施:a. 根据校验项目和方法,进行校验工作。

b. 记录校验结果,并及时处理校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 校验报告:a. 编制校验报告,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结果等内容。

b. 报告上带有校验人员的签字和日期。

六、校验记录与保存1. 校验记录:a. 对于试验设备,应记录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结果等信息。

b. 对于计量设备,应记录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结果等信息,并附上校验证书。

2. 校验报告的保存:a. 校验报告应进行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为三年。

b. 校验记录也应进行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为三年。

七、设备维护与保养1. 定期维护:a. 对试验和计量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b. 维护人员应按照维护计划进行维护,记录维护结果。

2. 设备保养:a. 使用人员应按照保养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

b. 保养记录应进行归档保存。

八、设备报废与更新1. 设备报废:a. 出现以下情况时,设备可申请报废:设备无法修复或维修费用过高、设备技术性能不满足要求、设备已到达使用寿命等。

样机管理办法

样机管理办法

样机管理办法目的:为了确保样机质量和客户测试效果,保证市场推广的良好效果和顺利实施,特制订以下管理规定及工作流程。

1. 样机发出检测规定:样机发出检测是指为了确保发往各地的样机的质量,凡从总公司发往分公司或客户的样机,以及从分公司发往客户的样机,在检测范围内有测试要求的样机在发出之前要经过营销中心市场部和分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检测。

1.1 样机检测范围:①供客户测试、检测的样机②新产品③重点工程及重大项目的首批定单(10台以下按30%比例抽检,10台以上按5%比例抽检。

其它委托质检部按照标准检验流程检验)1.2 样机检测资格人:样机检测资格人是指由总公司培训考核合格且认定的具有检测样机资格的工作人员。

①质检部门②营销中心市场部0③分公司或办事处1.3 样机备案:凡属测试样机,在营销部总监签字前到市场部备案登记,市场部负责记录该样机的配置和特殊要求。

做好备案登记后,在样机特殊定单及生产任务单上盖“已备案”专用章和“样品严格质量控制” 专用章。

1.4 样机检测时间:①公司为样机生产完毕,质检部检测之后,生产部负责通知市场部人员进行样机测试工作并同时告之相关销售文秘。

②分公司检测时间为样机发至客户之前。

1.5 样机检测内容:包括检测样机的包装、外观、性能等指标。

每种产品检验必须按照由质检部制订的检验标准内容检验。

以高速球为例,标准检验内容详见附表(一)。

1.6 样机检测:样机检测资格人按一定的检测程序对测试样机的各项检测内容逐一地检测。

1.7 检测完成:样机按检测程序完成后,如有问题通知质检、研发、总工办、生产及营销部相关人员,待解决完问题后继续检测,如完全合格,通知生产及营销可以发货。

分公司检验发现问题,以传真方式(附检验标准表格)反馈至营销部,抄送生产、研发、总工办。

《测试样机流程图》见附表(二)。

2 样机发出后的管理:样机发出后的管理是指样机经总公司相关部门检测发出后,在总公司以外使用样机、保管样机及对样机的其它流转实施管理,及时为客户提供最优服务并杜绝公司财产流失,保证公司财产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

检测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检测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检测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检测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保障实验室安全,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实验室内的所有检测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实验室应当设置专门的检测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检测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二章检测设备的采购和验收第四条实验室在进行检测设备的采购前,应当根据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并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条实验室在采购检测设备时,应当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保证产品质量。

第六条实验室在接收检测设备时,应当进行验收测试,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第三章检测设备的备案管理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检测设备备案台账,记录每台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购置日期和价格等信息。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对检测设备实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加强对检测设备的保管,做到定期检查、定期保养、定期清洁。

第四章检测设备的使用管理第十条检测设备的使用应当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第十一条检测设备应当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使用,切勿随意更改设备设置。

第十二条检测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清理,做好设备保养工作。

第五章检测设备的维护管理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制定检测设备的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维护.第十四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确保设备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第六章检测设备的报废处理第十六条实验室对于损坏严重、无法维修的检测设备,应当及时报废,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实验室对于报废的检测设备,应当进行合理处理,切勿随意丢弃或私自出售。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人员,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对于因违反本规章制度造成的损失,责任人应当依法赔偿。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当经过实验室负责人审批。

国家标准样品管理办法最新

国家标准样品管理办法最新

国家标准样品管理办法最新1. 引言国家标准样品的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规范国家标准样品的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制定并实施《国家标准样品管理办法》。

本办法旨在明确国家标准样品的定义、分类、采购、保存、使用等方面的具体管理规定,以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样品的管理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可追溯性和稳定性。

2. 定义和分类国家标准样品是指在评价和验证产品、检验检测方法、质量控制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按照用途和特性分类,国家标准样品分为基础样品、比较样品、定量样品和校准样品等四类。

3. 采购和保存国家标准样品的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其来源可追溯、质量可靠。

采购的样品应当经专门机构鉴定确认,并建立相应档案。

保存国家标准样品的环境条件应符合相关要求,确保其长期保存稳定性。

4. 使用和管理国家标准样品仅限于公益性机构和相关单位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私自使用、转让或公开发布。

使用国家标准样品应当按照指定用途和要求,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所有使用记录和结果应当及时归档备查,确保可追溯性。

5. 质量管理国家标准样品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促进国家标准样品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6. 法律责任未经授权私自销售、使用或篡改国家标准样品的,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严重影响国家标准样品管理工作,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7. 结语国家标准样品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国家标准样品的管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人员严格遵守管理办法,共同维护国家标准样品的准确性、可追溯性和稳定性,为我国质量建设和产业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设备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组织内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和使用设备的部门和员工。

二、设备的定义设备指的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而使用的各类工具、机械、仪器等。

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话、复印机、扫描仪等。

三、设备的购买和领用1. 设备的购买必须按照公司的采购流程进行,需要提供合理的购买理由和预算,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2. 设备的领用必须填写设备领用申请单,由相关部门审批,并记录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领用人等。

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 设备的使用必须在使用者熟悉设备操作方法的情况下进行,不得未经许可私自擅自更改设备设置或进行未授权的操作。

2.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由设备管理人负责,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定期清洁、维修和更换配件等。

3. 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使用者应及时向设备管理人报告,并配合维修人员的调查和处理。

五、设备的归还和报废1. 在员工离职或调离部门时,应当将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归还,并填写设备归还申请单。

2. 设备严重损坏或无法继续使用时,应当及时报废并注销相关记录,防止继续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六、设备的安全管理1. 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防范盗窃和损坏等安全风险,保持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2. 设备管理人应当做好设备的防盗和防火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

七、责任和违规处理1. 设备管理人对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负有直接责任,如发生设备损坏或丢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 对于违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八、附则1. 本设备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设备管理制度的范本,旨在规范和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试验样品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试验样品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试验样品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试验样品管理是指对试验过程中使用的样品进行规范的管理,确保样品的安全、准确和有效性。

本制度旨在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验样品管理流程,促进试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进行的所有试验活动,包括产品研发、工艺改进、质量检验等试验活动。

三、试验样品管理流程1. 试验样品申请试验人员在进行试验前需填写试验样品申请表,包括试验目的、样品种类、样品数量等信息,并由上级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申请。

申请人需明确样品来源,并提供相应的样品准备计划。

2. 样品准备试验人员在得到样品申请的批准后,按照样品准备计划进行样品的准备工作。

在样品准备过程中,应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坏,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样品编号经过样品准备后,试验人员需对样品进行编号,确保样品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样品编号一旦确定,不得更改或混淆。

4. 样品存储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要求,试验人员需将样品存储在相应的存储条件下。

对于易变质或易受污染的样品,应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并记录样品存储的时间和条件。

5. 样品使用试验人员在进行试验时,应按照样品编号和数量进行使用。

试验过程中如有样品损坏或变质,应及时记录并更换新的样品。

6. 样品追溯试验人员应对每个使用过的样品进行追溯,包括样品的来源、准备过程、存储条件以及使用情况等。

样品追溯的目的是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7. 样品报废对于试验中已使用完毕或不再需要使用的样品,试验人员应将其报废。

报废的样品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记录报废样品的时间和原因。

四、试验样品管理责任1. 试验人员的责任试验人员是试验样品的主要管理者,负责样品申请、准备、使用等工作,并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上级主管的责任上级主管负责审核试验样品申请,并对样品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促使试验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样品管理。

3. 质量管理部门的责任质量管理部门是试验样品管理的监管部门,负责制定样品管理制度、进行培训和督导,并定期对样品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所有检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提升检验和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检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三、设备分类与登记1. 所有检验和测量设备应根据其功能和特点进行分类,并编制设备清单。

2. 每个设备应有唯一的设备编号,并进行登记和记录。

四、设备的购置和验收1. 设备购置应符合公司的采购流程和规定。

2. 设备验收应由专门的验收人员进行,并记录验收结果。

3. 验收合格的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五、设备的使用1. 检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必须操作规范、准确、安全。

2. 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准确性,并记录检查结果。

3. 设备使用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设备,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

六、设备的保养和维修1. 设备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具体周期由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并记录保养内容和时间。

2. 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应由设备管理人员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并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七、设备的检定和校准1. 检验和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具体周期由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确定,并记录检定和校准结果。

2. 检定和校准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定机构进行。

八、设备的报废和淘汰1. 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继续使用时,应及时进行报废和淘汰处理。

2. 报废和淘汰的设备应进行清理和登记,并做好设备资产的处置工作。

九、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1. 设备管理人员应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 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流程,并进行宣传和培训。

3. 设备管理人员应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落实相关规定和要求。

十、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 对于因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的损失,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十一、附则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可对本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检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 为规范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和效益,保证检验、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

3. 主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工作。

二、设备的购置与登记1. 设备购置:根据需要和预算,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采购合适的检验、测量设备。

2. 设备登记:设备管理部门应对购置的设备进行登记,并做好设备的编号、名称、型号、规格、使用部门、购置时间等信息的记录。

三、设备的验收与验收标准1. 设备验收:设备管理部门对购置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工作需求。

2. 验收标准:设备的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并与供应商达成共识。

四、设备的保管与维护1. 设备保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安全保管,设备存放的地点应符合安全、整洁、防潮、通风的要求。

2. 设备维护:设备管理部门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

维护任务包括定期检查、清洁、调校、润滑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设备的使用与借用1. 设备使用: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安排设备的使用,确保设备的合理利用和高效运转。

2. 设备借用:其他部门需要借用设备时,应提前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借用。

借用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

六、设备的台账与清查1. 设备台账: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使用情况、维修记录、报废情况等。

2. 设备清查:设备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对设备进行清查,确保设备的数量和状态与台账一致。

七、设备的报废与处置1. 设备报废:设备管理部门应对因设备老化、损坏等无法修复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报废程序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办理报废手续。

2. 设备处置: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报废设备进行处置,包括设备的拆解、回收、销毁等环节,并做好相关记录。

八、设备的统计与分析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医学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学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学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Ⅰ目的加强医学检验科质量管理,保证医疗设备满足要求,确保检验质量。

Ⅱ范围适用于医学检验科。

Ⅲ制度一、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一)医学检验科应根据《仪器设备管理程序》《采购控制和供应商管理程序》《仪器设备校准/检定程序》等程序,规范医学检验科仪器设备各方面的管理。

配备的检验仪器设备应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的准入标准,确保三证齐全。

(二)实验室设备应与所提供的服务相适应,医学检验科主任申请并配置为提供服务所需的全部仪器设备。

只要是实验室使用的设备都应得到控制,这些设备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准备、样品处理、检验和储存等过程所需用到的设备。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能源消耗和将来的处置(注意环境保护)。

(三)非永久控制的设备(如租用、借用的设备)也应符合实验室管理控制要求。

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实验室应监控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年限,如果设备性能达不到要求或者影响了检验质量,则应立即更换设备。

二、设备的验收与性能要求(一)设备在安装时及常规使用中应能够显示出达到的性能标准,并符合相关检验要求。

设备性能指标主要指正确度、精密度、可报告范围、灵敏度、分析干扰等。

(二)租用的设备或者由实验室授权使用的移动设备等,也要符合该要求。

(三)使用供应商推荐的“检测系统”(包括仪器,配套的专用试剂、校准品、操作程序、质控和维护计划等)有利于保障检测结果的“溯源性”。

(四)实验室应定期评价仪器设备性能,以保证和维持其正常功能状态。

仪器设备应定期由制造商工程师进行全面的保养、检测并校准和验证设备、试剂及分析系统处于正常的功能状态,并出具校准报告。

在常规使用中,一般采用质控物对设备进行验证核查/监测,必要时进行校准。

(五)当设备脱离实验室的直接控制时(如外借等),实验室应保证在其返回实验室使用之前验证其性能,且性能应该符合要求。

三、制定设备的操作和使用程序各个实验室应制定设备的操作程序和使用程序,该程序应包括原理、检测系统校准、检测使用步骤、维护保养、操作安全等,以及为了防止设备污染或损坏的设备安全操作、运输、储存和使用的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样品、测试用设备管理办法
太原市高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文

高远时代办〔2014〕08号签发人:
关于发布公司《样品、测试用设备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部门负责人、各位同事:
为确保本公司样品、测试用设备处于受控状态,规范管理公司样品、测试用设备。

特出台此管理办法。

附件:《样品、测试用设备管理办法》。

二〇一四年八月八日
-2-
附件:
样品、测试用设备管理办法
1、目的
确保本公司样品、测试用设备处于受控状态,规范管理公司样品、测试用设备。

2、适用范围
高远公司所有样品、测试品设备。

3、工作程序
3.1 样品、测试品保管
1、公司所有的样品、测试品的保管由产品市场部负责,对所有样品、测试用设备办理入库登记、编号、日常维护及管理工作;
2、产品市场部负责所有样品及测试用设备的内部检测维护工作。

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规定要求时,产品市场部应对以
往产品的检测结果进行有效性评价和记录,并对该设备和任
-3-
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

3.2设备借用
1、业务部门与客户签订《样品、测试品借用协议》,明确客户用途、借用时长、损坏赔偿条款等内容;(具体参照附件协议模板);该协议必须按照公司合同签订流程,经由关联部门负责人签字审核、总经理审批同意后方能生效;
2、如不能按照上述规定执行,需填写《特殊事项审批书》,审批流程参照合同签订审批工作流程;
3、设备借用人员依据与客户签订的《样品、测试品借用协议》或《特殊事项审批书》,并向设备管理专员提供相关协议文件的复印件,提出借用申请;
4、产品市场部设备管理专员接到借用申请后,安排部门技术人员对产品进行内部检测,经内部验收合格、产品市场部经理签字确认后,借用人填写《样品、测试用设备借用登
记表》,设备保管专员签字确认,协助办理设备借用;
-4-
3.4 设备归还
1、样品、测试品的借用时长不得超过一个月,产品市场部设备管理专员依据《样品、测试用设备借用登记表》登记日期,提前5个工作日发出借用设备归还提醒通知;
2、设备借用人收到通知后,填写《设备借用归还单》,经销售部经理签字确认,提交产品市场部经理审核;
3、产品市场部经理安排技术人员对归还的样品、测试品检验测试,经检验合格无误的设备方能办理入库退还手续。

3.4 设备续借
1、设备借用人收到产品市场部人员发出的通知后,与客户沟通无法及时归还借用设备,需申请设备续借;
2、设备续借流程等同设备借用流程,即设备借用人员填写《样品、测试品续借单》经销售部经理、产品市场部经理签字,总经理批准同意后,到产品市场部设备管理专员处完
成设备续借登记。

-5-
3.5设备丢失或损坏赔偿
1、使用人员应经过培训,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正确操作;若新进人员在未参加培训前就必须使用设备时,则由各单位派人予以先行讲解。

2、产品市场部经理是样品、测试用设备保管与点检(保养)总负责人。

当设备丢失或人为损坏时其不能明确具体责任人员时,由其承担全部责任。

3、其他人员借用设备,使用该设备的人员为保管、点检(保养)责任人。

4、若发生设备丢失,责任人员将承担其折旧后成本的100%作为赔偿金。

5、若设备发生异常,经鉴定为操作不当或人为损坏的,能修复的,直接责任人员将承担50%的维修费用;对于不能修复的,责任人员将承担其折旧后成本的70%作为赔偿金。

6、市场部经理离职时,由行政部对该部门所管理的设备
-6-
进行盘点。

若发现丢失或人为损坏,其承担的责任参照第1
条款处理。

3.6 借用设备转销售
1、遇客户购买样品或测试用设备情况,销售填写《样品、测试用设备销售申请单》,经销售部经理、产品市场部经理签署审核意见,总经理审批同意后执行;
2、业务人员将总经理批准同意的《样品、测试用设备销售申请单》复印件交产品市场部设备保管专员,设备保管专员依据总经理批准同意的《样品、测试用设备销售申请单》向财商部提供设备明细,财商配合办理设备入库,业务部门补充完善设备出库流程;相关工作流程参照公司成品出入库工作流程管理规定。

3.7非业务部门的设备借用
1、其他部门人员除非因工作需要不得随意使用样品、测
试用设备,如有临时借用需求,填写《设备借用单》,经部门
-7-
审核,产品市场部同意后报总经理审批;
2、申请人将总经理批准同意的《设备借用单》原件提交给样品、测试用设备管理专员,该管理员参照销售部设备借用、续借工作流程完成样品、测试用设备借用或续借。

4、附件表格
4.1 《样品、测试用设备借用登记表》;
4.2 《设备借用单》;
4.3 《设备归还单》;
4.4;《借用样品、设备销售申请单》;
-8-
附件表格
办公设备借用登记表
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单位数量价格
内验结果
(内验负责人填写)设备借用
时间
实际归还
时间
确认人
签字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样品、测试用设备借用申请单
借用部门借用者
联系方式借用部门经理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数量/单位
小写:
单价(元)总价值
大写:
内验结果□合格□不合格应归还日期
借用申请原因
□有□无(含备件,请填写下栏)随机备件
其它:
部门审核
产品市场部
总经理
-10-
样品、测试用设备续借申请单
借用部门借用者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数量/单位
小写:
单价(元)总价值
大写:
内验结果□合格□不合格应归还日期
续借原因
□有□无(含备件,请填写下栏)
随机备件
其它:
部门审核
产品市场部
总经理
-11-
借用样品、测试设备销售申请单
申请部门申请人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
借用单位名称借用日期
小写:
销售单价(元)总价值
大写:
部门审核
产品市场部
总经理
主题词:样品测试用设备通知
抄送:公司全体
太原市高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2014年8月9日印发-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