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含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0:5.2 染色体变异
第2节染色体变异1.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D.用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不论是哪一种类型,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并且大多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答案] C2.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代表着丝点,表中表示了由该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染色体基因顺序变化a 123-476589b 123-4789c 1654-32789d 123-45676789A.aB.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解析]a中5、6、7基因发生颠倒成了765;b缺失了5、6基因;d染色体增添了一片段;c由原来的23-456变成了654-32,发生了颠倒,不是由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答案] C3.将某马铃薯品种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在幼苗细胞中发现了12对染色体,此幼苗个体属于几倍体,马铃薯的体细胞含染色体数是多少()A.单倍体,48条B.二倍体,24条C.四倍体,48条D.四倍体,24条[解析]花药中的花粉粒只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无论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单倍体幼苗有12对染色体即24条,则马铃薯为四倍体含48条染色体。
[答案] A4.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解析]秋水仙素可诱导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上的基因也应“加倍”,不会出现一个“a”的情况。
202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含解析
第5章第2节A组基础题组一、单选题1.(2020·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一期末)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③中的基因片段2由基因片段1变异而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②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解析]图①显示: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此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其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图②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观察并比较分析图③中的基因1和基因2的碱基序列可知,基因2较基因1少了一对碱基:A—T,因此这种变化属于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的缺失,B错误;图④中“环形圈”的出现,是由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上面一条多了一段或是下面一条少了一段,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而图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正确;图中4种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都能够遗传,D错误。
2.(2020·北京清华附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C)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增加基因种类B.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C.猫叫综合征是基因中碱基发生了变化所致D.先天性愚型患者的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解析]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正确;由于基因突变是发生于基因内部碱基的种类或数目的变化,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B正确;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先天性愚型又叫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所致,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故选C。
3.(202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下列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C)A.第5号染色体短臂的部分基因缺失B.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部分结构D.多一条21号染色体[解析]第5号染色体短臂的部分基因缺失属于染色体的缺失;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多一条21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部分结构属于基因重组,本题选C。
2020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附答案第5章 第2节
第五章第2节一、选择题1.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D)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解析]染色体变异不会产生新基因,基因种类不会改变,但会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2.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
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
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
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A)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解析]根据题意,该育种方案是将第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易位到W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一个染色体组应是(B)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解析]染色体组是二倍体生殖细胞中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
如果研究对象是多倍体,A、C、D各项细胞中则可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染色体组。
4.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D)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解析]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形成于细胞分裂的前期,因此低温只对少数细胞起作用,因此只是少数处在分裂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多数不变。
5.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
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C.它的胚乳含3个染色体组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解析]单倍体的染色体数与该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即21条;每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条数为42÷6=7;胚乳所含的染色体组数为配子中染色体组数的3倍,即9个染色体组;离体培养它的花粉所得到的植株含有3个染色体组,因此表现为高度不育。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讲义: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含答案
第2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连线]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1)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大多数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变异类型和实例(1)组成写出上图雄果蝇体细胞中一个染色体组所含的染色体:Ⅱ、Ⅲ、Ⅳ、X或Ⅱ、Ⅲ、Ⅳ、Y 。
(2)组成特点4.多倍体(1)概念⎩⎨⎧起点:受精卵染色体组数: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实例:三倍体香蕉、四倍体马铃薯(2)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3)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1)概念: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特点⎩⎨⎧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3)应用:单倍体育种。
①方法: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正常纯合子②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1.实验原理2.实验流程及结论根尖的培养及诱导⎩⎪⎪⎨⎪⎪⎧①培养方法: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的底部接触水面②诱导时机:待洋葱长出 1 cm 左右的不定根时③诱导措施: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 ℃),诱导培养36 h↓取材及固定⎩⎨⎧①取材: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 0.5~1 cm②固定: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 , 以固定细胞的形态③冲洗: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制作装片⎩⎨⎧⎭⎬⎫①解离②漂洗③染色:使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④制片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变异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结论:低温能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
() 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
() 3.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第5章_第2节 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二倍体 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
例: 野生马铃薯的体细胞中
有两个染色体组,共24条染 色体。
每个染色体组包括_1_2_条 形态和功能不同的非同源染 色体。
野生马铃薯的染色体组成 (红色为荧光标记)
知识点四: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三倍体 体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三倍体。
1.三倍体生物的主要来源
一看:发育起点,二看: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
课堂巩固
判断正误:
(1)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 × ) (2)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奇数。( × ) (3)精子和卵细胞是单倍体。( × ) (4)单倍体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故不可育。( × )
课堂小结
染色体 变异
染色体数目 变异
2.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① 植株弱小; ② 高度不育。
二倍体水稻(左)和单倍 体水稻(右)形态的比较
知识点四: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判断方法:
一般 的发 育起 点
本物种 的配子
受精卵
单倍体 (与染色体组数目无关)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二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以上
染色体组
多倍体
疑点
4、染色体变异可能会对生物造成什么影响呢?染色体变异 能够遗传吗?
答: 染色体的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例如:野生祖先
种及栽培品种在染色体组成上不同,表现的性状也不同,野生祖先种香 蕉是有子的,栽培品种无子。染色体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谢谢观看!
个别染色体 的增加或减
少
以染色体组的 形式增加或减
少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 体组
分类
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课时作业 染色体变异(解析版)
5.2 染色体变异1.下列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B.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发生了位置颠倒C.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D.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相应的片段【答案】D【解析】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正确;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了180°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B正确;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正确;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相应的片段,会导致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
2.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由22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互换片段导致的B.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有三条引起的C.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引起的D.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答案】D【解析】22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互换片段是非同源染色体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易位,A正不符合题意;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有三条引起,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不符合题意;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引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C不符合题意,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属于基因突变,D符合题意。
3.甲、乙、丙、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图甲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B.若图乙中的变异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根本来源C.图丙、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都能产生新的基因D.图中所示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答案】D【解析】丙图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变异,A错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乙图中的变异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丙图为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丁图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一般也不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图中所示变异类型包括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D正确;4.紫色洋葱是生物实验的好材料,其植株的地上部分是绿色的管状叶,地下部分是鳞片叶和不定根。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4:5.2 染色体变异
第2节染色体变异基础巩固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A.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B.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基因突变是可以遗传的D.染色体变异是不能遗传的[答案] A[解析]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染色体的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其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2.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们用花药离体培养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 A.三倍体、21条染色体B.单倍体、21条染色体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答案] B[解析]花药中的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发育而成的,由其培育出的幼苗比普通小麦的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含有三个染色体组,而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
3.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A.18+XY B.18+YYC.9+X或9+Y D.18+XX或18+YY[答案] D[解析]2n=20,性别决定为XY型的双子叶植物大麻产生的花药的染色体组成为9+X或9+Y,将其培育成单倍体后再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18+XX或18+YY。
4.下列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答案] D[解析]染色体变异不会产生新基因,基因种类不会改变,但会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5.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图a和图b中的部分染色体转移造成的生物变异分别属于()A.图a和图b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图a为基因重组,图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图a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图b为基因重组D.图a和图b均为基因重组[答案] B[解析]图a显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应属于基因重组,而图b所示为③号染色体的某片段移到②号一非同源染色体上,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课时分层作业(十五)(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若图甲中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表示着丝点,则图乙~戊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依次是()A.缺失、重复、倒位、易位B.缺失、重复、易位、倒位C.重复、缺失、倒位、易位D.重复、缺失、易位、倒位A [图乙中②号染色体丢失了D基因,属于缺失;图丙中①号染色体多了一个C 基因,属于重复;图丁中①号染色体上的BC基因位置发生颠倒,属于倒位;图戊中②号染色体与③号染色体间相互交换了部分片段,属于易位。
]2.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的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已知9号染色体异常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能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的F1表现型及比例为()A.黄色∶白色=1∶1B.白色∶黄色=1∶0C.黄色∶白色=3∶1 D.白色∶黄色=3∶1A [若T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Tt自交时产生T和t两种卵细胞,产生T一种精子,F1表现型都为黄色;若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t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t自交时产生T和t两种卵细胞,产生t一种精子,F1表现型为黄色∶白色=1∶1。
]题组二染色体数目变异3。
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Y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均表现为性别差异C.果蝇体内的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Ⅱ、Ⅲ、Ⅳ、X(或Y)四条染色体互相协调,共同控制果蝇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D [染色体组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而X与Y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X染色体与Y 染色体具有同源区段,此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表现出差异。
果蝇体内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2021-2022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的转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挨次发生转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削减,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削减。
3.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把握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如雄果蝇精子中的一组染色体就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4.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5.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自主学习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分。
(1)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转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
(2)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看到的,而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看到的。
2.染色体变异类型。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类型及实例。
类型实例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削减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削减雄蜂、三倍体西瓜2.染色体组。
(1)概念。
①范围: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②功能:共同把握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
(2)图示分析。
图中的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中Ⅱ、Ⅲ、Ⅳ、X 或Ⅱ、Ⅲ、Ⅳ、Y 就代表一个染色体组,与其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3.二倍体和多倍体。
(1)概念及实例。
项目二倍体 多倍体概念发育起点 受精卵 受精卵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例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马铃薯是四倍体、香蕉是三倍体(2)多倍体植株的特点。
植株特点⎩⎪⎨⎪⎧茎秆粗大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养分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3)人工诱导多倍体。
①方法: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还可用低温处理。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5:5.2 染色体变异
第2节染色体变异题组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如图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的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分别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C.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答案] C[解析]题图a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片段,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此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题图b中④和⑤为非同源染色体,⑤上的片段移接到④上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该过程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基因重组不一定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基因的数目也一般不发生改变。
2.(2019·南昌期中)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A.突变和倒位B.重组和倒位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答案] D[解析]①中少了基因a和b,多了基因J,应是从非同源染色体上易位而来的;②中基因c、d与基因e位置发生了颠倒,属于倒位。
3.(2019·石家庄二中高一月考)在某些外界条件作用下,图a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变异(如图b),则该种变异属于()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缺失D.重复[答案] 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与图a相比,图b中下面的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3和基因4缺失,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题组二染色体数目变异4.下列细胞分裂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⑤[答案] C[解析]在细胞中,大小和形态各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根据题图中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可判断出①②③④⑤中分别含有2个、4个、1个、2个和1个染色体组。
5.若某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则下列能表示其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的是()[答案] A[解析]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该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则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目应为4条,A项符合题意。
江苏省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后作业:5.2 染色体变异 含答案
5.2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如图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A.易位和易位B.易位和重组C.重组和重组 D.重组和易位【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①是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②是非同源染色体间易位,属于染色体易位,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答案】 D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猫叫综合征是由于相关基因中缺了几个碱基对引起的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属于易位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不分裂的体细胞内含24条染色体【解析】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A项正确;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B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C项错误;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不分裂的体细胞内含47条染色体,D项错误。
【答案】 A3.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上增添了一个碱基对,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B.基因发生突变后生物性状一定改变C.发生在生物体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子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解析】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为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但不一定改变生物体的表现型,如隐性突变,B错误;基因突变为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D正确。
【答案】 D4.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B.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C.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D. 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可以增加变异的种类和数量,但是不会大幅度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A项错误;获得单倍体植株后,经染色体加倍即得纯合二倍体,排除显隐性的干扰,提高了选择的准确性:只要选得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二倍体植株,即可繁殖推广,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B正确;多倍体育种得到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与二倍体植株相比,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相对来说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C正确;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形成的纯合品种能够稳定遗传,D正确。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一必修二配套文档:第5章_第2节_染色体变异_word版含解析
第2节 染色体变异[学习导航] 1.结合图5-5,阐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和结果。
2.结合教材实例,简述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3.通过教材实验,了解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重难点击] 1.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
2.理解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3.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和过程。
【课堂导入】舟舟, 1978年4月1日出生在中国的武汉。
他是个先天性愚型患者,智力只相当于几岁的小孩子。
舟舟从小偏爱指挥,当音乐响起时,舟舟就会拿起指挥棒,挥动短短的手臂,惟妙惟肖地做出标准的指挥动作,直到曲终。
研究表明舟舟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是:第21号染色体比常人多了1条。
那么染色体都有哪些变异,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含义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类型染色体断裂的片段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同(ab)3.结果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合作探究1.染色体结构变异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吗?答案能。
2.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相比,对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的影响有什么不同?答案基因突变只是改变基因的种类,不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
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3.观察分析图示,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图①过程发生在哪类染色体之间?属于哪类变异?答案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
(2)图②过程中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吗?属于哪类变异?答案不是,是非同源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1.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
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C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指的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和易位等。
人教版生物必修2同步练习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原卷版+解析版)
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原卷版)A组基础题组一、单选题1.(2022·山西省吕梁市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子中的染色体一定是一个染色体组B.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C.多倍体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D.诱导多倍体产生的常用方法是秋水仙素诱导、低温处理2.(2022·山东滨州高一期末)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改变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下列有关细胞中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四倍体生物的配子中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染色体结构变异均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排列D.染色体数目变异均以染色体组为基数成倍的增加或减少3.(2022·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期中)下列关于单倍体、多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B.洋葱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染色体组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D.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结西瓜无子4.(2022·河北唐山市高一期末)由于某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基因,这种变化属于()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D.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5.(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联考)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因素可能提高染色体断裂的概率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C.倒位可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D.易位只可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6.(2022·河北唐山市高一期末)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时间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一定表现优良性状二、非选择题7.(2022·山东潍坊安丘市高一生物期末)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生物必修2课后训练:第五章第2节 染色体变异 含解析 精品
课后训练1.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2.四倍体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含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B.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加倍后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C.三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单倍体水稻是由配子不经过受精直接形成的新个体,是迅速获得纯合子的重要方法3.请分析下列两个实验:(1)用适量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
(2)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
试问:a.番茄和三倍体西瓜的无子性状是否能遗传?b.番茄和三倍体西瓜的枝条扦插生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是否有种子?()A.a能,不能;b无,有B.a不能,不能;b有,无C.a不能,能;b有,无D.a能,能;b无,无4.对下列有关形成原理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空椒”的获得主要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B.“抗虫棉”的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的原理C.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了单倍体育种原理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5.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
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突变D.可能是男性6.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的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或ab或Ab或aBB.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C.AB或ab或Ab或aBD.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7.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生物必修2教材梳理 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 含解析 精品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每个物种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都是相对稳定的。
但是染色体在某些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断裂引起结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1)缺失:是指一条正常的染色体断裂后丢失了一个片段,常造成个体生活力下降甚至死亡,不致死的缺失易引起不寻常的性状。
(2)重复:一条染色体的断裂片段连到同源染色体的相应部位。
重复的片段过大时,个体不能存活。
(3)倒位: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一片段颠倒了180°,造成染色体重新排列。
(4)易位:染色体断裂的片段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
辨析比较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重要区别在于:染色体变异是亚细胞水平上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得见的,而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内部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
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类型。
2.染色体结构变异对性状的影响染色体结构变异往往会导致性状改变,出现异常性状。
如人的猫叫综合征。
它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
再如,果蝇的棒状复眼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
难点剖析(1)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X射线、γ射线或者某些化学药品等可以增加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频率。
(2(3)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变异。
(4)如果染色体变异出现在配子中,这种变异就可以通过配子遗传到后代。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的概念绝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配子中只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配子中的这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课时作业
第2节染色体变异测控导航表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面的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 C )解析:A中染色体缺失了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属于染色体片段的易位,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中属于染色体片段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中属于基因突变(b→B)。
2.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代表着丝点,表中表示了由该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情况。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B.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解析:把染色体a、b、c、d中基因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与正常染色体中基因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比较可知a、b、c、d染色体的变异类型依次属于位置颠倒、缺失、位置颠倒和增加片段(重复)。
3.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①和②都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两种变异都没有新的基因产生D.②中的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解析:①图表示的是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②图表示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注意: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而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4.(原创题)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细胞中很常见的一种变异类型,关于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四倍体西瓜的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植株是单倍体C.两条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均是染色体变异D.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其体细胞中肯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解析: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A项错误;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B项正确;染色体易位是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片段的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C项错误;四倍体植株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D项错误。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课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
解析: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有3条21号染色体,属于 染色体数目变异;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 构变异中的易位;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包括个别染色体 的增加或减少和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 加或成套地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的体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减半,属于单倍体,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⑤在减数 分裂Ⅰ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⑥染色体上的基因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2)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几个就有几个染色体组。如 基因型为AAabbb的个体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
(3)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如上图细胞中 的染色体组的数目为8/2=4(个)。
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判断方法
(1)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 体组,该生物就称为几倍体。
2.二倍体和多倍体
(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套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
能上各不相同。
(2)二倍体和多倍体概念辨析
项目
起点
体细胞染 色体组数目
实例
二倍体 受精卵 2 个
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 高等植物
多倍体
受精卵
3 个或 3 个以上
三倍体香蕉和四倍体马铃薯
(3)多倍体的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 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答案:C
解析: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有 丝分裂的前期。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其果皮是由子房 壁发育而成的,来自母本,应含有4个染色体组。三倍体西瓜不 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无子西瓜不能形成受精卵,而种子的种 皮来自母本,所以有种皮,没有胚。由于植株的地下部分没有 经秋水仙素处理,四倍体西瓜的根细胞中仍含有2个染色体组。
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5-2 染色体变异 含解析
课时作业13染色体变异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A.染色体数增加一条B.染色体片段移接一段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或增加D.染色体片段颠倒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而细胞内染色体数增加一条,则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C)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解析:染色体变异是引起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而碱基的变化为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上的,用显微镜不能观察到。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在细胞水平上的变异B.基因突变只能通过基因检测,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比较染色体进行检测C.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改变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性状的改变解析:基因突变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只是DNA 分子上某一个基因内部碱基种类、数目的变化,只改变基因的结构组成,产生新的基因,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4.如图是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部分图解,在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中,接受花粉的植株是(C)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解析: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需要两次传粉:第一次传粉是将二倍体西瓜植株(乙)的花粉传到四倍体母体植株(丙)上;第二次传粉是为了提供生长素刺激(丁)子房发育成果实。
5.四倍体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ABC)A.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含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B.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单倍体水稻是由配子不经过受精直接形成的新个体,是迅速获得纯合子的重要方法解析: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所以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虽然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仍然是单倍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染色体变异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2,8,10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4,113.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5,6,12,134.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75.综合考查9,14,15 1.图示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C )A.重复B.缺失C.倒位D.易位[解析]:由图可知:该染色体ab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基因重新排列,属于倒位。
2.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断裂的频率B.染色体缺失了某段,可能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C.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生物性状不发生改变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显微镜直接检验[解析]:染色体变异是由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则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断裂的频率;染色体缺失了某段,使得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使得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显微镜直接检测。
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指一组同源染色体B.指各种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含有该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基因D.不存在于体细胞中[解析]: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二倍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四倍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基因;染色体组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
4.如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下列各项中可以表示该植物基因型的是( B )A.ABCdB.AaaaC.AaBbCcDdD.AaaBbb[解析]:图中有四个染色体组,ABCd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aaa含有四个染色体组;AaBbCcDd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aaBbb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5.下列关于单倍体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能排除显隐性干扰B.培育出的品种高度不育C.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解析]: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先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经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培育出的品种可育,单倍体育种能排除显隐性干扰,提高效率;单倍体育种需要对F1的花药要进行离体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单倍体育种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6.某二倍体植物群体中,出现了一种变异植株,这种变异植株叶片、果实等器官比较大且高度不育。
则这种变异植株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D )A.该种变异植株直接由父本的花粉发育而来B.父本、母本都在幼苗期经历了低温而长成四倍体植株C.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变异,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D.母本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形成未减数的雌配子,父本产生正常雄配子[解析]:该变异植株叶片、果实等器官比较大,这些属于多倍体的特点,而且高度不育,说明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该多倍体可能含有奇数个的染色体组。
由父本的花粉发育而来的是单倍体,应该长得弱小;由于高度不育,所以不可能是四倍体植株;如果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变异,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则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多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偶数,也是可育的;母本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形成未减数的雌配子,父本减数分裂形成正常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多倍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符合题干给出的特点。
7.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低温诱导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后期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用于染色C.卡诺氏液用于固定和解离根尖D.低温处理后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所以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可以替代醋酸洋红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卡诺氏液用于固定细胞,但不能用于解离根尖;经过低温处理后,只有少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而不是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8.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B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改变B.人的第五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解析]: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人的第五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类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均属于基因重组。
9.可遗传变异有三种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关于这三种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C )A.通过可遗传变异产生的变异个体都是可育的B.黑藻和颤藻都可以发生染色体变异C.在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中可遗传变异的三种类型都可能发生D.果蝇的缺刻翅是因为染色体片段的部分重复引起的变异[解析]:通过可遗传变异产生的变异个体不一定都是可育的,如三倍体西瓜不可育;黑藻属于真核生物,颤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利用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中可遗传变异的三种类型都可能发生;果蝇的缺刻翅是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造成的。
10.正常果蝇的第Ⅲ号染色体上有3个基因,按猩红眼基因—桃色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的顺序排列,某一果蝇X的第Ⅲ号染色体上,其序列则是猩红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桃色眼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果蝇X染色体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B.果蝇X染色体的改变对其性状没有影响C.果蝇X染色体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果蝇X染色体的产生是染色体易位的结果[解析]:与普通果蝇相比,突变果蝇Ⅲ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由猩红眼基因—桃色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的顺序排列改变为猩红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桃色眼基因,因此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变异对大多数生物不利,果蝇X染色体的改变对其性状很大可能有影响。
11.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是二倍体(2n=32),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体细胞有16条染色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蜜蜂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B.雄蜂是可育的二倍体C.蜂王产生的卵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D.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解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雌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是雄蜂,所以蜜蜂的性别决定主要与染色体组数有关;雄蜂是单倍体,但可进行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经过了减数分裂,故其中有1个染色体组。
12.如图是利用基因型为bb的普通西瓜品种培育无子西瓜品种BBB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过程①可以用某种化学因素或物理因素处理B.过程③可以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C.若④过程表示自交,则后代中基因型为BBBB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16D.基因型为B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高度不育[解析]:过程①可以用某种化学因素或物理因素处理,诱发基因b突变为基因B;过程③可以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四倍体;若④过程表示自交,由于BBbb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为BB∶Bb∶bb=1∶4∶1,则后代中基因型为BBBB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36;基因型为BBB的个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高度不育。
13.如图是三倍体西瓜育种原理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多倍体的细胞通常比二倍体的细胞大,细胞内有机物含量高、抗逆性(填“强”或“弱”),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培育三倍体西瓜的育种原理是。
(2)一定浓度的滴加在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其作用原理为在有丝分裂期,抑制的形成。
(3)三倍体植株一般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原因是。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填“属于”或“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4)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三倍体西瓜,其果肉细胞含个染色体组,种子中的胚含个染色体组。
[解析]:(1)多倍体的特点是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有机物含量往往较高、抗逆性强;由题图可知,三倍体无子西瓜含有3个染色体组,比正常西瓜多一个染色体组,因此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2)多倍体形成是通过用秋水仙素处理,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三倍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进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所以呈现无子性状,三倍体无子西瓜形成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4)果肉是子房壁发育而来,四倍体上结出的三倍体西瓜,其果肉与母本相同,因此含有4个染色体组;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形成的是三倍体,因此含有3个染色体组。
[答案]:(1)强染色体(数目)变异(2)秋水仙素前纺锤体(3)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属于(4)4 314.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
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 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
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回答下列问题:(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种基因型,其中表现为高秆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能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
[解析]:(1)由图可知乙、丙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染色体的片段,故而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2)A和a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甲的基因型AA ,乙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 ,F2的基因型有AABB(矮抗),AAB (矮抗),AA (矮不抗),AaBB(矮抗),AaB (矮抗),Aa (矮不抗),aaBB(高抗),aaB (高抗),aa (高不抗),所以F1自交所得F2中有9种基因型,其中表现为高秆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2种。
(3)由题干可知小麦有42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所以能形成21组同源染色体即21个四分体,但是由于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所以四分体为20个;配子可为:20+A,20+aE,20+AaE,20四种染色体组成,因此最多染色体为 22条。
[答案]:(1)结构(2)同源染色体9 2(3)20 4 2215.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