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文学名词解释

提前注明:名词解释是有技巧性的,要交代年代,作者,代表作,文学特征,文学的历史作用等等,以及对后

世的影响。切记不要死记硬背。

熟读文学史,做到烂熟于心,写起来就自由流畅了。

.

先秦:

1

、六义

《毛诗大序》总结了《诗经》的艺术经验,把《周礼

春官大师》中的“六诗”说发展为“六义”说。其云: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是对《诗经》的分类,而赋

比兴是对《诗经》表现方法的归纳。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文

大序》“诗有六义”句《疏》中说“风、雅、

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焉,赋、比、兴,是诗之所用,

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这就是所谓“六义”的由来。

2

、诗三百:

《诗经》共有

305

篇,称为

诗三百

诗三百篇

,是举其成数作《诗经》的代称。到西汉初年,诗三百篇被

奉为经典,才尊之为《诗经》

3

、变风、变雅

《诗大序》

《风》

《小雅》

《大雅》

各分为正、

变。

“正风”“正雅”是两周王朝兴盛时的特点,

“变风”“变

雅”则是西周王朝衰落之后的作品,

所谓“王朝衰,

礼义废,

政教失,

国异政,

家殊俗,

而变风,

变雅作矣。

郑玄《诗谱》将十五国风中的《周南》《召南》列为“正风”,其余十三国均为“变风”。将《小雅》中《鹿

鸣》至《菁菁者

x

》十六篇,《大雅》中《文王》至《卷阿》十八篇列为“正雅”,认为它们是文王、武王、

成王时期的作品,其余则都属“变雅”,认为是西周中衰之后厉、宣、幽三朝的作品。正

变说反映了汉儒将作

品与政治,社会历史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阐释的批评方法。

4

、笙诗:

又称“六笙诗”,指《诗经

小雅》中的《南

X

》《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田仪》六篇,有声无

辞,据《礼仪》记载,这六篇都以笙奏,故名笙诗。

5

、神话: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

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

方式所加工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语),是远古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

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它通常以神为主人公,

包括自然神和神话了的英雄人物。

情节

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

革社会的愿望,我国古代有丰富的神话,但保存下来的极少,主要见于《山海经》《淮南子》等。

6

、风雅颂

这是《诗经》内容的分类,最早见于《荀子

儒效》。“风”也称“国风”,“风”是乐歌曲调的意思,“国

风”包括周南、召南,卫、王等十五个地区的乐歌,共一百六十篇。“雅”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包括“大

雅”“小雅”两部分,

“大雅”三十一篇,

“小雅”七十四篇,

共一百零五篇。

“颂”分为“国颂”三十一篇,

“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风雅颂分类的依据,主要有音别和义别两说:

1

、从音乐角度划分:郑樵“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

宗庙之音曰颂”(《昆虫草木略

序》);

2

、从内容体裁角度划分,《毛诗序》云:“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

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行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

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音乐特点的形成,与其用途和地域的特点也密切相关,而不同特点的音乐,应用场合也不同,风雅颂最初只是

一种音乐分类,在流传中,也有了内容的区别。

7

、赋、比、兴

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成为诗之“六义”。

朱熹《诗集传》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

起所咏之辞也。”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

表达出来。比就是比

方,

以彼物比此物,

诗人有本事或情感,

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

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

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

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赋比兴是《诗经》广泛运用的形象化手法,对后世诗歌影

响深远,成为中国古

典诗歌创作中三种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

8

、大、小雅

《毛诗序》说“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孔颖达

疏则云:“诗人歌其大事,制为大体,述其小

事,制为小体,体有大小,故分为二焉”。大雅

31

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

末期。小雅共

74

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

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大约其音乐特点和

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

9

、四家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