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设计

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我们想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走向语文的本真,进入语文的生命。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对教学有很强的导向性。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要准确设置,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发挥目标的有效性。可是,有些教师的目标设计走入误区,可概括为:1.目标单一。表现为教师多年教学思维定势,把“一课一得”片面的理解为“一堂课一个知识点”,只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与方法,对三维目标认识不够。2.目标不明。表现为制定目标时仅凭教师自我主观意向,不考虑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设计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对新课标解读不深。3.目标不准。表现为对目标的陈述抽象模糊,没有实实在在的具体目标,且不顾学生实际,对教材研究不透。4.目标套牢。表现为按照预设环节推进,目标设计过分细化,过于分散,没有及时生成新的目标,对学情的关注不够。

语文课堂是广阔而精致的。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紧扣以下六个方面的衔接与融合。

一是紧扣目标,把握学科核心素养。

文言训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文言文教学要“言文结合”,不是单向的教学,是“言”中有“文”,“文”中有“言”,二者互相包含的。其中,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抓好文言语感的综合训练,注重断句标点;二是抓好文言语法的修辞训练,注重咬文嚼字;三是抓好文言诵读的感悟训练,注重吟咏体味。

如教《陋室铭》时,教学目标可抓陋室“不陋”这一点来设计,描陋室之乐,价陋室之主等,点面结合,提升学生语言建构、思维品质、文化传承、审美鉴赏四方面的素养,实现其教学目标紧靠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是紧扣三维,把握目标设计层次性。

认清文言文具有词类活用、虚词更替现象明显的这一特征,目标设计注重针对性和层次性,着力凸显文言文教学特点。

以《穿井得一人》教学目标设计为例: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汇(吾、对、闻、国、道、若等)的含义及用法。2.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并能掌握这种基本方法。3.探究文章寓意,懂得“不轻信流言,不以讹传讹”的道理。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按照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课程目标,分清内容与维度两个层面,挖潜文本中潜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教师直击目标和重点。

三是紧扣课标,把握语文教学针对性。

《语文课程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从《天净沙.秋思》教学目标来看: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悟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2、通过与《天净沙·秋》的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悲秋情怀和思乡之情。该教学设计紧扣新课标,让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进课堂”,体现课程标准的针对性,凸显课程内容实施的有效性。

四是紧扣教材,把握语文学科性质。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教材,掌握和制定每篇课文的着重点,如《醉翁亭记》教学目标设计:1.看注释后,能解释文章的几个难词(环、壑、辄、觥、筹等)。

2.反复阅读课文之后,能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也”、“而”的作用。

3.能独立找出“文眼”,并据此说出文章的主旨。该教学设计遵循文言文教学的规律(读-诵-译-析-品)和山水游记教学规律,实现其由教参的转述者向设计者转变。

五是紧扣学情,把握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课堂效益息息相关。一方面需要考虑学情、个体差异及学习兴趣等,另一方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把握学科前沿发展。《醉翁亭记》有这样一个目标設计:“能独立找出“文眼”,并据此说出文章的主旨;能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造句。这样以点带面,抓牢八年级学情特点设计,激发学生兴趣,转化文言学习知识,主动构建出生动精彩的语文课。

六是紧扣教研,把握活动反馈经验。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学目标在方向上指导教学活动设计,也为教学反馈提供评价的依据。教师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可能偏离新课标的要求,许多教师无法发现。这就需要听课、评课、同课异构等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对预设目标进行“调整”与“再设计”,从而让教学目标指向教学效果,实现其导教、导学、导测评的功能。

小结: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无论学什么学科,都应该预先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识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的胡搅一阵。”因此,结合文言文教学规律及实际,目标设计既要具体且可操作的,还要注重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并且紧扣课标、素养、学情等方面,让语文教学有的放矢,让学生学有所“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