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

合集下载

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下)

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下)
服 务化 。
f) 技 术 开 发 和 利 用 4新
接物流基地 的通 道。此外 , 为满足车辆 大型化f 总重 量 2 吨) 5 需要 , 要对桥梁进行 加固 , 府各省厅应相 政
要提高物 流的速度和效率 ,必须积极开发 和利 互协作 ,推动干线 卡车运 输效率化 和共 同化 ,使流 用新技术 。在公路运输 领域 ,要 促进道路交通信息 通业务设施集 约化 ,高等级 干线公路 出入 口周 围的 通讯 系统( ms 、不停 车 自动交费系统(T ) v ) E C 、现代 区域物流基地 与道路整体协调 一致 。沿海航运 要提 安 全汽车( S ) A V 、行驶 支援 系统 、新 交通 管理 系统 高船舶航行 速度 ,加强内 贸货运基地 建设 ,以适应 (T ) 电子车牌( U MS、 智能车牌) 互联 网IS智能交通 多式联运 的需要 。铁道货运 要强化 主要 铁路 干线 的 、 T( 管理 系统 ) 、传感信息 系统 等新技 术 的开发和利 用。 货物运 输能 力。而且要 在此基础 上 ,通过政 府各相 在海运 领域 , 要研究 开发新一代 内航货船f 超级生 态 关部 门共 同协作 ,努力构筑综合 交通运 输体 系 ,重 根据携 手共建计划 , 船) 在努力构筑应用智 能技术 的超现代化海上交通 点加强 区域交通基 础设施 建设 , , 系统 的同时 ,积极推 行现代化货轮海上运输 。航空 把机场 、港湾 、车站等物 流基地与高等级 干线 公路 运输领域也要 加强新一代航空安全 系统建设 。 外 , 连 成 网络 ,充分发挥 综合交通体 系的作用 ,推动多 此 作 为货 物和运 输机械的 电子化管理 手段 ,要 引进 和 功能交通 网络协 作事业的 向前 发展。 在城市物流方 面 ,要保证 市区交通顺畅 ,改善 普及今后可能会广泛使 用的狭域通信(S C 系统 和 DR) 无线 移动识 别( FD 技术 。由于 日本的新 型经济模 卡车定时运输 ,加快 行驶 速度 ,制定城 市圈交通通 R I) 式须充分考虑 空问利用问题 ,所 以,将来在研究构 畅综合计划 ,通过环 线公路 、辅路建设 ,改造 交叉 筑高效物流体 系时 ,还应结合 日本的人文地理和社 路 口、人行横道 ,加强交通 流量管制 ,确保 交通 安 全等方法 ,扩大交通 容量 。相关省厅和地方 公共团 会科学 因素。 体 、民间物流企业通 力合作 ,加强城市郊 区环 线道 () 进 单元 装 载化 5推 路 周围和临海地 区物流基地 和城市 内货 物集配 基地 在提高物流 作业效 率过程 中,应适 当考虑高龄 建设 。并考 虑充分利用商业 繁华地 区的共 同货场 和 工人和女性工 人的作业环境 ,为此 ,一方面要促进 便 于装卸货物 的路边 停车设施 。制定停车规制 也要 以一贯托盘化为核心 的单 元化装载方式 ,对 目前状 考虑 物流合理化 。 况进 行普查 ,另 一方面要 大力推 行托盘 联营体 系 , 以利 于 I 规格( I s 日本工业规格) 托盘 的共 同利用和 回

日本物流立法现状

日本物流立法现状

日本物流立法现状日本物流立法现状同绝大多数的国家一样,日本对物流业的法律规制也是通过制定各种专门性法律来进行的。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国家只用一部《物流法》来规范物流行为。

许多学者却认为日本的物流立法是统一立法模式。

如有学者认为“日本于1990年颁布了《物流法》,日本现行的物流法律体系是以《物流法》为主,辅之以物流各个环节相应的专门法规”(师艺,2009)。

类似的表述还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颁布了《物流法》、《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等一系列促进综合性物流发展的法律法规,全面指导物流业的发展”(陈金涛等,2008)。

通过笔者考证发现,日本现在不存在、过去也不存在被称之为《物流法》的法律。

造成这种误解传播的原因我想可能是由于翻译的问题,将其他与物流相关的法律如《物流效率化法》,简译为《物流法》。

对于许多人认为的日本是统一物流立法模式,主要原因是日本颁布实施了指导其物流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然而日本并不单单依靠该政策调整物流各环节行为,而是与不同领域的专门性法律共同进行调整。

因此,笔者认为称日本为“准统一”物流立法模式更为恰当。

纵观现今日本物流立法,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类:(一)综合的物流发展政策日本政府根据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制定综合的物流政策从整体上来指导物流业的发展,1999年,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作为日本物流产业的纲领性政策文件—《综合物流施政大纲》。

2001年,《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又被内阁会议通过实施,由此形成了日本各部委相互配合与承担各项物流措施作为一个整体的基本形式。

《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将现代物流产业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原有大纲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和策略推进。

“作为实现日本物流现代化的指导方针,《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确定了三项基本目标:提供亚太地区便利而具有魅力的物流服务;实现对产业竞争不构成妨碍的物流成本;解决环保问题”(靳伟,2003)。

关于日本物流四个《综合物流施策大纲》的研究

关于日本物流四个《综合物流施策大纲》的研究

关于日本物流四个《综合物流施策大纲》的研究姜旭【摘要】在日本物流业发展过程中,除企业自身对物流管理及技术不断地进行深入挖掘外,日本政府还根据本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自1997年开始由经济产业省和国土交通省每四年共同制定一次<综合物流施策大纲>.<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作为日本物流业的纲领性政策文件,对日本物流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成为引导日本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更好地推动我国物流业发展,应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实际,借鉴日本在构建一体化物流体制、统一物流管理模式及推进综合、一体化物流计划实施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应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行业管理体制,制定我国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物流综合施策大纲>.【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0(024)009【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日本物流;《综合物流施策大纲》;物流政策措施;物流发展目标【作者】姜旭【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北京市,1011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51日本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市场经济建设、负责物流产业宏观管理的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国土交通省、经济产业省、内阁府、公正交易委员会、警察厅、总务省、外务省、财务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环境省等多个部门,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对物流业进行统一管理。

但日本政府根据现代物流业的特点,以国土交通省和经济产业省为核心,形成了协调一致的物流行政体制,制定了综合、一体化的物流政策,实现了各项管理工作及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与有效衔接。

其中,国土交通省主要负责运输方式政策设计及计划制定,区域运输、城市配送规划与协调,仓储市场准入及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经济产业省主要负责物流产业政策、标准、结构、布局和发展战略等的制定。

为加快培育和提升日本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在政府统一管理下应对跨国公司兼并、收购和战略联盟给相关产业带来的挑战,自1997年开始日本每四年制定一次《综合物流施策大纲》。

日本现代物流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现代物流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现代物流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是现代物流发展异常迅速的国家。

当前,日本现代物流有几个突出特点。

1.信息技术化。

进入新世纪,日本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已为传统物流转向现代物流构筑了流通平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萧条中,尽管企业设备一直处于过剩状态,但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却一直保持迅速增长。

1995~1999年投资额增加41.3%,2000年又比上一年增长14.7%。

世纪之交,在日本企业经营中,信息系统实现重大变革。

由以往主要是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转变为加强信息的综合管理,将所有的信息数码化,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加以充分利用。

2002年末,日本企业计算机联网率已达96.1%,有80%的企业开设企业网页,90.帆的企业已构筑LAN等企业内通信网,W AN等企业间通信网也达54.4%。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交易(EC)急速发展。

2002年日本的批发业、零售业、饮食店等的企业间电子商务实施率已达34.1%,不仅超过全产业的26.7%,而且超过制造业的29.7%。

2.物流配送化。

物流配送已成为日本现代物流的基本流通模式:一是物流配送社会化程度较高。

众多的制造业企业、批发零售业企业,不设或少设仓库等流通设施,而将仓储、交通运输、配送等业务交给专业物流企业去做,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发展。

大和运输公司就是日本第三方专业物流商中经营业绩最佳的企业之一,早期从事陆地运输并创造了“宅急便”物流服务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确立了差别化的市场观念,构筑了多样化的配送服务体系,针对BtoB(企业对企业)、BtoC(企业对家庭用户)开展从订发货、查询、出库作业到商品保管、配送、运输等全过程的物流服务。

2000年该公司国内运输比上年增长5.1%,国际运输增长13.1%,信息通信服务增长8.9%。

3.物流网络化。

物流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电子商务网络,即计算机通信网络化:二是物流组织的网络化。

物流案例分析:日本物流政策的启示

物流案例分析:日本物流政策的启示

⽇本是物流⼤国,围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流通业以及城市管理和运⾏的各个环节,从国际海运到住宅配送,⽇本的物流⽆处不在。

物流渗透到⽇本社会经济的各个⾓落,存在于国民⽣活的每个细节。

在⽇本,物流涉及到众多⾏业,具体为卡车运输业、铁道运输业、內航海运业、外航海运业、港湾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铁道货运代理业、外航货运代理业、航空货运代理业、仓库业和卡车货运站共11个⾏业。

⽇本的物流业总体经济规模有41兆⽇元,其中经营性物流21兆⽇元,⾃营物流18兆⽇元。

物流经营者有约7万家,从业⼈员约139万⼈。

在⾃营物流中,卡车运输占58%,货物保管占29.7%,內航海运占4.3%,港湾运输占2.7%,铁道运输占0.3%,国内航空占0.1%,其它占0.5%,管理占4.4%。

⽇本物流业产⽣的货物运输量从1990年到2004年保持了⽐较平稳的发展态势。

2004年总货运量55.7亿吨,总货物周转量5700亿吨公⾥,其中道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重分别为91.1%和57.6%,均占各⾏业之⾸。

运距在100公⾥以内的货物运输中,90%是通过道路运输的,运距在1000公⾥以内的货物运输中,30%是道路运输,60%是海运,10%是铁道或航空运输。

国际物流:“绿⾊覆盖计划” 国际物流在⽇本物流业中的地位⼗分重要,这与⽇本是资源输⼊国和外贸⼤国有关。

在运输量上,海运占据了⼏乎的份额,2004年达到9.4亿吨,⽽航空运输只有326万吨;在货物价值⽅⾯,海运为765130亿⽇元,占69%,航空运输为33850亿⽇元,占31%。

近年来,国际海运和航空运输都呈现同步增长趋势。

随着对外贸易输⼊输出国家和地区的变化,⽇本国际物流结构也随之变化。

2005年⽇本外贸输⼊额56.9兆⽇元,⽐上年增加15.7%。

中国为主要输⼊国,输⼊额12.1兆⽇元,⽐上年增加17%。

2005年⽇本外贸输出额65.7兆⽇元,⽐上年增加7.3%。

中国为第⼆位输出国,输出额12.8兆⽇元,⽐上年增加8.2%。

从日本物流看政府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从日本物流看政府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流标准化体 系 , 整合 了配送 中心 , 开发 了一些 并
新 的服 务项 目, 物 流工 作 渗 透 到 社 会 的各 个 方 使
收稿 日期 :0 1— 7— 1 2 1 0 0 作者简介 : 张燕 (9 9一 , , 17 ) 女 浙江宁波人 , 主要从事 日本经济研究 ; 卢杭央 ( 9 6 , , 17 一) 女 浙江宁 波人 , 主任 , 副 讲师 , 要从 事 日本 主 经济研究。
开始使用 ,t E 通综合研究所 16 94年 6月期 《 输送 展望》 杂志中刊登 了 日通综合研究所所长金谷璋 的《 物的流通的新 动向》 演讲稿 , 正式运用 “ 的 物
流通 ” 念来 取 代原 来 直 接从 英 语 中引用 过 来 的 概
低成本的措施开始采用 。在这 个时期 , 建立 了物
黑河学院学报
第 2卷
面。对运 输路 径 的要 求 更 加 严 格 , 仓 库 的库 存 对
4月制定的《 综合物流施政大纲》 并于 20 年进 , 01
行修订 , 发布 了《 新综合物流实施政 策大 纲》 其 ;
管理要求更 高, 对设备 、 人力等一体 化的运作要 求也越来越高。理论和实践研究 的发展 , 使整个
理群 体 , 强 了物 流 信 息 化 , 成 了 先 进 的 现 代 加 形 化 物流 体 系 。
( ) 流合 理化 时期 三 物
15 9 6年 , 日本 的经 济 已经 基 本 恢 复 , 流 的 物
重 要性 已经有 非 常 突 出 的表 现 。这 一 时 期 , 日本 通 过 到美 国学 习 , 引进 了 “ h s a ds iu o ” p yi l ir t n 这 c tb i


日本物流政策的演变——以《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为中心

日本物流政策的演变——以《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为中心

日本物流政策的演变——以《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为中

堀江正弘;孙前进
【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
【年(卷),期】2010(024)010
【摘要】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日本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物流业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日本的物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围绕1997年、2001年、2005年和2009年的日本<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对日本十几年来的物流政策进行了梳理,分别阐述了各阶段大纲的背景、目标和措施,反映了日本物流政策的国际化趋势,并注重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社会资本,关注环境保护,构建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特征.
【总页数】4页(P4-7)
【作者】堀江正弘;孙前进
【作者单位】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日本,东京,106-8677;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北京市,1011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59.22
【相关文献】
1.DAIFUKU印象之案例篇(一)--日本水产株式会社东京综合物流中心 [J], 沙丁
2.日本水产东京综合物流中心 [J], 日本大福公司
3.关于日本综合物流施策大纲的研究 [J], 野尻俊明;李晓晖
4.关于日本物流四个《综合物流施策大纲》的研究 [J], 姜旭
5.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下)(续上期)(第二部分具体实施策略) [J], 本刊编辑部;靳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DOC页

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DOC页

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1) (2003-4-16文章级别:0点击:63次)前言出自于中国最大的资料库出自于中国最大的资料库日本政府曾于1997年4月制定了《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以下简称“平成9年大纲”),该“大纲”规定在2001年前,各相关政府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三大目标”。

经过努力,平成9年大纲制定的各项施政已逐步得到落实。

但是,自平成9年大纲制定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趋势愈发明显,日本围绕这一新的经济态势,要创造出一个在国际上有魅力的事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增强产业竞争力,一方面需要加强高效率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好物流的新课题,这就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和构筑循环型社会的问题。

为此,日本内阁在2000年12月制定了“经济结构改革与创造行动计划”(第三次跟踪调查计划),该“计划”内容中提出修改和重新评价平成9年大纲的方针,并在此基础上抓紧制定《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思路一、对平成9年大纲的评价以及制定新大纲的必要性出自于中国最大的资料库在制定平成9年大纲时,曾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宗旨,制定了三大目标。

一是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提供最便利和高度魅力的“物流服务”。

此项目标正在逐步实施,并已取得一定效果。

然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先进港口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明显增长,而日本的国际开放港口的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却在低位中徘徊,而且要适应船舶的大型化和港湾的开放化要求,实现港口进出口手续的电子化、一站式服务化,仍然需要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在日本的国际港口与高等级公路干线网连接方面,尽管在逐步改善,但公路、港湾、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的社会资本需要进一步充实,各种运输工具之间的接结点需要进一步疏通,城市交通通畅化、物流系统标准化和信息化以及低效率商业惯例等都是今后仍然需要解决的课题。

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就不能适应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变化。

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方案

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方案

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方案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前言日本政府曾于1997年4月制定了<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以下简称”平成9年大纲”),该”大纲”规定在前,各相关政府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三大目标”。

经过努力,平成9年大纲制定的各项施政已逐步得到落实。

可是,自平成9年大纲制定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趋势愈创造显,日本围绕这一新的经济态势,要创造出一个在国际上有魅力的事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增强产业竞争力,一方面需要加强高效率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好物流的新课题,这就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和构筑循环型社会的问题。

为此,日本内阁在12月制定了”经济结构改革与创造行动计划”(第三次跟踪调查计划),该”计划”内容中提出修改和重新评价平成9年大纲的方针,并在此基础上抓紧制定<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思路一、对平成9年大纲的评价以及制定新大纲的必要性在制定平成9年大纲时,曾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宗旨,制定了三大目标。

一是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提供最便利和高度魅力的”物流服务”。

此项目标正在逐步实施,并已取得一定效果。

然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先进港口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明显增长,而日本的国际开放港口的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却在低位中徘徊,而且要适应船舶的大型化和港湾的开放化要求,实现港口进出口手续的电子化、一站式服务化,依然需要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在日本的国际港口与高等级公路干线网连接方面,尽管在逐步改进,但公路、港湾、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的社会资本需要进一步充实,各种运输工具之间的接结点需要进一步疏通,城市交通通畅化、物流系统标准化和信息化以及低效率商业惯例等都是今后依然需要解决的课题。

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就不能适应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变化。

二是”以不妨碍产业布局竞争力水平的成本,提供物流服务”。

日本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政策

日本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政策
数 、金 额上 都高干 海运 。 以 上海 市为 中心的 华东 、以广 州 市为 际竞争 能 力 ,必须 构筑 有效 的物 流 特别是 随着 东亚经 济交流 的深t 日本 的贸 易对象 国主 要有 中 国和 中心的华 南发 展的 现象 显著 ,加上 进 统 。 准 美 国。20 年 , 美 国 成 为 日本 第 一 入 中 国香港的 企业 ,这 些企业 占 日资 东 亚 境 内的 物 流 成 为 “ 国 内 化 04 贸易对象 国 。近 年来 , 日中 贸易额 激 企 业在 中国整体 的 8 %。 0 0年以后 , 构 筑 东亚地 区快 速 、有 效 的国 际物 0 20 信 增 ,到 20 年 ,中 国 成 为 日本第 一 服 务 业 、物 流 业 、其 他 行 业 ( 息 、 系统成 为最重 要的课 题 。 07
7 l
长 途 化 ,19 年 以 后 ,吨 标 准 呈 下 的 90 减 。其 国际运输 量 ( 海上运 输 和航 空 司 运输 ) ,海 运 、 空 运 都 呈 增 长趋 势 。 企 海运 虽然吨 数较 多 ,但在 金额上 却 只 江
占航空运输的 3%;空运的增长在吨 地 0
试验等 ,达到与东盟相关人士合作的 ( C W O)制定 了由相 关 当局 认定 拥 有 项 目 “ 色物 流 合 作 会 议 ” 绿 。这
新报道为 910 0 万吨 ( 比作为标准
19 9 0年 减 少 了 4 2 ,最近 1 。%) 0年
少 了 1 .% 卡车 的大 型化 、 自家 35 向营业 用车转 换 等举 措 ,也 取得 了
应 的效果 。
二 、 主 要 政 策
日 在物 流方 面的 主要 政策是 本
合物流施政大纲 (0 5~ 20 年 20 09

10日本物流政策的演变_以_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_为中心

10日本物流政策的演变_以_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_为中心

日本物流政策的演变———以《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为中心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10期□本刊特稿〔日〕堀江正弘1著,孙前进2译(1.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日本东京106-8677;2.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北京市101149)摘要: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日本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物流业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日本的物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本文围绕1997年、2001年、2005年和2009年的日本《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对日本十几年来的物流政策进行了梳理,分别阐述了各阶段大纲的背景、目标和措施,反映了日本物流政策的国际化趋势,并注重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社会资本,关注环境保护,构建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日本;物流政策;实施大纲;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25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0)10-0004-04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物流不仅是个人、企业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能之一,各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都全力以赴地强化物流领域的机能并提高其效率。

日本也不例外,一直在增强经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经营水平与能源利用率、改善环境等政策方面,官民齐心协力,从各自切入点出发,对物流业进行改善、改革。

就日本政府而言,过去总是围绕着与物流有关的几个省厅开展工作,尚未让各省厅下属机构分别制定物流政策,而且政府也没有制定、实施过综合性与整合性政策。

直至1997年,日本才出台了一项综合性物流政策,即《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由内阁会议通过。

此后,依据该政策的实施情况,每隔数年便修正该大纲。

本文以《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为中心,概述十多年来日本物流政策的变化及目前物流政策的特点。

一、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两个《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1997年的《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是日本国家的综合物流政策,曾在2001年、2005年、2009年分别修订,时至今日一直在使用,但在内容、结构、执行体制等方面,不同的版本均有各种相异之处。

日本物流实施大纲的发展状况及今后的方针对策 (精)

日本物流实施大纲的发展状况及今后的方针对策         (精)

日本物流实施大纲的发展状况及今后的方针对策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免费论文网日期:2009年08月05日访问次数:第一部基本的想法域中,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市场为目标,推进实施综合性的对策。

同时,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为首的社会性课题与实现国民对富裕生活的强烈要求,除提高物流的便利度和效率外,以建立减轻环境负担的物流体系与对循环型社会作出贡献的目标。

为尽早实现上述目标,以最迟在平成17年(2005年)达成目标为前提,制定今后的物流对策。

化外,还通过改建干线道路来促推交通的畅通和实施有助于扩充物流据点的对策。

CS)、无需停车的自动付费系统(ETC)、先进安全汽车(ASV)、行驶支援系统、新交通管理系统(UTMS)、电子车牌(智能车牌)、互联网ITS、探试信息系统等ITS技术。

在海上运输领域方面,要研究开发新一代的内航船(超级生态船),建立有效利用IT的新一代的海上交通系统,使海上运输获得新生。

并促进科技超级直航船事业的展开。

在航空运输领域方面,要建立新一代的航空保安系统。

此外,对于作为货物和运输机械的电子化管理手段,预计今后将被广泛利用的狭域通讯(DSRC)系统及利用无线的移动体识别(RFID),要促进对其的采用和普及。

而且,还应依靠考虑空间的新经济模式,进一步有效地分析物流的模式,积极展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

率的观点来看,推进车辆的大型化和拖车的使用。

规定大型卡车必须装备速度控制装置以减少大型卡车的耗油量。

街区建设中)合一贯运输的、陆地向内贸集散站的陆路运输在半天往返圈的人口覆盖率从平成7年4月的约70%上升到平成13年4月的约80%。

但是,与欧美国相比,高规格干线道路等与机场、港口的连接率依然很低,因而必须继续在增强互相合作,有重点有效地充实必要的物流相关社会资本。

顶一下第一部基本的想法域中,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市场为目标,推进实施综合性的对策。

同时,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为首的社会性课题与实现国民对富裕生活的强烈要求,除提高物流的便利度和效率外,以建立减轻环境负担的物流体系与对循环型社会作出贡献的目标。

日本现代物流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现代物流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现代物流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是现代物流发展异常迅速的国家。

当前,日本现代物流有几个突出特点。

1. 信息技术化。

进入新世纪,日本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已为传统物流转向现代物流构筑了流通平台。

20世纪90 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萧条中,尽管企业设备一直处于过剩状态,但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却一直保持迅速增长。

1995〜1999年投资额增加41.3%,2000 年又比上一年增长14.7 %。

世纪之交,在日本企业经营中,信息系统实现重大变革。

由以往主要是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转变为加强信息的综合管理,将所有的信息数码化,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加以充分利用。

2002 年末,日本企业计算机联网率已达96.1%,有80%的企业开设企业网页,90.帆的企业已构筑LAN 等企业内通信网,WAN 等企业间通信网也达54.4%。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交易(EC)急速发展。

2002年日本的批发业、零售业、饮食店等的企业间电子商务实施率已达34.1 %,不仅超过全产业的26.7%,而且超过制造业的29.7%。

2. 物流配送化。

物流配送已成为日本现代物流的基本流通模式:一是物流配送社会化程度较高。

众多的制造业企业、批发零售业企业,不设或少设仓库等流通设施,而将仓储、交通运输、配送等业务交给专业物流企业去做,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发展。

大和运输公司就是日本第三方专业物流商中经营业绩最佳的企业之一,早期从事陆地运输并创造了“宅急便”物流服务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确立了差别化的市场观念,构筑了多样化的配送服务体系,针对BtoB(企业对企业卜BtoC(企业对家庭用户)开展从订发货、查询、出库作业到商品保管、配送、运输等全过程的物流服务。

2000 年该公司国内运输比上年增长5.1%,国际运输增长13.1%,信息通信服务增长8.9%。

3. 物流网络化。

物流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电子商务网络,即计算机通信网络化:二是物流组织的网络化。

日本物流发展

日本物流发展

、日本的流通产业结构批发业和零售业的比例是1比3。

5(商店数)①企业规模的细小性②非现代经营方式的细小商店占零售业的多数。

据91年的统计,包括2名店员在内的小商店占零售店商店总数的53。

2%。

③零售业店铺密,但劳动生产率并不低(虽然流通业水平低)。

即流通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一定同步。

④综合商社的作用但综合商社并不一定都是以涉外为基础的。

据统计,综合商社的业务大多是以国内企业为依托的。

90年九大商社国内营业额占43%,进口占18%,出口占12%,三国间贸易占27%。

如钢材的流通,10%通过钢厂直接销售给用户,55%通过综合商社销售,35%通过专门商社进行销售。

⑤批发层次多原因是零售业的细小性。

批发业交易额是零售业的4倍,这一比例是欧美国家的两倍。

2、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和流通渠道生产企业在流通领域大量投资,采用垂直统合或流通系列化战略控制流通。

战前,企业专心生产,销售由批发商进行。

战后,企业规模的扩大及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体制的产生,使生产企业尽可能地控制流通。

最先采取控制流通的企业是资生堂,进而是家电和汽车。

下请方式,回扣制,重视长期交易。

3、新兴零售业的成长流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增长作用越来越重要。

50年代日本批零人口占就业人口的11。

1%,到了90年代,已占到22。

4%,特别是60年代的流通革命,推动了流通产业的发展。

当时,对流通革命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改革流通渠道,另一种是改革零售业。

出现了超级市场和连锁店。

4、日本的流通政策政策有两种,一种是完善市场法规,另一种是通过振兴产业推动进步。

如大店法5、经验①工业生产与流通产业发展步调并不一致。

流通产业相对工业来说初期投资小,易吸收劳动力。

②综合商社作用不可低估。

③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流通必然会促使厂商积极参与现代市场流通。

④产业政策的作用。

第二节日本的物流业一、日本物流业的历史六十年代,随着流通革命的出现,以大型超级市场为首的零售业,要适应当时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要求,提出取消中间环节,建立自己的流通渠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1) (2003-4-16文章级别:0点击:63次)前言日本政府曾于1997年4月制定了《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以下简称“平成9年大纲”),该“大纲”规定在2001年前,各相关政府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三大目标”。

经过努力,平成9年大纲制定的各项施政已逐步得到落实。

但是,自平成9年大纲制定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趋势愈发明显,日本围绕这一新的经济态势,要创造出一个在国际上有魅力的事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增强产业竞争力,一方面需要加强高效率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好物流的新课题,这就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和构筑循环型社会的问题。

为此,日本内阁在2000年12月制定了“经济结构改革与创造行动计划”(第三次跟踪调查计划),该“计划”内容中提出修改和重新评价平成9年大纲的方针,并在此基础上抓紧制定《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思路一、对平成9年大纲的评价以及制定新大纲的必要性在制定平成9年大纲时,曾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宗旨,制定了三大目标。

一是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提供最便利和高度魅力的“物流服务”。

此项目标正在逐步实施,并已取得一定效果。

然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先进港口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明显增长,而日本的国际开放港口的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却在低位中徘徊,而且要适应船舶的大型化和港湾的开放化要求,实现港口进出口手续的电子化、一站式服务化,仍然需要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在日本的国际港口与高等级公路干线网连接方面,尽管在逐步改善,但公路、港湾、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的社会资本需要进一步充实,各种运输工具之间的接结点需要进一步疏通,城市交通通畅化、物流系统标准化和信息化以及低效率商业惯例等都是今后仍然需要解决的课题。

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就不能适应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变化。

二是“以不妨碍产业布局竞争力水平的成本,提供物流服务”。

目前,日本的物流成本出现了略微降低的倾向,与美国相比虽说不一定高,但在港口手续费方面与亚洲先进的港口比较还是高的。

因此,在国际竞争日益激化的今天,提高日本的国际竞争力,继续努力降低物流成本,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三是“解决好与物流相关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交通安全等问题”。

为了搞好物资运输,日本政府近年来已经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注重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卡车的自营转换,采取了一些控制交通事故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一步需要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地球环境保护、构筑循环型社会等方面加大力度。

在以上三大目标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施政大纲,以解决以下课题。

(1)加强国际竞争力,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新形势当今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原材料采购、企业生产和销售等活动均跨国界广泛展开。

作为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国际经济竞争力和支撑这种竞争力的经济社会体系,对这个国家在国际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具有决定性影响。

所以,包括物流领域在内,必须进一步使日本的经济社会体系有利于加强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来,亚洲各国进口物资不断增加,集装箱货物量逐步上升,外国航运企业间竞争激烈,各国的船只趋于大型化,与此同时,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也在迅速发展,尽管日本相应的加强了主要国际港口和大城市经济圈的物流基地和机场的建设,但与相邻国家先进的国际港口物流设施和不断大幅增长的货物吞吐量相比,都迫使日本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国际港口的硬件和软件功能。

同时,大城市经济圈物流基地和机场的建设也不可耽误时机。

此外,伴随外资企业的进入,日本的流通结构也需要考虑欧美的商业模式带来的影响,国内的物流同样不可忽视经济全球化的进展。

在这种新的国际环境中,日本要想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确保经济持续向前发展,必须使物流领域与国际接轨,实现效率化。

(2)加强环保,构筑循环型社会1997年,在《关于气候变化国际联合框架条约》第三次缔约国会议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根据该议定书规定的标准。

日本今后需要解决包括物流在内的汽主三氧化碳排放超量的问题。

因为日本汽车废气污染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情况。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源头做起,规定汽车废气排放量,使汽车本身低公害化,加强环线公路建设,消除交通堵塞。

当然单有这些政策还不能达到最终目的,还要结合运输需要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办法。

另外,为了节约资源和能源,国家制定了汽多再生资源法规,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在实现资源再循环社会过程中,需要构筑一个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还有一个始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型卡车事故问题。

这种事故往往是大型卡车在高速公路上追尾,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对此,需要在物流领域中寻找解决对策,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3)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物流事业发展近年来,信息通讯技术(1T)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量的信息收集、筛选加工、传递并形成网络已不难做到。

在物流领域,尽管日本已开始灵活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为建立安全、畅通、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引进开发了智能交通系统(1TS),而且一部分企业除了在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l)方面取得了进展外,在进行供应链管理(SCU)方面也获得了丰硕成果,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但是从整体物流合理化的观点来看,由于部分企业引进信息通信技术滞后、企业间或运输工具间的信息共享、网络开放化没有明显进展,信息通信技术的效果没能充分显现,因此,今后应积极研究开发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物流领域的信息化。

(4)发展物流业,满足国民的需求,与国民生活相和谐我们每天生活中需要的物资,在从国外和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送到每个家庭的过程中,物流作为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人老龄化和低龄化日趋明显,作为主要面向消费者的物流,将更加向高频度、少量化方向发展,因此劳动力市场变化问题也要认真考虑。

要想适应日本社会这种新的变化,必须在提高物流活动效率化的同时,从保障国民日常生活的观念出发,确保稳定而安全的物流服务。

尤其从城市生活协调化的角度来看,在街道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流通畅问题。

二、《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的基本方向1、目标和着眼点2001年是平成9年大纲实施第四个年头,为了实现平成9年大纲确定的三大目标,政府无疑要继续努力工作。

与此同时,还需要解决日益显现的新问题,迎接21世纪,创建符合日本经济社会要求的新物流体系。

为了达到此目的,从提供不亚于国际水平的物流服务的目标出发,新大纲进一步确定,要全方位的推进各项施政措施,在物流方面,包括物流费用在内,将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市场。

同时,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政府要在提高物流效率,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创建一个能减轻环境负担的新的物流体系和可循环型的新社会。

以上目标争取尽早完成,至迟不超过2005年(平成17年)。

今后,政府要确定施政的重点,明确优先顺序,注重实效。

拟以下列几方面问题为着眼点,加速施政的贯彻实施。

(1)政府与民间企业的分工合作在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日本物流领域的法规限制放宽的今天,民间企业在公平、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纷纷创建自己的高效物流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重要的工作要做,比如,划定物流成本范围;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以减少浪费:进一步准确把握物流费用,充分运用信息,加强物流标准化;消除过频运输和限时配送;提高办事效率,推进物流向共同化和整合化方向发展。

政府还应该充分调动民间企业的积极性,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等硬件和物流管理等软件两个方面的工作力度,同时,在努力解决城市交通阻塞、环境公害等民间企业难以办到的社会性课题领域发挥作用。

(2)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分工合作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应在既分工又合作的情况下推进新大纲的实施。

一方面,国家要负责构筑具有国家级水平的高效物流网络,确保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工具法规的统一性:另一方面,鉴于人们对物流系统与区域社会协调、构筑循环型社会的必要性认识不断加深,要求在诸如城市交通管制(TDN)等区域物流领域,国家与地方公共团体相互配合,更好的发挥地方公共团体的重要作用。

(3)创建公平竞争的物流服务市场为了开创具有国际魅力并充满活力的物流事业环境,需要进一步提高日本物流系统的效率,促进新企业参入、新业种和服务性企业的诞生和发展,在从改革旧规制等制度方面入手的同时,通过推进信息化和改进商业惯例和措施,促进竞争,创建公平竞争的物流服务市场。

(4)重点而有效的利用与物流相关的社会资本要想创建快捷、高效且又低环境负荷的物流体系,必须积极筹措社会资本,以便使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高效运转并做到相互有效转换。

为此,在日本财政预算窘迫的现状下,需要认真研究费用效果,使有限的经费在重点工程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即引进新技术,改善运作方式,使现有的物流设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2、施政方向(1)全面构筑整体高效运行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体系无论是国内物流还是国际物流,都要努力缩短供货时间,提高准时性和便捷性,降低总成本,注重环保。

货主和物流企业也要努力实现整体物流的高度化、效率化。

A.构筑高水平,整体效率化的物流系统政府的施政须从强调整体物流系统效率化出发,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创建良好的物流环境,以便更好的调动民间企业的积极性。

具体来讲,比如推进物流的共同化和信息化,特别在城市里要以收货人为中心考虑改善物流的效率问题。

要改变过度高频率送货的现状和低效商业惯例做法,促进货主与物流企业自由组合。

为了使民间企业能够顺利扩展业务,并拥有一定的灵活度,政府应缓和物流规制,简化行政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在研究政策过程中,要考虑实现物流系统效率化所不可缺少的技术开发和超常规的综合物流服务问题。

为了使高龄工人和女性工人也能胜任物流作业,保证工作效率,需要在作业标准中规定,能进行托盘化装载的货物必须利用托盘,在2005年之前,能进行托盘化装载的货物90%以上都使用托盘,标准托盘的利用比例要运输装卸等单元化装载作业方式不断向前发展。

在国内区域物流方面,政府要推行多元化运输模式,让各种运输形式既竞争又协作,通过货主自由选择,形成货运量均衡的交通运输体系,以求整体运输的效率化。

比如,卡车运输的效率化,需要建设好物流据点,干线公路要网络化、干线货物运输要实现共同化。

沿海运输的效率化,需要实现船舶大型化,行驶高速化等;海运效率化则必须考虑船舶运输效率与航行安全的一致性,同时也要形成高效运输网络。

到21世纪初,要通过大量建设内贸仓库和物流据点,提高多式联运比例,使陆路运输半日往返圈的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