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合集下载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风格特征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风格特征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风格特征自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的这段时间,史称“中世纪”。

一般认为,在欧洲美术史中,中世纪似乎是一个低落阶段,但工艺美术则是例外。

因为工艺品不仅仅是精神的产物,它还依赖于物质条件。

可以说,在中世纪艺术的各个方面中,工艺美术是取得了独特而辉煌的成就。

中世纪的工艺美术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装饰手法都获得了某些新的发展。

陶工艺、金属工艺、玻璃工艺,以及象牙雕刻和木工艺等无不令人注目。

中世纪的金属工艺,尤其是贵金属工艺相当发达。

这不仅是因为具有古罗马优秀的金工传统,而且揭开中世纪序幕的日耳曼人尽管文化不甚先进,但金工技艺在欧洲古代民族中却是出类拔萃的。

较之欧洲古代金属工艺,中世纪金属制品的明显特点是金属、珐琅和宝石镶嵌工艺的结合运用。

金属制作工艺特点虽然仍以传统的“錾花”和“收挑”为主,但技艺却更为熟练,特别是收挑工艺愈加精彩,浅浮雕、深浮雕式的人物、鸟兽生动工细。

中世纪金属工艺在欧洲各地区形成不尽相同的风格,另外,在漫长的1000年中,各阶段也表现出时代的艺术特征。

日耳曼人的珐琅和宝石工艺是在金属工艺上展开的。

大多用作装饰祭坛你、圣遗物箱、十字架和圣书函,带有较强的宗教性质。

此期錾花技法有两种:一是在金属片上錾出各种纹样,类似阴刻效果;二是在器物本胎包金上施錾花技法。

应该强调的是日耳曼人对于在金属器上作珐琅和宝石镶嵌是极为成功的,可以说自公元5世纪以后日耳曼人制作的宗教器物或其他装饰品,都广泛采用了这种镶嵌技法。

在拜占庭的金属工艺在铸造、雕金、錾花和镶嵌等都有相当的成就。

按金属器的艺术效果来看,可分作浅浮雕式和彩色式的两种。

总之,拜占庭的珐琅工艺在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间十分兴盛,运用更加广泛,圣十字架,圣遗物箱,圣书装帧,圣象障壁,以及王冠和首饰等无所不有。

哥特时期的金属工艺较之日耳曼人又有所发展,尤其是后期在金银薄板上收挑的人物、鸟兽,凹凸分明,形体准确,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技巧。

5欧洲中世纪美术

5欧洲中世纪美术

拜占庭的建筑样式,特点:四边侧翼相等的平面成为教堂布 局的主要模式,采用圆穹顶控制整个建筑。代表作品:圣索 非亚大教堂
罗马式的建筑样式,特点: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
合的体系,并开始用石头屋顶替代过去的木顶,而且广泛使 用雕塑装饰。代表作品:比萨大教堂
哥特式的建筑样式,特点:结构体系有石头的古架劵和飞扶
圣索非亚大教堂全景 圣索非亚大教堂内景 圣索非亚大教堂内景 圣索非亚教堂 的现貌 圣索非亚教堂 的历史
圣索菲亚教堂
画中正面站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美的理想,他们有着纤长的
形体,端正的面孔,专注的大眼睛,庄严的神态和华丽的衣饰。 这些人物被赋予神圣的特质:带有圣光环的皇帝和皇后被表现为 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
拜占庭美术(5世纪-15世纪)
1、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格。早期主要沿用
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结构和圆穹(qiong)顶;中 后期,四边侧翼相等的平面取代了圆形、多边形形 式,成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穹顶被沿用下来, 它控制整个建筑,并以不同形式与辅助拱结合,创 造出丰富的内部空间组合,如圣索菲亚教堂,高 60米、直径33米的大穹顶高耸于中央 2、在拜占庭建筑中,大理石镶嵌画、壁画和其他艺 术品的缤纷色彩互相辉映,造成一派壮丽华贵的景 象。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小块彩 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 装饰的主要形式。以圣维他尔教堂的镶嵌画最 为知名。
比萨斜塔
哥特式美术(12-15世纪)
1、哥特式这一术语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
家首先提出,他们用典型的“蛮族”--哥特人的名 称来称呼中世纪的尖拱建筑,揶揄它野蛮怪诞,缺乏 艺术趣味 2、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 , 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 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以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 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有石头的古架劵和飞扶壁 组成,大大提高了教堂的高度并开拓了内部空间。 哥特式教堂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正门的立面有圆 花窗,教堂内部则广泛应用彩色玻璃窗面。 哥特式大教堂,以轻盈灵巧﹑高耸挺拔的造型,与厚 重敦实的罗马式教堂,形成鲜明的对比

14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14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主要种类:
圣遗物箱、十字架、圣书函、教堂用器皿、甲胄等
建筑装饰、室内装饰、家具装饰
圣遗物箱 安放基督教圣者遗物或骸骨的容器 中世纪工艺美术中最典型者
建筑形 造型分类 人物形 动物形
十字架
基督教标记、神的象征
寄托和浓缩了基督教的精神
一、日耳曼人的金属工艺
时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哥特时期 种类:祭坛装饰、圣遗物箱、十字架、圣书函 特征:带有较强的宗教性质
尼德兰——阿尔卑斯山以北 主要产地 英国 斯堪的纳维亚 西班牙
特色品种——丝麻交织凸花厚缎 纹样题材——动植物、风景、情节性图形 装饰风格——自然主义表现与中国丝绸纹样影响的巧妙结合 纹饰华丽、设色雅致、清新活泼、东方风韵
壁毯
中世纪建筑及室内装饰的主要织物 流行时间: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 中心地:法国(巴黎)、尼德兰
浅浮雕(古罗马传统牙雕技法的继续) 工艺手法
线刻
风格特征:技法娴熟、高贵优雅
二、哥特时期象牙工艺
中 心 地:法国
兴盛时间:13~14世纪

类:宗教器物装饰、镜箱、宝石箱、乐器、刀柄
装饰题材:骑士故事、日常生活情节 特 征:细腻优美、宗教趣味淡薄、人物表现理想化
象 牙 双 连 板 拜 占 庭 式
象 牙 袖 珍 礼 拜 坛
手 掌 形 圣 遗 物 箱 哥 特 式 约 14 世 纪
嵌 饰 十 字 架 哥 特 式 奥 地 利 1360

青 铜 镀 金 烛 台 罗 马 式 1104 1113
年 ~ 年
圣 餐 杯
圣 女 福 柯 遗 物 箱 奥 托 曼 帝 国
第四节
象牙工艺
代表时期:拜占庭时期和哥特时期 主要品种:宗教用具、家具及日用品装饰等

中世纪工艺美术

中世纪工艺美术
特式在西欧各地区发展,出现地区和民族特色,雕塑从建筑物上脱离开来. • 艺术特点:结构特点:肋拱,尖券,飞拱,点支撑 • 造型特点: 1.高度上创造了崭新的记录2.形体向上的动势十 • 分强烈3.彩色玻璃画构成的窗户
• 罗马式美术
• 时间: 11- 12世纪
• 艺术特点: • 罗马式建筑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拱顶工程的采用石屋顶可以使建筑内部空间
• 时间:公元5世纪公元1453年 • 拜占庭帝国的社会特点:相对稳定的政体和发展经济的环境;欧亚两大洲的贸易中心,多民族国家 • 拜占庭美术的构成: -是在古代希腊罗马艺术传统和希腊化时期的艺术传统、是基督教文化传统、三是东方
文化、两河艺术巴比伦 )
• 哥特美术
• 时间: 13- 14世纪 • 发展阶段: 1.最早在法国出现和发展,主要因素出现,高度上的突破2.13世纪进入繁荣时期,关注建筑比例3.哥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目录
• 2.陶工艺 ①初期拜占庭陶器②白地彩绘陶器③剔刻装饰陶器
• 3.金属工艺 ①日耳曼人的金工②拜占庭的金工③哥特时期4.象牙工艺
•Hale Waihona Puke 5.木工艺 ①罗马式②哥特式• 6.玻璃工去 • 7.染织工艺 • 8.结语
• 拜占廷美术
• 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历史上知名的帝国。罗马帝国自东西分治后,帝国东部罗马政权的延续被一 些人称为东罗马帝国(相对于帝国西部的西罗马帝国), 16世纪以后,开始有学者称之为拜占庭帝国。帝国位 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欧亚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 国家。
• 装饰技法:首先以黑或褐色勾画出纹样轮廓,再添入茶、黄、绿、红、青等色,烧制后出现微 妙的色彩变化,形成丰富的色调。有时还使用金、银等色,但更多是以浅茶色代替金色。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第⼆章欧洲中世纪美术公元2世纪~公元5世纪早期基督教美术雕塑:《两兄弟⽯棺》公元3世纪墓室壁画罗马的普利斯拉地下墓窟《善良的牧⽺⼈》《⽕刑中的三个犹太⼈》《约拿与巨鱼》公元320 建筑圣彼得教堂规模最⼤的“巴西⾥卡”教堂之⼀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532~537 建筑圣索菲亚教堂540 镶嵌画意⼤利拉⽂纳的圣维他尔教堂《荣耀基督》《查⼠丁尼皇帝和侍从》《皇后提奥多拉和侍从》公元5世纪~11世纪蛮族艺术和加洛林⽂艺复兴蛮族艺术625~633 1939年在英格兰东海岸的萨顿胡发掘出⼟的钱包盖图公元9世纪初挪威南部的奥斯堡⽊制兽头公元6世纪~8世纪修隐时代《凯尔斯书》511 墨洛温王朝的艺术建筑普⽡杰的圣约翰洗礼堂装饰画《基拉西乌斯圣礼书》中的⼗字架之页公元8世纪加洛林美术建筑阿琛王宫教堂800~810 抄本绘画《查理曼福⾳书》插图《圣马太》816~835 《艾伯总主教福⾳书》《圣马太》962 奥托美术建筑盖恩罗德易北河附近的圣西⾥亚库⼤教堂科隆的圣班达雷昂的本笃会修道院抄本绘画《埃格伯特抄本》969~976科隆⼤教堂《杰罗的⼗字架》1010~1033 圣⽶迦勒教堂公元10世纪~公元12世纪罗马式美术⼯艺品《哈斯廷之战·诺曼⼊侵者渡过海峡》建筑法国南部图鲁兹省的圣赛尔南⼤教堂1093 英国杜勒姆教堂德国圣基列阿达教堂意⼤利⽐萨教堂1050~1100 雕塑快速发展圣塞尔南教堂-传福⾳者法国奥顿教堂“最后的审判”公元12世纪~公元15世纪哥特式美术1140~1144 法国路易七世的掌玺官苏热重修圣德尼教堂1163 法国巴黎圣母院雕塑法国夏特尔教堂⼊⼝处两侧排列着的柱像德国瑙姆堡教堂公元12世纪彩⾊玻璃镶嵌画夏特尔⼤教堂《圣母领报》抄本绘画《英格堡诗篇抄本》《贝⾥公爵豪华的⽇祷书》。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美术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美术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早期的基督教美术狭义上是指古代罗马帝国末 期美术。 公元1世纪中叶,在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巴勒斯 坦一代诞生了一种新的宗教——基督教。 早期的基督教美术作品一般都出自教徒们之手, 为了逃避统治阶级的迫害,他们大都采用象征 的手法表现宗教内容,创造了许多神秘形象。 如:牧羊人代表耶稣,孔雀象征永恒,葡萄代 表基督教,船表示教堂等。




哥特式雕刻 早期雕刻与建筑依附,动态单一,形象呆板,每个雕 刻之间无联系。中后期,开始恢复古希腊罗马的表现 方式,逐渐脱离建筑结构而趋向于独立。 哥特式雕刻艺术的集中成就集中反映在法国的夏特尔 教堂。 盛期的哥特式雕刻考试恢复了从希腊到罗马的表现方 式,而他们沉思的头部显示的强有力的特点又具有哥 特式雕刻的精神,被称为“哥特式写实主义”风格。 哥特式绘画,主要成就体现在玻璃镶嵌画、手抄本圣 经插图中。代表人物:林布尔兄弟。



11世纪晚期,罗马式建筑在法国达到了盛期。 法国南部图卢兹的盛赛尔宁教堂。(罗马式风 格的开始) 风格形成标志——英国杜勒姆教堂 (采用和 交叉肋拱与尖拱的结合) 意大利罗马式建筑杰出代表——托斯坎纳的比 萨教堂建筑群(罗马风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钟 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
第五节征。 晚期哥特式建筑及其矫饰浮夸。代表,意大利 米兰大教堂。
比萨教堂建筑群 返回
英国杜勒姆教堂 返回
哥 特 式 建 筑
返回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返回
《科隆大教堂》 返回
巴 黎 圣 母 院
返回
《善良的牧羊人》 返回
加冕福音书
艾伯总主教福音书
返回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世纪美术工艺

中世纪美术工艺

哥特式建筑艺术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 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 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 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 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 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 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中世纪美术工艺
陶工艺
中世纪美术工艺
彩釉格子纹陶钵
中世纪美术工艺
白地彩绘陶
公元9世纪 拜占庭白色陶器多采用罗马 时代浮雕制陶的模印浮雕的装饰形式 再施 挂釉色而成 后来则直接在白色素胎上描绘 彩色 模印浮雕的装饰多是简单的十字架纹 样 鸟兽纹样。
造型
1.盘 钵 杯 壶 碗以及西长足的器皿等 2.教会或其他建筑室内装饰用的陶板 圣像 或者 壁画边框以及陶制的圣像等
彩色玻璃镶嵌画。 装饰地板、墙壁、廊柱是五颜六色的大理石,
柱头、拱门、飞檐等处以雕花装饰,圆顶的边缘时40具吊灯,教
坛上镶有象牙、银和玉石,大主教的宝座以纯银制成,祭坛上悬
挂着丝与金银混织的窗帘,上有皇帝和皇后接受基督和玛利亚祝
福的画像。 在17世纪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前,一直是世界
上最大的教堂。
中世纪美术工艺
中世纪美术工艺
三,剔刻装饰陶器
中世纪美术工艺
色彩:黄色,绿色透明面釉 风格:刻画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单纯,和谐, 质朴无华。
中世纪美术工艺
欧洲中世纪的工艺美术
中世纪美术工艺
时间:约公元五世纪---十四世纪 时代特点: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和 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 审美思想:“上帝就是美,美就是上帝。” 工艺美术的特征:带着明显的宗教性质。 工艺美术的成就: 1,独特而辉煌 2,欧洲 各国都各具特色 3,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或得新发展

外国美术史之史前-欧洲中世纪美术课堂笔记

外国美术史之史前-欧洲中世纪美术课堂笔记

《外国美术简史》央美外美史教研室编 2007年10月版一、原始美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

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

(一)旧石器时代1、洞窟壁画: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坎特布里亚地区,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其中最突出代表是法国拉斯科洞窟,大公牛;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制作年代较拉斯科稍晚,《受伤的野牛》。

2、母神雕像:在很多欧洲国家都出土了一大批圆雕和浮雕女裸体雕像。

这些女性雕像的共同特征是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为“原始的维纳斯”。

维也纳的威伦道夫出土女性雕像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二)中石器时代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其中拉文特岩画尤为突出,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

(三)新石器时代美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美术成就是巨石建筑,是一种宗教性建筑物,巨室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英格兰南部“斯通亨治”是最典型代表。

二、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一)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前3500-前2000)1、建筑:苏美尔人在墙面镶嵌碎陶片装饰。

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吉库拉塔”,乌鲁克神庙是最典型代表。

2、雕刻:苏美尔人的雕刻注重表现内在精神,阿卡德人雕像比苏美尔人雕像更具有写实性,萨尔贡王青铜头像是两河地区第一次发现的真正的帝王肖像;《纳拉姆辛浮雕石板》,表现纳拉姆辛王率军征服山地部落的历史场面,画面采用对角线构图,还通过简单的风景刻画表现了特定环境。

3、绘画:现存苏美尔人绘画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军旗。

4、工艺美术:《公山羊与树》、牛头竖琴。

(二)巴比伦时期(前1900-前1600)现存最完整的巴比伦艺术品是藏于卢浮宫的汉漠拉比法典石碑(雕刻着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其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浮雕刻画了太阳神向汉漠拉比授予法典的场面。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十二章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十二章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法国哥特时期的金属工 艺则以制作圣母像为优 势。圣母的造型生动, 做工精细,显示了很高 的工艺水平。现藏卢浮 宫的《圣母子》(图 12-5)即为典型例作
第四节 象牙工艺
欧洲中世纪的象牙工艺十分兴盛,不仅品种丰富多彩,而 且表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中世纪的象牙工艺以拜占庭和 哥特时期为代表。在拜占庭时期象牙工艺与珐琅工艺占有 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坊直接受宫廷或教会的控制,因 此单纯的牙雕摆件很少,多是作为圣遗物箱、圣瓶盒、圣 书函或二连、三连圣像板的雕刻装饰。装饰题材最初受东 方艺术的影响,出现过一些花鸟或几何纹样,后来渐以宗 教故事和宗教人物为主,在圣像破坏运动 a 期间也有象征 性的动植物形象的表现。工艺手法上以浅浮雕为主,是古 罗马传统牙雕技法的继续,线刻朝,铅釉陶器得到发展。人们逐渐 从使用赤陶3转向喜爱白地陶器。 ·白地多彩陶器在拜占庭马其顿时代很发达,并流行于广阔的帝国境 内。中世纪拜占庭帝国领土和势力范围空前广大,其文化艺术也取得 了辉煌的成果。拜占庭陶器得到很大发展,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 ·从装饰技法上分析,陶制器皿的彩绘装饰首先以黑或褐色勾出纹样 轮廓,再添入茶、黄、绿、红、青等色,烧成后出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形成丰富的色调。这样,丰富的色彩与洁白的质地互相映衬,产生富 丽而洁净的装饰效果。有时还使用金、银等色,但更多是以浅茶色代 替金色。有时仅仅用白和黑装饰器物的内侧,而外侧则采用刻线纹样 并施挂绿釉。 ·用于建筑上作装饰的白地多彩陶板,现存最早的实物是拜占庭皇帝 西蒙一世(893—927年在位)为重建首都制作的。 ·大约在11世纪,拜占庭出现了一种新型陶工艺,其制作方法是:先 用赤褐色黏土制成坯体,然后施挂白色化妆土,再进行剔刻装饰,使 纹样产生红白对比,最后浸罩透明铅釉烧制。这种剔刻技法来自中东 地区,在拜占庭时期得到普及。

中世纪工艺美术特点

中世纪工艺美术特点

阿尔弗雷德 大帝的珠宝
日耳曼人的金工
拜占庭的金工
哥特时期
总结
分为浮雕式和色彩式两种。前者在金银铜工件上作錾花装饰, 呈浮雕效果;后者在金或铜板上按照设计的图形,涂上透明或 不透明的玻璃质色粉,再烧制磨光而成。 宗教性质强烈,在圣十字架、圣遗物箱、圣书装帧、圣像障壁, 以及王冠和首饰运用广泛。
奥瑞乌斯抄 本封面
初期拜占庭陶器
白地彩绘陶器
剔刻装饰陶器
总结
以拜占庭为代表,具有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 长期处于古希腊文化影响下。 陶器显得极为朴素。 从中可以看到东西文化的交流。
初期拜占庭陶器
白地彩绘陶器
剔刻装饰陶器
总结
西罗马帝国灭完前后 之哥特时期。用于装 饰祭坛、圣遗物箱、 十字架和圣书函,宗 教性质强烈。 技法为錾花技法(金 属片上錾出纹样,器 物本胎包金上施錾 花);金银丝细工; 金银错;珐琅和宝石 镶嵌。
玻璃器皿
彩绘玻璃窗
总结
总结
先用铅条编连成各种抽象的轮廓,然后再用小块的玻璃镶 嵌彩绘而成。 基本色调分为:红、蓝、紫3种。 具有单线平图似的绘画意趣。
法国夏特尔教堂彩绘玻璃 窗
玻璃器皿
彩绘玻璃窗总结Fra bibliotek总结特点: (1)玻璃工艺与宗教的联系紧密 (2)实用功能的器具性的玻璃制品较为有限。 (3)不论是立体的玻璃器具装饰,还是平面的教堂玻璃窗, 皆以彩绘纹样装饰。
初期拜占庭陶器
白地彩绘陶器
剔刻装饰陶器
总结
公元11世纪出现的新型陶工艺,源自西亚地区,拜占庭时期普 及。 赤褐色粘土制坯体→施挂白色化妆土→剔刻装饰→浸罩透明铅 釉 初期(公元11世纪)先以螺旋纹、曲线纹等,后以人物、鸟、 动物、鱼等。施挂釉主要是黄色和绿色,单纯和谐而质朴无华。 中期(公元12世纪中叶)出现剔刻技术,浅浮雕效果出现。白 色化妆土与红色底胎互相映衬。 后期(12世纪中叶以后)装饰技艺进一步提高,釉色多样。剔 刻纹样颇具魅力。 陶制圣母子像

(完整版)14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完整版)14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装饰技法:
1. 錾花
在金属片上錾出各种纹样,类似阴刻效果 在器物本胎包金(或银、铜镀金)上施錾花技法
2. 金银丝细工 3. 金银错 4. 宝石镶嵌
二、拜占庭的金属工艺
技法:铸造、雕金、錾花、镶嵌
浮雕式——在金、银、铜工件上作錾花装饰 种类
色彩式——在金或铜板上按照设计的图形,涂上 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质色粉,在烧制磨光而成
三、哥特时期的金属工艺
技术发展:金银薄板上收挑的人物、动物形体准确、凸凹分明 装饰技法:在浮雕式形象上施以半透明状的珐琅 珐琅工艺:在铜胎上雕金涂粉,然后烧制,称为“珐琅——镶嵌” 代表作品:圣母像
四、青铜工艺
圆雕人像 教堂大门 立柱 洗礼盘 吊灯 烛台
阿 尔 弗 雷 德 大 帝 的 珠 宝 世 纪 ~ 世 纪
世 纪
用 的 大 型 装 饰 幕 布
英 国 维 多 利 亚 和 阿
英 国 哥 特 式
尔 伯 特 美 术 馆


其他工艺
玛 瑙 高 脚 杯 拜 占 庭 玛 瑙 、 宝 石 、 黄 金 皇 家 宴 会 用 具
.
圣 阿 维 托 斯 神 像
石 雕 着 色
法 国
世 纪
克 罗 地 亚 博 物 馆 收 藏
6
纹饰华丽、设色雅致、清新活泼、东方风韵
壁毯
中世纪建筑及室内装饰的主要织物 流行时间: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 中心地:法国(巴黎)、尼德兰

天 使 报 喜 ” 和 “ 基 督 受 难 ” 织 物
意 大 利
祭坛上的刺绣装饰 比利时 15世纪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收藏
丝 绸 织 物



行 宗

14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时期,通常被认为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的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且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后来这一名称被历史学家沿袭下来。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的角色。

因此,也有人将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

中世纪的艺术仍然丰富多彩,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同时,古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最后,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确立之后,在向西欧扩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样式,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因此,欧洲中世纪艺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

中世纪是一个基督教盛行和罗马天主教会主宰社会的时期,基督教的婚姻观念和性观念统治了当时欧洲的与性有关的一切活动。

宗教禁欲主义这一特点被统治阶级利用了,因为否定性欲、否定对今世幸福和快乐的追求,民众就不会奋起反对压迫和剥削,统治阶级的地位就巩固了。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会利用所掌握的权利,强制推行教士独身制和苦修制,教徒们禁绝性行为,基督教反对性甚至发展到反对婚姻。

一、早期基督教美术(公元2世纪—5世纪)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期遭到罗马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

这时的罗马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基督教作为下层人民的信仰和意识,为结束古罗马的千年帝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取得了合法地位之后,又作为统治者的工具来控制人民的思想。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概要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概要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概要黑暗的1000年:自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的这段时间(公元5-15世纪),史称“中世纪”在这1000年的欧洲封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政教合一的教权统治(神权统治),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和人们的精神寄托。

封建统治阶级通过教会对整个文化进行垄断,从而使哲学、科学和艺术都从属于神学,所以有人将这段时期称为“黑暗的一千年”,“是灭绝人性的时代”。

此时,神学在知识活动整个领域中的这种无上权威,是教会在当时封建制度里万流归宗的地位的必然结果。

在漫长的中世纪里,上帝成为最高存在,视为终极点,是最完美、最神圣的。

人们在“上帝就是美,美就是上帝”的美学思想指引下,似乎永恒地体验着无限美(上帝),从这个意义上讲,中世纪又是人类精神最自觉的时代。

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否定现世美成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精神最显著的特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世纪的工艺美术也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带有明显的宗教性质,它清楚地反映在当时工艺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要素之中,尤其是那些直接为宗教服务的祭坛装饰、圣书函和遗物箱、十字架等更能反映出中世纪工艺美术等特点。

拜占庭: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首都。

白底多彩陶器制作并流行于欧洲中世纪拜占庭帝国领土境内,此时的陶器在细腻洁白的坯体上直接描绘多彩纹样,或施挂透明釉,或不挂釉而保持原状。

造型分为细长足的陶制器皿和室内装修使用的陶板、陶制圣象或壁画边框等。

装饰技法上陶制器皿的彩绘装饰首先以单色勾勒出纹样轮廓,在添入其他颜色,烧成后出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形成丰富的色调。

丰富的色彩与洁白的质地互相映衬,产生富丽而洁净的装饰效果。

剔刻陶器制作于欧洲中世纪的拜占庭地区,制作方法是:先用赤褐色黏土制成坯体,然后施挂白色化妆土,再进行剔刻装饰,使纹样产生红白对比,最后浸罩透明铅釉烧制。

拜占庭剔刻陶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以组合纹样的刻线装饰为主,最早出现的是几何纹,此后则是自由刻线的人物纹动物纹,由于产地多,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

欧洲中世纪美术ppt课件

欧洲中世纪美术ppt课件
21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三节 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杰 罗 的 十 字 架
22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三节 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基 督 为 使 徒 洗 脚
23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三节 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希 尔 德 斯 海 姆 教 堂 青 铜 门
24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公元10世纪—公元12世纪
15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三节 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挪 威 奥 斯 伯 格 葬 船 上 的 兽 头 雕 刻
16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三节 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在文化上竭力恢复罗马的传 统,他召集了一批文人学者在首都亚琛收集整理古 代书籍,让艺术家仿照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 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复兴古代文化的热潮,历史上 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哥特式建筑现存二百余座,最典型的有法国 的《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1235年)
30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德 国 的 科 隆 教 堂
31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科 隆 教 堂 雕 刻 装 饰
32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法 国 的 夏 特 尔 教 堂
[法国] 公元12世纪
46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雅 各 宾 教 堂 内 圣 歌 队 席 上 的 柱 [法国]子
公元13世纪
47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斯 特 拉 斯 堡 主 教 堂
[法国] 公元12-15世纪
48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史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史

法国哥特时期的金属工艺则 以制作圣母像为其优势。圣 母的造型生动,做工精细, 显示了很高的工艺水平。现 藏卢浮宫的<<圣母子>>即为 典型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5-5-11
圣人遗物箱
哥特式 黄金珠宝珐琅
银制镀金圣爵 作品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双 把手的巧妙设计和景泰蓝装饰 的应用,赋予作品以典雅而瑰 丽的气质。
哥特时期意大利制作的 一件象牙袖珍礼掰坛便 是此类作品最优秀的代 表。这件精美的象牙雕 饰祭坛看上去似乎有点 像哥特式的建筑模型, 当时,这类造型的祭坛 十分流行。平时陈设在 家中,远行时可以折叠 合拢,随身携带。
象牙袖珍礼拜坛
包银象牙饰盒
主教之座
不仅体现了拜占庭象牙工 艺的极高成就,也反映出 当时工艺文化和工艺美学 的某种特征。
手 掌 形 圣 遗 物 箱 哥 特 式
亨利二世的圣物容器
据传说装有亨利二世的肋骨、 骨灰与一部分衣物。
巴塞尔大教堂的祭坛装饰
第四节 象牙工艺
欧洲中世纪的象牙工艺十分兴盛,不品种丰富多彩,而且表现出极高的工艺 水平。中世纪的象牙工艺可以拜占庭和哥特时期为代表。在拜占庭时期象牙 工艺与珐琅工艺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坊直接受宫廷或教会的控制, 因此单纯的牙雕摆件很少,多作为圣遗物箱、圣瓶盒、圣书函或二连、三连 圣像板的雕刻装饰。在装饰题材上最初受东方艺术的影响,出现过一些花鸟 或几何纹样,后来渐以宗教故事和宗教人物为主,在圣像破坏运动期间也有 象征性的动植物形象的表现。在工艺手法上以浅刻作品也时有出现。较能反 应拜占庭象牙工艺风格特征的是10和11世纪盛期阶段的一些作品,当时正值 马其顿王朝经济复苏和艺术繁荣的时期。从作品上可以看到象牙雕刻技法的 娴熟,同时也在构图处理和人物形象上表现也更富于理想化。在法国,13、 14世纪巴黎的牙雕作坊相当活跃,不少作品远销国外,影响甚大。当时的牙 雕作品,除作为宗教器物的装饰外,尚有大量的镜箱、宝石箱、乐器和刀柄 等牙雕装饰,雕刻内容既有骑士故事,也有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手法 较之拜占庭更为细腻优美,宗教趣味淡薄,人物形象的表现也更富于理想化。

中世纪美术

中世纪美术
独特风格在建筑、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中建立 起来。艺术观念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艺术家 不再考虑人物形象的物质存在及其在空间中的 体积和运动处理,而是越来越多地强调表现他 的内在精神体验,并赋予某种超自然的、神秘 的象征意义。 这一时期绘画中,程式化了的人物形象有着圣 者的超然,宫廷的优雅。其衣饰细节处理反映 了半东方式的奢华。
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
厚的宗教气氛。
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
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
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并应用了从阿拉
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
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
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
的插图画和各种小型艺术等,又赋予中世纪美术以丰
富多彩的面貌。
总纲
中世纪美术
拜占庭美术 奥托美术 加洛林术 罗马美术 哥特式美术 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
拜占庭美术
拜占庭美术首先是宗教美术。拜占庭建筑是基督教教会的建筑,绘 画作品多取材于《圣经》,其形式和人物表情处理都须遵循具有神学意 义的传统模式。拜占庭美术也是封建帝国的艺术。它炫耀帝国的强大 和帝王的威严,把帝王表现为基督在尘世的代理人。拜占庭美术还被 看作东西方融合的艺术。它注重色彩的灿烂,装饰的华丽,强调人物精 神的表现。在拜占庭建筑中,大理石镶嵌画、壁画和其他艺术品的缤纷 色彩互相辉映,造成一派壮丽华贵的景象。
米兰大教堂为 哥特式知名建筑
当时人们曾称赞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立面, 亚眠大教堂的本堂,夏特尔大教堂的塔,兰斯 大教堂的雕刻是哥特式教堂完美的典范。德国 马尔堡的圣伊丽 莎白教堂,以3个半圆 室代 替有礼拜堂花冠的法国圣坛,并在正面结构中 采用严格的垂直处理,而且塔楼也从基础分离 获得独立,成为其后德国哥特式建筑仿效的主 要样式。英国哥特式建筑受到法国影响,但很 快形成所谓英国风格。法国教堂那种紧张上升 的趋势在英国变成一种拉长、降低、水平伸展 的形式,且更强调体积感的结构特征,同时很 注意巧妙地利用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沙 利斯伯里大教堂、林肯大教堂等都是英国哥特 式建筑的代表。此外,诸如意大利、西班牙等 地的哥特式建筑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拜占庭美术
蛮族美术和加洛林文艺复 兴
建筑
雕塑
公元 313 年,罗马 皇帝君士坦丁颁布 米兰赦令,承认基 督教的合法地位, 并宣布为国教。基 督教的集会就回到 地面上,也开始兴 建教堂。 教徒们在死去的亲 人的石棺上刻上宗 教内容的雕刻,寄 托自己的信仰和对 死者的祈祷,但在 表现手法上与古罗 马石棺的雕塑风格 无大差异。(《两 兄弟石棺》)
公元 330 年,君士坦丁大帝迁 都拜占庭,即今天土耳其的伊 斯坦布尔,改称君士坦丁堡。 4 世纪,罗马帝国一分为二, 西罗马仍以罗马为都城,而君 士坦丁堡是东罗马的国都,史 称拜占庭,拜占庭一直存在到 1453 年。 东罗马受蛮族破坏较 少,地处昔日古希腊文化发达 的中心。因此,受古希腊罗马 的影响较多。“但你会发现,欣 赏拜占庭艺术是一件非常困难 的事情,因为它是基于一种与 我们生活截然相反的生活态度 发展起来的”[1]。 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 格,早期的教堂建筑主要沿用 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的平面 结构和万神庙式的圆穹顶。圣 索非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艺术 的辉煌成就之一。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占有特殊 的地位,这种以小彩色玻璃和 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 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 式。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镶嵌画 在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 540 年, 查士丁尼占领拉文纳, 并以此为东罗马帝国在西方的 中心, 圣维他尔成为皇家教堂。 《荣耀基督》、《查士丁尼皇 帝和廷臣》、《皇后提奥多拉 和女官》 中世纪基督教艺术是原始手法 与精细手法稀奇古怪的混合。 我们所曾看到的公元前 500 年 左右在希腊觉醒了的观察自然 的能力,在公元后 500 年左右 又被投入到沉睡之中。艺术家 不再用现实检验他们的公式。 他们不再企图对怎样表现人体 和怎样造成景深错觉作出新发 现。然而,过去的发现并没有 丢失。希腊和罗马提供了一大

07第七章中世纪美术

07第七章中世纪美术

返回
7-2 825
12.7
返回
斯 船图 陆厘冢 。米,《
。约兽 欧公头 德元》 萨, 克年出 桑。土 林木于 大制挪 学,威 ,头奥 挪部斯 威高贝 奥约格

返回
图7-3画有十字架的书页,《霍 利岛福音书》26页左,出土于诺 森伯利亚,约公元698年~721年。 绘于犊皮纸上的蛋彩画,34.3厘 米×23.5厘米。伦敦大英博物馆。
返回
图7-7《圣马太》,《埃博福音 书》(《兰斯大主教埃博的福 音书》)18页左,法国豪特威 尔斯(兰斯附近),约公元 816年~835年。绘于犊皮纸上 的墨水和蛋彩画,26.0 厘米× 22.2厘米,法国埃佩尔内市立 图书馆。
返回
图7-8《基督受难》, 《林道福音书》封面, 出土于瑞士圣加仑,约 公元870年。黄金、宝石 和珍珠,34.0 厘米× 26.4 厘米。纽约皮尔朋特•摩 根图书馆。
图7-26回廊和放射状的小礼拜堂唱诗班拱顶,1140年~1144年。法国圣德尼皇家 修道院教堂。
返回
图7-27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中堂和飞扶壁,约1180年~1200年,1225年后重修。
返回
返回
图7-16佛罗伦萨洗礼堂, 意大利佛罗伦萨。
图7-17《使徒》,约1090年。石 雕。图卢兹圣塞尔南教堂。
返回
返回
图7-18圣皮尔穆瓦萨克修 道院的南门,约1115年~ 1135年。大理石,底座宽 约502.9厘米。法国图卢兹。
图7-19吉斯勒贝尔图,《最后的审判》,圣拉扎尔修道院的西面门楣,约1120 年~1135年。大理石,底座宽约640.1厘米。法国奥顿。


返回
图7-20贝内戴托•安泰拉米, 《大卫王》,约1180年~ 1190年。大理石,约真人 大小。意大利菲登扎大教 堂。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汇总讲解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汇总讲解

银质镀金人像形圣遗物盒 下部为十二门徒 12世纪初
景泰蓝饰板 中世纪 金属工艺精品 法国 13世纪前半期
巴 黎 卢 浮 宫 收 藏
手 掌 形 圣 遗 物 箱 哥 特 式 约
世 纪
14
一、初期拜占庭陶器 时间:4~8世纪 特点:留存少,继承罗马时代制陶传统 种类:浮雕赤陶、印纹绿釉陶
绿釉印纹陶碗 拜占庭 意大利罗马出土 4~6世纪
彩釉格子纹陶钵 拜占庭 4~6世纪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出土
二、白地彩绘陶器 时间:9~14世纪中叶 铅釉陶器的发展(立奥王朝/8~9世纪) 白地陶器 —— 受中国唐代白瓷影响
新 教(更正教 ·*抗罗宗 ·耶稣教)
*抗议宗:抗议罗马公教, 否认罗马主教的教皇地位而得名
圣诞节— 教会规定12月25日 东正教— 2亿教徒 历法不同
其圣诞节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美学限美 ——上帝
中世纪是人类精神最自觉的时代 中世纪张扬的不是自然,而是上帝 中世纪艺术精神的最大特点——否定现世美
用途:建筑装饰
细长——用于湿壁画边缘 形制
弯曲——用于柱体装饰
装饰题材:几何纹样(螺旋纹、S连续纹、圆形纹)、植物纹样
装饰色彩:白、茶、绿、青、黄、金
三、剔刻装饰陶器
兴起: 11世纪出现的新型陶工艺 由西亚传入,拜占庭时期普及
镶嵌陶板 40.6平方厘米 13世纪 大英博物馆藏
制作技法:
赤褐色黏土制坯 施挂白色化妆土 剔刻装饰(纹样红白对比) 浸罩透明铅釉烧制
装饰技法:
1. 錾花
在金属片上錾出各种纹样,类似阴刻效果 在器物本胎包金(或银、铜镀金)上施錾花技法
2. 金银丝细工 3. 金银错 4. 宝石镶嵌
安格圣物提袋 约807年 西柏林国立博物馆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中世纪(约476——1453)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有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算起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十五世纪后期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生产力发展停歇不前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起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中世纪神学在知识活动的整个领域中的这种无上的权威是教会在当时封建制度万流归宗的地位的必然结果在漫长的中世纪里上帝成为最高的存在被视为终极点是最完美最神圣的在上帝就是没美就是上帝的美学思想指导下人们似乎永恒的体验着无限美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认为中世纪是人们精神最自觉的时代白地彩绘陶:公元9世纪拜占庭白色陶器多采用罗马时代浮雕制陶的模印浮雕的装饰形式再施挂釉色而成后来则直接在白色素胎上描绘彩色模印浮雕的装饰多是简单的十字架纹样鸟兽纹样特别是89世纪立奥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下令禁止供奉偶像的时期内上述纹样更被广泛采用造型:1.盘钵杯壶碗以及西长足的器皿等2.教会或其他建筑室内装饰用的陶板圣像或者壁画边框以及陶制的圣像等装饰技法先以褐色黑色勾勒出纹样轮廓再填入黄绿红青烧成后出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形成丰富的色调这样丰富的色彩与洁白的质地互相映衬产生富丽而洁净的效果有时还用金银等色但是更多的是以浅茶色代替金色有时仅仅用白和金装饰器物的内侧而外侧采用刻线纹样施挂绿釉甚至还有阿拉伯文字作为装饰的主体课件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哥特式风格:哥特这个词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起一个叫西哥特的部落这个以破坏和掠夺为了的部族以无知和缺少艺术品位而著称哥特式艺术是一种源自欧洲法国的艺术风格该风格始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与13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成为国际哥特风格直至15世纪因为欧洲文艺时代的来临而迅速没落不过在北欧的一些地区这种风格依然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该风格的特点是夸张不对称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主要特点在18世纪再次被肯定哥特式复兴运动推崇中世纪的阴暗情调在十九世纪以后仍偶尔应用哥特式家具主要特征是与当时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一致如采用尖顶尖拱细柱垂饰罩线雕或者透雕的镶板装饰与具有厚实感的罗马式家具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哥特式家具的艺术风格还在于其精致的雕刻装饰上家具每一处的平面空间都被有规律的划分成矩形矩形内部布满了藤蔓花叶根茎和几何图案的浮雕这些纹样大多具有基督教的象征意义箱柜等常常装饰以浮雕有时镶嵌金属装饰附加柳丁金银细丝工艺:欧洲中世纪拜占庭金属工艺的装饰方法是将细丝进行在加工的制作过程经过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点翠等工艺进行再次塑造珐琅:佛郎法蓝是一外来语的英译词珐琅一次源于中国隋唐时西域的地名珐琅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的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在陶或瓷胎表现的称为釉附在建筑上的称为琉璃附在金属上的则称为珐琅珐琅镶嵌技法:金属工艺品装饰的一种技法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凸面加工法即先在铜制品表面挖出一个凹陷的图案将珐琅倒入凹处再在凸起的部分镀上金粉最后至于窑中煅烧另一种方法是将黄金弯成各种窄条贴于物品表面再将珐琅倒入窄条之间的空隙中效果十分突出珐琅镶嵌是哥特时期典型的装饰。

罗马式:9-12世纪西欧兴起罗马式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雕刻绘画及工艺美术等方面罗马式一词意思是指罗马的影子最初由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德热维尔从语言学角度用来指使用罗马语即拉丁语系的各个国家如用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的西南欧各国但是字1824年起被法国艺术史学家德科蒙用作表达一种受到古罗马文化影响的欧洲中世纪早期艺术风格。

罗马式家具9——13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家具的式样其特征是椅子凳子的腿多由旋木制成罗马式家具最突出的特征是旋木技术的运用有全部用旋木制作的扶手椅橱柜的顶端用两坡尖顶的形式有的表面附加铁皮和柳丁镶板上用浮雕及线雕装饰题材为几何纹编织纹卷草纹十字架基督天使狮子等箱柜采用简单的板状结构表面涂以明快的色漆并以金属铸件做加固和装饰偶尔世家简洁的浅浮雕显得质朴无华的风格彩绘玻璃窗工艺利用工字型截面的铅条把按照设计图纸烧制裁好的各种形状各种色彩的玻璃片拼接起来组成画面基本色调为红蓝紫三种早起哥特式教堂中彩绘玻璃窗的玻璃片一般面积都比较小色彩偏暗而且人物也不大高艺术风格上带有来自于拜占庭镶嵌壁画的影响但是同时显得整体色调比较同意沉着具有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到了13世纪末期以后彩色玻璃烧制工艺有了更加的进步的发展玻璃面积增大更加透明了色彩也更加鲜艳起来象牙主教权杖饰头:象牙主教权杖饰头制作于12世纪的英国作品以巧妙的构成细腻的装饰以及精湛的雕刻技艺赋予材质坚硬的象牙以及丝绸般柔软飘逸的动势和美感题材取自圣经中的故事用象牙雕刻出的主教权杖是欧洲中世纪颇具特色的象牙工艺制品这些作品具有极高的牙雕技艺和艺术品位同时又是宗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体现了完美的工艺美术特征罗德斯形式陶器; 初期公元11世纪以螺旋纹曲线纹等纹样组合的刻线装饰为主多产于君士坦丁堡最早出现几何边饰此后则是自由线刻的人物鸟动物鱼等刻画风格十分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采用的透明面釉主要是黄色和绿色单纯和谐而朴实无华中期出现剔刻技术从而使图案产生浮雕的效果白色化妆土与红色的底胎互相映衬形成美妙的对比关系丰富了纹样的色调层次这种技法还可以再哥萨克和帕提亚陶器上看到只是纹样主题不同哥萨克帕提亚的陶器是动物纹样而拜占庭陶器则多采用民间传说的故事情节后期陶器的装饰技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釉色更为多样此期剔刻陶器的典型纹样是鸟纹图案刻划得极为自由奔放颇具艺术魅力中世纪社会环境及艺术风格:社会环境: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有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算起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十五世纪后期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生产力发展停歇不前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起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中世纪神学在知识活动的整个领域中的这种无上的权威是教会在当时封建制度万流归宗的地位的必然结果在漫长的中世纪里上帝成为最高的存在被视为终极点是最完美最神圣的在上帝就是没美就是上帝的美学思想指导下人们似乎永恒的体验着无限美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认为中世纪是人们精神最自觉的时代艺术风格:中世纪美术一般指的是5——15世纪之间的西方美术包括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京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拜占庭美术以其东方式样的装饰性和抽象性与欧洲艺术分立而自成体系并在约1000年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爱尔兰——撒克逊和维京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术和哥特式美术则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欧洲美术发展的不同时期相继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在美术史上占得有一席之地随着大教堂的建筑雕刻镶嵌画壁画也在不同时期获得了不同形式的繁荣中世纪艺术家的大量优秀雕刻和绘画包括镶嵌画作品在大教堂内外被创造出来插图画和各种小型艺术也是中世纪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中世纪曾相当繁荣哥特式美术是市民美术随着世俗化的过程深入高耸的教堂日益繁缛浅浮雕变成了高浮雕绘画中的宗教情绪变得渐渐平和总的来说中世纪的美术属于基督教美术作为宗教信仰和神学的表达形式这种艺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写实描绘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为此他往往以夸张变形改变真实空间序列的多种手法来达到强烈表现的目的中世纪美术史西方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之一它改变了希腊美术罗马美术的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形式和内容体系成为特定时期人们生活观念思想感情的特殊形式表现中世纪的染织工艺:欧洲中世纪染织工艺的特点主要反映在装饰纹样上。

不同时期的特点不同 1 初期基督教时期较为常见的是一些基督教象征性图形的表现如十字架鱼羊等它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几何纹样或人物花鸟纹样相比具有一定的宗教性质 2 拜占庭时期的织物出现了骑马狩猎狮子和孔雀等写实图形以及联珠纹和缠枝纹样等装饰罗马式时期壁毯纹样已比较复杂除了一般的宗教人物以外还有场面较大的情节性表现有的直接以袖珍画和壁画为范本3 哥特式时期是中世纪织物工艺的繁盛阶段当时意大利中部的卢卡是绢织壁毯和毛织壁毯中心不少希腊和伊斯兰的能工巧匠聚集于此产品远销欧洲各地在纹样设计上体现哥特式自然主义的表现和中国丝绸纹样的影响的巧妙结合形成纹饰华丽设色雅致表现清新活泼的艺术效果颇具东方风韵作品上有鹰鸟鹿豹和花卉等动物植物纹样也有风景和情节性的图形由于受基督教的影响意大利织物亦不乏宗教题材的装饰纹样注入耶稣生平圣母加冕壁毯在中世纪织物工艺中是极为特殊的它受到教会贵族商人的格外钟爱因为当时大规模的教堂宅邸建筑需要用壁毯作为装饰同时中世纪诸侯骑士和高级圣职者常常异地而居壁毯作为室内装饰也便于转运当然室内挂壁毯还有防潮御寒的作用再往后婚礼或宗教祭祀活动时街道上也挂着壁毯西班牙大教堂博物馆藏的麻布地毛丝刺绣的壁毯刺绣技法娴熟色彩丰富表现的是圣经内容的创世纪被看做是罗马式壁毯的典型作品中世纪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有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算起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十五世纪后期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生产力发展停歇不前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起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可以说是宗教的产物没有基督教就不可能有与之相应的各类工艺美术带有明显的宗教性质是中世纪工艺美术的共有特点基督教的发展与传播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工艺美术的发展特别是与宗教有直接关联的工艺美术品圣物盒十字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长久与衰落的纯美术鲜明对比中世纪神学在知识活动的整个领域中的这种无上的权威是教会在当时封建制度万流归宗的地位的必然结果在漫长的中世纪里上帝成为最高的存在被视为终极点是最完美最神圣的在上帝就是没美就是上帝的美学思想指导下人们似乎永恒的体验着无限美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认为中世纪是人们精神最自觉的时代因此从宏观上看否定现实美成了中世纪艺术精神显著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中世纪的工艺美术有明显的宗教性质强调圣神威严基调低沉凝重表现出冷峻和肃穆压抑的气息综上所述中世纪工艺美术显著的特色就是工艺美术与人的精神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它不是通过存在于人们具体生活中的使用而达到一种享受或美感而是通过宗教活动将基督教精神渗透到人们的心灵中~以调节和平衡人们的心理活动感化人们的精神世界圣遗物箱:是用来安放基督教圣者遗物或骸骨的容器在中世纪工艺美术中是最典型的类型遗物箱有各种材料制作的尤其以金属制作并以宝石象牙珐琅玻璃等材料加以装饰的作品最为精美其造型主要有三种建筑物人物动物建筑物最为常见一般皆按照中世纪拜占庭式哥特式或者罗马式建筑的样式造型犹如一个精致的建筑模型此类圣遗物箱庄重肃穆豪华典雅往往以多种材料加以装饰造型尺寸也较大文艺复兴运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领域内展开的一场革命运动产生的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主要内容反封建反教会成就文化上的创新思想上的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欧洲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十四世纪在意大利各个城市兴起于十六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的时期他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十四世纪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住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的创作宣传人文精神从而在文化艺术上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产阶级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他们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所谓复兴实际上就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和创作马略卡式陶器:是地中海的一个岛屿最初伊斯兰风格的西班牙瓦伦西亚的赭色釉陶曾经过此岛大量输入意大利对意大利陶器工艺产生了影响马略卡式陶器制作首先是成型素烧然后施挂白色的陶衣待晾干后绘饰再第二次烧制绘饰的颜色以黄青绿紫为主还保留着晚期哥特式的装饰痕迹马略卡陶器的地方特色并不明显因为当时的陶工经常变换地点各个窑口的产品大多只能根据署名加以鉴别马略卡式的陶器常被装饰以丰富活泼而简洁的象征性线描绘画定制某种纪念物来庆祝某一纪念日如订婚结婚孩子出生这种风俗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相当盛行穆拉诺是玻璃器是意大利的玻璃生产中心产品全面继承了欧洲传统玻璃工艺精华并受伊斯兰玻璃工艺影响早起的装饰是在成型的器皿上加以彩绘的然后第二次烧制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初带有绘画性装饰和珐琅式技法的穆拉诺式玻璃逐渐被透明度高的玻璃器所取代这种玻璃质地细腻器壁很薄色彩自然而变化丰富充分发挥了玻璃器的材料特点和工艺性能卡萨帕恩卡:十六世纪中期弗洛伦萨的一件长椅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这种家具来源于当时的长箱又加设靠背和扶手它既有收藏物品的功能又有坐的功能是后世长沙发的雏形合起来又是一张床当时称为万能家具下部底座较简洁采用建筑的檐板台座和扶手壁形式两边的扶手壁柱相对涡纹中雕饰图案底座凸起圆弧形光洁而无雕饰扶手仿古罗马躺椅的靠背造型以上一下涡卷纹成S型曲线靠背的顶端中央是家族纹章左右两侧相连的裸体女人雕像分别半卧与涡卷纹曲线上造型单纯典雅优美金质御用盐缸:贝维努切利尼是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金工师设计特点精致华丽代表作品为金质御用盐缸缸体全部为黄金做成在椭圆形的台座上雕刻着两只相对而坐的圣像周围还有象征四季的浮雕像整个作品辉煌精致形成了与中世纪贵金属工艺风格迥异的装饰特征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想特点:1 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他们用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人文主义跟天主教会的以神为中心的神道主义相抗衡2 肯定现实世界鼓吹享乐和名利反对禁欲和修行在他们看来追求自由平等和享受现实的幸福是发自人们本性的自然要求必须按照人性的自然要求去生活去追求正常的享乐人文主义着反对教会站在原罪说的立场上要求放弃尘世享乐的禁欲主义说教认为禁欲违反了人的本性3 否定对教会和教皇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他们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力量和智慧认为人是上帝的杰作是造物中完美的典型人的理想非常高贵人的力量无穷无尽认得洞察力宛若神明4. 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重视实验科学探索自然推崇资产阶级文学人文主义者对教会利用神的权威愚昧人们的蒙昧主义极为不满主张发展人们的理性和智慧认为理性是快乐的源泉知识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