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
xx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服饰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创造物,由于它所具有的明显的使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功用,使它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参照物。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是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基于对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适应,以及在对精神世界(真、善、美)的追求中逐步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各异的文化心理品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迷人的宗教神话色彩,而且由于各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时,尚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和相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形态,因此其服饰的历时性和丰富性更为世界其他国家所罕见。
为了让这一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文化人类学和服饰心理社会学意义上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本文力图以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为指导,剖析解读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
目的在于推进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尽一点自己的力量。
一、少数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文化形态是人类适应地理环境的结果。
服饰作为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用。
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资料极为匮乏的古代,还是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现代,都概莫能外。
每个民族出于自己所处的地域空间、气候条件、水文状况等地理环境不同,对服饰实用功能的选择和要求自然也就不同。
因此,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当然,地理环境对服饰实用性的决定作用会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生产力水平越低,地理环境对服饰实用性的作用就会越大,反之就会被逐渐弱化。
首先,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为不同的服饰类型的最初形成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不同地理环境内的经济文化类型来发生作用的。
所谓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活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类型的综合体。
校本选修课《文化地理——服饰文化与地理》
我国北方与南方相比,温差较大,气温较凉爽,而且冬天气温 较低,天气寒冷。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的服饰形制多为长 衣或者袍类,衣料的颜色多采用易吸热的深色,以厚、重为特点, 起到保暖御寒的作用。
黄土高原地区属于典型的温 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且多风沙, 这种气候影响着该地服饰文化的 形成。冬天人们穿着老羊皮袄, 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夏季白布 的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夹儿, 是这一地区典型的民族服装。 人们冬天穿的老羊皮袄不仅 起到保暖御寒的作用,而头上的 白羊肚手巾也是为了防风沙,也 体现了当地的淳朴的民风。夏季 这里炎热又多暴雨,穿着白布的 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夹儿,颜 色不易吸热,让人感觉清爽凉快。
◆春秋战国时期深衣流行,皮带及钩、环饰品的出现。
◆秦汉时期外衣为袍、深衣;襦、袴为内衣。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被大量吸收融合进入汉服中,汉服定式 被突破。 ◆隋唐宋时期服饰出现民族大融合,服饰日趋丰富多样。 ◆元明清时期具有民族特色服饰大量出现,等级层次分明。
▼中国历代服饰沿革表
民国时期的中国服饰 民国时期,中国服饰产生重大变革。硬领头上衣、旗袍及中 山装的出现并流行。女性服饰由长到短,由肥而廋。
▲喇叭裤和蛤蟆镜
▲牛仔服
▲西服领结
▲吊裆裤
◆
乞 丐 服
◆
▲国际知名服装品牌
文 化 衫
传统服饰的复兴
中国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
一、服饰色彩与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深刻影响着服饰文化,特别是服饰的色彩。 比如城市里灯红酒绿,色彩环境丰富、强烈,变化性大,为减 少视觉及精神的疲劳,寻求安静的环境,服饰色彩所使用的灰色、 含蓄的色彩比农村要得多; 反之,农村里季节性的色彩占到了主要地位,冬天是单一性的 黄、褐色,春、夏、秋又是单一的绿色,色彩环境单一,色彩缺少 变化,缺少对比,人们为了寻求能活跃单调环境色的色彩;在服饰 上多选用较鲜艳、较强烈的色彩。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服饰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创造物,由于它所具有的明显的使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功用,使它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参照物。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是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基于对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适应,以及在对精神世界(真、善、美)的追求中逐步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各异的文化心理品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迷人的宗教神话色彩,而且由于各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时,尚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和相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形态,因此其服饰的历时性和丰富性更为世界其他国家所罕见。
为了让这一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文化人类学和服饰心理社会学意义上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本文力图以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为指导,剖析解读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
目的在于推进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尽一点自己的力量。
一、少数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文化形态是人类适应地理环境的结果。
服饰作为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用。
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资料极为匮乏的古代,还是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现代,都概莫能外。
每个民族出于自己所处的地域空间、气候条件、水文状况等地理环境不同,对服饰实用功能的选择和要求自然也就不同。
因此,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当然,地理环境对服饰实用性的决定作用会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生产力水平越低,地理环境对服饰实用性的作用就会越大,反之就会被逐渐弱化。
首先,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为不同的服饰类型的最初形成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不同地理环境内的经济文化类型来发生作用的。
所谓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活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类型的综合体。
民族服饰色彩与地域之关系
1792014年9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民族服饰是展现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更重要手段之一,地域性服饰色彩是人类在视觉上对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平衡与协调,更蕴含了人类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体现的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探讨影响民族服饰色彩的各种自然地理因素,反映出人类在服装生理以及心理上的深刻地理烙印。
从全新的地理环境角度来说明民族服饰色彩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一方面是从新的角度诠释人类服饰文化的深厚内涵,寻求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更加长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和色彩组合方式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把握民族风格服装的表现,采用全新的方式来进行表现。
一、民族服饰色彩的地域分析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物种丰富,在祖国美丽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55个不同的少数民族。
每个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其它民族文化一样,具有显眼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在特定的人文和地理环境中产生、发展和演变。
借鉴民族地理区域划分,将我国民族分布较集中地分为东北内蒙、西北、青藏、西南、中南东南五大区域,通过分析每个区域代表性民族,即满、维吾尔、藏、傣、壮等族服饰的风格、形制色彩、纹样与人为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发掘地理环境差异对民族服饰多样性的深刻影响。
色彩,渗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在区别事物、传递信息、美化生活、表达情感等方面显示了巨大魅力。
民族服饰色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有形物质载体,也是民族文化在时空上的寓意传达。
任何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地理环境。
当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得以生存并逐渐走向发展时,必然会建立与社会进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服饰色彩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也必然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地理环境中,于不同的生存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的历史演进,所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各异的文化品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迷人的宗教色彩的文化体系。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生活在各自不同环境区域中的各族人民,身着各式各样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无不体现着所处的地理环境特色和民族风情。总体可以概括为北边长南边短,北边宽南边窄,北边厚南边薄。
同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在民族服饰情感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人口为藏族,他们生活的地方,海拔高,气温低,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因而他们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袍,冬季皮袍,夏季棉袍,袖长宽松,白天当衣,晚上当被。为了生活方便不论男女都将右膊裸露在外,袖子别在腰间。每逢节会,欢歌四起,长空舞袖。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由于这种恶劣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气候条件,使黄土地上人们的服装另有一番情景。冬天人们穿着老羊皮袄,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夏季白布的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夹儿,是这一地区典型的民族服装。
居住在云贵高原的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也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习习相关。最具特色的是侗族,他们的蜡染闻名于世,成为贵州地区亮丽的风情线。由于这一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山大沟深,林木茂密,溶洞暗河遍布。长期以来与世隔绝,交通不便,为了生存,他们自己纺纱织布,加工洗染。这种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布料厚实、美观、耐用,可穿、可佩、可戴、可提,不仅有实用价值,更有观赏价值,近年来又成为旅游开发项目之一。作为重要民族的傣族,他们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喜欢留长发,并挽髻于顶,插上梳子或鲜花,典雅大方;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小组成员:于茜秦嘉唯赵雅婷斳晓兰李小琳薛鉴萌卢鹏飞指导老师李小霞服饰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日用品,纵观人类发展史,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类用树叶,动物的皮毛遮蔽身体,保暖防守之用,在此时期,已为以后的服装发展奠定了基础,封建社会时期,人类用麻,线纺织出了布料衣物,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服气发展为一个繁荣时期,任何区域或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同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
所谓地理环境是指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海洋、土壤、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器等,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有着深远的关系,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各具特色,就地取材,有其独特文化历史渊源,因地制宜的服饰。
实用是服饰最基本的功能。
无论是物质生活资料极为匾乏的古代,还是物质财富较为丰富的现代,概莫能外。
每个民族由于自己所处的地域、气候、河流等地理环境的不同,因此对服饰实用功能的选择和要求也就不同。
也就是说,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地理环境多种多样,民族历史就有着差异,民族服饰自然也是五彩缤纷.而在中国,更可见其辉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不均,形成了全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而我国民族服饰也如同花海中的花朵,各有风姿,各有千秋,各自闪烁着光彩,散发着其独特的民族气息,民族服饰,推荐活动:xx 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活动通过对某一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研究,知道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来源,使我们更加尊重各民族。
1根据研究对象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2查找文字、图片资料,学习有关民族服饰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知识,设计研究表,制定研究计划。
3按研究计划实施调查与研究4研究之后,总结小组的研究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5完成活动报告我所在的小组选择____________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得民族服饰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知识,我们查阅了以下资料:经过研究,我们对该民族的服饰风格与地理环境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自然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区域性关系[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赏析]
自然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区域性关系[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赏析]古语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之训,可见服饰的地域性要与地理环境相适应,与生产力发展同步,所以服饰就存在历史和地理差异。
服饰作为一个复杂的物理和精神财富体系,它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深受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等因素的长期影响。
一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服饰文化是指一切与服装、鞋帽、首饰、佩饰有关的文化事项。
它大致包括服饰的起源、演变及发展史,根据不同标准做出的分类、服饰礼仪、文化功能及开发利用等。
服饰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在自然环境等因素中,对服饰有直接影响的是气候条件,因为,气候的变化刺激人类对服饰的需求,影响服饰的起源、形式、机能、变化和设计等方面,进而影响服饰的地域变化特点。
1 鄂温克族服装款式特点的形成中国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一带,从事游牧、狩猎、饲养、农业等多种经济生产方式,居住分散。
由于这种居住分散、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产生了该民族独特的传统服装款式。
这种民族服饰与中国北方其他民族的服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使鄂温克族服饰又独具一格。
鄂温克族分三个部落,即通古斯部落、索伦部落、雅库特部落,其中通古斯部落和部分索伦部落主要从事牧业,大部分索伦部落从事农业为主还同时兼营其它经济,而雅库特(敖鲁古雅)部落主要从事饲养驯鹿和狩猎。
由于这三个部落分别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从事着不同的生产活动,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因此,三个部落的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服装服饰。
他们的服装不但反映了三个部落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也展现了鄂温克族不断流动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文化和草原文化,也体现了鄂温克族服饰上的显著特点。
鄂温克族服装款式的总体特点是宽松、肥大、斜大襟、束长腰带。
鄂温克的服装款式有农区和牧区之分。
其中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的鄂温克人特别是从事农业的鄂温克人主要以穿袍服为主,男子长袍比较素雅,女子的袍服装饰华丽,在女子袍服的袖口、下摆、门襟、开衩等部位都绣上装饰的花边;而生活在敖鲁古雅地区以饲养驯鹿为主的鄂温克人服装比较独特,男子服装以短袍为主,女子长袍多是大翻领,男女袍服都以皮制材料为主并用仿鹿皮镶边,男女皆穿皮筒靴或软靴,女软靴饰有鹿角纹;而生活在草原上以放牧为主的鄂温克人服装以蒙古式长袍最具特色,惟纹饰不同,领襟、双肩、前后胸、下摆开衩等处皆饰有云卷纹图案,男袍简练,女袍繁复,男女均系扎宽腰带。
中国传统服饰差异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呵呵
中国传统服饰差异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形象。
它的功能一是遮风祛寒,二是装饰美观。
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无不打上这一地区的烙印。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地理环境造就了民族服饰。
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面料的型制选择,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透过这些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服饰特征,我们不仅可以对其所属民族做出大致判断,而且能够程度不同地感受到北方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品格,以及某种神秘奇特而又难于言表的内容。
如蒙古族的粗犷豪放;哈萨克族的勇敢强壮;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的纯朴敦厚;维吾尔族的热情奔放;朝鲜族姑娘的谦恭温顺等。
中国的自然条件南北迥异: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生活在其间的北方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为生;南方湿热多雨,山地盆岭相间,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
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生活在高原草场并从事畜牧业的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数民族,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毛,用羊皮缝制的衣裳、裤、大氅多为光板,有的在衣领、袖口、衣裳襟、下摆镶以色布或细毛皮。
藏族和柯尔克孜族用珍贵裘皮镶边的长袍和裙子显得雍容厚实。
哈萨克族的“库普”是用驼毛絮里的大衣,十分轻暖。
他们服装的风格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宜于植麻种棉;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料。
所用工具多十分简陋,但织物精美,花纹奇丽。
因天气湿热,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薄,其风格多生动活泼,式样繁多,各不雷同。
总之,风格的多种多样,不同的特点十分突出,构成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为了深入了解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本次研究性学习以北方的维吾尔族、蒙古族和南方的苗族、傣族为主要代表民族进行深入探究。
一、维吾尔族1、总述:维吾尔族服饰形式清晰,纹饰多样,色彩鲜明,图案古朴,工艺精湛,其发展演变规律清楚,有些服饰款式与新疆出土衣物颇为相似。
56个民族服饰
56个民族服饰引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不同的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反映着其特定的民俗习惯、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
本文将介绍中国56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旨在增进对中国多元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1. 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其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传统汉族男性常穿长衫、马褂等,在重要场合会穿上礼服。
女性则喜欢穿对襟衫、旗袍等传统服饰,以展现婀娜多姿的风采。
2. 藏族藏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在高原地带的特殊气候和地理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化。
藏族男性常穿长袍、高筒皮靴,配上斗篷和毡帽;女性则喜欢穿藏袍、藏袜等传统服饰,以展现自然朴素的美。
3.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服饰文化融合了中亚、阿拉伯等文化元素,充满了异域风情。
维吾尔族男性喜欢穿长袍、白裤和皮靴;女性则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袍、头巾等,给人一种独特的魅力。
4. 傣族傣族是中国南部的一个民族,其服饰文化受到东南亚文化的影响,色彩斑斓、富有热带风情。
傣族男性常穿长衫、短褂等,女性则穿着华丽的长裙、束胸等,给人一种热情洋溢的感觉。
5.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其服饰文化与中亚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哈萨克族男性喜欢穿宽松的长袍、马裤和高筒靴;女性则穿着装饰华丽的袍裙、头饰等,展现出雅致的风采。
……(继续介绍其他的民族服饰)……结论中国56个民族各自拥有独特的服饰文化,反映了多样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
通过了解和欣赏这些服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和传统。
希望本文能给读者带来对中国多元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和探索的动力。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小组成员:于茜秦嘉唯赵雅婷斳晓兰李小琳薛鉴萌卢鹏飞指导老师李小霞服饰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日用品,纵观人类发展史,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类用树叶,动物的皮毛遮蔽身体,保暖防守之用,在此时期,已为以后的服装发展奠定了基础,封建社会时期,人类用麻,线纺织出了布料衣物,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服气发展为一个繁荣时期,任何区域或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同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
所谓地理环境是指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海洋、土壤、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器等,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有着深远的关系,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各具特色,就地取材,有其独特文化历史渊源,因地制宜的服饰。
实用是服饰最基本的功能。
无论是物质生活资料极为匾乏的古代,还是物质财富较为丰富的现代,概莫能外。
每个民族由于自己所处的地域、气候、河流等地理环境的不同,因此对服饰实用功能的选择和要求也就不同。
也就是说,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地理环境多种多样,民族历史就有着差异,民族服饰自然也是五彩缤纷.而在中国,更可见其辉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不均,形成了全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而我国民族服饰也如同花海中的花朵,各有风姿,各有千秋,各自闪烁着光彩,散发着其独特的民族气息,民族服饰,推荐活动:xx 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活动通过对某一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研究,知道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来源,使我们更加尊重各民族。
1根据研究对象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2查找文字、图片资料,学习有关民族服饰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知识,设计研究表,制定研究计划。
3按研究计划实施调查与研究4研究之后,总结小组的研究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5完成活动报告我所在的小组选择____________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得民族服饰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知识,我们查阅了以下资料:经过研究,我们对该民族的服饰风格与地理环境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完整版)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回族
受穆斯林文化基因影响,回族聚居区,服装最显著的特 征是:男子多带小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男士圆帽
受宗教文化 的影响男子们都 喜爱戴用白色小 圆帽。 圆帽分两种:一 种是平顶的,一 种是六棱形的。
圆帽
女士 圆帽 头巾
老年妇女戴白 色头巾
中年妇女戴黑 色头巾
未婚女子戴绿 色头巾
用白漂布制成
海南型
女性常年穿深蓝色圆领及膝单衣,腰系丝织彩带,下围
蜡染短裙。银饰较少。尖角帽。
海南型
• 男性穿青色立 领短衣,下着 长裤,缠青布 头巾。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桂、
粤、滇、黔、湘等地,是岭南一个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
喜欢在鞋、帽、胸兜 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 纹,人物、鸟兽、花 卉,五花八门,色彩 斑斓
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 蜡染
一身蓝黑,裤脚稍宽 ,头上包着彩色印花 或提花毛巾,腰间系 着精致的围裙
•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 襟的唐装上衣短领对 襟, 胸前缝小兜一对 ,腹部有两个大兜
•
• 穿宽大裤,短及膝下
• 缠绑腿,扎头巾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气候总特征:干旱 温差大 该区的服饰以长袍为主,这种服装既适宜昼 夜温差大的变化,又能干燥高温的夏季充当“鼓 风机”
小结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因 生活环境,历史,政治的不同,形 成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服饰文化。 对于这些多彩的服饰文化,我们要 加以保护。因为文化既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
用白线或黑色 织成
维吾尔族
服饰特点是: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
处于西北边陲的维吾尔族, 年温差大。妇女爱穿宽袖轻盈 的连衣裙,用丝绸或毛料裁制 。男袍宽松,右衽斜领,无纽 扣,用长方巾扎腰。男女老幼 都戴花帽。男女都喜欢穿靴子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小组成员:于茜秦嘉唯赵雅婷斳晓兰李小琳薛鉴萌卢鹏飞指导老师李小霞服饰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日用品,纵观人类发展史,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类用树叶,动物的皮毛遮蔽身体,保暖防守之用,在此时期,已为以后的服装发展奠定了基础,封建社会时期,人类用麻,线纺织出了布料衣物,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服气发展为一个繁荣时期,任何区域或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同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
所谓地理环境是指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海洋、土壤、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器等,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有着深远的关系,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各具特色,就地取材,有其独特文化历史渊源,因地制宜的服饰。
实用是服饰最基本的功能。
无论是物质生活资料极为匾乏的古代,还是物质财富较为丰富的现代,概莫能外。
每个民族由于自己所处的地域、气候、河流等地理环境的不同,因此对服饰实用功能的选择和要求也就不同。
也就是说,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地理环境多种多样,民族历史就有着差异,民族服饰自然也是五彩缤纷.而在中国,更可见其辉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不均,形成了全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而我国民族服饰也如同花海中的花朵,各有风姿,各有千秋,各自闪烁着光彩,散发着其独特的民族气息,民族服饰,推荐活动:xx 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活动通过对某一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研究,知道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来源,使我们更加尊重各民族。
1根据研究对象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2查找文字、图片资料,学习有关民族服饰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知识,设计研究表,制定研究计划。
3按研究计划实施调查与研究4研究之后,总结小组的研究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5完成活动报告我所在的小组选择____________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得民族服饰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知识,我们查阅了以下资料:经过研究,我们对该民族的服饰风格与地理环境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岭南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景观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初探
岭南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景观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初探岭南少数民族且及饰历史景观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初探岭南是多民族居住地区之一.先秦,岭南境内原住南越,西瓯,骆越,闽越等部族居民,史称"百越",岭南少数民族绝大部分是土生t长的百越人后裔.秦统一六国后,经略岭南,中原人陆续迁入岭南,部分越人外迁,或融入另一个族体,或蜕化为另一个新的族群[1].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由于气候,水文,地貌,生活习惯等的差异使得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和风格,形成了各民族不尽相同的服饰风貌,构成为岭南服饰文化景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岭南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景观,分为物质和非物质服饰历史景观.现以居住在岭南地区的黎,壮,瑶,苗,回,畲,满的民族服饰历史景观论述如下.一,物质服饰历史景观物质服饰J力史景观将从j个方面:①体服饰,指人体除头,脚外的躯体部分的服饰历史景观;②首服饰;③足服饰历史景观进行表述.1,体服饰历史景观①服饰原料岭南少数民族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历史时期,多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作为服饰的重要来源.闪其居住的地区宜于植麻种棉,所以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料.如海南黎族,"山岭多木棉树,妇女采实,取其棉,用竹弓弹为绒,足纫手引以为线,染红黑等色,杂以山麻及外贩卖彩线,织而为布"[2].又如,至隋唐,广西壮族先民不仅』泛种植苎麻,其纤维织布,还利用竹等纤维织布,当时桂州出产的桂布,贺州和郁林产的蕉布和葛布,都是颇负盛名的纺织品.即便是冬天,岭南也比北方暖和,其植物服饰原料,也可以御寒.海南,"生黎隆冬时取树皮,捶软,用以蔽体,夜间即以代被,■许桂香司徒尚纪其树名加布皮,黎产也"[3].岭南气候温暖湿热,植被丰富,形成了以植物原料为主的服饰文化,动物原料则较多作为饰物.如民国时期,海南黎族妇女用的双人形,人形骨簪饰物.②服饰纹样色彩由于植物原料柔韧性好,易于编织剪裁,所以岭南少数民族服式式样多,绣有精美纹样,色彩丰富.海南苗族服饰图案的装饰部位多绣在女子服装的袖口,衣领,胸襟,裙沿,面巾,头帕,等处,以绣花最为普遍,极具民族特色.同时,图案的表现题材与其居住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居山地偏僻地区以打猎为主的苗族服饰图案多为动物图案;居非L【I地地区以农业为主的则多植物,花卉图案.文献多有记载少数民族丰富的服饰色彩,明邝露《赤雅》载畲族"其乐五合,其旗五方,其衣五彩,是谓五参".又瑶族"好五色衣服",这也与其高超的染织技术有关,早在宋代,"瑶斑布"就颇有名气.直到近代,据《广西少数民族》记载:"瑶族服饰有'花农斑斓'之称,妇女一般穿圆领花边对襟或右衽K农,缠绑腿,头饰千姿百态,喜欢佩戴各种银饰"[4].瑶族服饰色彩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粤西从载》有:"用五色线杂绣花卉".好lt色衣,这也与他们居住在高山峻岭的地理环境有关.山E动植物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在高山密林中,红色调的烂漫山花和斑斓的锦鸡,鸟儿特别引人注目,使人振奋,惊喜,既将群山峻岭点缀得更美,又能驱除人在山中满目青黛的单调乏味,这些自然界多彩和谐的美培育了他们的审美意识,服饰色彩以高山自然环境呈现的深蓝(靛蓝)色, 苍(黑)色为主调,配上以红色为基调的多彩装饰,绣花花色繁多,装饰色彩强烈,善于以自然物装饰自己(如山花,白鸡毛,野雉羽,金属项圈等),形成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特色.可见地理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岭南少数民族物质服饰历史景观的发展取向.海南苗族喜欢穿蓝黑色布料,也是由于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用蓝靛染布的丰富经验.从蓝靛中提取蓝胶可用来染制深蓝色或黑色的织物.同时,在耕山劳动中,所及之处多是烧荒的灰烬,黑土,故多穿耐脏的蓝,蓝黑色衣服,此颜色在丛林中不显眼,亦为狩猎时隐蔽自己的最佳保护色.壮族喜穿黑衣,在广西马援铸柱表汉界之处,"人皆倮露徒跣,以黑色为美" [5].谢启昆《广西通志》卷二七八引王士性《桂海志续》:"僮俗,男女服色尚青".别的民族,如上述苗族也有用黑布做的服装.但与壮族其他族群和其他民族不同的是聚居于广西西部的那坡县大石山区的黑衣壮,服装上甚少其他颜色和配件作映衬.这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由于该地属喀斯特地形,到处都是石山,甚少河流,有些村落甚至根本就没有河流,只能靠积存雨水来解决日常用水,故服饰多尚耐脏的黑色.壮族整体而言是一个衣着很朴素的民族,但较之黑衣壮,别的壮族族群服装有更多一些装饰[6]. 刘锡蕃《岭表纪蛮》记载:"僮人男人,从前俱挽髻,服饰亦奇特.有斑衣者,日斑衣僮:有红衣者,日红衣僮:有领袖俱绣五色,上节衣盈尺,而下节围以布幅者, 日花衣僮.又有长裙细折,绣花五彩,或以唐宋铜钱系于裙边,行时,其声丁当,自以为美.其状不一".③服饰形制岭南少数民族为适应湿热气候,普遍着衣裤,衣裙等短装.上衣多为无领,无扣长衣,方便随意解脱和散热.宽阔短裤(裙),适应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跋山涉水,负重行走.衣裤(裙)季节变化不大.因天气湿热,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薄.瑶人, "妇人上衫下裙"[7].黎族男女,衣着无根本区别,均为手织粗布制成的上衫下裙(故有"黎不着裤"之说),上衫为"贯头衣",类似今天的文化衫和"T"恤衣.黎族妇女喜穿筒裙.筒裙分长筒和短筒两种.一般来说,黎族妇女的筒裙长而宽,短而窄,符合其生活的地理环境及生产方式的需要.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筒裙的长度从短在膝上到长及脚踝而各具特色.沿海平原地区妇女多着长筒裙,深山地区妇女多穿中筒裙或短筒裙,短筒裙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生活环境比较差的黎族妇女穿戴的,有的仅二三十厘米长,除了古时候原料有限,生产艰难,自然生态环境险恶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大多数居住在山涧,小溪,河流地带,穿短裙便于爬山涉水,反映出服装形制与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的需要相关.又如,广西壮族,"女衣不掩膝,长裙细褶,或蓝或红或花,更有穿夹裙者,厚三四层,重五六斤,缀五色绒于襟袂裙幅问,善涉水,手摄裙幅,视水深浅以收展".可见壮人服饰即适应山区环境,也方便水中活动,显示出山居和水居的民族特征[8].满族因承袭了先世女真人的传统,服饰具有浓郁的北方骑射民族生活的特点.由于狩猎生活的需要,满族人不论男女都穿"马蹄袖"(又称箭袖)的袍褂.这种袍子被称为"旗袍".男子的旗袍是圆领,窄袖(有的带箭袖),捻襟(大襟),左衽,束腰,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带扣袢的.这种衣着便于上下坐骑,马上动作,适应骑射民族的生活习尚.左衽,束腰,不仅紧身保暖,利于马上活动,而且使人的自然体态得到完美的表现.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四面开衩是为了骑马射箭的方便.在狭窄的袖口上接有一个半月形的袖头,形状如马蹄,因此叫"马蹄袖",平时挽起来,冬季打猎或作战时放下来,盖在手背上紧趁,利落,既能保证狩猎或作战的方便,又能御寒保护手背.由于这种衣袖主要是为了狩猎方便, 人们习惯把它称为"箭袖".妇女的旗袍基本与男子相同,但很讲究装饰美,在领口,袖口,衣襟处镶嵌儿道花绦或彩色的牙子.此外,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面套一件到肚脐的对襟短褂,分为有袖和无袖两种. 穿上它骑在马背上既方便自如,又能抵御风寒,因为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或骑马作战时穿的一种衣服,因而被人们称之为"马褂儿"或"马夹儿".其区分的标准是有袖的称之为褂,无袖的称之为夹.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的"军装",到清朝中期普遍流行.满族人进入中原建立清王朝后,旗袍已成为清代满族,汉族及其他民族通用的女装.满族旗兵南下驻守广州,其戎装因南方温热的天气而有所改良.上衣仍窄袖,但衣裳不再左衽而是对襟密扣,下身穿绑带裤,束起裤脚以方便骑射及练武,又称为"练武装".其余男女百姓仍沿袭长衫短褂和旗袍等常服.为防荆棘,虫蛇等外物伤害,岭南少数民族多打绑腿,冬天可弥补短裤之不足.据1928年广西瑶山的民族调查,当时瑶族男子裤子一律穿长的,妇女穿短的,而且必有一双脚筒,筒用布制成,大小长短如小腿,套在脚七,在膝关节稍下之处,用索儿束起来[9].据《广东满族志》载:满族不论老幼都爱穿白袜套.这种袜套是用白布缝制的,在东北老家时,满族也是LlJ地民族,他们穿袜套以御寒防护为主,入关后居平原,城市,也未改其习惯.2,首服饰历史景观岭南少数民族注重头饰,主要与岭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地丘陵遍布,树木丛生,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会穿越丛棘,出于对头部保护的需要,很自然以头饰为重,从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头饰历史景观.明代《徐霞客游记》里反映了广西隆安的壮人妇女的头饰,"首用白布五六尺盘之,以巨结缀额端为美观,亦问有用青布花布者",妇女头发用白布,青布或花布五六尺盘头以巨结缀额端也可是为了把自己打扮漂亮的需要.瑶族服饰区别于其它民族服饰最为特殊的是头部装饰,各地装饰不尽相同.广东连南男蓄发盘髻,头包红布,插野雉毛;乳源过山瑶男子留短辫,以花布帕包头:乳源县柳溪,游溪与东坪一带的必背瑶族妇女头戴顶板,高约一尺,宽约两尺许,内撑竹架,上盖白布巾,顶部再覆以绣花巾,是一种古老的头饰,也是瑶族妇女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头饰:连L『J三水和连南板洞,i联,白水坑过山瑶妇女头饰则用儿十层花色彩布头巾包成三角尖顶头饰;连县瑶族妇女头髻只覆盖三尺布巾,简洁方便[10].为适应海风大,太阳毒的特殊地理环境,海南岛三亚羊栏镇的回族妇女多"头盖彩色毛巾"[11],应该是回族妇女盖头服饰的一种变异,现在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服饰文化景观.回族男子无论是百岁老人,还是四五岁的儿童,上寺礼拜和不上寺礼拜的都喜欢戴标志回族的小白帽,白天可防晒,在早晚及夜间则可御寒.白帽的颜色,式样单一,这也与阿拉伯地区单调的沙漠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联系.凡此种种,反映岭南少数民族重视头上装饰.3,足服饰历史景观岭南气候终年温暖湿热,少数民族不重视鞋履,跣足为普遍风尚.关于畲族跣足叫'见于明邝露《赤雅》载畲族"椎髻跣足".明代《徐霞客游记》里反映了广西隆安的壮人足饰,"男子着木屐,木片为底,端绊皮二条,交于巨趾问.妇人则无不跣者",男子着木屐,妇女无不跣足,是对其地炎热生态环境的适应.有关瑶族跣足的记载颇多,清代李来章的《八排风七记》描绘油岭,三排,南岗一带排瑶"男女……跣足素不识履".清同治《连州志》载:"其人椎髻跣足"[12].我国现代着名民族学家江应梁在其考察报告中也有对瑶人跣足的记述,"跣足为瑶人普遍风尚,但也问有着鞋者,但鞋之与瑶人,却全是一种装饰品,荒洞瑶长盘天心之妻着胶鞋,登山时,却将鞋脱下缠在腰问,着鞋反而走路不便.可见瑶人穿鞋,实在是学摩登而己.其脚底皮肤之坚厚,比我们胶鞋底更甚……我等在瑶山,夜间多于广场中燃大堆柴火,诸瑶相聚,围火纵谈,常有烧红之木炭,爆落于赤足瑶人脚下,我等急呼其避开,彼却怡然以赤足将大块通红炭蹈熄"[13],瑶人长时问赤脚,脚上的茧子很厚,这对现在习惯着履的人来说不能不为之咋舌. 二,非物质服饰历史景观1,人生礼仪服饰历史景观服饰叮反映人生礼仪的发展历程,典型的是通过服饰的变化,显示婚姻的开始,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以发型的变化作为婚姻的标志.民国期间王思章撰《增城县志》卷一中载:"女子未嫁则作髻一叠,中妇一叠,大妇三叠",以髻之大小,高低区别婚姻,年龄状况,可见头饰意义甚大.也有通过毁饰,即改变身体某些部位的自然形状,达到装饰的目的,同时作为婚姻的一个外在标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广西贵县俚人女子出嫁,必先折去两个牙齿.也可通过其他饰物的变化来说明婚姻状况.海南黎人,"幼年人耳垂大环,或银或铜,亦随贫富为之,以为观也.未娶亲者多用之,成亲后则无"[14].说明婚姻与服饰文化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2,基于信仰服饰历史景观①伊斯兰教信仰服饰历史景观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崇尚白,黑,绿三色.因此,回民的盖头,无论在广州,海南,泉州等沿海地区,还是在内地,一般都是白,青,绿三种颜色.王岱舆在《正教真诠?正命》中写道:"五色之中,惟白最吉".因此,他(她)们戴白帽,蒙白纱,穿白衬衫,朝觐时穿白戒衣,归真后裹白布.戴白帽,穿白衣已成为回族服饰习俗的特点之一.回民男子喜戴无檐小白帽,因为在礼拜叩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为了方便,他们就戴上了无檐小白帽.回族因地区,季节不同而帽饰有别,海南岛回族在白帽上绣出"清真言"的阿拉伯文字(回族服饰中,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禁用人物,动物,鸟虫等形象,故常用花卉图案与阿拉伯文字图案);北方回民冬天由于天冷头凉,多戴蓝,黑平绒或呢子圆帽;宁夏山区哲合林耶教派回民多戴六角帽.回族服装以蔽体为主要目的,以裸体为丑.回族在衣着上体现了伊斯兰教的长密服饰审美特点,穆圣曾说:"火狱中的两种人, 我不愿看他们……二是妇女,身穿透明的服装,趾高气扬,自迷而迷人.头饰如驼峰,东倒西歪,这般人,不得进乐园,连乐园的气息也嗅不到"[15].因此,回族妇女戴盖头,"裤子多为黑色,很少穿裙"[16],上衣忌坦胸露背,男子的衣袖和裤腿较为宽阔,如对胸唐装或长衫裤.②图腾崇拜服饰历史景观岭南少数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恶劣,其精神文化发展,分割闭塞,反映出信仰内容庞杂,多种信仰盛行.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形式,认为每个民族都起源于一种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就是他们的图腾, 也就是他们的祖先.畲族崇拜凤凰.施联朱的《畲族风俗志》描述:畲族妇女的服饰别具风格,其中以"凤凰装"最具特色.畲族妇女喜爱红头绳扎的头髻,高高盘在头上,象征着风髻;在衣裳,围裙上刺绣着各种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着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的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那后腰随风飘动的金黄色腰带,象征着凤凰的尾巴;周身悬挂着叮叮当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转[17].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是"畲民求吉意识的反映".瑶族崇拜盘瓠(犬),史载盘瓠"其毛五彩","狗头人身".因此瑶族"好五色衣裳","穿狗尾衫".相传盘瓠狩猎坠崖死时,"口流鲜血,沿子胸而下,子衰之.自后缝衣,必纫红线两条,交叉于胸,所以为纪念也".据《广东北江瑶人的传说与歌谣》:"瑶人男人身穿之衣,均有织成五采花纹之布缝贴其上,盖传言其祖宗为一五采毛之犬也."明人王士性《桂海志续》云:"女则用五采缯帛缀于两袖,前襟至腰,后幅垂至膝下,名狗尾衫,示不忘祖也".至今,广西南丹"白裤瑶"男子的裤管上,绣有五根红线,以象征盘瓠坠崖后,5个手指在膝上留下的血印;广西龙胜县的"红头瑶"妇女服饰在衣背上各有两枚对称的"狗爪",称为"盘王爪",象征对盘瓠的崇拜.这种狗尾衫,至今仍存在少数瑶族支系中,如广西有许多瑶族支系的衣服都要按传统模拟狗的形状,妇女喜欢将衣服裁剪得前短后长,像是狗的尾巴,男人的衣服则模拟狗的首,尾,耳缝制作装饰.海南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雕题国"(意即文身).《礼记?王制》载:"南方日蛮,雕题交5止".《史记?赵世家》载南方"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索隐:"刘氏云:今珠崖,儋耳谓之瓯人."可见,海南黎族的文身是非常早的.文身是为了求得图腾神的保佑.在水中活动时,"以象龙子",目的是"以避蛟龙之害"[18].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的历史时期,面对大自然的威慑,为防止各种可能的伤害,只有祈求神灵祖先的庇护,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安全,从而形成岭南少数民族各种非物质服饰历史景观.三,小结岭南少数民族种类多,分布广阔,居住的地理环境多为交通闭塞的山区,互相交流困难,加上农耕文化的自给自足方式,形成了服饰文化地理上的错落分布,"各民族间,服饰纷呈"的局面,服饰文化内涵丰富.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明显差异.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又共同之处,由于岭南少数民族有共同的族源,共同的地理环境,同居一一地构成了重要的民族地缘关系,也导致了各民族之间长期共生共存的外部窄间联系,及其服饰习俗上相互问的互容与互补,所以物质服饰文化景观L有很多共性: (1)服饰原料多就地取材,自织,白染(染料是用不计成本,本地自产的蓝靛)的衣裙挑花刺绣式样繁多,工艺水平高,普遍着衣裤,衣裙等短装,多穿耐脏的蓝,蓝黑色衣服;(2)讲究头饰,以保护头部或头发在山野穿梭时不受荆棘芒草的刺割和撕扯; (3)不太注重脚饰,多跣足;(4)服饰风格简单而古朴.长期生活在山区的岭南少数民族,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都比较恶劣,服饰以实用为主,即使有了一些饰物点缀,也只是取之自然之物,简单而古朴.总之,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与岭南湿热的气候,高山, 丘陵的地形地理环境以及其山地游耕和狩猎经济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同时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也有明显差异.因服饰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图腾崇拜及历史文化积累无声的表达,各民族服饰景观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景观的鲜明特征,如黎族妇女文身,喜穿筒裙;壮族尚黑;瑶族好五色斑衣;苗族服饰图案精美,色彩艳丽;回族服饰与其他民族之不同处,主要在于头部,男子的圆形无沿小白帽和妇女的盖头;畲族喜穿风凰衣;满族的旗袍等,反映少数民族服饰与所处自然和历史人文环境相适应和相协调,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参考文献:[1]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志?少数民族志.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卜2.[2](清)张庆长.黎岐纪闻.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117.[3](清)张庆长.黎岐纪闻.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119.[4]莫家仁,陆群和.广西少数民族.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6.[5]晋书.册8,卷97.[6]范秀娟.黑色:神性与诗意——试析黑衣壮服饰"以黑为美"的文化成因.广西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72—175.[7]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8]司徒尚纪.珠江传.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169—170.[9]任国荣.广西瑶山两月观察记载亚洲民族考古(第二辑). 台湾南天书局,1978:14.[10]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志?少数民族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19—12o.[11]周尚意,孔翔,朱弦着:文化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6.[12](清)同治.连州忠,卷八瑶排志.[13]江应梁.瑶人之衣饰.载刘耀荃,李默编.乳源瑶族调查资料汇编.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铅印本),1986:18o一190.[14](清)张庆长.黎岐纪闻.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118.[15]张治江.伊斯兰教文化.长春出版社.1992:437--438.[16]姜樾,董小俊.海南伊斯兰文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54.[17]施联朱.岔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8](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谈自然地理环境对东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基本内容
其次,苗族服饰的色彩也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湘西地区的苗族服饰以 青色、蓝色为主,这是因为在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中,山青水蓝,相应的颜色更 能够引人注目。而黔东地区的苗族服饰则以红色、黄色等较为明亮的颜色为主,
基本内容
这是因为该地区以山地为主,红色和黄色等较为显眼的颜色更能够在绿色的 山林中引起人们的注意。
自然地理环境对东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3、自然环境对服饰式样的影响: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为少数民族的服饰式样 提供了灵感。如朝鲜族的短衣长裙,就是受到了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既方 便行动又利于保暖。
自然地理环境对东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4、自然环境对服饰色彩的影响: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服饰的色彩产生了影 响。例如,白雪皑皑的冬季使得当地少数民族的服饰更倾向于暖色调,而绿色的 森林和草原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冷色调的服饰。
自然地理环境对东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对服饰材料的影响: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少数民族提供了 多样化的服饰材料。如满族的兽皮服饰,多采用狗皮、鹿皮等兽皮材料,这与其 所处的自然环境中的动物资源丰富有关。
自然地理环境对东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2、自然环境对服饰风格的影响: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为保暖的需要,少数 民族的服饰风格多厚重且长。如蒙古族的长袍,长度过膝,领子高耸,袖子肥大, 具有很强的保暖性能。
基本内容
和鞋子;丝织品则因其柔软光滑,成为了女性的主要服饰材料。
基本内容
2、服饰风格:凉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为彝族服饰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灵感。 在不同的海拔和气候条件下,彝族人民的服饰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例如,在 高寒地区,彝族服饰注重保暖性,衣物较为厚重;而在河谷地区,由于气候较为 炎热,彝族服饰则注重透气性,以轻薄为主。
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地理环境
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地理环境(2009-11-08 20:29:37)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
一个民族服饰的形成除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有55个,人口虽然占全国人中的约8% ,居住面积却约占全国面积的50%-60%,由于他们居住的地区地形、气候、植物、矿产资源、农业生产,以及他们宗教信仰有相同也有不同,随之形成的服饰也有其共性和个性,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种的服饰艺术,让我们体会到了少数民族顺应自然,热爱生活,勤劳智慧的灿烂文化。
青藏高寒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地理环境青藏高寒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在这因新构造运动大幅度的差别上升造成地势高峻,地貌复杂的山原上,居住着藏族,门巴族、珞巴族、裕固族、土族等少数民族。
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气压低,日照强,高原形成了气温低、日温差大,干温季分明,干季多大风,湿季多夜雨的特点。
为了适应这样的高寒气候,这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利用高原牧区丰富的动物皮毛制成皮袍、皮靴、皮帽用防寒,同时,在皮袍的制作上多采用开胸、长袖连接下身摆裙,以应付高原地区温度变化大,天气变化异常的恶劣气候,以藏族男子为例:袍内着布衣或袒胸,中午炎热时褪下缠于腰间,早晚寒冷时穿好,只露出右臂便于劳作。
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为方便放牧抵御猛兽,他们的服饰设计上采用腰带短、长刀、火石等饰品,由于深受佛教影响,藏族和门巴族服饰上多戴佛珠,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少数民族腰间挂有银饰和铜饰的品种形式繁多,走动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西北干旱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地理环境西北干旱区是广阔的欧亚大陆草原、荒漠区的一部分,地处内陆四周多山,夏季风的影响微弱,气候属于半干旱、干旱和极干旱,气候长期干燥,冬夏气温变化剧烈,大陆性气候显著。
本区少数民族数量较多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这一地区服饰的共同特点在于服装在样式上设计简洁,服装饰品少,服装面料多采用适于夏季高温干燥天气的绸子和冬季保暖性能好的土布,女装多为裙装,自胸间捏多褶,下裳宽大,男装多为长裤、长筒革靴(回族除外)裤腿扎进长筒靴,有防寒的功效。
我国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
我国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陈计兵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系邮编:054001邮箱:服饰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创造物,除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们也将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等人文因素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成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
服饰作为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用,其次是装饰美观。
我国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南方地区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黄土高原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且多风沙,这种气候影响着该地服饰文化的形成。
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冬天人们穿着老羊皮袄,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
夏季白布的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夹儿,是这一地区典型的民族服装。
人们冬天穿的老羊皮袄不仅起到保暖御寒的作用,而且也是因为这里生态脆弱,土地生产力低,人们也以放羊为生,所以选用羊皮做其材料,而头上的白羊肚手巾也是为了防风沙,也体现了当地的淳朴的民风。
夏季这里炎热又多暴雨,穿着白布的尕汗褡儿,青布的黑夹夹儿,颜色不易吸热,让人感觉清爽凉快。
也正是由于这种恶劣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气候条件使黄土地上人们的服装另有一番情景,使其服饰文化独具特色。
2.北方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服饰文化的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北方东部平原地区主要指华北平原、山东丘陵、东北平原等地区,这里是重要的农耕地带和人口集中区域。
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主要以汉族为主,服饰与其他地区民族服饰相比较简洁,又因为这里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冷夏热,温差大,所以人们根据季节变化调适着装。
该地区在一年之中,夏季和冬季的时间较长。
每逢夏季,这里的人们一般着短装,穿短衣,短裤,清爽凉快;衣服的颜色多为不易吸热的浅色,质地多为的确良或其他易吸汗的布料;农忙时,农民们在田地里耕作,为了遮阳,常戴草帽。
冬季这里天气寒冷,而且经常刮风,为了保暖御寒,人们一般穿厚实的棉衣棉裤,脚上穿棉鞋或棉靴,外出时头上戴棉帽,手戴棉手套;而且东北地区纬与华北相比,纬度更靠北,所以冬季更寒冷,这里的冬季服饰更要厚重或者为皮制服饰以遮风驱寒。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现状文化视角分析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现状文化视角分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包括服饰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丰富多彩,反映了各民族的地域特色、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
在现代社会,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不少传统服饰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将从文化视角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现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挑战。
一、传统服饰的地域与民族特色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地域与民族特色上有其独特之处。
藏族传统服饰以藏袍、长袍、长靴、藏袍等为主,色调多为鲜艳的红、蓝、绿、黄等颜色,它们反映了高原地区的气候、地貌特点和宗教信仰。
而蒙古族传统服饰则以长袍、长靴、贝子帽等为主,象征着草原民族的勇敢和豪迈。
彝族、壮族、哈尼族、傣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也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传承。
二、现代社会对传统服饰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
现代化的冲击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衰退,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的居住地也发生了改变,许多民族的传统服饰在都市化的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
时尚产业的兴起推动了服饰的多元化,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时尚、舒适、实用的服饰,而并非传统的民族服饰。
国际文化的冲击也使得一些少数民族不再以传统服饰为荣,而是向国际化的服饰文化靠拢,选择西方化的服饰风格。
三、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现状及意义在当代社会,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传统服饰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服饰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的历史和民俗风情,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也是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象征和标志。
传统服饰在丰富了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也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了灵感和素材,对于时尚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在面临现代社会的冲击之下,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高考热点专题 民族服饰与地理
热点素材 1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地处中高纬地区,气候较为寒冷,人们冬天常穿皮衣,除毛皮具有良好的防 御保暖性能外,更因当地自然条件不宜植棉,而在严寒气候条件下,兽类的皮毛长得特别 丰厚,保暖防寒性能好。例如:大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族,“食肉寝皮”是鄂伦春族的传 统生活方式,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人独具匠心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毛皮服饰文 化。
热点素材 4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因此,民族服饰多种多样,因他们的生活、 生产方式、文化因素而各不相同。彝族不同支系服装各异,有其独特的文化渊源,大小凉 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 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须。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 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 西南地区还有一个很具地方特色的民族,就是哈尼族。哈尼族服饰无论在原料、色彩、 款式、装饰手法等,无不与梯田农耕生产密切相关。哈尼族崇尚黑色,无论男女,其服装 均以黑色为主基调。黑色,对高山农耕生产者来说在保暖、耐脏、耐磨等方面都有独特优 势。上紧下松的服装特点:一是为在山高谷深的自然环境中上坡下坡行走方便,二是便于 梯田中的生产,体现出哈尼族对哀牢山自然环境与梯田稻作农业的适应性。
不同地区文化都留下环境的烙印,下图所示的地区拥有延绵的雪山,成群的牦牛,藏 族服饰、青稞酒、酥油茶等都是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据此完成 1~2 题。
1.图文材料描述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解析 由图文材料描述可知,该地区为青藏高原。选 C。 答案 C
(1)A 地气候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 的美誉,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试分析地形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3)从劳动的角度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分析惠安女“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 浪费裤”服饰特点的好处。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服饰色彩的影响 以近代江南 闽南地区民间服饰为例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自然地理环境对民族服饰色彩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候条件 是决定民族服饰色彩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寒冷地区,如北欧和蒙古等地区,人 们多穿着深色系的衣服,以吸收太阳光和保暖;而在热带地区,如印度和非洲等 地区,人们则更倾向于穿着浅色系的衣服,以避免太阳辐射和保持凉爽。
文献综述
地理环境差异对服饰色彩的影响
2.地形与地貌:不同地形与地貌也会影响当地服饰的色彩。例如,闽南地区 多山,耕地有限,人们更倾向于穿着简朴实用的服饰。因此,该地区的服饰色彩 多以素色、淡色为主,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色。
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色 彩特征
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色彩特征
1.江南地区:由于江南地区气候湿润、水网密布,人们常穿着蓝印花布做的 服饰。这种服饰的色彩以蓝白两色为主,清新淡雅,给人一种水乡特有的韵味。 此外,丝绸也是江南地区的特产,因此,明亮的丝绸色彩也丰富了当地的服饰文 化。
其次,地形地貌也会对民族服饰色彩产生影响。例如,在山区生活的民族, 其服饰多以深色为主,以彰显山峦的雄伟;而在水乡生活的民族,其服饰则多以 浅色为主,以彰显水乡的宁静。此外,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等因素也会对民族服 饰色彩产生影响。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 献,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民族服饰色彩的影响机制和表现形式。其次,结合实际 考察,收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服饰样品,对这些样品进行色彩测量和分析。 同时,对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深入调查,以验证文献资料的 可靠性。
服饰色彩的文化内涵
2.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对服饰色彩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江南地区的道教 文化崇尚自然、清净,因此该地区的服饰色彩中白色和灰色较为常见。而闽南地 区的佛教文化盛行,黄色和白色成为该地区的代表性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与地理环境服饰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创造物,由于它所具有的明显的使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功用,使它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参照物。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是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基于对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适应,以及在对精神世界(真、善、美)的追求中逐步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各异的文化心理品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迷人的宗教神话色彩,而且由于各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时,尚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和相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形态,因此其服饰的历时性和丰富性更为世界其他国家所罕见。
为了让这一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文化人类学和服饰心理社会学意义上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本文力图以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为指导,剖析解读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
目的在于推进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尽一点自己的力量。
一、少数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文化形态是人类适应地理环境的结果。
服饰作为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用。
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资料极为匮乏的古代,还是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现代,都概莫能外。
每个民族出于自己所处的地域空间、气候条件、水文状况等地理环境不同,对服饰实用功能的选择和要求自然也就不同。
因此,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服饰的实用性,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
当然,地理环境对服饰实用性的决定作用会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生产力水平越低,地理环境对服饰实用性的作用就会越大,反之就会被逐渐弱化。
首先,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为不同的服饰类型的最初形成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不同地理环境内的经济文化类型来发生作用的。
所谓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活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类型的综合体。
属于鱼猎采集经济文化类型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族,主要生活在人烟稀少、气候寒冷的大小兴安岭以及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的茫茫林海和沿江两岸。
解放前还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原始公社制残余,过着具有浓厚原始色彩的捕鱼、狩猎、采集生活。
鱼兽等动物的肉和皮毛是他们衣食的主要物质来源。
他们的服饰多以野生的鱼皮和狍、鹿、犴等兽皮为原材料,经过简单的熟制,加工成保暖性强、防水隔潮的以袍式为主的服装、鞋、靴、帽及手套等。
这类服装颜色多为本色,式样比较单调,其实用价值大大高于审美价值。
属于草原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的蒙古、藏、哈萨克、裕固、柯尔克孜、达斡尔等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和青藏高原一带。
他们均以畜牧为生计,因此食肉、喝奶、穿皮毛制品便构成了他们鲜明的生活、文化特征。
与渔猎民族相比,他们的生产力较高,能够利用人工放牧的牲畜比较稳定地满足自己在吃穿住行方面的基本需求,并在以物易物的交换中满足自己更高的生活需求。
为适应四季分明、寒冷、干旱、风沙大等气候条件,其服饰的区域性特征为:冬装多以牲禽的皮毛或经过不同程度加工的毛织品为原料;夏装多以毛织品或棉织品为原料,手工制成宽松肥大、保暖实用的以袍式为主,靴鞋、袜、帽、头巾皆备的服装。
服装的色彩较为多样,制作的工艺也较为精细,不仅注重服装的实用性,而且也较多地注意到了服饰的审美功能。
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的有西北地区的维吾尔、土、东乡、保安、撤拉等民族,东南地区的所有少数民族和东北地区的朝鲜族、满族等。
这一类型区的各民族,大都通过对土地的耕作来获取更丰富的粮棉桑麻油等生活资料。
为适应较为湿热的气候的需要,服装季节变化不大,其服饰的区域性特征是:原料不再局限于动物的皮毛,而更多采用了自织自染的棉麻土布为主要原料,并以单薄、短小、灵活的衣裙、衣裤为主,式样繁多,并绣有各种精美的纹样和图案。
服装的色彩更加丰富,工艺性也更加突出。
其次,地理环境对服饰实用性的决定性作用还表现在,在特定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特殊产业和生产方式对服装款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北方民族以畜牧业为主,宽松肥大的袍式服装适合其游牧生产生活的需要。
传统的蒙古靴靴尖上翘、靴体肥大是为了在草地上行走减少阻力,和从马鞍上跌落时便于脚从靴中脱出。
同是袍服,渔猎民族的袍服就与畜牧民族的袍服不同,为了狩猎者上下马或在林中奔跑追逐野兽的方便,鄂伦春、鄂温克族的猎人的袍服下摆要开四个衩,而蒙古族、藏族却不开衩。
以稻作农耕为主的南方各民族,穿着短装型衣裙、衣裤显然比袍式服装更适宜水田劳作。
尽管在每个经济文化类型区域内生存着的不同族体,大多都以一种共同的方式从各自生息的土地上获取类似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形成了各个区域内诸民族的共同物质和文化特征,然而由于我国草原畜牧和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域分布特别广泛,同一类型区域内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差异又很大,即便是同处一个经济文化类型也可从中划分出若干有着不同程度差异的小类型。
与此相适应,每个类型中诸民族的服饰又会在其共同性上产生出某些差异性来。
这无疑是地理环境决定服饰实用性的又一例证。
二、少数民族服饰与共同文化心理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民族服饰的形成伴随着一个民族文明的产生经历过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人类的早期,处于氏族、部族发展阶段上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其极为简单的服饰类型更多地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在那时,服饰作为诸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结构一部分的外部表征,即服饰文化的个性特征,尚未完全形成。
服饰所表现的更多的是地域间的差别和其实用价值取向,而非民族人文意义上的差别和其审美价值取向。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有民族特征的服饰才逐渐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定型。
当这种表徵民族文化的个性服饰一旦定型,也就是说当服饰日益具有共同文化心理的象征意义时,它就会被这个群体所接受,并反过来成为强化这种共同文化心理的有效途径。
我国现已识别的55个少数民族大多数聚居在我国的西北、西南、东北以及青藏高原等生存条件较为恶劣的边疆地区。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那里的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大多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状态之中,缺少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很少受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处于一种远离经济、社会、文化主流的边缘化状态。
特别是边陲和山区,由于地缘造成的自然封闭性显得尤为突出。
在占国土64%、地大物博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居住方式大分散小聚居,活动范围相对狭小,各少数民族在相对隔绝的地域空间中,独立地生发、形成了具有本民族自己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的服装、服饰来。
这种民族服饰个性物征的形成,在其特定区域内的群体中,是随着最初服饰的个体表达而被不断推进的。
当群体中某个个体或某些个体的服饰被周围的人接受,它就会被普遍穿着,进而作为一种共同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被认同,并得以积淀,而后在不断选择那种能够明确表示本民族文化个性的衣着过程中,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特有的外部表徵与符号被长久地固定和保留下来。
这些民族服装、服饰通常不仅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更映射出处于不同人文生态环境中各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所具有的鲜明个性特征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在表现诸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同时,已成为构成诸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重要因素。
只要到过少数民族地区,或对少数民族服饰稍有了解的人,就不难对一些服饰在民族文化层面上作出区分。
同样身着长袍,袒露右臂者一定是生活于青藏高原的藏族,而非生活于内蒙古草原的蒙古族;身着多节多褶多色长裙、头顶“头盖”者,必定是生活在四川凉山的彝族姑娘;上着短衣,下着长长筒裙的,一定是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女子;虽说都是短衣长裙,但朝鲜族女子上衣上那美丽的飘带和袍状的长裙,绝难使你将二者混淆;而纳西族女子背上披着的“七星戴月”更是独具特点,令人过目不忘,联想起美丽的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
再以少数民族的头饰和帽子为例。
只要是头戴牛角状银制头饰的,使可断定是贵州的苗族姑娘;头戴小花帽、梳着满头小辫儿的,一定是维吾尔族姑娘;而有着风花雪月寓意的姑娘头饰,立刻就会让人想起生活在云南苍山洱海边的大理白族姑娘;一见到男子头上的“天菩萨”、“英雄结”,便知是老彝胞;而盘凤凰头饰的一定是生活在福建、浙江一带的畲族妇女;在小花帽上装饰有一束美丽羽毛的是哈萨克族姑娘;柯尔克孜族男子喜戴翻着黑边的白顶呢帽;最为常见的还是回族男子戴的白布圆帽。
透过这些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服装服饰,我们不仅可以对其所属民族做出大致判断,而且能够程度不同地感受到中国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品格,以及某种神秘奇特而又难于言表的东西。
如内蒙古族的粗犷豪放;藏族的坚韧善良;哈萨克族的勇敢骠悍;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人的纯朴敦厚;维吾尔族的热情奔放;以及朝鲜族姑娘的谦恭温顺和傣族姑娘清净淡雅等。
总之,我们可以由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民族的服饰与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素质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民族性格有着一一对应的内在联系。
三、少数民族服饰与审美情趣审美价值是服饰追求的基本功能之一。
从远古人类服饰的产生到现代服饰的发展变化,始终都离不开人类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理驱动。
毫不例外,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形成与发展同样也受到各民族审美意识与审美观念的深刻影响。
如果说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是各民族服饰形成和发展的客观条件,那么审美心理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主观因素,是在客观必然和主观需要基础上的一种主观能动的反应与创造。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一向以其鲜明的色彩、精美的工艺、各异的样式和独特的风韵著称于世,其间所表现出的美是极其丰富和多样的。
不同的色彩偏好。
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的不同,反映在审美心理上便有了不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产生了对颜色、色彩的不同偏好。
蒙古族、藏族以牧业为主,崇尚与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相适应的黄、紫、绿、兰、红、白等显示华贵的色彩。
她们在服装的质地上喜欢选择贵重的衣料,并在衣领,衣襟等处着意进行装饰。
首饰喜欢以贵重、色彩艳丽的材料为主,如红珊瑚、绿松石等,并讲究粗大壮硕、数量繁多以显示其富足。
因为在他们看来富足便是美。
朝鲜族则以白衣素服显示其端庄自然之美,她们的衣裙多为单一颜色,不喜镶花边、佩戴首饰。
苗族自古“好五色衣裳”,十分重视衣服的色彩和装饰,喜欢在领、襟、环肩、袖口和裙子等处都绣满五颜六色的花纹图案,并在头、颈、胸前、手腕上戴满了各种各样的银饰,使其服饰在艳丽之中显出某种凝重。
由于苗族的这一服饰传统,他们在服饰色彩的使用和搭配上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彝族则尚黑崇黄,以黑色为尊贵,以红色和黄色为喜庆和华美,因此,在其服饰中,黑色是最为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