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工程案例分析-机器人技术(第二章-机器人动力学)

合集下载

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及控制

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及控制

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及控制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在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是支撑其运动和控制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文将围绕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及控制展开讨论,探究其原理与应用。

一、机器人运动学分析1. 关节坐标和笛卡尔坐标系机器人运动学主要涉及的两种坐标系为关节坐标系和笛卡尔坐标系。

关节坐标系描述机器人每个关节的转动,而笛卡尔坐标系则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

2. 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正运动学问题是指已知机器人每个关节的位置和姿态,求解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逆运动学问题则是已知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求解机器人每个关节的位置和姿态。

解决机器人正逆运动学问题对于实现精确控制非常重要。

3. DH参数建模DH参数建模是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中的重要方法。

它基于丹尼尔贝维特-哈特伯格(Denavit-Hartenberg, DH)方法,将机器人的每个关节看作旋转和平移运动的连续组合。

通过矩阵变换,可以得到机器人各个关节之间的位置和姿态关系。

二、机器人动力学分析1. 动力学基本理论机器人动力学研究的是机器人在力、力矩作用下的运动学规律。

通过牛顿-欧拉方法或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包括质量、惯性、重力、摩擦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能够描述机器人在力学环境中的行为。

2. 关节力和末端力机器人动力学分析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求解机器人各个关节的力。

关节力是指作用在机器人各个关节上的力和力矩,它对于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求解末端执行器的力,这关系到机器人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对外界环境施加合适的力。

3. 动力学参数辨识为了建立精确的机器人动力学模型,需要准确测量机器人的动力学参数。

动力学参数包括质量、惯性、摩擦等因素。

动力学参数辨识是通过实验方法,对机器人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和估计的过程。

智能机器人技术导论 课件 第二章:机器人系统基础

智能机器人技术导论 课件  第二章:机器人系统基础

1.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下一点P坐标表示
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也称笛卡尔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任意一点P的坐标(x,y,z) 进行表示。
空间任意位置可以沿着X,Y,Z轴来获 得。
直角坐标系型机械臂(PPP )
直角坐标系型机械臂运动是X,Y,Z三 轴平动。
PPP的作业空间是一个长方体
直角坐标系机械臂模型
3.三自由度手腕同样是俯仰型和回转型的组 合。常用的结构PPR,RRR,PRR,RPR。三自由度 手腕的运动空间是一个立体空间。
3.机械臂组成——臂部
● 臂部可由大臂、小臂或多臂所组成,其作用是支 撑手部和腕部,并且可以通过伸缩、回转、俯仰 和升降等运动改变手部的空间位置。
机械臂简图
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手爪
操作工具——喷枪
手部——按加持原理分类
手部——按夹持方式——机械钳爪式
手部又可分为机械钳爪式和吸附式两大类
内撑式钳爪
外夹式钳爪
手部——按夹持方式——吸附式
吸附式手部可分为磁力吸附式和真空吸附式两种
磁力吸附式
真空吸附式
2.机械臂组成——腕部
● 腕部是连接手部和手臂的部件,并可用来调整被 抓取物件的方姿势。
● 腕部的设计一般依据作业任务的运动空间和轨迹 来选取不同的类型结构。
机械臂简图
腕部设计分类
● 自由度是指机械手各运动部件在三维空间坐标轴上所具有的独立运动数。
腕部设计
腕部
1.一般单自由度手腕的运动形式为俯仰型( 用字母P表示)或回转型(我们用字母R表示 )。单自由度手腕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线。
2.二自由度手腕则是俯仰型和回转型的组合 。可以组合成双俯仰型和俯仰回转型,但是 不能构成双回转型。二自由度手腕的运动空 间是一个面。

机器人控制中的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机器人控制中的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机器人控制中的力学和动力学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器人控制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机器人的控制需要进行力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而这也是机器人控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探究机器人控制中的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以及它对机器人控制的重要性。

一、机器人控制中的力学分析在机器人控制中,力学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它主要研究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以及分布情况等。

力学分析还可以用来确定机器人的轨迹、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

力学分析是机器人控制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

在力学分析中,我们需要对机器人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研究和分析,例如机械臂、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研究机器人所受到的各种力和力矩,以及机器人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力学变量。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工作可靠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数据。

二、机器人控制中的动力学分析与力学分析相比,机器人控制中的动力学分析则更加复杂和深奥。

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力和加速度,以及机器人的动态特性和运动规律等。

动力学分析不仅需要考虑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还需要考虑机器人的惯性和运动引起的所产生的力。

在动力学分析中,我们需要对机器人的所有零部件进行力学分析,包括驱动器、电机、传动系统和机械臂等。

我们还需要对机器人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例如机器人的惯性、转动惯量和质心位置等。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机器人的动态方程,进而预测机器人的运动规律和运动速度等信息。

三、机器人控制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的重要性在机器人控制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工作可靠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数据。

同时,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机器人的运动规律和运动速度等信息,从而优化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在机器人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机器人所受到的各种力和力矩的不同,机器人的零部件和传动系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和老化。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第一章介绍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是机器人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本文将从动力学和控制这两个方面来分别探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机器人动力学2.1 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的运动学研究主要研究机器人运动的几何特征,即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等问题。

机器人运动学是机器人技术中最基础的部分,因为它是研究机器人运动原理的基础,也是控制机器人运动的前提。

机器人运动学包括正逆变换和坐标转换等内容。

2.2 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研究的是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变化规律,机器人的运动学只研究了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等几何特征,而机器人动力学则研究了机器人的运动和力学相互关系。

机器人动力学主要包括牛顿-欧拉动力学原理、拉格朗日动力学原理和Kane方法等内容。

第三章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3.1 机器人控制基础机器人控制的基础知识包括机器人运动规划、传感器的选择、控制算法设计等。

机器人运动规划是建立在机器人运动学之上的,它是指根据机器人的初始位置和姿态,以及目标位置和姿态,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的过程。

传感器的选择也是机器人控制中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采集到有用的信息,才能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控制。

3.2 机器人运动控制机器人运动控制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开环控制是机器人最初采用的控制方式,它是指根据预设的控制指令,直接将机器人控制到所需的位置,但这种控制方式缺乏反馈信息,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因此闭环控制是机器人现在广泛采用的控制方式,它是指机器人控制器根据机器人位置和姿态的反馈信息对机器人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机器人的精确控制。

第四章总结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是机器人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为机器人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还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主要从机器人的动力学和控制这两个方面来阐述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机器人运动学、运动控制、机器人动力学等相关的知识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机器人技术解析与应用案例分享

机器人技术解析与应用案例分享

机器人技术解析与应用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注重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希望通过机器人来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工作方式。

本文将从技术解析和应用案例两个方面来探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技术解析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

机器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控制技术机器人的最基本部分就是机械组件,它们负责机器人的动力输出和运动控制。

这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运动部件和机器人的类型。

2.电气控制技术在机械组件之上,还需要加上电气控制技术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电气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了传感器的应用、电机的控制、运动算法的编写等。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算法的发展,机器人的运动效果和准确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3.软件控制技术机器人的软件控制技术也非常重要,需要通过程序来控制机器人的行为。

这方面的技术包括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视觉处理等等。

软件控制技术是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让机器人具备更加智能化的能力。

应用案例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医疗到教育,各个领域都有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案例。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案例:1.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最早的应用之一,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出现。

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制造业,可以用来完成很多重复性高、风险大、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目前在汽车制造等领域,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2.智能家居机器人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流行,智能家居机器人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智能家居机器人可以与智能家居中的其他设备连接,实现对家居环境的监控和管控。

例如机器人清洁助手可以完成家居清扫等工作,可以大幅缩短家庭清理的时间。

3.教育机器人教育机器人也是一个比较新兴的领域。

教育机器人可以帮助儿童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机器人动力学与系统控制

机器人动力学与系统控制

机器人动力学与系统控制机器人学是一门尤为重要的学科,是指研究机器人的构造、设计、操作、控制以及应用的学科。

而机器人动力学与系统控制则是机器人学中的一部分,研究机器人的动力学原理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一、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是研究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学科。

与机器人静力学相对应,机器人动力学通常涉及到机器人的惯性、加速度、速度、动量、力矩等物理量的分析和计算。

机器人的动力学对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机器人的动力学性质,我们可以推导出机器人所需的力矩和关节速度,从而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

例如,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中,就需要通过动力学分析确定机器人的关节力矩,从而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和运动。

二、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是机器人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中,主要用到PID控制等控制算法。

PID控制器是一种常见的控制器,它能够通过测量目标系统的误差信号,从而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系统的控制。

PID控制器的控制性能非常出色,因此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三、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应用在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工业领域中,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

在医学领域中,机器人的控制可以实现微创手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此外,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也在智能制造、军事科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

总之,机器人动力学与系统控制是机器人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可以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和运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应用也将会变得更加广泛。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工业制造中的自动化生产线,到医疗领域的手术机器人,再到家庭服务中的智能机器人,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而机器人能够如此高效、精准地完成各种任务,离不开其核心的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就像是机器人的“大脑”,它负责指挥机器人的动作、感知环境、处理信息以及做出决策。

一个优秀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能够使机器人更加灵活、智能和可靠,从而更好地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深入了解一下机器人控制系统。

首先,我们来看工业机器人中的控制系统。

以汽车生产线上的焊接机器人为例,它需要在快速移动的同时,精确地将焊点焊接在指定的位置上,并且要保证焊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了高精度的运动控制算法和传感器反馈技术。

在运动控制方面,控制系统会根据预设的焊接路径和速度,计算出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指令。

通过精确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角,实现机器人手臂的平稳、快速运动。

同时,为了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工件的尺寸偏差、装配误差等,控制系统还会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实际位置和姿态,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通过反馈控制算法对运动指令进行调整,以确保焊接的精度和质量。

在传感器方面,焊接机器人通常配备了激光测距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设备,用于感知工件的位置、形状和焊缝的特征。

这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会实时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经过处理和分析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焊接参数进行优化,例如调整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时间等,从而提高焊接的效率和质量。

除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中的控制系统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应用。

以家用扫地机器人为例,它需要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中自主移动、避开障碍物,并完成清扫任务。

扫地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了基于地图构建和路径规划的算法。

机器人动力学和控制技术研究

机器人动力学和控制技术研究

机器人动力学和控制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机器人的动力学和控制技术是机器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机器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动力学和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一、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是研究机器人运动学和力学的学科,主要涉及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力学特性等方面。

机器人动力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机器人控制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才能实现对机器人的精准控制。

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通常采用质点系统、刚体系统和连续体系统等模型,其中刚体系统模型较为常见。

刚体系统模型的基本假设是机器人是由刚性杆件和旋转关节组成的,机器人的关节是自由度,它们的运动决定了机器人的姿态。

机器人动力学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

机器人的运动学主要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量的计算,它们是机器人动力学分析的基础。

2. 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

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是指将机器人的构型和参数转化为动力学模型,从而建立机器人的系统方程。

3. 机器人的动力学参数辨识。

机器人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是指通过实验等方法估计机器人的动力学参数。

4. 机器人运动的控制。

机器人运动的控制涉及到运动规划、轨迹跟踪、力控制等问题。

二、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对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和实现,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

机器人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PID控制。

PID控制是一种经典控制方法,它通过对误差、误差积分、误差微分等参数的调整,来实现对机器人运动的控制。

PID控制的优点是简单、快速响应,但其缺点是需要对PID参数进行不断的调整,且其鲁棒性不高。

2. 模型预测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优化控制方法,它通过对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预测,来计算出最优控制量并实行控制,以实现对机器人运动的控制。

3.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是一种针对控制对象模型未知或变化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它通过定义自适应参数,实现对控制器的自适应调整,以适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变化。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
DECLSI⁃11 计算机配备有标准外设: 终端和示教盒, 另外还可选配软盘驱 动器、I/ O模块和附加存储器。
技术培训《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
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
机器人控制 系统举例
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
下文以PUMA560 机器人控制系统为例, 说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基 本原理。
PUMA560 机器人操作臂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1⁃38 所示。其控制器是处理器组成的两级控制 系统。DECLSI⁃11 计算机作为上级主控计算机监控下一级的6 个Rock we ll 6503 微处理器。每一个微处理器控制一个关节, 采用PID 控制规律。每一 关节上装有一个增量式数码盘, 检测关节的角位移。数码盘通过接口与上/ 下指针连接, 使微处理器随时读出关节位置。PUMA560 没有采用测速电动机, 而是通过关节位 移的微分得到关节速度, 进行速度反馈。为了获得直流电动机的指令力矩, 微处理器通 过接口与D⁃A 转换相连, 由直流驱动电路供给电动机电流, 调节加在电枢上的电压来 控制电枢电流, 使它维持预期的值。
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
关节控制器有两个伺服环。外环提供位置误差信息, 由6503 微处理器大约每0. 875ms 更新一次。内环由模拟器件和补偿器组成, 用以微分反馈, 起阻尼作用。两 个伺服环的增益(相当于前面所述的Kv 和Kp) 固定不变, 并调到在VAL 程序确定 的速度下的“临界阻尼关节系统” 处理程序。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
1) 坐标变换(直角坐标和关节坐标的相互变换等)。
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
2) 关节插补和轨迹规划, 每隔28ms 向每个关节传送与每个设定点相应的增量 位置更新值。
3) 从6503 微处理器判明各运动关节是否完成它所需的增量运动。 4) 如果机器人是处于连续路径控制方式, 则还要预先做好2)、3) 两条指令以 完成连续路径插补。 总之, 主控级的主要功能是对操作臂动作命令进行处理。VAL 将根据命令说明的 动作要求, 进行坐标变换、轨迹规划和插补运算, 其中路径段时间都为28ms。运算 结果所得参数送往相应关节的数字伺服板, 然后检测各关节的运行情况, 以确定它们是 否正常工作。

机器人应用中的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

机器人应用中的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

机器人应用中的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医疗等领域。

在这些应用中,机器人的动力学与控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机器人的精度、效率等方面。

本文将对机器人应用中的动力学与控制技术进行探讨。

一、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主要研究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特性。

它包括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等方面。

在机器人应用中,动力学是机器人能否完成任务的关键。

机器人运动学是指描述机器人运动的数学模型。

在运动学中,常用的参数有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

机器人的运动学一般分为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正运动学是通过力学方程和几何关系求解机器人的位姿。

而逆运动学是给定机器人的位姿,求解所需关节角度和长度等参数。

机器人动力学是研究机器人运动中的力学特性。

它主要涉及机器人的惯性、质量、力学参数等。

机器人动力学可以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模型来研究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为了保证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机器人动力学需要应用到机器人控制技术中。

二、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是指对机器人进行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机器人控制技术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一种简单的控制方式,它只是根据规定的输入信号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没有反馈控制的过程。

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拾取、移动等。

闭环控制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控制方式,它需要通过测量机器人的输出信号来调整机器人的输入信号,从而使机器人达到所需的控制目标。

闭环控制通常可以通过PID控制算法实现。

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误差的控制算法,其输出信号根据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异来调整机器人的输入信号。

机器人控制技术是机器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在机器人应用中,控制技术不仅决定了机器人的性能和精度,也影响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效率。

因此,机器人的控制技术也需要结合机器人的动力学来进行优化。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一、引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机器人的动力学与控制技术是实现机器人运动和控制的关键。

本文将从机器人动力学和控制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二、机器人动力学1. 机器人动力学概述机器人动力学研究的是机器人的运动和力学特性。

它主要涉及到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运动学研究机器人运动的几何特性和位置关系,而动力学则研究机器人运动的力学特性和物理规律。

2. 运动学运动学是机器人动力学的基础。

它涉及到机器人的位姿、速度和加速度等相关信息。

通过准确的运动学建模,可以实现机器人在空间中的精确定位和路径规划,并进而影响机器人的控制和操作。

3.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机器人运动的力学特性。

它主要关注机器人的力、力矩和惯性等物理量。

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确定机器人系统的力学性质,为机器人的控制和运动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

4. 机器人动力学建模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是机器人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机器人的几何建模和力学建模。

几何建模主要研究机器人的外形和结构,力学建模则研究机器人运动时的力学特性和物理规律。

三、机器人控制技术1. 机器人控制概述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的是如何使机器人按照既定的目标完成相应的任务。

它主要包括模型建立、控制器设计和路径规划等内容。

2. 模型建立模型建立是机器人控制的基础。

通过对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可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反映出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为控制器设计和路径规划提供依据。

3. 控制器设计控制器设计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核心。

它主要涉及到实时控制和轨迹跟踪等内容。

常用的控制器包括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控制器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设计控制器,可以实现机器人的稳定运动和高效操作。

4. 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机器人控制的重要环节。

通过路径规划,可以确定机器人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避免障碍物和优化路径选择。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A*算法、D*算法和RRT算法等。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首先,对机器人动力学和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释和定义。

然后,探讨了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建模方法和参数估计。

接着,介绍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算法。

最后,通过实例演示了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系统的实现过程和实验结果。

1. 引言机器人动力学和控制系统是现代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至关重要。

机器人动力学是研究机器人运动学和力学的学科,而机器人控制系统则是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和执行任务的系统。

本文着重介绍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2.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是描述机器人运动和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

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模型对于机器人的控制至关重要。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运动学建模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是描述机器人运动关系的过程。

运动学方程可以通过坐标变换和几何关系得到。

常用的运动学建模方法包括解析法、迭代法和计算机仿真等。

2.2 动力学建模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是研究机器人运动和受力关系的过程。

动力学方程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和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等原理得到。

动力学建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的质量、惯性、外力和摩擦等因素。

2.3 参数估计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时,需要准确估计模型中的参数。

参数的估计可以通过实验测量、逆向动力学等方法进行。

参数的准确估计对于保证动力学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3.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机器人控制系统是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和执行任务的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机器人的控制要求、环境因素和实际应用等。

3.1 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用于感知机器人周围环境和状态。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力/力矩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选择和布局对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机器人动力学

机器人动力学

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是机器人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主要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行为。

机器人动力学涉及到机器人的运动、力学、控制等方面知识,对于机器人的设计、运动控制和任务完成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机器人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以及应用场景方面进行阐述。

一、机器人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机器人动力学是机器人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主要研究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及其控制。

机器人动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和动力学原理,通过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来描述机器人在不同力场中的运动过程。

二、机器人动力学的运动学模型机器人的运动学描述了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可以分为正解和逆解两个方向。

正解通过已知机器人关节角度或长度,来求解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逆解则是通过已知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来求解机器人关节角度或长度。

三、机器人动力学的动力学模型机器人的动力学描述了机器人在运动时所受到的力和力矩,以及机器人关节的运动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分为正解和逆解两个方向。

正解通过已知机器人关节角度、速度和加速度,来求解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力和力矩。

逆解则是通过已知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力和力矩,来求解机器人关节角度、速度和加速度。

四、机器人动力学的应用场景机器人动力学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可用于控制机器人的姿态和位置,以完成各种生产任务。

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可用于辅助手术和康复训练等。

此外,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还可应用于空间探索、军事作战、环境清理等领域。

总结机器人动力学是机器人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研究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和控制方法。

通过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可以描述机器人在不同力场中的运动过程,并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领域、空间探索等各个领域。

机器人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实例

机器人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实例

机器人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实例第一章机器人技术原理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动作,实现自主感知、决策、执行等功能,从而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繁琐、危险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器人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机械结构、电子控制和人工智能三个方面。

机械结构是机器人的骨架,包括机器人的机械臂、关节、传感器等部件,用于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

电子控制是机器人的大脑,主要由计算机和控制器组成,用于指挥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

人工智能则是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用于实现机器人的感知、认知、决策等智能功能。

第二章机器人技术应用实例1. 工业制造业工业制造业是机器人技术最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

机器人可以完成各种重复性、高精度的工作,如焊接、打磨、喷涂、搬运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机器人也可以应用于危险环境,如密闭空间、高温、有毒区域等,代替人工完成作业,保障人员安全。

例如,FOXCONN的生产线上就大量使用了机器人,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完成手机的生产、组装。

2. 医疗保健机器人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康复训练、病案记录等操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例如,戴维斯公司研发的Surgical Robot系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微创手术,大大减少手术风险。

另外,机器人还可以帮助康复训练,如RoboTherapist可协助患者进行肌肉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3. 农业园艺机器人技术在农业园艺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可以帮助农民完成种植、施肥、喷药等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还可以应用于果园、蔬菜大棚等环境中,自主完成采摘、剪枝等任务。

例如,荷兰的Weed Whacker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除草、修剪等任务,有效减少工时和用工成本。

总之,在各个领域中,机器人技术都有广泛的应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机器人技术的原理,进一步提高机器人技术的智能水平和性能。

自动化控制中的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中的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中的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是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轨迹规划、控制算法等问题。

今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军事防卫等领域,机器人的动力学与控制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机器人动力学在机器人动力学中,主要研究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

机器人的运动学是指研究机器人在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学科,动力学则是研究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力和力矩的学科。

由于机器人有多个自由度,因此它的动力学问题比较复杂,需要用到高等数学和物理学的知识。

在机器人动力学中,还需要进行轨迹规划和运动学分析。

轨迹规划是指通过对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计算出机器人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以便控制系统能够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控制。

运动学分析则是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对其各个关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进行分析,以便控制系统对机器人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二、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主要研究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

在机器人控制中,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对机器人的位置、力、速度和加速度等进行精确控制,以实现机器人的各种任务。

在机器人控制技术中,最重要的是运动控制和位置控制。

运动控制是指对机器人的速度和加速度进行控制,以实现机器人的正常运动;位置控制则是对机器人的位置进行控制,以实现机器人在空间中精确定位和定向。

为了实现机器人的控制,需要利用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和智能控制算法等技术。

除了运动控制和位置控制,还需要进行路径规划和设备控制。

路径规划是指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以便机器人能够按照指定的路径进行运动;设备控制则是指对机器人所需设备的控制,包括传感器、执行器、运动控制器等控制。

三、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的应用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军事防卫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完成重复、危险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1机器人动力分析

1机器人动力分析

机器人动力学分析【摘要】机器人学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前沿学科,涉及到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机械工程、仿生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门学科。

本文基于轨迹优化、齐次坐标及其传递矩阵、运动学模型,应用牛顿-欧拉方法,并对牛顿-欧拉方程进行改进,使改进的方程易于研究者接受,由此建立了机器人工作机构作业的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牛顿-欧拉方程1 动力学分析的概述机器人是一个多自由度的高精度空间运动机械,它由一系列杆件通过旋转关节或移动关节连接起来的开式运动链,这使得机器人动力学分析变得十分复杂,作用在机器人上的外力与关节驱动力矩或驱动力的关系、各关节的驱动功率,不是一般机构分析方法能够解决得了的,必须要针对其采用特殊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机器人动力学分析包括各关节的力分析、力矩分析、驱动力矩或驱动力分析和各关节的驱动功率分析。

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每个关节受到的力和力矩都要受到其相邻杆件的影响,而且每个关节的重力负载和惯性负载随机器人的手臂的位型的变化而变化,在高速条件下,还存在不可忽视的离心力和哥氏力的影响。

因此,机器人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的强耦合的动力学系统,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十分复杂。

动力学研究的是物体运动和元件受力之间的关系。

机器人动力学解决两类问题:动力学正问题和动力学逆问题。

动力学正问题是根据关节驱动力矩或力,计算机器人的运动;动力学逆问题是已知轨迹对应的关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求出所需要的关节力矩和力[1]。

对机器人动力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很多,有拉格朗日方法、牛顿-欧拉方法、凯恩等方法[1]。

牛顿-欧拉方程是基于运动坐标和达朗贝尔建立起来的,没有多余信息,计算速度快,是至今最为有效的逆动力学数值算法之一。

根据理论力学可知,动力学普遍定理有三个: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

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来建立机器人机构动力学方程的方法,是对每个刚体(构件)应用动量定理,得出质心运动方程;应用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建立刚体动态的变化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即刚体与其质心一起的平动规律决定于刚体上作用力的主矢,而刚体相对于质心的转动规律决定于刚体作用力对质心的主矩[2]。

工程学中的智能控制理论应用实例分析

工程学中的智能控制理论应用实例分析

工程学中的智能控制理论应用实例分析1. 引言智能控制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工程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的一种方法。

在工程学中,智能控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机械、电子、自动化、能源等。

本文将以几个实际的应用实例,分析智能控制在工程学中的具体应用。

2. 机器人智能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是工程学中应用智能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制造业中,机器人已经成为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智能控制算法,可以提高机器人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例如,在装配线上,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识别系统感知待装配产品的位置和姿态,然后利用智能控制算法精确地进行装配操作。

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算法,机器人可以逐渐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

另外,智能控制还可以使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的能力。

通过结合感知系统、定位系统和智能算法,机器人可以根据环境中的障碍物和目标位置,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并避开障碍物。

3. 智能家居控制智能家居控制是另一个应用智能控制理论的领域。

智能家居通过将传感器、执行器和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对家庭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在智能家居中,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需求和行为模式,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光照亮度和空气质量等参数。

例如,当家庭成员进入卧室时,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温度和湿度,以提供最佳的睡眠环境。

智能家居还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

例如,当外部温度过高时,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关闭窗帘和调整空调温度,以保持室内的舒适度。

4. 能源系统智能控制能源系统智能控制是工程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通过利用智能控制理论,可以对能源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在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中,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天气情况和能源需求,灵活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和光照面积,以最大程度地捕获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

而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风速和风向,自动调整风力发电机的转速和叶片角度,以实现最佳的发电效率。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是一个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它涉及机器人的运动、力学特性及控制方法。

本文将从机器人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建立的方法,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控制方法,以及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机器人动力学是研究机器人运动的学科,它主要涉及机器人的姿态、速度、加速度等动力学特性。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通过研究机器人各个关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来描述机器人的运动。

然后,根据牛顿力学定律,我们可以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机器人在外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是机器人控制的基础,它可以用来分析机器人的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性能,并进行控制器设计和优化。

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拉格朗日方程法、牛顿-欧拉方程法等。

拉格朗日方程法基于拉格朗日力学原理,通过求解拉格朗日方程来得到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牛顿-欧拉方程法则基于牛顿力学和欧拉动力学原理,通过分析机器人各个部分的作用力和力矩来得到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适用范围,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问题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建模。

除了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控制方法也是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经典控制方法和现代控制方法。

经典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等,它们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来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

现代控制方法则包括自适应控制和最优控制等,它们基于先进的控制理论和方法,通过优化控制策略来提高机器人的控制性能。

不同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机器人应用场景,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设计和控制高效、准确的机器人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驱动和传动装置:用来有效地驱动执行机构的装置,通常采用电 动、液压和汽动,有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二种方式。

传感器:是机器人获取自身状态和环境信息的工具,也是实现闭 环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两种类型, 内部传感器有光电编码器、光栅、关节力矩传感器等;外部传感 器有摄像头、腕力传感器、超声波(声纳)传感器、红外和激光 传感器触觉和接近觉传感器等。
2010年12月7日
图2.4 坐标原点与单位向量的H 变换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17
这个新坐标系的 x、y、z 轴的方向分别是 [ 0,1,0,0 ] T、[ 0,0,1,0 ]
T
和 [ 1,0,0,0 ] T,它是由单位向量的H变换减去这个坐标原点的向量得到的。 这些方向向量相应于变换矩阵的前三列(见式(2.15))。可见,H变换矩阵描述 了一个坐标系绕原参考坐标系旋转和对参考坐标系平移的三个轴的方向和原点的 位置(见图2.4)。如图2.5所示,当对一个向量 n 进行式(2.11)给出的 H 变换 时,原向量 n 可以被认为是在新坐标系描述的那个向量 u ,即被变换了的向量 u 就是相对于参考坐标系描述的向量 n 。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Chapter Ⅱ Robotic Kinematics
2.1 2.2 2.3 2.4 2.5
2010年12月7日
工业机器人系统简介 齐次坐标变换 机器人运动学 逆运动学方程 斯坦福机械手的运动学分析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1
2.1 工业机器人系统简介
•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机器人是1960年由美国Unimation 公司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的,其定型产品为Unimate工业机器人, 有多个系列,如PUMA/560、 PUMA/760 等。 • 工 业 机 器 人 ( Industrial Robot ) 又 称 为 第 一 代 机 器 人 ( First Generation Robot):即可编程、示教再现工业机器人,已进入商 品化、实用化。 • 工业机器人是应用最为成功和广泛的机器人,它的应用涉及到工 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如焊接、搬运、装配、喷漆等。
Rot ( x, θ) =
cosθ 0 sinθ 0 0 1 0 0 Rot ( y, θ) = - sinθ 0 cosθ 0 0 0 0 1 cosθ - sinθ 0 0 sinθ cosθ 0 0 Rot ( z, θ) = 0 0 1 0 0 0 0 1
(2.10)
2010年12月7日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2010年12月7日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2
2.1.1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
• • • • • 结构类型:开链式多关节(连杆)结构 自由度:通用型工业机器人通常有6个自由度(关节) 坐标设置:直角坐标、关节坐标 驱动方式: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 动力:电动、气动、液压
2010年12月7日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16
2.2.6 坐标系 (Coordinate frames)
齐次变换矩阵H由四个列向量组成,它的前三个列向量称为方向向量,由式 (2.8)到式(2.10)的旋转变换(分别绕 x、y、z 轴旋转θ角)确定,第四个列向 量称为平移向量,它的平移分量(沿 x、y、z 轴的平移量)由式(2.6)第四列的前 三个元素确定。如 0 1 0 0
2010年12月7日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5
2.1.2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结构
•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和传动装置、传感器 和控制器四大部分构成(如图)。
记忆、示 教 装置
控制 装置
驱动 装置
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
2010年12月7日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6

执行机构:实现机械手各自由度的关节运动和末端执行器的直角 坐标运动。
(2.6)
因此对向量 u = [ x y z w ]T,经H变换为向量v可表示为 x + aw y + bw z + cw w x/w+a y/w+b z/w+c 1
v=
=
(2.7)
可见,平移实际上是对已知向量 u = [ x y z w ]T 与平移向量 p = [ a b c 1 ]T 相加。
2010年12月7日
z y u ( 7, 3, 2, 1 ) z 0 x • n ( 6, 4, 10, 1 )
0
y
x
图2.5 向量的 H 变换
2010年12月7日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18
2.2.7 相对变换(Relative transformation)
前面介绍的旋转和平移都是相对于一个固定的坐标系而进行的。这样,在已给的例子里
m = a 2 + b2 + c 2
(2.2)
0 x x
图2.2 平面的描述
y y
如图2.2所示,如果将 x-y 平面沿z 轴正 方向平移一个单位距离,构成平面 p,则 p = [ 0 0 1 -1] 即 a = 0, b = 0, c = 1, d = -1,
m = a 2 + b2 + c 2 = 1
v = [ 3 4 5 1 ]T = [ 6 8 10 2 ]T = [ -3 -4 -5 -1]T
在向量中增加一个比例因子 w 是为了方便坐标变换中的矩阵运算。
2010年12月7日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12

平面(Planes)
平面可用一个行矩阵表示,即
z
(2.1)
1
p=[abcd]
p •v
它表示了平面p的法线方向,且距坐标原点的 距离为-d / m,其中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15
2.2.5 旋转变换(Rotation transformation)
如图2.3所示,绕 x, y, z 轴旋转一个θ角 的相应变换是 1 0 0 0 0 cosθ - sinθ 0 0 sinθ cosθ 0 0 0 0 1 z
θ (2.8) 0 θ (2.9) x 图2.3 旋转变换 注意:θ角旋转的正方向遵循 右手螺旋法则(如图2.4所示) θ y
y 0 z x Trans ( 4, -3, 7 ) Rot ( y, 90°) 0 Rot ( z, 90°) x y
H=Trans ( 4, -3, 7 ) Rot ( y, 90°) Rot ( z, 90°) =
0 0 1 0
1 0 0 0
4 -3 7 1
z
(2.11)
坐标系的原点,即零向量 [ 0 0 0 1 ] T 的 H 变换是 [ 4 -3 7 1 ] T,相当于将原点按平移 向量的各个分量进行平移的结果( 如图 2.4 所 示)。如果对 x、y、z 轴的单位向量进行 H变 换,分别得到 [ 4 -2 7 1 ] T 、[ 4 -3 8 1 ] T 和 [ 5 -3 7 1 ] T。这四个向量在图4.4中标出,并 形成了一个新坐标系。
0 0 1 4 1 0 0 -3 Trans ( 4, -3, 7 ) Rot ( y, 90°) Rot ( z, 90°) = 0 1 0 7 0 0 0 1 (2.12)
坐标系首先绕参考坐标系 z 轴旋转90°,然后绕 y 轴旋转 90°,最后平移 4i-3j+7k, 如图4.4所示。如果以相反次序从左到右来进行这些操作:首先对坐标平移4i―3j+7k,然 后将它绕当前坐标系的 y 轴旋转 90°,此时当前坐标系的 y 轴与参考坐标系的 y 轴是相同 的。然后再绕着新坐标系(当前的)坐标系的 z 轴旋转90°,所得结果与前面的方法相同 (见图2.6)。
2010年12月7日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11
2.2.2 点向量和平面的描述
• 点向量(Point vectors)
点向量描述空间的一个点在某个坐标系的空间位置。同一个点在不同坐标系的描述 及位置向量的值也不同。如图2.1中,点p在E坐标系上表示为Ev,在H坐标系上表示为
Hw,显然
v ≠ w。一个点向量可表示为
平面p上任一点v为 v = [ x y 1 1 ]T,它与平面p的点乘为零,即 p • v = 0 平面p上方任一点v,如 v = [ 0 0 2 1 ]T,它与平面p的点乘为一个正数,即 p • v = 1 平面p下方任一点v,如 v = [ 0 0 0 1 ]T,它与平面p的点乘为一个负数,即 p • v = -1 注意:平面 [ 0 0 0 0 ] 无定义。

控制器:是机器人的核心,它负责对机器人的运动和各种动作的 控制及对环境的识别。
2010年12月7日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7
2.1.3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
• 控制结构:现代工业机器人通常采用两级(层)计算机控制结构,底层采用单片 机闭环控制实现对各个关节的控制;上层采用系统机(PC机或工控机)实现各关 节的协调控制(直角坐标运动控制),通常是开环控制。因此机器人是一种半闭 环控制系统。 • • 控制方式:主要有示教再现、可编程控制、遥控和主—从控制等多种方式。 示教-再现(Teaching by doing): 分为示教-存储-再现-操作四步进行。 • 示教:方式有两种:(1) 直接示教-手把手;(2) 间接示教-示教盒控制。 • 存储:保存示教信息。 • 再现:根据需要,读出存储的示教信息向机器人发出重复动作的命令。 • 操作:根据命令完成示教动作。
2010年12月7日
智能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14
2.2.4 平移变换(Translation transformation)
将向量 p = a i + b j + c k 进行平移,其相应的H变换矩阵是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a b c 1
H = Trans ( a b c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