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退化ppt
合集下载
土壤退化类型与防治 ppt课件
土壤退化概述8ppt课件中国土壤退化分类一级二级aa土壤侵蚀aa11水蚀aa22冻融侵蚀aa33重力侵蚀bb土壤沙化bb11悬移风蚀bb22推移风蚀cc土壤盐化cc11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cc22碱化土壤退化概述9ppt课件dd土壤污染dd11无机物包括重金属和盐碱类污染dd22农药污染dd33有机废物污染dd44化学肥料污染dd55污泥矿渣和粉煤灰污染dd66放射性物质污染dd77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污染ee土壤性质恶化ee11土壤板结ee22土壤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ee33土壤酸化ee44土壤养分亏缺ff耕地的非农业占用中国土壤退化分类续土壤退化概述10ppt课件三我国土壤资源的现状与退化的基本态势1
第十四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内容提要
土壤退化的概念和类型 主要类型土壤退化态势和土壤退化的后果
及土壤退化的防治途径与措施 土壤质量的概念 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ppt课件
2
第一节 土壤退化概述
ppt课件
3
土壤退化概述
我国土壤退化总面积达4.6 x 106 km2 ,占全国 土地总面积的40%、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
ppt课件
36
土壤退化类型与防治
四、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
1.基本概念
土壤潜育化: 土壤处于地下水和饱和、过饱和水 长期浸润状态下,在1 m内的土体中某 些层段Eh < 200mV,因Fe、Mn还原而 生成的灰色斑纹层,或腐泥层,或青泥 层,或泥炭层的土壤形成过程。
ppt课件
37
土壤退化类型与防治
以。外力性质为依据,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
水力侵蚀: 重力侵蚀: 冻融侵蚀 风力侵蚀: 人为侵蚀
第十四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内容提要
土壤退化的概念和类型 主要类型土壤退化态势和土壤退化的后果
及土壤退化的防治途径与措施 土壤质量的概念 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ppt课件
2
第一节 土壤退化概述
ppt课件
3
土壤退化概述
我国土壤退化总面积达4.6 x 106 km2 ,占全国 土地总面积的40%、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
ppt课件
36
土壤退化类型与防治
四、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
1.基本概念
土壤潜育化: 土壤处于地下水和饱和、过饱和水 长期浸润状态下,在1 m内的土体中某 些层段Eh < 200mV,因Fe、Mn还原而 生成的灰色斑纹层,或腐泥层,或青泥 层,或泥炭层的土壤形成过程。
ppt课件
37
土壤退化类型与防治
以。外力性质为依据,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
水力侵蚀: 重力侵蚀: 冻融侵蚀 风力侵蚀: 人为侵蚀
完整版环境地质学第十二讲土地退化
3、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
? 土壤沙化、土地荒漠化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3、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
? 土壤盐渍化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3、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
? 土壤污染
? 土壤的矿物质组成
土壤矿物质一般占土壤固体重量的 95﹪以上,构成土壤的骨架, 对土壤的性质有极大影响。按其成因可将土壤中的矿物质分为原 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类。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1、土壤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Pb
Cr
0-400
10 200-300
1、土壤
? 土壤的构造
土壤层
国际代号 O H A B
凋落物层 泥炭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土层名称
厚度(cm)
表土层(耕作层
20
或熟土层)
犁底层
6-8
B
淀积层
心土层
20-30
C
母质层
底土层
R (a)
母岩层
(b)
图4-1 土壤构造的综合图式 (a)土壤的自然剖面;( b)土壤的耕作土剖面
第十二讲 土地退化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1、土壤
? 土壤及土壤的形成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土壤退化污染(PPT 79页)
合
水土保持
❖修 建 梯 田
水土保持
❖沟 道 种 植 灌 木 防 切 沟 发 展
水土保持
❖梯 田 及 培 肥
水土保持
❖粮 食 作 物 与 水 保 林 间 作
水土保持
❖沿 等 高 线 修 梯 田
3. 土壤盐渍化
❖概念:土壤地表面积盐的过程. ❖3.1土壤盐渍化的三条件
▪ 3.1.1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3.1.2 地下水位超过临界水位; ▪ 3.1.3 地下水矿化度高。
Company
LOGO
土壤退化污染(PPT 79页)
土壤退化的分类
土壤侵蚀
水蚀 冻融侵蚀 重力侵蚀
土壤沙化 土 壤 土壤盐化
退 化 土壤污染
风蚀 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 碱化
重金属、盐碱、农药、有机废物、化 肥、废矿物、放射性物质、虫菌病毒
土壤性质恶化
土壤板结、潜育化、酸化、养分亏缺
耕地的非农业占用
酸(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有机垃圾等。 ✓ 放射性污染物:存在于土壤本底的放射性元素有40K、14C等。
1.4 土壤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土壤污染的概念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 引起土壤质量恶化,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
土壤污染的特点
隐蔽性和滞后性 累积性和持久性 间接有害性
1.5 土壤污染源
✓ 污水灌溉污染:
利用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灌溉农田或是污 染水质随着灌溉而进入土壤
❖ 退牧还草
1.8 土壤沙化的防治
❖ 减少耕作次数,少耕免耕
1.9 土壤沙化的防治
❖秸 杆 覆 盖
2. 土壤(水土)流失
❖2.1 概念土壤由水力或水力加重力作用而搬移运走的 侵蚀类型。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张PPT)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 张PPT)
土地退化区的综合整治
——以库布齐沙漠综合治理为例说明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 张PPT)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 张PPT)
读库布齐沙漠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 张PPT)
温带草原
材料一 《诗经》记载,在3000年前的西周 时期,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牛羊成群。 然而,气候干冷加之人类过度索取,特别是明 清时,这里战乱不断,无约束的开荒,粗放式 的放牧和破坏性的挖掘活动让脆弱的生态雪上 加霜。而现今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 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是悬在首都头上的一壶 沙。
思考: 2. 简述沙漠化的危害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 张PPT)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 张PPT)
读库布齐沙漠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冬季寒冷而漫长 ②多大风天气,风沙易于活动 ③地表物质松散,沙漠广布
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渡农垦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 张PPT)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 张PPT)
二、土地退化
1、土地退化的概念: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2、土地退化的表现: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 张PPT)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 张PPT)
环境保护之生态平衡与土地退化(共19 张PPT)
4、受损的生态系统
健康的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当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后,原有生 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则会被打破,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障碍,形成波动性破坏 或恶性循环,这就是受损生态系统。
土壤退化与防治 ppt课件
土壤退化与防治
3.3 土壤次生盐渍化
概念:由于不恰当的利用,使潜在盐渍化 土壤中盐分趋向于表土层积聚的过程.
原因: 超量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超过临界深
度; 高矿化度水灌溉(>3g/L); 灌排不配套,排水不畅; 开垦利用本身含盐高的土壤.
土壤退化与防治
3.4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
合理利用水资源;
土壤退化与防治
1.3 土壤沙化的防治
培 育 生 物 土 壤 结 皮
土壤退化与防治
1.4 土壤沙化的防治
退 牧 还 草
土壤退化与防治
1.5 土壤沙化的防治
减 少 耕 作 次 数, 少 耕 免 耕
土壤退化与防治
1.6 土壤沙化的防治
选 种 适 生 植 物
土壤退化与防治
1.7 土壤沙化的防治
秸 杆 覆 盖
水土流失
洪水引起的冲刷
降雨对裸土产生的沟蚀
土壤退化与防治
2.3 水土流失的危害
2.3.1 土壤 薄层化 2.3.2 土壤 质量下降 2.3.3 生态 环境进一步 恶化
土壤退化与防治
2.4 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土保持
土壤退化与防治
水土保持
等 高 种 植
土壤退化与防治
水土保持
沿 等 高 线 营 造 防 护 林
土壤退化与防治
3. 土壤盐渍化
概念:土壤地表面积盐的过程. 3.1土壤盐渍化的三条件
– 3.1.1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3.1.2 地下水位超过临界水位; – 3.1.3 地下水矿化度高.
3.2土壤盐渍化类型
– 3.2.1 现代土壤盐渍化; – 3.2.2 残余土壤盐渍化; – 3.2.3 潜在土壤盐渍化.
降低毒性;
3.3 土壤次生盐渍化
概念:由于不恰当的利用,使潜在盐渍化 土壤中盐分趋向于表土层积聚的过程.
原因: 超量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超过临界深
度; 高矿化度水灌溉(>3g/L); 灌排不配套,排水不畅; 开垦利用本身含盐高的土壤.
土壤退化与防治
3.4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
合理利用水资源;
土壤退化与防治
1.3 土壤沙化的防治
培 育 生 物 土 壤 结 皮
土壤退化与防治
1.4 土壤沙化的防治
退 牧 还 草
土壤退化与防治
1.5 土壤沙化的防治
减 少 耕 作 次 数, 少 耕 免 耕
土壤退化与防治
1.6 土壤沙化的防治
选 种 适 生 植 物
土壤退化与防治
1.7 土壤沙化的防治
秸 杆 覆 盖
水土流失
洪水引起的冲刷
降雨对裸土产生的沟蚀
土壤退化与防治
2.3 水土流失的危害
2.3.1 土壤 薄层化 2.3.2 土壤 质量下降 2.3.3 生态 环境进一步 恶化
土壤退化与防治
2.4 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土保持
土壤退化与防治
水土保持
等 高 种 植
土壤退化与防治
水土保持
沿 等 高 线 营 造 防 护 林
土壤退化与防治
3. 土壤盐渍化
概念:土壤地表面积盐的过程. 3.1土壤盐渍化的三条件
– 3.1.1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3.1.2 地下水位超过临界水位; – 3.1.3 地下水矿化度高.
3.2土壤盐渍化类型
– 3.2.1 现代土壤盐渍化; – 3.2.2 残余土壤盐渍化; – 3.2.3 潜在土壤盐渍化.
降低毒性;
土地资源退化与保护ppt课件
农地整理
(7)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内部挖潜,集约利用土地,充分 利用建成区内的闲散地 (2)对已被利用的土地结合产业结构 调整和提高城市功能 (3)在用途、布局与产出率等方面重 新进行优化配置
城镇用 地整理
Slide 27
3. 土地复垦
广义
指对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 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 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 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
3) 水土流失的成因
一般分为两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气候(降与量、降雨强度等) 、 地形(坡度、 坡长等)、土壤(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 等) 、植被(植被类型、 植被覆盖度等)等、 人为因素主要是陡坡开垦、毁林开荒以及不合理的耕 作。 一般来说人为因素是土地资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人为因素极大地加速了土地资源水土流失的进程。
Slide 4
2. 土地利用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干扰
(1)生物侵入;
土地利用对生态 系统结构的影响
(2)生物多样性损失; (3)土地利用加剧生物侵入和生物多样性损失; 以农业扩张及其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土地利 用,是陆地生态系统生物侵入和生物多样性损失 的主要原因。 (1)土地利用对碳循环的影响;
Slide 8
土地资源的退化与防治
1. 土地退化的涵义 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 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 丧失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原因: 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
导 致
土地功能的衰减 土地生态系统简单无序
不利自然因素
Slide 9
2.
土地资源退化的类型
狭义
土地复垦规定
指对生态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 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通过采取整治 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过程。
《土壤退化》课件
1 过度开垦
农业生产的需要和人口的增长使得人类需要 大量开垦荒地。土地的开垦过度导致土壤的 肥力下降,死亡率提高。
2 化肥农药使用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土壤中的微生 物和有机质的减少,降低了土壤的肥力。
3 大规模排放工业废气
许多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这些废气从空 气中沉降到地面上,而污染了土壤。
节约用水
合理的用水可以增加土壤中的 含水量,保证植物的生长。通 过优化引水渠道,提高水的利 用效率,实现用水和水资源的 节约。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
完善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标准 可以引导并规范人们在土地使 用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的行为。
结论
土壤退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同类型的土壤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的吸收 有着很大的影响。土壤退化会导致植物无法生长在 该区域,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土壤退化的分类
土壤退化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质量劣化、量的变 化和功能削弱。如盐碱化、水土流失、有机质流失、 酸化和沙化等。
土壤退化的原因
人为和自然因素都是导致土壤退化的原因。
生态环境破坏
土壤的退化不仅影响 了水的循环、能量的 流通和物质的往返, 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 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 转的影响。
健康问题
土壤退化的危害可以 通过许多途径影响到 人们的健康,例如通 过土壤和水的污染引 起各种疾病的发生。
预防和治理
我们可以采取许多措施来防止土壤退化,确保土地的可持续使用。
4 气候变化和酸雨等污染物
中长期的气候变化和酸雨等污染物的影响, 往往会导致土壤的退化。
土壤退化的危害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土地退化对生物的影响与修复
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向公众普及土地退化的定义、类型、成因 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保 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认识。
土地修复技术与实践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介绍土地修复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 以及成功的修复案例,让公众了解土地修 复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公众 对土地保护和修复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土地 退化对生物的影响与修复
目录
• 土地退化概述 • 土地退化对生物的影响 • 土地退化修复技术与方法 • 土地退化修复实践案例 • 土地退化修复政策与法规 • 土地退化修复教育推广及公众参与途径探
讨
01
土地退化概述
定义与类型
土地退化定义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 然因素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生态 系统功能减弱的过程。
澳大利亚“土地关爱”计划
澳大利亚政府实施“土地关爱”计划,通过提供资金和技 术支持,鼓励农民采取可持续的土地管理方式,成功减少 了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等问题。
05
土地退化修复政策与法规
国家层面政策与法规支持情况概述
《土地管理法》
01
明确规定土地退化防治的责任主体、措施和法律责任,为土地
退化修复提供法律保障。
环境。
化学修复技术
土壤改良剂
添加土壤改良剂,如石灰、石膏、磷肥等,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 。
污染土壤修复
针对污染土壤,采用化学淋洗、化学氧化等技术手段,降低污染物含量。
生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
利用植物吸收、降解、转化污染物的能力,修复 退化土地。
微生物修复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有机污染物,改善 土壤环境。
最新土地退化类型及其分布专题PPT课件
(3)从材料二中可知,A县经常遭遇旱灾威胁,分析其原因。(6 分)
A县虽然年降水量较丰沛(达1100mm以上),但降水的季 节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5~9月降水较集中;(2分) 喀斯特地貌区溶洞和裂隙发育,丰富的降水流入地下,地表 蓄水能力较差,(2分)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需 水量日益加大。
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
(2)图中以B荒漠带 为代表的荒漠带形成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气候炎热干燥,同时 该地受来自内陆东北信风 的影响,增加了干燥程度。
(3)图中B、D、E三 处荒漠带直逼海岸的 原因是什么?
B、D、E三处都位于中低 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均有 强大的寒流经过,而寒流 有降温减湿作用,造成荒 漠带直逼海岸。
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 1.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 合治理等 2.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3. 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பைடு நூலகம் 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
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 理工程。
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 西、天津、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渡的草原带,多沙质土壤
(3)动力条件:地势较平坦,没有任何天然 屏障来自极地和西伯利亚寒风的侵袭, 冬春两季常有6~8级大风
(4)主要自然因素:降水量和降水变率大, 干旱年份出现的频率高
(5)人类的生产活动加剧了这个过程。表现? 采用快速联片的“剃光头”…将作物残茬埋入 土中等,破坏土壤和植被,造成土地的风蚀。
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
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 性循环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③
尽快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严格限制利用强度;
按自然规律利用和开发土壤资源; 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④ ⑤
实施科学的耕作法,如土壤保护耕作法。 加大水土保护的工程投入
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农田工程、生物工程等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及荒漠化土地分布较广的国家,已经荒漠化的 土地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另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面积15.8万平 方公里。 据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资料,我国50~70年代,土地荒漠化速 度为每年增加 1560 平方公里;从 70~80 年代,其速度已为每年增加 2100平方公里;目前则扩展至每年增加2460平方公里。速度之快令人 震惊。 目前,我国约有6000万亩农田处在荒漠化威胁之中。虽然有些局 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的遏制或改善,从总体上看,我国土地 荒漠化仍在加速扩展和蔓延。若将其与沙漠和戈壁合计,则有 153.3 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
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2》土地状况统
计知,我国国土资源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现有耕地面积 121.72 万平方公里,占总面
积的12.8%;水利设施用地 3.65万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0.38%。
我国耕地资源退化概况
我国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44亿亩,耕地约20亿亩,仅占14.21%。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土地资 源退化面积高达 80.88 亿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56.2 %。其中:水 土流失面积 27 亿亩( 180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 5.01 亿亩 (33.4 万平方公里),土壤盐碱化面积 14.87 亿亩,草场退化面积 30 亿亩,土壤污染面积 4亿亩。这些退化过程所涉及的耕地 10多亿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一半。近二、三十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和粗放的
特别是近年来大气运行反常,使北方降水量大大减少以至形成黄 河断流,北方的旱地、草地旱情严重,草地退化、沙化、地形因素。
自然因素
• (二)地形
中国是一个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70%的国家,而且又是季风性 降水,很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灾害。
• (三)土壤质地因素 中国土壤母质在北方以黄土和沙性土居多,容易为水和风的侵蚀 营力所搬动,形成水蚀和风蚀。 • (四)地质和土壤母质因素 如南方石灰岩母质居多,土层薄,一旦表土流失后则因风化成土 速度慢,而使表土层变薄以致岩体裸露,且石灰岩区因岩石节理发育, 且沿其裂隙溶蚀而使其裂隙扩大以致漏水严重形成土体下的有效水分 贮存减少,土层易干旱,一般植物生长困难,容易形成基岩裸露的裸 岩地区即所谓石漠。
土地退化
• 广义的土地退化:指对生态安全造成威胁 的土地退化。
• 狭义的土地退化:指对食物安全造成威胁 的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的分类
• 1979年,由FAO、UNEP和UNESCO共同提 出的土地退化评价临时方法中,将土地退化 过程 分为水蚀,风蚀,盐碱化、物理退化 、 化学退化和生物退化6类
降低固碳能力,加剧气候暖干化
土地退化的影响因素
• 形成土地退化因素可分为两大方面:
• ①自然因素
•
②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 (一)气候
主要以降水因素为主。中国是一个季风气候区,除降水有季节性 以外,而且降水量变率大,其中每年影响的两大暖湿气流:
东部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南部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如过于强劲 特别是两者同期而至的话,往往形成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的特大暴雨; 相反如海洋暖湿气流强度不大,而夏秋季节的干旱高温的副热带高压 强劲,而控制北方、甚至南方时,则往往形成干旱炎热的夏季和秋季, 形成中国北方、或南方、甚至形成全国性的夏旱和秋旱。
我国土壤退化类型的发展速度
土壤退化类型 耕地占用
发展速度(千公顷/年) 150
耕地剥离
土壤流失
100
300-400
土壤沙化
草地退化
4900
1300
3、局部改善而总体继续恶化
治理速度比退化速度慢
三北防护林
土地退化的危害
加剧土地资源短缺,影响食物安全 加剧自然灾害,影响生态安全 加剧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全
1 、营造防沙林带 2 、实施生态工程 3 、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4 、合理开发水资源 5 、控制农垦
草场退化
草场退化
• 草场退化即草场植被衰退。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种类
减少,各类牧草质量变劣,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等。
草场退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类型,是土地荒漠化的主
要表现形式之一。
草场退化是人为活动和不利自然因素导致的草场恶化, 包括土壤物质损失和理化性质变劣,优良牧草的丧失和经 济生产力下降。 中国的草场退化主要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包括过放牧、
量为16.22亿吨,相当于从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失
掉 1厘米厚的表层土壤。水土流失是耕地退化的主要形式。
土壤侵蚀的分类
•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的分类包括:
• 水力侵蚀、
• 风力侵蚀、
•
重力侵蚀(崩塌、滑坡、泻溜等)、
• 复合侵蚀(泥石流、崩岗)、 • 冻融侵蚀、 • 人为侵蚀 。
土壤侵蚀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及部份半湿 润地区,由于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过度 垦殖),破坏了原本比较脆弱的生态平衡,使 得原来并非荒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荒漠景观的 土地退化过程
土壤流失的防治
一、 要宣传和树立全民的“国土危机”意识 二、 以防为主,标本兼治 ① 严禁乱砍乱伐,加大植被保护的力度
从宏观上看,呈现东西分异自东向 西依次为:
沿海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地带 东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地带 中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严重地 带 西部自然-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 地带
我国土地退化的特点
• 1、土壤退化面积广,强度大,类型多
全国总水土流失面积: 1.5 亿公顷,几乎 1/6 国土; 荒漠化面积: 26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 水土流失 27.3% 草地退化面积: 全国受污染农田
• 4、风力侵蚀在比较干旱、植被稀疏的条件下,当风力大于土 壤的抗蚀能力时,土粒就被悬浮在气流中而流失。这种由风 力作用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就是风力侵蚀,简称风蚀。 • 5、人为侵蚀 人为侵蚀是指人们在改造利用自然、发展
经济过程中,移动了大量土体,而不注意水土保持, 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侵蚀,增加了河流的输砂量。
增长方式,使我国土地资源的退化状况愈趋严重。
土地退化的发展
土地退化的发展呈现出“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 势 • 20世纪50-60年代:土地退化由局部到大面积发生期 • 70-80年代:土地退化大面积快速发展期
• 90年代:土地退化持续发展,且部分得到控制期
• 21世纪:向控制土地退化,大面积生态治理方向发展期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土地荒漠化是由自然与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
结果。干旱多风与疏松沙质的地表是荒漠化的自 然因素,人类的强度开发与不产力全部丧失,导致生态环境趋于 恶化,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形成严重地影响。
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图
土壤荒漠化的防 治
土地退化
小组成员:赵昱婉 李建虎 马一丁 汪 超
目录
• • • • • • (一)土地退化 (二)土壤侵蚀 (三)土地荒漠化 (四)草场退化 (五)土地盐碱化 (六)土壤污染
土地退化定义
• 土地退化 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 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 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结构、理化性状,土 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 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 全球土壤退化评价 (GLA SOD )和UNEP于1997年出 版的世界荒漠化图集中,将土地退化过程分为水 蚀、风蚀、物理退化 、化学退化4大类
全球土地退化的概况
当前,因各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土壤和土地退化问题, 已严重威胁着世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据统计,全球土壤退化面积
达1965万km2。
滥垦和滥采等。
草场退化的原因
• ①自然因素
如水、热、土条件变劣,草场病虫害严重。
• ②人为因素
如毁草开荒,樵采滥伐,超载过牧等。 草场退化是草场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输出入间失去平衡 的结果。因草场类型不同,引起退化的原因各异,草场植被演变的趋 向也有很大差别。
如干旱草原由于气候干燥,放牧过度,易造成牧草生长不良,覆 盖率降低,甚至引起沙化;草甸草原因水分过多,易产生沼泽化等。 草场退化可使载畜量降低,影响和限制畜牧业的发展。
南方红壤丘陵区
• 南方红壤丘陵区,由于人多耕地少,山大 坡陡,雨量充沛,特别是暴雨多;并且许 多地区为花岗岩风化壳。如果植被一旦遭 到破坏,就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在某些地区,侵蚀模数达4432吨/平方公里
• 2、重力侵蚀 重力侵蚀是指斜坡陡壁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的 土石岩体在重力为主的作用下发生的失稳移动现象,一般可 分为泻流、崩坍、滑坡和泥石流等类型。 • 3、冻融侵蚀冻融侵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包括北方冻融土侵 蚀区和青藏高原冰川侵蚀区。
沙漠化 8700 万公顷,占全部草地 30% 盐渍化 草地退化 2000万亩 其他
;
2、土地退化速度快,影响深远
目前每年损失耕地达 300-600 万亩; 荒漠化面积发 展速度: 2640 平方公里/年。 • 过去 30 年中,土壤侵蚀面积的增长速率为 1.2~2.5% ,致使长江成为中国的第二条“黄河” 。 • 我国每年流失土壤 50 亿吨,流失的土壤养分 4000 万吨化肥,流失的土壤相当于 10mm 的土层。
• 土库曼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将土地退化分为植被覆 盖的退化,水蚀、风蚀、农田灌溉引起的盐渍化, 海平面的下降和河流出水口的变化引起的土壤盐 渍化,土壤紧实和板结、技术措施引起的土地退 化,动物引起的土地退化等类型; • UNDP、UNEP和FAO在进行南亚土地退化评价中采用 的土地退化类型为水蚀、风蚀、土壤肥力下降 、 水渍化、盐渍化、地下水位下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