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司马光 公开课-PPT1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PPT课件

结合生活,想想其他小朋友吓跑后会做些什么,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说。
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吓哭了
回家叫父母帮忙
跑去求救路人
司马光是一个 、 的孩子。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可是他却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在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同学们发现了没?这两首古诗都是古人用他们自己的写作方式描写儿童生活的作品。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古人讲述司马光小时候故事的课文——
第一课时
司马光(1019-1086)
复姓
名字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游戏。
课堂演练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皆: 光: 迸: 。译文:
全,都
司马光
涌出
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光持石击瓮破之
示例:我学到了遇到危急情况要沉着冷静,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学写字
tíng
注意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广”要写得舒展,第三笔是竖撇,稍长。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可稍超出第二笔横。
dēng
上宽下窄。上半部分的笔顺为横撇、点、撇、撇、捺,左低右高,右上的两撇短而平行,捺笔从竖中线开始写,注意保持整个字的重心。
chí
司马光
24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今天上课前咱们先来欣赏两张图片,想一想,这两张图片描述的是哪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里的儿童生活是什么样的。
人教部编版语文《司马光》PPT精美课件1

❖
10. 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是不同 时期的 重要作 家倾其 心力与 才力创 作出来 的时代 精品
❖
11. 经过不同时期淘洗的经典之作是重 要的时 代精品 ,不同 时期的 作家倾 尽了心 力与才 力
❖
8. 引用朋友“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一语 ,意在 强调我 们不仅 要靠“灯 光”指引 心灵, 更要激 励自己 成为“ 灯光”, 为人燃 着,予 人恩泽 。
❖
9. 文章写于抗日战争艰难时期,“灯” 除有像 中的普 遍意外 ,也应 有时代 意义, 文章不 仅启迪 人们思 考人生 问题, 也给缺 少抗战 信心的 人鼓气 。
❖
3.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 华民族 文化的 重要组 成部分 ,只有 继承和 发展好 戏曲脸 谱艺术 ,它才 能拥有 更辉煌 灿烂的 未来。
❖
4.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 中的长 处和优 点,又 有所发 展和创 新,超 越了文 学艺术 和绘画 艺术的 高度, 审美价 值提升 。
❖
5.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 者对眼 前的美 好事物 正在逐 渐变得 模糊而 倍感落 寞,但 最后还 是表现 出顺其 自然的 洒脱。
人教部编版语文《司马光》PPT精美课 件1
人教部编版语文《司马光》PPT精美课 件1
作业:
1、把《司马光》这个故事 讲给爸爸、妈妈听。
2、如果你当时在场会怎 么做呢?
人教部编版语文《司马光》PPT精美课 件1
人教部编版语文《司马光》PPT精美课 件1
谢谢
人教部编版语文《司马光》PPT精美课 件1
人教部编版语文《司马光》PPT精美课 件1 人教部编版语文《司马光》PPT精美课 件1
❖
1.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 统艺术 的影响 ,是因 为戏曲 艺术综 合了多 门类传 统艺术 ,受到 各门传 统艺术 美学思 想的影 响。
21838_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PPT课文课件

团结协作精神弘扬
介绍司马光在历史上的团结协作 事迹,如与同僚合作修订《资治 通鉴》等,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
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 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结协作的力
量和优势。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班级、学校 等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团
队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2024/1/25
21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意识强化
古代文学
本课选编的课文《司马光》是一篇 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学习和欣赏这 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 学的特点和魅力。
14
04 思维能力培养与 提升
2024/1/25
15
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01
02
03
梳理故事情节
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 理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 和情节发展。
2024/1/25
抓取关键信息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在紧急情况下的表 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危机时刻保 持冷静和理智,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 质。
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缺乏思考和行 动力。
2024/1/25
10
03 语文知识要点归 纳与拓展
2024/1/25
11
生字词、成语、短语积累
生字词
本课需掌握的生字词包括“司” 、“跌”、“皆”、“弃”、“ 持”等,通过字形、字音、字义 的结合,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 马光》PPT课文课件
2024/1/25
1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课文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语文知识要点归纳与拓展 • 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 • 德育渗透点挖掘与引导 • 艺术特色鉴赏与创作尝试
2024/1/25
2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 简介
人教部编版司马光 课件 (共22张PPT)

水迸,儿得活 (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学而不厌” ,对人家, “诲人不倦” ,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PPT 优秀课件[1]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PPT 优秀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585249e683c4bb4cf6ecd1d7.png)
(1)群儿戏于庭。(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 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 顶了。) (3)众皆弃去。(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 外面向大人求救。) (4)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 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 来。) (5)儿得活。(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
■
电
:“
口罗其实不是合的。
一
从
底
完
层 色
部 爬 一
戏
上
来
有
的
我
个
情
没
清
楚
镜
有
胆
怎
么
运
头
男
怯
作
这
,
,
个
东
下
女
像
西
(
费
电
影
一
里
拍
摄
个
是
尼 )
所 镜
拍 以
你
为 头
第 什
一
么
很
试
部
戏
多
时
候
在
完
和
时
现
场
镜
尔
就
我
不
后
穿
戴
想
等
。
我
东
得
你
可
希
很
以
说
望
升
•
■
电
:
我
记
得
署
名
好
像
是
部编教材《司马光》优秀课件1(1)

部编教材《司马光》优秀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司马光》一课。
该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展示了他的机智和勇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感悟故事寓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古代文化常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感悟故事寓意。
教学难点: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勇敢、机智品质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其语法结构和意义。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司马光品质的理解,以及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1. 司马光勇敢机智智救朋友2. 古代文化常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句子。
(2)用“因为……所以……”造句。
(3)谈谈你对司马光品质的理解。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因为司马光机智勇敢,所以他成功地救出了朋友。
(3)见学生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古代人物的传记,了解他们的品质和事迹,提高自身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确保目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司马光》ppt课件

你能自己想一句吗?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 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 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 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 口缸,把缸砸破了。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 你有什么好办法救出 小朋友?
司马光
结果怎样?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 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司马光
sī
司马光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古时候是指很久以前。
说一说
司马光
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
司马光,姓司 马,名光,是北宋 时期的人,离现在 有900多年,是我国 古代的历史学家。
简介
司马光
司马光是我国古时候有名的大文学 家、史学家,他小时候很爱学习,也很 聪明。《司马光》这篇课文就是写他小 时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sī jiǎ gāng bié 司机 假山 水缸 别的
huāng xià jiào kuài 慌张 吓人 叫声 一块
shǐjìn 使劲
zá pò 砸破
jiù 得救
司机 假山 水缸 别的
慌张 吓人 叫声 一块
使劲
砸破 得救
司马光
图上画的是 什么地方?
这里有什么?
一口大水缸 装满了水
司马光
有个小朋友爬上了 假山,一不小心 ,掉进 了大水缸里.
司马光
别的小朋友 是怎么做的?
司马光又是 怎么做的?
别的小朋友都
慌了,有的吓哭了,有
救 命!
的叫着喊着, 跑去找
大人.
呜……怎么办呢?
别的小朋友 都慌了,有的吓 哭了,有的叫着 喊着,跑去找大 人。
下课的时候,同学们有的 跳绳, 有的 踢毽,子还有的 打。篮球 大扫除的时候,同学们有的 扫地 , 有的 洒水 ,还有的 擦桌子 。
《 司马光》课件PPT(完美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

初读感知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司马光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姓司马( 复姓) (1019—1086),名光, 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 学家。由他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 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我国自东周至 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史料考证翔实, 文辞通畅,千余年来,为历代史学家所称道。
上的差异。背诵课文。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戏”反映出孩子们玩游戏 十分开心,玩得忘乎所以。
群儿戏于庭,庭:庭院。
戏:嬉戏、玩耍。 于:在。
(一天,)一群小孩在庭 院里嬉戏,
发生的 地点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登:爬。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足:失足。 跌:掉进。 没:沉没。
√ √ 登瓮( dēng dēn ) 家庭( tín tíng ) √ 众人( zòng zhòng )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同音易混字
庭
tíng
廷
字义: 正房前的院子。如:庭院。 组词:(家庭)(庭院)(法庭)
字义: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 地方。如:朝廷。
组词:(宫廷)(廷杖)(内廷)
运用:朝廷不允许老百姓修建大型庭院。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有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院子里
有一口大水瓮,有个小孩爬到瓮上玩,一不小心,掉到
瓮里。瓮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就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
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
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瓮
砸去,“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司马光》PPT完美课件1(共27张PPT)

作业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 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平易的文言文,其他课文都是白 话文。
词语解释
庭: 庭院。 群儿:一群小孩。 戏:游戏,玩耍。 瓮:水缸。 没: 淹没,没过头顶。
司马光:(1019-1086)姓司马
(复姓),名光,字君实,号迂叟。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
学家。他主持编修的编年体史书《资 治通鉴》记载了我国自东周至五代 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史料考证翔实, 文辞通畅,千余年来,为历代史学 家所称道。
初读课文
听朗读课文,想一想: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
本文主要讲了__司__马__光_儿时跟小朋友们 一起玩的时候,用________石砸头破____,救 出瓮了小伙伴的故事。
课文朗读
司马光
群儿 /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
没水/ 中。众 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 破 之,水/ 迸,儿 得活。 /
(1)面对问题,我们要打破常规,寻
找解决的办法。
(2)困难面前,既要机智,又要采 取果断的行动。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好办
法救出小朋友?
板书设计
司马光
起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儿童:皆弃之 经过:
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果:儿得活
机智勇敢 临危不惧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表现了他 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乐于助人的精神。
群儿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 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 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众皆弃去 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PT课文课件

资料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 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为人 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 刻苦勤奋。
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平时不一样的课文,叫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 语文素养。
我会认
diē jiē qì c
司跌皆弃持
课后作业 课后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4.司 马 光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 中。众皆弃去,光持 石击破之,水迸,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 /
没水中。
登 群儿/戏于庭,一儿/ 瓮,足跌/
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整体感知
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孩子 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进瓮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 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砸破瓮,水涌了出 来,孩子得救了。
课文讲解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品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 孩子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进瓮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 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砸破 瓮,水涌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课后习题解析
3.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多数是现代 文。文言文是用古代的语法写的,现代文是用现代的语法写 的。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第一,文言文语言精炼、简短,而 现代文刚好相反,文章篇幅较长。第二,文言文的概括力强, 短短几个字就能表达作者的感受。第三,文言文的一些语句 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戏于庭”,用现代文来解释是 “在庭院里玩耍”,语序和现代文是不同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PPT精品课件

课堂小结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 故事情节完整。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 岁男孩形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 凸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在体会课文 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学习并掌握了学习古文的方法。
主题延伸
司马光热心助人得到世人传颂,我也要夸夸身边 的热心人。
司马光
戏:做游戏 于:在 庭:庭院 登:爬 瓮:缸 足:失足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
持:拿 击:击打
跌:掉进 没:沉没 众:大家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全,都 弃:丢弃 去:离开
破:被打破 之:瓮 迸:涌出
诗意: 一天,一群小孩 在庭院里嬉戏。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一个 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家都丢弃他失足者离开了。 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 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举例: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
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 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 飞翔。——《海燕》高尔基
这段文字用海鸥、海鸭、企鹅的惊慌衬托出海燕 的勇敢,重点突出。
练一练: 你最喜欢什么人?认真观察后写一写,注
意试着运用其他人的表现,衬托这个人的特点。
思考:孔融是怎样分梨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请用“/”标出下列句子中间的停顿。 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精彩赏析。
1.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 B )
A.勤奋好学 B.聪明机智,沉着稳重 C.爱护公物 2.先填空,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PPT 优秀课件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文言 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 看这篇文言文讲述了在童年的司马光身上 发生了哪些故事呢?一起来学习第24课 《司马光》。
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 汉族。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 家、史学家、文学家。为人温良 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 勤奋。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 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24.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3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3、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4、通过此篇文言文,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品质。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此篇文言文,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品质。
知识拓展:
瓮wèng,是指是 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 如:水瓮。酒瓮。菜瓮。
会认的字:
sī diē jiē
司跌皆
qì chí
弃持
会写的字:
司庭登 跌 众弃 持
形近字组词:
庭:[tíng]庭院 挺:[tǐng]坚挺
翁:[wēng]老翁 瓮:[wèng]水瓮
多音字组词:
没:[méi]没有 没:[mò]淹没
凡 事 都 是 多 棱镜 , 不 同 的 角 度 会
人
的
一
生
说
白
了
,
也
就
是
三
万
余
天
,
贫
穷
与
富
贵
,
都
是
一
种
生
活
境
遇
。
懂
得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司马光》人教部编版(共张PPT)

diē
chí
跌持
左右结构
dēng
qì
登弃
上下 结构
sī
tíng
司庭
半包围结构
zhòng
众
品字 结构
【戏】游戏,玩耍。
【庭】庭院。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足跌】失足。
【没】沉没。
【皆】全,都。
【去】离开。
【光】指司马光。
【持石】拿着石头。
【破】使……破。
【之】代词,指瓮。
【迸】(水)涌出。
1.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和同桌合作读,互相正音,注意断句。 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司马光》人教 部编版 (共张P PT)
字词学习
sī diē jiē qì chí
司跌皆弃持
司马光 跌落 皆大欢喜 丢弃 公司 跌价 比比皆是 抛弃
保持 持续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司马光》人教 部编版 (共张P PT)
2.只有懂得舍与得,才不会被利禄牵 扯而过 度奔波 劳累; 一个人 只要能 够自得 其乐, 即使有 所失也 不会为 此不快 乐;一 个人只 要拥有 高深的 道德修 养,即 使没有 官位也 能内心 平静轻 松。
3.文本中不断提到“大自然”,在充 满了诗 情画意 的大自 然面前 ,在可 爱温顺 的小动 物面前 ,素芭 没有任 何交流 的障碍 ,她甚 至能比 常人更 为轻易 地表达 自己。
司马光
司马光是我国古时候有名 的大文学家、史学家,他小时 候很爱学习,也很聪明。《司 马光》这篇课文就是写他小时 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 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 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 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本文选 自《宋史•司马光传》。
部编版三年级上《司马光》ppt课件

(3)词语“大变脸”:在前面积累词语的基础上学习理解 词语,教师要提供不同的语言环境。
(4)我有“巧巧嘴”:选择若干词语说话,连词说话,充 分表达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4
识字、写字过关课
(六)逐课学词,重点释义 (七)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文彦博灌水浮球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曹植作《七步诗》
王冕四岁学画 王羲之七岁通书法
《三字经》中的少年故事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 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 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 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 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 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37
“五模+N型”教学模式
拓展课
表达指导课
口语交 际课
习作指 导课
1.课前准备 2.创设情境 3.体验感受 4.方法引领 5.交流展示 6.拓展延伸。
1.回顾主题, 目标导入 (1)创设情境, 激活内因(进入 角色:我要说) (2)围绕话题, 整理素材(调节 素材:有话说) (3)初步构思, 适时引导(构思 脉络:我会说) 2.体验感受, 方法引领 3.自主练笔, 自诊自评
24 司马光
sī
tínɡ dēnɡ wènɡ
司庭 登 瓮
diē
qì
chí
jiē
跌 弃 持皆
重难点解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 得活。
24.《司马光》第一课时课件(共32张PPT)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注释
戏于庭
在庭院里做游戏
在树林里嬉戏 戏于林 在教室里学习 习于室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庭院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做游戏
在理解文言文的时候,可以根据现代汉语的 习惯调整语序。
wèng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迸:涌出。
聪明机智 沉着冷静
《司马光好学》 《司马光剥核桃》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起因 经过 结果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评价标准: 1.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能按一定的顺序讲述故事 3.能加上动作、神态来讲这个故事
1
2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瓮
缸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一儿登瓮
足跌 没水中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全,得都活。
司马光(第一课时)
年 级:三年级
学 科:小学语文(统编版)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24 司马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议一议
如果司马光也和别的孩子一样弃 去,缸中的孩子会怎样?(死去) 而司马光是怎么做的?(砸缸)
结果怎样?(儿得活) 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怎么想?
怎么做?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再见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 第二课时
我会读
司跌皆弃持
先学后教2
小声读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 插图等逐字逐句理解意思,在书上勾、画、 批。先自学3分钟,如有不会的地方或不懂的, 再同桌、小组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5分 钟后比谁能解释重点词并将全文大体意思用 自己的话说出来。
按照以下步骤说说课文大体意思。
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爱动脑筋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交流
1.读一读:1名女生朗读“众皆 弃去” “光持石击翁破之”。 2.演一演:抽1名男生站起来表 演司马光的动作。 3.评一评:其余的同学听看并评 价。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说一说假Βιβλιοθήκη 你看见有一个小孩掉进河里 了,你会怎么办?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欣 司赏 马儿 光歌 砸 缸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司马光是一个什 么样的小朋友。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 到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笔记。1 分钟后比比谁的反应快。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交流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 之”,从这些地方,你可以看出 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 点词,最后说整个句子的 意思。若能说出你们理解 词句的方法,就更棒了!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查阅工具书。 2.结合注释诵读理解。 3.结合现代白话文故事理解。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5.看课文插图进行联想。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4课 司马光(2个课时)|人教 1
先学后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