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柘荣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月考一高二历史试题(高考班)(考试时间: 75分钟满分: 100分)友情提示:1. 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号、考场号与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
3.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福建县石山文化遗址地处闽江下游地区,该遗址发现大量海岘、牡奶、龟等类型的贝壳,有的地方堆积厚达3米多。
遗址中出土的凹石与北方内陆的砾石相似,但凹石是一种买类食物加工工具。
此外,还出土少量农业工具,如石锛、石刀,由此可知,县石山文化( )A. 属于旧石器时代B. 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C. 与中原文化迥异D. 在生产领域出现专业分工2. 西周霸姬莲铭文记载,霸氏小宗庶子复立为宗君前需经宗族举荐、婚姻之国同意,再上呈周天子核准,由史官别造异典,亲为传达。
在此之前,仅能由其母霸姬代理宗族事务,这( )A. 维护了统治秩序的稳定B. 加速了礼乐制度的瓦解C. 开创了女性主政的先例D. 完善了确立宗君的程序3. 周初统治阶级鉴于夏商二朝的灭亡,知道“惟命(天命)不于常”(《尚书·康诰》),要永命必须保民,武王在《泰智》里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把民心看作天心所自出,所以民心是政治好坏的镜子,也是天子坠厥(天)命或受厥命的权衡。
这体现了周朝( )A. 敬天保民的统治思想B. 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C. 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D. 开创了早期儒家学派4. 春秋中后期由白狄族所建的中山国,其疆域约在今河北西部,统治者在建筑及帐内用器方面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特点,但其文字、礼器和墓葬均与中原地区相似。
这反映出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B. 华夏认同观念逐渐产生C. 南北经济发展的差异缩小D. 少数民族政权完成封建化5. 战国时期各国职事官数量普遍增加。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综合题(12分)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3分)(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5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4分)二、选择题1.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2.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呼、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3.《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2.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A.军机处的设置B.八股取士的实施C.厂卫机构的设立D.严酷的文字狱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实行方国联盟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C.受宗法血缘影响D.实行分封制4.明天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贵,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
”反映出明朝内阁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5.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6.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秦朝B.宋朝C.明朝D.清朝7.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加强的是()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8.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分封建国B.剥夺王侯爵位C.“推恩令”D.“附益之法”9.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写到:“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
”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父系家长制B.禅让制C.皇帝制度D.分封制10.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高二历史月考习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月考题第I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提倡()A. 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B. 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C. 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D. 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4、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程颢、程颐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礼、义、智、信”B.朱熹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标准也是天理的反映C.“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D.王阳明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5、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衰落的时代特征,下列事实并不顺应时代特征的是()A、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B、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C、宋应星:“此书(按:《天工开物》)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D、明末,一官员奏:“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五府者什七,军屯者什二,民间者什一而已。
”6、“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 0.5 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5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涂答案选项.)1. 秦朝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武帝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元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宣政院,明朝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管理的少数民族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强化边陲管理。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A. 受到“大一统”观念指导 B. 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C. 采用与内地相同管理体制D. 完成了农耕游牧文明融合2. 有学者指出,通过科举制,大量出身低微贫寒的士子,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得到晋升,科举提供了一条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选拔人才的途径,也为社会下层分子提供了一条上进的途径,真正做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A. 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利于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C. 实现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D. 有效提高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3. 公元前597年,楚国在邱之战大胜。
有人建议楚庄王将晋军的尸骨筑成京观,向后世展示武功。
庄王却引用《周頌》的诗句,说有“蔡暴、戢兵(藏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德才称得上“武”,自己一条也不具备,有什么可以向后人展示的呢? 这反映出楚王()A. 认同华夏文化B. 维护礼乐制度C. 确立霸主地位D. 谋求国家统一4. 钱穆说:“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其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高二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2届高二年级10月份历史科目月考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三专题一~专题四;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徐鑫昌分卷I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2.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孔子的思想不适应春秋时期的时代 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3、《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
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因果报应B. 天人合一C. 君权神授D. 天人感应4、《汉书。
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5、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 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 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 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6、从朱熹开始,宋代的陆九渊(江西人)、明代的王阳明(渐江人)等,所有划时代的大思想家皆出自南方,要找一位能和他们媲美的北方大思想家并不容易、顾炎武(江苏人)、黄宗羲(浙江人)、王夫之(湖南人)等对明末清初的思想和学术具有深远影响的先觉者,同样是南方人,材料主要反映出 ( )A.理学官方哲学地位强化 B.南方社会经济影响突出C.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D.政府海禁政策有所松弛7、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
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 B.宋明理学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思想的影响8、以“异端”自命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一生屡遭迫害,最后系狱,自刎身死。
2022~2023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考题(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
选择题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
这说明诸子学派A. 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B. 共有相似的政治诉求C. 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D. 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来看,各家都热衷于探讨治国理政的方法和策略,说明诸子学派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故答案为A项。
从材料中的“政见各异”来看,B项说法错误,排除;并非所有学派都主张“革故鼎新”,也有主张回到从前,排除C项;儒家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并非各派都是如此,排除D项。
选择题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子我,我对曰,无违。
”子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由此可见A. 孔子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B. 养、敬、无违已成为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C. 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D. 孝是孔子思想除仁、礼外的又一核心内容【答案】A【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
题干道出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对孝的三个标准,所以A正确;B既然是问孝,说明当时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道德标准,排除B;C中封建专制制度表述错误,孔子的时代是奴隶社会的春秋时期,排除C;D孝属于仁的一部分内容,排除D。
选择题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 孟子B. 韩非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学生需抓住关键词“礼义”“法”“刑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强调礼法并用,因此D符合题意。
而A只体现了“礼义”,B只体现了“法”,C与此无关。
学生需注意荀子的特殊身份,及他的思想受到了法家的影响。
选择题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B. 唐朝实行科举制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 清朝设立东厂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A. 井田制B. 均田制C. 屯田制D. 土地私有制答案:D3. 唐朝时期,以下哪个人物不是著名的文学家?A. 李白B. 杜甫C. 韩愈D. 司马迁答案:D4. 清朝康熙年间,以下哪项政策不是康熙皇帝实施的?A. 废除海禁B. 实行摊丁入亩C. 推广种植红薯D. 推行“一夫一妻”制度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6. 明朝时期,以下哪个地方不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A. 广州B. 泉州C. 宁波D. 北京答案:D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A. 重农抑商B. 闭关锁国C. 均输法D. 科举制度答案:D8.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成就?A. 诗歌B. 小说C. 戏曲D. 科学答案:D9. 清朝时期,以下哪个地方不是重要的文化中心?A. 北京B. 南京C. 扬州D. 广州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A. 地主与农民的矛盾B. 官僚与百姓的矛盾C. 民族矛盾D. 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时期,著名的女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武则天2.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__。
答案:郑和3. 清朝康熙皇帝的年号是________。
答案:康熙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________是最早的。
答案:造纸术5.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是________。
答案:重农抑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
答案: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赋等,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
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二10月月考(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1.(2分)1.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古人在分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事,则巫乙匠陶;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爵位B.官名C.谥号D.行业2.(2分)2.朱熹说,“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不知不自觉,自然醒悟”。
陆九渊则说:“读书……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
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A.明“理”的方法 B.读书的方法 C.明“理”的目的 D.读书的目的3.(2分)3.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4.(2分)4、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B. “心外无物”C.“理”D. “格物致知”5.(2分)5.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6.(2分)6.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7.(2分)7.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B.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D.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8.(2分)8.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1(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时量:90 分钟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计45 分)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演变。
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2.西汉初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3.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正式形成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4.唐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
以下属于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节度使制度D.均田制5.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杯酒释兵权②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③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④设立通判监督地方长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是中国省制的开端D.以上说法都正确7.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有()①明朝废除丞相制度②设立内阁③清朝设立军机处④实行八股取士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A.梭伦改革时期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D.亚历山大统治时期9.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遗产。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的颁布B.公民法的形成C.万民法的出现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10.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B.光荣革命的爆发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1832 年议会改革11.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以下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对国会负责B.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可以弹劾总统C.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违宪D.三权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12.法国1875 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高二年级月考历史试卷(附带答案)
高中二年级月考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墨子崇天志、主明鬼;而老子则彻底抛弃了在鬼神问题上孔子的谨小慎微和墨子的勉力维续,罕言鬼神。
此材料主要说明( )A.墨家思想迷信色彩浓厚 B.儒家思想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C.儒道墨三家思想完全冲突 D.先秦诸子具有理性精神2.先秦有思想家主张:“礼起子何也?曰:人生雨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敏制礼义以分之……,是礼之所起也。
”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思想家主张的是()A.顺应自然,无为而治B.人性本善,施行仁政C.施政用“仁义”和“王道”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3.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后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
这反映出诸子百家( ) A.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B.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C.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D.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4.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
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C.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5.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试图努力去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 )A.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C.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D.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6.朱熹曾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
高二上册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1. 盘庚迁殷,自称“恪谨天命”,到纣王时仍坚持“我生不有命在天”;武王伐纣使得“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周人意识到“天命糜常”,要“敬德保民”才能得到天的护佑。
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德教礼治形成完整体系B. 民本思想取代天命观C. 王权与神权趋向于背离D. 治国理政更注重人事2. 19 世纪30 年代流行于广州的《红毛通用番话》《鬼话》《红毛番话贸易须知》等,是当时的一些英语词汇工具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篇没有出现英文词汇,而是由汉字与对应的标记英语字音的粤音汉字合构而成。
这一语言现象( )A. 适应了中西碰撞下的现实需要B. 表明广州人生活方式的西化C. 反映了局部半殖民地化的出现D. 使国人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3. 1979 年,武汉市恢复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发证工作。
到1981 年3 月,全市有证个体工商者5643 户,是1957 年的15.8%。
领证个体户中,社会闲散人员占86%,待业青年仅占5.8%。
这说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B. 非公有制经济解决了就业压力C. 经济改革需进一步解放思想D. 个体经济落后制约着青年就业4. 生于文艺复兴末期的笛卡尔在其著作《谈谈方法》中提出“我想,所以我是” (旧译“我思故我在”)。
对此,黑格尔称:“勒内笛卡尔事实上是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因为近代哲学是以思维为原则的。
”据此可知,笛卡尔的思想( )A. 倡导人的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B. 蕴含朴素唯物主义的内涵C. 构建近代西方哲学的宏大体系D. 引发了近代科学技术革命5. 1943 年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询问斯大林对《开罗宣言》的看法,并主动提出苏联可以获得一个不冻港。
罗斯福随即附和说,中国大连战后可以作为有国际保证下的自由港。
斯大林表示赞成《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至于苏联的看法要到参加对日战争时再谈比较好。
这体现出( )A. 国家之间紧密合作B. 西方划分势力范围C. 大国推行强权政治D. 三国支持中国抗战6. 元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卷(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C.法家学派——韩非子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
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唯物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3.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4.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 儒道墨法B. 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A.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儒家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6.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7.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60题,每小题1.5分,共计90分。
每一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亲亲,敬宗,反映了古代中国A.重视宗法血缘关系B.祖先崇拜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核心地位C.帝王重视宗庙祭祀D.宗法制一直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2.秦制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制度是A. 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统一度量衡3.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和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对文中“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C.洋务运动的开展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5.《庚子国变记》中描述义和团是“以仇教为名,遂焚铁道,毁电线”。
对于义和团破坏铁路和电线一事的评价,体现了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观点的是A.仇视洋教的暴民运动B.是近代化的反动C.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D.排外运动6.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7.五四运动不同于辛亥革命之处是(1)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具有反封建性(3)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的作用(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1)(2)(4)B.(2)(3)(4)C.(1)(2)(3)D.(1)(3)(4)8.“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废除“六一汉”制度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庇西特拉图改革3.梭伦改革中,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物质保障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鼓励对外贸易C.按财产划分社会等级D.创立四百人会议4.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战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5.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A.秦孝公大力支持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C变法措施全面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6.从商鞅变法的思想看,商鞅主要是贯彻落实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A.墨家B.儒家C法家 D.兵家7.不能说明商鞅变法时期我国基本社会特征的是()A.铁犁牛耕 B.“百家争鸣”C.“礼崩乐坏”D.“世卿世禄”8.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C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之风 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①制定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②推行均田制③迁都洛阳④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政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 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1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①颁布均田令②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重新修订官制礼仪③迁都洛阳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④12.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抑制土地兼并B.限制高利贷盘剥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减轻农民负担13.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B.都取得了成功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D.都未能达到改革的目的14.王安石变法的突出效果是()A.政府财政大大增加 B.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C.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D.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15.王安石变法的第一要务是()A.精简政府机构 B.增加财政收入C.增强军队战斗力 D.改革科举弊端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墨家的思想基础25.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其思想特点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26.孔子编订《诗经》时为何没有赵国的诗歌A.赵国偏远,孔子不曾到达B.赵国与鲁国当时是敌对的两个国家C.孔子游说赵国时,赵王对孔子无礼D.当时诸侯国中没有赵国27.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秦隶、隶书B.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C.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28.下列对,'211工程”的理解,正确的是①针对的是高等教育的发展②是高等教育在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③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④是20世纪提出来的⑤目的是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29.毛泽东的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30.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A.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C.量子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31.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使人的思想发生跃进的学说是A.微积分 B.太阳中心说 C.生物进化论 D.牛顿力学32.现代高科技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包括①扩充了人们的信息量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变化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④冲击了传统观念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3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①先进社会制度的保障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③中国科学院的成立④科学家们的努力⑤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⑥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支撑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34.曾说过“拿坡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是A.巴尔扎克 B.雨果 C.托尔斯泰 D.司汤达35.下列作品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艺术特征的是①《基督山恩仇记》②《老人与海》③《泉》④《枪杀马德里市民》⑤《蓝色的多瑙河》⑥《小夜曲》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⑥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二、材料解析题41.阅读下列材料(24分)材料一(卢梭在他的小说《新爱洛绮丝》中,借一位开明贵族之口说)在一个国家里,贵族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的特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九国公约》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华盛顿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A.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即领土与行政之完整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C给于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权D.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2、下列对华盛顿会议的背景表述准确的是:①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有着重要利益②日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实力的扩充,对美英构成威胁③美、英、日三国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④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限制日本扩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
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所以不得不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能够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个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实行报复的手段。
”这段材料说明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5、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他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个观点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B.国联由英法控制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6、1938年希特勒曾说:“……三年前我们曾派小股部队进军莱茵兰,那是我事事都要冒险的时候。
那时如果法国出来阻止我们,我们只有撤退……”。
德军进人“莱茵兰”,法国能够阻止的依据是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条约》 D.《九国公约》7、美国首倡建立国联,但是最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美国参加国联,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B.国联以维护和平为宗旨,不利于美国称霸世界C.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互相制衡 D.美国的对外政策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心8、你认为下列评价中不恰当的是A.国际联盟曾寄托了无数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梦想B.国际联盟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C.国际联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D.国际联盟未能制止法西斯侵略9、《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削弱包括①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削弱其领土②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③严格限制德国军备④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⑤德国必须对协约国支付赔款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10、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以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有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C.法西斯专政的建立D.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11、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地位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B.《五国条约》C.《四国条约》D.《九国公约》12、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刽子手的和约,屠夫的和约……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的和约”。
下列关于这个条约的内容,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B.严格限制德国军备C.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共管 D以“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1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
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个情况的是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D.一张布雷顿深林会议场景的照片14.在近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
在战争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的是A.反法同盟战争 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15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
所以.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
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能够亲德反法。
”这个说法反映出来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A.民族自决 B.势力均衡 C.绥靖主义 D.严守中立16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二战A.消除了围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园家的建立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动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17 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
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
”材料反映英国的真实意图是A.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对德作战 B.为维护国际公约的尊严而对德作战C.以武力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 D.以武力逼迫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18.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
”产生这个现象的主要背景是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 D.美国增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19瑞士著名的国际法学者瓦特尔在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中说:“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
”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个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
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
”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不包括()A、参加反法同盟B、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度削弱德国C、英法俄组成协约国D、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20. 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
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A.《辛丑条约》B.《凡尔赛和约》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21.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世界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A.①② B. 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22美国在1917年4月加人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主要原因有()①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利益相关②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危害较大③参战得到美国国内的一致支持④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霸权的需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4.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准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③促动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25.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的一年,这个年的主要特点是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C.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 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原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
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来领土的1/8,同时却保留下了10万平方千米历来属于波兰的领土。
德国的领土缩小了很多,但却成功地避免了肢解,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材料二: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新生中国主权的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下列下列问题:(共30分)(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条约哪方面的内容?(2分)是什么会议通过的?(2分)主要确立了哪些地方的统治秩序?(3分)(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条约?(2分)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2分)主要确立了什么地方的统治秩序?(2分)(3)思考这两次会议之间有什么联系?(4分)这两次会议的实质是什么?(4分)历史有何重要影响?(9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注重于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这使国内早已存有的孤立主义势力乘机再起。
……他们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安全的“世外桃源”,反对因为过问英法与德、意、日的争夺而卷入战争,主张退守美洲堡垒,置身于欧洲和世界事务之外。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二(1935年8月31日)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议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实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
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以备转运至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3~1939)》材料三(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炉边谈话”)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大洲以及各大洋——它们也就处于能够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
……英国人民和他们的盟友们今天正在对这个非神圣同盟实行着一场积极的战争。
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这场战斗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