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三、临床表现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肺癌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和侵犯 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密切相关。
1.早期 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多无症状,癌肿增大后,常
出现:(1)刺激性咳嗽,当癌肿继续长大且继发肺部感 染时,可有脓性痰液,痰量也较前增多。(2)血性痰, 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少量的咯血,大咯血则很少见。 (3)少数病人,由于肿瘤造成较大的支气管不同程度的 阻塞,可出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胸痛症状。
•肺癌病人的护理
胸外科 许萍
2016年5月6日
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因此也称支气 管肺癌。近50年来,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
高,发病年龄多在40多岁以上,以男性多见,男
女之比约3—5﹕1,但近年来,女性肺癌的发病率
也明显增高。
一.病因
肺癌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长期大量吸烟 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 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 (如:苯并芘)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多链芳 香烃类化合物和亚硝胺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病变、肿瘤阻塞支气管、肺
膨胀不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等因素
有关。
护理措施: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有效 咳嗽咳痰时,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呼吸至吸气 末,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 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 痰液咳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戒烟,劝导吸烟病人停止抽烟。
细胞DNA损伤,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
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进而引起细胞的转化, 最终癌变。资料表明,多年每日吸烟达40支以上者,肺 鳞癌和小细胞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
2.某些化学和放射性物质 长期接触石棉、铬、镍、 铜、锡、砷、放射性物质,肺癌的发病率较高。 3.人体内在因素 如免疫状态、代谢活动、遗传因 素、肺部慢性感染等,也可能对肺癌的发生产生
五、治疗原则
综合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中药治疗以及免 疫治疗等。 1、手术治疗 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 及纵隔淋巴结,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 目前基本手术方式为肺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肺切除术 的范围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周围型肺癌,施行肺 叶切除加淋巴结切除术;中心型肺癌,施行肺叶或一侧 全肺切除加淋巴结切除术。若癌肿位于一个肺叶内,但 已侵及局部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则保留正常的邻近 肺叶,可以切除病变的肺叶及一段受累的支气管,再吻 合支气管上下切端,称之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若 相伴的肺动脉局部受侵,也可同时作部分切除,端端吻 合,称为支气管袖状肺动脉袖状肺叶切除术。
④做好引流管标识。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①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
②定时按摩皮肤受压部位2~3h翻身一次。
③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九、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 保持管道的密闭 ①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 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②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
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③引流管周围用油
(3)淋巴转移 是常见的扩散途径,癌细胞经 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 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 在部位,到达肺门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再侵入
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
淋巴结。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
发生在同侧,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
7.睡眠形态紊乱:与伤处疼痛,环境改变有关。 ①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按时睡觉, 睡前用热水洗脚,尽量减少白天睡觉。 ②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 肌肉放松,排除干扰,促进睡眠。 ③提供安静舒适睡眠环境,避免声音及光线刺激, 减少干扰。
8.体温过高:与手术创伤,感染有关。 ①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大于37.5℃时每4h测一次, 并记录。 ②及时擦干汗液、勤换内衣、减少对皮肤刺激、 预防感冒。 ③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体温超过38℃给予物理降 温。 ④室内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对流风,定期进行空 气消毒。
影响。
4.其他 近年,在肺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表明,
如P53基因、nm23-H1基因等表达的变化及基因突
变与肺癌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
二.病理和分类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可向支气管腔 内或(和)邻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血液、 淋巴或支气管转移扩散。 肺癌的分布以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起 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癌肿,位置靠近肺 门者称为中心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 癌肿,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
八、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肺不张、肺内感染:疼痛限制病人呼吸、咳嗽 等因素,术后容易发生肺不张、肺内感染。术后 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排痰,给予雾化吸 入tid,利于痰液咳出。协助拍背,教会家属拍背 方法:手指并拢,呈中空状,由下而上,由外向 内,用一定频率,一定力度的拍打,同时嘱患者 用力咳嗽,有利痰液排出,每次拍3~5min;咳嗽 时家属双手放在患者的前后壁,放在前胸的手轻 压手术切口,这样既不限制胸廓运动,又能减轻 咳嗽时的疼痛。
3.腺癌 多数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上皮,多为周 围型,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一般生长较慢,但 少数在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发生较晚。 4.大细胞癌 较少见,约半数起源于大支气管, 多为中心型,癌细胞分化程度低,常在发生脑转 移后才被发现,预后很差。
2.转移途径 (1)直接扩散 癌组织沿支气管管壁及肺泡孔向 同侧附近或对侧肺直接蔓延,以肺泡细胞癌多见。 也可向四周,如纵隔、心包、横膈、胸膜和肺侵 犯,时常由近向远处扩散,以肺鳞癌、腺癌多见。 (2)血行转移 是肺癌的晚期表现。小细胞癌和 腺癌的血行转移较鳞癌更常见。通常癌细胞直接 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大循环血流而转移到 全身各处器官,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 等。也可通过血行发生肺内转移。
5.自理缺陷:与刀口疼痛、虚弱无力、带有多根 管道有关。 ①加强与病人沟通,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积 极参与自理活动。 ②妥善管理各管道,为病人进行自理提供方便。 6.活动无耐力:与疼痛不适、虚弱等有关。 ①指导病人循序渐进进行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促进活动耐力恢复。 ②加强饮食营养,增强病人体质。
1.分类 1998年7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与世界卫生 组织对肺癌的病理分类进行修订,按细胞类型将 肺癌分为九种:①鳞状细胞癌;②小细胞癌;③ 腺癌;④大细胞癌;⑤腺鳞癌;⑥多型性,肉瘤 样或含肉瘤成分癌;⑦类癌;⑧涎腺性癌;⑨未 分类癌。 临床常见的为下列四种类型:
1.鳞状细胞癌约占50%
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多为中心
纱布包盖严密;④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需 双重关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⑤妥善固定引 流管,防止滑脱,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 立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引流管。引流管自胸壁脱
2.晚期 肺癌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 移时,可发生与受累组织相关的征象 (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同侧膈肌麻痹。 (2)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3)压迫上腔静脉: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 张,皮下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侵犯胸膜:胸膜腔积液,常为血性。 (5)侵犯胸膜或胸壁:有时可引起剧烈的胸痛。 (6)侵入纵膈,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2.出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胸腔闭式引流管
引流量每小时200ml以上,连续2~3小时及时通知医
师处理。
3.有引流失效的危险:与引流管脱落有关。
①妥善固定各管道,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 每2~3h1次。 ②胸管低于切口水平,每天定时更换引流瓶,以免 负压降低液体倒流。
③翻身时保护好引流管,不可高于切口水平。
四.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 在肺部可见块状影,边 缘不清或分叶状,周围有毛刺。有支气管梗阻, 可见肺不张,若肿瘤坏死可见空洞。 2.痰细胞学经检查 若痰中找到癌细胞即可明确 诊断。 3.支气管镜检查 诊断中心型肺癌阳性率最高, 可在支气管腔内直接看到肿瘤大小部位及范围, 并可做活检。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切口疼痛、惧怕咳嗽、呼吸道 分泌物增多有关。
护理措施:①指导协助病人有效的咳嗽、咳痰:②雾
化吸入每日3次,稀释痰液,有利排出。 3.低效性呼吸形态:与部分肺组织切除有关。 护理措施同术前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治疗及康复方面的知识。 护理措施:①训练有效的咳嗽、咳痰及深呼吸、 腹式呼吸、吹气球、缩唇呼吸(吸气时用鼻子, 呼气时缩唇,如吹口哨,慢慢轻轻呼出气体。吸 气和呼气的比例在1:2或1:3进行)。②给雾化吸 入tid,减少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有利排痰,预防 术后肺不张肺炎。 ③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④指导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型,生长缓慢,病程长,对放射和化疗药物敏感,通常 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2.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 细胞形态与小淋巴细
胞相似,形如燕麦穗粒,因而又称燕麦细胞癌。一般起
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多为中心型,恶性程度较高,生长 快,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行转移,对放射和化疗药物虽敏 感,在各型肺癌中预后最差。
六、术前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焦虑 恐惧:与怀疑患癌症,担心治疗效果及预 后有关。 护理措施:①介绍病房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主 管医师及责任护士、同病室病友、帮助病人尽快 适应病房环境、产生安全感。 ②加强巡视病房、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给予心 理安慰。 ③介绍同种病例治疗效果、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 信心。 ④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取得病人合作。
9.胸腔积液:与引流管口被大网膜包裹,肺不张 有关 。 ① 密切观察引流管水柱搏动情况,保持引流管通 畅。 ② 指导有效的咳嗽、咳痰及深呼吸、腹式呼吸、 吹气球等锻炼呼吸功能,促进肺复张。 ③必要时行胸腔穿刺抽液。
10.合适体位: (1)病人意识未恢复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 呕吐物、分泌物吸入而致窒息或并发吸入性肺炎。 (2)血压稳定后,采取半卧位。 (3)肺叶切除者,可采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4)肺叶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者,应避免手术侧卧 位,最好选择健侧卧位,以促经患侧肺组织扩张。 (5)全肺切除术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 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 环功能障碍。 (6)若有血痰或支气管瘘管,应取患侧卧位并通知 医师。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肿瘤引起机体 代谢增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 哮喘发作、支气管胸膜瘘、肺水肿、成人呼吸窘 迫综合征。
七、术后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疼痛: 与手术创伤有关 护理措施:说明疼痛的原因及持续时间,给予心理支 持。 协助病人取合适的卧位,给予有效的胸带外固定,咳 嗽、咳痰时用手捂住伤口,尽百度文库减少搬动病人、操作、 检查应集中,搬动时要轻稳、避免拖、拉、拽。 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物
4、中医中药治疗 按病人临床症状、脉象、舌苔 等辨证论治,部分病人的症状可得到改善;亦可 用于减轻病人的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的副反应, 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疗效并延长生存期。 5、免疫治疗 1、特异性免疫疗法:用经过处理的 自体肺癌细胞或加用佐剂后,作皮下接种治疗;2、 非特异性免疫疗法:用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 转移因子、干扰素、胸腺素等生物制品或左旋咪 唑等药物激发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抵制肿瘤 生长,增强机体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而提高治疗 效果。
2、放射治疗 是从局部消除肺癌病灶的一种手段, 主要用于处理手术后残留病灶和配合化学治疗。 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小细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 性较高,鳞癌次之,腺癌最差。晚期或肿瘤复发 病人姑息性放射治疗可减轻症状。 3、化学治疗 分化程度低的肺癌,尤其是小细胞 癌对化学治疗特别敏感,鳞癌次之,腺癌最差。 化学治疗亦可单独用于晚期肺癌病人以缓解症状, 或与手术、放射治疗综合应用,以防止癌肿转移 复发,提高治愈率。
三、临床表现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肺癌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和侵犯 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密切相关。
1.早期 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多无症状,癌肿增大后,常
出现:(1)刺激性咳嗽,当癌肿继续长大且继发肺部感 染时,可有脓性痰液,痰量也较前增多。(2)血性痰, 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少量的咯血,大咯血则很少见。 (3)少数病人,由于肿瘤造成较大的支气管不同程度的 阻塞,可出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胸痛症状。
•肺癌病人的护理
胸外科 许萍
2016年5月6日
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因此也称支气 管肺癌。近50年来,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
高,发病年龄多在40多岁以上,以男性多见,男
女之比约3—5﹕1,但近年来,女性肺癌的发病率
也明显增高。
一.病因
肺癌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长期大量吸烟 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 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 (如:苯并芘)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多链芳 香烃类化合物和亚硝胺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病变、肿瘤阻塞支气管、肺
膨胀不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等因素
有关。
护理措施: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有效 咳嗽咳痰时,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呼吸至吸气 末,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 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 痰液咳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戒烟,劝导吸烟病人停止抽烟。
细胞DNA损伤,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
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进而引起细胞的转化, 最终癌变。资料表明,多年每日吸烟达40支以上者,肺 鳞癌和小细胞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
2.某些化学和放射性物质 长期接触石棉、铬、镍、 铜、锡、砷、放射性物质,肺癌的发病率较高。 3.人体内在因素 如免疫状态、代谢活动、遗传因 素、肺部慢性感染等,也可能对肺癌的发生产生
五、治疗原则
综合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中药治疗以及免 疫治疗等。 1、手术治疗 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 及纵隔淋巴结,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 目前基本手术方式为肺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肺切除术 的范围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周围型肺癌,施行肺 叶切除加淋巴结切除术;中心型肺癌,施行肺叶或一侧 全肺切除加淋巴结切除术。若癌肿位于一个肺叶内,但 已侵及局部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则保留正常的邻近 肺叶,可以切除病变的肺叶及一段受累的支气管,再吻 合支气管上下切端,称之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若 相伴的肺动脉局部受侵,也可同时作部分切除,端端吻 合,称为支气管袖状肺动脉袖状肺叶切除术。
④做好引流管标识。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①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
②定时按摩皮肤受压部位2~3h翻身一次。
③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九、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 保持管道的密闭 ①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 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②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
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③引流管周围用油
(3)淋巴转移 是常见的扩散途径,癌细胞经 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 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 在部位,到达肺门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再侵入
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
淋巴结。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
发生在同侧,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
7.睡眠形态紊乱:与伤处疼痛,环境改变有关。 ①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按时睡觉, 睡前用热水洗脚,尽量减少白天睡觉。 ②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 肌肉放松,排除干扰,促进睡眠。 ③提供安静舒适睡眠环境,避免声音及光线刺激, 减少干扰。
8.体温过高:与手术创伤,感染有关。 ①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大于37.5℃时每4h测一次, 并记录。 ②及时擦干汗液、勤换内衣、减少对皮肤刺激、 预防感冒。 ③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体温超过38℃给予物理降 温。 ④室内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对流风,定期进行空 气消毒。
影响。
4.其他 近年,在肺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表明,
如P53基因、nm23-H1基因等表达的变化及基因突
变与肺癌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
二.病理和分类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可向支气管腔 内或(和)邻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血液、 淋巴或支气管转移扩散。 肺癌的分布以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起 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癌肿,位置靠近肺 门者称为中心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 癌肿,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
八、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肺不张、肺内感染:疼痛限制病人呼吸、咳嗽 等因素,术后容易发生肺不张、肺内感染。术后 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排痰,给予雾化吸 入tid,利于痰液咳出。协助拍背,教会家属拍背 方法:手指并拢,呈中空状,由下而上,由外向 内,用一定频率,一定力度的拍打,同时嘱患者 用力咳嗽,有利痰液排出,每次拍3~5min;咳嗽 时家属双手放在患者的前后壁,放在前胸的手轻 压手术切口,这样既不限制胸廓运动,又能减轻 咳嗽时的疼痛。
3.腺癌 多数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上皮,多为周 围型,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一般生长较慢,但 少数在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发生较晚。 4.大细胞癌 较少见,约半数起源于大支气管, 多为中心型,癌细胞分化程度低,常在发生脑转 移后才被发现,预后很差。
2.转移途径 (1)直接扩散 癌组织沿支气管管壁及肺泡孔向 同侧附近或对侧肺直接蔓延,以肺泡细胞癌多见。 也可向四周,如纵隔、心包、横膈、胸膜和肺侵 犯,时常由近向远处扩散,以肺鳞癌、腺癌多见。 (2)血行转移 是肺癌的晚期表现。小细胞癌和 腺癌的血行转移较鳞癌更常见。通常癌细胞直接 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大循环血流而转移到 全身各处器官,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 等。也可通过血行发生肺内转移。
5.自理缺陷:与刀口疼痛、虚弱无力、带有多根 管道有关。 ①加强与病人沟通,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积 极参与自理活动。 ②妥善管理各管道,为病人进行自理提供方便。 6.活动无耐力:与疼痛不适、虚弱等有关。 ①指导病人循序渐进进行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促进活动耐力恢复。 ②加强饮食营养,增强病人体质。
1.分类 1998年7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与世界卫生 组织对肺癌的病理分类进行修订,按细胞类型将 肺癌分为九种:①鳞状细胞癌;②小细胞癌;③ 腺癌;④大细胞癌;⑤腺鳞癌;⑥多型性,肉瘤 样或含肉瘤成分癌;⑦类癌;⑧涎腺性癌;⑨未 分类癌。 临床常见的为下列四种类型:
1.鳞状细胞癌约占50%
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多为中心
纱布包盖严密;④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需 双重关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⑤妥善固定引 流管,防止滑脱,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 立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引流管。引流管自胸壁脱
2.晚期 肺癌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 移时,可发生与受累组织相关的征象 (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同侧膈肌麻痹。 (2)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3)压迫上腔静脉: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 张,皮下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侵犯胸膜:胸膜腔积液,常为血性。 (5)侵犯胸膜或胸壁:有时可引起剧烈的胸痛。 (6)侵入纵膈,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2.出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胸腔闭式引流管
引流量每小时200ml以上,连续2~3小时及时通知医
师处理。
3.有引流失效的危险:与引流管脱落有关。
①妥善固定各管道,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 每2~3h1次。 ②胸管低于切口水平,每天定时更换引流瓶,以免 负压降低液体倒流。
③翻身时保护好引流管,不可高于切口水平。
四.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 在肺部可见块状影,边 缘不清或分叶状,周围有毛刺。有支气管梗阻, 可见肺不张,若肿瘤坏死可见空洞。 2.痰细胞学经检查 若痰中找到癌细胞即可明确 诊断。 3.支气管镜检查 诊断中心型肺癌阳性率最高, 可在支气管腔内直接看到肿瘤大小部位及范围, 并可做活检。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切口疼痛、惧怕咳嗽、呼吸道 分泌物增多有关。
护理措施:①指导协助病人有效的咳嗽、咳痰:②雾
化吸入每日3次,稀释痰液,有利排出。 3.低效性呼吸形态:与部分肺组织切除有关。 护理措施同术前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治疗及康复方面的知识。 护理措施:①训练有效的咳嗽、咳痰及深呼吸、 腹式呼吸、吹气球、缩唇呼吸(吸气时用鼻子, 呼气时缩唇,如吹口哨,慢慢轻轻呼出气体。吸 气和呼气的比例在1:2或1:3进行)。②给雾化吸 入tid,减少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有利排痰,预防 术后肺不张肺炎。 ③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④指导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型,生长缓慢,病程长,对放射和化疗药物敏感,通常 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2.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 细胞形态与小淋巴细
胞相似,形如燕麦穗粒,因而又称燕麦细胞癌。一般起
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多为中心型,恶性程度较高,生长 快,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行转移,对放射和化疗药物虽敏 感,在各型肺癌中预后最差。
六、术前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焦虑 恐惧:与怀疑患癌症,担心治疗效果及预 后有关。 护理措施:①介绍病房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主 管医师及责任护士、同病室病友、帮助病人尽快 适应病房环境、产生安全感。 ②加强巡视病房、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给予心 理安慰。 ③介绍同种病例治疗效果、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 信心。 ④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取得病人合作。
9.胸腔积液:与引流管口被大网膜包裹,肺不张 有关 。 ① 密切观察引流管水柱搏动情况,保持引流管通 畅。 ② 指导有效的咳嗽、咳痰及深呼吸、腹式呼吸、 吹气球等锻炼呼吸功能,促进肺复张。 ③必要时行胸腔穿刺抽液。
10.合适体位: (1)病人意识未恢复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 呕吐物、分泌物吸入而致窒息或并发吸入性肺炎。 (2)血压稳定后,采取半卧位。 (3)肺叶切除者,可采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4)肺叶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者,应避免手术侧卧 位,最好选择健侧卧位,以促经患侧肺组织扩张。 (5)全肺切除术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 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 环功能障碍。 (6)若有血痰或支气管瘘管,应取患侧卧位并通知 医师。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肿瘤引起机体 代谢增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 哮喘发作、支气管胸膜瘘、肺水肿、成人呼吸窘 迫综合征。
七、术后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疼痛: 与手术创伤有关 护理措施:说明疼痛的原因及持续时间,给予心理支 持。 协助病人取合适的卧位,给予有效的胸带外固定,咳 嗽、咳痰时用手捂住伤口,尽百度文库减少搬动病人、操作、 检查应集中,搬动时要轻稳、避免拖、拉、拽。 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物
4、中医中药治疗 按病人临床症状、脉象、舌苔 等辨证论治,部分病人的症状可得到改善;亦可 用于减轻病人的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的副反应, 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疗效并延长生存期。 5、免疫治疗 1、特异性免疫疗法:用经过处理的 自体肺癌细胞或加用佐剂后,作皮下接种治疗;2、 非特异性免疫疗法:用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 转移因子、干扰素、胸腺素等生物制品或左旋咪 唑等药物激发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抵制肿瘤 生长,增强机体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而提高治疗 效果。
2、放射治疗 是从局部消除肺癌病灶的一种手段, 主要用于处理手术后残留病灶和配合化学治疗。 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小细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 性较高,鳞癌次之,腺癌最差。晚期或肿瘤复发 病人姑息性放射治疗可减轻症状。 3、化学治疗 分化程度低的肺癌,尤其是小细胞 癌对化学治疗特别敏感,鳞癌次之,腺癌最差。 化学治疗亦可单独用于晚期肺癌病人以缓解症状, 或与手术、放射治疗综合应用,以防止癌肿转移 复发,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