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优教教案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4584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b.png)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优教教案第一章:昆虫的生殖1.1 教学目标: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和特点。
掌握昆虫的繁殖行为和生殖器官的结构。
1.2 教学内容: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昆虫的繁殖行为:选择合适的栖息地、交配行为、产卵行为。
昆虫的生殖器官:卵巢、精巢、生殖管道。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昆虫的生殖器官。
进行实验,观察昆虫的繁殖行为。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昆虫生殖方式的理解。
第二章:昆虫的发育2.1 教学目标:了解昆虫的发育方式和特点。
掌握昆虫的生命周期和发育阶段。
2.2 教学内容:昆虫的发育方式: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昆虫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
昆虫的发育环境:温度、湿度、光照。
2.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
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进行实验观察昆虫的发育环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昆虫发育方式的理解。
第三章:昆虫的交配行为3.1 教学目标:了解昆虫的交配行为和特点。
掌握昆虫交配的方式和交配行为的适应性。
3.2 教学内容:昆虫的交配方式:体内交配和体外交配。
昆虫交配的行为:寻找配偶、交配姿势、交配信号。
昆虫交配的适应性:提高繁殖成功率、基因传递。
3.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昆虫的交配行为。
进行实验,观察昆虫的交配方式和交配行为。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昆虫交配行为的理解。
第四章:昆虫的繁殖策略4.1 教学目标:了解昆虫的繁殖策略和特点。
掌握昆虫的繁殖适应性和繁殖成功率。
4.2 教学内容:昆虫的繁殖策略:多产卵、产优质卵、繁殖时间选择。
昆虫的繁殖适应性:环境适应、竞争对手适应。
昆虫的繁殖成功率:繁殖次数、繁殖数量、繁殖环境。
4.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繁殖策略。
观察昆虫的繁殖适应性和繁殖成功率的实例。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昆虫繁殖策略的理解。
第五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实例分析5.1 教学目标:分析具体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实例。
初中生物八下《1.2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初中生物八下《1.2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两篇(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54a805be1e650e52ea9999.png)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立志在仿生学方面钻研、创新、有所成就。
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生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2.通过本节学习,帮助学生在以后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1.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昆虫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生物科技在生物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竞赛、启发、诱导等【教具准备】昆虫多样性及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前提诊测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在我们脚下的土壤中,生活着蝼蛄、蚯蚓、鼹鼠等动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昆虫的世界,看看自己是否能从中找出一些问题来。
(教师播放有关昆虫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多媒体放映结束了,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刚才的画面?学生:刚才画面上出现了辛勤的蜜蜂,飞舞的蜻蜓、蝴蝶,还有蚊子、苍蝇……我觉得它们都属于昆虫。
教师追问:你如何判断它们都属于昆虫?学生:它们和蝗虫一样,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膀。
这些都属于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师:很好!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种类超过100万种,几乎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有分布,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昆虫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那么,这种会飞的无脊椎动物我们了解多少呢?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问题,思考并讨论:(屏幕内容如下:)1.冬季几乎看不见蚊子、苍蝇,为什么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起来了?2.食用物品中,如何就长出了“肉虫子”3.在太阳地下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的。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4.2.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4.2.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3a974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c.png)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关键知识点。
2.强调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特点、生态意义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生物学的奥秘,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爱生命。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种昆虫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其生殖和发育过程,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该昆虫的生命周期特点及其生态意义。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加深对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昆虫资源的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进行复习。
(2)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并记录身边的昆虫生殖和发育现象。
6.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程度。
(3)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观察、讨论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校园内的昆虫,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6.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报告、实验操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的故事引入新课:讲述一只蝴蝶从卵、幼虫、蛹到成虫的奇妙旅程,激发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好奇心和兴趣。
-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哪种类型(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它们在不同阶段有什么特点?
-这些特点对昆虫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些关于昆虫生殖和发育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发育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发育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4370b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a.png)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5.培养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生物的基本分类、生物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课题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然而,由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较为复杂,学生对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此外,学生在观察和实验操作方面仍需加强指导,以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4.能够分析并比较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及实例。
5.学会观察和记录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观察、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昆虫的生长发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视频引入:播放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短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昆虫的生命周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念讲解:介绍昆虫生殖发育的基本概念,如:卵生、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等,让学生掌握相关术语。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b7d07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b.png)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了解昆虫的生殖特点。
1.2掌握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
2.能力目标2.1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2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3.2培养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昆虫的生殖特点。
1.2昆虫的发育过程。
2.教学难点2.1昆虫的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2.1昆虫的生殖特点2.1.1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孤雌生殖、雄性先熟等。
2.1.2昆虫的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
2.1.3昆虫的交配与产卵:交配、产卵行为及其特点。
2.2昆虫的发育过程2.2.1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但未发育成熟。
2.2.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差异。
2.2.2.1卵:昆虫的卵通常为椭圆形,表面有各种图案。
2.2.2.2幼虫:幼虫阶段是昆虫发育的重要时期,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差异。
2.2.2.3蛹:蛹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静止阶段,外部形态发生变化,内部器官逐渐成熟。
2.2.2.4成虫:成虫是昆虫发育的最终阶段,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3.实验与观察3.1观察昆虫的生殖器官和发育过程。
3.2实验操作:观察昆虫的生殖行为和发育过程。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5.1复习昆虫的生殖特点、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5.2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其生殖和发育过程。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观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发育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精选9篇)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d5353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2.png)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 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锻炼评价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过程的异同。
2. 完成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3. 辩证地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养成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过程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过程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展示目标二、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9--P12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做好标记:1.昆虫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发育有哪两种方式?2..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哪几个阶段?3.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哪几个阶段?三、合作讨论填写:1、“观察与思考”,请仔细观察课本P10图,据图回答问题:(1)将各图按照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序号)(2)家蚕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家蚕的一生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
(4)家蚕吐丝的时期是期____________________(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6)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2867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4.png)
b.昆虫的生殖方式;
c.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
d.变态发育的类型,如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3.撰写观察报告:将观察到的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整理成一篇观察报告,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报告中可以附上昆虫的图片或手绘图,以增强报告的直观性。
4.分享观察成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报告,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昆虫的生殖器官特点、生殖方式、发育过程及变态发育的类型。
2.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以及昆虫发育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展示昆虫的生殖器官和发育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这些题目包括:
1.判断题:判断昆虫生殖器官的特点,如产卵器的形状、雄性昆虫的生殖器官等。
2.选择题:选择正确的昆虫发育过程,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3.填空题:填写昆虫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如卵、幼虫、蛹、成虫等。
(2)运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策略: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六、课后反思
7.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
![7.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4cf38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5.png)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课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单元第七单元学科生物学年级八年级教材分析通过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的介绍,得出变态发育的概念,由此及彼,又通过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得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总体来说,本课对变态发育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学习目标探究实践:本课没有具体的实验,但是我们可以具体地去观察,结合课文内容去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何乐而不为?科学思维:讨论并说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明确二者的异同,逐步自己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学习变态发育,体会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在日常生活加以观察,提升自己的学习意识,一个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命观念:昆虫短短的一生,经历数次蜕变,生命虽短,精彩纷呈。
其精彩,我们应学习啊!重点1、加餐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怎样的?2、什么是变态发育3、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什么?难点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由想一想,议一议,导入新课……蝴蝶是有毛毛虫变成的,可是,毛毛虫从哪里来?它是怎么变为蝴蝶的?讨论、思考。
营造课堂氛围讲授新课家蚕的生殖和发育3000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饲养家蚕,用蚕丝织成美丽的绸缎。
而且,漫漫的丝绸之路,彰显中华文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家蚕与人类的关系观察与思考下面是家蚕生殖与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图1蚕蛹2受精卵3正羽化的蚕蛾4蚕吐丝结茧5幼虫6雌雄蚕蛾交尾看上图,家蚕的一生要经过的顺序是(序号)___________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填汉字)_____ ______ ____ ____.。
比较家蚕的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1家蚕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特点是: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蝴蝶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951d2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5.png)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一、引言 (Introduction)本教学设计旨在介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昆虫的生殖特点和其与其他生物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s)- 理解昆虫的不同生殖方式,包括性别和无性生殖。
- 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 能够描述昆虫的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幼虫和蛹的形态变化等。
三、教学内容 (Teaching Content)1. 昆虫的生殖方式:- 性别生殖:雄性和雌性的特点及繁殖过程。
- 无性生殖:孤雌生殖、孤雌有性生殖、多雄生殖等。
2. 昆虫的生命周期:- 卵:昆虫的孵化方式,不同昆虫卵的形态特征。
- 幼虫:不同昆虫的幼虫形态、饲食性和生长发育过程。
- 蛹:蛹态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 成虫:成虫的特点、繁殖和寿命。
四、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1. 讲授法:通过讲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来传达基础知识。
2. 图片展示:使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图示来辅助教学。
3. 观察实验:组织学生观察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等不同发育阶段的标本,并帮助学生理解形态变化。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 (Assessment and Feedback)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相关问题。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题,以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 口头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并给予反馈,检查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 (Teaching Resources)- 昆虫生殖和发育的教学幻灯片- 昆虫标本及放大镜- 昆虫生态模型和图示七、教学扩展 (Teaching Extensions)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昆虫标本展览馆或昆虫观察园,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 多媒体展示:播放昆虫生态纪录片,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了解。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e0f1604b35eefdc8d33373.png)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举例说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举例说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2、能力方面◆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信息,进行合作和交流。
◆运用比较的方法形成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和人类的生活中的作用。
◆辩证地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四、教学设计思路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昆虫的生活生殖和发育过程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因此本课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熟悉的实例入手以获取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为“家蚕部分”,安排了“我来说养蚕”的活动,然后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通过排序、展示、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家蚕养殖的方式及发育所经过的阶段,再播放家蚕发育过程的视频,使学生加深理解,并养成“变态发育”的概念。
第二环节为“蝗虫部分”,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观察插图、阅读课文,同时与家蚕的发育过程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概念,理解二者的区别。
然后教师列举其他实例,强化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达成“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学习目标。
第三环节是分析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加这些内容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应辩证地看待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总之,教师尽量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讨论,自主完成概念的建构,体现“生成性”的新课程理念。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括蝴蝶和蝗虫的发育过程、蝗虫对农作物危害以及赤眼蜂的图片,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视频。
2、学生准备收集饲养家蚕的资料,并相互交流;收集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资料六、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2、生殖方式:有性生殖3、发育特点:完全变态发育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蝗虫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过程:受精卵→若虫→成虫2)发育特点:不完全变态发育2、家蚕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的异同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448402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e.png)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如蝴蝶、蜜蜂、蚊子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和发展特点。
2.结合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蝴蝶小时候和长大后样子不一样?”“菜青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昆虫馆、植物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昆虫生殖和发育现象,撰写观察报告。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观察、讨论、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我将教育性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殖方式、发育特点及其对环境适应的能力。通过分析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及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为例,结合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选取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十九章《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8dc24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4.png)
(一)教学重点
1.昆虫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2.昆虫的生殖过程及发育类型的特征。
3.昆虫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其生态意义。
(二)教学难点
1.昆虫生殖器官的微观结构及其在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2.变态发育和不变态发育的区别与联系。
3.昆虫生命周期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此外,学生在观察、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观察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分析和操作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较浓,但对环保意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认识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讲述昆虫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兴趣。
-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实验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小论文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昆虫生殖和发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5.调查生活中的昆虫防治方法,了解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2.绘图作业要求线条清晰,结构准确,文字描述简洁明了。
3.小论文要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字数在500字左右。
4.观察记录要详细,分析要有深度,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aa12b5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5.png)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1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该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现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
本章先介绍植物生殖后,介绍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包括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着重突出了生物和发育与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进一步体现了整套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思路。
本节讲述的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兴趣的一类动物,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它在本章中体现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及特点,突出了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椐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制订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看教学片和饲养家蚕课外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致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增强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昆虫摄影图片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美好感受,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原始情感,培养另眼看世界思维习惯,多看事物的美好面。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常见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难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变态发育的理解。
二、说教法: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4f6a1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c.png)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及教学设计1000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生殖特点,掌握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2.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掌握昆虫的发育特点及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
二、教学内容
1.昆虫的生殖特点
2.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3.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2.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3.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你是昆虫的孩子,你需要经过什么过程才能成长为完整的昆虫?
2.讲授
讲解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3.实验演示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可以进行昆虫观察实验,选择一些容易观察的昆虫,如蝴蝶、蚂蚁等进行实验演示。
4.总结
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思维。
六、板书设计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昆虫的生殖特点
二、昆虫的生殖系统特点及功能
三、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七、作业
1.回答问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哪些特点?
2.仿制昆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并写出说明。
3.观察自然中的昆虫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生物教案(精选11篇)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生物教案(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2f4a1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8.png)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生物教案(精选11篇)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生物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生物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生物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区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难点: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教学用具和器材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录像片,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与讲述法结合教学过程导言:据统计,地球上生活着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十分复杂,今天我们就以家蚕和蝗虫为例来学习。
讲述:这一节课之前,我请同学们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有关家蚕的资料(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用蚕卵孵化家蚕,并记录观察结果)。
提问: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或本组的成果?讲述:下面我们观看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录像片,请大家仔细观看,注意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填写下表:(学生观察、讨论、完成上表)讲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家蚕要经过四次蜕皮,在蜕皮期间,蚕不食不动,叫做眠。
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什么要蜕皮呢?这是因为昆虫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的缘故。
提问:根据日常观察,你还知道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蜜蜂、蚊、蝇……)讲述:早在三千年之前,我国就开始养蚕,生产蚕丝,用蚕丝织成精美的绸缎,销往世界各国,开辟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通用4篇)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bbff6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9.png)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通用4篇)其次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篇1其次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力量目标:通过观看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育同学观看思索的力量,学问归纳、概括的力量;训练同学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进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关心同学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看思索----分析争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留意启动同学已有的信息资源,组织引导同学沟通日常生活中观看到的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自然现象。
设置问题,通过沟通使同学丰富感性学问,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发觉问题的意识。
在同学争论沟通的基础上,老师可引导同学观看有关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录像片或图片,启发同学将已有的阅历与录像片或图片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为了加深同学对家蚕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理解,老师可以p10争论3,使同学在争论中理解家蚕在发育的各个时期的特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
还要以蝗虫等为例,并和家蚕等比较,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3.组织同学开展饲养家蚕或某种昆虫的实践活动,以便于同学熟悉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体察生物体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老师还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开放性问题,如“为什么在低洼多水的环境中蚊子多?”等问题,引导同学熟悉昆虫的繁衍与环境的关系,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使昆虫以不同的形态和生活方式来适应多种环境,是昆虫能够广泛分布的缘由之一。
4.引导同学从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来辩证的熟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如一些昆虫对农林业有危害,而有些昆虫则可为植物体传粉授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攀枝花市二中符建明(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1,本节内容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将感性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能利用昆虫的生殖发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通过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代表发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二)、教学分析本节内容是在植物有性生殖的基础上初步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进行比较简单的研究学习。
是对有性生殖的进一步了解,也为下几节学习其他动物的生殖发育打下基础,起作承上启下的作用。
很多学生容易把父母认为是新生命的开始,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能利用昆虫的生殖发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通过饲养家蚕等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
训练学生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3.情感目标: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重点和难点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课前准备教师:组织部分学生饲养并观察某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准备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饲养并观察记录其生殖发育过程。
网上查阅蜜蜂、蝇、蚊等昆虫的资料。
参考课时:1课时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学以致用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课间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叫什么名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生1: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生2:故事说的是梁祝死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比翼双飞。
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忠贞。
师: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梁祝化蝶”,比翼双飞,是人们对纯洁爱情的憧憬,但科学地讲美丽的蝴蝶究竟是谁变来的呢?生1:是“毛毛虫”变来的。
生2:是像“茧蛹”一样的东西变来的。
师: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
可“毛毛虫”、“茧蛹”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它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呢?从而引出课题。
【自主学习】今天我们以家蚕为例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学习任务(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填空。
1.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有些动物的与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 有些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3.有些昆虫的发育,要经过、、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学习任务(二)观看视频质疑: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的故事吗?悠悠文明史,慢慢丝绸路。
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你养过家蚕吗?你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请饲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蚕的发育过程,学生之间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对其中的错误不做纠正,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蚕发育过程的录像,看后修正和完整描述家蚕发育的一般过程,并将书上的图片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1、观看视频: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的短片。
请大家仔细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做好记录。
提问1:将各图按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排序、答;⑤→②→①→⑥→④→③提问2:家蚕的一生中其发育阶段有那些,其先后顺序家蚕是怎么样的?答;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提问3:在家蚕从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过程中,比较它的幼虫和成虫,二者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差异吗?答:有很大差异。
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
像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提问4:你知道家蚕是在哪个阶段产丝吗?答;幼虫时期.提问5;家蚕是通过那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答;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提问6;根据日常的观察,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
答;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播放断片: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请大家仔细观察其它昆虫如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做好记录。
提问1:蝗虫的一生中有那些生殖发育阶段?其顺序是怎么样的呢?答;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提问2:在蝗虫从卵→若虫→成虫的发育过程中,比较它的幼虫和成虫,二者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差异吗?如有,有什么差异?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小。
幼虫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提问3:蝗虫为什么要脱皮?要经过几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答:昆虫的外骨骼不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从而使昆虫生长受到限制。
因此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身体才会逐渐长大。
5次。
提问4;根据日常的观察,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
答: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蜻蜓【合作探究】提问1:家蚕各阶段的形态有什么变化?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幼虫身体柔软,具环节,胸腹部有8对足主要以桑叶为食,有退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成虫有三对足,二对翅,体表有白色鳞片不取食,几乎不飞,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死亡蛹体表光华,椭圆柱状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提问2:你知道家蚕是怎样产丝的吗?答;在家蚕由受精卵到成虫的四个发育阶段中,只有幼虫时期取食桑叶。
绢丝腺是专门合成蚕丝的腺体,经过腺细胞加工合成分泌的液态绢丝蛋白,由蚕口器下边的吐丝管牵引,吐出一根长长的液态的细丝,细丝遇到空气后即凝结成固态丝。
提问3:填表比较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发育历程幼虫与成虫差别举例不完全变态发育卵→若虫→成虫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小蜻蜓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蜜蜂提问4:蜻蜓点水与生物的哪种行为有关?答;产卵。
提问5:有水的地方为什么蚊子特多?答;蚊子把卵产在水里,幼虫必须生活在水里。
提问6:(教师借助课件出示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
请同学们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诗句中有没有不够准确的地方。
答;“到死”这两个字不准确。
把这两个字改为“化蛹”就准确了。
提问7:蝗虫,蚊子,蝇等昆虫是害虫,我们应该消灭它们吗?答;不是消灭,而是减少、控制它们的数量提问8:有一种蜂身体很小,不到1毫米,叫赤眼蜂。
请大家看教材第12页,看看它是怎样成为杀虫能手的?答;它不是将害虫吃掉,而是将自己的卵产在害虫的卵内,用这些害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作为自己的营养,使害虫卵得不到营养而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这种灭虫方式叫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经济而省钱。
【归纳总结】(1)家蚕的生殖;有性生殖。
(2)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3)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4)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5)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学以致用】1.目前,一些地方把“植桑养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下列关于家蚕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完全变态 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C.无性生殖,完全变态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2.下面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3.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吃青菜叶的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 B.捕杀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在蝗虫的成虫期C.适当延长家蚕的幼虫期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D.蜜蜂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4.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的一层“皮”。
它的生殖发育和蝗虫类似,下列有关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蝉的鸣叫是一种觅食行为 B.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C.蝉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D.与蝉属于同一发育过程的生物还有蜣螂、蜜蜂、家蝇5.下列哪一种昆虫与其他昆虫的发育方式不同 ( )A.蜜蜂B.苍蝇C.菜粉蝶D.蟋蟀6.家蚕吐丝时,说明家蚕将进入哪一个时期( )A.成虫期B.幼虫期C.卵期D.蛹期7.下列生物不进行变态发育的是 ( )A.青蛙 B.家蚕 C.家燕 D.蝗虫8、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期A 成虫期B 幼虫期C 卵期D 蛹期【板书提纲】1,家蚕的发育(1)家蚕的生殖;有性生殖。
(2)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3)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其他昆虫的发育(1)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