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其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其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ff7c2cdfde80d4d8d05a4f0c.png)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其表现“职业倦怠”的概念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提出并首次引入心理学领域的,费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而所谓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情绪衰竭。
教师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丧失,工作投入和参与减少,课堂准备不充分,教学品质低劣,创造性低。
其次,人格的解体。
教师逃避社会交往,不愿意与学生交往,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同事和学生,使同事和师生之间关系恶化。
最后,低个人成就感。
教师自我评价的价值倾向降低,并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产生过度的自卑感和强烈的离职倾向。
二、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一)内在心理的原因1、职业认同感产生高原反应。
一般来说,工作十来年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是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的。
教师们常讲,授课的内容已教授无数遍,感觉真的很乏味,实在无奈得很。
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内心追求与客观情况的差异,往往会引起一个人的矛盾心理,使之产生对职业的反抗情绪,导致拒绝感与平淡感的消极心理发生。
2、不良性格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
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等心理感受,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心理现象。
但是,这些心理感受又会因人而异,那些整天忙于工作,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以及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焦虑、孤独等无法排遣的教师,则容易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3、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
心理学家认为“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
教师职业是角色冲突的一种典型情境,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重化,而一名教师既要树立教师权威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这一切使一个富于责任心的教师在经历了多种角色冲突之后,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4a6a35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7e.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为自身原因而失去对任职职能的热情而造成的影响。
表现形式可以从教师的言行中体现出来,主要体现为:
首先,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热情。
他们对学生毫无兴趣,缺乏教学热情,没有使
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就是教师的言语极其冷漠,没有笑脸,这样的话语容易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变得很容易放弃教学。
由于无关心志倦怠,也没有了充分的热情,
教师就会变得非常疲惫不堪,并且很轻易地放弃教学,宁可临时抛弃教学来缓解自己的压力,也没有心情深入挖掘学习者学习能力,表现出学习者的潜力。
最后,教师缺乏科学的视野,学习者受到单一知识模式的限制,产生了很多误区。
教师如果缺乏把学习人的视野从多个角度拓展到全局的科学思维,往往深陷单一知识的模式,导致知识的质量无法达到充分的提高,原有的知识无法拓展。
为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首先应该让教师明白,教学是一份认真负责的
工作,只有在推动学习者取得成就的同时,自己也能够感到满足和成就感,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其次,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让他们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贡献,定期设置一些学习活动,如教师学习联盟,教师培训,让教师从中获得激励、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从而增强教学的热情。
此外,要鼓励教师探究、创新,推行尝试性学习,让教师有时间创新教学方法,挑战自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能,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工作的热情。
以上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工作,取得
更大的成就。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应对策略有哪些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应对策略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612684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e.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应对策略有哪些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可能会遭遇职业倦怠。
这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教师职业倦怠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应对呢?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1、情绪方面教师可能会经常感到焦虑、烦躁、压抑和易怒。
在面对学生的问题和教学任务时,缺乏耐心和热情,容易对学生发脾气。
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常常感到沮丧和失落,失去了最初从事教育工作时的激情和动力。
2、身体方面长期的职业压力可能导致教师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痛、失眠、疲劳、免疫力下降等。
这些身体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3、工作态度方面表现出消极的工作态度,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不再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对教学改革和创新缺乏兴趣。
对学生的关心和指导减少,不再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4、人际关系方面在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交往中,可能会变得冷漠、孤僻,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合作。
与同事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也变得困难和不顺畅。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1、工作压力过大教学任务繁重,需要同时应对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参加教研活动等多项工作。
而且,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往往与教师的评价和晋升挂钩,这使得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社会期望过高社会对教师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认为教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教育者,能够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
这种过高的期望使得教师感到不堪重负。
3、学生问题复杂多样如今的学生个性鲜明,问题复杂多样,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心理问题等。
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问题,容易感到疲惫和无助。
4、工作环境不佳学校的管理体制、评价机制不合理,缺乏对教师的支持和关爱。
同事之间的竞争激烈,工作氛围紧张,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个人因素教师自身的性格特点、应对压力的能力、职业规划等也会影响职业倦怠的产生。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及自我调节 赵隆成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及自我调节 赵隆成](https://img.taocdn.com/s3/m/3812864cce2f0066f53322a1.png)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及自我调节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1)态度方面。
在认知方面,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工作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烦琐事务。
(2)在情感方面,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波动很大,常常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多种消极情绪。
在价值取向方面,不再认为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奋斗目标,因此有部分教师兼职做第二职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3)在行为方面。
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
(4)在身心方面。
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若得不到有效消除和缓解,则会反映出生理能量耗竭的状态,如饮食习惯和体重骤变,身体虚弱,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内分泌紊乱,易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在心里方面,则表现为对生活的乏味感,对事业的失望感等。
那么怎样进行自我调节呢?首先,在对学生要求上,把期望值降低。
这不是说对学生不做严格要求了,而是清醒认识到有些过高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对学生是一种折磨,对自己是一种惩罚。
他只能考个专科,你却要求他考上重本;他26个字母都认不全,你却希望他学通语法;他加减法都弄不明白,你非要他学会求平均值。
这只是打比方,就是要说教育要因人而异,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进行,别给自己增加达不到的目标,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当失望来临,对你的影响很难短期内消除,积累久了肯定在心理上出问题。
你心理上要是出了问题,教育出的学生怎么能不出问题。
其次,多注意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哪怕是细小的事。
不是有句广告词吗:为生活中的小惊喜欢呼。
适当转移注意力,可以消解一些负面能量。
第三,肢体上的放松,比如深呼吸,把胸腔腹腔中的气全呼出去,再吸气,都要慢慢的进行,多重复几次,有助于减压;再有散散步,要出去散步,别在办公室像笼子里的狮子一样散步,那样越散越憋屈。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aa6c0b3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5.png)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国家发放的不到2000元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二、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当教师的家属在学校辛苦付出,不愿意让其为那么点“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三、应试教育导致精神压力大.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综合指数和名次,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师生都苦不堪言.四、行政干预过多,教师工作压力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师份内的事.“备课、教学、批改作业、差生、讲公开课”这些常规工作何尝不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今教师们平日忙碌的事务并不是那么单纯.许多行政部门都可以向教育安排工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去办理.例如办理学生保险、代收各类费用、整理迎检档案、分发学生奶、对家长进行培训、参加文体竞赛等等.这些工作都是教育教学之外的事务,有些工作是短期的,有些确是贯穿整个学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五、个人价值不容易得到肯定.一所学校里,能够取得突出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教师虽然也在努力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讲县级以上优质课、受到上级表彰的机会可能轮不到他们身上.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搞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行了,不需要争抢什么,于世无争.由于自身的价值很难有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所以丧失了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和理想,不再有成功的追求.六、教育不均衡,挫伤工作积极性.教育均衡涉及许多方面.无论是学校的硬件环境,还是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地方教育政策,我们当地和其它大中型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一些大城市的公立、私立学校,教师工资可能就是我们这边好多倍.另外,那边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管理不像内地严格.因此,内地不少教师为了提高工资待遇,纷纷前往私立学校.要知道出去打拼的教师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才,造成了当地人才的流失.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勇气和条件走出去,只能苦守着当地教育.看着别人拿着优厚的报酬,工作积极性难免会受影响.七、社会风气影响教师的上进心.眼下,网上资源丰富、“卡五星”之风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每天读书半小时的教育专着相比,打麻将具有更强的诱惑.要求教师撰写教育叙事,备导学案,部分教师会选择在网上下载,网络的便利让人学会了敷衍.想当年,没有网络,没有卡五星,课要自己手写,要自己设计制作,下班后没有多的娱乐方式,会选择看看业务杂志.也只有在那几年,人的工作能力才真正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以上分析不知是否在理,字里行间可能透露了些许无奈和抱怨.不管怎样,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需要正视和解决的.俗话说:“带病的大夫如何给病人看病”教师教学没有激情,工作没有创新,精神萎靡不振,对待任务敷衍了事,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要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多方努力.1、尽量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近些年,国家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然而,由于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教师工资的增长过于缓慢.现有的工资并不能适应当地物价房价的增长速度.国家应该加大工资的倾斜力度,多向贫困偏远山区投入,真正落实“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承诺,让广大教师无经济上的忧虑,安心工作.这些年,作为学校,也在致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但投入也不可能太多,并不能真正改善教师的经济状况,所以还需国家加大绩效工资的投入,实现教育均衡.2、及时调整心态,树立人生目标.俗话说“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你就改变自己.”否则你就是痛苦的.有许多政策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们也不可能逃离当地教育,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常年累月重复同样的工作,如果没有一点改变,人不可能不生厌倦.因此,我们需要给自己的人生确定新目标,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让每年都有个奔头儿.例如:今年,我要把班级管理好,形成一个什么特色;我要在学校讲一节公开课;我要有一篇文章发表等等.当某一件事情做成了,得到了的赏识,自己会充满惊喜.3、学校要努力让教师工作的幸福.作为学校,要想方设法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让教师们感到在这所学校工作是幸福的.要舍得投入,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考查的机会;要公平公正绩效考核,真正实现多劳多得;要多给认真工作的教师提供讲课、表彰的机会;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奖罚分明……这些工作,学校都在努力实施着.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非易事,需要多方努力,关键还是要从政策、管理等多方面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让老师们找回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54227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7.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压力逐渐增加,倦怠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长期处于工作中的疲劳感,表现出对工作的消极情绪、疲惫感和缺乏动力。
这种倦怠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需要重视和及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本文将从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心理调适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1. 生理表现教师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容易出现生理上的倦怠表现,比如疲劳、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
持续久了,这些生理问题就会对教师的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2. 情绪表现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表现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情绪低落、易怒等。
教师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大、学生不听话、家庭矛盾等原因而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3. 行为表现教师职业倦怠还会表现在行为上,比如教学不耐烦、缺少耐心、懒惰等。
有时候教师甚至会出现旷课、逃课等违规行为。
二、心理调适策略1. 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的职业观念。
如果教师认为自己只是为了赚钱而工作,那么在面对工作压力时就容易出现倦怠。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为了教育事业,是对社会的贡献,是对学生的责任。
2. 定期休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当的休息可以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3. 寻求帮助当教师遇到工作困难时,应该及时向同事、领导或心理咨询师求助。
有时候倾诉一下就能减轻压力,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4. 培养兴趣爱好除了工作以外,教师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运动、阅读、旅行等。
这样可以让教师在工作之余有一个放松身心的平台。
5. 良好的情感交流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和同事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
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一次合作的经历就可以让教师重新树立对工作的热情。
6. 适时调整个人行为教师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耐心,要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责任心,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领导力。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e93db34f242336c1fb95e07.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划分为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1、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很大,逆境下容易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2、职业倦怠症生理表现: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吃不下饭甚至是呕吐的情况;已经出现一些慢性疾病或者疾病征兆;工作效率降低,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甚至出现机能性工作障碍。
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背痛、头晕,以致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多种生理现象出现。
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
在认知方面,感到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将其看作是枯燥的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觉得前途暗淡,没有希望;在情感方面,对工作失去兴趣, 厌倦,情绪波动大,经常感觉抑郁、焦虑和烦恼等;表现在意志方面,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就躲,不愿钻研。
3、职业倦怠症行为方面:心理上的转变直接在行为上有所反映,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
由于经常感到压抑、焦虑,普遍对工作缺乏进取心,纯粹是为了工资而来上班。
生理症状1、长期疲劳2、肌肉紧张3、躯体失调(多汗、心跳过快过缓、内分泌失调等)4、精神紧张(失眠、多梦、情绪暴躁等)5、决策技能的降低6、信息处理能力下降7、时间知觉失调8、劳逸控制失调社会症状1、对工作敷衍了事2、社会退缩、人际关系敏感3、抱怨与玩世不恭4、降低效能5、家庭中的关系不和谐心理症状1、否认或责备2、愤怒与压抑3、偏执性、强迫症状4、自我贬损(二)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1、教学效果下降教师的身心与疲劳过度,对学生的观察、教育能力就会在无形之中降低,对学生的心理援助,管理指导等精神维持能力也会随之变得低下,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的不灵活或出现失常现象,在工作上变得机械,工作效率低,工作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a9ee4845915f804d2b16c19c.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
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
”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
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
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
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
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国家发放的不到2000元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二、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
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
教师职业倦怠种种
![教师职业倦怠种种](https://img.taocdn.com/s3/m/c5159bd36f1aff00bed51e15.png)
教师职业倦怠种种
职业倦怠是所有国家工作人员的通病。
一个人长期从事一项工作,就会枯燥,懈怠和厌倦。
教师职业倦怠也是这种情况。
教师职业倦怠基本有以下几种表现:
1、教师队伍老化,缺乏新鲜血液,一帮老气横秋的教书匠,学生不喜欢这样的人去教他。
2、收入分配制度的不近合理,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导致教师价值取向偏离。
3、领导不力,学校一潭死水,缺乏生机,要么教师之间为了个人利益勾心斗角离心离德,都觉得累。
4、教师本身疏于学习,素质能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有压力。
5、工资分配制度不尽科学,吃大锅饭,干好干赖一个样,养成慵懒堕习。
6、教改一轮接一轮,教师考核机制不合理,追逐升学率,教师疲于奔命。
7、教师对教育的投入期望值过高,盼望改善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在失望沉默。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1c2a37611711cc7931b71651.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情绪衰竭。
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抑郁、精神不振、缺乏热情与活力、对他人的容忍度和工作满意度降低等,教学工作中的成功及类似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事件也较难引发工作的激情和热情,没有创新的欲望,仅满足于应付任务,甚至厌倦教学工作。
其二是态度和行为冷漠。
教师对学生缺失人性化的态度表现在:教师常常不愿接触学生,对学生冷漠、厌烦,常常用带有蔑视性的标签式语言来称谓和描述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将学生视为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
对同事疏远,逃避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是找借口,怨天尤人。
其三是缺乏成就感。
教师常常表现为对自己工作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工作胜任感和成就感下降。
由于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家长、社会对教师期望的增加,学校、同事对教师关心支持不够,使很多教师体验不到工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这种情况导致教师重新评价工作的实际价值,重新考虑时间精力的投入与经济收入、地位荣誉等回报之间的关系。
他们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既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令人满意的变化,也不能有效地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产生较强的无助感。
工作失去动力和信心,开始减少工作投人,教学缺乏创新,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抱有消极、无奈、听之
任之的态度,挣工资成了维持上班的唯一动机。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8336d36c85ec3a86c2c594.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解决方法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因为长期从事单一工作而产生的心理上、精神上的消极现象,其出现和存在是必然的。
那么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哪些表现呢?如何解决?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1、职业热情、兴趣消失,消极应付工作。
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首先,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说:“唉,什么时候放假;唉,明天又要上课了;唉好累啊”等。
其次,教师都懒于出课,“未老先衰”。
学校安排教师上公开课,避之不出。
中年教师说“年龄大”而主动“退位让贤”,青年教师称“自己经验不足,不敢担此重任”。
结果往往是学校硬摊给青年教师。
在各种课堂教学及观摩、竞赛中,来回就是那几个熟悉的身影,且青年教师居多,而一些拿过证件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不再登台亮相。
再者,做老师时间长了就会有一种感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种豪情壮志逐渐消失,希望桃了满天下的激情消失了,不少教师安于现状、平淡无为,久而久之成为了教书匠,甚至有些教师进入学校和教室就有一种厌恶感,看到学生就感觉到头痛,产生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想法。
2、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每个教师都再慨叹,很忙,很累,班主任甚至没有太多时间去管理班级,没有时间备课、批改作业和好好辅导学生。
问其理由,都忙于做各种材料,忙于学校的各种检查等。
教师个人情绪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上不求上进,甚至产生放弃做教师、“不愿上班”、“能马上退休就好了”的消极想法,更有甚者“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认为“学校不公正,同事不友好,学生不听话”,经常处于疲劳、易怒、紧张等消极情绪,进而带来了婚姻和家庭问题。
二、解决方法1、认可职业倦怠的正常性,积极应对,并同时注意接纳自己、关爱自己。
其实,谁关心自己也不如自己爱自己,应付压力最好办法就是关爱自己,保持身心健康。
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是自己时刻保持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
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有哪些特征
![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有哪些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498f2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8.png)
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有哪些特征引言作为一名教师,职业倦怠是我们常常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职业倦怠不仅会对我们的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介绍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问题。
特征一:情绪极度消极职业倦怠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教师的情绪极度消极。
教师在工作中可能感到压力巨大,缺乏成就感,经常出现疲倦、无力和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
他们可能会变得容易烦躁,对学生的问题和挑战失去耐心,甚至产生对教育事业的负面情绪。
特征二:教学动力下降职业倦怠的另一个特征是教师的教学动力下降。
教师可能会逐渐失去对教学的热情和兴趣,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乏味。
他们可能开始怠慢备课,讲课时敷衍了事,不再投入精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会下降。
特征三:人际关系疏远职业倦怠还会导致教师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等人际关系的疏远。
教师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孤立,对交流和合作失去兴趣。
他们可能会避免与同事共享教学经验和资源,不愿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加剧教师的职业倦怠。
特征四:工作倦怠感增加职业倦怠的最明显特征之一是教师对工作的倦怠感增加。
教师可能会感到对自己的工作无法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力。
他们可能会出现工作不积极主动、工作时间过长、缺乏工作动力等问题。
这种倦怠感会削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能。
结论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
了解和认识职业倦怠的特征对于教师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教师们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寻求支持和帮助,加强自我管理和调节,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等,以应对和克服职业倦怠,保持职业热情和工作动力。
注:本文为Markdown格式的文本输出。
如需转化为其他格式,请采用相应的工具进行转换。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ae977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8.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职业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职业之一。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也随之而来。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对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1. 情绪问题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情绪问题,包括易怒、抑郁、焦虑等。
在长期的工作累积下来的压力下,教师很容易产生情绪失控的现象。
2. 工作效率下降另外一个常见的表现就是工作效率下降,教师可能会出现精神涣散、工作态度不端正等现象。
3. 对学生态度消极在职业倦怠的状态下,教师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的态度,可能会对学生放任不管,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4. 人际关系疏远教师在职业倦怠的状态下,往往会对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关系疏远,社交活动减少。
5. 生活品质下降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教师会感到对生活失去了兴趣,生活品质明显下降。
二、心理调适策略1. 建立自我认知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找出自己工作中的压力来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
2. 防范职业倦怠教师要学会识别职业倦怠的预警信号,时刻警惕自己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有倦怠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
3. 增加工作乐趣在工作中,教师可以适时适度地进行一些社交活动,增加一些新鲜元素,让工作中充满乐趣。
4. 调整工作节奏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使自己在工作之余有时间进行放松和娱乐。
5. 学会放松自己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放松,比如听音乐、做运动、阅读、旅行等,以此来舒缓工作中的紧张情绪。
6. 寻求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和同事、家人、朋友交流,或者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来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
7. 坚持锻炼教师在工作之余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慢跑、瑜伽等,以此来释放紧张的情绪。
8. 注重心理健康教师还可以适时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培训,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5a5674baa0116c175f0e48c1.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症状教师是社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职业,教书育人,也是教师们最主要的任务。
当然,教师虽然有着比较大的责任,但是很多教师在从教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倦怠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教师职业倦怠。
而教师职业倦怠也是可以通过一些症状表现出来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知识!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1.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疲惫、沮丧、焦躁状态,对工作任务产生厌倦和抵触。
2.职业倦怠症生理表现: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
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失眠、吃不下饭、呕吐、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多种生理现象。
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
3.职业倦怠症行为方面:心理上的倦怠直接反映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缺乏进取心,工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领工资。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1.教学效果下降教师的身心倦怠,对学生的教育能力会无形中降低,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变得机械,工作效率低,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2.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上充满忧郁和攻击性,人际关系变得疏离,矛盾增多。
有些教师使用粗暴的体罚来对待学生,实则是一种身心疲倦,压力增大后所产生的“危险信号”。
3.造成自我身心伤害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造成自身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轻则消极态度和恶劣情绪明显,重则会引起神经衰弱甚至精神崩溃,最终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1.职业认同感产生高原反应一般来说,工作十多年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太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引起其矛盾心理,使之产生对职业的抵触情绪,导致拒绝的消极心理发生。
2.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同教育投入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教师的精神压力独生子女与就业难的现状,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学校中,再由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d07333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4.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长期的心理和生理疲劳,导致师生关系疏离,学生行为问题增多,教师教学积极性下降甚至出现抵触心理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职业病理。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本文进行讨论。
1.情感方面:烦躁,不耐烦,情绪低落,感到孤独,自我评价下降。
2.身体方面: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身体不适症状。
3.教学方面: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反应差,缺乏创新思维和教学热情。
4.关系方面:师生关系疏离,严重时甚至和学生产生矛盾,和同事不和,对待学生态度消极,影响工作效率。
心理调适策略:1.调整工作状态教师可以通过调整工作状态来缓解职业倦怠,比如适当减轻工作量和压力,增加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等方式,以避免常规化操作和习惯性思维对工作造成的影响,从而恢复工作积极性。
2.职业发展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至专业化水平,打造适合自己的教师职业道路。
同时也可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或研修,进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成长。
3.人际关系的调整教师应该注意与同事和学生建立起互信、互敬的工作关系,这样可以让工作更轻松、更顺畅,合理分配和管理时间,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积极尝试沉浸于工作以外的活动,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中释放出一部分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
4.心理疏导教师应该学会接受心理疏导和咨询,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调适,发现问题并进行规划和解决。
优秀教育工作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通过自我评估找到积极的心理孔道,以便更加健康的从事教育工作。
总之,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和自我调节,尽量避免职业倦怠的发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d52d1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0.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一、引言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1. 身体疲劳身体疲劳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之一。
长时间的工作和复杂的工作环境会使教师的身体感到疲惫不堪,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睡眠不好等情况。
2. 情绪低落教师职业倦怠还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沮丧,易怒、烦躁。
他们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和动力,对学生和同事们的态度也会变得冷漠和消极。
3. 工作动力下降教师在职业倦怠的状态下,往往感到对工作没有动力,工作效率下降明显,不愿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没有积极的关注和热情。
4. 人际关系问题职业倦怠的教师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问题,他们与同事和学生的交流变得困难,冲突和矛盾增多,影响了学校的和谐稳定。
5.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职业倦怠状态容易导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工作倦怠综合征,甚至影响到教师的生活质量。
1. 健康生活方式教师们应该重视健康生活方式,注重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工作效率。
2. 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认识和分析,及时发现自己的职业倦怠问题,在工作中要学会自我调节,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3. 寻求支持和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问题时,可以寻求同事、领导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和支持,倾诉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增强自我激励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水平,积极寻找工作中的乐趣,增强自我激励,激发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5. 调整工作方式在工作中,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适当减轻工作压力,分散工作任务,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6.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从工作中找到快乐和满足感,克服困难,培养乐观的情绪和态度,避免负面情绪影响工作和生活。
7. 寻找兴趣爱好教师在工作之余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12452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f.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情绪疲劳、缺乏工作动力、对工作失去兴趣和自信,甚至出现身心健康问题的一种心理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多样,下面将从情绪、行为和生理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情绪表现:1.消极情绪:教师出现焦虑、抑郁、烦躁、厌烦等负面情绪,对学生和工作产生抵触心理。
2.心理冷漠: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和请求漠不关心,缺乏同理心,对学生的情感和学习需求置之不理。
3.情绪波动明显:教师在工作中容易激动、暴怒,并且经常变换情绪状态,时而兴高采烈,时而郁郁寡欢。
二、行为表现:1.态度消极:教师对学校和教育改革持消极态度,对工作中的变化和新要求抗拒,不愿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工作表现差:教师对工作缺乏热情,不愿意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工作质量下降,教学成绩不佳。
3.请假和早退现象增多:教师频繁请病假或突然早退工作,对工作产生逃避心理。
三、生理表现:1.睡眠问题:教师出现失眠、多梦和早醒等睡眠障碍问题,导致精神状态不佳。
2.身体不适:教师经常出现乏力、头痛、胃痛等身体不适症状,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工作。
3.免疫力下降:由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教师的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咳嗽等疾病。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策略如下:一、寻找支持:教师应该主动与同事、家人或心理咨询师沟通,寻求情感和心理的支持,共同研讨解决办法。
二、调整心态: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三、培养兴趣:教师要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工作与生活有机结合,提高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
四、调整工作方式: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加强自我保护:教师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度锻炼身体,提升抵抗力。
六、定期放松:教师应该定期安排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活动,如旅游、运动、阅读等,调节身心,缓解工作压力。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223fda25284ac850ac024278.png)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1、职业热情、兴趣消失,消极应付工作。
2、职业兴趣转移。
3、对于教师身心造成影响。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因为长期从事单一工作而产生的心理、精神上的消极现象,其出现和存在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认同它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并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才能有效的降低职业倦怠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产生积极地动力。
下面谈一下我的体会:首先,认可职业倦怠的正常性,积极应对,并同时注意接纳自己、关爱自己。
其实,谁关心自己也不如自己爱自己,应付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关爱自己,保持身心健康。
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是自己时刻保持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
关爱自己应该从注重自己的仪表做起,有人说: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可以不优雅。
的确,五官是父母给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发型、穿衣、气质上下功夫,一样可以做个优雅的女人。
看到别人欣赏的目光,听到学生的啧啧称赞,相信我们便不会视上班、上课为负担。
其次,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保持身心的舒适和愉悦。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个理念大家都懂,可是每天真要我们拿出一小时锻炼,确实很难。
怎么办,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要挤时间。
这一学期开学以来,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们坚持每天利用“两操”时间做“五行健身操”,对颈腰关节都大有好处。
身体好了,心情自然也会好。
大家一定要记住: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好生活!再次,扩大社交,增加交流和倾诉,及时释放忧郁情绪。
交几个好朋友,及时倾诉烦恼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调节方式。
不要心里只有孩子和老公,而没有自己。
要用心交几个好朋友,创造闲暇的空间和她们一起或逛逛商场,或在家小聚,或出去吃饭,寂寞无助时让她们陪一陪,在美酒茶水中把知心话儿一吐为快,即使发泄烦恼,也拓宽自己的视野。
(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我们的天空是狭小的、单调的,而友情织成的天空是广阔的,也是灿烂的。
友情,能给你的生活增添情趣,让你更多地洞悉外面的世界。
忧伤时,有朋友与你同担,伤痛会减掉几分;欢乐时,有朋友与你共享,欢乐会更加浓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
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
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
”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
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
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
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
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国家发放的
不到2000元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二、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
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
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当教师的家属在学校辛苦付出,不愿意让其为那么点“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三、应试教育导致精神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
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
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
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综合指数和名次,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师生都苦不堪言。
四、行政干预过多,教师工作压力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师份内的事。
“备课、教学、批改作业、差生、讲公开课”这些常规工作何尝不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今教师们平日忙碌的事务并不是那么单纯。
许多行政部门都可以向教育安排工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去办
理。
例如办理学生保险、代收各类费用、整理迎检档案、分发学生奶、对家长进行培训、参加文体竞赛等等。
这些工作都是教育教学之外的事务,有些工作是短期的,有些确是贯穿整个学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五、个人价值不容易得到肯定。
一所学校里,能够取得突出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教师虽然也在努力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讲县级以上优质课、受到上级表彰的机会可能轮不到他们身上。
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搞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行了,不需要争抢什么,于世无争。
由于自身的价值很难有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所以丧失了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和理想,不再有成功的追求。
六、教育不均衡,挫伤工作积极性。
教育均衡涉及许多方面。
无论是学校的硬件环境,还是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地方教育政策,我们当地和其它大中型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在一些大城市的公立、私立学校,教师工资可能就是我们这边好多倍。
另外,那边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管理不像内地严格。
因此,内地不少教师为了提高工资待遇,纷纷前往私立学校。
要知道出去打拼的教师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才,造成了当地人才的流失。
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勇气和条件走出去,只能苦守着当地教育。
看着别人拿着优厚的报酬,工作积极性难免会受影响。
七、社会风气影响教师的上进心。
眼下,网上资源丰富、“卡五星”之风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
和每天读书半小时的教育专着相比,打麻将具有更强的诱惑。
要求教师撰写教育叙事,备导学案,部分教师会选择在网上下载,网络的便利让人学会了敷衍。
想当年,没有网络,没有卡五星,课要自己手写,要自己设计制作,下班后没有多的娱乐方式,会选择看看业务杂志。
也只有在那几年,人的工作能力才真正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以上分析不知是否在理,字里行间可能透露了些许无奈和抱怨。
不管怎样,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需要正视和解决的。
俗话说:“带病的大夫如何给病人看病?”教师教学没有激情,工作没有创新,精神萎靡不振,对待任务敷衍了事,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要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多方努力。
1、尽量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近些年,国家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然而,由于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教师工资的增长过于缓慢。
现有的工资并不能适应当地物价房价的增长速度。
国家应该加大工资的倾斜力度,多向贫困偏远山区投入,真正落实“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承诺,让广大教师无经济上的忧虑,安心工作。
这些年,作为学校,也在致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但投入也不可能太多,并不能真正改善教师的经济状况,所以还需国家加大绩效工资的投入,实现教育均衡。
2、及时调整心态,树立人生目标。
俗话说“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否则你就是痛苦的。
有许多政策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们也不可能逃离当地教育,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
常年累月重
复同样的工作,如果没有一点改变,人不可能不生厌倦。
因此,我们需要给自己的人生确定新目标,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让每年都有个奔头儿。
例如:今年,我要把班级管理好,形成一个什么特色;我要在学校讲一节公开课;我要有一篇文章发表等等。
当某一件事情做成了,得到了的赏识,自己会充满惊喜。
3、学校要努力让教师工作的幸福。
作为学校,要想方设法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让教师们感到在这所学校工作是幸福的。
要舍得投入,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考查的机会;要公平公正绩效考核,真正实现多劳多得;要多给认真工作的教师提供讲课、表彰的机会;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奖罚分明……这些工作,学校都在努力实施着。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非易事,需要多方努力,关键还是要从政策、管理等多方面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让老师们找回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