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教案
小班教案 8月份小班主题-火把节
欢乐火把节(8月)一、活动目标1、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
2、在活动中感受“火把节”的热闹气氛,培养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知道农历6月24日是彝族火把节及火把节的风俗。
培养对少数民族人们的热爱。
三、活动准备1、布置活动场地:低矮灌木林,几座独木桥,害虫阵(将纸折的害虫挂在绳子上)。
2、请三名小朋友扮演彝族娃娃。
3、彝族“火把节”的相关图片、录像。
音乐《火把节之歌》四、活动过程(一)教师扮演彝族姑娘,邀请幼儿到彝乡过火把节。
1.教师:我是彝族姑娘,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彝乡去做客。
2.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状,走进布置好的场景中,边走边做准备活动。
3.介绍火把节。
教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客是因为我们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到了。
小朋友参加过火把节吗?彝族人民是怎样过火把节的?彝族人为什么要过火把节?(小朋友先自由讨论,教师再讲述故事,让小朋友知道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节日期间要举行庆祝战胜凶神、消灭害虫的活动。
)(二)玩火把节庆祝活动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讲解玩法,并请三名彝族娃娃分别示范游戏的基本动作:(1)过低矮灌木丛:钻爬;(2)过独木桥:走平衡木,练习平衡;(3)害虫阵(捕捉害虫):练习纵跳。
2.小朋友自由选择活动项目,与彝族娃娃共同庆祝火把节。
教师观察、指导各组的活动。
3.教师与小朋友一起点燃火把,烧死害虫。
(提醒小朋友平时不能玩火)4.教师带领小朋友围成圆圈,在彝族音乐的伴奏下,跳彝族舞蹈庆祝胜利,庆祝丰收。
五、活动解读(一)彝族火把节的传说(火把节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
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同阿体拉巴比武,即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款待斯惹阿比。
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火把节-人音版
1.理论介绍:《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它以热情奔放的舞蹈和激昂的音乐著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火把节》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这一节日的热情和活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欣赏一段《火把节》的视频,观察视频中人们的服饰、舞蹈和音乐特点,了解歌曲如何体现节日的氛围。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复杂的节奏型和高音区的演唱,我会通过示范和逐步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火把节-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火把节》选自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七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欣赏歌曲《火把节》,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文化背景;
2.学会歌曲《火把节》,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3.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了解三段式(ABA)结构的特点;
-对于曲式结构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化的方式,将曲式结构比喻成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A段、B段的交替和整体布局。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火把节》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参加过节日庆典吗?有没有感受过那种欢乐的氛围?”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火把节》的奥秘。
4.学习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体验彝族舞蹈的风格;
5.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火把节》,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歌曲学唱、舞蹈体验、音乐欣赏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火之艺术——火把节》教案
《火之艺术——火把节》教案是一份关于火把节的教学计划,它将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火把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表现形式。
本教案将介绍火把节的概念、起源、发展历史,分析其文化内涵、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同时提供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火之艺术的理解和认知。
一、火把节的概念与起源火把节是源于古老的中国,在过火节、火龙节、火神节等民间节日中演变而来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
火把节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或清明节前后举行,具有祛病、驱邪、祈福、娱乐等多重意义。
它是以火为媒介传达情感、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化形式。
二、火把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火把节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在农业社会中,火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息息相关。
火可以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可以烤制食物,可以照明和烧制器具,还可以消灭害虫和供祭祀之用等。
因此,人们很早就开始将火视为神灵,将火把视为神权的象征物,并在炎炎夏日或冬寒夜晚举办盛大的火神祭仪。
如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有在正月十五日放火燃烧高粱秸秆,祈求丰收、平安的习俗,后来经过时间、地域、族群的演变和交融,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火把文化和艺术。
现在,火把节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春节民俗文化,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把节除了代表着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以外,还与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火把节作为一种具有旅游和商业价值的文化现象已经获得了新的发展。
三、火把节的艺术特点与表现形式火把节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火把节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意象鲜明:火把节以火为主题,将火和人文、自然等诸多元素融为一体。
通过舞动火把、燃放烟花等方式,表现出丰富的意象,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达到跨越时空的传达目的。
2、身体表现:火把节的表演过程中,不仅需要表达出火焰的炙热感觉,还需要通过舞姿、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观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节目意义。
幼儿园火把节知识教案
幼儿园火把节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把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 学习火把节的习俗和活动。
3. 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火把、红旗等实物。
3.音乐、手工等教具。
三、教学过程:1.引入(1)教师出示火把节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火把节。
(2)教师介绍火把节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让幼儿了解火把节是纪念革命先烈、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节日。
2.学习习俗和活动(1)教师通过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向幼儿介绍火把节的习俗和活动,如点燃火把、跳火把舞、唱红歌、举行纪念活动等。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火把节习俗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幼儿了解火把节是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纪念革命先烈、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3.手工制作教师出示手工材料和图纸,向幼儿介绍制作火把的方法,让幼儿动手制作火把,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火把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舞蹈表演教师出示火把舞的视频教程,让幼儿学习火把舞的动作和节奏。
并指导幼儿在音乐声中进行合奏表演,体验团队合作、学习协调的快乐。
5.纪念活动在班级组织的纪念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参加升旗仪式、默哀仪式,并让幼儿为革命先烈献上鲜花,让幼儿感受到珍惜和缅怀英烈的感觉。
6.总结教师引导幼儿自我总结和反思,让幼儿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培养幼儿的自我感知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和评估,在教学过程和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合作、表现和反馈,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五、拓展延伸:1. 观看有关火把节的纪录片,让幼儿深入了解火把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向家长宣传火把节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火把节活动,共同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3. 带领幼儿参观纪念馆、英雄陵等相关地点,让幼儿切身感受和加深对英雄的崇敬和缅怀。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和教学过程,幼儿能够感受到火把节的氛围,了解到火把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操作能力。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彝族的火把节及其文化背景。
2. 学会唱彝族民歌《火把节》,感受其音乐特点和风格。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火把节的文化背景介绍。
2. 彝族民歌《火把节》的学唱。
3. 歌曲分析,包括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
三、教学重点:1. 火把节的文化内涵。
2. 彝族民歌《火把节》的旋律和节奏。
四、教学难点:1. 彝族民歌《火把节》的高音部分。
2. 理解火把节背后的民族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火把节的文化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教授:学唱彝族民歌《火把节》,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
3. 练习:分组练习,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4. 课堂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点评。
5. 总结:讲解火把节背后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彝族同学或专家进行讲座,深入介绍火把节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比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火把节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学唱《火把节》的熟练程度和表现力。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进一步学习彝族的文化,了解其他民族节日和习俗。
2. 学生练习《火把节》歌曲,加强音乐技能的培养。
十、课程资源:1. 相关彝族文化的书籍和视频资料。
2. 音乐教学设备,如音响、话筒、乐器等。
3. 互联网资源,如彝族音乐网站、视频平台等,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分组练习、课堂展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学唱彝族民歌《火把节》,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整合
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整合一、教材分析《火把节》是一篇描写彝族人民传统节日的散文。
文章通过讲述彝族人民在火把节期间的庆祝活动,展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火把节的来历和习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会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火把节的来历和习俗。
3. 学会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
四、教学难点1. 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火把节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彝族文化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了解火把节的来历和习俗。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喜悦心情,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火把节的重要意义。
7.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彝族文化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彝族风情的学习氛围。
2.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气、节奏和情感朗读课文。
3. 关键词句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文化渗透:引导学生了解彝族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火把节教案4篇
火把节教案4篇火把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赏《火把节》丰富同学对彝族音乐特点的感知,并熟悉阮(ruǎn)。
2.能辨别乐曲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3.能说出“火把节”的概况。
教学重、难点1.熟悉阮,能够听辨出阮的音色。
2.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两个乐段的不同。
教材分析阮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中很有特点的乐器之一。
现在使用的改良阮分为四种:低阮、大阮、中阮、小阮。
三弦或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
阮的演奏技巧不是很简单,演奏方法及符号与琵琶相同。
右手指法有弹、挑、双弹、双挑、分、滚、划等;左手只按音。
小阮主要用于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担当和声伴奏。
四种阮的音色圆润而丰厚,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
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
目前民族管弦乐队中主要使用大阮和中阮。
《火把节》共分为三段,在一个简洁的引子后,具有浓郁彝族风味的慢板A段主题轻柔地消失,旋律轻柔、美丽。
B段热闹奔放,展现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
最终A段再现,显得美丽有韵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少数民族的节日特别多,其中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最闻名的节日,关于火把节,还有一个传奇呢。
今日我们就到彝族伴侣的火把节上去看一看。
观赏“火把节的传奇”动画。
二、介绍彝族的火把节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从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尽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
密密的火把如同一条长龙在山道、田间缓缓游动,场面非常壮丽,与此同时,到处点燃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快歌舞,直至深夜。
三、观赏乐曲1.初听乐曲《火把节》音频。
师:火把节真是盛大的节日,现在我们就来观赏一首乐曲《火把节》。
提问: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吗?音色有什么特点?同学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阮的历史有近20xx年了,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中阮和大阮,他们有四根弦,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子演奏。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火把节(节选)》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火把节(节选)》教案一. 教材分析《火把节(节选)》是人音版音乐六下的教材,本节课通过学习彝族火把节的音乐,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和音乐特色。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富有特色。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描绘了彝族人民欢庆火把节的喜悦场面;第二乐段节奏缓慢,富有诗意,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如五线谱、音符、节拍等。
同时,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彝族文化和音乐特色较为陌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彝族文化和火把节的意义,感受彝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学会《火把节(节选)》歌曲,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特别是第二乐段的旋律。
2.了解彝族音乐特色,如五声阶、装饰音等。
3.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彝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讲解法:讲解彝族文化和火把节的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背景。
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4.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5.评价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对其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彝族文化和火把节的图片、视频等。
2.准备钢琴或电子琴,用于伴奏和教学演示。
3.准备乐谱,分发给学生。
4.准备合唱架,保证学生演唱时的舒适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彝族文化和火把节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彝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火把节的意义,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火把节(节选)》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彝族音乐的特色。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火把节》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火把节》一、教学目标1.了解彝族火把节的起源和意义;2.学习彝族民间音乐和舞蹈;3.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培养幼儿的节日文化素养。
二、教学准备1.彝族火把节相关资料;2.彝族民间音乐和舞蹈音源;3.火把道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彝族火把节活动1:引入老师拿出一支火把,向幼儿介绍此活动的主题和目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彝族火把节,了解这个神秘的节日。
活动2:交流老师与幼儿共同探讨,孩子们对火把、节日、舞蹈有什么认识和了解,进行话题引导。
活动3:了解彝族火把节教师向幼儿介绍彝族火把节的来源和意义,并播放相关视频片段。
启发幼儿对该节日的认知和感知。
第二课时:学习民间音乐和舞蹈活动1:观看舞蹈视频老师给幼儿们观看与彝族火把节相关的民间舞蹈视频,激发幼儿学习民间歌舞的兴趣。
活动2:学习熟悉音乐老师向幼儿播放彝族民间音乐,让孩子们试着敲打节奏,感受节拍,培养音乐感。
活动3:学习舞蹈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选择相应的舞蹈进行教学。
首先先给组织幼儿一些热身动作,如敲掌、拍脚、旋转等,然后进行舞蹈基本步伐的教学。
最后参照音乐,快乐地跳起舞来。
第三课时:练习团队合作活动1:练习团队合作在幼儿熟练掌握基本舞蹈之后,老师将孩子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他们进行团队协作练习。
活动2:做出合理的分工每个小组有一位学生担任小队长,负责领导其他学生,做出合理的分工。
其他的学生则要配合小队员的指导,共同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相互协作。
活动3:表演当每个组织员彻底熟悉了舞蹈和音乐之后,根据孩子们的特长和喜好,来自主表演。
老师对幼儿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表现出了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积极进取的态度。
四、教学总结本次活动是一次有关彝族火把节的文化体验和音乐舞蹈的体验,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学习,了解到不同的民俗节日带给我们的欢乐和文化深度。
通过动起来的活动,我们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合作、团队之间的默契和协调。
《火把节》教案3篇
《火把节》教案《火把节》教案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火把节》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6、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盲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词词卡片。
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范文三篇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范文三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6个字,学会11个字,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关键: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介绍火把节,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火把节”:同学们,这个节日你们一定不陌生吧!能用你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介绍一下吗?(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加深对火把节的了解。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彝族的火把节及其音乐特点。
2. 学会火把节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火把节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 感受彝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难点1. 火把节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2. 理解彝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视频:火把节舞蹈表演。
2. 教学音频:彝族音乐。
3. 舞蹈道具:火把。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彝族的火把节,引导学生了解火把节的意义和习俗。
2. 播放火把节舞蹈表演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火把节舞蹈的氛围。
Step 2:学习舞蹈动作(10分钟)1. 教师示范火把节舞蹈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学跳火把节舞蹈,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交流,提高舞蹈水平。
Step 3:学习舞蹈节奏(10分钟)1. 教师播放彝族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
2. 学生跟随音乐节奏练习舞蹈动作,注意把握节奏的准确性。
3. 学生分组比赛,展示舞蹈成果。
Step 4:欣赏与讨论(5分钟)1. 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彝族音乐,让学生欣赏并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生谈谈自己对彝族音乐的看法,讨论音乐与舞蹈的相互关系。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火把节舞蹈的动作要领和音乐节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舞蹈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Step 6:拓展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组队,创作火把节舞蹈短剧。
2. 教师评价学生的舞蹈短剧,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目标1. 深入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文化背景和音乐特色。
2. 能够独立完成火把节舞蹈的整个流程。
3. 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七、教学重点1. 火把节舞蹈的整个流程和动作的连贯性。
2. 对彝族音乐特色的理解和感受。
《火把节》教案
《火把节》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进一步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
4.体会课文的场面描写。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2.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等。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场面描写的好处;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和课文。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
(图片或相关素材导入)1.出示火把节的图片。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比方说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那么图上画的就是彝族的火把节,我们先一起了解一下吧。
2.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3.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一起感受火把节的热闹场面吧。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
1.认真听课文朗读,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1)学生边听边思考,举手回答。
(2)教师总结。
(本课通过讲述彝族人民准备过火把节、火把节的热闹场面以及火把节的来历,赞扬了彝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不屈不挠。
)2.学习生字、认识词语。
3.学习词语解释。
三、精读领悟。
(一)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学生读完后,同桌讨论、交流,举手回答,教师引导。
第一部分(1-4)火把节的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5-10)火把节的热闹场面。
第三部分(11-13)火把节的来历。
(二)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彝家人为了欢度火把节而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们做了哪些准备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火把节-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火把节-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把节的概念和起源,认识火把节的文化价值;2.熟悉火把节的音乐元素,掌握火把节的节奏、旋律特点及演唱方法;3.锻炼学生的听力、发音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火把节的概念和文化价值;2.火把节的音乐元素:节奏、旋律;3.火把节歌曲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重点1.熟悉火把节的音乐元素,掌握火把节的节奏、旋律特点及演唱方法;2.培养学生的音乐敏感性,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火把节歌曲的演唱方法;2.了解火把节的文化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
五、教学过程1.了解火把节的概念和文化价值(约10分钟)(1)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介绍火把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价值;(2)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火把节的认知、感受和体验。
2.熟悉火把节的音乐元素(约20分钟)(1)通过演示器、黑板或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介绍火把节的节奏和旋律元素;(2)通过听歌、演唱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火把节音乐的魅力;(3)在听歌和学习节奏时,辅导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如:节拍、节奏型、音符等。
3.学习火把节歌曲的演唱方法(约30分钟)(1)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学生需要演唱的歌曲,教授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2)让学生分组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3)辅导学生注意歌曲的重点、节奏和节拍,保持音准。
4.课堂讨论和总结(约10分钟)(1)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演唱成果;(2)带着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讲述他们学习的体会和感受;(3)对班级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火把节为主题,结合音乐元素和文化背景,既满足了学生对音乐欣赏和演唱的需求,也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提醒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难度,保证教学效果。
2024火把节说课稿范文
2024火把节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24火把节》,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火把节》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知识并了解了火把节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社会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火把节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火把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认识火把节的意义和重要性。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授火把节这个内容时,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学习法。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辅助材料,例如图片、视频等,以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通过播放一个视频,展示火把节的热闹场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对火把节的认知和兴趣。
2、知识讲解:在学生对火把节的整体了解基础上,我将介绍火把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意义。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火把节的独特魅力。
3、互动探究:通过提问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火把节的相关活动中,亲身体验和感受火把节的氛围和乐趣。
通过互动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4、拓展延伸:通过给学生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火把节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传承。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火把节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并提出自己的创新和想法。
5、总结回顾:通过提问和讨论,总结火把节的重要性和意义,回顾学生在这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和体验。
火把节音乐教案
火把节音乐教案教案主题:火把节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火把节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火把节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火把节相关资料和图片。
2. 音乐教学材料,如音乐乐谱、CD等。
3. 火把、音乐器材(如鼓、锣等)。
4. 音乐教学用具,如音乐播放器、投影仪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火把节的背景和意义(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火把节的起源和传统。
2. 展示火把节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分享对火把节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步:介绍火把节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0分钟)1. 学习火把节音乐的基本节奏和节拍。
2. 教授火把节音乐的常见乐器和演奏技巧。
3. 演示火把节音乐的表演形式和流程。
第三步:学习火把节音乐曲目(30分钟)1. 教授火把节音乐的经典曲目,如《火把舞曲》。
2. 分组分配音乐角色,如演奏、舞蹈、合唱等。
3. 引导学生学习和练习火把节音乐,培养合作和协调能力。
第四步:火把节音乐表演和展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火把节音乐表演。
2. 利用音乐播放器和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表演过程和成果。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回顾火把节音乐的学习内容和过程。
2. 学生分享感受和心得体会。
3. 老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进步。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火把节庆祝活动,深入体验火把节的独特魅力。
2.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音乐团队来学校进行火把节音乐的专题讲座或演出。
3. 制作火把节音乐专辑,以纪念学生们的努力和成果。
《火把节》教案(6篇)
《火把节》教案(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时常须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细心收拾的《火把节》音乐优秀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火把节》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堆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情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情场面,感触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立阅读课文,老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忙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诵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6、感触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情场面,感触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称赞彝族人民勇于打败恶势力,打败灾害的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控制本课的生字新词,堆积词语。
2、全作探索,整体把握盲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具预备:1、词词卡片。
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状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量:课文是分哪向局部写的,你是按照什么划分出来的?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爱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状况和情绪。
2、我国有56个民族,无数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日就去参与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诵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局部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爱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触。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奇,你想到了什么?互相沟通。
五、有感情朗诵课文。
幼儿园火把节教案精选
幼儿园火把节教案精选1500字幼儿园火把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火把节的由来和意义,了解火把节的一些具体活动。
2.能力目标:通过参与火把节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火把节三、教学重点:了解火把节的由来和意义四、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五、教学准备:图片、幼儿手工材料、音乐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照片,让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见过这个节日吗?它是哪个节日?”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2.整体呈现(10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这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叫做火把节。
火把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的。
在火把节的时候,人们会点燃火把,在夜晚中庆祝。
火把代表着光明和希望,也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3.具体呈现(2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向幼儿介绍火把节的由来和意义。
并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4.创设情境(15分钟)教师布置任务:“大家看,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火把。
我们要一起组成一个火把队,一起庆祝火把节。
”教师指导幼儿一起制作火把,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学习活动(2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火把队的训练。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舞蹈或表演,然后汇报给全班。
6.反思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让他们发表自己获得的收获和体会。
七、板书设计:火把节火把节的由来和意义火把队的训练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了解了火把节的由来和意义,了解了火把节的一些具体活动。
通过参与火把节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制作火把和训练火把队的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活泼,幼儿们通过亲身体验,对火把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火把节-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火把节-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火把节的起源、特点和传统习俗•学习火把节相关的音乐、舞蹈和歌曲,提高音乐的欣赏水平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完成文化活动策划和组织教学内容火把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火把节的由来和历史背景•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和意义•火把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价值火把节相关音乐、舞蹈和歌曲•火把舞的特点和舞蹈步骤•火把节相关的音乐和歌曲欣赏•创造性编创火把节舞蹈和歌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猜谜游戏和火把节的由来1.老师呈现火把节的图片和视频,提问学生对火把节的了解和认识2.老师组织猜谜游戏,以火把节相关的知识、文化和传统习俗为主题3.老师讲解火把节的由来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火把节的意义和文化价值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形式表演火把节的故事和传说,展现自己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第二课时:火把节的音乐和舞蹈1.老师播放火把节相关的音乐和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和风格的音乐和乐器2.老师示范和讲解火把节的舞蹈步骤和动作要领,让学生学会火把舞的基本技巧和形式特点3.学生分组练习和排练自编的火把节舞蹈,包括舞蹈动作、音乐节奏和合作配合等方面4.学生和老师进行舞蹈展示和点评,共同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欣赏水平第三课时:文化活动策划和组织1.老师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文化活动策划和组织,包括火把节的展览、舞蹈比赛、音乐会等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活动领域,分工协作完成文化活动策划和准备工作3.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活动实施和评估,总结经验和体会,提高组织和协作能力教学评估•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学生能够掌握火把舞的基本技巧和形式特点,能够自主编创火把节舞蹈和歌曲•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组织和协作能力和文化素养教学体会通过本次音乐教育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火把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拓展了自己的文化视野和艺术素养。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课《七月火把节》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课《七月火把节》教案设计含反思设计意图:彝族人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人十分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活动中我着重让幼儿了解“火把节”的流程,感受彝族人的快乐心情与“火把节”的热烈气氛。
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基本掌握了彝族“火把节”的相关知识,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经验,并且也培养了幼儿对少数民族的情感,加深了认识。
活动目标:1、了解彝族的服饰,“火把节”的流程,知道“火把节”的意义。
2、进一步感受“火把节”的热烈气氛,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3、学习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小跳步、踏点步),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体验舞蹈快乐情绪。
活动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彝族文化。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对舞蹈的创编。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播放器(进场音乐和七月火把节音乐)、成人彝族服饰一套。
活动过程:组织幼儿律动《哈密瓜熟了》进活动室。
提问:(1)这首乐曲是哪个民族的?(新疆)(2)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3)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汉族、蒙古族、彝族等)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彝族文化吧!二、开始部分1、出示课件火把节流程:迎火-颂火-送火2、观看视频《火把节篝火晚会》3、出示课件彝族服饰4、学习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小跳步、踏点步)(1)教师引用彝族阿妈送服饰,给幼儿悬念,教师通过穿彝族服,两次音乐依次跳出小跳步、踏点步。
(2)引导幼儿舞蹈创编。
师幼一起跳篝火舞《七月火把节》四、延伸部分彝族人民除了能歌善舞,还会在盛大的节日活动中举行摔跤、赛马、斗牛等活动,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视频,我们下次活动时一起分享好吗?活动反思:通过本次艺术活动教学,幼儿的参与兴趣浓厚,我从自身专业的优势和对本次创新课堂的探索出发,力求将一节常规活动有新意的巧妙整合,引导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
本次活动有亮点但也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如:语速因该再慢一点,语言上应该多一些亲和力等。
今后还要多多学习,有效把握幼儿园活动教学的节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营造轻松互动的活动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认识6个字,学会11个字,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⑵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得彝族火把节得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得来历。
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搜集相关得彝家火把节得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得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得民族风情。
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得引导,帮助学生在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得感知、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感受彝族特有得民族风情。
⑵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得勇敢坚强、不屈不挠得优良美德。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得彝族火把节得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得民族风情。
2.难点:了解彝家火把节得来历,理解火把节得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得勇敢坚强、不屈不挠得优良美德。
3.关键:通过搜集相关得彝家火把节得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得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得民族风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得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得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介绍火把节,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火把节”:同学们,这个节日您们一定不陌生吧!能用您们搜集到得相关资料介绍一下吗?(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得资料,加深对火把节得了解。
)火把节就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得古老而重要得传统节日,有着深厚得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得狂欢节”。
不同得民族举行火把节得时间也不同,大多就是在农历得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得民俗功能,产生了新得形式。
2.教师谈话,导人:同学们,彝家人得火把节就非常有特色。
她们也热情地邀请我们去欢度她们得传统节日——火把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彝家人得火把节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前广泛地搜集有关得资料,在资料得搜集与阅读中,丰富对火把节得认识与了解。
再通过课堂得反馈、交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火把节得整体认知。
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得能力与借助资料学习课文得习惯。
)二、提纲导路,合作学习1.学习并掌握本课得生字新词。
与同学交流在读与书写生字上得注意要点。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根据图片、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得意思。
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激情四溢数不胜数不屈不挠兴高采烈不约而同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得热烈场面与彝家火把节得来历。
)4.给课文分段。
(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力量,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
通过小组自读,化难为易,简单得内容自己学,复杂得问题大家一起讨论。
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学生独立学习得畏难情绪,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得效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得能力。
)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1.检查生字新词。
⑴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⑵全班读一读。
⑶教师:这一课得生字比较多,而且有些字还比较难写。
您能不能给同学提个醒呢?(指名反馈,教师强调:“毡、寨、嫉”三字。
)⑷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课文读通得情况。
2.指名反馈“激情四溢”等词语得位置以及意思。
激情四溢:充满着强烈得、具有爆发性得情感。
数不胜数;本课指蝗虫多得数不清。
不屈不挠:不屈服。
矫健:强壮有力。
嫉妒:忌妒。
3.指名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得热烈场面与彝家火把节得来历。
)4.教师:如何分段?第一部分(1~3):讲彝家人做好各种准备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4~9):描写了彝族火把节得热烈场面。
第三部分(10~12):写彝族火把节得来历。
第四部分(13):邀请人们与彝家人欢度火把节。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反馈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丰富学生得词语积累,加强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得培养。
通过集体得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得条理,使学生感受到合作探究得乐趣。
)四、初谈写作方法,感受彝家人得热情1.教师:在这个充满民族风情得节日里,我们处处感受到彝家人得热情。
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得段落读一读。
2.学生画出相关段落.自由朗渎。
3.指名交流;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与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与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得盛典。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与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得节日。
怎么样?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与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4.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5.学生根据朗读自由抒发自己得感受。
6.教师小结:课文运用了呼应得手法。
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互相呼应,对同一内容“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与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反复强调,使文章得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地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
同时使文章得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
7.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种手法得好处。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写作上得特点,体会彝家人得热情好客,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感情基础。
)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不仅了解了课文得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得热情好客。
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与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去感受彝族得民族风情。
六、布置作业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中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组词。
矫( ) 幕( ) 瞪( ) 跤( ) 搏( ) 陪( )娇( ) 暮( ) 蹬( ) 狡( ) 博( ) 赔(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得彝族火把节得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得民族风情。
2.了解彝家火把节得来历,理解火把节得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得传说得感想。
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得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抄有文中关键语句得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授1.听写下列词语。
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奖励蝗虫激情四溢数不胜数不屈不挠兴高采烈不约而同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得热烈场面与彝家火把节得来历。
)3.谈话: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得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得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得热情好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与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得场面,感受彝族人民得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㈠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得准备。
做什么准备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来。
2.学生在文中画出。
3.集体交流砍好蒿枝扎好火把 (板书:扎火把)彩衣与头帕披毡与花包 (板书;民族服饰)杀好鸡鸭宰好牛羊买来美酒与水果 (板书:美酒佳肴)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热情地、盼望地、兴奋地)㈡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您最喜欢哪一个?用心读一读,想象当时得情景,说说自己得感受。
2.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3.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火把节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教师板书。
学生根据自己得喜好读自己喜欢得段落,并说说感受。
) 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
(从“兴高采烈”,“都穿上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莱”,体会到人们盼望、喜悦之情。
)⑵斗牛:“斗牛场成了欢乐得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写出人多、热闹、快乐。
“矫健得公牛,在主人得逗引下,在观众得助威声中,瞪着血红得双眼,顽强地顶住对方得犄角。
”写出了斗牛比赛得精彩。
⑶摔跤:“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手,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得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得红布披在身上得骄傲。
”体会摔跤手得欢愉与骄傲。
⑷点燃火把:“站在高处向下瞧,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
”想象这时壮观得场面。
“冲天得火光,震天得喊声,让二个个山寨都沸腾起来了。
”体会人们在节日里情绪高涨。
⑸围着篝火跳舞:“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得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得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欢快得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这段话就是一句排比句,写出山寨里所有得人围着篝火跳舞得欢乐场面,感受人们得快乐与幸福。
4.学生一起渎一读这些句子。
5.教师小结:彝家人得火把节真就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得民族风情。
㈢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
从关于火把节得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2.指名说说这个传说。
(板书: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3.在小组内学生复述这个传说。
4.集体交流。
(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彝族人民具有战胜灾难得勇敢坚强、不屈不挠得优良美德。
)5.教师小结:就是得,火把节不就是一个简简单单得节日,它更就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得象征。
(板书: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得象征)让我们再用赞美得语气来读一读这个传说。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这就是本课教学得重点、难点,本环节得教学,主要就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得语句进行品读,谈感受,想象画面,感受彝族得民族风情。
通过复述火把节得传说,赞美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得勇敢坚强、不屈不挠得优良美德。
)三、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得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得来历,知道火把节不就是一个简简单单得节日,它更就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得象征。
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瞧拼音,写词语。
( ) ( ) ( ) ( )jí dù jiǎng lì huáng chóng bù qū bù náo( ) ( ) ( ) ( )3.补充词语,再解释加点字得意思。
不( )而同约: 人声( )沸沸: 激情四( ) 溢:数不( )数胜: 兴高( )烈烈: ( )山遍野遍:4.完成课后第2题。
5.按课文内容填空,并作答。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 )早已准备好得火把,( )屋门,( )三圈,然后( )田野,( )山川。
站在高处向下瞧,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
冲天得火光,震天得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起来了。
⑴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得词语。
⑵这一段得比喻句就是。
把比作 ,写出。
⑶“沸腾”一词说明了什么?6.搜集其她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附:板书设计火把节准备:扎火把、民族服饰、美酒佳肴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得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