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东绿道网建设为例,绿道建设与发展

合集下载

绿道在广东的兴起和创新

绿道在广东的兴起和创新
/广东绿 道讲 坛

中 图 分 类 号 : T 8 U9 6 文献标识码:A
Th v l m e n nn v ton o e De e op nta d I o a i f Gr en a n Gu n e w ysi a gdon g
文章编号:I 7 l ( O , 3 0 l 6 63 5 21 0- 7一 一如 2 0 0
政府 批 准 了 《 珠三 角 区域 绿 道 网规 划纲 素 解释 了 “ 力度 和速 度 ” .但 为 什么 是 婪 》规 划 。到 2 年 底 ,珠 三 角绿 道 阿 01 L 省立 绿道 2 7k 慢 行 径全线 贯通 。 2m 3 域绿 道 的 省 ,浙 江更 早 就应 对 建 |生 态 笠 省的 战 略挺 出了浙 江省绿 道 网的规 划 n 。 广东 从 20年 提 出设 想开 始 .嫜 后能 够 09 “ 绿道 ” ? 为什 么是 “ 这个 时 候 ”为 什
和 “ y wa”台 成了 “Tew y l这表 明了 他 gen a ” , 十 看 重 另一 个 人 .雷 蒙 分 雷蒙 昂韫 ( a mo d Ry n U wn) 在绿道 发展 史中 的作用 na ,
昂 温是 英 国一 位 绰 有名 望而 思 想
域绿道网的构想 2 1#2 .广东省 事 件背 后 的 更多 元 因素 。确 实 ,领 导 因 00 月
誊 萋 篓
特 德的 成功
所 公 认的 第一条 真 正意 义 上的绿 道 。奥姆 斯
要 关注点
扬姆 特纳把 绿道”这一名词的产生归
于 两个 较 早的词 汇 “ 带 ( r n e) 绿 ge b l ”和 “ e t 公 园道(prw y ” , 为是 两者 中 的 “re” a a) k 认 gen

广东绿道建设技术规程

广东绿道建设技术规程

广东绿道建设技术规程一、前言为了促进城市绿化、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整体形象,广东省制定了本绿道建设技术规程。

该规程旨在规范广东省内绿道建设的技术规范及操作标准,以确保绿道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二、绿道的定义绿道是指以绿地、公园、河道、湖泊等为主体,配以步行、自行车、游憩等多功能道路系统,形成沿途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的线性公园。

绿道在城市中的作用主要是实现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三、绿道建设的设计原则1. 可持续性原则。

在绿道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性,确保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2. 环境友好原则。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在绿道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损害,同时也要做好绿道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其长期使用。

3. 灵活多样原则。

绿道建设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使用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创造出适合各个年龄层、各个群体的多样化绿道环境。

4. 自然与人工结合原则。

绿道建设要充分考虑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既要保护和强化原有的自然景观,又要充分利用人工景观的建设手段,让绿道更健康、更美丽、更舒适。

四、绿道建设的技术要求1. 绿地规划和设计1.1 绿地规划要尽可能的最大化利用可用绿地,同时保留足够的生物多样性。

1.2 设计绿道时,需要考虑交通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流畅性。

1.3 考虑到气候、环境和地形的要求,绿道设计师应该按照绿道的使用需求制定设计方案。

2. 绿化和美化2.1 实施植物丰富的绿化,包括各种乔木、灌木、草坪和花卉等。

2.2 合理安排景观区域和景点,以丰富游客的体验。

2.3 清理周围环境,保证整个绿化区域的卫生和清洁。

3. 绿道建设的分类3.1 计划和开发类。

这种类型的绿道是在城市开发中建设的,可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并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3.2 自然景观类。

这种类型的绿道是在野外、公园和保护区中建设的,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旨在展示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广东省绿道网综合功能开发策略研究

广东省绿道网综合功能开发策略研究

( 下 简称 《 划 》 )明确 提 出要 以 珠 道 的 三道 台 一 I 以 规 。其 中 “ 林荫 道 ” 能 防 三 角 绿道 阿 为依 托 ,拄垒 省 范 围 内再 建 洪 国 土 清 洁 水源 净化 空 气 ,为 植物
6 9k 38m省 立绿道 .建成 总长 达870m 、 7k 生长 和动 物 繁 衍栖 息 提供 充 足 的空 间 .
刘 罗军 宋劲松 U u - n S GJ 。 n ULej ON i s g u no
修回日期:2 1 0 . 0- 1 262
摘要 : 从绿道的多种功能人手,分析了绿逆功
12建设功能形式多样的绿道网络 ,促进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绿 道 的 魅 力 在 于 多 功 能 绿 道 的 功 能 开 发即 是 要根 据 绿 道所 处 的地 域 、 周围 的 环 境情 况 、所 串联 的 资源 节 点情 况 开展 相 应 的 开 发建 设 活动 ,以 彰晁 绿道 在不 间方 面 的 作 用 通 过 绿道 功 能 开发 , 建设 特 色鲜 明 、形 式 多样 的 绿道 网 络 ,满 足 不 同人 群 的使 用 需 求 .可 以 增强 绿 道 的活 力 , 吸引 更多 人 来 关 注 和使 用 绿 道 .让 公 众在 使 用 中热 爱绿 道 ,
进 行生 态 控制 的 区域 .是绿 道 的生 态基 底 , I 也 是 绿 道发 挥 其生 态 功能 的 关 键要 素 。 绿化 缓 冲 区 的规 划 建设 ,应最 大 限 度地 保 护 原生 生 态 环 境 .维 护生 态 系统 的 自 然演 替 。 瑞典 在 绿 道 周边 的 休耕 农 业地 区 种 植混 台 草 籽和 野 花 ,形 成 “ 花播 种带 ” ,并 只在 每年 7 野 月 末 8 初进 行 一次 修剪 . 持 了绿 道 的原 生生 月 保 态性 . 也增 强 了对 搏 客 的吸 引 力 。美 国 西雅 图群 山 之音 绿 道 以 “ 保护 湿 地 和流 域 生 境系 统” 为 目标 .采取 了维护 绿 道 沿线 的 原 生态 自 然资 源 , 立 河 流走 廊供 野 生 动物 迁 徙道网 i ” 。绿 道如 何 有生 态 的功 能 ; “ 行道 ” 即步 行 道和 慢 更 好 地 与城 市 生 活 、经 济活 动 、生态 环 自行 车道 ,可 供居 民 安 全 、健康 地 开 展 境 融 为 一体 .把 绿道 的功 能 和 效 益最 大 悝 跑 、 步 、骑车 、垂 钓等 各种 户 外 活 散 化 .真 正成 为 改 善生 态 环境 、提高 城 乡 动 : “ 光 道 ”则 体 现 了绿 道 的旅 游 和 观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摘要:近些年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的轰烈开展,使得绿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显著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回顾绿道的发展历程,总结分析绿道的各项功能,最后对绿道建设提出展望。

关键词:绿道;发展一、绿道的概念现代绿道的概念源自美国和欧洲,中文“绿道”一词译自英文单词“greenway”,源自greenbelt和parkway两个词汇,green意指与环境有关的或支持环境保护的,way指通道或到达一个地区的线路或路径。

“绿道”(Greenway)这个词在1959年首次出现在威廉.怀特(William H.Whyte)的《保护美国城市的开放空间》一文中。

1987年,这一词在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Americans Outdoor)发布的《美国户外空间报告》一文中得到官方认可。

而关于绿道的定义纷繁多样,不同的研究者们对绿道的定义各不相同,其中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对绿道的解读显得较为全面具体,他认为绿道是沿着生态廊道的线性开放空间;为非机动车道设立的自然景观道;连接休闲区、自然生态区、人文历史景观区之间的开放空间等。

Hay认为绿道是连接开敞空间的景观链,是具有自然特征的,集生态、文化、娱乐与一体的廊道。

Robert定义绿道为人类、动物、种子和水运动的绿色通道。

二、绿道的发展(一)国际上的绿道发展绿道概念自19世纪60年代被提出后,相关的理论发展显著,绿道的设计实践也越来越引人关注,国际上绿道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早期的公园游憩绿道阶段(1867-1900),最早的绿道规划出现在Frederick Law Olmsted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中,该案例用绿道将富兰克林公园等几个公园连接起来,并延伸至三个城区;接着绿道进入景观优先的发展阶段(1900-1945),主要的案例有波特兰纪念广场、新泽西兰州兰德堡镇的绿道规划和蓝桥公园等;然后绿道受环保运动影响开始蓬勃发展(1960-1980),这一时期的美国成立了几个绿道研究中心,对绿道的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其中麦克哈格著写了《设计结合自然》,该著作在笔者读研期间为指定必读书物,该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密切的依赖关系,主张设计遵循生态原理,并通过许多实例来介绍这种设计方法的运用;接下来的绿道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运动(1985年后),往多层次多目标发展,在世界各地都有显著发展,全球有数以千计的绿道项目开展,关于绿道的理论研究也大量出版,绿道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重视,各种关于绿道的讨论会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城乡绿道建设探析——以广东珠三角绿道建设为例

城乡绿道建设探析——以广东珠三角绿道建设为例

2 0 1 4 年
第2 5 卷
第1 期
南 方 园 艺
论、 国外实践案例的介绍及从概念、 功能、 类型等方面
足城市居民郊野休闲需求为主要 目的的绿道 , 总长约 8 8 4 k m;都市型绿道指分布在各市中心城区路段 , 集 中在城镇建成区, 以改善人居环境、 方便城市居 民进 行户外活动为主要 目的的绿道 , 总长约 4 5 8 k m。 在三
类绿道 中, 以郊野型绿道建设路程最长 , 与改善农村
研究 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Ⅱ 2 . 阍 。国内的绿道实践主要
是国土绿化和各个地区所进行的绿地系统规划 , 有关 绿道设计的研究内容较少。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 国绿色通道建设 的通 知( 国发[ 2 0 0 0 1 3 1 号) 将绿化通道建设列为一项具有 战略意义的国土绿化工程 , 在城市规划层面定义 了绿
市的发展要求。 近几年绿道建设率先在我 国广 东珠三角地 区开展 , 随后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起来, 全
面提升 了城 乡 居 民的生活质量, 完善 了城 市功能, 强化 了地方风貌特征。 文章在综合分析 国内外绿道 建设与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 以广 东珠三角绿道 建设为例 , 着重对绿道建设的生态功能、 游憩功能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1 4
基金项目: 翁殊斐( 1 9 6 9 一) , 女, 副教授 , 博士, E — m a i l : w e n g s h u f e i @1 6 3 . c o n r
作者简介 : 杭夏子( 1 9 8 9 一 ) , 女, 华南农业大学园林植 物与观赏园艺专业 2 0 1 1 级研究生 , 主要从事 园林植物方向研究 , h a I l g x j a z i 8 9 @1 6 3 . 1 3 0 1 1 1

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文本)

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文本)

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文本)(2011-2015年)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 (5)第一节规划目标 (5)第二节规划原则 (7)第三章绿道网布局规划 (10)第一节绿道线网布局 (10)第二节绿化缓冲区及城际交界面布局 (18)第四章绿道设施规划 (23)第一节绿廊系统 (23)第二节慢行系统 (24)第三节服务设施系统 (25)第四节标识系统 (31)第五节交通衔接系统 (31)第五章生态化措施 (36)第一节绿道控制区的生态化措施 (36)第二节绿化缓冲区的生态化措施 (37)第三节慢行系统的生态化措施 (38)第四节配套设施的生态化措施 (38)第六章绿道功能开发策略 (40)第一节绿道产业发展 (40)第二节主题游径开发 (42)第三节特色节点开发 (45)第四节风景道开发 (52)第七章省立绿道网建设指引 (54)第一节分类建设指引 (54)第二节分市建设指引 (60)第八章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105)第一节组织管理 (105)第二节法规保障 (106)第三节技术支持 (106)第四节政策措施 (107)第五节管理运营 (109)第六节监督检查 (111)第七节宣传推广 (111)附录主要概念释义 (113)附图 (116)前言构建集民生、环保、生态、教育、休闲和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绿道网,是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和幸福广东的创新之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标志性工程。

珠三角地区2372公里省立绿道已基本建成,成为珠三角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誉为广东发展的“健康之路、美丽之路、生财之路、幸福之路”,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称赞。

为了推动珠三角绿道网向粤东西北地区延伸,逐步构建全省互联互通的绿道网,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组织编制了《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对广东省省立绿道网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建设规模、设施配套、生态化措施、功能开发、实施机制等方面做出了规划安排。

绿道作为国家与地方战略从国家生态基础设施、京杭大运河国家生态与遗产廊道到连接城乡的生态网络

绿道作为国家与地方战略从国家生态基础设施、京杭大运河国家生态与遗产廊道到连接城乡的生态网络
推进各 地绿 道建 设具有 特 殊意 义。
1广东 省绿道 建设 推动 对绿 道建 设意
义的认 识
广 东 省绿 道 建设 具 有鲜 明 的 中嘲 特 色 ,
是 南政 府 强有 力推 动 的 民生 : ,有 广 泛 的 [程
专家 咨 询 伍 和专 业 设 计龃 队 的 土持 , 快速 而有 条 不 紊地 推进 绿 道 建 设 .短 时间 内 取得 丰硕 成 果 广 东省 绿 道 建设 在 理 论上 吸 纳 欧 美 国家 的 成果 ,在 实 践 上结 台 珠 江三 角 洲实 际情 况 和 需要 .所 秘 累 的经 验 为绿 道 概 念与 建设 实践 赋予 了新 的中国 内容
通过对r东省绿道建设的持续关注与考 1
察 .可 以获得对 绿道 建设 意 义I3 理解 : 拘点 第一 .实践 快 速城 市 化过 程 【保 护 城 乡 l
G ag ogG e wy o m/ und n t na F r e u
生 态与 乡土 文化 遗 产 ,控 制城 市 无序 蔓 延 的
道概念的理解所达到的专业高度给人留下了 深剥的印象。广东省副省长徐瑞生对绿道工
程 实 施形 象 地用 “ 一把 锄 头就 够 了 ”来 表 扛 述 .更 是对 绿道 建 没 用嘏 少 的投 入 换取 最 大
R键
民生 回报 性 质 的深 刻 理解 。 在 广东 省绿 道 建
设将从珠{ 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向仝省推广之 = _ [ 际,总结广东经验 ,为建立国家绿道系统 ,
一 .吣~ m _ 一哪 时主呈


2 l 年以来持续参加广东省绿道建没 0 0 研讨与规划论畦工作.见证了广东省绿道建
设 在短 短 数 年时 间 之 内取 得 的 巨大 成就 。 这

广州绿道、广东绿道

广州绿道、广东绿道

广州绿道、广东绿道我们车友有福啦!快看看自己附近有何绿道规划,有空就与大自然交流交流!熊人自认是懒熊一只,没魄力,跟哪些动不动就骑车到西.藏、青海、北京的牛人、猛人没的比。

心里就只能意淫:自己骑着公爵700(不是驾着五彩云霞),从珠穆朗玛峰飞驰下来,酷毙了!现实版的熊人是看看周边有什么好的地方,有空就去撒撒野而已!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及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省ZF决定在珠三角区域绿地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珠三角区域绿道网络建设。

从2010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总长约1678公里的6条区域绿道。

各市将规划建设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与6条区域绿道相连通,形成贯通珠三角城乡的绿道网络系统。

其中,涉及广州市域范围的绿道共有四条,长约340公里,而实际上,广州计划在今年亚运前完成的绿道总长大约480公里。

广州绿道网按照广东省的总体规划部署,在广州市规划局的绿道建设规划基础上完成。

重点依托青山绿地、河涌整治等工程建成的路网、水网和绿化带展开,串联沿线的人文、地理、生态景观。

广州绿道网建设在时间安排上分期推进,2010年计划完成6条绿道主干线,全长约480公里,形成基本绿道骨架网,2011年至2012年继续完善优化。

6条绿道主干线分别为流溪河绿道、芙蓉嶂绿道、增江绿道、天麓湖绿道、莲花山绿道、滨江绿道。

6条绿道主干线纵横广州12区(市),其中流溪河绿道主线从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沿流溪河沿线经从化市、花都区、白云区、石井河、增埗河进入广州市区,支线从广从路、白云山、麓湖路进入广州市区,横跨长度最长。

据悉,广州绿道网工程任务将以完善、提升原有林带和绿带为主,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入步行道、自行车道、景观节点等休闲、旅游设施。

广州绿道三大类型郊野型绿道:指依托城市建成区、生态旅游景点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连接道路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生态走廊,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2024年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二篇)

2024年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二篇)

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二)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二)一、总则绿道是指在城市和乡村中,以绿地、河道、湖泊、河岸、道路、遗址等为基础,通过绿化、整治、修建等工作,形成的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通道。

为了保护和规范广东省范围内的绿道管理工作,制定本暂行办法。

二、绿道的管理范围与分类1. 绿道的管理范围: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的绿道管理工作,包括城市绿道和乡村绿道。

2. 绿道的分类:根据绿道的功能和地理位置,绿道可分为主干绿道、支线绿道和环线绿道。

主干绿道是连接城市主要景点和休闲区域的重要通道;支线绿道是主干绿道的分支,连接居民区和景点之间的次要通道;环线绿道是连接城市周边景点和城区的环状通道。

三、绿道的建设与维护1. 绿道的建设:(1)绿道建设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效果,并按照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2)绿道建设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不得占用公共道路和居民用地。

(3)绿道建设需要取得相关的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行政许可,并按照规定进行审批手续。

2. 绿道的维护:(1)绿道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绿化、清洁、修整等工作。

(2)绿道维护应采取科学、环保的手段,不得使用有害化学物质。

(3)绿道维护应建立健全的机制,明确责任人和维护义务,加强监督管理。

四、绿道的利用与安全1. 绿道的利用:(1)绿道的开放时间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定。

(2)绿道的利用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损坏绿化、乱堆乱放、乱涂乱画等。

(3)绿道可供人们进行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等活动,但不得影响他人的正常使用。

2. 绿道的安全:(1)绿道的安全应当受到重视,加强警示标识设置,保证绿道使用者的安全。

(2)绿道管理部门应定期巡查和检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绿道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不得酒后闯行和滥用危险设施。

五、绿道的保护1. 绿道的保护:(1)禁止对绿道进行擅自拆建、损坏等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禁止在绿道范围内进行非法采矿、捕捞、砍伐等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进行处罚。

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优化城市交通与流动

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优化城市交通与流动

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优化城市交通与流动引言背景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人口规模第三大的城市群。

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广东地区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广东省政府决定制定绿道管理办法,以优化城市交通与流动。

目的《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城市交通绿色化、便利化并改善人们的出行环境。

通过建设和管理绿道系统,提供安全、便捷的步行和骑行空间,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改善空气质量和城市生活质量。

主要内容1. 绿道规划与建设省级和市级政府要制定并实施绿道规划方案,确保绿道建设与城市规划相衔接。

绿道的布局应充分考虑人口密度、交通需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绿道建设应遵循环保、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的原则。

2. 绿道管理与维护绿道的管理和维护由相关部门负责,包括绿道巡查、设施维护和安全保障等工作。

绿道管理者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绿道的认知和意识,引导市民文明使用绿道。

3. 绿道配套设施建设为了方便市民使用绿道,必须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包括停车场、休息站、公共厕所等。

这些设施应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提高绿道的便利性和吸引力。

4. 绿道宣传与推广广东省政府将加大对绿道的宣传力度,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和支持绿道建设与使用。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向公众传达绿道的意义和重要性,提升市民对绿道的认知。

5. 绿道监测与评估绿道的效果与影响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相关部门要建立监测体系,收集绿道使用情况、环境效益等数据,为绿道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与修订,建立完善的绿道管理制度。

2.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确保绿道规划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3. 加强绿道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4. 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同推进绿道建设和管理工作。

结论《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将为广东地区的城市交通与流动问题提供更加可持续和绿色的解决方案。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2011]460号)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2011]460号)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PlanningGuideesloiUnfrbanGreenwayi nGuangdongProvince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 年7 月目录1 总则 (1)2 涵义及构成 (2)3 目标和原则 (3)4 选线方法 (6)5 基本要求 (8)6 典型地段城市绿道规划指引 (12)7 城市绿道构成要素规划指引 (20)1 总则1.1 为明确城市绿道内涵、规划目标和原则、选线方法与基本要求,指导全省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城市绿色生活网络,制定本指引。

1.2 广东省城市绿道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各城市与绿道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

1.3 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内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

1.4 本指引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2 涵义及构成2.1 涵义广东省绿道网对应于是否穿越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域,由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两级网络构成。

城市绿道主要串联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限于城市建成区)的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节点,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人文节点,以及居住社区、中心商业区、大型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建设城市绿道对于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2.2 构成城市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

2.2.1 绿廊系统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水体、土壤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生态维育、景观美化等功能。

2.2.2 人工系统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具有休闲游憩、慢行交通等功能。

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

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停车设施、绿道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设施等。

山西省公务员申论真题

山西省公务员申论真题

山西省公务员申论真题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山西省公务员申论真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山西省公务员申论真题1.随着现代化转型日益加快,中国慢慢变成了世界上生活节奏最紧急的国家之一。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从紧急的节奏走解脱出来,享受闲适。

有学者表示,这种心理的转变轨迹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表达了后工业时代的美妙导向型生活。

随着这种观念的流行和它所催生的产业经济,将来人们会更加丰富多彩的选择。

2.当下社会,一切都和速度直接挂钩:飞机当天往返,火车夕发朝至,教育要趁早,就业要抢先,毕业就买房,爱情变速配。

新世纪以来社会变革加快,利益结构调整,人们的经济地位被重新洗牌,对将来前景的不确定,使很多人心浮气躁,这与转型期带来的阵痛亲热相关。

3.某互联网公司的一位员工说:“连夜加班,刚开始你或许无法适应,但时间久了你会觉得,假如四周人都在加班,你早走了就显得很特别。

虽然没有强制加班的规定,但公司里许多人都在‘抛妻弃子’、挑灯奋斗。

因为你不加班,就比不过加班的人。

”有人估算,我国每年因过劳去世的人多达60万,其中媒体人、科技工、互联网企业员工中死于过度疲乏的比例最高。

不停地加班,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频繁跳槽、朝三暮四对心理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比方,盲目跳槽的人在辞职过程中的无奈,重新选择时的焦虑,以及应聘新企业来回的奔波,都会极大地影响个人心情。

尤其是跨地区跳槽,从一个熟识的环境到一个生疏的环境,前景的不确定性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我们还是进展中国家,很多方面不能跟发达国家比,确实需要加快进展、早日富强,而且在中国推动市场化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有改善生活的剧烈需求,这是中国社会保持较快进展的内在动力,处于这样的历史阶段,想要把握进展速度并不简洁。

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不在于刻意放缓进展节奏,而在于防范快速进展过程中简洁出现的失衡。

广东省绿道规划建设管理规定(送审稿)

广东省绿道规划建设管理规定(送审稿)

广东省绿道规划建设管理规定(送审稿)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广东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03.21•【分类】规章草案送审稿及其说明正文广东省绿道规划建设管理规定(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目的)为加强绿道规划、建设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绿道网的综合功能和效益,建设生态文明和幸福广东的标志性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绿道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绿道概念)本规定所称绿道,是指以绿化为特征,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

绿道通常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场所,由绿廊系统、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和交通衔接系统构成。

本规定所称绿道网,是指由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组成的绿道网络。

其中省立绿道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城乡区域空间格局构建、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

城市绿道是连接城市重要功能组团,串联市域范围内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对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

第四条(绿道控制区概念)绿道控制区是为保障绿道的基本生态功能、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维护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转,沿绿道慢行道路缘线外侧一定范围划定并加以管制的空间,主要包括绿廊系统和为设置各类配套设施而应保护和控制的区域。

第五条(绿道工作)本规定所指绿道工作包括绿道网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绿道建设以及建成后的管理、维护、运营和开发利用等。

第六条(计划保障)绿道属公益性基础设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绿道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年度计划,予以保障实施。

第七条(资金保障)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将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宣传推广等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保障绿道工作的正常开展。

广东城市滨水绿道案例

广东城市滨水绿道案例

广东城市滨水绿道案例
广东省内有一些城市已经实施了滨水绿道项目,旨在提升城市环境、改善居民休闲生活,并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以下是其中一些广东城市的滨水绿道案例:
1.广州:珠江滨江绿道
•广州市通过在珠江沿岸建设滨江绿道,打造了一条沿江景观带,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和游玩的空间。

这个项目不仅美化了城市河岸线,还促进了城
市与水域的融合。

2.深圳:南山沿海绿道
•南山区是深圳市的一个区,该区沿海地带有一系列沿海滨水绿道,连接了南山的多个社区。

这些绿道提供了海滨休闲区域,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骑行
或者进行户外活动。

3.珠海:香洲滨海休闲带
•珠海市的香洲区通过建设滨海休闲带,将滨海区域打造成了一个集休闲、文化、商业于一体的地方。

这个区域有独特的滨水景观,吸引了居民和游客前
来。

这些滨水绿道项目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请注意,具体项目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建议查阅最新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文件以获取详细信息。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3]49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3]49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3〕49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1月11日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转变我省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合理确定符合我省实际的绿色建筑发展技术路线,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以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为重点,逐步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全省新建建筑中的比重。

从2014年1月1日起,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新建的公共建筑以及广州、深圳市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从2017年1月1日起,全省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广州、深圳市实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

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累计建成绿色建筑4000万平方米以上,建设10个以上的绿色生态城(园)区。

到2020年底,绿色建筑占全省新建建筑比重力争达到30%以上,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同期发达国家水平,公共建筑全面实行能耗定额管理。

二、重点任务及分工(一)大力实施城市降温行动。

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优化城市交通与流动

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优化城市交通与流动

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优化城市交通与流动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城市交通和流动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东省制定了绿道管理暂行办法,旨在通过建设绿道,优化城市交通与流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的内容和实施效果。

1. 背景城市交通和流动问题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传统的交通运输网络往往存在拥堵、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品质。

绿道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交通和流动方式,具有环保、便捷等特点,逐渐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2. 绿道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2.1 绿道的定义和分类根据绿道的功能、规模和位置等特点,将其分为休闲绿道、交通绿道、景观绿道等不同类型。

同时,对绿道的定义进行了明确,明确了绿道的范围和要求。

2.2 绿道的建设该办法指出,广东省将加大绿道建设的力度,优先布局城市绿道,在建设中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同时,要注重绿道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倡导绿色出行。

2.3 绿道的管理为了保障绿道的正常运行,该办法还规定了绿道的管理责任和措施。

包括绿道的维护、巡查和保洁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3. 绿道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效果自广东省实施绿道管理暂行办法以来,绿道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3.1 优化城市交通绿道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交通方式,为市民提供了更加环保和便捷的出行选择。

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相比,绿道能够减少车辆排放,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3.2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建设绿道,让市民在繁忙的都市中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能够有效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绿道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前来参与。

3.3 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绿道的建设不仅优化了交通和流动,还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绿色元素。

通过种植植被、保护自然生态等方式,绿道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结论广东绿道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为优化城市交通与流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广东绿道网建设为例,浅谈绿道建设与发展摘要:绿道网建设作为国内的一项新提法,一直很受关注。

本文从绿道建设与人们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城市道路中的自行车道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希望为绿道建设献一份薄力。

关键词:绿道,建设,发展
abstract: green way nets construction as a new idea of domestic, has been very concern. this article from the green way construction and people life styl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urban road bike lan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and hope for green building a boli offer ways.
keywords: green wa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绿道网,由绿色的道路组成的网络。

权威的释义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铁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内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

然而,作为国内的一个新概念,人们对绿道的内涵、功能定位以及绿道建设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挖掘。

深挖内涵,有形绿道建设引领无形生活方式改变
绿道网兼具生态培育、休闲游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科研教
育等多种功能,是一种能将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

有人这样描述理想中的“绿道网”:“绿道网将城市内部的公共空间与外部的水体、风景名胜、森林公园、遗产地等区域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面自然之网,在这个网络中,各种生物的栖息地得以保留,人和动物的生存各得其所;在人的活动空间内,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行为模式、消费理念、城市形态、城乡结构,使人们的游憩、沟通、休闲生活更丰富和健康,最终实现低碳和理想宜居的城乡新生活。

相对应于原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绿道网就是一套慢行交通系统。

在绿道上,我们可以用双脚和自行车丈量朝夕相处的城市,仔细打量,每一个生活细节,每一个街头小品,都是如此值得品味。

踏上绿道仿佛就在品读一座古老的城市,感受着他现代化的朝气,也吸吮着她古朴里的气息。

那古城墙上的一块砖头记载着历史的印记,那送入云霄的高楼大厦展现着现代化的魅力。

平日里被忽略了的美与惬意,信手拈来:环绕城市的青山绿水、碧海白沙,生机盎然的锦簇花团、叶茂枝繁,自由得啾啾吟唱的虫儿鸟儿……人生如画,我们在画中游。

徒步累了,就在集装箱驿站看风景;不想走了,就在自行车驿站租辆自行车;肚子饿了,农家乐的新鲜美食令人胃口大开;天色暗了,还能找一家农家小旅馆落脚,酣然入梦…
绿道这张大网,联系山、水、人,联系古、今与城乡。

城市与郊区,甚至沿线的乡村都可以在一条线共享资源,重塑了山、水与都市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了都市“可观、可游、可居”的新生活
空间。

让都市人更容易亲近大自然,乡下人更容易融入城市建设中,拉近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越来越多的“骑行绕城”旅游帖子在网络上被热捧,一种新的旅游方式、生活理念开始被推崇,人们有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享受自然的条件。

巧立时机,低碳环保理念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历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广东以其特有的地缘、人文、政策优势快速成长为全国制造业先驱。

高楼大厦、汽车疾驰、霓虹闪烁……人们享受着城市化带来的种种现代文明便利。

然而,另一方面,城乡建设快速扩张,致使大面积的绿地为建设用地让路,自然生态空间总量逐年减少,人与自然之间日渐疏离。

如何化解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的矛盾,这是任何一个城市发展都要面临的难题。

绿道,一个与中国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建设,一个在发达国家城市改造中被成功运用的生态概念走进人们的视野。

早在20世纪初,绿道理念在欧美发达国家城市中被广为推崇。

工业化进程中沦为重污染城市的伦敦为改良人们生活质量,大规模规划建设环城绿带及绿色通道网,华丽转身成为花园城市。

德国的鲁尔区,一顶“脏乱老工业区”的帽子戴了整整百年,却借助神奇的绿道,脱胎换骨成为宜居城区。

工业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使日本原本就匮乏的自然资源面临存亡挑战,也开始建设大片的绿道开放空间,不但为都市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也为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栖息提供了空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广东绿道网的建设,正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大的规划到小
的细节,都体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两轨并重,用尽可能多得慢行系统,来替代污染环境的摩托车、汽车等快速交通,用尽可能少的路面,承担尽可能多的人员出行。

此外,绿道的建设也特别注重节能环保,如有的绿道使用废弃集装箱组合安装,照明设施广泛采用风能、太阳能转换电能装置,边坡治理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护坡。

漫步其间,很多细节,小到一块枕木标牌,都能让游人感受到低碳、绿色、环保、生态和人文的浓郁氛围。

广东正在借助绿道网建设,提升城市群的形象、延伸城市空间,为珠三角带来正面的能量,力证珠三角经济发展仍有活力生机。

以美国为例。

绿道最早在美国兴起,延绵4500公里的美国东海岸绿道,途经15个州、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连接了重要的州府、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历史文化遗迹,是美国首条集休闲娱乐、户外运动和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

这条绿道总造价约3亿美元,全部建成后可为沿途各州带来约16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为超过3800万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美国绿道公司总裁查尔斯弗林克表示,美国绿道规划设计的市场价值由最初的不足5000万美元发展到如今超过10亿美元。

目前有数百个景观建筑公司、环境规划公司和土木工程公司在分享这块超级大蛋糕。

广东绿道网建设,立竿见影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是沿途的农民多了赚钱的新点子:推出农家乐美食、农民家庭小旅馆、农家“土特产”……在日渐成熟的将来,以骑行绿道、亲近自然为主题的旅
游产品也会成为新的旅游资源。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广东积极探索政府专职部门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公众参与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研究制定绿道运营管理机制。

目前,各地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绿道运营管理相关政策文件。

可以说,绿道网的巨大经济效益已经露出了冰山一角。

任重道远单车专用道建设与绿道网建设并驾齐驱
绿道是一项民心工程,网是绿道重要的特点。

良好的绿岛网,让人们不出多远,就能享受绿道的便捷。

这对绿道的规划是一个强大的考验。

道路中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或者纳入绿道的范围,或者必须与绿道成功接驳,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增设自行车驿站,完善自行车使用管理相关规定,为人们步行或骑单车行走提供良好的环境,绿道交通便捷了,汽车、摩托车等的使用率自然会降低。

目前,在“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目标下,绿道网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成果,但是完善单车专用道却是一个难题。

新建的道路一定要建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但由于老城区的道路建设较窄,很难腾出位置建自行车道,自然出现单车与电动车、机动车抢道的现象,安全便成了问题。

要让人们单车出行更方便,建设单独的单车道是十分必要的。

老城区的道路必须规划好合理的自行车专用道,完善网的特性,这样才能保障出行者的安全。

目前惠州已经开始着手完善这方面的工作,在原有的道路中改造可供自行车畅通无阻的专用车道,并增设自行车驿站,使之成为一项惠民工程。

绿道网的管理与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社会管理的健全程度息息相关。

要在注重绿道建设的同时,加强绿道的管理经营,使行走在绿道上的人们能体会城乡的和谐,感受城乡的喧哗,体验城乡的宁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