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茬麦套稻不同共生期试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茬麦套稻不同共生期试验研究
摘要以盐粳1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超高茬麦套稻不同共生期对小麦后期生长以及水稻茎蘖动态、产量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稻区应根据区域温光资源的特点,确定合理的麦稻共生期,保证水稻在最佳温光条件下抽穗扬花、灌浆结实,以有效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关键词超高茬;麦田套稻;共生期
中图分类号 s511;s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173-01
超高茬麦套稻是在麦子生长后期,将处理过的稻种经人工或弥雾机直接撒播到麦田,与麦子形成共生期,麦收时留高茬20~30cm,自然竖立,多余麦秸就地撒开或就近埋入麦田的墒沟中,任其在水稻生长期间自然腐解还田[1]。是一项集环保、培肥、省工节本、增效于一体的稻作新技术,具有“秸秆不焚烧、插秧不弯腰、产量稳而高、节本又增效”的显著特点,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实现粮食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008年,为探讨该项稻作新技术的最佳套播期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特进行本试验,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盐粳11号,是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
究所最新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具有分蘖性较好、抗逆性强、穗大粒多的特性,适宜麦套稻种植。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江苏省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盐都区)内,前茬作物是扬麦16,试验地为黏性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力均匀。
1.3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套播期2个:麦稻共生期25d和共生期3d,试验面积各5 333.33m2,分别定点5个,调查田间不同时期稻株生长动态。各生育期分别考察茎蘖数、株高、单株带蘖数等主要农艺性状。
1.4试验实施
1.4.1共生期25d。5月14日浸种,5月18日播种,播量90 kg/hm2。施纯氮量247.5kg/hm2。7月3日用裕国金除(二氯苄)1.2kg/hm2进行田间化除,8月5日用骠马600ml/hm2再化除1次,后期对田间残留杂草进行人工拔除。在麦收前7d,用敌敌畏4.5kg/hm2拌干细土撒入田间熏治灰飞虱,其他病虫害防治同常规大田。除试验要求外,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生产一致。
1.4.2共生期3d。6月9日浸种,6月11日播种,播量90 kg/hm2。施纯氮量247.5kg/hm2。7月8日用裕国金除(二氯苄)1.2kg/hm2+苄嘧磺隆1.2kg/hm2进行田间化除,8月5日用骠马600ml/hm2再化除1次,后期对田间残留杂草进行人工拔除。病虫害防治同常规大田。除试验要求外,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生产一致。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共生期对扬麦16产量结构及病害的影响
2组试验表明,共生期不同对扬麦16后期的生长作用不同且差异明显。共生期25d,在田间润水保证稻种出苗、齐苗、全苗的同时,扬麦16正处于灌浆结实期,田间湿度大,不但影响扬麦16根系的活力,还出现养分供给短缺的现象,造成穗实粒数、千粒重分别比共生期3d少1.4粒、0.3g,减产415.5kg/hm2,而且麦株后期病害加重,抗倒性减弱,生产风险加大。共生期3d,由于麦收后田间才灌水,扬麦16后期生长环境与常规麦田相同,因此后期生长表现正常(见表
1)。
2.2不同共生期对稻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共生期25d,稻种出苗后,为尽量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对扬麦16后期生长造成负面影响,只能实施旱管。种子出苗后成活率有所下降,基本苗与共生期3d相比少6.0万根/hm2。但是其秧苗的营养生长期较共生期3d有所延长,分蘖率、成穗率分别提高14.0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株高、穗长分别增加1.5cm、0.6cm。生育期方面,共生期25d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比共生期3d分别早4d、4d、5d(见表2)。
2.3不同共生期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据田间考察数据统计表明:共生期25d由于播种期较早,其有效分蘖数比共生期3d多10.5万穗/hm2,而且幼穗分化期长,穗总粒数比共生期3d多2.8粒;抽穗期、灌浆结实期又处于温光条件较好的时期,因此结实率相对高,穗实粒数增加4.1粒,千粒重增0.3g。产量
构成三因素均比共生期3d理想,实际产量达9 139.5kg/hm2,比共生期3d增产592.5kg/hm2(见表3)。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麦套稻不同共生期对前茬小麦作物的生长以及水稻产量的形成、群体动态等均有较大的影响。共生期过长,一方面影响了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造成结实率下降,穗实粒数、千粒重降低,产量减少;另一方面降低了水稻的出苗率、成活率,并增加了条纹叶枯病、螟虫对前期稻株的危害,给稻麦生产带来双重负面效应。共生期过短,加大了水稻生产的风险,不但生长期缩短,分蘖成穗率降低,有效穗减少;而且抽穗期、灌浆结实期不能处于温光条件的最佳时期,影响灌浆结实,导致结实率下降,穗实粒数减少,千粒重不高,从而降低产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各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掌握好麦田套播稻的最佳共生期。
4参考文献
[1] 刘春艳.超高茬麦套稻秸秆全量还田的特点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32.
[2] 苏祖芳,顾克礼.麦田套播稻高产高效生态新技术[j].耕作
与栽培,2004(4):42-43.
[3] 杨彩云,赵海霞.稻套麦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4):34-35.
[4] 姚继刚,孟庆堂,王素霞.稻套麦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8(10):6.
[5] 姚建初,胡所南,尤宁益,等.超高茬麦套稻轻简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j].上海农业科技,2005(2):50-51,65.
[6] 肖跃成.超高茬麦(油)套播稻的优质及配套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