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检验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91358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4.png)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在医疗领域,无菌检验是确保手术器械和医疗用品的无菌性的重要程序。
无菌检验的目的是保证医疗器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发感染,从而保障病患的安全。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无菌检验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套涵盖多个方面的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首先,在进行无菌检验之前,操作人员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这包括正确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帽子和无尘服等。
这些措施旨在有效防止潜在的污染源对待检器械产生影响。
同时,操作人员要做到洁净双手,勤洗勤消毒。
其次,在检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消毒程序,确保工作环境的洁净度。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过多的谈话,减少细菌的传播。
同时,操作台面、工作区域和操作的器械等都应该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只有保持良好的消毒环境,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施无菌检验时,操作人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根据医疗器械产品的特点和使用领域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指标和试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一些高级手术器械需要进行生物指示器试验来检验其灭菌效果,而一些常用的医疗用品则可以通过物理指标进行检测,例如斯特林试验等。
在实施无菌检验时,操作人员也需要关注器械本身的无菌特性。
比如,要确保手术器械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损坏或者污染。
同时,要保证器械的包装完好无损,防止任何尘土或异物进入包装内部。
另外,操作人员在进行无菌检验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例如,在打开包装之前,要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发现有任何不正常情况,必须重新选择无菌包装进行检验。
在打开包装后,操作人员应在洁净工作台上进行操作,避免接触任何非无菌区域。
操作人员还需要关注无菌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实验室的通风、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对无菌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操作人员需要确保实验室的环境符合规范要求,并按照规程进行工作。
实验室设备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无菌检验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还应该保持耐心和细心,遵守操作步骤,确保每一步都得到正确执行。
GMP-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GMP-无菌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95091b7aeaad1f346933fd8.png)
1.目的:建立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的注射剂进行无菌检查。
3.责任:化验员有责任按本操作规程操作,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定义: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5.内容:5.1无菌操作设备:无菌操作室或超净工作台,无菌衣、口罩、帽子、消毒鞋、酒精灯等。
5.1.1无菌室分无菌操作室和缓冲间。
在缓冲间内应有洗手盆、干手器、无菌衣放置架及挂钩、拖鞋等。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层流装置,局部洁净度100级超净工作台。
缓冲间及操作室内均设置能达到空气消毒的紫外光灯和照明灯,操作室或工作台应保持空气正压。
5.1.2无菌室应每周和每次操作前用0.1%新洁尔灭或2%甲酚液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开动无菌空气过滤器及紫外光灯杀菌1小时。
在每次操作完毕,同样用2%甲酚或0.1%新洁尔灭溶液擦拭工作台面,用紫外光灯杀菌半小时。
5.1.3无菌室的无菌程度检查:无菌室在消毒处理后,无菌试验前及操作过程中需检查空气中菌落数。
取直径90mm双碟,在接种室内点燃酒精灯,在酒精灯旁,以无菌操作,将双碟半开注入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20ml,制成平板:在35-37℃预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将3个平板以无菌方式带入无菌操作间的洁净区域左、中、右各放1个;打开碟盖扣置,平板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将盖盖好,置35-37℃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3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相加总数不得超过10个。
无菌操作台面或超净工作台应定期请有关部门检测其洁净度,应达到100 级(一般用尘埃粒子计数仪),检测尘埃粒径≤5μm的粒数不得超过3.5个/升;空气流量应控制在0.75-1.0m3/s;细菌菌落数平均<1个,可根据无菌状况定期置换过滤器。
5.1.4无菌室内应准备好盛有消毒用5%甲酚的玻璃缸、酒精灯、火柴、镊子、75%酒精棉及拖鞋等。
5.2仪器、用具:5.2.1真空泵、恒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托盘天平(精度0.1g)、抽滤瓶(500ml)、三角瓶(100、500 ml)、移液管(1、10ml)、注射器(要求规格)、试管、双碟(9cm)、注射针、镊子、剪刀、白金耳、橡皮管、纱布、棉花(原棉)、不锈钢吸管筒、接种环、微孔滤膜(直径约5cm),孔径应在0.45±0.02μm )载玻片、洒精灯、取样勺、吸耳球、喷雾瓶。
无菌检验规程3
![无菌检验规程3](https://img.taocdn.com/s3/m/9afb3e2731126edb6e1a100d.png)
3.培养基及稀释液
(1)细菌培养基
(2)霉菌培养基
(3)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注:上述两种培养基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
和灵敏度检查(促生长实验)。
4.培养基的制备
直接购买配制好的干粉培养基,按培养基包装上的说明,取规定量的干粉培养基进行配制,之后,按说明上的温度、时间要求,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注:对细菌培养基,配好后,须煮沸,再灭菌。
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
5.供试液制备
在无菌条件下,将供试品每个最小包装用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50-100ml 分别冲洗,收集冲洗液与无菌容器中。
注供试液在制备后2小时内使用。
6、检查法-薄膜过滤法
将供试液混匀,过滤。
冲洗后,取出滤膜,将其剪成3 等份,分别置于含50ml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容器中,其中一份做阳性对照用。
无菌检验规程
![无菌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866e9d10b1c59eef8c7b4f8.png)
无菌检验规程1 目的确保我司的无菌产品符合产品要求以及其他的相关要求。
2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我司的成品无菌的检验方法。
3 职责质量部实验室微生物检验员负责成品无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4 工作流程4.1 产品试验4.1.1 准备的试剂改良马丁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蒸馏水。
4.1.2 供试品数量同一灭菌批号的产品,抽取3件作为供试品,备用。
4.1.3 操作步骤4.1.3.1 所有待用的烧杯、锥形瓶、量筒、试管、吸管等,都要保持干净。
4.1.3.2 配置质量浓度为0.9g/L的氯化钠溶液。
4.1.3.3 用天平(精度不大于0.1g)称出试验所需的改良马丁培养基和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4.1.3.4 取两个烧杯/锥形瓶按照配比要求,将所需用的蒸馏水分别注入容器内。
4.1.3.5 将两个烧杯/锥形瓶内的蒸馏水加热,取其中一个容器倒入所需的改良马丁培养基;另一只则倒入所需的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继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1.3.6 将以上两种培养基溶液,分别装到三角烧瓶(装量以产品的体积来决定)或者30毫升的试管内(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每管装量不少于15ml,马丁培养基每管装量不少于10ml),用乳胶塞将管口塞紧,待灭菌。
4.1.3.7 培养基、玻璃器皿等使用湿热灭菌,121℃,30min;操作方法参见SOP-HW-021《高压锅使用、维护操作规程》。
4.1.4 接种4.1.4.1 接种前,清洁洁净工作室。
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30分钟。
4.1.4.2 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室时,先在入口处用纯化水洗手,再用75%酒精消毒,严格无菌操作。
4.1.4.3 打开待检测样品(手切勿碰触到样品),用无菌的剪刀、镊子等工具。
取适量的样品放到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并轻轻摇晃,使其混合均匀。
(接种的样品体积不得大于培养基体积的10%)。
4.1.4.4 取2代以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各一白金耳,分别置于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改良马丁培养基试管中,作为阳性对照。
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最全)
![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d4ee994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8.png)
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无菌检验是指检查经灭菌方法处理后的医疗器械(具)、植入物品、敷料等是否达到无菌标准的一种方法。
临床部门不应常规进行无菌检验,如有需要,可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专人来采样检测。
二、试验前准备1.无菌检验应在洁净度为100级以上的洁净实验室内实施,并证实该实验室各项指标符合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T16292~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等相关要求,且在有效期范围之内。
2.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制备无菌检验用洗脱液、需氧一厌氧培养基与真菌培养基(见附)。
3.在无菌检验前三日,分别在需氧一厌氧培养基与真菌培养基内各接种1ml洗脱液,分别置30~35℃与20~25℃:培养72h,应无菌生长。
4.阳性对照管菌液制备:(1)在检验前一天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普通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接种一环至需氧一厌氧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h 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100cfu/ml(可通过比浊法或稀释后用1m1接种平板来确认)。
(2)取生孢梭菌[CMCC(B)64941]的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一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30~35℃培养18~24h后,用0.85%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100cfu/ml。
(3)取白念珠菌[CMCC(F)98001]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一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20~25℃培养24h后,用0.85%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100cfu/ml。
三、样本制备根据检样的类型与大小,以及带孔(腔)与否,可以按照以下不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1.敷料类等非管道类样品:取2个包装内的样本,剪成约10mm×30mm 大小的样片21片,接种需氧一厌氧菌培养管5管与真菌培养管2管。
每培养管含培养基40m1,各接种3片样片。
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SOP
![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SOP](https://img.taocdn.com/s3/m/cde1229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5.png)
无菌检查SOP(薄膜过滤法)1.目的为规范无菌检查方法及无菌检查全过程的操作,最大限度防止试验操作过程造成的污染,确保结果准确。
2.范围本SOP适用于生物制品的中间产品(包括原液、纯化产物、半成品、生产中的液体、辅料等)、成品的无菌检查。
只要供试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
3.定义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4.职责4.1.QC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及执行;4.2.QA、QC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4.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本规程;4.4.QA负责本规程执行的监督。
5.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6.材料6.1.无菌检查用物品、物料要求:所有物品、物料进入无菌室前,均应经过高压蒸汽灭菌(121℃40分钟,放灭菌指示卡)或180℃干烤2小时或其它经过验证的方法消毒后传入无菌室;如不能用前者消毒方式消毒的物品,须经消毒液浸泡、擦拭后传入无菌室。
6.2.无菌检查环境要求:应在环境洁净度万级下的局部洁净度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6.3.仪器、设备与设施集菌仪、显微镜、台式灭菌器、无菌试验室(万级)、超净工作台(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每月环境检测(沉降菌、浮游菌、尘埃粒子)合格后,方可使用。
20-25℃培养房或培养箱、30-35℃培养房或培养箱。
6.4.试验用具:洁净工作服(洁净底服、十万级工作服、万级工作服、鞋套)、工作鞋、口罩及帽子;无菌医用手套或一次性乳胶医用手套: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封闭式集菌培养器(双针头、三联及单针头、三联):薄膜孔径不大于0.45μm,直径约为 50mm。
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
产品无菌检验规程
![产品无菌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d0d08e5c281e53a5902ff50.png)
1目的:建立产品无菌检验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无菌检验。
3依据GB/T 14233.2—2005《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通则1101 无菌检查法4 设备、用具与试剂4.1设备要求百级洁净台、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4.2 用具试管及试管架、移液管(1mL)、培养皿(90mm)、洗耳球、剪刀、钢尺、镊子、酒精灯4.3 试剂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纯化水,75%乙醇5 试验前准备5。
1 培养基的制备5。
1.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准确称取5。
85g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至干净的烧杯中,加入200mL 纯化水,加热搅拌溶解后分装至试管中,不少于15mL/支,每批产品分装数量为10支.5。
1。
2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准备称取6g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至干净的烧杯中,加入200mL 纯化水,加热搅拌溶解后分装至试管中,不少于10mL/支,每批分装数量为10支。
5.1.3 上述培养基分装后,在试管上做好标记,用牛皮纸包裹好试管塞,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121℃灭菌15min。
5。
1.4 灭菌后将两种培养基分别放于试管架上自然冷却,注意观察培养基的颜色,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氧化层应为粉红色,且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高度的1/5。
5。
1.5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准确称取10g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至烧瓶中,加入250mL纯化水加热充分溶解后121℃灭菌15min,待培养基于45℃左右时,将其倾注于培养皿中15-20ml备用。
5.2 试验用器具准备5.2。
1 将试验用到的剪刀、镊子、移液管(1mL)放入饭盒中进行121℃灭菌30min,灭菌后备用。
5。
3 人员、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5。
3。
1 人员进入无菌检验室按照《洁净间人员净化管理规范》执行。
5。
3。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1a91f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f.png)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无菌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保证实验室无菌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无菌检验操作,并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进行无菌检验的所有工作,包括培养基制备、无菌器具处理、样品采集和处理、培养方法等方面。
二、基本要求1. 实验室应具备无菌检验所必需的设施和设备,并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环境。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实验室应保证培养基的质量,确保无菌性和适用性。
4. 实验室应建立必要的记录和档案,对无菌检验的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和分析。
三、无菌器具处理1. 确保无菌器具的质量,每批次器具在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验。
2. 器具的清洗和消毒应在专门的消毒台上进行,使用无菌的工具和材料。
3. 清洗器具时应使用无菌特效洗涤剂,并充分冲洗干净。
消毒时应使用适当浓度的消毒剂,消毒时间应符合标准要求。
4. 清洗后的器具应存放在无菌柜或密封的袋子中,以防再次污染。
四、样品采集和处理1. 采集样品前,要对采样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并使用无菌容器保存样品。
2. 采样时要保持无菌采样器具的封闭性,避免外界环境的污染。
3. 对于液体样品,应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严禁倒杯操作。
对于固体样品,应在无菌条件下处理。
4. 样品采集完成后,应及时将采样器具和容器送到实验室,并妥善保存,以防止再次污染。
五、培养基制备1. 制备培养基的操作应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工作台面应经过清洁和消毒处理。
2. 使用的培养基应经过质量检验,确保无菌性和适用性。
3. 制备培养基时,要注意保持操作的无菌性,避免污染。
4. 制备完成的培养基应标明名称、批号和有效期,并妥善保存,避免污染和变质。
六、培养方法1. 培养前要将培养基及所需器具放置在无菌操作台上,以使其达到与环境相同的温度。
2. 培养时要保持培养器具的密封性,避免外界空气和微生物的污染。
3. 培养容器的开启和关闭要快速,并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627ce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8.png)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检验是产品质量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程序。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无菌检验的操作步骤,确保产品达到无菌检验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二、检验前准备1. 检验员应按照要求穿戴无菌工作服,并佩戴口罩、手套和帽子等相关防护装备。
2. 准备好检验所需的器械和试剂,包括培养基、试管、针头、培养皿等。
3. 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无菌,使用消毒剂对操作台面进行消毒。
4. 检验前应对培养基和试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无菌性。
三、样品准备1. 根据产品特性和规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量,并在符合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取样。
2. 将样品转移到无菌试管或培养皿中,避免污染。
3. 特殊产品的样品准备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相应的要求进行试验。
四、培养基接种1. 使用无菌针头,将样品均匀接种于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2. 对于液体产品,将样品转移到含有培养基的试管中,并确保样品和培养基充分混合。
3. 确保培养基接种过程中无空气污染,避免培养皿或试管周围的细菌进入培养基。
五、培养条件控制1. 根据产品特性和试验要求,选择适宜的培养温度和时间,并进行相应的标注。
2. 确保培养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和恒定性,避免对微生物生长产生影响。
3. 需要进行气体环境控制的试验,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并根据要求调节相应的气体浓度和流速。
4. 在培养过程中需注意观察培养皿或试管的状态,及时记录培养结果。
六、检验结果判读1. 在规定的培养时间后,检查培养皿或试管中是否有细菌菌落的形成。
2. 对于有细菌菌落形成的培养皿或试管,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确定是否有可疑细菌。
3. 对于液体产品,进行相关的物理化学指标测定,确定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4. 根据样品的培养结果和其他相关数据,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七、记录和报告1. 检验员应及时记录无菌检验的操作步骤和检验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 写明样品的标识、培养温度和时间等相关信息。
3.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d8db7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e.png)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诊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无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可靠性。
一、无菌检验的重要性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体直接接触,如不具备无菌性,会引起严重的感染问题。
因此,无菌检验是确保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无菌检验,才能保证医疗器械的无菌性,从而有效地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无菌检验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 确保检验环境的洁净度:无菌检验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因此应确保检验环境的洁净度。
工作区域应进行深度清洁,并使用有效的空气过滤系统和洁净工作台。
2. 准备必要的无菌材料:无菌检验操作所需的材料包括无菌培养基、培养皿、观察镜等。
这些材料应该在使用前进行无菌处理,并且要保持密封。
3.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没有损坏或者污染。
损坏或污染的设备和工具可能影响无菌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无菌检验操作步骤1. 样品采集:根据具体要求,采集待检样品。
样品采集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外界污染。
2. 样品处理:将样品置于无菌室内进行处理。
首先,应对样品外表进行目测观察,排除明显可见的外部污染。
然后,将样品放入无菌培养皿中,采用湿敷法、浸润法等方法进行培养基的接种。
3. 培养: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培养皿内的情况。
4. 结果判断:根据培养结果,判断样品是否具备无菌性。
常见的无菌检验结果包括阳性、阴性和疑似阳性。
阳性结果表示样品中存在微生物生长,即不符合无菌要求;阴性结果表示样品无细菌生长,满足无菌要求;疑似阳性结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处理。
5. 结果记录和报告:将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需要制作无菌检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样品标识、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跟踪和管理。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425d2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0.png)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无菌检查是指对无菌状态的物品、器械、培养基等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无菌性的一种操作。
无菌检查主要是为了保证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质量,防止传播致病菌和交叉感染。
下面是无菌检查的操作规程,共1200字。
一、仪器与试剂准备1. 玻璃器皿:无菌检查中常使用的玻璃器皿应先清洗,然后用高压蒸汽高温灭菌。
确保玻璃器皿表面没有任何污物和细菌。
2. 培养基: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肉膏琼脂等。
使用前应检查培养基包装是否完好,是否过期,如有问题应废弃,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 培养皿:无菌培养皿应提前准备好,如果有无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最好优先选择使用。
4. 培养皿贴壁:无菌贴壁是为了避免液体滴入培养皿内引起细菌污染,使用前应检查贴壁是否完好。
5. 双口试管:用于无菌培养物的传递,提前准备好。
二、人员准备工作1. 手部卫生:进行无菌检查前,操作人员应进行手部卫生,包括洗手和消毒。
先用流动水清洗手部,然后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
2. 穿戴无菌操作服:无菌检查需要穿戴无菌操作服,操作服要求干净、整洁,且经过高温蒸汽灭菌。
穿戴手套前,应先检查手套是否完整、无损。
3. 工作台表面消毒:将工作台表面用70%酒精进行擦拭消毒,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三、操作步骤1. 取一份待检物品:如医疗器械或药品,然后进行外观检查。
确保物品包装完好,无明显损伤和破损。
2. 打开培养皿:将培养皿的盖子拉开一些,方便后续操作。
3. 将待检物品放入培养皿:用镊子或无菌力ps,将待检物品放入培养皿内,尽量避免让待检物品直接接触培养皿的边缘。
4. 培养皿倒置:将培养皿倒置放于工作台上,检查物品是否有菌落生成。
5. 灭菌培养皿口:用长火柴将培养皿上的边缘逐一燃烧,防止细菌飞溅和传播。
6. 检查结果:观察培养皿上是否有菌落生成。
如果有菌落,则证明待检物品不符合无菌要求;如果无菌皿上没有菌落生成,则证明待检物品具有无菌性。
7. 结果记录:将无菌检查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表格上,包括待检物品的名称、批号、检查日期等信息。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31023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8.png)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产品无菌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产品的无菌质量,防止微生物污染,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需要进行无菌检验的医药、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检验操作。
三、检验前准备1.检验人员需具备无菌操作技能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无菌检验操作。
2.检验人员需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必要时需穿戴防护眼镜和防护服。
3.检验室需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
4.检验用具和试剂需符合相关标准,经过灭菌处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待检产品需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和数量进行取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四、检验操作流程1.洗手消毒:检验人员需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然后用75%酒精或其他有效消毒剂进行消毒。
2.穿戴防护用品:检验人员需穿戴好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确保无菌操作。
3.取样: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和数量进行取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取样过程中需避免污染。
4.样品处理:将取好的样品放入无菌容器中,进行必要的稀释和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检验操作。
处理过程中需保持无菌操作。
5.检验操作: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检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无菌检验。
常用的方法有膜过滤法、直接接种法、培养法等。
操作过程中需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6.结果观察: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检验结果,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
如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7.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和相关标准,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如不符合要求,需进行复检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8.清洗消毒:检验结束后,需对检验用具和场地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下次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记录归档:将整个检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归档保存备查。
记录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批次号、取样日期、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信息。
五、注意事项1.检验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9c9f6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f.png)
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2.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无菌产品的无菌检验。
3.定义3.1无菌状态:指产品中不存在可繁殖的微生物,无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存在。
3.2细菌菌落计数:针对产品表面的微生物菌落,用来评价产品表面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3.3结果解释:根据无菌检验的结果判断产品是否通过检验或被污染。
4.用具和试剂4.1不锈钢操作台:用于操作无菌检验的工作台。
4.2灭菌器:用于对试剂、无菌操作的用具等进行灭菌处理。
4.3滑板培养基:可供细菌、真菌的培养和分离。
4.4特制无菌采样器:用于取样时保持无菌状态。
5.环境要求5.1操作室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
5.2操作室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
5.3操作室应保持无尘、洁净状态,避免与其他非无菌产品接触。
6.操作流程6.1准备工作6.1.1检查操作台的无菌状态,保证干净无尘。
6.1.2检查灭菌器的工作状态,保证灭菌的效果。
6.1.3上岗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并将手部放入操作台内的空气幕进行吹干。
6.2取样6.2.1使用特制无菌采样器,取样前注意采样器的无菌状态。
6.2.2将特制无菌采样器放入培养基中,取出后使用。
6.2.3按照相应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注意取样的过程中避免污染。
6.3培养6.3.1将取样后的特制无菌采样器立即放入滑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6.3.2滑板培养基进行按照接种方法进行培养,注意培养的温度和时间。
6.3.3培养后的滑板培养基进行观察和计数,记录细菌菌落的数量。
6.4结果解释6.4.1根据滑板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判断产品是否通过无菌检验。
6.4.2如果滑板培养基上有菌落,需要进一步进行鉴定和分离。
7.记录和报告7.1无菌检验过程中的操作记录,包括取样时间、温度、湿度等。
7.2无菌检验结果的记录,包括滑板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和鉴定结果。
7.3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包括如何处理不合格产品及原因分析。
7.4无菌检验报告,根据记录编制无菌检验报告,并归档保存。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323ca0cbb4cf7ec4afed0dc.png)
2、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20 版1101无菌检查法。
3、仪器、设备无菌室、生化培养箱(30~35℃)、生化培养箱(20~25℃)、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电子天平、试管架、大试管、电热恒温干燥箱、手术镊、剪刀、75%酒精棉、灭菌棉球、酒精灯、移液管( 1~3ml 可以每支产品用一个移液管,共需要11 支)、无菌服、口罩等。
4、无菌室环境要求:4.1 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4.2 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
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 10Pa。
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45~65%。
4.3 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受控环境应定期按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沉降菌及风速和换气次数检测规程进行监测。
4.4 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 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 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
5、器具灭菌、消毒:5.1 灭菌: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
可经电热干燥箱 160℃以上干烤2 小时或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蒸汽灭菌30 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
所有的灭菌物品存放不应超过2 周,否则应重新灭菌。
5.2 消毒: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无菌检验室的试管架、电子天平、工作台面、工作人员的手、橡胶吸头等,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消毒剂应每月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5.3 标识:器具的灭菌、消毒后必须做好标识,标明灭菌、消毒时间和使用有效期。
5.4 人员、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5.4.1 开启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进行空间灭菌处理,消毒时间不得少于30min。
5.4.2 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流程5.4.2.1 脱包:进入无菌检验室的物品若有双重包装的,需将外包装在传递窗(缓冲间)拆除后传入试验室。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f6c03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2.png)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实验室在进行无菌检验的操作过程中能够遵守规范的操作步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样品污染的可能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进行各类无菌检验的操作。
三、操作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实验室操作规程,并接受实验室培训。
2.操作人员需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设施,包括无菌手套、实验服、口罩等。
3.所有实验器材和试剂必须提前进行验证和校准,保证其符合要求。
4.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相关操作规程,并进行适当的实验准备。
5.实验室内应保持洁净,防止灰尘和杂质的进入。
6.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操作台面和实验器材,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
四、操作步骤1.洗手1.1操作人员必须在进入实验室前先洗手,使用无菌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
1.2洗手后使用干净、无菌的纸巾或风干器将双手擦干。
2.穿戴个人防护装备2.1操作人员在操作无菌检验前,必须穿戴干净的无菌手套,并检查手套是否有破损。
2.2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干净的实验服,并系好服装。
2.3操作人员应佩戴口罩以避免口腔呼出的微生物污染样品。
3.操作台面清洁3.1操作人员应在操作前将操作台面进行清洁消毒,使用适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
3.2擦拭过程中应注意力度不宜过大,以免损坏操作台面。
4.检验样品处理4.1操作人员应将待检验的样品收集在无菌容器中,并尽可能保持样品的不受污染。
4.2操作人员在取样时应避免对样品的二次污染,掌握合适的取样方法。
5.培养基的制备5.1操作人员必须使用无菌技术进行培养基的制备。
5.2操作人员在制备培养基时要仔细控制各类试剂的加入量,避免污染。
6.培养基接种6.1操作人员在接种培养基前必须进行灭菌处理,保证无菌状态。
6.2操作人员应采用无菌技术将样本转移到培养基中,并尽可能避免空气污染。
7.培养条件控制7.1操作人员在对培养基接种后,应根据实验要求对培养条件进行控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ISO13485体系无菌试验检验规程
![ISO13485体系无菌试验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fa03be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e.png)
无菌试验检验规程1、目的:制定本司所有产品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无菌检查。
3、职责:检验员负责实施,质量部经理监督实施。
4、内容4.1 操作要求4.1.1 与供试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应采用可靠地灭菌方法,置压力蒸汽锅内121℃, 30min 。
或置电热干燥箱内160℃,2h。
4.1.2 超净工作台应符合局部洁净度100单向流空气区域要求。
无菌室在消毒处理完毕后,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如下:取培养皿,无菌操作注入融化的培养基约20ml,在35℃培养48h证明无菌后取3支培养皿在超净工作台平均位置上打开上盖,暴漏30min后置35℃培养48h后取出检查,3支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不应超过一个。
4.1.3 无菌检查过程中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同4.1.2.在试验开时打开培养皿盖,至试验结束后盖好置35℃培养,培养48h,结果应符合4.1.2要求。
4.2 培养基配制4.2.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称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29.3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至沸腾完全溶解,分装试管.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
4.2.2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称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40.0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21℃,蒸汽灭菌15min。
4.2.3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称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30.0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
4.2.4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称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65.0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蒸汽灭菌15min,冷却至50℃,倾入平皿。
4.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称取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30.0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
4.3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4.3.1 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即抽取不少于10支。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909a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e.png)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保证医疗器械产品的无菌性,减少感染的风险,确保器械在使用前不会对患者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器械产品的无菌检验操作。
三、设备与工具:1.灭菌器: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器和乙烯氧化物灭菌器。
2.无菌室:应具备无菌室必备的设备,如无菌工作台、超净台和灭菌器等。
3.操作工具:包括手套、无菌棉签、无菌剪刀、无菌镊子等。
四、检验步骤:1.准备工作:(2)检查设备与工具的正常工作状态,如灭菌器是否正常运行,无菌室的洁净程度等。
(3)检查器械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无破损、打开或湿润的情况。
2.环境准备:(1)打开无菌室,确保无菌室内外的卫生环境。
(2)将要检验的医疗器械产品放置在无菌工作台上,避免与非无菌物品接触。
3.无菌检验操作:(1)佩戴手套并将其消毒,确保双手干净。
(2)打开器械包装,注意保持包装内物品的无菌性。
(3)使用无菌棉签、无菌剪刀或无菌镊子等工具检查器械的外观,如有任何异常,应及时记录并报告。
(4)若器械需要使用前进行灭菌处理,则将其放入灭菌器中进行灭菌,按照灭菌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处理。
(5)灭菌完成后,将器械取出并放置在无菌工作台上,等待其冷却。
(6)冷却后,使用无菌棉签或其他无菌工具进行取样,采样点应包括器械的各个部位。
(7)采样完成后,将无菌棉签放置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菌落培养。
(8)培养基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长,如有则说明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5.清洁与记录:(1)清洁无菌工作台和使用的工具,保持无菌室的清洁。
(2)进行记录,包括器械的名称、批号、灭菌方式、采样结果等。
六、注意事项:1.操作者应注意个人的清洁和卫生,保证双手清洁且戴好手套。
3.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器械进行过多的接触,以免造成污染。
4.检查无菌室的洁净程度并及时清理,保持其无菌环境。
七、附录:无菌检验操作记录表器械名称:批号:灭菌方式:采样结果:日期: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确保我司的无菌产品符合产品要求以及其他的相关要求。
2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我司的成品无菌的检验方法。
3 职责
质量部实验室微生物检验员负责成品无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4 工作流程
4.1 产品试验
4.1.1 准备的试剂
改良马丁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蒸馏水。
4.1.2 供试品数量
同一灭菌批号的产品,抽取3件作为供试品,备用。
4.1.3 操作步骤
4.1.3.1 所有待用的烧杯、锥形瓶、量筒、试管、吸管等,都要保持干净。
4.1.3.2 配置质量浓度为0.9g/L的氯化钠溶液。
4.1.3.3 用天平(精度不大于0.1g)称出试验所需的改良马丁培养基和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4.1.3.4 取两个烧杯/锥形瓶按照配比要求,将所需用的蒸馏水分别注入容器内。
4.1.3.5 将两个烧杯/锥形瓶内的蒸馏水加热,取其中一个容器倒入所需的改良马丁培养基;另一只
则倒入所需的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继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1.3.6 将以上两种培养基溶液,分别装到三角烧瓶(装量以产品的体积来决定)或者30毫升的试
管内(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每管装量不少于15ml,马丁培养基每管装量不少于10ml),用乳胶塞将管口塞紧,待灭菌。
4.1.3.7 培养基、玻璃器皿等使用湿热灭菌,121℃,30min;操作方法参见SOP-HW-021《高压
锅使用、维护操作规程》。
4.1.4 接种
4.1.4.1 接种前,清洁洁净工作室。
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30分钟。
4.1.4.2 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室时,先在入口处用纯化水洗手,再用75%酒精消毒,严格无菌操作。
4.1.4.3 打开待检测样品(手切勿碰触到样品),用无菌的剪刀、镊子等工具。
取适量的样品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