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二级预警
应急预案产后出血
一、概述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病理现象,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警机制1. 高危因素评估:评估产妇是否存在以下高危因素:巨大儿、羊水过多、多胎、经产妇、疤痕子宫、急产、血小板减少、胎盘早剥等合并症或并发症。
2. 产后出血预警线: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超过400毫升。
三、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 产后出血预警线以上,立即启动一级应急预案。
2. 出血量持续增加,出现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启动二级应急预案。
3.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等,启动三级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措施(一)一级应急预案1. 立即通知医师,启动应急预案。
2. 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3. 静脉给予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
4. 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监测生命体征。
5. 积极寻找出血原因,进行处理。
(二)二级应急预案1. 在一级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加强抢救措施。
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宫缩剂治疗。
3. 如为软产道裂伤,及时进行缝合止血。
4. 如为子宫破裂,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三)三级应急预案1. 在二级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启动多学科联合抢救。
2. 求助麻醉科、ICU、血液科等科室医师协助抢救。
3. 加强团队协作,确保抢救措施迅速、有效。
五、应急预案实施流程1. 立即通知医师,启动应急预案。
2. 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3. 静脉给予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
4. 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监测生命体征。
5. 积极寻找出血原因,进行处理。
6. 如为软产道裂伤,及时进行缝合止血。
7. 如为子宫破裂,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8. 如为多学科联合抢救,确保各科室协作无间。
9. 抢救过程中,做好记录、报告、交接工作。
六、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文本
一、目的为了确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产后出血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产后出血导致的母婴死亡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妇产科所有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产后出血情况。
三、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 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超过400毫升;2. 产后出血伴随休克症状,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3. 出血原因不明,需进一步检查确定。
四、应急预案流程1. 预警期(1)发现产后出血时,立即通知医师;(2)医师到达现场后,迅速评估产妇生命体征,确定出血原因;(3)建立两条畅通的静脉通道,给予706代血浆、新鲜血等输血治疗;(4)密切监测产妇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记录出血量;(5)如出血量继续增加,立即启动处理期。
2. 处理期(1)根据出血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a. 子宫收缩乏力:给予宫缩剂、按摩子宫等;b. 软产道裂伤:及时缝合止血;c. 胎盘、胎膜残留:协助医师取胎盘;d. 子宫破裂:做好术前准备,立即转至手术室;e. 其他原因:积极查找出血原因,对症治疗。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3)保暖,防止产妇体温过低;(4)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记录出血量;(5)如出血量持续增加,立即启动危重期。
3. 危重期(1)如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启动二级应急预案;(2)积极补充血容量,首选晶体液和乳酸钠林格氏液,同时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3)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管理,子宫收缩情况;(4)做好呼吸道管理,预防DIC;(5)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必要时行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6)报告院领导,启动院内抢救小组,多科室协同抢救;(7)如出血量超过1500毫升,启动三级应急预案,做好呼吸道管理,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管理,子宫收缩情况,抽血化验,输血,预防DIC,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必要时行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
五、应急预案终止条件1. 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产妇生命体征稳定;2. 出血原因明确,并得到针对性治疗;3. 产妇意识清醒,情绪稳定。
产后出血三级报警规定
产后出血三级报警规定1. 引言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异常大出血的情况。
为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产后出血三级报警规定,旨在及时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 三级报警标准产后出血三级报警分为三个级别,根据出血量和相关症状对病情进行评估。
2.1 一级报警一级报警适用于产妇有以下情况之一:- 出血量达到500毫升以上;- 持续出血超过2小时;- 直接威胁到产妇生命安全的其他出血情况。
2.2 二级报警二级报警适用于产妇有以下情况之一:- 出血量达到1000毫升以上;- 出血速度持续增加。
2.3 三级报警三级报警适用于产妇有以下情况之一:- 出血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 出血速度急剧增加;- 产妇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 产妇丧失意识。
3. 报警处理流程产后出血三级报警的处理流程如下:3.1 一级报警处理一级报警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止血、输液等,并及时通知产科主治医生。
3.2 二级报警处理二级报警发生后,医护人员应迅速组织团队进行手术等进一步处理,并及时通知产科主治医生及相关专家参与协助。
3.3 三级报警处理三级报警发生后,医护人员应迅速启动抢救程序,包括立即手术止血、输血等,并及时通知产科主任、麻醉科主任和ICU主任等相关人员。
4. 报警记录和评估医院应建立健全的产后出血三级报警记录和评估系统,确保对每一个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和评估。
通过对报警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完善报警规定和处理流程。
5. 结论产后出血三级报警规定的实施可以保障产妇在分娩后出现异常大出血时得到及时救治,最大程度地保护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院应严格遵守该规定的要求,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分级
一、引言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为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成功率,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对产后出血进行分级处理。
二、分级标准根据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将产后出血分为三级:1. 一级预警: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超过400ml。
2. 二级预警:产后出血量在500-1500ml之间。
3. 三级预警:产后出血量超过1500ml,或虽未超过1500ml,但出现休克症状。
三、一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一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
3.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
4. 向上级医护人员求助,交叉配血。
5. 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如宫缩乏力、产道裂伤、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等。
6. 对症处理,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缝合产道裂伤、刮宫等。
7. 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积极联系血库申请输血。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四、二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二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加强监护,持续补充血容量。
3.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
4. 面罩给氧,扩容加强监护。
5.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出血,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刮宫、缝合产道裂伤等。
6. 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纠正贫血。
7. 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积极联系血库申请输血。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五、三级预警处理1. 立即启动三级预警,通知医护人员紧急救治。
2. 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继续监护、抗休克、扩容治疗。
3. 保证氧气供应,呼吸道管理。
4. 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合理时机切除子宫。
5. 纠正酸中毒,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6. 报告院领导,启动院内抢救小组,多科室协同抢救。
7. 麻醉科、血液科、ICU等科室医师协助抢救。
8. 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
六、总结产后出血应急预案的分级处理,有助于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母婴健康。
各级医护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产后出血的能力,确保母婴安全。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图
产后出血抢救预案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预警线:一级急救处理产后2h内出血量≥400mL,且出血尚未控制
一线医生
①求助和沟通
②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吸氧,监测生
命体征和尿量,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
叉配血,积极寻找原因并处理
处理线:二级急救处理出血量500~1 500mL
子宫收缩乏力 ①扩容
按摩及双合诊按压子 ②给氧
宫,积极应用强效宫 ③监测出血量、生 缩剂(如卡前列素氨 命体征和尿量、血 丁三醇等)、球囊或 氧饱和度、生化指 纱条填塞宫腔、子宫 标等,必要时行成 压迫缝合术、子宫血
分输血
管结扎术等
产道损伤
胎盘因素
凝血功能障碍 缝合裂伤,清除血 人工剥离,刮宫, 补充凝血因子:包 肿,恢复子宫解剖 胎盘植入:保守性 括新鲜冰冻血浆、 位置,子宫下段破 手术治疗或子宫切 冷沉淀、凝血酶原
裂者尽快剖腹探查 除术
复合物、血小板等 并手术处理
多学科团队协助抢救,继续抗休克和病因治疗,如有必要且条件允许时合理转诊,早期输血及止血复苏,必要时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呼吸管理,容量管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的治疗;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毒,应用抗生素;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心、脑、肺、肾等。
重症监护[麻醉科、血液科、重症监护病房(ICU )等]
(摘自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2014)》)
同时启动院内绿色通道,必要时启动系统绿色通道,请大连市。
产后出血应急演练预案及流程
产后出血应急演练预案及流程如下:一级预警(出血量在200-500ml):1. 当发现产妇产后宫腔探查或按压宫底一次出血量≥200ml,或连续两次按压宫底出血量均≥100ml,或1小时累计出血量≥200ml时,立即启动一级预警。
2. 立即求助,呼叫医生和护士进行抢救。
3.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液体的快速输入。
4. 吸氧,保持产妇的氧饱和度。
5. 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出血量、宫底高度,定期配血、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6. 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如按摩子宫,检查下生殖道,胎盘等。
7. 与家属沟通并安慰产妇,保持其情绪稳定。
二级预警(出血量在500-1000ml,出血还未完全得到控制):1. 在一级预警的基础上,继续监测并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尿量、出血量、宫底高度等。
2. 及时与家属沟通并签字,告知产妇的病情和可能的风险。
3. 补充血容量,首选晶体液、平衡液或生理盐水。
4. 检测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液体出入量,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等。
三级预警(出血量超过1000ml,还未完全得到控制):1. 在二级预警的基础上,继续监测并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量。
2. 如果出血仍未得到控制,考虑使用其他止血方法,如子宫动脉栓塞、B-Lynch缝合等。
3. 及时报告上级医生和医院领导,请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五级预警(有生命危险者,出血休克、DIC、神志不清等):1. 在三级预警的基础上,继续监测并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
2. 如果产妇出现休克、DIC、神志不清等生命危险情况,立即进行抗休克对症治疗,如输血、输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3. 及时报告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请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就是产后出血应急演练预案及流程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图讲课教案
9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心、肝、肺、肾等10重症监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麻醉科、血液科、ICU等
1按摩子宫2使用宫缩剂3宫腔水囊或纱条填塞4B―Lynch及其它子宫缝合术5子宫血管结扎
1缝合损伤2清除直径>3cm血肿
恢复子宫解剖位置
人工剥离胎盘及刮宫等
补充凝血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
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小板等
危重线:三级急救处理
出血量>1500ml
1积极抗休克和病因治疗2呼吸管理3容量管理
4 DIC的治疗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6纠正酸中毒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图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图
预警线:一级急救处理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产后2h出血>400ml
1求助2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3吸氧4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5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6积极寻找病因并处理
出血量500—1500ml
病因治疗
抗休克治疗
宫缩乏力
产道损伤
胎盘因素
凝血功能障碍
1扩容2吸氧3监测出血量、生命体征和尿量、血氧饱和度、生化指标等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流程
一、背景产后出血是孕产妇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为提高孕产妇的抢救成功率,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流程。
二、组织机构1. 急诊科:负责接收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初步救治。
2. 妇产科:负责产后出血患者的进一步救治和手术处理。
3. 麻醉科:负责为产后出血患者提供麻醉服务。
4. 血液科:负责为产后出血患者提供血液制品。
5. ICU:负责对危重产后出血患者进行重症监护。
6. 护理部:负责协调各部门的救治工作。
三、应急预案流程1. 初步救治(1)急诊科接收产后出血患者后,立即通知妇产科、麻醉科、血液科等相关科室。
(2)对产妇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3)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保证输液和输血。
(4)给予产妇吸氧,维持呼吸道通畅。
(5)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新鲜血液或血浆等。
2. 进一步救治(1)妇产科医生接诊后,对产妇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出血原因。
(2)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按摩子宫、宫腔填塞、缝合止血等。
(3)若病情严重,需进行手术处理,如子宫切除、宫腔镜手术等。
(4)麻醉科为手术患者提供麻醉服务。
(5)血液科为患者提供血液制品,确保输血安全。
3. 重症监护(1)将危重产后出血患者转入ICU进行重症监护。
(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入量、凝血功能等指标。
(3)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抢救记录(1)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包括病情变化、用药情况、手术操作等。
(2)及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取得家属配合。
四、应急响应1. 当产后出血患者数量超过科室救治能力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护理部协调各部门,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 向院领导报告,启动院内抢救小组,多科室协同抢救。
4. 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做好抢救记录。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流程旨在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成功率,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各部门应加强协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孕产妇的身心健康。
产妇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方案
产妇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方案产妇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方案如下:一、一级预案(出血量初步增加时)1.初步评估与准备:o观察产妇情况,一旦识别到产后出血,立即按压宫底并准备抢救车。
o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输液或输血。
2.监测与记录:o监测出血量和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
o留置尿管并记录尿量,注意保暖并按揉子宫,以帮助止血。
3.实验室检查和通知:o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交叉配血,以备输血需要。
o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并动态监测。
4.沟通与安慰:o积极与家属及产妇沟通,解释情况并提供心理支持。
二、二级预案(出血超过500ml且未完全控制时)1.增强监测与护理:o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等。
o保暖、心理护理,并监测产妇精神状态和皮温。
2.寻找原因并处理:o积极寻找出血的具体原因,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并对症处理。
3.补充血容量:o及时补充血容量,首选晶体液如平衡液或生理盐水。
4.家属沟通:o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确保签字同意治疗方案。
三、三级预案(出血量超过1500ml且未得到控制时)1.全面监测:o密切监测产妇的呼吸、心电、中心静脉压等。
o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等化验指标。
2.抗休克治疗:o实施抗休克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3.针对病因治疗:o根据出血原因,继续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止血等。
在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保持冷静,迅速且准确地执行每一项措施,以确保产妇的安全。
同时,与家属的沟通也至关重要,以便及时告知病情并获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孟焕平一、产后出血的定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阴道出血≥500ml、剖宫产者出血≥1000ml;严重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1000ml;难治性产后出血:经过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二、产后出血的原因:1.子宫收缩乏力:产科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子宫因素:巨大胎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子宫手术史等;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胎膜残留3.软产道损伤:4.凝血功能障碍:三、五级预警:1.一级预警:产后宫腔探查或按压宫底一次出血量≥200ml;连续两次按压宫底出血量均≥100ml;1小时内累计出血量≥200ml;2.二级预警:出血量超过500ml,出血未完全得到控制者;3.三级预警:出血量超过1000ml,出血未完全得到控制者;4.四级预警①出血量超过2000ml,出血未完全得到控制者;②可能出现DIC;③病情加重,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④有生命体征改变,高度怀疑内出血者;5.五级预警有生命危险者:出现休克、DIC、神志不清等。
四、各级预警的处理:1.一级预警处理:①立即求助,报告医生或二线值班医生;②建立两条静脉通路;③吸氧(5-6L/min);④监测生命体征、保留导尿管、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出血量、宫底高度;⑤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是否转院或继续救治。
⑥与家属及产妇沟通并安慰产妇。
2.二级预警处理:启动科抢救小组①保暖、心理护理、监测产妇精神状态、皮温及色泽、监测生命体征、尿量、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出血量、宫底高度、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查心肝肾功能;②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③及时与家属沟通并签字。
3.三级预警处理:启动院抢救小组①继续心理护理及监测产妇一般情况,如皮温、皮肤黏膜色泽,并注意产妇静脉充盈度;②监测:心电监护、CVP、出血量、液体出入量及宫缩情况,每15分钟记录一次;③实验室检查: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急查D-二聚体、血气分析、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及心肌酶;④报告院领导,启动院内抢救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必要时转院。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病房
2. 急救措施
(1)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两条畅通的静脉通道,确保输液、输血等治疗顺利进行。
(2)吸氧、监测生命体征:给予产妇吸氧,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
(3)抗休克治疗:遵医嘱给予抗休克药物,如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等。
一、目的
为了保障产妇生命安全,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பைடு நூலகம்平,确保产后出血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产后出血患者在病房内的紧急救治工作。
三、应急预案
1. 预警与报告
(1)产后出血预警: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超过400ml,或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0ml,视为产后出血预警。
(4)病因治疗: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宫缩乏力者给予宫缩剂,软产道损伤者进行缝合止血等。
(5)交叉配血:通知血库进行交叉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6)病情观察: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变化,包括子宫收缩、阴道流血、生命体征等。
3. 抢救小组
(1)成立抢救小组:由值班医生、护士、助产士、麻醉师、ICU医生等组成。
(2)职责分工: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4. 信息报告
(1)向科室主任、护士长报告产后出血情况。
(2)如需转入ICU或其他科室,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妥善安置。
四、应急预案实施
1. 产后出血患者进入病房后,值班护士应立即评估病情,启动应急预案。
2. 抢救小组迅速到位,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救治。
3. 如遇特殊情况,抢救小组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寻求支援。
4. 抢救过程中,做好记录,包括患者病情、治疗措施、用药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二级预警(>500-1000ml)助产士3:
记录:时间(团队人员通知及到达时间、岀血时间、各项处理开始时间)出血量、止血方式、补液量、生命体征麻醉科医师、手术室护士
三线医生:指挥抢救观察病情:评估出血原因和严重度止血:促宫缩(缩宫素10U肌注、缩宫素20U+%NS500ml静脉维持、再次欣母沛250ug 肌注、卡孕栓1mg塞肛)助产士2:
呼救:助产士3、一线医生、二线医生、三线医生一般处理:面罩给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2条(输血管)、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常规、DIC组合、急诊肝功和急诊生化)
促宫缩:~縮宫素10U肌注,
容量复苏:总补液量=
k _ ___ 丿
(
助产士1:
呼救及汇报病情:助产二线医生:
止血:促宫缩(按摩子
士2(台下)、助产士3、一线医生、二线医生、丿
宫)、检查软产道(必
要时缝合)、填塞(宫
腔填塞纱条、宫腔填塞'水囊)、检查胎盘胎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