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第1章(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

合集下载

英汉翻译教程(1)教学文稿

英汉翻译教程(1)教学文稿

2.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s(Nida).
……
3 the rules of translation
Alexander Fraser Tytler’s 3 principles(1797) :
3.4 Hans & Vermeer:the theory of “skopos”
3.5 钱钟书: 化境
Sublimed adaptation
3.6 傅雷:
“神似”论 spiritual conformity
Polysystem translation theory Deconstruction theory Culture turn in translation …
2.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s an intentional, interpersonal, partly verbal intercultural inte001)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s from late Ming Dynasty to early Qing Dynasty.
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works (1840-1919)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英汉翻译教程_张培基等

英汉翻译教程_张培基等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多年的光辉历史。

早在公元前六年西汉哀帝时代,伊存到中国口传一些佛教经句,但还谈不上佛教的翻译。

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两年(公元148年)开始的,译者是安世高,他是安息人(即波斯),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过些时候,娄迦谶来中国,因为他是月支人,所以又称支娄迦谶。

他也译了十多部佛经,但文笔生硬,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个问题了。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又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就在那时,月支派里出现了一个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175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但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释道安设置了“译场”,成了有组织的活动,他本人不懂梵文,惟恐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在这期间他请来了天竺人(即印度)鸠摩罗什,他全改以前群家的直古风格,主张“意译”,他的译著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到南北朝时,一个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到中国,他译了49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有个释彦琮,梵文造诣很深。

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他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他自创了“新译”。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清学”时期,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现象,但却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林纾和他的合伙人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160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记》、《王子复仇记》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等到八国联军战役以后,他避居上海,搞翻译工作,他“曾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破天荒第一次在《天演论·译例言》里正面提出了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

英汉翻译第1章(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

英汉翻译第1章(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孙致礼,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 2003 《英汉翻译教程》庄绎传主编,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1998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孙致礼,译林 出版社, 1999 《名作精译》,杨平主编,青岛出版社, 1998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 1998
参考书目如下:
词典百科类: 词典百科类:
《新英汉词典》(增补本)《新英汉词典》编写组编,上海 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英汉大辞典》(缩印本)陆谷孙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版 《最新英汉高级词典》蔡文索主编,李赋宁审校,商务印书 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版 《英华大辞典》(修订第二版)郑易里等编写,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十卷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编辑部译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一)佛经翻译的四个时期
1 、草创时期(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 草创时期(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 本时期的翻译家有安清、支娄迦畿、朱士行。 安清是西域安息人,译经 35 部, 41 卷,其中 安清 有《大安般守意经》、《人生欲生经》等 (梁 皎慧的《高僧传》评他的译本“义理明晰,文字 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 支娄迦畿是西域月支人,为了力求保全原本的 支娄迦畿 面目,往往“辞质多胡音”,即多用音译。 。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陈文伯,世 界知识出版社,1998 《实用翻译教程》,范仲英,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1994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陈德鸿,张南 峰,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ATextbookofTranslation,PeterNewmark,ShanghaiFo 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EugeneA.Nida& Chr.R.Taber,E.J.Brill,1982 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翻译学词典》, MarkShuttleworth&MoiraCowi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大学实用翻译教程(英汉双向)第一章 翻译概述

大学实用翻译教程(英汉双向)第一章 翻译概述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就是根据原文词 语的本义及顺序进行翻译而不作如何改 变,译文形式与内容都与原文一致。
意译(free/semantic translation)就是根 据本族语表达习惯,译文在形式上以原 文为标准,不必囿于原文的用词、结构、 比喻或形象,而在表达形式上随译者的 理解用恰当的译文读者容易理解的本族 语言忠实地表达出来。
2、社会语言能力问题
这里的社会语言能力主要突出学生的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及其在语言交际中 运用的适切性。据一项调查显示, 学 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并不与他们的语言 能力同步发展, 往往滞后。表现在虽 然学生意识到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 但不能自觉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另外, 他们对一些高层次的文化背景缺乏了 解, 对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缺乏 认识。
奈达: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译文读者的 反应上,即把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做一比较。 根据奈达的理论,翻译的“绝对一致” 是不可能的,那只是一种理想而已。 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应当寻求“对等语” (equivalence),而不是“同义语” (identity)。他还要求译者去寻找 “最贴近的对等语”。
P. Newmark(纽马克)1988年在其 论著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根据 翻译者侧重译出语还是译入语,将翻 译分为以下几类:
侧重译出语有:逐字对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字面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忠实翻译(faithful translation),语意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1、理解
广义理解指对原文作者的个读者对该作品的反映。
狭义的理解仅指对原作文本的理 解。这中理解主要包括语法分析、 语义分析、语体分析和语篇分析。 理解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 和重要步骤,务必正确可靠,杜 绝谬误。

第一章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doc

第一章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doc

第一章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第一阶段:从周代到东汉桓帝的翻译活动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要进行“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斯大林),就必须通过翻译作为中介手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大国,长期以来,内部各民族之间的交际和对外与各个国家的交往,当然少不了翻译。

一、周代原始社会无籍可靠,略有文献的夏商两代,现有史料也失之过简,无从窥测当时的翻译活动。

到了周代,其疆域内杂居着不少异族。

他们在饮食服饰、货币和言语等方面,均与华族不同。

华族要与这么多的异族交往,自然非借助于翻译。

《礼记·王制》载有周代所设翻译东、西、南、北各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官员的职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

故后世称翻译人员为“象寄之才”。

《周礼》中谈到周代规定每七年要将各诸侯国的翻译人员集中到周天子所在地加以训练。

这也是我国典籍中关于培训翻译人员的最早记载。

二、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设有翻译官职,即典客下面的译官。

汉代在交通要道上的西域诸国还设有主要为汉朝使节服务的“译长”之职,在各国设“译长”一至二人不等。

秦汉两代,与北方匈奴打交道最多。

匈奴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与汉语截然不同。

公元前二世纪时,匈奴在于汉朝的战争中失去了祁连山和燕支山,此后在匈奴中流传着这样一支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匈奴没有文字,这便是古匈奴留存下来的唯一的文学作品,其译者无从考察。

第二阶段:东汉桓帝末年到宋代的翻译活动一、佛经翻译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

释迦牟尼(约前565- 前486 )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他原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经六年苦行,在佛陀迦耶的菩提树下“成道”,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开始为人说“苦、集、灭、道”“四谛”等教义,信徒尊他为“佛陀” (Buddha: 觉悟着) 。

他的弟子将他一生所说的教法纪录整理,成为经、律、论“三藏”。

英译汉教程(第一章)

英译汉教程(第一章)
• Source language, target language/ receptor language; translator, author; original, version/translation
2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1) 从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角度来分类: 本族语译为外语,外语译为本族语;
许渊冲贺杨振宁新婚 双语诗句
• 振宁不老松,扬帆为小翁,岁寒情更热, 花好驻春风。 • The ageless won’t grow old. You sail with your young bride. Love will warm winter cold. Spring will ever abide.
5
不懂外文的翻译家---林纾
•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生于1852年,福建闽县人。中国近代 翻译家、文学家。先后翻译英、美、法、俄、德、瑞士、比利时、西班 牙、挪威、希腊和日本小说183种,出版了160余部,其中不少是世界名 著,如《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吁天录 》(Uncle Tom’s Cabin)《快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 《贼史》(Oliver Twist)、《王子复仇记》(Hamlet)等,在早期翻 译家中影响很大,是大量介绍西方文学的第一人。
第一章 绪论
A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Translation
1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J.C. Catford ) • Cross-linguistic transformation of meaning

英汉翻译教程(1--3章)

英汉翻译教程(1--3章)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陈春田
翻译的标准
通顺: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流畅的 现代汉语,没有诘屈聱牙、文理不通、晦涩难懂等现 象。例如: 例如:Pindus Road was a long, wide, straight street that ran parallel with Bread Road. 原译:平德斯路是一条与布莱德路平行的、长长的、 宽宽的、笔直的大街。 推荐译文:平德斯路与布莱德路平行,是一条又长又 宽又直的大街。
一、充分表达 例如:He was on his way to China again. 译文:他又风尘仆仆地踏上了去中国的旅程。 点评:其中“风尘仆仆”五个字是多余的。这是 过分表达(over-representation)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陈春田
翻译的过程(表达) 翻译的过程(表达)
二、直译与意译 例如: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 要知道布丁的滋味,就要亲自尝一尝。(直译)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 无水吃。(意译)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陈春田
翻译的标准
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翻译三原则: 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3. 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陈春田
翻译的标准
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等效翻译 对等效论的批判 1.等效论高估计了译者的双语文化知识和双与能力 2.等效论忽视了读者认知能力的差异 3.等效论否定了翻译的“移植”作用 4.等效论混淆了直接交际和间接交际的区别 5.等效论抹杀了不同文体各自的特点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第1章我国翻译史简介1.1 复习笔记一、我国翻译的早期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最早开始的是佛经的翻译,翻译家有安世高、号称“三支”的支娄迦谶、支亮、支谦,竺法护。

二、隋唐时期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是从隋代(公元五九〇年)起到唐代。

这一时期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的贡献为:①玄奘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字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②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是有贡献的,他提出的翻译标准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

三、明清时期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清林纾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1et)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 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 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等。

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四、五四时期至今“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英译汉第一章翻译的概述PPT课件

英译汉第一章翻译的概述PPT课件
14
3. 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议
(Controversy o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关于翻译的标准的不同看法和定义: 我国大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 “信达雅” 的翻译标准,在我国翻译史上独具意义,给后
代的译界以有益的启发,在翻译界最具影响力、 典范性,甚至成了中国人翻译西方语言文字的 准绳。
所谓忠实是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原作的风格完整而 准确地表达出来;
所谓正确,是指把原作的语言内容、立场观点、思想 感情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增减地表达出来;
所谓流畅,是指译文的语言一定要通顺自然、逻辑清 楚、符合规范。
11
刘重德教授给翻译的定义:
“ Translation is a science. Translation is an art. Translation is a craft. Translation is a skill. Translation is an operation. Translation is a language activity. Translation is communicating. ”
【译文】她貌颇美丽,肤色雪白,柔腻如凝脂,双眸点漆, 似意大利产。斜波流媚,轻盈动人,而鬈毛压额,厥色 深墨,状尤美观。形体略短削,微嫌美中不足。
任何一种文字都是有其声音之美,其意义之美,其传神之美,其文气 文体形式之美,作为翻译者常会顾其义而丢其神,得其神而忘其体。
19
为此,我们还是主张“忠实、正确、流畅” (faithfulness, correctness and smoothnesss)的翻译标准, 尤其是对本科学生来讲,这个标准是切合实际的。
15
3. 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议

英汉笔译基础教程 第1章 翻译概述

英汉笔译基础教程   第1章 翻译概述
❖ 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
▪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 诺德从译文功能来分:
▪ 工具型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 文献型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
英汉笔译基础教程
Basics of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第一章 翻译概述
❖ 1.1 翻译的定义与分类 ❖ 1.2 翻译的标准 ❖ 1.3 翻译过程 ❖ 1.4 译者技能
1.1翻译的定义与分类
❖1.1.1 翻译的定义 ❖工具书中的定义
▪ 《说文解字》:“翻”解释为“飞也”,本义是“鸟飞 ”,“译”解释为“传译四夷之言者”。
❖ 把翻译看作一个产业,可分为:
▪ 三个层次:核心层、边缘层及相关层
1.2 翻译的标准
❖ 1.2.1翻译标准的演变 ❖支谦:
▪ “因循本旨,不加文饰”、“案本而传”、“实宜径达 ”
❖玄奘:
▪ “求真”和“喻俗”的翻译标准
❖严复:
பைடு நூலகம்▪ “信、达、雅”
❖鲁迅:
▪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面力求其易解,二则是 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1.2.2不同视角下的翻译标准
❖以原文为中心
▪ 对等、忠实的翻译标准。
❖以读者为中心
▪ 流畅与透明
❖以译文功能为中心
▪ 译文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翻译的目的
❖以客户为中心的翻译服务标准
▪ 客户的利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 ▪ 客户的满意度成为判断翻译服务好坏的标准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总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1983)我国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有“象胥”(谓通言语之官)这一名目,唐朝贾公彦所作的《义疏》里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这条注疏,关于翻译的定义,足以给人不少启发。

用现代文艺理论和语言理论,也许可以诠释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换易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并不变更所蕴含的意义,——或用近年流行的术语说,并不变更所传递的信息,——以达到彼此沟通,互相了解的目的。

(罗新璋1984)一、关于翻译何谓翻译?关于翻译的定义很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根据《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翻译”这个中性术语是指将一种语言(“原语”)里的词句的意思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目的语”)的意思所做的一切,不论其手段是说话、写字还是做手势。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奈达论翻译》,1984)有人把翻译看作是一门科学(science),因为它有自身的规律可循;有人看作是一门艺术(art),因为它是译者对原文再创造的过程;也有人看作是一门手艺(craft),因为原语的信息需要用地道恰当的目的语再现。

在自动化数据处理中,翻译又被定义为:“将计算机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将字符从一种表示转换成另一种表示。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是,在经济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翻译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

翻译是国际间理解的钥匙,据说西欧的文明归功于翻译者(据L·G·凯里1979)。

季羡林教授也说,翻译是永葆中华文明青春的万应灵药。

前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先生说,从中国来讲,没有翻译工作,就没有中国***和中国近代的革命运动,就没有中国成功的对外开放和四个现代化;从世界范围来讲,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和平,就没有各种国际交往,就没有一个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的未来。

中英翻译1:翻译史36页PPT

中英翻译1:翻译史36页PPT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中英翻译1:翻译史
31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第一章 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

第一章 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

• 2.1.2 佛经翻译的影响
• 两晋南北朝的文人用那骈俪化了的文体来说理, 说事,谀墓,增答,描写风景,----造成一种最 虚浮,最不自然,最不正确的文体……然而,
进来了一些捣乱分子,不容易装进那半通半不
通的骈偶文字离去。这些捣乱分子就是佛教的 经典……佛教徒要传教,不能没有翻译的经典;
中国人也都想看看这个外来宗教讲得是些什么 东西,所以有翻译的事业起来。
集》收北朝的民歌共七十首。
• 2.4 医学历数的翻译:七曜记日
• 3. 明代到鸦片战争前的翻译活动 • 3.1 明初中期:四夷馆----翻译学校 • 明成祖的开科就试,“合格,准出身”,既中
进士。 • 3.2 明末清初: • 自然科学的翻译:利玛窦;汤若望;罗雅各;
南怀仁等译120部;徐光启《几何原本》 • 文学作品的翻译:马若瑟译元杂剧《赵氏孤儿》
• 林纾(1852.11.8-1924.10.9)翻译小说始于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 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二十五年
一月在福州由畏庐刊行。这是中国介绍西洋小 说的第一部,为国人见所未见,一时风行全国, 备受赞扬。接着他受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专译欧 美小说,先后共译作品180 余种。介绍有美国、 英国、法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
对伏尔泰和歌德的影响。
• 4.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 林则徐:《四洲志》;《华事夷言》 • 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同文馆:学制8年(第八年:天文,测算,
地理,进食,富国策,译书)
• 严复(1954.1.18-1921.10.27)是我国清末新兴
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的翻译工作在中
• 佛经中的偶颂(散韵结合)
• 中国的儒佛道三教严格说来是无神教或泛神教。 儒教承认天和天命,但它们只是一种抽象而玄 妙的力量,没有一个主宰的神。例如:汉语中 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要衣裳,佛要 金装”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三教合一的现象 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信徒对宗教的实用主义态度, 在生活中,人与宗教的距离拉的很近。很多人 既不是佛教徒,也不是道教徒或儒家子弟,他 们会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运用某一家的学说.

1.英语翻译第一课:翻译史

1.英语翻译第一课:翻译史

Definitions of translation
Nida’s definition: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被尊为“科学译祖”
徐光启
利玛窦
南怀仁
汤若望
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学的翻译(清末民初)
他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 准
严 复

《天演论》
关于翻译标准
信,是指忠实原文; 达,是指译文流畅;雅,是指文字典 雅。 1951年,傅雷先生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这是比 信达雅更高的翻译标准。傅雷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 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再形似而在神似。” 1964年,钱钟书先生提出了翻译的“化境”之说:“文学翻 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现在翻译界普遍把“忠实,通顺”作为翻译中应该遵守的原 则。 所谓“忠实”,是指译者应该正确地理解和表达原文的意思, 保持原作的语气和文本风格。“通顺”,是指译文文字流畅 地道,遣词造句应当符合译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在翻 译实践中,译者应该恰当处理二者关系,避免译文生硬晦涩。
Newmark’s definition: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框架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框架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绪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时间翻译活动备注西汉哀帝到中国口传一些简短的否经经句还谈不上佛经的翻译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始译《安般守意经》等30多部佛经安息(波斯)人支娄迦谶译10多部佛经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直译意译出现支亮支谦译175部佛经主持设译场,《鞞婆沙》不懂梵文严格直译《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等三十余卷主张音译,倡译者署名,“天然西域之趣”南北朝《摄大乘论》等49部经论应梁武帝聘1.“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2.“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3.“耽于道术,谵于名利,不欲高炫”北宋派人西去求经,开封太平兴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南宋明清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与利玛窦(意)合译《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全生述》不懂外文,口述笔译,160多部文学作品《王子复仇记》《拟投翻译书院议》“善译”《马氏文通》作者赫胥黎《天演论》“信达雅”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斯宾塞尔《群学肄言》《毁灭》《死魂灵》“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1.党领导下系统进行2.质量大大提高3.批评与自我批评4.外译汉,汉译外翻译标准日趋统一人物伊存安世高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严复苻秦鸠摩罗什玄奘古代翻译界巨星马建忠林纾过些时候(月支派)竺法护“三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即“忠实,通顺”印度求经、组织译场、梵汉(75部1334卷)、汉梵(老子著作的一部分)首向外介绍汉著新中国成立管主八公布查布徐光启梵文造诣深释道安真谛对待翻译工作严肃我五四近代翻译分水岭实叉难陀义净宋太祖拔合思巴智光鲁迅瞿秋白元不空隋到唐记载中见不到一部译经释彦琮第二章翻译的标准、过程以及对译作的要求第一节翻译的标准忠实:忠于原作内容、保持原作风格通顺: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语言现象(词汇含义、句法结构、惯用法)理解逻辑关系原文所涉及的事物第二节翻译的过程表达直译:保持内容、形式(比喻、形象等)意译:正确表达原文内容,不拘泥于形式人名、地名、日期、方位、数字段、句、重要的词校核错或不妥的词、句无生僻字、陈腔滥调、标点符号校核两遍:内容、润饰蚊子对照原文通读一遍第二节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1.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水平2.努力提高本族语和外语的水平3.不断吸收和丰富各种基础知识,对有关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科学、风俗习惯等。

英汉翻译第一章

英汉翻译第一章

1.2 翻译的分类
分类的角度类型 按翻译主体的性质来分: 人工翻译、机器翻译 按工作方式来分: 口译、笔译 按翻译的材料来分: 文学翻译(包括诗歌、小 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和实用翻译(包括科技、 商务、新闻、法律等资料的翻译
按处理的方式来分: 全文翻译、摘译、编译、 节译、改译 按翻译技巧来分: 直译、意译、音译 按翻译原则方向来分: 异化翻译、归化翻译 按翻译的目的来分: 交际翻译、语义翻译 按翻译的效果来分: 显性翻译、隐性翻译
泰特勒( Tytler)(英国):翻译三原则:(1)要将原作的 意思全部转移到译文上来;(2)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 和文体;(3)译文和原作要同样的流畅。 3 (1) A translation 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2)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3)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鲁迅:宁信而不顺(直译)vs. 赵景深:宁错而务顺 Milky Way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一面 保存着原作的风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 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 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 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的地方, 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陈福康。P299) behind the mountain, the sun set. “山背后太阳落下去了”,虽然不顺,也决不改作“日落山 阴”,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 ppt课件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 ppt课件
2)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语际翻译) The translation among different
languages. For example,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 Section 2 Types of translation
• First of all, a translation should let people know the meaning (or ge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However, translation is not a pure linguistic activity. It also involves other non-linguistic elements, especially cultural element. Therefore, some researchers define translation as in line 2, page 3.
•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 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 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 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 Source language to target language
• 源语言(译出语) 目标语(译入语)
• What is the aim of translation?
们是烹鸡专家!
• Questions: what are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Or, what is a good translation?
• Section 3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 Basic requirements: Faithfulnes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至少熟读教材课本,同时通读同类 教材一本,和外国名著中英版。且对三本书 就某一点或某一方面至少写读后感三篇,每 篇字数不少于一千。读后感只能手写。其他 考试要求照旧。 教材:庄传译,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

学习指导: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学习和 掌握翻译的基本原理以外,翻译实践占有相当 大的比重。具体地说,翻译练习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课后的英译汉练习,另一部分是老师 课外挑选的翻译材料。 翻译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学好翻译需要付 出艰苦的努力,绝无捷径可走。对照阅读是一 种一举多得的学习方法。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孙致礼,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 2003 《英汉翻译教程》庄绎传主编,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1998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孙致礼,译林 出版社, 1999 《名作精译》,杨平主编,青岛出版社, 1998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 1998
《周礼》中谈到周代规定每七年要将各诸侯 国的翻译人员集中到周天子所在地加以训练。 这也是我国典籍中关于培训翻译人员的最早 记载。 在《礼记》古书中,也有周王朝当时的翻译 官的专门职称的记载。

二、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设有翻译官职 。 汉代在交通要道上的西域诸国还设有主要为汉 朝使节服务的“译长”之职,在各国设“译长” 一至二人不等。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
词典百科类:

《新英汉词典》(增补本)《新英汉词典》编写组编,上海 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英汉大辞典》(缩印本)陆谷孙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年版 《最新英汉高级词典》蔡文索主编,李赋宁审校,商务印书 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版
《英华大辞典》(修订第二版)郑易里等编写,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十卷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编辑部译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英汉双解英语谚语词典》盛绍裘,李永芳主编,知识出 版社,1989年版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英英,英汉双解)商务印书 馆,朗文出版社,1998年版 《英语缩略词词典》史群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简明美国俚语词典》杨志达编译,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 《简明英汉世界文学词典》杜友良主编,中国对外翻译: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陈文伯,世
界知识出版社,1998 《实用翻译教程》,范仲英,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1994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陈德鸿,张南 峰,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ATextbookofTranslation,PeterNewmark,ShanghaiFo 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EugeneA.Nida& Chr.R.Taber,E.J.Brill,1982 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翻译学词典》, MarkShuttleworth&MoiraCowi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的四个大的阶段
1. 从周代到东汉桓帝的翻译活动 2. 东汉桓帝末年到宋代的翻译活动 3. 明代到鸦片战争前的翻译活动 4.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5.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新文学翻译时期 6.新中国翻译时期

第一节 从周代到东汉桓帝的翻译活动
一、周代 《礼记· 王制》载有周代所设翻译东、西、南、 北各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官员的职称: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 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 北方曰译。 故后世称翻译人员为“象寄之才”。
Webster’sThird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 guage
Springfield,Mass.,1961(Addenda,1966),1971
杂志:
历年《中国翻译》
第一章 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
教学内容 1、 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的六个大的 阶段。 2、了解唐朝佛经翻译的辉煌 3、了解清朝末年洋务运动中翻译所起的作用; 了解林纾的文学翻译和严复的翻译理论。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英汉翻译 )
课程性质及要求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讲授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注重培 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精讲多练, 通过大量各种文体的翻译强化训练,不断提 高学生翻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 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 科研、外企,旅游等部门从事英汉笔译工作 的外语专门人才。
第二节东汉桓帝末年到宋代的翻译活动
一、 佛经翻译 从东汉末年到北宋末年的佛经翻译,大致分为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是草创时期; 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是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唐代是全盛时期; 第四阶段,北宋时基本结束时期。
(一)佛经翻译的四个时期
1 、草创时期(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 本时期的翻译家有安清、支娄迦畿、朱士行。 安清是西域安息人,译经 35 部, 41 卷,其中 有《大安般守意经》、《人生欲生经》等 (梁 皎慧的《高僧传》评他的译本“义理明晰,文字 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 支娄迦畿是西域月支人,为了力求保全原本的 面目,往往“辞质多胡音”,即多用音译。




《英汉技术词典》清华大学《英汉技术词典》编写组编,国 防工业出版社,1978年版 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LongmanGrou pLomited,1978 TheAmericanHeritage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Ne wYork,19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