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文言文训练 - 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短文两篇》考点精练-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短文两篇》考点精练-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点精练《答谢中书书》陶弘景【重点字词】请在空白处解释原文中的划线的词。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俱备。

....。

青林翠竹,四时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参考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了,猿、鸟此起彼伏鸣叫;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重点字词】请在空白处解释原文中的加点词。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参考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院子里的月光如积水一般澄澈清明,仿佛水中有藻、荇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考点精练】阅读《答谢中书书》,完成121-126题。

(16分)第一组题目:12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沉鳞竞.跃负.势竞上B.晓雾将.歇其将.固可袭而虏也C.夕日欲.颓欲.有求于我也D.四时.俱备时时..而间进1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020—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0—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0年安徽)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咏菊白居易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②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③初开晓更清。

[注]①著:附着。

②荷:也称作蒲。

③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这里指荷花。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晋陶渊明独爱菊独________(2)濯清涟而不妖妖________(3)宜乎众矣宜________(4)金粟初开晓更清初________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5.《爱莲说》中,菊是______的象征;《咏菊》中,菊有______的特点。

(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16.《爱莲说》《咏菊》对莲(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三](16分))13.(4分)(1)只(2)(过分)艳丽(3)应当(4)开始,刚刚(每小题1分)14.(4分)(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每小题2分)15.(2分)隐逸(者)耐寒(每空1分)16.(6分)情感:《爱莲说》喜爱(赞美)莲,《咏菊》不喜爱(鄙弃)荷。

原因:《爱莲说》中,莲具有坚贞高洁、正直不阿的品格;《咏菊》中,荷不耐寒,缺乏坚忍无畏的品格。

(“情感”2分;“原因”4分。

意思对即可。

回答“原因”时,从写法、主旨等角度解说,言之成理也可)《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二、阅读(45分)(一)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盲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 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短文二篇»课时练答谢中书书一语基达标巡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

晓雾将歇.(xiē)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2.文学常识填空。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有“山中宰相”之称。

题目的意思是回复给谢中书的书信。

谢中书(500-536),即谢征,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书.书:书信(2)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3)四时..俱备四时:四季(4)晓雾将歇.歇:消散(5)夕日欲颓.颓:坠落(6)沉鳞..竞跃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4.填空。

《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作者以“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地跳出水面的情景;作者发出慨叹的句子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C)A.夕日欲颓.B.晓雾将歇.C.四时俱.备D.或.王命急宣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山川之.美何陋之.有(《陋室铭》)B.实是.欲界之仙都斯是.陋室(《陋室铭》)C.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D.自康乐以.来以.刀劈狼首(《狼》)(解析:A.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判断动词,是;C.将要/欲望;D.连词,表示从过去某个时候起始到现在/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8.“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9.“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的表达效果。

画面:猿鸟的鸣叫声穿过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中;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16篇)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16篇)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精选16篇)《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1练习题:1、给加粗字注音。

盂()沧()孰()汝()多知()乎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两小儿辩斗()(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3)及其日中如探汤()(4)孔子不能决也()(5)孰为汝多知乎()()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答: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答:6、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答:7、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答:参考答案:《两小儿辩日》1、yúcāng shúrǔ zhì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3、孔子不能决也。

4、不能。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5、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6、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7、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2巧设作业,拓展延伸,发展个性同学们,通过读,看,找,辩,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老师设计了几个作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地做.排练《新编两小儿辩日》: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状况……收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举办"你对太阳知多少"的班队活动.4,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想到的.【设计意图】将学生由课本引向课外,由理论到实践.同时也注意到要求的人文性.六,:本教案设计,自我感觉有以下几个特点:观点新《两小儿辩日》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对小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为此,我深入地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领会教材安排文言文的目的只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反复诵读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等道理.整个目标以读为主,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文的韵味,以读促理解,从而明理.不在"之乎者也"等字词或语法上纠缠,而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并将为一理念贯穿到整个中.方法新设计中,时刻以新课程和精神和教学目标为指导,加强教师,学生, 文本的联系,强化师生互动,生生的互动,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不难看出,在此过程中,朗读被提到很高的地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对文言文的学习,读得多了,熟了,自然会理解内容,悟通道理.但又不是让学生有口无心地跟着教师读,而是让学生带着竞争性,带着表演欲去读,读的要求是渐次提高的.再者,辩论,课本剧的表演,也是本设计的亮点.它们是学生朗读,理解效果的体现,也是促进学生朗读好,理解好课文,提高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又不是纯课文内容的再现,而是安排了同学们与两小儿的对话,使学生了兴奋的状态下,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极富个性的独特理解.手段新在本设计中,从头至尾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的效率,更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本文中学生理解的难点是为何"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两小儿视觉和触觉的错误,只凭教师口头的讲解,学生是很难有比较直观的认识的,为此设计了"错觉演示"和"太阳辐射"演示动画,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得到理性的认识.《两小儿辩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3案例一《两小儿辩日》评点【前示】这是一堂研究课。

《师说》阅读训练二篇(含答案及解析)

《师说》阅读训练二篇(含答案及解析)

《师说》阅读训练二篇(含答案及解析) 《师说》阅读训练二篇(含答案及解析)班级:姓名: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惑:疑感B.吾未见其明也明:明智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徒:徒弟D.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爱其子,择师面教之∕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D.师不必贤于弟子∕不拘于时,学于余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吾从而师之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中考5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翻译)

中考5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翻译)

中考5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翻译)文言文阅读练习(一)西流英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a、把下面的马一起送去,让田吉走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d、它会被坚固的攻击和俘获,但你的心也是坚固的,坚固的无法穿透。

2.用“/”将下列句子分成两部分。

(2分)亚夫将军拉着士兵鞠躬,说揭州人不敬拜。

请以军事礼节见他。

3.用现代汉语翻译带下划线的句子。

(3分)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3分)答案:5。

本文简述了汉文帝是“好皇帝”的原因。

(3分)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孟母环(《韩诗外传》)阅读小贴士:孟珂的母亲用刀割下自己织的布,告诫孟子在背诵时不要忘记,孟子从此养成了严格的法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孟子年轻时,他背诵了母亲编的《一》。

孟子停了下来,但又继续。

他的母亲认识他,打电话问:“什么是暂停?”他回答说:“如果你失去了什么,你会重新得到它。

”它的母亲领着刀切开它的织物,以便敲响(4)。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短文两篇》答案 最新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短文两篇》答案 最新

文言文复习之《短文两篇》班级姓名一、解释划线字词:1、与日逐走(赛跑)2、入日(太阳落下的地方)3、欲(想要)得饮4、饮于河(黄河)、渭5、北(到北方)饮大泽( 大湖)6、弃(丢下)其杖7、化为邓林(桃林)8、孔子东(向东)游9、尖两小儿辩斗(争辩)10、问其故(原因)11、我以(认为)日始(刚)出12、去(距离)人近13、而日中(中午)14、大如(像)车盖15、及(到了)日中16、沧沧凉凉(清凉)17、探汤(把手伸入热水)18、不能决(判断)19、孰(谁)为(认为)汝(你)多知(通“智”,聪明)乎二、《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写几个选自其中的故事《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三、翻译下列句子:1、未至,道渴而死。

还没到,就在路上渴死了。

2、弃其杖,化为邓林。

丢下他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中午时候距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不就是距离远的(看起来显得)小距离近的(看起来显得)大吗?5、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四、研讨下列问题1、《夸父逐日》是一则神话故事,你认为夸父是一位怎样的神?如:关心人民、同情人民的疾苦“弃其杖,化为邓林。

”说明了什么?死了也要为人们作贡献,表现出他的关心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高尚品德。

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你觉得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吗?没有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表现出了神话的特点。

3、你怎么看待“孔子不能决”?这样能表现出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事实求是的精神。

4、两小儿辩斗的内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时离人近,日中时离人远;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时离人远,日中时离人近。

依据分别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则如探汤。

5、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什么启示?对待事物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短文两篇(解析版)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短文两篇(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经典练习一.课文整体把握1.比较本课的两篇文章,完成下面的填空(1)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2)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答谢中书书》一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一句中。

(3)《答谢中书书》一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对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景的名句是“()”。

【答案】1描写,议论抒情。

(2)山川之美,月色之美。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思想感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

(3)“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答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解析】【分析】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比如:①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③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④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点评】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选择诗句,关键在于对古文的理解,再联系所给信息选择恰当的句子。

二.基础积累1.文学常识填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1.【答案】陶弘景;华阳隐居;信【解析】【分析】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要熟记。

第二个“书”是信的意思。

2.《答谢中书书》结尾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康乐”指________的________,作者引出这位诗人,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________2.【答案】南朝;谢灵运;作者能与诗人一样欣赏到山川美丽的景色,自豪之情跃然纸上。

文言文阅读两篇

文言文阅读两篇

文言文阅读两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猛,字景略,瑰姿隽伟。

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

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少游于邺都,时人罕能识也。

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

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

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侯风云而后动。

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温察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仗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

”温默然无以酬之。

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与俱南。

猛还山咨师,师曰:“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猛乃止。

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遣吕婆楼招之,一见便若平生。

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乃坚僭位,以猛为中书侍郎。

时始平多枋头西归之人,豪右纵横,劫盗充斥,乃转猛为始平令。

猛下车,明法峻刑,澄查善恶,禁勒强豪。

鞭杀一吏,百姓上书讼之,有司劾奏,槛车征下廷尉诏狱①。

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德化为先,莅任未几而杀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曰:“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

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②,谨为明君翦除凶猾。

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甘心鼎镬③,以谢孤负。

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

”坚谓群臣曰:“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④之俦也。

”于是赦之。

时猛年三十六,岁中五迁,权倾内外,宗戚旧臣皆害其宠。

尚书仇腾、丞相长史席宝数谮毁之,坚大怒,黜腾为甘松护军,宝白衣领长史。

尔后上下咸服,莫有敢言。

顷之,迁尚书令、太子太傅,加散骑常侍。

猛频表累让,坚竟不许。

又转司徒、录尚书事,余如故。

猛辞以无功,不拜。

(选自《晋书·王猛传》,有删节)[注]①诏狱:关押犯人的牢狱。

②剧邑:乱而难治的县邑。

③鼎镬:古代一种酷刑,用鼎镬烹人。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篇(含答案与翻译)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篇(含答案与翻译)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岳飞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③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⑥,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⑦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⑧,恂恂⑨如儒生。

每辞官⑩,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注释】①休舍:休息。

②课:督促。

③注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

④束刍:捆束喂牲口的草。

束,捆。

刍,喂牲口的革。

⑤徇:示众。

⑥统制:当时的武官名。

⑦蹙额:皱眉愁苦的样子。

⑧雅歌投壶:唱雅歌,做投壶游戏。

这里形容儒将风度。

⑨恂恂:谦和的样子。

⑩辞官:这里指辞谢升官。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A.或.问:“天下何时太平”或:或者。

B.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以:用来。

C.凡有所举举.:行动。

D。

东南民力竭.矣竭:用尽。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5分)(1)飞妻问劳其家。

译文:(2)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译文:13.岳飞是古代名将,请结合本文,说说我们应该学习他哪些优秀品质。

(4分)【参考答案】11.(4分)A12.(5分)(2分)译文:岳飞的妻子慰问犒劳死者的家人。

(2)(3分)译文: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

13.(4分)号令严明;体恤下属;关心百姓;礼贤下士;不重名利。

(答对二点即可)【参考译文】有的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岳飞的部队每次安营扎寨的时候,(他)命令将士下陡坡跳战壕,将士们都穿着厚重的铠甲练习。

《陈元方候袁公》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篇(含答案与翻译)

《陈元方候袁公》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篇(含答案与翻译)

《陈元方候袁公》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

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2分)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4分)【参考答案】1.(1)称赞,赞许(2)效法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2008广东汕头)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10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10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30篇)一、愚人篇1.永县之氓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练习】1.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 ___________________(2)乘小船绝.湘水 ___________________(3)吾腰.千钱 ___________________(4)有顷,益.怠 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且死,何以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济阴贾人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jū)上号焉。

【初中文言文阅读】阅读《乘船》《勉旃坚还亡友财》两篇古文(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阅读《乘船》《勉旃坚还亡友财》两篇古文(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阅读《乘船》《勉旃坚还亡友财》两篇古文(附答案)阅读《乘船》《勉旃坚还亡友财》两篇古文,回答问题。

(甲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阅读《乘船》《勉旃坚还亡友财》两篇古文,回答问题。

(甲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乙文)蔡?,字勉旃,吴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人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而致之。

8、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幸尚宽(幸而,恰巧)何为不可(肯,同意)B.亡何(wú,同“无”,不)敦风义(重视)C.后贼追至(偷东西的人)王欲舍所携人(房屋)券在心(票据,凭证)卒辇而致之(最终,终于)9、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 温故而知新B.王欲舍所携人/遂携拯如初C.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歆辄难之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卒辇而致之10、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通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途中的故事,说明了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B.甲文中在写华歆王朗对待求助人的态度上进行了对比描写,华歆后来的做法,得到了世人的肯定。

C.乙文中“券在心,不在纸”一句说明凭据更重要的是记在心上,而并不在乎是否写在纸上。

说明了本质上的诚信是最重要的。

D.乙文中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

11、将文言语段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①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江苏省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4)——《短文两篇》对比阅读(带答案)

江苏省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4)——《短文两篇》对比阅读(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4)《短文两篇》对比阅读(一)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谈笑有鸿.儒()(2)无案牍之劳.形()(3)可爱者甚蕃.()(4)陶后鲜.有闻()2.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分)(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分)3.【乙】文中作者爱莲,仅仅写莲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3分)4. 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答案】1.(1)大(2)使……劳累(3)多(4)少(每空1分)2.(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分。

关键词:上)(2)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着,(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靠近赏玩它。

(2分,关键词:益、植、亵)3. 以菊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1分)突出莲的形象,赞美莲的品格,(1分)表现出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1分)4. 【甲】文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以及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2分)【乙】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相同写法:托物言志。

(2分)(二)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甲】庭竹刘禹锡露涤铅粉①节,风摇青玉枝。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含答案)

小学古文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1.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ù,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

”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

”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什么都不能够刺穿的盾与可以刺穿任何东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C 2.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3.示例: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

4.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2.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篇》阅读练习(解析版)

《短文二篇》阅读练习(解析版)

比较阅读2《短文二篇》(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四时..俱备(2)晓雾将歇.(3)夕日欲颓.(4)与.其奇者【答案】(1)四季。

(2)休息。

这里指消散。

(3)坠落。

(4)参与,这里指欣赏。

【解析】(1)句意为:四季都有。

“四时”,四季。

(2)句意为: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

(3)句意为:夕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4)欣赏这种奇利景色的人了。

“与”,欣赏,领悟。

2.把下面的文字翻泽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案】(1)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解析】(1)句关键词:“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句关键词:“颓”,坠落。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

【答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解析】第一空填写“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句子中的“五色交辉”“青林翠竹”都体现了色彩。

第二空应填写“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视觉;“猿鸟乱鸣”听觉;由早到晚,由静入动。

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哪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解析】考查文章主旨句,通过主旨句理解作者的情感。

“实是欲界之仙都”,将此地山水比作人间天堂,应是最大的褒奖和赞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但遗憾的是,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

文言文两篇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两篇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文言文两篇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比较阅读甲、乙两篇作品。

(13分)观沧海曹操【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乙】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山岛竦峙(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遂许先帝以驱驰(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甲诗与乙文两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不相同: (2分)甲诗 (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 (用原文语句回答)10.关于甲、乙两篇作品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甲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由眼前海上的景色联想到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意境开阔。

B.乙文第①段情深辞切,郑重告诫后主借古鉴今,广开言路。

C.甲诗中水何澹澹与洪波涌起分别写出了大海在微风下水波动荡的样子和大风鼓动时波澜壮阔的'气势。

D.乙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的内容是三顾茅庐的故事,意在追叙先帝知遇之恩,从而启发后主励精图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短文两篇》课时练一、文言文基础达标阅读《陋室铭》,完成1-5题。

(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3.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4.翻译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5.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2分)二、课内外比较阅读(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 谈笑有鸿儒鸿儒②人不堪其忧不堪7.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8、[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4分)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三、《爱莲说》精彩课内阅读、(17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俭寡欲 两篇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节俭寡欲  两篇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节俭寡欲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我国自古就有以勤俭治国、治家、修身的美德。

其实,简朴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一)何陋之有子欲居九夷①。

或②曰:“陋③,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④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⑤。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⑥焉者,寡矣。

”《孟子·尽心章句下》【注释】①九夷:中国古代对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②或:有的人。

③陋:鄙野,文化闭塞,不开化。

④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⑤寡欲:寡,少。

欲,私欲,物欲。

⑥存:审察。

【大意】孔子想要搬到九夷的地方去居住。

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就不闭塞落后了。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当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孟子说:“修养心德,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办法了。

为人寡欲,即使善性有所缺失,也不会失去很多;私欲过多,即使善性有所保留,保留的也不会很多。

”(二)俭者不夺人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

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述而篇》子曰:“礼,与其奢③也,宁俭④。

”《论语·八佾篇》孟子曰:“恭者⑤不侮人,俭者不夺⑥人。

”《孟子·离娄上》【注释】①孙:同“逊”,恭顺。

不孙,即为不顺,这里的意思是“越礼”。

②固:简陋、鄙陋。

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③奢:奢侈。

④俭:节俭。

⑤恭者:对别人恭敬。

⑥俭者:生活节俭的人。

夺:掠夺。

【大意】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

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孔子说:“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

”孟子说:“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洧南居士传
归有光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

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

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

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

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

”久之,竟不第。

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

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

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

诸所条画,皆切子时,太守嗟异之。

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

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

”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

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

所交皆知名士。

平生尚气轻财,字孤寡。

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

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

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

居士于家事不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

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

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

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

隆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

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

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

世人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释】洧:wěi,如:洧川,地名,在中国河南省尉氏县。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洧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B.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他的孙子到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

C.洧南居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都很敬重信服他。

D.归有光与洧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是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洧南居士堂兄孟诗的有关叙述,为洧南居士作家传。

2.请根据最后一段中作者的议论,概括洧南居士的主要品质。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以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

(2)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后面1—3题。

周亚夫与细柳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错误的一项()
A.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军:驻扎。

B.上自劳军。

劳:慰劳,慰问。

C.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无何:什么也没有。

D.天子且至至:来,到来。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称善者久之②故为之文以志
B.①将以下骑送迎②作《师说》以贻之
C.①成礼而去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来源:学&科&网] D.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以下的军官骑马接送。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这两支部队将领的治军有方,军官们对天子是尊重的。

B.皇帝的先头卫队到了细柳军营,没能进去。

皇帝到了以后,也没能马上进入。

在细柳营里,即使是皇上来,也要遵守军规。

C.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张得满满的,真是训练有素、时刻有备。

D.最后一节中写文帝对周亚夫的称赞,从侧面突出周亚夫将军卓越的军事才能,表现了周亚夫的“真将军”本色。

4、翻译下列句子
⑴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⑵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⑶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参考译文:
洧南居士,姓杜,名孟乾。

他的祖先从魏滑迁徙到扶沟邑,(因为)该邑位于洧水的南边,所以(杜孟乾)用“洧南居士”作为自己的号。

父亲杜绍,是进士,官为户部主事。

居士年轻是诸生时,已有名气,这一年正值大比(补充:大比,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中者称举人),督学评定他的文章为第一名,但是户部却按次序排位他为第四名,当时户部可以举荐他,有人说:“这孩子不想排名在他父亲前面。

”(耽误)时间久了,最终没有考中。

居士贡入太学,被选拔调任清苑主簿。

居士拒绝别人赠送的礼物钱财,多次对太守进言利弊的建议。

又想要开采郎山煤,疏导九河。

他谋划的诸多事宜都与时事相吻合,太守对他赞叹称奇。

恰逢开始建造芦沟河桥,雷尚书檄文下到该郡选拔这方面的人才,得到清苑主簿(即居士)并任用他。

然而清苑的百姓(更)爱他的仁义宽容,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在乡里考中举人,高兴着互相说道:“本来就知道我们的杜父母官(居士)一定有(优秀的)后人。

”居士升任泸州经历,遭遇母亲丧事,服丧期满后,改任巩昌。

居士到任就陈述茶马方面的利弊,太守重用他的才能,郡里事务大多咨询他。

最终死在任上,享年五十岁。

居士治学精心广博,特别在诗歌方面擅长。

他交往的人都是名士。

一生崇尚义气轻视钱财,抚养孤寡之人。

县里有大事,都来向他取决定,他刚直所以容不下别人的过错,族中子弟,经常(因犯错)遭他鞭打,然而没有人曾经为此记在心里,都尊敬佩服他。

当初,洧水向东流淌,时间久了,冲积淤泥(多了之后)转向北流淌。

居士向县令极力建言,建议疏浚洧水使它与大河相连,扶沟人得到了好处。

居士对于家事从不省察,(但是)听到有好的书,用多种方法去买它。

(居士)建造了一个书楼,并且告诫子孙好好保存守护它,刻在石头上用来记录(他的告诫之语)。

居士死了之后,他的堂弟孟诗记录他的事迹像这样(指上述文字)。

嘉靖四十四年,杜化中考中进士,第二年,担任邢州司理。

隆庆三年,吴郡的归有光(我),是杜化中同年的进士,前来担任司马,于是采用孟诗的文字,放进去为他(居士)写了家传。

归有光说:大梁本来就有很多奇士,尤其凭借诗歌有名(的很多)。

等到他做了小官,似乎这不是他看得上的,但他必定想要有所作为来展现自己的才能。

于是了解了古人的志向行为存在的地方,是不可以观测到的。

世人没有人拥有居士的高情逸兴(清高超逸的情致),虽然他们也做了官,难道能考察治绩吗?杜化中深深的认为我的话是正确的。

1.B ( 到巩昌任职的是洧南居士,不是他的孙子)
2.超凡脱俗;勤谨敬业;志行高远;高情逸兴(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
3.(1)他谋划的诸多事宜都与时事相吻合,太守对他赞叹称奇。

(切,嗟异,句意各1分)(2)居士向县令极力建言,建议疏浚洧水使它与大河相连,扶沟人得到了好处。

(力言,改,赖,句意各1分)
(3)略
1.C 没多久
2.参考答案:C。

都是连词,表承接。

3参考答案:A。

“这两支部队将领的治军有方,上上下下对天子是尊重的”,不是作者要突出表现的内容。

从作者的倾向性看,主要是通过这两个军营军纪不严,来突出周亚夫的“治军有方”。

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⑴参考答案: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⑵参考答案: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约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