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经济地理
中国的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
中国的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的状况备受关注。
本教案将探讨中国经济地理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情况,并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综述中国经济地理1.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陆地面积第三大,地处亚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汇的地质构造带上。
同时,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和水力资源等。
1.2 历史对中国的经济地理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地理发展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例如农耕文化和古代贸易路线的形成。
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中国的经济地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差异性。
二、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2.1 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人口优势。
尽管如此,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受到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困扰。
2.2 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份。
该地区以制造业、贸易和金融等产业为主导,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和人才。
2.3 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华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区域之一,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份。
该地区拥有良好的港口和自由贸易区,吸引了大量外资和跨国公司。
2.4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是中国的内陆地区,包括西藏、新疆、青海和四川等省份。
尽管存在诸多自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加快,主要以资源开发和旅游业为主。
2.5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推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
三、区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3.1 “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国际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该倡议为中国不同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平台。
3.2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旨在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和社会进步。
中国文化生息繁衍的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生息繁衍的地理环境地理一般分为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人文地理和历史地理五种。
自然地理只有有了人类的活动之后,才会开始自然的人化。
本节四个内容:一、中国文化产生的自然和历史地理环境1、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华民族生息的地理环境十分独特,由此也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
首先来看一看华夏祖先的发祥地黄河中下游(即通常所说的古代中原)一带和海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图片中国中原地形图):这里六面环山,地势险峻(图片秦岭和华山全景、华山1、华山2、华山苍龙岭、华山长空栈道、华山下棋亭),唯一的一个缺口河西走廊被人为的长城所阻隔。
在晋代以前,“中国”指的就是这一地区。
在古代,这一带湿润多雨,肥沃的泾渭冲积平原地带正好可以关起门来搞农业生产。
具有千余年帝都史的古代长安城就坐落在这个天然包围圈里的泾渭冲积平原上。
秦始皇统一六国,又征服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南至今越南北部和两广,西至陇山、川西和云贵高原,东到大海,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本规模。
西汉时期,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标志着控制漠北广大领域的匈奴已成为汉朝藩属。
张骞通使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西部疆域扩展到今天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又争取乌桓(今天辽宁一带)归汉,设立乌桓校尉;还开发西南夷,闽、粤、黔、滇都设置了郡县。
此后,中国历代王朝的疆域虽然时有盈缩(唐宋元明清的版图比现在要大得多,图片唐朝前期形势图),但基本趋势是逐渐扩大,不断巩固。
元代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版图。
明代时,经郑成功收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至清朝时,除了鸦片战争后被俄帝国攫取的北部和西北部大片领土外,今天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确定。
2、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图片中国地形图)中国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是:地域辽阔,地势地形复杂,古今地貌稳中有变,气候南北差异明显,四周天然障碍大,环境恶劣。
(1)四周环境:周边四至,东面是浩瀚大洋,北面是漫漫戈壁沙漠,西面是雪山高原,南面是崇山峻岭。
中国地理人文知识大全
中国地理人文知识大全中国地理和人文知识非常广泛,包含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人口、经济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中国地理人文知识概览:1.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南隔南海与东南亚相望。
2.自然地理:山脉:北方有阴山、大兴安岭,南方有秦岭、南岭。
藏南有喜马拉雅山脉。
河流: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
湖泊:长白山下的长白山天池。
云南省的滇池。
3.历史:古代文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兵法家。
秦朝统一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
封建时代:唐朝的繁荣文化,宋朝的科技进步。
明清时期的大航海时代。
现代历史: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君主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文化:语言:汉语是官方语言,有多种方言。
传统艺术:京剧、豫剧、评剧等戏曲形式。
国画、书法、篆刻等传统绘画艺术。
人口:人口分布: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和北部人口相对较少。
少数民族:汉族是主体,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
5.经济:改革开放: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业与农业: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农业以水稻、小麦等为主。
环境:环境问题:空气和水质污染是现代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育:教育体制: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日益发展。
中国古代的地理与环境
中国古代的地理与环境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其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从北方的辽阔草原到南方的腾蛇群岛,中国古代的地理与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地形地势、气候、土壤质量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的地理与环境,并介绍其对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地形地势中国古代地域辽阔,地形地势多样。
从海拔比较低的沿海地区到高山峻岭的西南山区,中国的地理环境千变万化。
中国东部是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域,适宜农业发展;而中国西部则主要是高原、高山和沙漠,对农业发展不利。
这种不均衡的地势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二、气候中国古代的气候也是多样化的。
中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渔业和丝绸制造;而中国北方则气候干燥寒冷,适宜畜牧业和小麦种植。
这种气候差异导致了中国古代经济在地域上的分工,南方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而北方则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冶铁业。
气候的影响还体现在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季节上,对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土壤质量中国古代的土壤质量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肥沃的黄河流域以其沉积物质而闻名,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资源,适宜农业生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北地区的戈壁沙漠和高原盐碱地,这些地方的土壤质量较差,对农业生产构成了阻碍。
因此,在古代中国,人们更倾向于在土壤肥沃的地方进行农业生产和居住。
地理与环境对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地理因素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多样性和地域分工,南方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而北方则主要从事畜牧业和采矿业。
这种经济分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地理环境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国家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黄河和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塑造了中原和江南地区的繁荣,使得这些地方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的治理重心。
最后,地理环境对古代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
七年级下册小四门知识点总结图片
七年级下册小四门知识点总结图片在七年级下册中,小四门课程是一个重要的科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相当繁多。
本文将为你总结七年级下册小四门的知识点,配上相关图片,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小四门的概述小四门是囊括多学科知识的科目,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知识点,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地理位置、政治制度、经济现象等。
在学习小四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了解基本的学科概念和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二、历史知识点概要历史是小四门的一个重要部分,学习历史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小四门历史知识点的概要:1.《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部经典的历史著作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记录,对于了解古代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三皇五帝时期:古代中国的历史开始于三皇五帝时期,这一时期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秦朝和汉朝:秦朝开创了中国封建统一的局面,汉朝时期则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4.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动荡时期,包括了六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
5.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包括了五个通常所说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十国。
三、地理知识点概要地理是小四门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学习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区域划分、气候状况等。
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包括了大自然的地理现象,如气候、水循环、地貌等,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自然规律和资源的分布情况。
2.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主要包括国土划分、行政区划、边界线等,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各地的行政分区和编制规律。
3.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则是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资源配置、生产生活方式、交通运输等,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四、政治知识点概要政治是小四门中重要的知识领域,学习政治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规定。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述评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述评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历史沿革 (7)2.1 古代中国经济地理思想 (8)2.1.1 古代地理著作与思想 (10)2.1.2 古代经济地理理论萌芽 (11)2.2 中世纪中国经济地理思想 (12)2.2.1 传统农业经济的体现 (14)2.2.2 运输与贸易路线的变迁 (15)2.3 近现代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转变 (16)2.3.1 工业革命的影响 (18)2.3.2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20)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3.1 经济地理学的恢复与重建 (22)3.2 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地理的新趋势 (24)3.3 21世纪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创新与实践 (25)4.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应用 (27)4.1 经济地理的思想理论探索 (29)4.2 经济地理学在决策咨询中的应用 (30)4.3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地理发展 (31)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2)5.1 当前中国经济地理思想面临的问题 (34)5.2 未来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发展方向 (35)5.3 对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研究的建议 (36)1. 内容综述《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深入探讨了跨越数千年的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与深远影响力。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从古代的先秦哲学到现代经济发展的现代理论,呈现了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演进。
特别是对战国至隋唐时期以天子和郡县为主导的宏观经济地理格局分析及评价,以及对宋代以后的城镇与商业贸易发展、明代的海上贸易及清代的经济区域特征的探索。
书的开篇揭示了经济地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强调了早期中国宰辅和地方官在经济地理实践中的智慧。
在这些历史叙述中,包含了丰富的对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探讨,以及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业、交通的影响分析。
初中社会知识点整理
初中社会知识点整理初中社会知识点整理初中社会学科主要涉及中国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初中社会知识的一些重要点:1. 中国历史:主要包括古代历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
古代历史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等朝代的兴衰。
近代史主要涵盖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中国的各个历史事件。
现代史则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等。
2. 地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球形状、地球的内部结构、气候与气象、地理环境与资源等内容。
人文地理则主要涉及人类社会的分布、人口与城市、交通与通讯、乡村与农业、工业与城市等内容。
3. 政治: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三个方面。
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组织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内容。
政治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内容。
政治实践主要关注中国的政治运行和政府管理等方面。
4. 经济:主要包括经济基础、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等内容。
经济基础主要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基本情况。
经济体制主要关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模式的比较。
经济发展则重点关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等。
初中社会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思维能力,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
因此,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社会学科的知识,加强对社会实践的观察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部分内容
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部分内容第一章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变迁第一节原始农业的起源与早期农业发达区一、农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古代农业区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演变过程,某些农业区的地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相继产生。
说明我国原始农业和原始手工业都至少已有10000年左右的历史。
原始饲养业出现时间虽然晚一些,但也至少有了8000多年的历史。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平原地带是我国原始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这一地区大致位于陇山至泰山之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平原:关中渭河中下游平原,晋西南汾涑下游平原,伊洛下游平原,济水中下游平原,黄河下游平原。
(二)夏、商和西周时期只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为当时的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土壤肥沃,有着先进的农业文明。
其余地方主要是采集、游牧、狩猎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
(三)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地域开发时期。
齐鲁的山东半岛、秦国的成都平原、吴国队长江三角洲的开发和利用,并在区域开发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域核心城市如陶、临淄、宛、郢等。
(四)秦、西汉时期黄河流域农业核心地位进一步确立。
史记对我国当时的经济区作了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四区的划分,实际上最发达的经济区为关中平原、关东地区、成都平原地区,而农业经济促进了长安、洛阳、宛、邯郸、成都、番禺、吴等城市的繁荣。
(五)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寒冷和北方战乱的影响,北方农业区相对缩小,牧区向南扩展,江淮地区、太湖流域、成都平原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六)隋唐时期气候温暖,黄河流域农业再造繁荣局面,陇右也是如此。
受安史之乱的影响中唐以后南方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经济发展可观,出现南北方经济同时发展的态势,北方有长安、洛阳和南方有扬州、益州等经济都会并峙。
(七)宋元明清时期宋代农业经济重心东南迁移,长江上游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湖熟,天下足。
南方经济都会如卞京、临安、广州、泉州、福州、成都盛极一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十分繁荣。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详解
历史地理文献第一类:以记载山川为主的地理学著作:1)《山海经》:最早记载山川为主的著作。
成熟于战国时代,《山经》(又称《五藏山经》)5卷,包括《东山经》、《西山经》、《中山经》、《南山经》、《北山经》各1卷,《海经》有8卷,包括《海外经》东、南、西、北各1卷,《海内经》东、南、西、北各1卷,《大荒经》5卷,包括东、南、西、北、经各1卷。
《海经》叙述海中和沿海边远山区以及四海之外的国家和地区。
而《山经》是全书的精华,地学价值重要,堪称我国最早山岳地理书。
2)《尚书*禹贡》:《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
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不详。
全文1189字,分为,九州、导山、岛水、五服等四个部分。
“九州”是以名山大川为标志的自然地理区域,具体分为:冀、徐、青、兖、荆、豫、扬、雍、梁等九州。
“导山”列举山丘名称和地势,注意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的特点。
“导水”记载了当时的河流大势。
“五服”指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书中对古代黄河流域的记载较为详细,是我国古代综合性的地理名著,堪称我国古代地理著作的始祖,在我国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历代地理学专著产生直接影响3)《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经过实地考察对地理现象做了比较深刻的观察和了解,之初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堆积形成的,雁荡山的奇观是由于雨水冲刷形成的,认识到了河水的冲蚀作用以及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指出地势的高低对物候出现时间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4)《徐霞客游记》:我国著名的旅游地理著作。
作者徐霞客。
全书目录分为10卷,卷分上、下,实为20卷,约40万字。
该书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分布、类型成因,这是该书最重要最富有地学价值的内容,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研究石灰岩地貌的科学文献。
徐霞客经过时代考察,确认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澄清《禹贡》以来“岷山导江”的错误观点。
书中对于明代农业、手工业、交通、民族分布均有记载,为研究明朝的历史地理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历史经济地理》课件
跨学科融合
理论框架的完善
实证研究的深入
加强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运用大数据、GIS、遥感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新技术的应用
将研究视野拓展到全球范围,关注全球范围内历史经济地理现象的共性和差异性。
详细描述
通过对历史时期产业布局的演变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为当前和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总结词
产业布局与变迁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与分散的现象,探究其背后的经济、社会和地理因素。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城市发展与区域关系是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探讨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VS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是历史经济地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应用,通过对历史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详细描述
历史经济地理学通过对历史生态环境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建议。例如,在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上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方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制定科学的城市和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城市发展与区域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互动机制,探究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实证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和空间联系,为优化城市和区域发展提供思路。
《历史经济地理》ppt课件
CONTENTS
历史经济地理概述历史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历史经济地理的实证研究历史经济地理的应用研究总结与展望
中国地理书籍
中国地理书籍中国地理是一门广泛且丰富的学科,涵盖着中国的地理特征、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方面。
地理书籍是人们了解中国地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指导教育、科研和实践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经典的中国地理书籍,并为读者推荐适合不同读者群体的地理读物。
一、《中国大地图集》《中国大地图集》是中国地理学会主编的一本权威性地理图书,全书采用大比例尺综合地图,详细展示了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行政区划等方面的信息。
书中的地图形象生动,数据准确可靠,是学生、教师、研究者和旅行者等的必备参考工具。
二、《中国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写,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自然地理特征的著作。
该书全面讲述了中国的山脉、平原、河流、湖泊、草原和气候等地理要素,配以精美的图片和图表,使读者对中国自然地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三、《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是一本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演变的重要著作,作者是著名地理学家范文瀛。
该书以历史为线索,追溯了中国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地理变迁和演化。
通过该书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发展中地理条件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城市地理》《中国城市地理》是一本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的地理学著作,作者是陈伯祥教授。
该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各大城市的起源、发展、布局和特色,对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读者通过阅读该书,可以了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和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中国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是一本专注于研究中国经济地理问题的著作,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学者们。
该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不同地区经济的特点、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差异,为读者提供了对中国经济地理的深入认识和全面把握。
六、适合不同读者群体的地理读物推荐对于初学者和中学生,推荐阅读《中国地理通史》、《中国地理概要》等教材类地理书籍。
这类书籍通俗易懂,内容浅显,适合初学者对中国地理基本概念的了解。
历史时期经济经济区域变迁课件
14
一.从南北经济同步发展到经济重心在北方地 区的确立
从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第一
阶段。此阶段,南北经济区的经济从同步发展到北方 经济迅速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同在北方。 这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南北经济同步发展时期
石器时代遗址表明在我国原始人时期的经济状况
历史时期经济经济区域变迁
11
程道平 鲁峰主编《中国经济地理学习图集》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2
历史时期经济经济区域变迁
12
程道平 鲁峰主编《中国经济地理学习图集》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2
历史时期经济经济区域变迁
13
程道平 鲁峰主编《中国经济地理学习图集》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2
历史时期经济经济区域变迁
1.气候温润,林草繁茂。 据考古学研究,西周前,黄河中下游气候温润,雨
量充沛,呈亚热带气候特征,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 2.土壤疏松,宜于种植
黄河中下游地区为黄土地带,黄土属第四纪陆相沉 积物,含有丰富的易溶盐和钙质结构,土性肥沃而疏 松多孔,便于简陋农具耕耘和农作物根系的深入。
历史时期经济经济区域变迁
大致上处于同步发展阶段。北方和南方在特色农业、
生产工具和居住条件等方面形成了本地区的特色。
这表明,南方地区的石器文化是自然生长的,不
是由黄河流域传播过来的。两大流域同是中华文明的
摇篮。
历史时期经济经济区域变迁
15
(二)夏商周春秋时期北方农业区的扩大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远古时
期就有适合先民们生活和生产的优越的自然条件,自 新石器时代以来,就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北方的主要 农业区。
农牧交错带的环境变化与位置移动式中国北方环 境演变的“指示器”。它的生态环境特征有:1.气 候属半干旱区;2.自然植被上属森林草原带;3.经济 上属农牧交错。
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其历史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形地貌、气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探讨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地形地貌在中国的历史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地势辽阔,东部沿海有广阔的平原,而西部则是高山和高原交错。
这种地理格局决定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工业布局的差异。
东部平原地区适宜农业生产,有利于粮食和棉花的种植。
随着农业的发展,这些地区逐渐形成了富庶的农业中心,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的经济繁荣。
而西部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由于地形崎岖,农业条件相对较差,但这也催生了特色的产业,如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竹林纺织等。
地势的差异使得中国的经济具有分工和互补的特点,形成了多样化的经济结构。
其次,气候对中国历史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气候多样,涵盖了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等多个气候带。
这一多样性带来了中国农作物丰富的种类。
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适宜水稻和茶叶的种植。
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适宜粮食和棉花的种植。
中国因其广袤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成为世界农业强国之一。
而丰富的农产品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交通运输也是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中国地域辽阔,而且地形复杂,山区和河流纵横交错,长时间以来限制了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然而,在历史上,中国人民不断寻找并开辟了许多重要的交通要道,如丝绸之路和长江黄河两大交通干线等。
这些交通要道连接了东西南北各个地区,加快了商品和人员的流动,促进了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发展。
交通的畅通与否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地理因素决定了中国在历史上交通网络发展的速度和形态。
总之,地理因素在中国历史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地形地貌的差异使中国的经济具有地域特色和多样性;气候的多样性使中国的农业产出丰富多样;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地理条件紧密相关,对经济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时期的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研究
新时期的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研究关键词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新进展新问题尽管作为历史学重要分支的沿革地理学,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浸透着西洋地理学思想的历史地理学,从学科得名到研究对象厘定,都发端于1900年前后的东瀛,并随着日本近代学制的引进,于1901-1904年间传入中国。
时至1935年3月1日,TheChineeHitoricalGeography被“禹贡”半月刊杂志第3卷第1期(总第25期)用作英文刊名,历史地理学遂脱胎于传统沿革地理学而扎根到中国学界之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迅速发展成历史学中的一门显学”。
再到80年代初,“中国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粗具规模”。
而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重要分支的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也随之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学术影响亦处于不断扩大之中。
一、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的成长历程与学科定位正如地理学的学科源流复杂而曲折一样,作为其分支学科的经济地理学、尤其是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其产生、发展和完善过程也呈现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并在长期学术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结构和话语体系。
“经济”一词大约出现于东晋,本义是“经世济民”,与今天“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和“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等词义,并无关联。
直到清末,脱亚入欧的日本才把英文的“物质生产”意涵,嫁接给该词并引入中国。
“近世日本译economy为经济,我国亦沿用之,谓人类利用种种财货,以充足其欲望之一切行为、及其状态。
贩入商品而货售之者,曰商业经济;购买原料而制造之者,曰工业经济;耕种刈获者,曰农业经济”。
所以,就学科发展进程来说,中国古代的“经济”一词,虽无“物质生产”和“成本效益”等现代含义,但不等于中国自古缺乏相应的人类活动和经营理念,只是当时将其称作“货殖、食货”而非“经济”,叫法不同罢了。
故而,中国经济(食货)地理学,也和西方各国经济地理学一样,大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三个发展阶段。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其中重点说明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
指出经济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总结了中国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及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 发展特点 作用 问题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作为地理学两大分支的学科----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都经历了漫长的资源积累和科学形成的发展阶段。
十八世纪初,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形成,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得到了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则形成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它在苏联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事业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主要部分,是多数国家地理学系统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特征,一方面与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特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又收到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重要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及其特点,经济地理学在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1.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20世纪前经济地理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1.1史志描述(17世纪以前)在经济地理作为学科出现之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关文献多为人们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这些记述大多出自历史学家之手,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
尽管并非是经济地理名著,但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国内最古老的经济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和《禹贡》。
这两本书,前者叙述山的毛罗和所蕴藏的矿物,后者以一千多字的篇幅记述了当时中国疆土九州的各方面的情况,都是科学价值很高的古代地理著作。
春秋战国之后,随着人类居住和经济的发展,更加详细。
典型巨著如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都是极其重要的经济地理史料。
欧洲的经济地理记述传统,随着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而逐渐向商业和贸易方向侧重。
欧洲的部分学者,根据当时的市场需求,开始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经济活动等调查研究。
中国的地理历史演变与影响
中国的地理历史演变与影响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地理环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地理因素与历史事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塑造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的地理历史演变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与影响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各种地貌类型,这些地貌在漫长的历史中发生了许多变迁,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地理上的自然障碍,如大漠、高山、险峻山脉等,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这些自然障碍形成了中国的自然边界,使得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难以与外界进行广泛交流。
这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中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相对独立,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明。
其次,中国地理上的河流、湖泊等水系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导,水资源对农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河、长江等众多河流为中国的农业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水系的存在也带来了水患的问题,如黄河的泛滥,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影响。
二、政治地理的演变与影响政治地理是指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与政治格局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政治地理的演变常常伴随着政治权力的更迭与地理边界的变动。
古代中国的政治地理格局主要以封建分封的制度为基础,君主通过授予诸侯王国来维系政治稳定。
这种制度使得中国的政权相对分散,但也造成了地方势力的割据和统治权力的不稳定。
在中国历史上,多次的政治统一运动,如秦朝的统一、唐朝的统一等,都对政治地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中国的边疆地区也对政治地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边疆地区地理环境恶劣,民族成分复杂,各个朝代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巩固边疆的统治。
这也导致了中国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塑造了中国政府的决策理念和治理模式。
三、经济地理的变迁与影响中国的经济地理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中国经济地理第一章
2007年旅游外汇收入达1500亿美元。
第一章区中位地和·第疆一界章
第二节 中国地理区位
• 一、地理位置优越 • 二、国土面积广大 • 三、漫长的疆界线 • 四、众多的邻国
第一章区中位地和·第疆一界章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中国在地球坐标系中的位置
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陆地最集 中的1/4半 球,受陆地 影响最强烈 的地区
(五)对外贸易居世界前列
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 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5%以上,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亿美元,在世 界排名第32位;到199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 251亿 美元,位居世界第10位;2001年增为5 097亿美元, 跃居世界第6位。
(三)土地大国
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104 km2,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6.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
表1-1 中国陆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
国名
陆地面积/ km2 面积比较(中国为1) 占世界面积的比例/%
俄罗斯
17 075 400
1.78
加拿大
9 976 139
5500km
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 纬度地带分异的基础
中纬度,四季更替典型,季变明显 (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
N3o51'
第一章区中位地和·第疆一界章
(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第一章区中位地和·第疆一界章
1. 海陆位置
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交通与文化 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
第一章区中位地和·第疆一界章
中国的主要地理变迁与地理发展
现代地理变迁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 模不断扩大
环境变化: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 日益严重
资源开发:资源开发过度,导致资源短 缺和环境破坏
交通发展: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交通方 式多样化
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 发展迅速,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加强,共同应对全 球性环境问题
地理变迁的影响
自然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地形地貌变化等 人类活动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发展等 社会经济影响:如交通、通讯、能源、资源等 生态环境影响:如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等
第二章
中国地理发展的现状
自然地理发展现状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 自然资源: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矿产、森林、水资源等 生态环境: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污染等
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差距 较大
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 破坏严重
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 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相对滞后
地理发展的趋势
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 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相对 滞后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 益严重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 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人文地理发展现状
人口分布:东部 沿海地区人口密 集,西部内陆地 区人口稀疏
城市化进程:城 市化水平不断提 高,城市规模不 断扩大
经济发展:东部 沿海地区经济发 达,中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相对滞 后
教育水平:东部 沿海地区教育水 平较高,中西部 地区教育水平相 对较低
地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30
九江学院
1
1. 原始农业起源与南北方经济的同步发展
原始农业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在中国的分布可 谓满天星斗,星罗棋布。 考古学家把陶器和农业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中 国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南北地区就出现了以河姆渡与仰韶 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原始农业区,成为我国原始农业经济起 源的标志。
2019/1/30 九江学院 11
从秦汉开始,中国已经有较为明显的经济区域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18个经济区的分布来看,13个 都是在黄河流域,而只有巴蜀、西楚、东楚、南楚和岭南 5个区域在长江流域,在北方还有一个龙门-碣石的游牧 区,可以看出当时经济发展的重心区在北方黄河流域。 《史记》中提出当时我国的经济区分成山西(华山以西, 一说崤山以西,又称关西)、山东(又称关东)、江南 (长江以南)、龙门碣石四个大区。实际上秦汉时期我国 最发达的经济区主要有三个:一是关中平原地区,二是关 东地区,即函谷关以东的汾水、涑水平原和华北平原,在 今山西南部、河南、河北南部、山东部分地区,是农耕文 化的发达区;三是成都平原地区。
2019/1/30
九江学院
7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自己地域作了较大开发,如齐 国、鲁国对今山东半岛的农业开发;晋国对今山西北 部地区的开发;秦国对成都平原的开发;楚国对荆楚 及越国和吴国对长江三角洲的开发。 战国时期的重要城市,如陶、临淄、荥阳、彭城、邯 郸、宛、郢,分布于南北各地。
2019/1/30
20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据统计, 当时全国设有铁官49处,山西13处、关东29处、江南5处、 龙门碣石一线2处,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西汉时设有盐 官36处,其中山西7处、山东17处、江南3处,龙门碣石一 线9处,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秦汉时期桑蚕业重心仍 在黄河流域。《史记· 货殖列传》中叙述的四个经济区中 惟记山东“宜桑麻”,产丝织品。
2019/1/30
九江学院
10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自然会使城市经济发展。《史 记· 货殖列传》记载27处经济都会,其中山西7处、山东15 处、江南5处。它们是山西的雍(凤翔县)、栎阳(临潼 北)、咸阳(咸阳东)、杨(洪洞)、平阳(山西临汾 南)、巴(重庆)、蜀(成都),山东的蓟(北京)、温 (温县)、轵(济源东南)、荥阳(荥阳东北)、濮阳 (濮阳南)、睢阳(商丘南)、阳翟(禹州)、陈(淮 阳)、宛(南阳)、雒阳(洛阳)、涿(涿州)、邯郸 (邯郸)、临淄(淄博)、陶(定陶)、彭城(徐州), 江南的寿百(寿县)、合肥(合肥)、吴(苏州)、郢 (荆州)、番禺(广州)。从都会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 在山东地区,即黄河下游地区。
2019/1/30
九江学院
2
2019/1/30
九江学院
3
三代以前,我国原始农业已经兴起并有初步发展的分布地 区,在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北方一带,主要有陇山以东的关 中渭河下游平原,晋西南汾河、涑河下游平原,豫西北伊、 洛河下游平原和黄淮海下游平原等地;在以长江中下游为 主的我国南方地区,则主要有川江流域的四川盆地、江汉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太湖流域和钱塘江口两岸等地。 南北方基本上处于同步发展的水平。 至新石器的晚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率先由原始社会过 渡到了奴隶社会--夏。
2019/1/30
九江学院
4
2. 中国传统经济重心区在中原地区的形成与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上古时期的人们喜欢住在河谷和平原。夏人最早的活动区 在汾、涑河之间和伊洛河流域,属于黄壤的冲积平原地区, 适宜于农业耕作。殷人活动的区域主要是在太行山东南的 黄河和济水流水的平原地带。周人祖先在渭水流域关中平 原从事农业经营,后迁到泾水两岸,再迁到渭水旁岐山下 的周原,也是一个广阔的平原。这些地区土质疏松,土壤 肥力较易保持,适宜于原始农业的木耒、石刀,而历史时 期这个地区气候比现在更温暖湿润,更适宜农作物生长。 先秦时期最早和最发达的农业文明出现于这些地区便在清 理之中。
2019/1/30
九江学院
6
故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以及手工业和工商业等经济的 发展,从而使得三代王朝活动的政治中心汾、涑、伊洛河 下游以及济水以西的平原地区,逐渐成为我国当时的经济 发展与分布的重心地区。在当时,西南为“西南夷”,东 南为“百越”民族,南为“荆蛮”,西北为“西戎”,北 为“北狄”,主要还处于采集、游牧、狩猎为主的蛮荒时 期,农业经济在经济中的地位还很低。
九江学院
8
3. 中国传统经济重心区在中原地区的巩固与 各地经济的发展
战国时期,随着铁器与牛耕的使用日趋普遍,为农业的精 耕细作提供了可能。同时人、畜粪肥与水利灌溉工程的使 用,为开垦和耕种丘陵山地、盐碱地和低洼地等,提供了 极大的方便。 西汉统一以后,推行了一些列“与民休息”发展经济的措 施,因此,西汉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当时 相继出现了“文景之治”与“昭宣中兴”以及后来东汉初 年“光武中兴”的治世繁荣局面。
§4. 1 中国传统经济重心区在中原地区的确立 与各地经济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中国农业经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当时, 各地大致处于同步发展时期。但经过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 间后,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状态,文明最发达的地区在黄 河中下游地区,陇山与泰山之间。 这可能与文明产生所需的生产力正好最适应黄河流域的环 境有关。我们知道,黄土高原及其冲积平原地区,在湿润 的气候背景下,土质疏松柔和,矿物质不易流失,土壤自 我加肥能力较强,便于耕作。新石器时代的北方地区森林 植被较好,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这便为黄河流域高度 农业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019/1/30
九江学院
5
在南方地区,虽很早便有了稻作农业,但南方地区大多为 淤泥,粘性强,熟化不够,面对这种土质,原始社会时期 简单的木耒、石刀显得无能为力,再加上卑湿炎热的环境 对于早期农业生产和人类基本生存制约甚大,故大规模发 展水稻农业就不可能。所以在先秦时期南方地区的稻作农 业多是分布在一些环境较好而范围不大的地点,农业区往 往被狩猎区、畜牧区包围。 《史记· 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 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 无饥馑之患,以故呰蓏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 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江南地区先天的地 理 环境,加上自然条件使人类基本生存容易,又一定程 度上削弱了先民们农业创造的动机,于是江南地区的经济 发展不如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