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工程达2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234处。
此外,遇到灾荒,明清两朝还实行救灾赈灾、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帮助农民渡过饥荒。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A. 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B. 水利工程事业发达C. 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D. 积极贯彻重农政策2.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
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
这表明( )A. 专制皇权日益膨胀B. 群臣思想保守顽固C. 传统文化力量强大D. 改革面临政治风险3.周礼确立了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如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据此可知( )A. 西周确立了三纲五常的礼仪制B. 周王借礼乐制强化专制统治C. 宗法关系有利于调和诸侯冲突D. 周礼强调的是“差别”的特征4.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
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
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 官僚制度已经建立B. 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C. 郡下设县已成定制D. 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坏5.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井田制的瓦解B. 耕种技术的进步C. 劳动人口的增长D. 小农经济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知,休耕制向连种制的转变,使地力问题得到一定解决,这主要是由于铁犁牛耕的使用,故B正确;休耕制向连种制的转变,不能说明井田制的瓦解,排除A;劳动人口的增长是连种制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小农经济的形成在一定推动了土地技术的进步,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2.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
董仲舒的这种思想A. 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 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C. 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 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B正确;古代民本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A错误;据材料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董仲舒不是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而是强调要突破其局限,C错误;董仲舒的思想仍是为统治者提供借鉴,D错误。
3.唐代进士科举不仅依据试卷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
据此可知,通榜公荐法A. 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B.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渠道C. 有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D. 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反映了在科举制之外存在着通榜公荐法,这为推荐者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故A正确;通榜公荐法不一定推荐下层读书人,故B排除;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人才,没有统一客观和公正的依据,这不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故C排除;通榜公荐法与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无关,故D排除。
2019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历史试卷
2019——2019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第Ⅰ卷寄语:起点处有许多人,但只有少数人才能到达终点。
一、选择题:(共30道题,每小题2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认真思考,仔细审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灌溉农业时普遍使用的是桔槔工具。
对这一工具制造原理的阐述最有可能出现在:A.《墨经》B.《离骚》C.《甘石星经》D.《春秋》2.秦汉时期,下列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①河套平原②珠江流域③云贵地区④天山南北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④①②3、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这段材料说明司马迁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A、实地调查B、文献查阅C、道听途说D、考古发掘4、史书记载,南北朝时著名冶金家綦毋怀文的炼钢方法是:“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就是说,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渗碳成为钢。
这种炼钢方法是指:A.制刀法B.灌钢法C.百炼钢法D.炒钢法5.现在的火箭与中国古代的火箭虽然差异巨大,但原理相近。
如果你要查找火箭作为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翻阅:A.《史记》B.《三国志》C.《旧唐书》D.《明史纪事本末》6.“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
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B.古代经济中心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7.明太祖朱元璋曾要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曾子等人配享孔庙),将《孟子》斥出“四书”之列。
请判断,孟子的哪一言论最有可能招致明太祖的不满?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与百姓同乐”8.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同时期的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促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因素 B.政治体制 C.市场因素 D.国际因素9.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10.1852年英国一家报纸宣称:“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很大。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 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为全世界生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出现了A. 光荣革命B. 《权利法案》C. 责任制内阁D. 1832年议会改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紧扣“1832年”,材料中“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说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说明工业革命是造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C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与题干中所述政治变化不符,B与史实不符,C材料无从体现,故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名师点睛】从历史角度: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打破了贵族寡头的政治垄断。
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对旧制度的冲击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现实角度:英国议会制度虽不乏繁文缛节,但手续之完备,程序之规整,迄今还是他国议会所无法相比的。
2. 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人曾用“事无不总”来形容三省六部中的某一部门的职权,这个部门是A. 门下省B. 中书省C. 尚书省D. 礼部和工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其中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实施各项工作。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题一(含答案)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历 史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以周公等为代表的西周贵族认为“天”或“上帝”不是哪一族的祖先神,而是天下各族所共有的神,他们大肆宣扬“惟命不于常”“天命靡常”和“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西周贵族的宣传( ) A .旨在为新政权的合理性制造舆论 B .强化了西周时期的秩序 C .有利于当政者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 .表明西周政治受到儒家影响25.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
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
”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 ) A .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 B .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 C .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 D .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26.古罗马由贵族担任立法者,平民保民官可以制定适用于平民的条例。
法典在公布及定稿之前应先征求大众的意见。
从此,平民与贵族出现在同一个法庭上,行同样的手续,按同样的法律进行审判。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 .体现自然法平等的理念 B .充分维护平民的权益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C.已经发展到了完备阶段D.为近代确立立法规范27.表中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建交国家数量()A.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B.贯彻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贯彻的是“一边倒”外交方针28.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
精品解析:浙江省慈溪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所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指出:“在周公封国的时代,不是后世所谓的‘封建’,而是指古代如罗马式的殖民。
鲁、卫、齐、晋的公族带上了联盟的氏族,到征服了的旧部落土地上。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罗马式的殖民”指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B. “鲁、卫、齐、晋的公族”均为姬姓贵族C. “联盟的氏族”不包括功臣和旧贵族D. “征服了的旧部落土地”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征服的旧部落土地”指的是原来商朝统治区域,即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故D项正确;“罗马式的殖民”不是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故A项错误;鲁、卫、晋的公族均为姬姓贵族,而齐是异姓贵族,故B项错误;“联盟的氏族”包括功臣、先代贵族等,故C项错误。
2.下列历史事实与下图中数字所示区域对应正确A. ①“秦代设南海郡”B. ②“元朝时期,隶属宣政院管辖”C. ③“唐后期,出现釉下彩绘”D. ④“在新石器文化遗址中,考古发现半个割裂的蚕壳”【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西藏地区,“元朝时期,隶属宣政院管辖”,故A项错误;②是湖南地区,唐后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故B项错误;③是广东地区,秦代在此设南海郡,故C项错误;④是山西地区,在山西夏县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考古发现了半个割裂的蚕壳,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时空意识,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空间地图。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注重是地图的学习。
3.历史学家既是历史的观察者,也是历史的亲历者。
学者王国维指出:“史公(司马迁)卒年虽未可遽知,然视为与(汉)武帝相始终,当无大误也。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 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选择题: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査询。
其目的在于A. 宣扬神权至上观念B. 保障公民平等C. 增强公民参政意识D. 维护贵族政治【答案】C【解析】材料讲的是雅典将所有的东西都公开化、透明化,这并不是宣扬神权至上,是想增强公民参政意识,所以答案选C,排除A、D;材料并美欧涉及到公民平等的问题,排除B。
2. 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
这反映了苏格拉底A. 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B. 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C. 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D. 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苏格拉底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他认为公民大会做出的决定是荒谬的,直接民主弊端暴露无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苏格拉底反对的是直接民主,而不是民主政治;C选项错误,这不是苏格拉底的意思;D选项错误,没有挖掘出话语的本质内涵。
3. 史学家钱乘旦认为:“人们从来都把雅典看作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可是在‘民主’的源头上,我们就看到了金钱的力量。
有钱人不一定是血统上的贵族,但他们是金钱上的贵族。
”他的说法A. 否定了雅典公民政治的民主性B. 肯定了雅典打破血缘政治的进步性C. 揭示了雅典城邦体制的阶级性D. 指出了雅典划分财产等级的局限性【答案】D【解析】由“可是在‘民主’的源头上,我们就看到了金钱的力量。
有钱人不一定是血统上的贵族,但他们是金钱上的贵族”结合梭伦改革中的财产等级制可知分析出钱乘旦认为雅典的民主根据金钱划分等级具有局限性,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错误,钱乘旦没有否定雅典的民主性;B项中的“肯定”与材料意思相反;C项错误,题干从金钱角度分析雅典民主并没有从阶级角度分析雅典的民主。
2019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 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选择题1.汉阳铁厂是洋务运动中最早创办的钢铁企业,被西方视为中国钢铁业觉醒的标志。
在1908~1911 年间,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整体容量约为29 万余吨,其中汉阳铁厂年均产量为12 万吨(其中出口量约5 万余吨)。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的结论准确的是A.该铁厂创办于清末新政的大潮之中B.于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三分之一C.改变了国内市场由列强主宰的格局D.以官办为始的中国近代工业化缩影2.冯友兰先生说,在一个社会从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中的各个阶段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
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_______B.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C.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_________D. 宋明理学3.海昏侯墓的发掘是近年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
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 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 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
这一历史事件说明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C.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D.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4.王夫之《读通鉴论》载:“郡县之法,已在秦先。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据此判断,王夫之认为A.秦国之前的君王已制定了郡县法律B.秦朝以郡县之道治民应算是天下为公C.三代所封的全部诸侯国被秦国灭亡D. 郡县制下通过选举可以实现人尽其才5.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
最新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1)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三历史命题人: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普罗泰戈拉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A.客观评价古希腊城邦制存在的根本原因B.科学阐释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C.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D.强调美德即知识,突出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
”据此可知()A.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D.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3.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
……1803年,收入最多的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
钱先生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C.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D.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4.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
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
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
”它表明当时()A.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C.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5.《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
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
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里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 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 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题,共64分)。
1. 《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
分鲁公以大路、大旂(旗),夏后氏之璜,殷民六族。
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
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父之明德。
”材料表明A. 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B. 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C. 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D. 周王以部族为单位进行分封【答案】C【解析】材料大意为:从前武王战胜商朝,成王平定天下,选择有明德的人分封,把他们作为保卫周朝的藩篱屏障。
所以周公辅佐王室,以治理天下,诸侯也和周朝和睦相处。
分赐给鲁公大路、大旂,夏后氏的璜玉,封父的良弓,还有殷朝的六个家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让他们率领本宗各氏族,集合其余的小宗族,统治六族的奴隶,来服从周公的法制,由此归附周朝听取命令。
分封制的主体有多种形式,其中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但文献材料中“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强调的是依智慧、品德作为分封主要依据的一类,故A错误。
周天子才是天下的大宗,周公只是一个辅佐者,故B错误。
文献材料中周公“选建明德,以藩屏周”,体现出以智慧和品德为分封的重要依据这一点,故C正确。
文献中周公要求殷商六族率领本宗各氏族,集合其余的小宗族,统治六族的奴隶,来服从周公的法制,由此归附周朝听取命令。
所以殷族并没有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故D错误。
2. 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
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
“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
这说明了A. 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B. 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C. 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D. 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舟节”、”车节”反映的是货物的运输,可以看出当时长途贩运已经出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无法看出发展状况;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专卖”;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3. 汉武帝统治时期颁布了附益法、左官律、《六察法》、限占田宅法、阿附豪强法、禁大姓族居法等法律文书,这些举措为后世王朝所继承和发展。
这表明汉武帝时期A. 形成了抑制贵族政治的制度基础B. 外儒内法的统治理念C. 注重立法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治理D. 为西汉强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答案】C【解析】据材料“汉武帝……附益法、左官律、《六察法》、限占田宅法、阿附豪强法、禁大姓族居法等法律文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汉武帝通过立法来约束地方豪强贵族,故C项正确;秦朝已经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宗法观念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的问题,故B项错误;约束地方豪强贵族与西汉的外部环境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附益法、左官律、《六察法》、限占田宅法、阿附豪强法、禁大姓族居法等法律文书”,学生据此可以得出注重立法手段的结论,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正确判断。
4.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
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 选官不受身份限制B. 宗法身份仍受重视C. 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 官僚政治得到完善【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士子考试“须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到“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资格限制放宽了,说明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C正确;A不符合“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错误。
5. 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
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
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以此为鉴,唐太宗采取了A. 互利互惠的对外政策B. 贵华夏贱夷狄的政策C. 为国理财的经济政策D. 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夷狄亦人耳""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
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等可以看出此君王并不歧视少数民族,而是尽力安抚,使民族关系融洽,故排除ABC,选D。
6. 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A.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 丝织业发展迅速C. 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 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手工业分工越来越细,可以看出手工业生产倾向专业化的趋势。
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D项。
7. 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归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
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A. 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B. 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C. 倡导恢复儒家个人主义精神D. 突出了三教合一的特点【答案】B【解析】三纲五常思想是汉朝董仲舒提出的,汉唐训诂之学偏重于对名词的注解训诂以及对于经典的注解,宋明理学“直接面对经典”不是在强调三纲五常,A错误;宋代“义理”是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是指突出儒学的伦理道德,B正确;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性,C错误;材料和三教合一无关,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理学被曲解之后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
8. 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等主张。
据此可知,王阳明A. 关注人的主体地位B. 反对“天人合一”C. 主张格物致知D. 否定宇宙的存在【答案】A【解析】材料中王阳明主张我的灵明主宰天地的鬼神,把人放在重要的地位上,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故A正确;“天人合一”是指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题干不能看出王阳明反对“天人合一”的主张,故B项错误。
本题考查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格物致知是指“考察事物,获得知识”,与材料中王阳明的主张不符,故C错误。
题干中未体现“否定宇宙的存在”的相关论述,故D错误。
9.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明成祖迁都北京使得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北京,这使得经济发达的南方要为北方的政治中心提供援助,因此促进了南北的交流。
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区域型经济交流【名师点睛】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4、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
(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10. 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
这反映了当时A. 世俗文学的发展B. 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C.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D. 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答案】B【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指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题干中未体现,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某些人的社会地位政治身份货经济效益的变化,不是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C项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涉及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D项与题意不符;“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说明不同的阶层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体现了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故选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11.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题目中未涉及外来货币对中国市场的干扰及民间贸易对清王朝统治的冲击,故排除B、D两项;C项发生于鸦片战争后,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清初”,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各省流行,所在皆有”可知“海禁”政策实施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故本题应选A 项。
12. 清朝数次进行撰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
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乾隆内府舆图》,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实测地图。
从康熙到嘉庆前后三次修订《大清一统志》,是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全国地理志。
这一做法A. 有利于全国市场统一B. 加强了专制国家体制C. 标志地理测量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D. 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统一国家建立就有利于建立统一市场,故A错误;强化专制主要适用于皇帝权力与中央官员权力及机构之间的关系,而非地理志的完善,故B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出地理测量技术成熟的具体标准,故C错误;完善地理志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了解和管控,从而强化中央集权,故D正确。
13. 下表为晚清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
这反映了A.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B. 政治的腐败程度加深C.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D. 清廷的改革速度加快【答案】C【解析】近代中国自然经济是逐步解体,排除A;苛捐杂税比重和增加幅度不大,故B错误;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外贸关税,这意味着对外贸易的大幅增长,说明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故C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清朝的改革,排除D。
14. 1859年,英国人呤唎在广州街头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地,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
……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
这反映了A. 广州是五口通商的主要城市B. 广州社会风气开放C. 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D. 沿海地区的开放使女子地位提高【答案】C【解析】当时广州很多姑娘着欧式装扮,这说明西方工业品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