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培训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超声PPT课件

乳腺超声PPT课件
5
管呈放射状,分别开口于乳头。 腺叶间的纤维束连接腺叶和皮 肤,使其得到支撑,称乳房悬 韧带。腺叶―小叶―腺泡
妇女乳腺的生理变化可分为 5个时期: 1、 青春期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 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 张,分支增多,最后形成小叶。
6
7
2、 性成熟期 乳腺随月经 周期的变化而变,腺体层较 厚,脂肪层较薄。 3、 妊娠期 早期乳腺小管 增大,增多,腺泡也增多, 导管扩张,后期除腺体,导 管增大外,腺泡细胞开始有 分泌活动,管腔内开始出现 分泌物。
71
乳腺的不同部位或两侧乳腺 (同时或先后)出现多个独立 的癌灶。当癌体逐渐长大,侵 犯库氏韧带,肿块处皮肤出现 凹陷,继之皮肤呈桔皮样改变 及乳头凹陷。早期即可侵犯同 侧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晚期 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肺,肝及骨 骼。
72
声像图特征:一般呈不均质的 弱回声肿块,形状不规整,无 包膜,周边凹凸不平,有角状 突起或蟹足样延伸,其生长方 式为向四周各个方向浸润发展, 部分肿块周边显示强回声带。 有的肿块内显示较强的粗斑点 状回声。用探头对病灶适当加 压后,乳腺癌基本不变形,表
47
圆形或椭圆性,边界清晰,表 面光整,活动度大,触诊有滑 脱感。腺管成分多者质软,纤 维组织成分多者质硬。表面有 完整的纤维包膜,少数包膜不 完整或不清楚,少数肿瘤内可 见囊腔。病程长者,间质纤维 可出现玻璃样变,钙化或骨化。 妊娠可使相对静止的纤维腺瘤
48
增大,有0.2-1.0%癌变率。 声像图特征:肿瘤呈圆形或椭 圆性,瘤体较大时呈分叶状, 边界光滑完整,大部分有包膜, 内部呈低回声,多数较均匀, 后方多数回声增强,有侧方声 影,少数纤维腺瘤由于胶原纤 维增生或钙化可以出现强回声 斑块,后方有声影,易误诊为

乳腺超声弹性成像 ppt课件

乳腺超声弹性成像  ppt课件

ppt课件
8
2. 触诊

触诊是最为常用、有效的临床检查方法,至今已沿用了几个世纪。然 而,触诊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与检查者的经验有很大关系,缺乏客观 的量化指标,且深部组织不易触及。

从工程学角度,触诊实际上是评价人体组织对抗变形的物理特性,这 种特性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应力/应变。
ppt课件
9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3. 组织硬度的评分标准

超声弹性成像上对于组织硬度的评分标准一般采用日本竹 波大学植野教授的5分制评分标准,见下图。
ppt课件
20

( 1 )首先观察病变的二维图像,用二维图像找到病变,然后单键进 入弹性成像的模式,ROI放在病变区域,ROI的大小通常是病变的2— 3 倍。探头轻放垂直于胸壁,压力压放频率控制显示(数字或颜色靶 标),多种显示模式。简
(3)病例3,F45Y,浸润性导管癌。 二维成像示病变回声强弱不等,有液化、钙化。明显指向中央的血流 信号,速度增高,阻力指数增大。弹性成像灰阶显示为黑色病变,彩 色显示为蓝色病变,表明较硬。弹性成像与二维成像大小小1.65倍, 应变率比3.32,评分5分。
ppt课件
25
ppt课件
4
■ 良性病变
ppt课件
5
■ 恶性病变
ppt课件
6

下表为8412例乳腺超声检查的报道以病理为金标准,乳腺二维超声对 乳腺癌的检出率达到99%,但定性困难。
ppt课件
7

超声诊断乳腺癌的诊断学评价:以病理为金标准,判断超 声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都很高,大于85%。, 见下表。各项评价指标为:敏感度: 86.5 %;特异度: 91.5%;准确度:89.7%;阳性预测值:84.9%;阴性预 测值:92.4%。

乳腺超声检查 PPT课件

乳腺超声检查 PPT课件
一.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 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据国内统计,除子宫 癌外,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多发 生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早期表现为无 痛、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 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乳腺癌逐 渐增大,侵入Cooper韧带,肿块处皮肤往往有凹 陷。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可出现乳房缩小,变硬, 腋下淋巴结肿大,连结成硬结。晚期肿瘤侵入胸 大肌,与之固定,并与皮下组织广泛粘连,形成
2020/3/22
“桔皮样”外形,并且发生溃破。
乳腺癌超声表现
超声表现 声像图表现一般呈不均质的低回声团块,形态不 规则,无包膜,周围凹凸不平,有角状突起或蟹足样延伸, 有的肿块周边显示强回声带,有的肿块内部显示较强的粗 斑点状回声。CDFI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点条状彩色血流信号。 根据病理不同,肿瘤的声像图存在一定差异。如硬癌其体 积小,大多为纤维组织故质地坚硬,声像图显示肿瘤边界 不整齐,境界不清,后方回声明显衰减。髓样癌表现为瘤 体较大,边界光滑,内部为等回声,部分为无回声区,后 方回声不衰减,有时反而增强。特别注意炎性乳腺癌,其 声像图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回声增强,腺体结构 2020/紊3/22乱,常不能发现肿块。
2020/3/22
US:
右乳内上低回声结节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周边见少量彩色血流 测及低阻小动脉频谱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2020/3/22
US: 左乳上方低回声团块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内部见少量彩色血流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US:
右乳外侧低回 声团块 形态不规则, 呈分叶状 周边见少量彩 色血流
2020/3/22
正常乳腺解剖
一.A:导管 二.B:小叶 三.C:输乳管 四.D:乳头 五.E:脂肪 六.F:胸大肌 七.G:胸壁、肋

乳腺超声检查标准版ppt课件

乳腺超声检查标准版ppt课件
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解剖概要 乳腺正常声像图 乳腺脓肿 乳腺增生症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癌
乳腺解剖概要
乳腺位于胸前约第三和第六肋骨水平之间,附着在胸壁肌层和胸大肌 筋膜之上,外围包有脂肪和皮肤。腺体向腋窝有角状凸出,乳头位于乳 房中心临床常以乳头为中心,将乳房分为4个象限,分别为外上、外下、 内上、内下。
皮下筋膜和脂肪(低回声显示)
腺体(中等强度回声,分布均匀)
Cooper韧带(皮肤与腺体层之间的三角形强回声)。腺体后方为胸肌和胸 壁
结构,胸大肌为均质性低回声区,肋骨横切时为椭圆形衰减区,肋间肌呈点
状低回声区。
正常乳房大小,皮下脂肪层及腺体的厚度因个体差异和所处生理状态不
同等有很大差异。
乳腺正常声像图(补充内容)
乳腺脓肿
知识补充: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最初 3~4周内,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临床表现主要有乳 房胀痛、皮温升高、压痛、局部扪及界限不清的硬结,病情发展可出现寒战、 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局部组织可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脓肿 。
乳腺良性肿瘤
4.乳管内乳头状瘤可在乳晕周围探及异常回声区。 5.肿块L/T多小于等于1。 6.彩色多普勒肿块周边和(或)内部探及动脉血流,频 谱一般呈低速低阻型,RI<0.75 。
乳腺良性肿瘤
鉴别诊断 1.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鉴别:见乳腺癌 2.乳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癌鉴别:多有乳头溢液或溢血 ,乳腺中午周边或一侧可见液性暗区。 临床价值 主要是确定乳腺内有无肿瘤,以及肿物的位置、大小、 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情况,并判断肿物的性质。
正常乳腺声像图分为四型 导管型:乳腺导管征象明显,腺体组织较厚,脂肪组织较少,多见于 18~30岁的年轻未哺乳女性。 混合型:腺体组织较多兼有部分脂肪成分,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致密型:腺体组织萎缩,变薄,纤维和脂肪组织增多,多见于绝经期 妇女。 不均匀型:较少见,年龄段不明显,腺体较杂乱,导管征象不明显。

《乳腺超声》PPT课件

《乳腺超声》PPT课件
恶性肿瘤:大多不均质低回声,边界不清,不规整,后方回声 衰减.部分病例可见微小钙化(针尖样钙化).
良性肿瘤:大多边界清晰,规整,有包膜 边界表现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最为重要的超声征象 炎性病灶可类似于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 是否有占位效应
和正常血管穿.
数>0.7 可合并同侧腋窝或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性癌
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图像特点
声像图表现依病理组织学特性而定.以细胞成份为主 者透声性好;以纤维组织为主者透声性差.
乳头状导管癌 中心导管内见乳头状肿物,常充满管腔 内部中低回声 后方衰减
硬癌(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 纤维组织多
边界:多有完整的薄高回声包膜,有典型的侧方声影, 边界清晰.少数呈细小分叶状
内部:多数为均匀低回声,少数回声不均. 多为无血流 和少量血流,体积较大的肿瘤(>2cm)血供可丰富, 多 数RI小于0.7.
病灶后方腺体回声多数正常,少数增强
乳腺癌病理与分类
多来自导管及小叶上皮细胞,据其发展阶段分为原位癌 和浸润性癌,共分为4类:
而细胞成份少,表现为肿块小但质硬,内部低回声, 边界不整,后方回声衰减.
髓样癌: 则相反,表现为病灶一般较大且质软,内
部等回声或部分无回声,界限清楚,后方回声无 衰减.
炎性乳癌: 为皮肤及皮下组织淋巴管癌栓性病
变,多为青年妇女产后发病,似慢性炎症.恶性程度 高,预后很差.声像图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 回声增强,腺体结构紊乱.
非浸润性原位癌(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常小于 5mm)
普通型浸润性癌(常称为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 特殊型浸润性癌:根据组织发生差异,不同基质及特殊
形态分为髓样癌,粘液癌(胶样癌),硬癌 非癌性的恶性肿瘤: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原发性恶性淋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培训课件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培训课件

•病理改变分单纯性、硬化性、囊性增生三
类。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10
声像图特征:
•单纯性增生:乳腺呈局限性扁平状增厚,边界不清, 内部回声增强,不均匀,正常结构消失,并可伴导 管轻度扩张。
•腺型小叶增生:腺体增厚,回声不一。浅表层多呈 低回声团块,可不规则。深层呈排列紊乱的增强的 条索状回声,以乳腺外、下侧为主。
•CDFI:肿块可见线状或条状血流信号,且动脉信号丰富, 峰值速>12cm/s,肿块周边亦可见较多的血流信号。多数学 者认为血流信号多少和速度高低是鉴别良恶性肿块的重要 指标。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17
具有特征性回声的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 乳癌后方回声取决于肿块内纤维组织及腺体成分的多少。
•乳头状导管癌:常位于乳头的后方,中心导管内充满实质性 低回声团块,管壁显示不清,肿块可向外浸润,边缘不规则。
4
探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直接法、间接法。由外向乳头中心 扫查。
注意事项: •轻重适度,探头紧贴皮肤。 •活动度大的肿块,用另一只手固定肿块。 •左右对比。 •八个象限:上、下、内、外、外上、外下、 内上、内下。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5
病理性声像图
乳腺炎 乳腺增生 乳腺囊肿 乳腺导管扩张征 乳腺纤维瘤 乳腺癌
后方回声 无改变或略增强
皮肤浸润 无,界限清楚
活动程度 好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恶性肿瘤 不规则,呈伪足样浸 润 欠清,不光整 无 强弱不等,分布不均 细小、多、团簇状 无改变或略减弱 有,凹凸不平 差(较固定)
21
小乳癌
直径<1.0cm。具有以下几点,应怀疑乳癌。 边界不清。 呈小分叶状。 纵径>横径。 内有钙化点。 血流丰富。

《乳腺超声学习用》PPT课件

《乳腺超声学习用》PPT课件

43

男性乳腺增生征
精选课件ppt
44
精选课件ppt
45
精选课件ppt
46
3 、乳腺炎和乳腺脓肿:是由于金葡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 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以初产妇为多,初期高烧, 寒战,乳房红肿,疼痛,炎症多发生于外下象限,形成硬 结,有压痛,短期内液化形成脓肿,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 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 声像图特点:一般边界不规则,模糊不清,但回声增强, 内部回声多数增强,分布不均匀,形成不均质的团块,如 形成脓肿时,内部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边界厚而不光滑, 时间较长者有纤维增殖,可形成强回声团与无回声区镶嵌 样改变。
精选课件ppt
28
临床常见体征为弥散均 匀的乳腺组织增厚,增厚区于 周围腺体分界不清,增厚的组织质地坚韧,增厚明显 时形成肿块,可发生单乳或双乳,多靠周边。 乳腺增生症声像图特征:双侧乳腺对称性增厚,腺体 层结构紊乱,回声弥漫性增强,分布不均匀,呈条状 或斑片状改变。当形成囊性扩张时,乳腺内可见大小 不等的约0.2-0.5cm结节状低回声或囊肿,有人称“豹 皮性改变”。乳腺增生的另一特点是触诊可及结节, 但声像图上相应部位见不到结节。
精选课件ppt
20
精选课件ppt
21
精选课件ppt
22
四 乳腺疾病 1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乳腺主 质(腺叶及导管)和间质(脂肪及结缔组织)不 同程度地增生与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 和形态上的异常。常可形成可触及的肿块,既非 肿瘤,也非炎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 楚,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和精神因素有关。多数 观点认为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并无直接联系,它 只是乳腺癌多种危险因素之一。
精选课件ppt
15

乳腺超声诊断培训课件

乳腺超声诊断培训课件
• 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可单侧或双侧发病。 • 病因是雌激素分泌不平衡,刺激乳腺组织增生所致。 • 病理上可分为腺性增生、囊性增生及纤维性小叶增生。 • 多见30—50岁妇女,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伴
与月经周期有关的乳腺胀痛。双侧乳房可先后发生多 个大小不等结节,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但与皮
肤和胸大肌不粘连。
多有衰减 有 触诊边界大,超声小
有,特别是周边的血流 丰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乳腺增生病
1.临床表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乳腺增生症以乳腺实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为主要表 现。
1.皮肤,为一增强的弧形光带,厚约0.5~3mm, 边界整齐,光滑。
2.皮下脂肪层及浅筋膜浅层:浅筋膜浅层较薄, 不能显示。脂肪层呈弱回声,其境界不清,厚 薄不一致,有时可见悬吊韧带。
3.腺体层:腺叶呈中等强度的光点,或光斑,导 管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光环,内为暗区1~2mm, 排列不整齐,但大小相似。
4.乳腺后脂肪及浅筋膜深层
5.胸大肌、胸小肌:为均匀低回声区。
6.胸壁、肋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乳腺超声解剖
• 乳腺的基底部位于前胸壁锁骨中线2~5肋 间,覆盖胸大肌,成年女性的乳房呈半圆形, 中央有乳头突起,其周围为乳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1
图3 乳腺腺病伴囊肿形成 • 典型囊肿(箭头及游标)的超声表现为:无回
声,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
• 囊肿数目可为多发或单发,大小不等
-
32
乳腺纤维腺瘤
•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 超声特点
– 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 – 边界清晰 – CDFI:内部可显示血流或周边见少许血
流信号,分布规则
-
33
乳腺纤维腺瘤
•肿块的形状
圆形或椭圆形 大部分为良性种瘤
不规则状
几乎为恶性肿瘤
叶状
大叶状 良性肿瘤
微小叶状 常为恶性种瘤
分叶数目太多应归为BI-RADS4
-
10
纤维腺瘤:分叶状、成角畸形
浸润性导管癌:形态不规则 边缘见多个小分叶
-
11
纵横比
纵横比大于1时可能为恶性
纤维腺瘤 长轴平行于腺体方向生长
浸润性导管癌
纵向浸润性生长(纵/横﹥1)
纤维瘤
衰减
纤维瘤钙化
无变化

衰减

-
19
有的不是恶性肿瘤,也会看到后方衰减 如库伯韧带、癍痕、钙化 纤维化组织、异物等
浸润性导管癌 后方增强
库伯韧带后方的回声衰减 纤维瘤钙化 后方衰减
-
20
钙化点
常为恶性种瘤的特征之一
较小时后无声影,较大的钙化点可有声影 恶性钙化:
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 细线状、分支状 5个以上是成簇状、节段性或楔形分布
微小钙化在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分布是不同的 多见于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钙化
簇状钙化
-
22
乳腺内密集点状钙化 恶性钙化
-
23
良性钙化: 杆状(导管扩张) 爆米花样(纤维腺瘤) 蛋壳样(如囊肿) 散在分布
-
24
纤维腺瘤 大钙化
-
25
导管扩张
轻度均匀扩张 扩张伴局限性占位 导管内结构紊乱
• 毛刺和强回声晕往往并存,多见于恶性肿瘤
-
29
乳腺癌
• 左图:肿块内砂粒状小钙化(箭头) • 右图:显示肿块内不规则液性暗区
-
30
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 左图:乳腺癌患者在患侧腋窝可见肿大的淋巴 结(游标),该淋巴结皮质明显增厚
• 右图:淋巴门结构偏心(星号) ,CDFI:血流 偏心分布(正常淋巴结内血流分布为对称性)
• 右图:CDFI:实性部分内可显示血流信号
-
36
导管内乳头状瘤
-
37
急性乳腺炎
• 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以初产妇为多 • 可出现高热、寒战、患侧乳腺红肿、疼痛。局部有压
痛。白细胞可明显增高 • 超声表现
– 炎性肿块处可见低回声,边界不清,肿块内部回声 不均
– 脓肿形成时,内部出现不均质的无回声区,探头加 压时,可见液体流动,对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
-
7
典型乳腺癌病例
• 女 年龄46 • 病史摘要: 发现右侧乳房肿块1周 • 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及1肿块,约2 cm大小,质硬,活动度差。
-
8
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特点
乳腺癌的二维直接征象有以下 8种: ➢ (1)超声测量的肿块大小与临床触诊所及肿块大小的比
值<1。 ➢ (2)肿块形态不规则,部分肿块纵横径比值>1 。 ➢ (3)大部分肿块边缘毛糙,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
长速度不完全一致面形成的边缘改变。
-
14
边缘不清楚且不规则 角状边缘或针状突出
恶性肿瘤的概率相当高
-
15
边缘表面为细薄的高回声
常见于囊肿或纤维腺瘤 但该“包膜”回声只看两个切面是不够的,应仔细评 估其完整性
-
16
内部回声
囊肿 无回声
乳腺癌
低回声
积乳囊肿
脂肪瘤
等回声
-
高回声
17
内部回声分布形态
-
34
导管内乳头状瘤
• 多发生于乳晕下的较大输乳管内 • 无痛性血性溢液为主要症状,部分病人在乳晕下可扪及肿
块,质软,可活动 • 超声表现
– 乳晕下导管扩张,部分呈囊状 – 内可见中强回声的实性成份(箭头) – CDFI:实性部分内可显示血流信号
-
35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 左图:导管扩张囊状,内见中强回声的实性成 份(箭头)
后二者往往是肿瘤的直接征象 导管均匀扩张则是间接征象 前二者往往是非特异性表现 导管内结构紊乱与导管内癌有相关性
-
26
哺乳期乳导管 均匀扩张
-
27
乳腺癌(间接征象)
❖ 左图:显示肿块向乳腺前方发展 ❖ 右图:皮肤增厚、水肿,皮下淋巴管扩张
-
28
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
• 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周边可见厚薄不均的强 回声晕环绕(空心箭头),边缘可见细线状毛刺突出 于肿物 (细箭头),后方回声衰减(虚线)
乳腺超声
-
1
-
2
皮肤 皮下组织
腺体层 腺体后 组织 胸大肌
正常乳腺超声图像
-
3
正常乳腺的组织结构
导管小叶 结构 导管
-
4
纤维腺瘤
脂肪瘤
乳腺良性肿瘤
纤维瘤
-
5
乳腺癌
恶性肿瘤
-
乳腺癌
乳腺癌
6
典型乳腺癌病例
性别女 年龄62 病史摘要:发现右乳肿块1周 体检:神情,心肺无殊,腹平软,无压痛,右乳外下象限可及1肿块,约3*2cm
-
12
肿块的边缘
清楚的、平滑的、不清楚的、微小叶状 不规则的、锯齿状的、角状边缘或针状突出
描述时可用两种形容词表示 (1)不清楚且不规则的 (2)不清楚但是平滑的 (3)清楚但是不规则的 (4)清楚且平滑的
-
13
边缘毛刺及恶性环
❖ 恶性肿瘤毛刺:乃癌灶扩散所致,故 大致可分为癌床带、炎性细胞浸润带 和结缔组织增生带,由三个带构成一 个根部粗、尖端细的齿状致密影;小 分叶状边缘改变是指边界较清、但有 超过3个 的连续小分叶,有时仅在肿 瘤的某一部位可见,这是由于肿瘤生
足状毛刺少部分肿块边界较清,呈小分叶状边缘改变。 ➢ (4)肿块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组织出血、坏死
或发生囊性变时可出现无回声区。 ➢ (5)微钙化灶:呈砂粒状或簇状分布。 ➢ (6)肿块后方回声可表现为衰减、不衰减、增强及侧方
声影等几种形式 ➢ (7)局部腺体增厚、结构紊乱。
-
9
病变的描述内容和规范用语
-
38
急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 脓肿范围(箭头),局部皮肤明显增厚(星号)
-
39
双乳导管扩张 右乳伴炎性改变
-
40
形状 边界 内部回声 钙化灶 后方回声 侧方声影 纵横比 淋巴结受累 血供 动脉频谱
均匀的、非均匀的 良性肿瘤 均匀的 恶性肿瘤 不均匀的低回声
肿块形状随着压力而改变 内部回声形态受到压力表现为更加均匀很可能 为良性 但不随压力而形状改变的肿瘤不能断言为恶性
-
18
后方表现
衰减、增强、无变化
双侧侧方声影常为良性肿瘤 衰减或单侧侧方较宽声影可能为恶性肿瘤 若为增强不能判读良恶性
侧方声影(双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