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简介及贡献

合集下载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69年~198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每年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世界各国有突出贡献的经济学家,其经费由瑞典中央银行资助,它的全称是“纪念诺贝尔瑞典央行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从1969~2006年,共有58位经济学家获奖。

1969年:詹恩·丁伯根(JanTinbergen,l903~ ),出生于荷兰。

1932年获荷兰莱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33~1937年在鹿特丹埃拉斯穆斯大学任教;1945~1955年任海牙中央计划局局长。

主要著作有:《经济计量学》、《经济政策论》、《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等。

其获奖的原因在于对经济计量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把经济学发展为数学的和定量的科学的先行者,最先提出旨在检验各种资产阶级经济周期理论的经济计量模型。

拉格纳·弗瑞希(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出生于挪威。

1919年毕业于奥斯陆大学经济系;后留学法、英,德、美等国;1926年获奥斯陆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31~1965年在奥斯陆大学任教;与他人合作创办了经济计量学会和《经济计量学》杂志,曾任经济计量学会会长。

主要著作有:《衡量边际效用的新方法》,《运用完全回归体系的统计合流分析》、《动态经济学中的扩散问题和冲击问题》等。

他获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全面推进了经济研究的数量方法;运用和发展了动态模型去分析经济过程。

1970年: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1915~ )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

1935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6年和1941年先后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40年起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41~1943年任美国全国资源计划局顾问;1945年任战时生产局顾问;1951年任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61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65~1968年任国际经济学会会长。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汇总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汇总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经济学界的最高荣誉。

本文收集了自开始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1969年至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可以在需要时进行查阅和学习。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

在劳动力市场上许多公司也发现会有许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业人员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们的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也就是市场合理产出,他们的工作也就是意味着雇佣工人要更加合理,在招聘人员和需求工作应该提供合理的机制。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森威廉森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著名学者。

他的研究表明,市场和诸如公司等层级组织代表着不同的治理结构,在解决利益冲突方面采取不同的方法。

艾利诺·奥斯特罗姆奥斯特罗姆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她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上的分析”获奖。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这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因为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而共同分享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贡献及主要学术思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贡献及主要学术思想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1912~2006)生平简介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国人,1912年7月31日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移民的家庭。

1932年获得罗特格斯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8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从1962年起为该校保罗·斯诺登·罗素讲座功勋教授,1977年退休后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弗里德曼几乎一直在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他还在其他很多著名大学讲过学,在美国财政部等政府机构任过职,1969~1971年当过尼克松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委员。

弗里德曼1967年任美国经济学学会会长,1970~1972年任蒙特·配勒林学会会长。

他还是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员,获得很多著名大学授予的名誉学位。

1980年曾来中国访问,受到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

2006年11月16日,弗里德曼在旧金山病逝,享年94岁。

弗里德曼的著述很多,他的最主要著作有:《实证经济学论文集》、《资本主义与自由》、《通货膨胀:原因与后果》、《货币最优数量和其他论文》、《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自由选择》(与他的夫人罗丝·弗里德曼合著)。

由于弗里德曼在“消费的分析和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里德曼领导的货币主义学派对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被称为“20世纪经济学的智慧巨匠之一”。

主要学术思想弗里德曼的理论体系相当完整,涉及的范围很广,各个部分相互渗透,联成一体。

他对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既表明了他的哲学思想,又成了他的经济理论得以存在的保证。

他对货币理论的研究不仅是他的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也是借助他在其他领域里的研究成果如消费函数理论的实例。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及简介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及简介

1996 詹姆斯·莫里斯1936年生于英国 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威廉·维克瑞1914-1996,生于美国 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5 罗伯特·卢卡斯1937年生于美国 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托马斯·谢林现年84岁,美国公民。他1951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学院教学长达20年,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并获得退休名誉教授的称号。之后他还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和经济系担任教授,并获得退休名誉教授称号。他教授的课程除包括经济学理论外,还涉及外交、国家安全、核战略以及军控等多方面。 谢林重要的理论著作包括《冲突战略》、《武器与影响》等,其中前者是相关领域中最具有开创性的理论著作之一。他的理论和思想不仅运用在经济学分析中,在外交、军事领域也深有影响。
1994 约翰·纳什1928年生于美国 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德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约翰·海萨尼1920年生于美国
莱因哈德·泽尔腾1930年生于德国
1993 道格拉斯·诺斯1920年生于美国 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1990 默顿·米勒1923-2000,生于美国 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哈里·马科维茨1927年生于美国
威廉·夏普1934年生于美国
1989 特里夫·哈维默1911年生于挪威 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
1988 莫里斯·阿莱斯1911年生于法国 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一、简介二、詹姆斯•莫里斯詹姆斯•莫里斯,1936年生于苏格兰的明尼加夫,与亚当•斯密是同乡,激励理论的奠基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诱因理论研究上有举足轻重的贡献,获颁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957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63年取得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曾任教剑桥大学,也曾到MIT任客座教授。

1969年,年仅33岁就被正式聘为牛津大学的教授,从1969年起到1995年一直从教于牛津,任该校埃奇沃思讲座经济学教授,Nuffield 学院院士,他还曾担任过国际计量经济学会会长、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等职,是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晨兴书院院长。

[1]莫理斯的研究指出,雇员会因应缴交税款的金额而厘订自己应付出多少劳动力,但政府却无从得知个别市民的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如何计算出最适当的入息税率。

他认为,此时若推行高税率会打击雇员勤奋工作的意欲,反之低税率就会导致政府出现财赤。

莫理斯爵士开创了著名的最适当入息税理论,订出一个既考虑到政府只掌握有限资料的限制,同时又能平衡效率及公平原则的理论。

莫理斯另一项杰出的贡献是有关「道德风险」的研究。

举例来说,全面的保险会令投保者降低保护自己预防风险的意欲,因而降低保险公司的利润。

莫理斯爵士提出了一个机制,能诱使客户诚实地披露私人资料。

在其设计的机制下,保险公司能设计出相应的合约条款,鼓励其保险经纪配合公司要赚取最大利润的方针。

莫理斯的研究,为近代有关复杂信息与诱因问题的分析奠下基础,其理论亦可应用于很多其它相类问题上。

三、威廉•维克里主要学术贡献:经济理论研究;赋税研究;拍卖问题的研究维克里教授获得诺贝尔奖,主要因为他的两项研究奠定了资讯经济学的基础。

一是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对所得税的研究,另一则是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对投标与喊价的研究。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

诺贝尔奖最初的五大奖项是物理学奖、化学奖、医学或生理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而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相同,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

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969年第一次颁发,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201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Eugene F. Fama)、拉尔斯·皮特·汉森(Lars Peter Hansen )和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获得,以“表彰他们在资产价格经验分析方面的贡献”,他们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约合753万元)奖金。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回顾(1969-2013):1969年简·丁伯根(荷兰)、拉格纳·弗里希(挪威)贡献: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

拉格纳·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简·丁伯根是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1970年保罗·安·萨默尔森(美国)贡献: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71年西蒙·库兹列茨(美国)贡献: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2年约翰·希克斯(英国)、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美国)贡献: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1973年华西里·列昂惕夫(前苏联)贡献: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1974年弗·冯·哈耶克(澳大利亚)、纲纳·缪达尔(瑞典)贡献: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九)】1996年化学奖,医学及生理学奖和经济学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九)】1996年化学奖,医学及生理学奖和经济学奖

威廉·维克瑞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rey,1914-1996)。

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6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威廉·维克瑞与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莫里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信息下对激励经济理论作出的奠基性贡献”。

不幸的是,维克瑞教授在得奖三天之后,在前去开会的途中去世。

生平履历社会职位1914年,维克瑞生于加拿大1935年获耶鲁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3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起,维克瑞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

1947年又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64——1967年,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主任,在此期间曾任纽约市城市经济协会会长1967年成为加利福尼亚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与经济计量学会会员1971年出任澳大利亚纳施大学客座讲师1973年出任美国经济研究局局长1974年,他出任联合国发展规划预测和政策中心财政顾问,并成为美国文理研究院研究员。

1979年获芝加哥大学人文学博士1996年去世前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麦克维卡讲座政治经济学教授。

学术著作《累进税制议程》(1947);《微观静态学》(1964);《突变论和宏观经济学》(1964);《公共经济学》(1994)。

学术贡献20世纪40年代末《累进税制议程》40年代末,他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特别是在最优税制结构研究领域成绩斐然,渐渐脱颖而出,成为财政方面的权威性人物。

其在1949年出版的《累进税制议程》一书成为研究财政与赋税问题的经典之作。

维克瑞学识渊博,善于思考,具有敏锐的嗅觉,以理论的实践性闻名于经济学界。

他不仅在赋税、交通、公威廉·维克瑞用事业、定价等方面成就突出,而且因其对激励经济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而闻名威廉·维克瑞于世。

他早年著作中有关激励问题的深刻思想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重新获得经济学界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领域的发展。

(完整word)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获奖原因

(完整word)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获奖原因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获奖原因(1969~2011)1969。

1。

31)1903。

4.12~1994.6.9),因发展和应用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而共同获得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0因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71因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2年~1989.5。

20)和经济学家。

8.23~)因“在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上的贡献”而共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3。

5~1999.2.5)因在投入产出方法及其应用上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4年。

6~1987。

5。

17);新自由主。

8~1992.3.23).因对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的研究以及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互相依赖性的敏锐分析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5(1912.1。

19~1986.4.7斯(1910.8。

28~1985。

2.26)。

他们因在资源的最优配置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6年,。

31~2006。

11。

16)。

因在消费分析、货币史、货币理论以及稳定性政策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77年,1899。

4。

23~1979.8.31907.6。

23~1995.12.22)。

因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资本流动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8。

15~2001.2.9)。

1979年, 。

4。

30~1998。

2.26)。

1.23~1991。

6.15)。

因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特别是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80)因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模型,并将这些模型应用于经济波动、经济政策的分析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811918.3.5~2002.3.11)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成就(1969-2008)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成就(1969-2008)
1975年 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和佳林?库普曼斯(TJALLING C. KOOPMANS)前者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后者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他们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
1976年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在消费理论、货币历史和理论以及对经济稳定政策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7年 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和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前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后者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1998年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2003年 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和克莱夫?格兰杰(Briton Clive WJ Granger)
发明了处理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两个关键特性的统计方法:时间变化的变更率和非平稳性。
2004年 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获奖理由:在动态宏观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研究工作解释了经济政策和技术的变化是如何驱动商业循环的。
1999年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分析以及对最佳货币区域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
2000年 詹姆斯? 赫克曼( James J. Heckman)丹尼尔? 麦克法登 ( DANIEL L. McFADDEN)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詹姆斯-赫克曼对分析选择性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发展和贡献,丹尼尔-麦克法登对分析离散选择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发展和贡献。”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简介(至2006年)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简介(至2006年)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简介(至2006年)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1936年生于英国 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威廉·维克瑞1914-1996,生于美国 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1944年生于美国纽约,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

197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迈伦·斯科尔斯1941年-1961年获McMasler大学工程学学士学位、芝加哥MBA学位1969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1933年生于印度桑蒂克尼坦曾就读于加尔各答大学、剑桥大学。

1959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德尔1932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顿,曾就读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伦敦经济学院1956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进行了分析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 赫克曼1944 年生于美国芝加哥,曾就读于科罗拉多学院。

1971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

现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

丹尼尔-L-麦克法登1937 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的瑞雷,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

1962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

现为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

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于个体和家庭行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 )生于194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斯宾塞(A. Michael Spence )生于1943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斯蒂格利兹(Joseph E. Stiglitz )生于1943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石。

盘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盘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盘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69-2017)【2017年经济学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行为金融学奠基者,芝加哥大学教授,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塞勒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与决策心理学。

在行为金融学方面,塞勒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

【2016年经济学诺奖得主哈特】Oliver Simon Arcy Hart,美国经济学家,他关注契约理论、企业理论、公司金融和法律经济学等研究领域,是合同理论、现代厂商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的创立者之一。

专著《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是其代表作,书中他进一步发展了产权理论,提出了“不完全合同”理论。

【2016年经济学诺奖得主霍姆斯特罗姆】霍姆斯特罗姆现任麻省理工学院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教授,是一位知名的微观经济学家,他最知名研究领域为契约和激励理论,特别是将相关理论用于公司,企业治理及金融危机期间流动性问题的研究。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安格斯·迪顿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主要观点是: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无效。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梯若尔】让·梯若尔(JeanTirole)教授,1953年8月9日出生于法国,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84年至今担任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杂志副主编。

因为他在“市场力量及管制”的分析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被授予诺贝尔奖。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尤金·法马、拉尔斯·彼得·汉森和罗伯特·席勒】他们因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取得显著成就而获此殊荣。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尔文·罗斯及罗伊德·沙普利】阿尔文·罗斯及罗伊德·沙普利因在稳定配置理论及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出的贡献而获奖。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主要成就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主要成就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主要成就∙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奥利弗·威廉姆森两人因在经济治理领域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奥斯特罗姆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诞生以来首位女性获奖者。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保罗·克鲁格曼美国学者、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地域所作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赫维茨、马斯金与罗杰·B.迈尔森因奠定机制设计理论基础而分享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埃德蒙·费尔普斯菲尔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

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奥曼与托马斯·谢林通过博弈论分析促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芬恩·基德兰德与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因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共同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恩格尔与莱夫·格兰杰他们分别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发∙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丹尼尔·卡恩曼和弗农·史密斯丹尼尔·卡纳曼是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阿克尔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石。

他们的理论迅速得到了应用,从传统的农业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丹尼尔-L-麦克法登和詹姆斯-J-赫克曼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于个体和家庭行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蒙代尔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资料一览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资料一览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资料一览(lihaim 整理2012.7)年度照片简介获奖缘由2011Thomas Sargent 萨金特194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

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71年至1987年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1991年至1998年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2003年任教于纽约大学至今。

因对“宏观经济因果关系上的实验法研究”上所做出的贡献而获奖。

他们解决诸如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如何受临时利率增长或减税的影响问题上研究出了方法。

Christopher Sims 西姆斯1942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1968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4-1990年任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

1990年以来,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经济学教授。

2010Peter A. Diamond 戴蒙德美国经济学家。

1940年生,196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教学生涯。

自1966年起至今,戴蒙德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2002至2003年,戴蒙德被推选为美国经济协会主席。

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进一步分析。

三人的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包括“为何在存在很多职位空缺的时候,仍有众多人失业”。

三人建立的经济模型还有助于人们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

Dale T. Mortensen 莫特森1939年出生于美国。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维拉马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现任职于美国西北大学。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皮萨里德斯1948年出生在塞浦路斯,拥有塞浦路斯与英国双重国籍。

现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1973年获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76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此后留校任职至今。

现任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教授。

2009Elinor Ostrom奥斯特罗姆(1933-2012)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及学术成就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及学术成就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及学术成就1969年:简•丁伯根和拉格纳•弗里希。

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

简•丁伯根是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丁伯根创建的模型包括与凯恩斯学派相一致的收入形成和消费支出方程式。

模型中的消费是一个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并把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作为经济活动总水平的主要因素。

他的模型还包括出口与进口,将货币流量分为价格和数量,并将滞后计入一些方程式中。

简·丁伯根教授主要从事于把统计应用于动态经济理论。

他在这个领域中的伟大先驱著作是美国周期波动的经济讲师研究。

这次杰出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设法定量地明确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便检验现有许多商业循环学说的解释价值。

丁伯根建立了一个涉及约50个方程的经济计量系统,并且藉助统计分析测定反应系数和" 前导及滞后"。

他的若干结论引起很大注意,而且仍然是辩论的题目。

简·丁伯根教授在计量学方面的先驱著作对以后方法论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拉格纳•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他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

他首先提出了经济计量学的定义,并第一个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波动,首创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数学模型,最早把导致经济波动的因素区分为扩散作用和冲击作用两大类,将两者结合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为当代经济周期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1895年生于奥斯陆,是数理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主要致力于长期经济政策和计划,特别是关于发展中国家问题。

弗里希教授发展了经济规划的决策模型,设计了设法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数学规划方法。

他首先提出了经济计量学的定义,并第一个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波动,首创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数学模型,最早把导致经济波动的因素区分为扩散作用和冲击作用两大类,将两者结合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为当代经济周期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在把经济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应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也做出了许多贡献。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西蒙・库兹列茨 他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 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 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 大贡献。
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保罗・安・萨默尔森 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 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 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 的全部领域。
/fortune/2009-12/24/content_12694024.htm(第 4/4 页)[2010-3-1 17:15:19]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詹姆斯・米德与戈特哈德・俄林 他们共同对国际贸易理论 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 性研究。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米尔顿・弗里德曼 康托罗为奇创立享誉全球的 弗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 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 说。 线形规划要点,对资源最优 分配理论做出贡献。美国人 库普曼斯将数理统计学成功 运用于经济计量学,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贡献。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弗・冯・哈耶克和纲纳・缪达尔 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 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 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 的互相依赖。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简・丁伯根和拉格纳・弗里希 简・丁伯根是经济计量学模 式建造者之父。拉格纳・弗 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 人,他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 析经济进程。 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华西里・列昂惕夫 他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 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 中得到运用。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和约翰・希克斯 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 论和福利理论。 列奥尼德・康托罗为奇和佳林・库普曼斯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詹姆斯・米尔利斯和威廉・维克瑞 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 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 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 理论的论述;后者在信息经 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资料eee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资料eee

1996~201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资料1996年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英国人(1936- )主要贡献: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的论述莫理斯爵士开创了著名的最适当入息税理论,订出一个既考虑到政府只掌握有限资料的限制,同时又能平衡效率及公平原则的理论。

莫理斯爵士另一项杰出的贡献是有关「道德风险」的研究。

莫理斯爵士提出了一个机制,能诱使客户诚实地披露私人资料。

在其设计的机制下,保险公司能设计出相应的合约条款,鼓励其保险经纪配合公司要赚取最大利润的方针。

莫理斯爵士的研究,为近代有关复杂信息与诱因问题的分析奠下基础,其理论亦可应用于很多其它相类问题上。

代表作品:《关于福利经济学、信息和不确定性的笔记》、《道德风险理论与不可观测行为》、《组织内激励和权威的最优结构》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REY)美国人(1914-1996)主要贡献:维克里教授的两项研究奠定了资讯经济学的基础。

一是他对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对所得税的研究,另一则是他对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对投标与喊价的研究。

而对于投标与喊价的研究可以说是维克里最重要的学术贡献。

代表作品:《累进税制议程》、《微观静态学》(1964)、《突变论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1997年罗伯特·默顿(ROBERT C. MERTON)美国人(1944- )主要贡献:他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默顿在期权定价理论和金融工程学上的研究成果极大的促进了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繁荣。

代表作品:《使效用最大化的完整的认股权定价模型》、《对长期最优投资决策的对数正态估计的谬误》、《连续模型中的最优消费与证券组合原则》、《时间点的资产定价模型》、《公司债的定价:利率的风险结构》、《标的股票的收益非连续时的期权定价》1990年的《连续期金融》、《金融工程:金融创新的应用研究》、《全球金融系统:功能展望》、《金融学》等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美国人(1941- )主要成就:斯科尔斯与已故的经济学家费西尔·布莱克曾于1973年发表《期权定价和公司债务》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们给出了期权定价公式,即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九)】1996年化学奖,医学及生理学奖和经济学奖1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九)】1996年化学奖,医学及生理学奖和经济学奖1

化学奖美国科学家柯尔、斯莫利、英国科学家克罗托因因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斯莫利(R.E.Smalley)1943~2005美国奖项:化学奖获奖时间:1996年获奖理由:发现碳元素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又称“富勒烯”“巴基球”)被称为"纳米技术之父"的斯莫利生前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莱斯大学的一名化学教授,他和其他科学家共同发现了碳60分子,也称为"巴基球"。

有关碳60的伟大发现奠定了斯莫利在纳米技术领域内的先驱地位,同时也为他赢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斯莫利也是纳米技术领域最杰出的代言人之一,在他的努力和帮助下,美国国会批准并创建了国家纳米技术研究所。

曾任美国莱斯大学纳米科学和技术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他主要从事超声速流激光光谱研究。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斯莫利成为纳米技术领域的坚定支持者,期待以纳米技术的发展来解决类似能源那样的全球性问题。

1999年,斯莫利在美国众议院关于《国家纳米技术促进计划》的听证会上说,“这些小小的纳米级家族成员,以及将它们组装并加以控制的技术——纳米技术,将使我们的产业和生活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1985年理查德·斯莫利与同事罗伯特·柯尔以及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教授哈罗德·克罗托发现碳的球状结构,三人同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这种名为“富勒氏”结构的碳元素新结构,其原子以6种晶体形式排列在封闭的框架中。

因其形状如同小球,这种结构的碳又被称为“布基球”。

他们的这一发现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对宇宙化学、超导、材料化学和材料物理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斯莫利成为纳米技术领域的坚定支持者,期待以纳米技术的发展来解决类似能源那样的全球性问题。

1999年,斯莫利在美国众议院关于《国家纳米技术促进计划》的听证会上说,“这些小小的纳米级家族成员,以及将它们组装并加以控制的技术——纳米技术,将使我们的产业和生活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简介及贡献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简介及贡献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上)维克里(1914~1996)生平简介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美国人,1914年6月21日出生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193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4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从1945年起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64~1967年任该校经济系系主任。

并于1973~1977年任国家经济研究局局长。

1982年从哥伦比亚大学退休。

1992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维克里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却从不关心货币的价值,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薪水是多少,他曾建议克林顿政府不要去管高达5亿美元的国债。

维克里学识渊博,善于思考,以理论的实践性闻名于世界经济学界。

他的主要论著有:《以对风险的反映来测度边际效用》、《累进问题》、《反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投标》。

1996年,威廉·维克里因“在不对称信息下激励经济理论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维克里以82岁高龄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崇高荣誉,是自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以来获奖年龄最大的经济学家。

由于他年事已高,经不起新闻媒体和亲朋好友等各种应酬的折腾和过分激动,在获奖三天后去开会的途中去世,从而也成为自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以来唯一无法出席颁奖典礼的经济学家。

主要学术思想维克里第一个最富于创造性的成果,是他对税制结构方面的研究。

维克里研究税制结构的最终目的,是要设计一种最优的税收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要能够对多少年来难以平衡处理的竞争性目标———公平与效率予以最优处理。

他认为如果只考虑公平而不同时考虑调动积极性,收税人员就会从富人那里收取税金,将其中一部分再分配给穷人,一直到将富人的税收提高到他们认为公平的水平,最后使人们的税后收入大体相等。

在这样一种税收体制下,显然不能激励人们发挥自己潜在的劳动生产能力,而是促使人们隐瞒他们的实际能力。

因为具有更高的生产率的工人能够挣得更多的收入,但他们各自努力所获得的更高收入会被更高的税率所征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上)维克里(1914~1996)生平简介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美国人,1914年6月21日出生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193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4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从1945年起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64~1967年任该校经济系系主任。

并于1973~1977年任国家经济研究局局长。

1982年从哥伦比亚大学退休。

1992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维克里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却从不关心货币的价值,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薪水是多少,他曾建议克林顿政府不要去管高达5亿美元的国债。

维克里学识渊博,善于思考,以理论的实践性闻名于世界经济学界。

他的主要论著有:《以对风险的反映来测度边际效用》、《累进问题》、《反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投标》。

1996年,威廉·维克里因“在不对称信息下激励经济理论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维克里以82岁高龄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崇高荣誉,是自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以来获奖年龄最大的经济学家。

由于他年事已高,经不起新闻媒体和亲朋好友等各种应酬的折腾和过分激动,在获奖三天后去开会的途中去世,从而也成为自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以来唯一无法出席颁奖典礼的经济学家。

主要学术思想维克里第一个最富于创造性的成果,是他对税制结构方面的研究。

维克里研究税制结构的最终目的,是要设计一种最优的税收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要能够对多少年来难以平衡处理的竞争性目标———公平与效率予以最优处理。

他认为如果只考虑公平而不同时考虑调动积极性,收税人员就会从富人那里收取税金,将其中一部分再分配给穷人,一直到将富人的税收提高到他们认为公平的水平,最后使人们的税后收入大体相等。

在这样一种税收体制下,显然不能激励人们发挥自己潜在的劳动生产能力,而是促使人们隐瞒他们的实际能力。

因为具有更高的生产率的工人能够挣得更多的收入,但他们各自努力所获得的更高收入会被更高的税率所征收。

所以,在这样一个纯粹是追求公平的税收体系下,最具有生产效率的工人将不会十分卖力地工作。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维克里提出了21条改革美国所得税体系的建议。

他发明了“累积平均制”、“遗产权继承税制”,维克里还对消费税、公司税、政府债券的税收减免、土地价值税等方面有许多研究。

维克里的第二个理论贡献就是拍卖理论。

投标或喊价有着悠久的历史。

传统观点认为,如果交易者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那么,市场上产生的均衡结果将是一种无效率的状态。

在1961年发表的著名论文《反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投标》中,维克里却证明并非必定如此。

拍卖是一种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市场制度,它有一系列以市场参与者的出价为基础来决定资源配置和出清价格的明确规则。

市场是否有效率,就取决于这些规则是否符合激励相容的约束,能否有效地诱导自利的参与者主动说出他们真正愿意支付的价格。

根据维克里的观点,标准的拍卖分为四类:(1)英式拍卖:低价宣布后,任何递价一旦为拍卖商认可就成为立定递价,新的报价只有高于立定递价方被认可,递价终止后,拍卖物就以等于递价金额的价格拍板成交给最后与最高的递价竞买者。

(2)荷式拍卖:初始价格确定后,拍卖商递减喊价,直到有某位买者喊“我的”而接受这一价格为止。

(3)第一价格拍卖:即维克里所谓的“密封”或书面投票拍卖,其中最高价竞买者以等于全额投标出价的价格得到拍卖物。

(4)第二价格拍卖物:最高价竞买者以等于第二高竞买价的价格获得拍卖物。

1976年,维克里又把英式拍卖推进为累式拍卖,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拍卖与投标理论,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第一,首次研究了密封投标拍卖问题,分析了拍卖中的共谋现象,指出在公开递价英式拍卖中容易产生买者共谋现象,而在密封投标拍卖中,拍卖商与竞买者以及拍卖商之间具有共谋的可能。

第二,对市场激励机制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

强调市场规则(拍卖和密封投标竞争的规则等)的制定必然要受到激励一致性的约束,其中市场激励是从交易者的私人信息和交易者参加或不参加交易的选择自由中诱导出来的。

维克里对于投标的研究,其重要性不只局限于投标方面,因为投标方法解决的是,如何在信息不完整或其分配不对称下,最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问题,这开创了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先河。

维克里对投标与喊价的研究,带动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让我们更了解诸如保险市场、信用市场、厂商的内部组织、工资结构、租税制度、社会保险、政治机构等等问题。

(景普文)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下)米尔利斯(1936~)生平简介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A·Mirrlees),英国人,1936年7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的明尼加夫,与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是同乡。

14岁时他就对数学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兴趣,自学微积分。

1954年考入爱丁堡大学,1957年,获爱丁堡大学的数学和理学硕士学位,于1963年获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69年,年仅33岁的米尔利斯就被正式聘为牛津大学的教授。

1993年与他感情甚笃的夫人去世,为换个环境,1995年起担任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8、1970、1976年,他出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客座教授。

1982年被选为美国经济学学会的外籍荣誉会员,于1989~1992年荣任英国皇家经济学学会会长。

米尔利斯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为中国学子介绍“通往诺贝尔之路”。

米尔利斯预言中国经济增长在10至15年内将持续维持在10%左右。

米尔利斯的主要论著有:《最优所得税探讨》、《人口政策与税收的家庭规模》、《最优税理论》、《贫困危险与公众行为:福利国家的经济》等。

199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米尔利斯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里,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信息下对激励经济理论作出的奠基性贡献。

”主要学术思想1、“道德风险”与最优激励契约“道德风险”最早是在保险业中发现的一种现象:一个人购买保险之后就会产生一种依赖心理或思想上的麻痹,以至于反而降低了他防范风险发生的努力行动。

保险单实质上是一种契约或合同,它本身就可能改变对投保人的激励,从而改变保险公司赖以生存的概率。

承保人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计出一种精巧的保险契约,以诱使投保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选择实际上也最有利于承保人的行动。

当然,道德风险问题不限于保险业。

涉及到契约或合同的其他经济领域也存在本质上相同的问题,即如何处理激励相容约束的分析技术问题。

米尔利斯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使这一领域的分析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米尔利斯认为,在经济生活中,经济决策人获得的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也是非对称的。

并且,获得信息是要付成本的。

信息不完全会使经济均衡的性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影响到市场均衡的状态和经济效率。

信息不完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决策人对经济现实中存在着的事实缺乏了解。

第二,经济行为人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掩盖真实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

当经济行为人对经济变量掌握的信息量有差异,一部分经济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另一部分经济行为人信息不足时,就会导致信息非对称现象。

在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的经济环境中,如何解决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就成为经济学家们一个重大课题。

根据米尔利斯的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人无法观察代理人的行为,如努力程度的大小、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无,以及条件禀赋,如能力、风险大小、风险态度等。

代理人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降低努力水平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来达到自我效用的最大满足,甚至不惜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于是,道德风险问题就出现了。

一般来说,代理人不会采取委托人希望的行动。

为促使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投入更多的努力,一定的补偿机制是必须的;或为了诱使代理人透露更多的私人信息,必须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米尔利斯给出了一个激励机制模型。

为了避免代理人选择实际的低努力水平或机会主义行为,必须在代理人得到关于状况的信息之前采取行动,即事前提出警告或鼓励:如果产生低于某一限度将受到严惩;相反,如果产出达到某一限度会受到一定的奖赏。

事后委托人实践诺言。

这样,最优结果可以简单地通过对那些任务完成低于给定限度的代理人施加处罚来达到。

米尔利斯据此得出结论:一是若代理人是风险中性者,给他以某种稳定的货币报酬将提供有效的激励;二是如果代理人确信自己的偷懒行为将受到委托人的重罚,代理人就会选择更高的努力水平以避免惩罚。

在经济现实中,激励机制的设计成为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的难题之一。

一个经济社会的效率高低,关键在于能否设计一套适当的激励机制以诱导经济个体的正确行为,包括真实地透露其私人信息、选择更高的努力水平等。

如果设计某种机制或规则能够完成所希望的目标,导致一种资源分配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或某种意义上的公开,就称之为激励相容。

米尔利斯的主要贡献在于说明:如何设计出一种制度或契约,使之能产生出一种激励机制,让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者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能主动地吐露“真情”,从而实现有效率的交换。

正是他的贡献(当然也包括其他学者的一些贡献)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市场制度的认识,特别是对保险市场、信贷市场、拍卖市场、企业的内部组织、税收制度、社会保险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理解。

从而构成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2、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教训2009年11月15日下午,米尔利斯在南京大学作了一场题为《此次经济萧条及其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的演讲,在演讲中,米尔利斯分析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四点原因:一是房价虚高和股市神话的破灭;二是众多的金融衍生产品被高估,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三是政府政策鼓励银行过度信贷;四是银行的投资组合产品的失败。

鉴于这次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重大伤痛,米尔利斯总结了四条教训:一是目前的金融系统过于复杂,应该逐渐简单化,金融衍生品太多是不合适的;二是在挽救金融危机方面,不要过多期待银行利率所起的作用;三是政府应对失业率升降反应要更加快捷,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四是一旦出现危机,与其投资长期的、低回报率的项目,不如迅速在提高民众收入方面做出反应。

(景普文)1996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A·MIRRLEES)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因在非对称信息下对激励经济理论作出奠基性贡献而获奖。

/tjlj/zls/page/96.htm传略詹姆斯·米尔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936年7月5日生于苏格兰的明尼加夫。

米尔利斯1957年在爱丁堡大学获数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63-1968年在剑桥大学任教,其间曾任卡拉奇巴基斯坦经济开发研究所顾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