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分子间的作用力 课件

分子间的作用力 课件

• 【例2】 如图所示,为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图象,
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穷远处静止释放,
在分子力的作用下靠近甲.图中b点是引力最大处,d点是
分子靠得最近处,则乙分子速度最大处可能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 C
•解析 a点和c点处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乙分子的加速 度为零.从a点到c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 的作用力做正功,速度增加,从c点到d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故分子由a点到d点 是先加速再减速,所以在c点速度最大,故C正确.
•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F斥 减小得更快,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当r≥10r0(10-9m)时,F引和F斥都十分微弱,可认为分子间 无相互作用力(F=0).
•可见:分子力是短程力,分子间的距离超过分子直径的 10倍,即1 nm的数量级时,可以认为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________.
预习导学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引__力____
和_斥_力____.分子间实际表现出的作用力是引 力和斥力的__合_力____. 的引(2力)当与两斥个力分大子小间_相_的等__距_离__为,r此0时时,分分子子所所受受的 合用力力_的_为合_零_力__表_.现当为分__子斥__力间__的_距_;离当小分于子r0间时的,距作 离大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__引_力____.
二、分子动理论
1.内容:物体是由__大_量____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做_永__不_停_息_____的无规则运动,分子 之间存在着__引_力____和___斥_力__.

7.3 分子间的作用力(共17张PPT)

7.3 分子间的作用力(共17张PPT)

练习1、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r0为分子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CD)
A.两个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B.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C.两个分子间距离由较远逐渐减小到r0的过程中, 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为引力
D.两个分子间距离由极小逐渐增大到r0的过程中, 引力和斥力都同时减小
4.分子力与距离的关系: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都随分子间的距离r 的增大而减小,斥 力减得更快.
当 r=r0 时, F引=F斥,分子力F=0
当 r< r0 时, F引< F斥,对外表现的分
子力F为斥力.
当r>r0时, F引 >F斥,分子力F为引力. 当r>10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7.3 分子间的作用力
莒县二中物理组
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点击下图观看实验演示
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如:压 紧的铅块结合在一起,它们不易被拉 开).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如:固 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 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 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分子力.
小结:
•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它们都随距离r增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减小;
• 当r=r0 ( r0约为10-10m )时,分子力F为 零;
• 当r>r0时分子力F表现为引力;
• 当r<r0时分子力F表现为斥力.
练习3、有两个相距较远分子A和B,设A固 定不动,而逐渐向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
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分子力总是对B做正功
B.B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分子间的作用力 课件

分子间的作用力 课件
(2)当两个分子的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引力与斥力大小 _相__等__,此时分子所受的合力_为__零__;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 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_斥__力__;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 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_引__力__.
二、分子动理论 1.内容:物体是由_大__量__分__子__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无__规__ _则__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_引__力__和_斥__力__. 2.统计规律:由大量_偶__然__事__件__的整体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2)液体: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也很小,液体分子可以在平衡 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而且液体分子的平衡位置不是固定的, 因而液体虽然具有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形状. (3)气体: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彼此间的作用力极为微小, 可认为分子除了与其他分子或器壁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外,分子 力可忽略.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总 是充满整个容器.
分子间的作用力
【探究导引】 人们常说“破镜难重圆”,也就 是把镜子打碎之后很难再恢复原 样,请思考以下问题:
(1)在打碎之前,玻璃分子靠什么结合在一起? (2)打碎之后的玻璃片再靠在一起时,分子之间还有作用力 吗?
【要点整合】 1.分子力: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总是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而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分子力,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 (1)平衡位置:分子间距离r=r0时,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分子力为零.分子间距离等于r0(数量级为10-10 m)的位置.
统计规律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 【探究导引】 我们知道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为什么物体有固态、液态、 气态等不同物质形态呢?我们用力拉橡皮筋,为什么感到橡皮 筋有弹力呢?
【要点整合】 1.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偶然事件整体起作用的规律.统计规律 表现这些偶然事件整体和必然的联系,而个别事件的特征和偶 然联系已经不是重点了. 2.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 (1)当外力欲使物体拉伸时,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将表现 为引力,以抗拒外界对它的拉伸. (2)当外力欲使物体压缩时,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将表现 为斥力,以抗拒外界对它的压缩.

分子间的作用力 完整版课件

分子间的作用力 完整版课件
D
6.甲、乙两分子相距较远(分子力为零),固定甲、乙逐渐靠近甲,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 ) 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 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 D.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D
7.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打湿了的两张纸很难分开 B.磁铁吸引附近的小铁钉Zx x k C.用斧子劈柴,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柴劈开 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
AB
解析: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合力. F引和F斥都随r增大而减小.
2.有两个分子,设想它们之间相隔10倍直径以上的距离,逐渐被压缩到不能再靠近的距离,在这过程中,下面关于分子力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变小; B.分子间的斥力变小,引力变大; C.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都变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快; D.分子力从零逐渐变大到某一数值后,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
F引
F引
F斥
F斥
r>r0
(4)当r=10r0时,可以认为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和分子力都为0 所以,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F斥
F引
分子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距的变化关系图
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
正值表示F斥
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
负值表示F引
F
0
r
思考 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细线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图所示).如果你想使玻璃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量大的力向上拉细线.动手试一试,并解释为什么?
ACD
玻璃板离开水面后,可以看到玻璃板下表面上仍有水,说明玻璃板离开水时,水层发生断裂.
水分子发生分裂时,由于玻璃分子和水分子、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外力要要克服这些分子引力,造成外界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高二物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高二物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ks5u精品课件
• 3.当r>r0时, F引 >F斥,对外表现 的分子力F为引力.
• 4.当r>10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变 得十分微弱,可认为分子力F为零(如 气体分子间可认为作用力为零).
ks5u精品课件
四、引起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原因
•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由原子内带正电的原 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多地留住它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所做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不妨说,获奖者们正是一些幸运地留住了那个心智觉醒时刻的人。在那个时刻之后,他们没有停止提问和思考,终于找出了隐藏在事物中的某个或某些重大秘密。比如1986年物理学奖得主
宾尼希,在他小时候,由于父母不让他随便打电话,他就自己想办法,用两个罐头盒和一根紧绷的长绳子制作了一部土电话机。当孩子们能够用它在相邻房间清楚地通话时,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快乐。后来他因研制可以拍摄到原子结构的光栅隧道显微镜而得奖,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

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
分子力做功.

D.乙先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
乙做正功.
ks5u精品课件
解析:
• 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 当乙分子从无穷近逐渐向甲集近过程中.
• 当甲、乙两分子间距大于r0时,分子间作用力 对乙做正功;
习以为常的世界,他们提出了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有想到也回答不了的问题。和好奇心一起,还有想象力和理解力,荣誉感和自尊心,心灵的快乐和痛苦,总之,人类精神的一切高贵禀赋也先后觉醒了。假如每个孩子生命中的这个时刻在日后都能延续下去,成为真正的起点,人类会拥有多
少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啊!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心智的惰性、教育的愚昧、功利的驱迫、生活的磨难等原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儿童时代的这个时刻仿佛注定只是昙花一现,然后不留痕迹地消失了。但是,趁现在的孩子们正拥有着这个时刻,我们能否帮助他们尽可能

分子间的作用力 课件

分子间的作用力 课件

【探究归纳】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在 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单个分子的热运动是无规则的,大量分子的热运动受统计规 律的支配。
【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C.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引 力的宏观表现 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 观表现
(2)从微观角度 分子间虽然有空隙,但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 体,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虽然分子间有引力,但分子间 又有空隙,没有紧紧地吸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斥力。
3.利用“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图作出一个分子所受 另一个分子的斥力与引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象,结 合弹簧小球模型和下表,试分析分子力是如何随分子间距离的 变化而变化的。 提示: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2.统计规律:由大量偶然事件的_整__体__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1)微观方面:单个分子的运动是_无__规__则__(选填“有规则”或 “无规则”)的,具有偶然性。 (2)宏观方面:大量分子的运动表现出_规__律__性__,受_统__计__规__律__的 支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究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
1.观察“清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实验,会看到什么现
象?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提示:会看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 小,说明了液体分子间有空隙。
点拨:实验时滴几滴红 墨水,并上下颠倒几次 玻璃管,以便于观察,
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2.如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说明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 的引力和斥力? 提示:(1)从宏观角度 物体在被拉伸时需要一定的外力,这表明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 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要使物体被拉伸,一定需要有 外力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同样,物体在被压缩时也需要一 定的外力,这表明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 力。因此,要使物体被压缩,一定需要有外力来克服分子之间 的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完整版课件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完整版课件

A.6
B.8
C.10
D.12
【解析】选D。根据干冰结构特点,干冰晶体是一种面心立方结构,每 个CO2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CO2有12个(同层4个,上层4个,下层4个)。
【总结归纳】 1.典型的分子晶体模型:
单质碘
干冰

晶胞或结核模型
微粒间作用力
晶胞微粒数 配位数
范德华力 4
范德华力
4 12
范德华力和 氢键
4
2.分子晶体的变化规律: (1)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晶体中不含氢键的物质来说,随着相对分子 质量的增大,范德华力增大,熔、沸点升高。如卤素单质、四卤化碳、 稀有气体等。 (2)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 新戊烷。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熔、沸点一般遵循“邻位> 间位>对位”的顺序。
(5)存在氢键的分子的熔、沸点比一般分子的高。 ( ) 分析:×。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会导致物质的熔、沸点升高,但是分子内 氢键的存在会降低物质的熔、沸点。 (6)分子晶体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分子内的化学 键。 ( ) 分析:√。分子晶体熔化时,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并没有变化, 所以不破坏分子内的化学键。
有方向性、 有饱和性
有方向性、有饱 和性
范德华力
氢键
共价键
强度 比较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①随着分子极性的增 影响
大而增大 强度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 的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 因素
大,范德华力越大
A—H…B中A、B的 电负性越大,B原 子的半径越小,氢 键越牢固
成键原子半径越 小,键长越短,键 能越大,共价键 越稳定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ppt课件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ppt课件

非极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源于电子瞬间位置变动产 生的瞬时偶极。这种作用叫做色散力或伦敦力。极性 分子也有瞬时偶极,也会受到色散力的作用。近似的 计算色散力用到伦敦公式:

V=-C/r6,
C=3α1’α2’I1I2/2(I1+I2)
第I1三和个I2来是源两。分分子子的间电除离了能氢。键色外散色力散是力范起德主瓦导尔作斯用力。的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风暴石 欢迎学化物理方向的同学讨论交流
2011-3-1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的相互作用
•分子的电性质 1.电偶极矩 2.极化 数
3.相对介电常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1.偶极作用
2.排斥力和总作用力
•气体和液体
1.气体分子作用
2.液-气界面
3.
冷凝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的电性质
• 电偶极矩 一个电偶极子包括一对相距为R的+q和-q的 电荷。 μ=qR,单位Cm或德拜D 1D=3.33564×10-30Cm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憎水反应 非极性分子确实可以微溶于极性溶剂,但溶质与 溶剂间的强烈作用是不可能的,实际发现单个的 溶质分子被溶剂分子笼所包围。 一种物质从非极性溶剂转移至极性溶剂Gibbs自由 能为正,则该物质为憎水的。定义憎水常数π来量 化一个小分子团R的憎水性: 与 中π水 摩=lo中 尔g摩溶(S/尔解S0溶度),解与S是度水化的中合比摩物率尔R, 溶-解SA0在是度辛化的醇合比中物率摩H。-尔A溶在解辛度醇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极性分子 • 极性分子是有着永久电偶极矩的分子。 • 当施加一个电场时,非极性分子会产生诱导偶极矩,
这个偶极矩是暂时的,电场消失后偶极矩也消失。 • 所有异核的双原子分子都是极性分子。分子对称性

第一章 第4节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一章  第4节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力以及它们的合力均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 r>r0 时, 它们的合力表现为引力;当 r<r0 时,它们的合力表现为斥力, 故 A、B 选项皆错。当分子间距离变化时,分子间的引力和 斥力同时增大或减小,故 C 错。
[答案] D
[借题发挥] 判断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必须先明确分子 间距离的关系即 r 与 r0 的关系,这是大前提,在这一前提下 可确定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大小的总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 若 F 分为斥力,不是说引力不存在了;F 分为引力,也不是说 只有引力而没有斥力。
F 随 r 变化的关系如图: ①当 r<r0 时,合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②当 r>r0 时,合力随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 减小; ③当 r>10r0 时,F 引和 F 斥都十分微弱,可以认为分子间无 相互作用力(F=0)。
3.分子力模型:用两个小球中间连有一个弹簧的模型来 比喻分子及其间的分子力:小球代表分子,弹簧的弹力代表 分子斥力和引力的合力。
解析:锯条弯到一定程度就会断裂是因为断裂处分子之间的 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时,分子力不能发挥作用而断裂;给自行 车打气时越打越费力,是因为胎内气体分子多了以后气体的 压强增大,而不是分子之间斥力起作用。选项 A 和选项 B 的 解释是错误的,选项 C 和选项 D 的解释是正确的。 答案:CD
5.如图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 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 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 ________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 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作用。 解析:由于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所以 要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大的拉力向上 拉橡皮筋。 答案:大 分子引力

第一章第四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一章第四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态 可忽略
(3)充满整个容
(3)分子可以自由运动 器
3.对物质三态的微观解释.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体中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 的作用力要使分子聚集起来,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要 使它们分散开来,由于这两种相反因素的作用,形成了 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不同的物质状态.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解析:挤压后的铅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分子之 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距离范围,故不脱落的主要原因是 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故 D 正确, A、B、C 错误.
答案:D
拓展二 分子力的宏观表现及分子动理论
答案:D
知识点二 分子间的作用力
提炼知识 1.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 r0 时(r0 的数量级为 10-10 m),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这个位置叫作平衡位置. 2.当固体不被压缩和拉伸时,分子间距离 r=r0;当 固体被压缩时 r<r0,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 r>r0, 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3)大量的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 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有一定形状,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而固、液分子间有空隙,却没有紧紧地吸在一起,说明 分子间还同时存在着斥力.
2.分子力与物体三态不同的宏观特征. 分子间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也就不一样, 物体的状态特征也不相同.
物 态
分子特点
判断正误
(1)当物体被拉伸时,斥力减小,引力增大.(×) (2)当物体被压缩时,斥力和引力均增大.(√) (3)当物体被拉伸时,斥力和引力均减小.(√)
小试身手 2.(多选)如图所示的是描述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随 分子间距离 r 变化的曲线,根据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当r>r0时,F引>F斥,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引力。 (5)当r>10r0时,分子力F=0。
思考
请在图中作出一个分子所受另一个分子的斥カ与引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 r变化的图象。例如,当r=OP时,这个分子所受斥力的大小可以用线段PC的 长度表示,所受引力的大小用PD的长度表示。从C向下作CQ=PD,于是线段 PQ的长度就代表了合力F的大小:F=F引-F斥。
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ⅲ)当分子间距r<r0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0减小
时,分子力不断增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感谢各位的聆听
讲解人:xxxx 时间:2020.5.25
思考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弹力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微观作用力很难让人理解,我们 就拿弹力做例子,简单解释一下分子作用力。
r0
将相邻的两个分子想象成弹簧连接的两个小球。
①当没有外力作用于弹簧时,它处于自然长度,原长便相当于r0,没有作用力。
思考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课堂小结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一定同时存在,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
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快,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合力 ②分子力的表现及变化,对于曲线注意两个距离,即平衡距离r0(约10-10m)与
10r0。 (ⅰ)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力为零。 (ⅱ)当分子间距r>r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0增大
提高训练四
4、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予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 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向上拉橡皮筋的力必须大于玻璃板的重量。动手做一做, 并解释为什么。 玻璃板离开水面后,可以看到玻璃板下表面上仍有水,说明玻璃板 离开水时,水层发生断裂。
水分子发生分裂时,由于玻璃分子和水分子、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外力要要克 服这些分子引力,造成外界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提高训练一
1、请描述: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小于r0逐渐増大,直至远大于r0时,分子间的
引力如何变化?分子间的斥力如何变化?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又如加何变化? 第一个阶段,由小于r0逐渐增大到等于r0的过程,引
力和斥力均减小,斥力比引力减小的快。由于斥力大
于引力,斥力和引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 第二阶段,由r0逐渐增大到合力中引力最大所对应的分子间距离的过程,引力和 斥力均减小,斥力小于引力,斥力和引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而且合力值逐渐增大。 第三阶段,由合力为引力最大值时两分子间的距离到10r0的过程,斥力和引力 均减小,斥力仍比引力减小得快,斥力小于引力,斥力和引力的合力为引力但 合力值逐渐减小。
提高训练二
2、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0逐渐増大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会出现一个 极大值。你能否用实际生活中宏观现象的例子说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确存 在着这样的极大值?
解:
在拉断一根铅丝的过程中,所用的力必须达到一定限度,小于这个限度就不能把 铅丝拉断。
提高训练三
3、为什么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压缩得越小,进一步压编就越困难? 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用力压物体,物体内分子间的距离缩小,表现 出物体具有可压缩性。随着分子间距离的缩小,分子间的斥力会迅速增大,当压 缩到一定程度时,斥力与外力平衡,进一步压缩就很困难了。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
演示实验与实验结论
分子间虽然有空隙,大量分子却 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 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用力拉伸物体,物体内要产 生反抗拉伸的弹力,说明分 子间存在着引力。
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基至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也说 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实验结论1、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
压缩物体用力 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实验结论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实验结论4、分子间同时存在着斥力和引力。
总结: 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且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 在的。
思考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深入的研究表明,两个邻近的分子之间的确同时存在着引力和 斥カ,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它们随分子间距 离的变化而变化。
r<r
r>r
0
0
②当有外力压缩它们时,弹簧缩短,它们的距离小于原长,相当于r<r0,这时 他们相互排斥,表现为斥力。
③当有外力拉伸它们时,弹簧伸长,它们的距离大于原长,相当于r>r0,这时他 们相互吸引,表现为引力。
结论
分子力是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而且有一定的规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 间距离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图像来表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4节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讲解人:xxxx 时间:2020.5.25
课程引入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数亿年来,八大行星能够按照自己的轨道运稳定的行着,是因为有万有引力的作用。 大到天体小到微粒,分子之间是否也有类似的力的作用呢?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
演示实验 取一支长约1m的玻璃管,注入半管清水,再注入酒精,使液面几乎达到管用手 指按住管ロ,上下几次颠倒玻璃管,观察管中液体体积的变化。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体积减少,说明液体分子间是存在空隙的。
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
F
正值表示F斥
F
o斥
F

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
r
负值表示F引
结论
r<r
0
压缩
r>
r0
拉伸
(1)F引、F斥随r增大而减小,但F斥减小得更快些。 (2)当r=r0 时,F引=F斥,分子处于平衡位置。 (3)当r< r0时,F引< F斥,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斥力。
加点颜色 易于观察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
演示实验与实验结论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同时反映了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①气体很容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 大的空隙
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 隙
固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 空隙
铅块 金块
实验结论1、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再作出r取其他大约10个值时代表合力的点,连成平滑曲线。这条曲线将 在本章第5节用到,因此作图时要尽可能准确。
讨论这条曲线的含义。
思考
①当r< r0时,F合一直在增大 ②当r>r0时,F合先增大在减小
当分子间的距离在r0附近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合力有些像弹簧连接着的两个 小球间的作用力:拉伸时表现为引力,压缩时表现为斥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