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引言概述:《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著名的战略行军。

这次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宏扬长征精神,制定一份《长征》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1.1 匡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1.2 培养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和理解。

1.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二、教学内容:2.1 介绍《长征》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2.2 分析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决策。

2.3 讨论长征对中国革命和军事战略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3.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长征的历史场景。

3.2 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量和参预。

3.3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长征的艰辛和意义。

四、教学评估:4.1 设计考查学生对长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记忆的测试。

4.2 组织学生进行长征主题的写作或者演讲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

4.3 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评估学生对长征精神的领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5.1 鼓励学生深入学习长征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加深对长征历史的了解。

5.2 组织学生参加长征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或者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量和创新能力。

5.3 开展长征精神传承活动,激励学生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地匡助学生深入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培养他们的独立思量和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长征》教学设计

《长征》教学设计

《长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过程,理解其历史意义和影响。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和坚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

二、教学内容1.红军长征的背景和过程。

2.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战斗。

3.长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重点词汇和句子的讲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2.重点:红军长征的过程和重要事件。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2.投影仪3.《长征》电影片段4.长征路线图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中国近代史,了解红军的背景和历史使命。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词汇练习、总结归纳。

六、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红军小战士在长征途中的经历,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投影仪展示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重要事件,结合黑板进行讲解。

3.巩固练习: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词汇练习和句子理解。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内容,总结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观察、口头反馈。

2.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改进方法。

八、作业布置1.阅读《长征》原著或相关文献。

2.写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小作文,描述其中一个事件或人物。

3.收集关于红军长征的图片或故事,制作一个小报。

4.背诵本节课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5.观看《长征》电影片段,写一篇观后感。

九、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讲解、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了重点词汇和句子的阅读理解。

但在讲解历史意义和影响时,仍需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后续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相关教学内容和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同时,在评价与反馈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加及时和有效的反馈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朗读、复述、讨论等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英勇顽强,培养敬佩之情。

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长征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长征》是一篇描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叙事诗,通过描绘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英勇顽强,展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以及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2.2 生词和短语:生词:长征、红军、伟大、艰苦卓绝、英勇顽强、背景、经过、意义短语: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战斗、英勇顽强的意志、背景知识、理解课文、表达感受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长征的背景和经过的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学生对于生词和短语的掌握,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运用才能够熟练掌握。

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需要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示范。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采用朗读、复述、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采用写作、演讲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长征的经过和意义。

教师长征精神工作计划

教师长征精神工作计划

教师长征精神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1. 弘扬教师长征精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工作计划,确保教师长征精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体现和发扬。

二、教研讨论
1. 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2. 在教研活动中,重点强调教师长征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作用。

三、学科建设
1. 注重学科发展规划,促进学科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发展。

2.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四、教学管理
1. 加强教学督导和评估工作,确保教师长征精神的贯彻落实。

2. 注重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五、师德师风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情操。

2. 强化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师长征精神的形成和传承。

六、学生工作
1.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2. 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引导和教育学生,助力学生成长为社会有用之人。

七、其他
1.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其他工作计划,确保教师长征精神的全面贯彻和实施。

《长征》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长征》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长征》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主要路线和重要事件。

掌握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的艰难险阻以及所展现出的英勇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征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经过。

红军在长征中展现出的革命精神。

2、教学难点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长征的基本史实,使学生对长征有初步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长征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长征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长征的初步印象,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介绍长征的历史背景,包括国内政治形势和红军的处境。

详细讲述长征的主要路线,如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重要事件,最终到达陕北吴起镇。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红军在长征中面临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长征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4、情感升华展示一些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图片和故事,让学生感受长征精神的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长征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5、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强调长征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6、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长征精神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观看纪录片,进一步了解长征的历史。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小学语文《长征》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长征》。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长征的基本情况。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长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长征》2. 相关图片:长征路线图、红军长征场景等。

3. 教学音频:长征相关歌曲、背景音乐等。

4. 教学视频:长征纪录片、相关电影片段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长征路线图,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历程。

(2)播放长征相关歌曲,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互相比对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新词汇。

3. 课堂讲解(1)讲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长征》的教案设计及教学设想

《长征》的教案设计及教学设想

《长征》的教案设计及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征》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2)掌握长征的基本经过、重要事件和意义;(3)分析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4)提高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长征的历史意义;(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作品中的艺术特色;(3)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和尊敬;(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3)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长征的基本经过、重要事件和意义;(2)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3)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2. 教学难点:(1)长征过程中的一些历史细节;(2)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手法;(3)长征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作品,体会长征精神;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4. 比较分析法:分析长征与其他历史事件的异同;5. 批判性思维法:评价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长征》;2. 参考资料:关于长征的历史资料、评论文章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征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作品,了解长征的经过和意义;3. 讲解与展示:讲解长征的重要事件和长征精神的内涵;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5. 比较分析:分析长征与其他历史事件的异同;6. 批判性思维:评价作品的价值和意义;7. 总结与拓展:总结长征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长征精神理解程度。

《长征》优秀教学设计

《长征》优秀教学设计

《长征》优秀教学设计《长征》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读中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

2、抓住重点的字和词领略伟人的风采。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体会。

教学准备:1、课前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反映长征的记录片、故事片,或者帮助学生搜集一些反映长征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增加对长征的了解。

2、搜集毛泽东诗词,自己可以了解或背诵几首。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老师和大家一起搜集了许多关于长征的资料,这几天,电视上正好又在播电视剧《长征》,我们已经连着看了好几集了,那谁能说说,红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毛主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为一个军事家,他有着卓越的指挥才能,在长征中他的战略方针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打运动战、游击战。

)他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文学修养极高,大家还记得那一幕吗?当朱老总要亲自到前线指挥战斗时,毛主席拉着他的手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昆仲手足情。

”今天,我们就走进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长征》去感受当年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领略他伟人的风采。

二、披文入情。

1、首先请同学们听听著名演员朗诵的这首《七律·长征》。

2、你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豪迈,有气势、大气磅礴)三、质疑问难。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全诗,看看你从哪里能感受到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你还有哪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把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在黑板上,在深入理解诗时解决。

)四、品悟诗情,感受伟人风采。

你从哪里能感受到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抓住“难”和“只等闲”来理解。

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长征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红军怕了吗?(不怕)只把它当作平常的事。

所以毛主席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毛主席那藐视困难,傲视山川的博大胸怀。

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长征》。

(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征的基本经过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增加对长征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意义。

(3)了解长征的基本经过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长征经过的理解和描述。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长征的图片、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长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长征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长征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意义。

(3)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长征的经过和意义(1)教师详细讲解长征的经过,引导学生理解长征的艰苦卓绝。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增加对长征的了解。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长征的意义。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长征的感受。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长征》。

(2)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3)家长协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长征的更多信息。

2. 课堂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长征的手抄报。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和查阅资料。

《长征》的教案设计及教学设想

《长征》的教案设计及教学设想

《长征》的教案设计及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征》的基本背景和历史意义;(2)掌握长征的主要历程和重要事件;(3)分析长征中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和顽强意志;(4)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长征与其他历史事件的关联和差异;(4)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和敬仰;(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内容1. 导言:介绍《长征》的基本背景和创作意义;2. 长征的起因: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3. 长征的历程:概述长征的路线和重要事件;4. 长征的结束:介绍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5. 长征精神:剖析长征过程中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和顽强意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长征的基本背景和历史意义;(2)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2. 教学难点:(1)长征过程中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和顽强意志的解读;(2)长征与其他历史事件的关联和差异的分析。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长征》;2. 参考资料:相关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征》的基本背景和创作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长征的起因、历程、结束和长征精神;3.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详细讲解长征的起因、历程、结束和长征精神;4. 案例分析:选取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长征与其他历史事件的关联和差异;6. 总结提升:总结长征的历史意义和长征精神的价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珍惜和平;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长征》的教案设计及教学设想

《长征》的教案设计及教学设想

《长征》的教案设计及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征的基本情况,包括长征的背景、时间、路线和重要事件。

(2)通过分析长征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和决策,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掌握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坚定信念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2)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开展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对长征历程的感知。

(3)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长征过程中红军的英勇顽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2)理解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长征的背景:介绍中国革命史上的国内外形势,分析长征的原因。

2. 长征的路线和重要事件:详细讲解长征的路线,重点介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关键事件。

3. 长征的决策:分析长征过程中党的领导和决策的重要性,如遵义会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等。

4. 长征精神:深入剖析长征过程中红军展现出的英勇顽强、坚定信念、团结协作等精神品质。

5. 长征的历史意义:阐述长征对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长征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征的基本情况、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决策、长征精神。

2. 教学难点:长征过程中党的领导和决策的重要性、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情境教学、课堂讨论、小组合作。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历史文献、图片资料。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

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长征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原因。

第二课时:讲解长征的路线和重要事件,分析长征过程中的决策。

第三课时:探讨长征精神,引导学生感受红军的英勇顽强和不屈不挠。

【教学方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教学方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教学方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和过程,掌握长征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战役。

2. 通过学习长征精神,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长征的背景和原因2. 长征的历程及重要事件3. 长征中的战役和英雄事迹4. 长征精神的内涵及意义5. 长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征的背景、原因、历程、战役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长征中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长征精神的意义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4. 观看影视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长征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增强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长征精神》等。

2. 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展示长征的历程、战役、英雄事迹等。

3. 影视资料:准备有关长征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

4. 讨论话题:提前准备好关于长征精神的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长征的基本知识:讲授长征的原因、历程、战役等。

3. 分析长征精神: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如坚定信念、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长征精神的意义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5. 观看影视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长征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增强直观感受。

6. 总结发言:总结长征的精神内涵,强调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长征路线上的重要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长征的历史氛围。

2. 开展长征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长征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举办长征主题的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长征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长征》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长征》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长征》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经过和重要意义。

掌握长征中的关键事件、人物和时间节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坚定信念、英勇无畏和团结协作精神。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征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长征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内涵。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并将其与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长征的基本史实和相关概念,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长征中的关键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征的艰辛与伟大。

4、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的历史案例,深入分析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长征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段视频讲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从而引出课题——长征。

2、知识讲解介绍长征的历史背景,包括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军事斗争情况等。

详细讲述长征的经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红军的战略转移、重要战役、艰苦的行军过程等。

重点讲解遵义会议,分析其在长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长征中红军面临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长征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情境体验展示长征途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如红军过雪山、草地的场景描述。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长征途中,感受红军所经历的艰难险阻。

5、案例分析讲述一些红军战士在长征中的英勇事迹,如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等。

分析这些事迹所体现的长征精神,如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等。

6、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征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内涵。

《长征》教学教案

《长征》教学教案

《长征》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征》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掌握长征的基本路线、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3)分析《长征》中的文学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长征》与其他相关作品的异同;(3)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相关资料,丰富对长征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长征的基本路线、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2)《长征》的文学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长征过程中的一些历史细节;(2)《长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长征》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长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长征》,了解长征的基本路线、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长征》中的文学手法和艺术特色;(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2)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长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综合评价:(1)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和方法进行综合评价;(2)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1)是否全面、准确地传达了长征的历史信息;(2)是否深入挖掘了《长征》的文学价值。

2. 反思教学方法:(1)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反思教学效果:(1)学生对长征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2)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

人教版长征教学设计(合集6篇)

人教版长征教学设计(合集6篇)

人教版长征教学设计(合集6篇)篇一:《长征》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长征》教学设计[教材理解]《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毛泽东。

这首诗对举世闻名的长征作了生动的描写和热情的歌颂。

全诗共八行,一、二两行总括全诗,说明长征中遇到无数艰难困苦,但在红军看来是平平常常的事。

第三至第六行,诗人以“五岭”“鸟蒙”为“千山”的代表,以“金沙江”“大渡河”为“万水”的代表,以红军翻过“五岭”、跨越“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典型事例,表现了红军把艰难困苦当作平常事的英雄气慨。

最后两行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险,邓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1、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

2、是要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学习目标]1、认识“礴”等3个生字。

会写“丸”等3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课前准备]1、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准备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录像。

3、准备“长征组歌”中的歌曲《七律长征》。

4、制作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或是在课外书籍中,你们都读过哪些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2、同学们说得好,这些都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3、(课件出示线路图)教师介绍。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由毛主席指挥,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

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就在此时,毛泽东主席写下豪情万丈的壮丽诗篇--《七律长征》(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第一句。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引言概述:《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战役,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

在教学中,通过深入学习《长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长征》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1.1 帮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1.2 培养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1.3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介绍《长征》的起因和经过。

2.2 分析《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2.3 讨论《长征》中的英雄人物和重要事件。

三、教学方法3.1 利用多媒体资料和图片展示,生动形象地介绍《长征》。

3.2 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组织实地考察和文献阅读,加深学生对《长征》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4.1 通过讲授和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对《长征》的整体认识。

4.2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长征》中的关键问题。

4.3 设计课堂作业和考核方式,评估学生对《长征》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5.1 通过考试、作业和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长征》的学习效果。

5.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5.3 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长征》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长征》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启示。

愿《长征》教学计划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成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引言概述:《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的壮丽史诗,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长征》的精神,教育部制定了《长征》教学计划,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革命精神。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长征》教学计划的内容。

一、《长征》的历史背景1.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和目的,以及党的领导下的红军的形成。

1.2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讲述国共合作的重要意义和北伐战争的背景,以及红军在战争中的作用。

1.3 国共内战与长征:分析国共内战爆发的原因和长征的目的,以及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二、《长征》的历史意义2.1 坚定的信仰与意志:强调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坚定信仰和不屈意志,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革命斗争的艰辛与牺牲:讲述红军在长征中所经历的艰辛与牺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奋斗精神。

2.3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探讨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三、《长征》教学计划的目标3.1 培养爱国情感:通过学习《长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3.2 弘扬革命精神:通过学习《长征》,传承和弘扬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3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学习《长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四、《长征》教学计划的实施方式4.1 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长征》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

4.2 实地考察与纪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访长征路上的纪念馆和红军遗址,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体验。

4.3 课堂讨论与研究作业: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研究《长征》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思维。

五、《长征》教学计划的评估与改进5.1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通过考试、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
引言概述: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

为了更好地教授《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理解这段历史。

一、背景介绍
1.1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革命斗争背景
1.2 工农红军的形成和发展
1.3 国共合作与反对派的斗争
二、长征的起因和经过
2.1 国共内战的背景和导火索
2.2 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的原因和目的
2.3 长征的具体路线和难点困苦
三、长征的意义和影响
3.1 长征的胜利对中国革命的推动作用
3.2 长征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3.3 长征对世界革命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资源
4.1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4.2 实地考察和参观记念馆
4.3 使用相关文献和影视作品
五、教学评估和反思
5.1 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
5.2 教学效果的反思和改进
5.3 学生对于长征教学的反馈和感受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经过以及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同时,教学评估和反思的环节可以匡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希翼通过这样的教学计划,学生能够对《长征》有更深入的认识,从中吸收历史的智慧,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
引言概述: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的史诗般的壮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教学计划,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长征》教学计划。

一、长征的历史背景
1.1 国共合作与国共内战的背景
1.2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共内战的爆发
1.3 红军长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长征的重要意义
2.1 政治意义: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2 军事意义:增强红军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
2.3 意识形态意义: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理论发展
三、长征的艰辛与困难
3.1 战略转移的困难与风险
3.2 自然环境的严酷与恶劣
3.3 敌人的追击与围剿
四、长征的胜利与启示
4.1 红军长征的胜利与成果
4.2 红军长征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4.3 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启示与教训
五、长征教学计划的实施
5.1 教学目标的设定
5.2 教学内容的安排
5.3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通过《长征》教学计划,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同时,教学计划的实施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全面的成长。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
引言概述: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5年间进行的一次艰苦卓越的战略转移行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长征》这段历史,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长征》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长征》教学计划的内容。

正文内容:
1. 《长征》的背景与意义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
1.2 国共内战与红军战略转移
1.3 《长征》对中国革命和国共合作的重要意义
2. 《长征》的战略与战术
2.1 选择战略转移的原因与必要性
2.2 战略转移的目标与计划
2.3 战略转移的组织与实施
3. 《长征》中的艰苦与困难
3.1 自然环境的严酷与不利
3.2 敌人的追击与围剿
3.3 人员伤亡与疾病的影响
4. 《长征》中的英雄与精神
4.1 毛泽东等领导者的智勇与决策
4.2 红军将士的顽强与牺牲
4.3 红军的革命意志与坚定信念
5. 《长征》的历史影响与教育意义
5.1 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5.2 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与领导能力的锻炼
5.3 对当代学生的教育意义与价值引导
总结:
通过对《长征》教学计划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看到《长征》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教育意义。

学生们通过学习《长征》,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感受英雄人物的奋斗精神,培养坚定的信念与理想追求。

同时,通过《长征》教学计划的实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

2、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教具准备:
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过雪山的挂图;学习辅导资料每人一张;自制投影片数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学过哪些课文是讲述长征路上的故事(
《倔强的小红军》、《飞夺泸定桥》、《丰碑》)
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简单介绍长征。

长征取得了胜利,毛爷爷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长征》。

这首诗,对举世闻名的长征作了生动的描写和热情的歌颂。

(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

检查读课后的词语。

磅,读páng,不要读成bang;岷,读min,不要读成ming。

自由朗读诗,要求读准字音;再指名朗读,适当指导。

质疑(视情况作答,多放在讲读中解决)。

指导理解诗句。

齐读全诗后要求找出总写长征红军的`精神和气慨的诗句。

板书:总写
⑴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理解词语:远征,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句诗。

⑵这两句诗概括写出红军的什么精神和怎样的气慨?
板书: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慨
从哪些诗句描述可以具体地反映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⑴根据回答板书:分述
⑵具体指导理解诗句:(参考有关资料进行思考理解回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五岭”“乌蒙”分别指什么?它们是“千山”的代表。

②“五岭”有什么特点(理解“逶迤”)但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什么(理解“腾细浪”)
③(显示投影片)根据②自问自答,乌蒙山有什么特点(理解“磅礴”)但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什么(理解“走泥丸”)
④小结:“逶迤”“磅礴”形容山的大,是实际的山;“细浪”“泥丸”形容山的小,是红军眼里的山。

写山的大,表现红军远征的艰难;写山的小,表现红军把艰难困苦当作平常事的英雄气慨。

板书:
不怕艰难险阻,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根据上两句诗的方法进行学习)
①“万水”的代表是什么金沙江有什么特点“暖”字反映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什么心情板书:欢快
②(显示投影片)根据①同位互问互答大渡河有什么特点哪个字反映了红军飞夺泸桥惊险悲壮的场面板书: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理解:“岷山”“三军”“尽开颜”
②出示红军过雪山情景的挂图,朗读这两句诗。

③“喜”字表现了红军怎样的心情?板书:无限喜悦
指导朗读全诗(读出红军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气慨)
按诗内容填空。

诗人在诗歌中写了红军攀越、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次战斗,以及________________的困苦过程,以革命领袖的伟大气魄,概括地表现了长征中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赞颂了红军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这是一首七律诗,七字一句,在节奏上是四顿。

读时应读出韵脚an和以下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金沙/水拍/云崖/暖,
万水/千山/只/等闲。

大渡/桥横/铁索/寒。

五岭/逶迤/腾/细浪,更喜/岷山/千里/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三军/过后/尽/开颜。

教师范读(读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雄气慨)
学生练习,再指名读。

小结诗的特点。

(感情特别丰富,语言格外精炼,讲究押韵与节奏)
练习背诵。

毛爷爷诗词欣赏。

(鼓励学生读毛主席的诗词)
《菩萨蛮·大柏地》、《西江月·井冈山》、《解放南京》等作业(略)。

附板书:
15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大无畏精神
总写万水千山只等闲。

英勇豪迈气慨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不怕艰难险阻
金沙水拍云涯暖,欢快心情
分述大渡桥横铁索寒。

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无限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