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走势统计表
工业品价格统计
报表制度(2006年定期报表)天津市统计局2005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天津市统计局城市调查队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2)二、报表目录--------------------------------------------------------(3)•三、基层定期报表表式------------------------------------------------(4)1.工业品出厂价格月报表-------------------------------------------(4)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月报表-------------------------------(5)四、附录(一)指标解释及填报要求-----------------------------------------(6)(二)天津市工业品价格统计填报单位------------------------------(10)一、总说明1、为及时、准确地反映各工业行业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消除各经济指标中的价格因素,为国民经济核算、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及宏观经济分析与调控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2、工业品价格统计制度属于国家调查,是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报表制度的组成部分。
3、本制度包括企业工业品出厂价格统计报表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统计报表。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
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及维持物价稳定的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虽然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伴随着物价水平持续攀升。
物价水平是判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标准尺度,更是衡量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晴雨表"。
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影响,最后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物价水平进行趋势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改善物价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中国;物价水平;通货膨胀近年来,中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通货膨胀的迹象已经显露。
自2007年开始,通货膨胀的趋势更加明显:先是成品油、钢铁及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现在已经演变为人民生活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涨——其中粮食、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更是成为了人民关心的重要生活问题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物价水平不但影响着国民的生活水平,物价的的稳定也控制着一国财政与货币收支的平衡。
所以,对物价水平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分析物价水平是指整个经济的物价,而不是某物品或某类别物品的价格,是用来衡量所在的目标市场所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分析其经济状况的又一非常重要指标。
物价稳定了是经济稳定,财政稳定,货币稳定的集中体现,物价稳定同时标志着社会总体需求量的基本平衡,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时常流通的货币供应量与市场的货币量的基本适应。
通货膨胀会首先影响需求的,一旦发生膨胀的话,人们的实际收入会下降,购买力下降,需求也会下降。
物价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准确把握物价波动趋势对于了解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物价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
物价上涨在我国国内经济生活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这仅仅是目前我国国内经济社会一个较为明显的表象。
其实从1999年开始,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张和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迅速膨胀,就已经使得国内资源供给出现趋于紧张的潜在局势。
钢厂原材料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钢厂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原材料采购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钢厂原材料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市场波动及风险管理等问题,为钢厂优化采购策略、提高盈利能力提供参考。
二、钢厂原材料概述钢厂原材料主要包括铁矿石、焦炭、废钢、煤炭等。
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对钢厂的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三、原材料采购成本分析1. 铁矿石成本分析(1)采购价格波动:近年来,铁矿石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受国际市场供需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矿山企业产量等因素影响。
(2)采购成本构成:铁矿石采购成本主要包括采购价格、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
(3)成本控制措施:钢厂可通过优化采购策略、加强库存管理、拓展采购渠道等方式降低铁矿石采购成本。
2. 焦炭成本分析(1)采购价格波动:焦炭价格波动与铁矿石价格波动密切相关,主要受煤炭市场供需关系、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
(2)采购成本构成:焦炭采购成本主要包括采购价格、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
(3)成本控制措施:钢厂可通过优化焦炭采购结构、加强库存管理、拓展采购渠道等方式降低焦炭采购成本。
3. 废钢成本分析(1)采购价格波动:废钢价格波动主要受市场需求、废钢回收率等因素影响。
(2)采购成本构成:废钢采购成本主要包括采购价格、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
(3)成本控制措施:钢厂可通过提高废钢回收利用率、拓展废钢采购渠道、加强库存管理等方式降低废钢采购成本。
4. 煤炭成本分析(1)采购价格波动:煤炭价格波动受国内外能源市场供需关系、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
(2)采购成本构成:煤炭采购成本主要包括采购价格、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
(3)成本控制措施:钢厂可通过优化煤炭采购结构、加强库存管理、拓展采购渠道等方式降低煤炭采购成本。
四、原材料市场波动分析1. 国际市场波动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对钢厂影响较大,主要受全球经济形势、国际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
物价起稳回升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物价起稳回升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自20XX年初开始,物价结束了长达一年之久的颓势,开始起稳回升,什么原因促使价格运行趋势发生变化,物价回升的趋势能否持续下去,值得认真研究和分析。
一、一季度价格运行特点及其成因(一)一季度整体价格形势开局良好,价格总水平由降转升,已经进入缓慢回升的轨道20XX年伊始物价形势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一季度各种价格均呈现良好的走势(见表1)。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一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结束了连续11个月的负增长,由降转升,并呈现稳步回升的走势。
其中城市和农村消费价格均小步上涨;同时,生产资料价格明显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表1 20XX年一季度主要价格变动情况(单位:%)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景气月报》资料整理。
进一步分析,价格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居民消费价格止跌回升,主要是受蔬菜价格、服务价格和公共用品价格上涨(见表2)所带动。
尤其是蔬菜,年初由于气候变化影响,使一季度蔬菜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
而其他消费品价格如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医药、交通通讯、娱乐文教用品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其中,三月份家庭设备下降%,医药下降%,通讯工具下降%,文娱耐用消费品下降%。
如扣除蔬菜上涨的短期因素,居民消费价格仍然负增长。
表2 一季度消费品价格上涨商品和服务项目(单位:%)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及《统计分析报告》资料整理。
第二,在工业品价格中,一季度采掘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等重要的生产资料价格涨势迅猛,推动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进而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约个百分点。
分月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逐月扩大(见表3)。
第三,一季度生活资料出厂价格虽然比去年同期下降%,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约个百分点,但呈现逐月回升的态势,已经走出低谷,将对今后居民消费品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表3 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和原材料购进价(单位:%)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及《统计分析报告》资料整理。
建材行业数据点评:水泥产量继续下滑,原材料成本有所回落
水泥行业水泥行业:限产影响持续,价格仍然,产量下跌12.2%:10月份全国水泥产量2.01亿吨,同比下滑16.6%,环比9月下滑2.0%。
10月份限产政策影响持续,水泥产量仍同比下滑16.6%。
据卓创资讯数据,10月底全国水泥熟料、P〃O42.5粉末和P〃S32.5粉末均价分别为491.4、592.9、566.3元/吨,比9月底分别上升22.8、36.6、34.4元/吨。
十月水泥价格冲高回落,全国均价的高点突破600元/吨。
部分限产省份价格则突破800元/吨,但是由于地产开工仍旧低迷,施工端资金压力较大,高昂的水泥价格抑制了水泥需求,随着限产放松,水泥价格已连续多周回落。
10月底,磨机开工率和熟料库容比分别为66.1%和64.2%,环比9月上升了1.1pct和13.7pct,值得注意的是水泥的库容比目前已至疫情后最高位,后续或将增加厂商降价去库存的意向。
地产融资松动预期升温,看好2022年水泥供需格局:行至十一月中旬,北方多地已开始降雪降温,水泥需求逐渐停止。
近期,中央多次释放了地产融资宽松的信号,叠加下半年专项债发行提速,社融增速触底企稳,明年地产施工需求有望向好;同时,产能臵换趋严,能耗标准提高,煤炭价格逐渐回落,供给侧同样有利好情形。
图表1. 全国熟料价格走势图表2.全国 P·O42.5价格走势图表3. 全国 P·S32.5 价格走势图表4. 全国磨机开工率走势图表5. 2021 年 11月分区域水泥行业数据11月4日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熟料元/吨443.3 605.0 510.5472.5 458.0 441.3 425.0比月初变化元/吨52.2 77.5 (13.8)(13.8)(171.0)23.1 77.5 P·O42.5 元/吨528.0706.7 621.4618.3 696.7 556.0 509.0比月初变化元/吨38.0 35.0 9.3(31.7)20.0 4.0 97.0 P·S32.5 元/吨484.0640.0 576.4573.3 655.0 528.0 512.0比月初变化元/吨40.0 38.3 10.7 (38.3)10.0 (8.0)101.0磨机开工率% 34.5% 23.8 67.853.8 56.7 51.7 42.2比月初变化pct 6.5 (13.8)13.4 17.5 15.0 0.6 (4.4)熟料库容比% 60.0% 41.7 70.557.9 77.0 75.0 59.4比月初变化pct (3.3)(3.3)24.1 (0.7)39.0 33.3 0.0资料来源:卓创资讯,中银证券图表6. 全国熟料库容比走势图表7. 水泥产量连续多月下滑玻璃行业玻璃行业:竣工环比回升,同比下滑,玻璃量稳价缩:10月全国平板玻璃产量8,547万重箱,同增5.6%,环比上升1.5%,产能约束仍紧的情况下,玻璃行业产量平稳。
物料消耗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物料消耗作为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报告通过对某企业物料消耗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物料消耗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为企业优化物料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企业2019年至2021年的物料消耗统计报表,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物料的采购、消耗、库存等数据。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去除无效、错误数据。
(2)数据转换:将不同单位的数据转换为统一单位,便于后续分析。
(3)数据分类:按照物料类别、消耗时间、消耗部门等进行分类。
三、物料消耗分析1. 物料消耗结构分析通过对物料消耗数据的分类整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原材料消耗占比最高,达到60%。
这表明原材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辅助材料消耗占比为25%,燃料消耗占比为15%。
辅助材料和燃料的消耗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忽视。
2. 物料消耗趋势分析通过对物料消耗数据的趋势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原材料消耗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市场需求、生产规模扩大等因素有关。
(2)辅助材料和燃料消耗量相对稳定,但需关注其消耗趋势,以便及时调整采购策略。
3. 物料消耗部门分析通过对物料消耗数据的部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生产部门物料消耗量最大,达到70%。
这表明生产部门在物料消耗中占据主导地位。
(2)研发部门、销售部门等其他部门物料消耗量相对较低。
四、物料消耗问题及原因分析1. 问题(1)原材料消耗量过大,成本控制压力增大。
(2)物料浪费现象严重,如库存积压、损耗等。
(3)物料采购周期长,供应商选择不合理。
2. 原因分析(1)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较大,导致成本难以控制。
(2)生产过程中,部分工序存在不合理现象,如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等。
价格监测数据统计
价格监测数据统计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价格的波动就如同大海的波涛,时而汹涌,时而平缓。
而价格监测数据统计,就像是一位冷静的观察者,用精确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价格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价格监测数据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做出生产决策、消费者把握消费时机的关键参考。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准确的价格监测数据统计,政府可能会在经济过热时无法及时采取紧缩政策,导致通货膨胀失控;企业可能会因为误判原材料价格走势而陷入经营困境;消费者可能会在价格高点盲目购买,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那么,价格监测数据统计是如何进行的呢?首先,需要确定监测的对象和范围。
这可能包括各类商品和服务,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服装、住房,到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能源,再到金融市场中的股票、债券等。
监测的范围则可能涵盖不同地区、不同市场、不同销售渠道。
接下来,就是收集数据。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
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来自市场调研人员的实地采集,他们穿梭于各大商场、农贸市场,记录下每一种商品的价格;有的来自企业的报送,这些企业按照规定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供其产品的价格信息;还有的来自互联网大数据,通过爬虫技术等手段抓取电商平台上的价格数据。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集人员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知识技能,对数据进行仔细的核对和验证。
收集到数据后,就进入了整理和分析的环节。
这就像是把一堆杂乱无章的拼图碎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逻辑拼凑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统计人员会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工具,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直观地了解价格的总体水平、波动幅度、分布情况等。
在分析价格监测数据时,还需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
比如,季节因素会导致蔬菜水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政策调整可能会对某些行业的产品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市场的变化也可能通过进出口传导到国内市场,引起价格的连锁反应。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统计表格
Rn-1.6Sn≥0.83R标=29.69-1.6×2=26.50MPa>16.6(20×0.83)
结论:经统计C10素砼垫层试块抗压强度达到标准要求。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统计表
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
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
施工单位自评
监理单位复评
含泥量(%)
泥块含量(%)
粗骨料检测汇总表
报告编号
规格(mm)
表观密度(kg/m3)
堆积密度kg/m³
吸水率(%)
含水率(%)
含泥量(%)
针片状颗粒含量(%)
钢筋统计表
报告编号
规格
㎜
屈服点MPa
极限强度MPa
伸长率A(%)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冷弯
弯心直径mm
角度°
RSZ11401312
C15砼试块强度统计表
≥1.15R标=19.2Mpa≥17.25Mpa(1.15×15)
Rmin≥0.95R标=18.5Mpa≥14.25Mpa(0.95×15)
结论:经统计该分部工程的砼抗压强度均达到标准要求。
C25砼试块强度统计表
报告编号
制作日期
检验日期
取样部位、桩号
龄期
(天)
抗压强度
代表值(Mpa)
根据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附录C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C.0.2中,同一标号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30>n≥5时,混凝土试块强度应满足的要求:
报告编号
制作日期
检验日期
取样部位、桩号
龄期
工厂原材料收发结存汇总表
工厂原材料收发结存汇总表1. 简介本文档旨在汇总工厂原材料的收发情况以及结存情况,通过清晰的表格和统计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2. 数据源•收料记录:每日工厂原材料收到的数量记录。
•发料记录:每日工厂原材料发出的数量记录。
•结存记录:每日工厂原材料的结存数量记录。
3. 表格结构原材料名称收料日期收料数量发料日期发料数量结存日期结存数量原材料A 2022-01-01 100 2022-01-0250 2022-01-0350原材料B 2022-01-01 200 2022-01-02150 2022-01-03504. 统计指标4.1 收料统计•总收料数量:计算原材料的总收料数量。
•每月收料数量:按月统计原材料的收料数量。
•每周收料数量:按周统计原材料的收料数量。
4.1.1 总收料数量统计•原材料A:500•原材料B:8004.1.2 每月收料数量统计•2022年1月:1000•2022年2月:12004.1.3 每周收料数量统计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统计,统计周期为周。
4.2 发料统计•总发料数量:计算原材料的总发料数量。
•每月发料数量:按月统计原材料的发料数量。
•每周发料数量:按周统计原材料的发料数量。
4.2.1 总发料数量统计•原材料A:300•原材料B:4004.2.2 每月发料数量统计•2022年1月:600•2022年2月:8004.2.3 每周发料数量统计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统计,统计周期为周。
4.3 结存统计•结存数量:计算原材料的结存数量。
•每月结存数量:按月统计原材料的结存数量。
•每周结存数量:按周统计原材料的结存数量。
4.3.1 结存数量统计•原材料A:200•原材料B:4004.3.2 每月结存数量统计•2022年1月:500•2022年2月:6004.3.3 每周结存数量统计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统计,统计周期为周。
5. 数据分析通过对以上统计指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原材料A的发料数量较多,可能需要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浪费。
钢铁行业周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钢价短期窄幅震荡
钢铁行业研究/行业周报报告摘要:钢材市,近期钢价将以窄幅震荡为主本周全国钢材市场整体运行偏好,钢材价格在库存回升情况下仍然保持上涨趋势。
截止1月8日,螺纹钢价格为4490元/吨,周环比上涨0.22%;热轧板卷、中板价格分别为4770元/吨、4640元/吨,与上周相比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冷轧板卷价格为5690元/吨,下跌0.18%。
Myspic 综合钢价指数为166.18点,上升幅度为0.86%。
目前钢材社会库存迎来拐点,但是由于国内较好的经济预期叠加原材料成本的上升,钢价下行空间有限,钢价短期仍是窄幅震荡为主。
市场进入钢材消费淡季,钢厂累库速度加快 本周钢厂库存快速回升,截止1月8日,29个重点城市社会库存为821.2万吨,较上周上涨了了6.65%。
冷轧板卷库存、热轧板卷库存、线材库存、螺纹钢库存分别同比增加了0.98%、4.37%、9%、7.1%。
元旦后市场步入消费淡季,钢材市场的需求持续走弱。
五大钢材产量本周都出现大幅上涨,进而库存增加幅度明显。
随着临近年底,受环保限产和年底钢厂高炉检修等因素的影响,钢厂高炉开工率会出现降低。
截止1月8日,全国163家钢企的高炉开工率为66.85%,环比跌幅为1.02%。
而需求的减弱会持续影响钢厂库存的累积。
原材料市场整体偏强运行,对钢价成本支撑本周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双焦和废钢价格的持续攀升,提高了钢材的生产成本,对钢材价格形成支撑。
铁矿石价格本周上涨,钢厂补库需求出现并且本周部分地区钢厂受疫情影响囤货意愿强烈,而市场资源不足拉升铁矿石价格。
焦炭第十一轮提涨陆续落地,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高位,暂时没有明显的减产检修计划,仍对焦炭持有较旺的采购需求。
并且国内低温气候的延续,双焦库存持续降低,焦炭市场供应偏紧格局短期难以改变,焦炭市场整体或维持稳中走强态势。
废钢市场稳中偏强运行,本周低温雨雪天气持续影响交通运输并且市场资源偏少,而钢厂对废钢需求不减继续拉涨废钢价格。
2023年4月份木材价格行情分析
市场需求旺盛
Strong market demand
市场需求旺盛
1. 供需平衡:4月份市场对木材的需求呈现旺盛态势。供需 平衡是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建筑业和家具制造业的复苏,木 材作为常用材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同时,由于新冠疫情的 冲击,一些木材生产地受到限产限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供 应不足,使市场需求更加旺盛。
TEAM
4月份木材价格行 情分析
Analysis of Wood Price Market in April
Abbott
2023/8/27
1. 价格上涨趋势明显 2. 原材料供应不足 3. 市场需求旺盛
目录
价格上涨趋势明显
The trend of price increase is obvious
3. 生产成本压力增加:原材料成本上升直接导致4 月份木材生产成本的压力增加。据企业调研数据 显示,木材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成本占比较 高,约占总成本的60%以上。因此,原材料价格
原材料供应不足
Insufficient supply of raw materials
供应下降,价格上涨
供应下降 价格上涨
供需失衡
进口原木价格上涨
劳动力和物流运输
影响因素
市场需求增加
1.1 木材进口量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木材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5%,达到XX万立方米。这 表明市场对木材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2.2 木材出口量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的木材出口量也在4月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增长,同比增长了12%,达到XX万立方米。这一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市场对木材的需求不断提升。 3.3 建筑业用材需求扩大: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建筑业用材需求同比增长了10%,达到XX万立方米。这主要受到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复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
原材料上涨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材料价格上涨已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通过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策建议,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行业协会以及相关企业公布的数据。
2. 分析方法(1)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原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
(2)相关性分析: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与宏观经济、行业政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因素分析:从供需关系、国际市场、政策环境等方面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
三、原材料价格上涨现状1. 价格上涨趋势近年来,我国原材料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
以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
以下为部分原材料价格变化情况:(1)钢铁:2016年以来,我国钢铁价格呈现上涨态势,尤其是螺纹钢、热轧板卷等品种。
(2)煤炭:2016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动力煤、炼焦煤等品种涨幅明显。
(3)有色金属:2016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价格普遍上涨,其中铜、铝、锌等品种涨幅较大。
2. 价格波动幅度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部分品种甚至出现翻倍现象。
以下为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1)螺纹钢:2016年初至2017年底,螺纹钢价格从每吨1800元上涨至每吨3000元以上,涨幅超过60%。
(2)动力煤:2016年初至2017年底,动力煤价格从每吨300元上涨至每吨600元以上,涨幅超过100%。
(3)铜:2016年初至2017年底,铜价从每吨3.5万元上涨至每吨5.5万元以上,涨幅超过60%。
四、原材料价格上涨原因分析1. 供需关系(1)供应端:受环保政策、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部分原材料供应量减少,导致价格上涨。
(2)需求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原材料需求旺盛,推动价格上涨。
2. 国际市场(1)全球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回暖,主要经济体对原材料需求增加,推动国际市场价格上升。
建材行业1-2月数据点评:原材料价格陆续提升,多品类建材同步提价
1-2月份数据点评水泥行业:1-2月产量同比大增,水泥行业延续2020年底较强水平,或为地产施工需求所致:1-2月份全国水泥产量2.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1.1%。
比2019年同期复合增速为6.7%,该增速环比2020年12月同口径增速下滑1.0pct。
总体看2021年1-2月份水泥行业需求延续2020年底较强水平,年后数据恢复也较快。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月底全国水泥熟料,P·O42.5粉末和P·S32.5粉末均价分别为317.6、406.9、389.2元/吨,比年初分别下滑15.8、18.9、16.9元/吨。
沿江熟料超预期三轮上涨为2021年水泥价格奠定了较高的基调。
磨机开工率和熟料库容比分别为17.8%和55.6%,分别比年初下降55.6pct和提升3.7pct。
分区域看,华南地区均价下滑较为明显,熟料和P·O42.5粉末分别下滑71.0和56.7元/吨,磨机开工率和熟料库容比分别下降72.5pct和提升17pct。
参考1-2月份建筑行业数据,我们认为是地产在建项目施工需求旺盛导致水泥需求保持强势。
图表1. 全国熟料价格走势图表2. 全国P·O42.5价格走势图表3. 全国P·S32.5价格走势图表4. 全国磨机开工率走势图表5. 全国熟料库容比走势图表6. 水泥产量增速图表7.2021年1-2月分区域水泥行业数据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熟料元/吨264.4 377.5 373.0331.3 292.0 275.0 281.3比年初变化元/吨(10.0)0.0 (19.5)(21.3)(71.0)(2.5) 3.8 P·O42.5 元/吨367.0423.3 432.1430.0 433.3 365.0 414.0比年初变化元/吨(9.0)(6.7)(35.0) (33.3)(56.7)(3.0) 2.0 P·S32.5 元/吨333.0403.3 410.0396.7 405.0 372.0 411.0比年初变化元/吨(7.0)0.0 (41.4)(43.3)(30.0) 2.0 2.0磨机开工率% 9.0 0.0 16.623.1 12.5 17.8 4.4比年初变化pct (6.5)(3.8)(52.5)(16.9)(72.5)(55.6)(8.3)熟料库容比% 64.4 73.3 53.249.3 62.0 67.8 32.8比年初变化pct 0.0 0.0 2.3 15.7 17.0 2.8 (5.6)资料来源:卓创资讯,中银证券玻璃行业:节后各项数据恢复较快,下游需求消化能力好:1-2月全国平板玻璃产量1.6亿重箱,同增7.8%,增速环比2020年12月提升4.5pct;在产产能9.6亿重箱,同增3.4%,增速环比2020年12月提升1.8pct。
钢铁行业周报:旺季下游需求持续向好,宝武收购推动产业集中
钢铁行业研究/行业周报报告摘要:中国宝武重组太钢,“亿吨宝武”战略更进一步,产业集中度提升。
继重组马钢、重钢后,2020年8月21日,持有太钢集团100%股权的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将向中国宝武无偿划转其持有的太钢集团 51%股权,中国宝武将通过太钢集团间接控制本公司 62.70%的股份。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2016~2021)》明确提出:“2019-2021年,钢铁产能规模提升至8000万吨至1亿吨”。
2019年,中国宝武集团粗钢产量为9547万吨,太钢集团粗钢产量为1086万吨,本次重组完成后,宝武集团粗钢产量将达1.06亿吨,离实现“亿吨宝武”战略和“全球钢铁业引领者”的愿景目标更进一步。
战略布局方面,目前中国宝武集团资产主要包括宝钢集团、武钢集团、马钢集团、重庆钢铁、八一钢铁等,布局上海、广东、新疆、重庆等地,本次重组太钢集团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宝武在华中地区的产业规模,完成在山西的布局,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贸易物流、下游客户渠道协同优势。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依然处于偏低水平,按2020上半年产量测算,我国钢铁行业CR10仅有36.6%,宝武收购太钢后可将我国钢铁行业CR10小幅提升至37.6%。
原料供应回升,铁矿石价格仍高位运行:截至9月4日,原材料供应端,巴西铁矿石发货量反弹,周环比大幅上升27.90%,澳大利亚铁矿石发货量周环比-10.66%,供应端整体呈现回升态势。
截至9月4日,中国北方六港铁矿石到港量下滑,周环比-6.77%。
本周原料端铁矿石价格小幅上涨,目前维持高位运行,钢厂利润空间收窄,焦炭焦煤现货价格均保持不变。
钢材产量微幅上涨,未来上升空间较小:截至9月4日,冷轧板卷、热轧板卷和螺纹钢产量基本不变,周环比涨幅分别为0.90%/0.02%/0.45%;线材产量小幅下滑,周环比-1.23%;中厚板产量小幅上涨,周环比+2.81%;目前钢厂高炉开工率已达高位,叠加钢材利润空间有限,预计钢材产量增长空间有限。
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调查方案制度电子版)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6)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定期报表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V412表) (7)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V413表) (8)(二)基层定期报表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月报表(V201表) (9)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月报表(V202表) (10)四、附录(一)权数计算例表(以出厂价格统计为例) (11)(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调查目录(见附件1)(三)工业生产者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调查目录(见附件2)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工业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工业部门是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的生产部门,其发展速度、规模、效益以及生产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工业生产者价格包括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和企业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的目的在于及时、准确、科学地反映各工业行业产品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和幅度,为国民经济核算、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理顺价格体系等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二)调查任务1.调查各个工业行业和部门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2.编制全国、各省(区、市)及大中城市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及各种分类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及各种分类指数,准确地反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变动趋势及幅度。
3.为国民经济核算、测算工业发展速度提供各种分组的价格指数,提高统计核算水平。
4.结合工业经济情况和相关经济活动,开展统计分析,及时反映工业生产及市场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管理部门宏观决策提供服务。
5.向社会发布工业生产者价格信息,正确引导市场走向和行业结构调整,为社会公众提供咨询服务。
6.编制一些设备工器具的价格指数,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统计和清产核资提供依据。
(三)调查内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统计调查39个工业行业大类,191个工业行业中类,525个工业行业小类的工业产品(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