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态学基础

合集下载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

生 态 系 统
非生物环境 (自然环境)
分解者
温度、光 土壤
水、二氧化碳、氧 有机物等
19
(2)生态系统的作用
生产者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将
生产者产生的有机物利
用而生长、繁衍,把自 己的粪便和尸体排向大
生物成分 (生物群落)
消费者
自然;
生 态 系 统
非生物环境 (自然环境)
分解者
温度、光 土壤 水、二氧化碳、氧 有机物等
生产者
它们分解动植物的残体、粪
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吸收某些分解产物;
生物成分 (生物群落)
最终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
消费者
的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参与 物质循环后可被自养生物重新
生 态 系 统
非生物成分 (自然环境)
分解者
温度、光 土壤
利用,使物质流动在大自然中
形成循环。
水、二氧化碳、氧 有机物等
始终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交流。
29
(2)生态系统的作用
非生物 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菌类:将分解后 的无机物转化 为可利用成分 细菌、真菌
生物成分
30
(3)生态系统的类型
按生态系统的环境 性质和形态特征
陆地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包括自然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等)和人工生态系统(农田、城市、
工矿区等);
31

森林系统
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地
被植物及多种多样动物和微生物等与它周围
环境(包括土壤、大气、气候、水分、岩石、
阳光、温度等各种非生物 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第3章城市环境生态学基础

第3章城市环境生态学基础

孤立农家 市井集镇 老工业区 新工业区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1.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 2.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形式
(一) 链结构
食物链结构(自然食物链、完全人工食物链) 资源链结构(主链、副链) (二) 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结构 (三) 空间组合结构
圈层式:市区生命与环境为内圈;郊区为中圈;区域为外 圈
• 2. 能量流动功能 (一)能源分类 按来源、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加工、能否再生、技术发 展水平,可以对能源进行不同的划分。 (二)能源结构(能源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的构成及比例 关系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
(一)城市生态系统缺乏“生产者”(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数量少,功能也由提供食物转变为美化环境, 城市所需食物靠外部输入。
(二)城市生态系统 缺乏分解者
城市缺乏分解者存在环境,大量城市废弃物在市外分解。
• 4. 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开放性系统
(一)所需能量和物质以及各种信息、技术人力等由系统外 输入;
(二)向系统外输出生产的产品、信息、技术、人力等;
• 2. 城市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系统,它不仅包含自 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也包括人类及其社会经济等要素, 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 生态系统。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产生及发展
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自然生态系统到 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城市生态系统,从此, 人类生态系统可划分为农村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两大 类型。
• 1. 城市
(一)城市的含义 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
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 会活动的载体场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 系统。 (二)城市的发展及其特征

基础生态学第3章有机体与环境二

基础生态学第3章有机体与环境二

第二节 大气及其生态作用
1、大气组成
➢在干燥空气中,O2占大气总量的20.95%,N2占78.9%, CO2占0.032%。这个比例在任何海拔高度的大气中基本相似。 但在地下洞穴或通气不良的环境中,空气中的O2和CO2含量 与大气不相同。
➢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O2与CO2。
2、陆生动物的气体代谢
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
1、光质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植物光合作用:光合有效辐射(380-710nm),红光和蓝 紫光能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绿光则很少被吸收。 利用彩色薄膜对蔬菜等作物进行栽培试验。 光质对动物的生长、生殖、迁徙、毛羽更换等也有影响。 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昆虫对紫外光有 趋光反应,而草履虫则表现为避光反应;紫外光抑制植物茎 的生长。
4、植物与氧
植物与动物一样呼吸消耗氧,但植物是大气中氧的主要生产
者。植物光合作用中,每呼吸44g CO2,能产生32g O2。白 天,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大20 倍。据估算,每公顷森林每日吸收1吨CO2,呼出0.73吨氧; 每公顷生长良好的草坪每日可吸收0.2吨CO2,释放0.15吨O2。 如果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75 kg氧,释放0.9 kg CO2,则城 市每人需要10 m2森林或50 m2草坪才能满足呼吸需要。因此 植树造林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美化环境,更主要的是给人
类的生存提供了净化的空气环境。
第三节 土壤及其生态作用
1、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1)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2)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矿质元素和水分; (3)维持丰富的土壤生物区系; (4)生态系统中许多重要的生态过程均在土壤中进行。

基础生态学——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基础生态学——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6-3
3.2.2 群落的水平结构
镶嵌性(mosaic)
主要原因 : (1)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 (2)环境的异质性 :如不同底质的海滩、不 同土壤结构 (3)种间相互关系的作用 (4)人为影响
图3-1 陸地生物群落中水平格局的主要決定因素(Smith, 1980)
小群落:群落水平分划的基本结构单位, 反应了镶嵌性。在群落内,种类分布是不 均匀的,有的分散分布,有的又聚在一起 分布形成斑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完整 性。
Temperate Broadleaf Deciduous Forest
Taiga or Boreal Forest
Tropical dry forest—in Galapagos Islands During the wet and dry seasons
温 带 森 林
美 国 加 利 福 尼 亚
The thick bark of the cork oak of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protects the tree from fire
北美红松林
Wood storage in a temperate forest in Alaska
阔 叶 林 , 俄 国 西 伯 利 亚
藤壶(Balanus balanoides)和小藤壶(Chthamalus stellatus)的种间竞争。 在西北欧洲,这两种一般共同生活在同一岩礁型海岸,但大多数藤壶成体 生活在岸上较高处,而小藤壶成体在较低处。幼体小藤壶一般在海岸较低 处固着,但显然不能存活。在一次实验中,幼体小藤壶被保护起来,使其 不被藤壶个体窒息,它们存活、生长得很好。但是,在较高地带,小藤壶 不必竞争,因为藤壶不能在干燥环境中生存。这样,所观察到的分布模式 是由于竞争和环境忍受力的共同作用。

基础生态学--第三章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

基础生态学--第三章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
生态学基础 第三章
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
教学目标: 1、种内关系 2、种间关系
一、种内关系
种内关系:是指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种内竞争同样是基 本的种内关系。
植物种群与动物种群的种内关系有很大的不同,除种内竞争外, 植物种群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集群生长、密度效应等,动物 种群的种内关系则主要表现为生殖行为、空间行为、社会行为、 通讯行为和利他行为等方面。
一、种内关系
(一)植物的密度效应 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 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 根据影响因素的种类,可将其作用类型划分为 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
一、种内关系
(一)植物的密度效应 目前发现植物的密度效应有两个基本的规律 1、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2、“-3/2”自疏法则
该模式表明产量与密度变化无关,即在很大播种密度范围内,其最终产 量是相等的。
(一)植物的密度效应 2、“-3/2”自疏法则
密度与生物个体平均 株重呈现负相关关系, 在对数图上为-3/2 斜率。
(二)、动物的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1、领域性 由动物个体、配偶或家族积极保卫的,不允许其他动物,通常 是不让同种动物的进入的区域或空间就称为领域,而动物占有领 域的行为则称为领域行为或领域性。 领域性是保持个体或群之间间隔的积极机制; 高等动物的隔离机制是行为性的,低等动物或植物的 则是化学性的,即:通过抗生素或他感物质产生隔离。
高斯原理-竞争排斥原理
需指出的是:两个物种竞争的结果或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各自生态位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生态位越接近,则竞争越激烈。 在同一生境中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物种不可能长期共存,这个原理称竞争排斥原 理,也称高斯原理; 在一个稳定的自然群落中,各生物种群的生态位必定是有差异的,种群间都是趋向于 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因此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群落,要比单一物种 所组成的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较高的生产力,并具有更高 的稳定性。

《生态学》第3章:种群生态之一

《生态学》第3章:种群生态之一
A. 判断动物濒危状况的一 个重要标志。 B. 经济鱼类的捕捞标志---捕捞种群年龄的低龄化和小型 化现象。
C. 研究人口的有用工具。
年 龄 结 构 应 用
降低人口增长率的措施(政策):
a. 晚育,假如20岁生育,100年生育5代; 25岁生育,100年生育4代,少生一代,对于 我国来说就意味着少生2亿多人。
种 群 数 量
生物量(biomass):个体数目个体的平均体重
(2)密度的类型: 绝对密度:指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 的个体数 相对密度:用其他统计数量指标间接 的表示种群数量高低的相对值。
密 度 的 类 型
根据种群密度的适宜程度,分为: 最适密度(optimal density):种 群增长处于最佳状况时的种群密度。
一、种群密度 1.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size & density): (种群数量) (1)定义: 种群大小指该种群所包含的个体数目 的多少。(绝对量)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个体数目或 生物量。(相对量)
单位空间可以指面积:Km2=100公顷(hectare)=100 万m2,亩等。也可以指体积:m3, l, ml等。
生 命 表 说 明
(5)各年龄死亡率qx :从X到X+1时的种群死亡率。 qx = dx/nx
(6)各年龄平均存活数Lx :各年龄期的中点,平 均存活数目。Lx=(nx+n x+1)/2 = nx- dx/2 = n x+1+ dx/2。(nx=nx+1+dx) (7)各年龄及其以上存活的年总数Tx:已活到X年 龄的生物总计还有多少年的存活时间。(所有现有 个 体 存 活 时 间 的 积 累 ) Tx = Lx+L x+1+ Lx+2+……+Lm=∑Tx (X从X到m, m为最长寿命) (8)平均寿命(生命期望值)ex:X龄的生物平均 还能活的时间。ex= Tx/nx

生态学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3

生态学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3
2020/3/6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种群的遗传与进化 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
2020/3/6
种间和种内的相互作用
种内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有竞争、自相残杀 和利他等
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主要有竞争、捕食、寄 生和互利共生
➢ 正相互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 ➢ 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
N1取胜,N2被排挤掉
K1/α12 K2
K2/α21
·
K1 N1
2020/3/6
N1灭亡, N2取胜
K1 < K2 /α21,K2> K1/α12 N2
N1超过环境容纳量而 停止增长,N2继续增长
N2取胜,N1被排挤掉
K2 K1/α12
K1
· K2/α21 N1
2020/3/6
不稳定共存
2020/3/6
性选择理论
Darwin的理论 ➢ 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一词首先被达尔文在1871年所
使用,主要是指通过选择使某一性个体在寻求配偶时获得比 同性其他个体更有竞争力的特征。达尔文设想性选择是通过 两种方式发生的:①性内选择;②性间选择。 Fisher的理论 ➢ 建立在主动选择基础上的性选择可以导致性二型特征的进化。 Trivers的理论 ➢ 在雄性不承担任何抚育后代责任的物种中,如果雌性个体具 有足够的辨别力,使它所选择的配偶所具有基因质量优于自 身,那么,进行有性生殖仍然是有利的。
两物种种群的平衡线
N2 K1/α12
dN1/dt<0
N2
dN2/dt<0
K2
dN1/dt=0
dN2/dt=0

《生态学》第3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学》第3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2
图3-1 年龄锥体的3种基本类型(Kormondy,1976)
(a) 增长型种群 :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 稳定型种群:老、中、幼比例大体相同。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 (c) 下降型种群: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13
(a) 增长型种群: 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 宽,顶部狭,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 较少。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 群。 (b) 稳定型种群: 锥体形状介于(a)、(c)两类之 间,老、中、幼比例大体相同。出生率与死亡率 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 (c)下降型种群: 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 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 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不断衰退的种群。
第三章
种群及其 基本特征
1
1 第一节 生物种与种群的概念
2
第二节 种群的动态

第三节 种群的空间格局
4
第四节 种群调节
2
第一节 生物种与种群的概念
1
生物种的 概念
2
种群的 概念
3
一、生物种的概念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von Linnaeus)在其出版的《植物种志》中,继承 了J.Ray的观点,认为种是“形态相似的个体 的集合”,并指出同种个体可自由交配,能 产生可育的后代,而不同种之间的杂交则不 育,并创立了种的双命名法。
T=(Σxlxmx)/(Σlxmx)
24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与密度无 关的种群 增长模型
与密度有 关的种群 增长模型
25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1. 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最简单的单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通常

环境科学概论2第二章 生态系统

环境科学概论2第二章 生态系统
目前研究的热点是:
1、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2、全球变化生态学效应及其对策; 3、可持续发展。
2021/1/16
2021/1/16
1、生态系统 (ecosystem)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 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复合体。
④俄国学派(前苏联学派):植物(群落)与 地学结合。代表人物:B.H.Cykayeb
2021/1/16
(3)现代生态学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 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
在研究层次上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 研究手段更新; 研究范围的拓展,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拓展到
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
2021/1/16
相关概念
•种群(population) 种群是占据某一地区的 某个种的个体总和(Friederich,1930) •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 是指在一定 地段或一定生境里各生物种群相互联系和相 互影响所构成的组合结构单元。
2021/1/16
2、生态系统(ecosystem)的结构
肉食物动物 二级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称
(能量传递)
(comsumers) (carnivores) 寄生者
杂食动物
三级肉食动物(顶极肉食动物)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在生态系统的生物中,按照它们获得能量的方式,可分为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它们利用茎、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 化碳,用根摄取土壤中的水份和矿物质,在阳光照射和一定温度 下,把无机物转化成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有机物。通 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 并为其它生物及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

环境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环境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二章绪论环境问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2、环境结构:环境要素在数量上的配比,空间位置上的配置,相互间的联系内容与方式。

3、环境规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4、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5、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二简答题1、简述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实质: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产生:1人口压力2资源不合理利用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发展:发展中国家:1人口激增和贫困2与城市化有关问题异常严重3自然资源消耗加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发达国家:1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大气污染物急剧增加2自然资源消耗和破坏增加3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突出3、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任务有哪些?有:1探索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2探索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3协调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同生态要求之间的关系4探索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

4、简述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规律因素造成的。

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3、生态系统平衡: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皆处于稳定和通畅的状态。

4、生态系统平衡阈值:二简答题1、生态系统有哪些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环保有哪些意义?结构:一是组成成分及其营养关系;二是各种生物的空间分布状态。

具体的说就是物种结构,营养结构,空间结构。

功能特性:1生物生产2能量流动3物质循环4信息传递意义:不仅解释自然界,而且要改造自然界,是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力工具。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ppt课件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ppt课件
8
二、热力学定律
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符合两大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 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 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衰变定律或能量逸散定律) 生态系统的能量在转化、流转过程中总存在衰变、逸散的现象, 即总有一部分从浓缩的有效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状态。 能量沿食物链方向流动,逐级递减。 每经一个营养级的剩余能 量为原有能量的1/10,其余的都消耗了。
食物链中每一个生物成员称为营养级。 食物链类型 1)捕食食物链:指一种活的生物取食另一种活的生物所构
成的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腐生性食物链:以动、植物的遗体或粪便为食物链起点,
也称分解链。 如动植物遗体或粪便→ 真菌、细菌→ 原生动物→ 土壤动
物→ 节肢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寄生性食物链:生物间以寄生物与寄主的关系而构成食
(3)补加能源的作用。 添加太阳能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辅助能,可提高作物对光能的
利用,从而增加初级生产力。
24
二、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
次级生产量的概念及生产 次级生产量: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生产,
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 同化作用形成异类生物自身物质的生产量,称为次 级生产量,亦称第二性生产量。 I = FU+R+P P = I-FU-R 同化效率 = A / I ; 生长效率 = P / A I- 摄取量; A-同化量; R-呼吸量; P-生产量; FU-粪尿能量。
密不可分的。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被消耗、单向流动,不可逆的。
而物质循环是可逆多向的,可返回原来的化学形态, 并可逃循、脱离生态系统。
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1)气相型:其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气相循环把大

生态学主要内容概括(整理)

生态学主要内容概括(整理)

生态学基础主要内容概括1。

生态学的定义、发展简史以及研究对象与内容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发展简史:理论上(概念上的提出→论著的出版→学科的形成。

);时间上(萌芽时期→近代发展:4大学派的形成→现代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实验技术上(描述→定性→定量→模拟.)研究对象: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2。

现代生态学阶段的特点1)生态学在研究社会问题中的重新定位2)生态学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3)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向过程和预测发展4)生态学新分支在学科交融中不断产生5)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手段在集成中创新3.生态学分支学科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4。

生态学研究方法野外与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模拟实验、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型、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5.生态学任务人类生态问题五大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1.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特点定义: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特点: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4)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量和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损失,因此,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系列发育阶段。

2.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组成:六大组成成分(四大基本成分):①非生物成分(无机物、有机化合物、气候因素)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还原者)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意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能流和物流间的关系)3。

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分类以及其生态学意义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章节题库 第3章 生态学基础)【圣才出品】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章节题库 第3章 生态学基础)【圣才出品】

第3章生态学基础一、名词解释生物多样性答:生物多样性是指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系统的生命的所有变异,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生态复合体,包括种内的、种间的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简答题1.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答:(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必要的和非必要的两部分。

①必要的部分又分为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种。

a.前者包括阳光和营养分,供生产者合成有机物之用;b.后者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转变者。

第一,生产者又称自养者,以绿色植物为主,还有一些能借光合作用营生的菌类。

第二,分解者包括一部分细菌和真菌,能使生物体分解成为无机物质。

第三,转变者也是细菌,其作用是将分解后的无机物转变为可供植物利用的营养分。

②非必要的部分主要是各级消费者,它是靠生产者的有机物质为生的,故又称他养者或异养者。

按其食性,消费者可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寄生生物和腐食动植物等。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只能消费不能生产,所以是非必要的成分。

(2)生态系统的类型①陆地生态系统。

又可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前者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后者如农田、城市、工矿区等。

②淡水生态系统。

包括湖泊、河流、水库。

③海洋生态系统。

包括海岸、河口、浅海、大洋、海底等。

2.简述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答:(1)生态系统①种群是指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②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的生物的总和;③生态系统是指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

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④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彼此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之间互相作用,关系密切,而且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目前人类所生活的生物圈内有无数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

整个生物圈便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态平衡①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第三章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

第三章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
胁迫抗性包括避免胁迫和忍耐胁迫两种 损伤恢复可以通过胁迫后尚存活器官的生长来完成 中度胁迫有利于生物体健康功能的发展 胁迫除了影响个体外,还促进更具适应能力的基因型
与生物直接相关的地表气温、土温及湿度等生态因子也发 生周期性递变,从而导致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开花、候鸟迁徙、鱼类洄游、昆虫繁殖、冬眠等
受地形、地质构造、土壤矿物质、土壤温度和水分等非地带 性因素的影响,会产生非地带性生态因子的特定组合,使该 地生态特征不符合大地带性变化规律特征,形成各地带内部 局部区域的差异性。“小气候”
)作用为
主。
生态作用是指由于生态因子对生物发生作用(也称影响), 使生命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发生相应的变化。
非生物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形式体现在因子的质、量和 持续时间三个方面:
1)因子的质:指因子的状态是否对生物有意义 2)因子的量:在因子的“质”有意义的前提下,因
子对生物作用的程度随“量”的变化而变化 3)因子的持续时间:环境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必须有
程度的响应。
2、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 自然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
系,相互促进与制约的。 当生物受到一个以上生态因子作用时,其综合作用效果并
不是各单因子作用效果的简单累加,综合作用的效果往往 明显大于或小于单因子作用之和,这是由于各因子相互作 用,其效应相互叠加,相互抵消或互不相干,称为交互作 用。 如:N、P、K;光照强度、水分、肥料
系统发育
在特定的环境因子作用下,由个体发育一代接 一代为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并在选择作用下的物 种进化过程。
生物种的性状差异来源于基因型与表型两个方面: 前者是生物种的遗传本质,即生物性状表现所

基础生态学--第三章第四节 种群的进化与适应

基础生态学--第三章第四节 种群的进化与适应

(一)物种的形成
2.形成生殖隔离的因素 (1)合子前隔离( prezygotic mechanisms):发生在合子形成之 前,阻碍受精和形成合子。 ①栖息地隔离:两个种群虽分布于同一地理区域,但各有自己 的栖息地。 ②时间隔离:两个种群虽有共同的分布区,但性成熟时间 不同,如成熟于不同季节。
(一)物种的形成
(一)物种的形成 1.物种形成三个步骤
(1)地理隔离:通常是由于地理屏障形成的,将两个种群彼此 隔离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而使基因交流受阻。
地理隔离(加拉帕格斯群岛地雀)
(一)物种的形成
1.物种形成三个步骤 (2)独立进化:两个地理上和生殖上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 适应于各自的特殊环境。 (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假如地理隔离屏障消失,两个种群的个 体可以再次相遇和接触,但由于建立了生殖隔离机制, 基因交流已成为不可能,因而成为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
2.形成生殖隔离的因素 (1)合子前隔离( prezygotic mechanisms):发生在合子形成之 前,阻碍受精和形成合子。 ③行为隔离:交配前的行为不同,使彼此不能相容和交配。 ④生殖器官隔离:动物的生殖器官不同,植物的花不同, 均可阻止两个种群间的交叉受精
(一)物种的形成
2.形成生殖隔离的因素 (2)合子后隔离: 发生在合子形成以后,虽然两性配子可以受精并形成合子,但 合子没有生活能力,或只能发育为不育的杂种.
(3)同域性物种形成( (sympatric speciation):在母种群分布区内部, 由于生态位的分离,逐渐建立若干子群,子群间由于逐渐建立的生殖 隔离,形成基因库的分离而形成新种。
(二)、物种的灭绝
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或在人类过度捕猎,或栖息地被 破坏的情况下,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 种群密度也有一个最低限度,种群密度过低时,使种群的异性 个体不能正常相遇和繁殖,会引起种群灭亡。一些营群居生 活的生物,其群聚的程度有一个下限的要求,如果低于临界 下限,该生物就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存, 这就是最小种群原则。

生态学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生态学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一、种群生活史概述
• 2、研究任务 • 研究生活史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及其与特定 生境的关系。 • 比较不同生活史类群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生 态学解释,而不是研究其绝对现象。
一、种群生活史概述
• • • • • 3、研究内容 3.1 个体大小(size) 3.2 生长与发育 3.3 繁殖 3.4 扩散
一、种群生活史概述
• 其中, • 式中∑为总和,x为样方中某种个体数,f为含x个体样方 的出现频率,N为样本总数。
四、种群调节
• 生态学家提出许多不同的假说来解释种群的动态 机制,概括为: • 1、气候学派 • 2、生物学派 • 3、食物因素 • 4、自动调节学说
气候学派
• 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 • 其观点为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强烈影响,强调种 群数量的变动,否定稳定性。 • 以色列学者博登海默认为昆虫的早期死亡率有 85~90%是由于天气条件不良而引起的
三、种群空间格局
• • • • 种群的内分布型分三类: ①均匀型(uniform) ②随机型(random) ③成群型(clumped)
三、种群空间格局
• • • • • 种群内分布型检验 检验指标是方差/平均数比率,即S2/m。 若 S2/m=0, 属均匀分布; 若 S2/m=1, 属随机分布; 若 S2/m>1(显著),属成群分布。
• • • • • • • • 4、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增长 季节消长 不规则波动 周期性波动 种群暴发 种群衰落 种群平衡
三、种群空间格局
•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 • 种群空间格局——是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 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也称为内 分布型(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题:说明生态学的定义。

(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尺度:组织、空间、时间;方法:野外、实践、理论)比较3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野外:Y-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

X-不易重复;实验:Y-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

X-实验条件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有区别;理论:Y-高度抽象,可研究真实情况下不能解决的问题。

X-与客观实际距离甚远,若应用不当,易产生错误)3S技术:GPS/遥感/地理第二章主要概念: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大环境(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如西双版纳的环境,重庆缙云山的环境等。

)小环境(直接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近邻环境。

如洞穴环境,树荫下环境等。

)生境(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一定区域所有生态因子的总和。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密度制约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随生物的密度而变化的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与生物密度变化无关的因子)生物因子(有生命特征的生态因子)非生物因子(无生命特征的生态因子)最小因子(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

)限制因子(当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影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该生物限制因子)耐受性(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内稳态(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思考题:如何根据工作的需要对生态因子进行分类?(性质-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有无生命特征: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稳定因子、变动因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哪些方面?(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决定和塑造:对生物存活的影响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对生殖、繁衍的影响、对生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对生物的种内、种间关系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适应和对环境因子的改变:形态的适应、生理的适应、行为的适应、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森林吸收太阳辐射、降低风速、保持水分、防治土壤冻结、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人类活动导致全球环境变化……)如何分析生态因子作用的规律?(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物具有限制性影响,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参上)第三章G:春化(植物在发芽前需要一个寒冷期,由低温诱导开花。

基础生态学-第三章第二节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基础生态学-第三章第二节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二、种群增长型
种群密度随时间而变化,并且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变化类型,在生 物种群处于最佳状态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则是影响种群密度的 内在原因。根据环境对种群的作用与否以及种群世代的重叠 状况,把种群增长划分为两种类型:指数型增长和S型增长。
二、种群增长型 指数增长模式
在没有限制的指数增长中,增长速
态平衡 。 种群生长限制因子、环境限制因子
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 加而按一定的比例下降
二、种群增长型
以大草履虫为例 的S型增长曲线
•环境负荷量:实际上,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下,环境条件(包括资源、 食物、生活空间等)是有限的,它所能支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也是有限的, 其极限值,即环境负荷量,用K表示。
度(G)与个体数量(N)成正比,
也就是说,个体数量越大,增长速 度越快。 指数增长模式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又称J型增长。
二、种群增长型 指数增长模式
又可分为 1.种群世代不重叠的增长模式 假定条件:A.增长是无界的;B.世代不相重叠;C.没有迁入和迁出; D.不具年龄结构,那么这种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是不连续的。
一、种群的概念 (一)环境容量
所以,一定的环境可能支持的种群的大小也不是固定的,即K值也 会变化,尤其在现有的情况下,许多时候干预起决定作用,如草原过 牧会减少产草量和载畜量,而合理地管理草原却能增加K值。
一、种群的概念 (二)、内禀增长率(又称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 定义:是指在环境条件(如食物、生存空间、资源、其他竞争的生物 个体等)没有限制性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 相对增殖速度。也称为瞬时增长率或生殖潜能。
三、自然种群的数量的变动类型
环境对一个物种的承受容量决定于这个物种对环境的需求和该物种 繁衍的各种决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与区别它们所研究的问题基本上是相近的。

生态学是以一般生物为对象的。

着重于研究自然环境因素与生物的关系,单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环境科学则以人类为主要对象,把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相互影响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和社会科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生态学的许多基本原理同样也可以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作为基础理论而联系到人类独特的主观能动性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来研究和解决人类生活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一、生态学定义的提出与生态学的发展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发展简史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一)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由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是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时期。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类为了生活和生存,必须了解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和其周围的动植物与人的关系,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生态知识的萌芽。

根据文字记载,我国早在2000年以前,就注意到了植物生长和土壤环境条件的密切关系。

如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刘安撰写的《淮南子》一书,就记载有“欲知地道,物其树”(要了解土地性质,应观察其上生长的树木)。

其后还有许多古书如《群芳谱》,记载有农业知识和植物生态的内容。

《周易》“蒙卦”中提到“山下出泉,蒙”。

“蒙”不仅有迷蒙、蒙昧之意,它的本意是高地被草木覆盖蒙蔽住了。

“山下”之所以“出泉”,是因为草木蒙蒙茏茏十分茂密繁盛。

“蒙”之所以能够“养正”,是因为回复到了草木蒙茏的原始自然状态,万物得到了休养生息,树木的根本巩固了,即“正本”;清澈的山泉流出来了,即“清源”。

这分明是告诫人们,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处理事物,不可违背自然规律。

古人对自然规律朴素而深刻的认识,令人叹服。

(二)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时期公元17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

(三)现代生态学时期生态学的四个发展阶段:个体生态学群体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1935年,英国的植物群落家Tansly提出了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现代生态学二、生态学的含义1.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

生态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生态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科学的知识。

2.生态学是从宏观方面认识世界的科学。

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一、系统观念的引入——系统和系统论1、系统2、系统论二、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

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Ecosystem )。

即: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环境条件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四、生态系统的类型1、按生态系统的原动力和影响力来划分: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2、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五、生态系统的特征1、开放性2、运动性3、自我调节性4、相关性与演化性六、生物圈也叫生态圈,由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部(主要由沉积层组成的部分)和大气圈的下部(主要是对流层)以及活动于其中的生物组成。

即: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所有适合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1、活跃生物圈(地表以上,水面以下100米的范围)2、泛生物圈(地表以上9公里,水面以下11公里深的范围)3、副生物圈(地面9公里以上至大约23公里)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结构的含义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及其时空分布和物质、能量循环转移的路径。

形态结构营养结构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Foodchain)(1)定义: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2)类型:捕食性的食物链碎食性的食物链寄生性的食物链腐生性的食物链(3)研究食物链的实践意义特别要注意:物质流在食物链中有一个突出的特性就是生物的富集作用。

生物的富集:由于食物链的传播和扩散,污染物的浓度往往逐步积累变得更浓。

2、食物网(Food web)(1)定义:生态系统内,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的复杂的多方向的网络,称为食物网。

(2)食物网存在的实践意义当食物网中某一环节或某一条食物链的机能发生障碍时,可以通过其它食物链环节进行调节或补偿。

3、营养级(n)第四节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联系它们是通过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群落来实现的。

一、生物生产生态系统不断运转,生物有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将能量、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产品(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生物生产可分为植物生产(初级生产)和动物生产(次级生产)两大类。

1、初级生产2、次级生产次级生产: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其它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经过同化作用合成自身的物质,并用以生长、繁殖和进行其它生命活动的过程。

次级生产者: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异养生物净初级生产是生态系统生物生产的主要环节,是增加第二性生产的基础。

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能流途径(1)能量流动的含义:能量流动是生态学的术语,是指能量由非生物环境经生物有机体再到外界环境所进行的一系列转换过程。

(2)能流的途径A 光合作用和有机成分的输入固定(构成各级动物有机体的组织)损耗(生活代谢过程中呼吸所消耗的能量)还原(各营养级残体、排泄物等由分解者进行分解、还原释放的能量)B 腐化过程总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按热力学定律进行的。

不论是能流的哪条途径,最终都要以热能的形式消散至非生物环境,并且分散为均态。

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总是和储存的、转换的、释放消散的能量相等。

能量流动遵循的三大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的传递规律)十分之一法则(能量损耗规律)2、能量的损耗与十分之一(百分之十)定律(1)能量的损耗耗能量。

(2)十分之一(百分之十)定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大致有百分之十的能量转变为下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其余百分之九十被消耗掉。

主要是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消费和用于呼吸、排泄的能量。

(3)生态金字塔3、研究食物链中能量分配的实践意义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同,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而物质循环则构成一个循环的通道。

1.水循环2. 碳循环3.氮循环生物固氮:豆科等通过根瘤菌固定N2硝酸盐工业固氮:N2NH3 、NH4+岩浆固氮:火山喷发时喷射出的岩浆固定大气固氮:雷雨天发生的闪电现象,形成的电离作用,可使N2转化为硝酸盐,并经雨水带入土壤氮循环过程如下图5.磷循环5、研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实践意义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1.营养信息3.物理信息4.行为信息第五节生态平衡一、生态平衡的含义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二、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1).物种改变引起平衡的破坏。

(2).环境因素改变,引起平衡破坏。

A 对自然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 人们向环境中输入大量的污染物质(3).信息系统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第六节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一、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反映了生物间的协调关系,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

主要分两类:A :普遍的依存与制约,“物物相关”B:通过食物而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协调关系,“相生相克”二、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四、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五、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第七节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一、利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原理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闭路循环工艺: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流程组合成一个闭路体系,使一个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或副产品成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料,从而使废弃物减少到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限度以内。

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生态工艺和生态农场二、利用生态学原则编制生态规划三、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消除环境污染1、净化大气2、净化水体四、为环境容量和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五、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和评价污染环境下所发生的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1、利用植物对大气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价2、利用水生生物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价A 指示种法:利用某种生物在水域中数量的多少,生理反应等B 污染生物体系法(应用较广泛)六、阐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七、人工生态系统及其在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生态学?2.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有哪些?3.生态系统具有哪些功能?4.在生态系统中为什么将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服从什么规律?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对指导生产活动有何意义?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有哪些形式?7.何谓生态平衡?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试列举你熟知的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8.试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资源的综合利用?这与环境保护有何关系?9.解释概念: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可更新自然资源;非更新自然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