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合集下载

2014龙川一中(刘国华)高三物理第二学期晚练综合测试之第7周之电磁场计算题

2014龙川一中(刘国华)高三物理第二学期晚练综合测试之第7周之电磁场计算题

高三物理第二学期第7周晚练测试(时间:6:40—7:40)1.(2013珠海一模)(18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 的第四象限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 =8100.5-⨯kg 、电量为C q 6100.1-⨯=的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100=U V 的电压加速后,从P 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磁场,已知OP=30cm ,(粒子重力不计,sin370.6=,cos370.8=),求: (1)带电粒子到达P 点时速度v 的大小(2)若磁感应强度B =2.0T ,粒子从x 轴上的Q 点离开磁场,求QO 的距离 (3)若粒子不能进入x 轴上方,求磁感应强度B '满足的条件35题图2.(2012深圳一模)(18分)如图所示,光滑的绝缘平台水平固定,在平台右下方有相互平行的两条边界MN与PQ,其竖直距离为h=1.7m,两边界间存在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为B=0.9T且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MN过平台右端并与水平方向呈θ=37°.在平台左端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A球,其质量为m A=0.17kg,电量为q=+0.1C,现给A球不同的水平速度,使其飞出平台后恰好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g取10m/s2.(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要使A球在MNPQ区域内的运动时间保持不变,则A球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A 球飞出MNPQ区域后不再返回)(3)在平台右端再放一个可视为质点且不带电的绝缘B球,A球以V A0=3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与B球碰后两球均能垂直PQ边界飞出,则B球的质量为多少?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0从O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粒子飞出磁场区域后,从x轴上的b点穿过,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粒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计,试求:(1)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3)b到O 的距离。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8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8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河源市龙川一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8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两个人以恒定的相同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 ADC行走,如图所示,直至相遇.则在这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A.路程 B.位移 C.相遇时的速度 D.平均速度2.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力F拉住,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小球受支持力为F N,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2mgcosθB.F=mgcosθC.F N=2mg D.F N=mg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4.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8s,改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4s停下.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D.通过题目给出的数据,可以求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5.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2m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A上,且两物块以相同加速度向左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当用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以相同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A. x B.xC.2x D.动摩擦因数未知,无法求出6.据央视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5日凌晨,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从距地面高度约3.9万米的高空跳下,并成功着陆,一举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假设他从氦气球携带的太空舱上跳下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t1内运动员和所有装备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B.t1秒末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此后做匀减速运动至t2秒末C.t1秒末到t2秒末运动员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在逐渐增大D.t2秒后运动员保持匀速下落7.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球B对墙的压力减小B.物体A与球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C.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D.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8.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C.t2~t3时间内,小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小物块不受到静摩擦力作用D.0~t2时间内,小物块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加速度方向也发生了改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9.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即每0.02s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cm、x2=7.67cm、x3=8.29cm、x4=8.91cm、x5=9.53cm、x6=10.15cm,(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10.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测量次序 1 2 3 4 5 6弹簧弹力大小F/N 0 0.49 0.98 1.47 1.96 2.45弹簧总长x/cm 6 7.16 8.34 9.48 10.85 11.75(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四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点,请把第5、6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的点描出来,并作出F﹣x图线.(2)图线跟x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3)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1.如图所示,轻杆BC的C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点通过水平细绳AB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B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质量m=30kg,人的质量M=50kg,g取10m/s2.试求:(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2)轻杆BC和绳AB所受力的大小.1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m处,乙车速度v乙=60m/s,甲车速度v甲=50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600m,如图所示.若甲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2m/s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二)选考题13.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 B=30kg的车厢B内紧靠右壁,放一质量m A=20kg的小物体A(可视为质点),对车厢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且F=120N,使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车厢B 在最初t=2.0s内移动s=5.0m,且这段时间内小物块未与车厢壁发生过碰撞.车厢与地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A.车厢B在2.0s内的加速度为2.5m/s2B.A在2.0s末的速度大小是4.5m/sC.2.0s内A在B上滑动的距离是0.5mD.A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14.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圆柱体卡在V形凹槽内,凹槽右壁竖直,左边为倾角θ=37°的斜面,圆柱体与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槽放在水平桌面上(AB与桌面平行),今用平行AB的力推F着圆柱体匀速前进,求:(1)圆柱体对竖直右壁的压力大小;(2)推力F的大小.2015-2016学年广东省河源市龙川一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8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两个人以恒定的相同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 ADC行走,如图所示,直至相遇.则在这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A.路程 B.位移 C.相遇时的速度 D.平均速度【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的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速度的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解答】解:两个人以恒定的相同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 ADC行走,在C点相遇,此过程中,首末位置的距离相等,方向相同,则位移相等,运动的轨迹长度相同,则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同.相遇时由于速度的方向不同,则速度不同.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知道速度、平均速度都是矢量.2.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力F拉住,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小球受支持力为F N,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2mgcosθB.F=mgcosθC.F N=2mg D.F N=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小球受力分析,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同时作出AB与半径组成的图象;则可知两三角形相似,故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可求得拉力及支持力.【解答】解: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可看做匀速运动,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G,F,F N,三个力,满足受力平衡.作出受力分析图如下:由图可知△OAB∽△GFA即: ==;解得:F==2cosθ•G=2mgcosθF N=G=mg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点评】相似三角形法在处理共点力的动态平衡时较为常见,当无法找到直角时,应考虑应用此法.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平均速度.【解答】解:A、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知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故A错误,B错误.C、t1时刻两车图线切线的斜率不等,则速度不等.故C错误.D、0到t1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表示的含义.4.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8s,改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4s停下.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D.通过题目给出的数据,可以求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根据平均速度推论求出平均速度之比和位移之比.【解答】解:A、设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则加速的加速度大小,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可知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t2:t1=1:2,故A错误.B、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可知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故B错误.C、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位移x=,因为时间之比为2:1,则位移之比为2:1,故C正确.D、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无法求出最大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5.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2m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A上,且两物块以相同加速度向左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当用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以相同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A. x B.xC.2x D.动摩擦因数未知,无法求出【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再隔离分析求出弹簧的弹力,结合胡克定律得出弹簧的伸长量.【解答】解: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A上,且两物块以相同加速度向左加速运动时,整体的加速度a=,隔离对B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弹﹣μ•2mg=2ma,解得.当用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B上,整体的加速度a′=,隔离对A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弹′﹣μmg=ma′,解得.根据胡克定律得,,,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的综合运用,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求解.6.据央视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5日凌晨,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从距地面高度约3.9万米的高空跳下,并成功着陆,一举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假设他从氦气球携带的太空舱上跳下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t1内运动员和所有装备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B.t1秒末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此后做匀减速运动至t2秒末C.t1秒末到t2秒末运动员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在逐渐增大D.t2秒后运动员保持匀速下落【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根据斜率分析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判断运动员的运动情况.【解答】解:A、0﹣t1内图线的斜率在减小,说明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运动员和所有装备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故A正确;B、t1秒末到t2秒末由于图象的斜率在减小,则运动员在t1秒末打开降落伞后做变减速运动至t2秒末,故B错误;C、t1秒末到t2秒末运动员竖直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大小在减小,故C错误;D、t2秒后速度不变,动员保持匀速下落,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速度问题的能力.关键根据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来分析运动员的运动情况.7.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球B对墙的压力减小B.物体A与球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C.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D.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A物体移动可得出小球B受A支持力方向的变化,由几何关系可得出各力的变化,对整体进行分析可得出水平向上摩擦力及竖直向上的压力的变化.【解答】解:对小球B受力分析,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A滑动前,B球受墙壁及A的弹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中实线所示;而将A向外平移后,B受弹力的方向将上移,如虚线所示,但B仍受力平衡,由图可知A对B球的弹力及墙壁对球的弹力均减小;故A正确,B错误;以AB为整体分析,水平方向上受墙壁的弹力和地面的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弹力减小,故摩擦力减小,故C正确;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及地面的支持力,两物体的重力不变,故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应注意图析法及整体法的应用,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可以对解决物理题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C.t2~t3时间内,小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小物块不受到静摩擦力作用D.0~t2时间内,小物块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加速度方向也发生了改变【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由乙图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先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后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直到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做匀速运动.当物体速度减小到零时,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速度与传送带相同时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t2﹣t3时间内,小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不受摩擦力.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解答】解:A、由乙图知:物体先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直到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做匀速运动.故t1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由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S max=v2t1,故A正确.B、0﹣t2时间内,物块相对传送带一直向左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大小为f=μmg保持不变.故B错误.C、t2﹣t3时间内,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向右做匀速运动,不受摩擦力.故C正确;D、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则~t2时间内,斜率不变,小物块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要根据速度图象分析出小物块的运动情况,再分析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的情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9.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即每0.02s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cm、x2=7.67cm、x3=8.29cm、x4=8.91cm、x5=9.53cm、x6=10.15cm,(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0.62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同时应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然后再放开纸带.【解答】解:(1)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所以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小车的加速度a==0.62m/s2故答案为:(1)B;(2)0.62.【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于一些实验操作细节,要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才能体会具体操作细节的含义.10.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测量次序 1 2 3 4 5 6弹簧弹力大小F/N 0 0.49 0.98 1.47 1.96 2.45弹簧总长x/cm 6 7.16 8.34 9.48 10.85 11.75(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四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点,请把第5、6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的点描出来,并作出F﹣x图线.(2)图线跟x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弹簧原长.(3)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43N/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分析】采用描点法作图得到F﹣x图象,根据胡克定律,F﹣x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纵轴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解答】解:(1)采用描点法作图得到F﹣x图象,如图所示:(2)F﹣x图象中x为原长,根据胡克定律公式F=k•△x,有:F=k(x﹣x0)图象中图线跟x坐标轴交点的坐标为6cm,此时弹力为零,故表示弹簧原长;(3)根据胡克定律得:k=≈0.43N/cm=43N/m.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弹簧原长;(3)43.【点评】对于该实验要注意:1、每次增减砝码测量有关长度时,均要保证弹簧及砝码应处于静止状态.2、测量有关长度时,要注意区分弹簧的原长l0,实际长度l和伸长量x,并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3、坐标系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值要适中,不要过大或过小.4、描线时要将尽可能多的点画在直线上,少数的点尽可能平均的分布于直线两侧.11.如图所示,轻杆BC的C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点通过水平细绳AB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B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质量m=30kg,人的质量M=50kg,g取10m/s2.试求:(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2)轻杆BC和绳AB所受力的大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1)对人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人所受的合力为零,求出地面的支持力.(2)求出BO绳的拉力,对B点受力分析,求出绳AB和轻杆BC所受力的大小.【解答】解:(1)对人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F N=Mg﹣mg=200N(2)滑轮对结点B的拉力为为:T=2mg=600N以结点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得:F AB=Ttan30°=200 NF BC= N答:(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200N(2)轻杆BC和绳AB所受的力大小分别为400N和200N.【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抓住合力等于0进行求解.1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m处,乙车速度v乙=60m/s,甲车速度v甲=50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600m,如图所示.若甲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2m/s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抓住两车相距最大时的临界条件:两车速度相等展开计算即可;(2)分析甲车追上乙车时,两车位移关系,求出相遇时的时间,再求出乙车到达终点的时间,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即v甲+at1=v乙,得t1==s=5s;甲车位移x甲=v甲 t1+at2=275 m,乙车位移x乙=v乙 t1=60×5 m=300 m,此时两车间距离△x=x乙+L1﹣x甲=36 m(2)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为x甲′=x乙′+L1,甲车位移x甲′=v甲 t2+at22,乙车位移x乙′=v乙 t2,将x甲′、x乙代入位移关系,得v甲t2+at2=v乙t2+L1,代入数据t2=11s,实际乙车到达终点的时间为t3=,所以到达终点时甲车不能超过乙车.答:(1)经过5s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36 m;(2)到达终点时甲车不能超过乙车.【点评】掌握两车相距最远时的临界条件和追击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难度适中.(二)选考题13.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 B=30kg的车厢B内紧靠右壁,放一质量m A=20kg的小物体A(可视为质点),对车厢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且F=120N,使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车厢B 在最初t=2.0s内移动s=5.0m,且这段时间内小物块未与车厢壁发生过碰撞.车厢与地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A.车厢B在2.0s内的加速度为2.5m/s2B.A在2.0s末的速度大小是4.5m/sC.2.0s内A在B上滑动的距离是0.5mD.A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车厢B在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出加速度;(2)对B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对B的作用力,再对A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的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即可求出A的速度;(3)A在B上滑动的距离为A、B运动的位移之差.【解答】解:A、设t=2.0s内车厢的加速度为a B,由s=a B t2得a B=2.5m/s2.故A正确.B、D: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F﹣f=m B a B,得f=45N.对A,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的加速度大小为a A==2.25m/s2所以t=2.0s末A的速度大小为:v A=a A t=4.5m/s.故B正确、D错误.C、在t=2.0s内A运动的位移为s A=a A t2=4.5m,A在B上滑动的距离△s=s﹣s A=0.5m.故C正确.故选ABC.【点评】该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中档题.14.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圆柱体卡在V形凹槽内,凹槽右壁竖直,左边为倾角θ=37°的斜面,圆柱体与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槽放在水平桌面上(AB与桌面平行),今用平行AB的力推F着圆柱体匀速前进,求:(1)圆柱体对竖直右壁的压力大小;(2)推力F的大小.。

龙川一中刘国华高三物理晚练综合测试之第4周(广一模前)

龙川一中刘国华高三物理晚练综合测试之第4周(广一模前)

FAB高三物理第二学期第4周晚练测试(时间: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1-4单选题;5-9为双选题) 1.下列涉及分子动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 .物体内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停止做无规则运动C .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引力D .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斥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B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C .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D .氢原子从定态n =4向基态跃迁,可以辐射连续光谱3.A 和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在第 3 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 .出发时B 在A 前3 m 处 C .3 s 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D .运动过程中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4.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 A =1kg 和m B =2kg 的A 、B 两物块,A 、B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水平恒力F 作用在A 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则 ( ) A .若F=1N ,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B .若F=1.5N ,则A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NC .若F=4N ,则B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D .若F=8N ,则B 物块的加速度为1m/s 2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则在此过程中 A .气体的内能增大 B .气体对外界做功 C .气体的压强增大 D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6.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R =10 Ω的电阻两端.由图可知 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B .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C .用交流电压表测得电阻两端的电压是10VD .电阻消耗的功率是10WabMN27.如图,飞船在离地球表面h 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T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R ,则飞船在该轨道上 A .运行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Th R )(2+πC .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22)(4T h R +πD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224R Tπ8.图中竖直方向的平行线表示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 一个带电量为 q = −10-6C 的粒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M 点运动到N 点时,动能增加了10-4J ,则( )A .该电荷运动的轨迹不可能是bB .该电荷从M 点运动到N 点时电势能增加C .MN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00VD .该电荷从M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9.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主体部分是两个D 形金属盒.两金属盒处在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a 、b 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源两极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B .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C .带电粒子的运动周期是变化的D .增大金属盒的半径可使粒子射出时的动能增加34.(18分)(1)(8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广东龙川一中高三物理之曲线运动测练(刘国华)第4周

广东龙川一中高三物理之曲线运动测练(刘国华)第4周

甲 乙高三物理第一学期第3周测试之曲线运动2一、选择题(1-4单选题;5-9为双选题) 1、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个三角形木块a ,有一滑块b 沿木块斜面匀速下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保持静止,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B 、a 保持静上,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C 、a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D 、没有数据,无法通过计算判断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与船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60s B .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C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 .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 3、如图,重物P 悬挂于两墙之间,更换绳OA 使连接点A 向上移,但保持O 的位置不变,则A 点向上移时,绳OA 的张力:( ) A、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C D 、先减小后增大4、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绳悬于同一点,另一端各系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使它们在同一水平面内作圆锥摆运动,如图所示,则两个圆锥摆相同的物理量是( ) A 、周期 B .线速度的大小 C .向心力 D .绳的拉力5、如图,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 相对于车厢静止于竖直车 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则:( ) A .M 受摩擦力增大 B .物块M 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 C .物块M 仍能相对于车静止 D .M 将与小车分离6.投飞镖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枚飞镖从高于靶心的位置水平投向竖直悬挂的靶盘,结果飞镖打在靶心的正下方.忽略飞镖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使飞镖命中靶心,他在下次投掷时应该 A.换用质量稍大些的飞镖 B.适当减小投飞镖时的高度 C.到稍近些的地方投飞镖 D.适当增大投飞镖的初速度7.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行的时间相等 B .加速度相同C .落地时的速度方向相同D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8.如图所示,一网球运动员将球在边界处正上方水平向右击出,球刚好过网落在图中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相关数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击球点高度h 1与球网高度h 2之间的关系为h 1 =1.8h 2 B .若保持击球高度不变,球的初速度0vC .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大于2h ),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D 、任意增加击球高度,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9、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光滑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和B ,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V A >V B B.ωA >ωB C.a A >a BD 、压力N A =N B姓名:1h10、某游乐场中有一种叫“空中飞椅”的游乐设施,其基本装置是将绳子上端固定在转盘的边缘上,绳子下端连接座椅,人坐在座椅上随转盘旋转而在空中飞旋。

龙川一中2014届高三物理综合测试之第17周(刘国华)_86

龙川一中2014届高三物理综合测试之第17周(刘国华)_86

AB高三物理第一学期第17周晚练测试1(时间:6:40—7:40)一、选择题(1-4单选题;5-9为双选题)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安培首先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B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 .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D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2、某汽车在启用ABS 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下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 后 ( )A .t 1时刻车速更小B .0~t 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C .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 时大D .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 更短 3.2013年6月13日,神州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假设神州十号与天宫一号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神州十号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 B .由神州十号运行的周期可以求出它离地面的高度C .若神州十号的轨道半径比天宫一号大,则神州十号的周期比天宫一号小D .漂浮在天宫一号内的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4.如图为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铜盘绕水平的铜轴C 在垂直于盘面的匀强磁场中转动, 铜片D 与铜盘的边缘接触,铜盘、导线和电阻R 连接组成电路,则 A .转动过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C 处的电势比D 处高 C .通过R 的电流方向从B 向A D .产生的电动势大小与角速度ω无关5、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B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 .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D .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6、如图4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两板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当开关闭合时,一带电液滴恰好静止在两板间的M 点.则( ). A .当开关闭合时,若减小两板间距,液滴仍静止B .当开关闭合时,若增大两板间距,液滴将下降C .开关再断开后,若减小两板间距,液滴仍静止D .开关再断开后,若增大两板间距,液滴将下降7.质量为m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恒为f .当速度为v 时,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为P .则此时汽车的: A .牵引力为vPB .牵引力大于vPC .加速度为m fD .加速度小于mvP 8.如图甲为一火灾报警系统.其中R 0为定值电阻,R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17届高三物理全国卷专题复习_传送带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2017届高三物理全国卷专题复习_传送带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专题一、物理模型之“传送带”模型传送带模型:(《导与练》P31)1. 基本道具:传送带(分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形)、物件(分有无初速度两种情形)2. 问题基本特点:判断能否送达、离开速度大小、历时、留下痕迹长度等等。

3. 基本思路:分析各阶段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确定物件的运动性质(由合外力和初速度共同决定,即动力学观点)此模型近几年全国高考题:突破一: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1.(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4 m,以v0=4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质量m=1kg的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2015卷(选择题)2014卷(选择题)2017届惠三模·24题命题角度:水平传送带模型,力与运动和能量守恒的综合多情形分析及图像应用水平传送带模型,力与运动和动量守恒的综合命题角度:1、求滑行时间 2、求速度 3、求痕迹的长度(相对位移) 4、求产生的热量 5、求多消耗的电能 6、与V -t图像相结合注意事项:1、关键点是找物体摩擦力方向 2、求滑行时间一定要先讨论,速度相同时就是临界点3、求痕迹的长度是指相对位移 4、产生的热量:Q=fs(s相对位移)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情景3(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返回时速度为v0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则煤块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 ) A .煤块到A 运动到B 的时间是2 s B .划痕长度是0.5 mC .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16WD .摩擦力对煤块做的功为8J2.(多选)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 1运行。

黄冈市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编写者

黄冈市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编写者

黄冈市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编写者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编《黄冈市2009届高考复习测试题》黄冈市2009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目录及编写者第一章力物体的平衡(蕲春一中张春芳骆凤银)专题练力物体的平衡1-1 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2 共点力的平衡单元检测第二章直线运动(蕲春一中陈志勇黄亚斌)专题练2-1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2-2 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单元检测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蕲春一中吴绍华王保雄)专题练3-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3-2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单元检测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蕲春一中叶禾生占先义)专题练4-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物体的运动4-2 匀速圆周运动离心现象及应用4-3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单元检测第五章机械能(麻城一中朱江元刘立初)专题练5-1 功功率5-2 动能动能定理5-3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检测第六章动量(麻城一中刘立初李文)专题练6-1 冲量动量动量定理6-2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6-3 动量和能量综合应用单元检测第七章机械振动机械波(麻城一中吴继彬刘立初)专题练7-1 简谐运动及其描述7-2 机械波及其图象波动现象第八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气体(麻城一中刘立初李文) 专题练8-1 分子动理论8-2 热力学定律气体单元检测第九章电场(浠水一中陈智)课时练9-1 电场力的性质9-2 电场能的性质9-3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单元检测第十章恒定电流 (浠水一中李春山)专题练10-1 描述电路的物理量欧姆定律10-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0-3 电学实验(一)10-4 电学实验(二)单元检测第十一章磁场 (浠水一中刘明汉)专题练11-1 磁场安培力11-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11-3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单元检测第十二章电磁感应 (浠水一中冯受国)专题练12-1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12-2 感应电流的方向12-3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单元检测第十三章交变电流 (黄州中学乐英锋殷银华)专题练13-1 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13-2 变压器电能的输送单元检测(含电磁场、电磁波及其波速、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电视、雷达)第十四章光的反射和折射 (英山一中佘运建)专题练14-1 光的直线转播、光的反射和反射定律14-2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光导纤维、光的色散单元检测第十五章物理光学原子和原子核 (黄冈中学丁汝辉)15-1 物理光学15-2 原子和原子核。

广东龙川一中14届高三物理计算题功能关系测练(刘国华)第7周

广东龙川一中14届高三物理计算题功能关系测练(刘国华)第7周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第7周之动量能量训练1“碰撞”模型1.(18分)如图18所示的凹形场地,两端是半径为L的1/4圆弧面,中间是长为4L的粗糙水平面。

质量为3m的滑块乙开始停在水平面的中点O处,质量为m的滑块甲从光滑圆弧面顶端A处无初速度滑下,进入水平面内并与乙发生碰撞,碰后以碰前一半的速度反弹。

已知甲、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且μ1=2μ2,甲、乙的体积大小忽略不计。

求:(1)甲与乙碰撞前的速度。

(2)碰后瞬间乙的速度。

(3)甲、乙在O处发生碰撞后,刚好不再发生碰撞,则甲、乙停在距B点多远处。

2、(18分)如图,质量为m的b球用长h的细绳悬挂于水平轨道BC的出口C处。

质量也为m的小球a,从距BC高h的A处由静止释放,沿ABC光滑轨道滑下,在C处与b球正碰并与b粘在一起。

已知BC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0.5h,悬挂b球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8mg。

试问:(1)a与b球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2)a、b两球碰后,细绳是否会断裂?若细绳断裂,小球在DE水平面上的落点距C的水平距离是多少?若细绳不断裂,小球最高将摆多高?3.(18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B,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B对水平桌面压力刚好为零,水平桌面离地面的高度为h=5.0m,另一质量为2m 的物块A在距水平桌面的右端s=4.0m处以v=5.0m/s的水平初速度向右运动,并与B发生2。

弹性碰撞,已知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取g =10m/S (1)求A与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2)求碰撞后A的落地点与桌面右端的水平距离x;(3)要使物块A与物块B碰后,悬挂的细线始终有拉力,试求细线的长度L。

4.(18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 = 0.4m 的41圆形光滑轨道AB 固定于竖直平面内,轨道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B 点,CDE 为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一段内壁光滑的中空方形细管,DE 段被弯成以O 为圆心、半径R = 0.2m 的一小段圆弧,管的A 端弯成与地面平滑相接,O 点位于地面,OE 连线竖直.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 ,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经地面进入细管(b 横截面略小于管中空部分的横截面),b 滑到E 点时受到细管下壁的支持力大小等于所受重力的21.已知物块b 的质量m = 0.4kg ,g 取10m/s 2.(1)求物块b 滑过E 点时的速度大小v E .(2)求物块b 滑过地面BC 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3)若将物块b 静止放在B 点,让另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 ,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滑到B 点时与b 发生弹性正碰,已知a 的质量M ≥m ,求物块b 滑过E 点后在地面的首次落点到O 点的距离范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第7周之动量能量训练1“碰撞”模型1:(1)设甲到达O 处与乙碰撞前的速度为v 甲,由动能定理:21212甲甲甲甲v m L g m gL m =⋅-μ 2分得: )21(21μ-=gL v 甲 …2分 (2)设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由动量守恒:乙乙甲甲甲甲v m v m v m '+'= ……2分又: 甲甲v v 21-=' ……1分 得: 甲乙v v 21=' ……1分(3)由于μ1=2μ2,所以甲、乙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满足:a 甲=2a 乙 ……1分 设甲在水平地面上通过的路程为s 1、乙在水平地面上通过的路程为s 2,则有:122s a v 甲甲=' ……1分 222s a v 乙乙='……1分 即:2121=s s ①……1分由于甲、乙刚好不再发生第二次碰撞,所以甲、乙在同一地点停下.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甲返回时未到达B 时就已经停下,此时有:s 1<2L ……1分 而乙停在甲所在位置时,乙通过的路程为:s 2=2L +2L +s 1=4L +s 1 ……1分 因为s 1与s 2不能满足①,因而这种情况不能发生. ……1分 第二种情况:甲、乙分别通过B 、C 冲上圆弧面后,返回水平面后相向运动停在同一地点,所以有:s 1+s 2=8L ②……1分①②两式得:381L s =或 3162Ls =……1分 即小车停在距B 为: L L s L 3221=-=∆……1分(评分说明:第(3)问如果没有进行分类讨论,直接认为是第二种情况且结果正确的只给5分) 2.(共18分)(1)(6分)设a 球经C 点时速度为Cv ,则由机械能守恒得212Cmgh mv = (4分)解得C v =a 与b(2分)(2)(12分)设b 球碰后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得()C mv m m v=+ (2分)故12C v v == (1分)小球被细绳悬挂绕O 摆动时,若细绳拉力为T ,则222v T mg mh -= (2分)解得3T mg = (1分)2.8T mg >,细绳会断裂,小球做平抛运动。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龙川一中15-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9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共12页,40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选择题 共21小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 .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B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15.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20 m ,设该车辆的刹车加速度大小是10 m/s 2,该路段的限速为60 km/h 。

则该车( ) A .刹车所用的时间为1 s B .超速C .不超速D .行驶速度为60 km/h16.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 =0时刻开始,物体的xt-t 的图象如图16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5 m/s 和-1 s ,由此可知( ) A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 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17、如图17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着质量分别为m 、2m 的A 、B 两个物体,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B ,使A 、B 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 的最大值为( ) A .μmg B .2μmg C .3μmg D .4μmg18.2013年8月14日,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在苏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拉开战幕,吸引了上千市民前往观看。

广东省龙川一中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讲义 力与运动 第2课时 力与直线运动

广东省龙川一中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讲义 力与运动 第2课时 力与直线运动

第二课时 力与直线运动一、知识要点(一)机械运动、参考系、位置、位移和路程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设为不动的物体。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同一物体的运动,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对物体的运动描述结果不同。

2、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即位移大小和方向由始、末位置决定,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二)速度、速率、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物体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位移内(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定义式为:sv t∆=∆,平均速度方向与s ∆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是矢量。

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瞬时速度方向沿物体运动轨迹上相应点的切线指向前进方向一侧的方向。

平均速率是质点在某段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l 与t ∆的比值,是标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的大小就是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三)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速度改变量与对应时间的比值,即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即定义式:2121v v v a t t t -∆==∆-,它的方向与速度改变量方向相同,它是矢量。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有用的推论及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特殊推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at V = , 221at s =, as V 22= , t V s 2= 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①前1s 、前2s 、前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②第1s 、第2s 、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③前1m 、前2m 、前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 ④第1m 、第2m 、第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2-∶(23-)∶……(六)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及应用自由落体:只受重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的运动.00=V 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g 的取值与那些因素有关 ①与纬度有关g 赤<g 两极 ; ②与高度有关。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专题一:物理模型之“滑块--木板”模型“滑块—木板”模型:作为力学的基本模型经常出现,是对一轮复习中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这类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且此模型经常在高考(2015年全国Ⅰ卷25题、2015年全国Ⅱ卷25题、2013年全国Ⅱ卷25题)或模拟考试中作为压轴题出现,所以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1、(2016江苏卷。

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 、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 、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 、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D 、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2、(多选)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 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 )A 、当F <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 =52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13μgC .当F >2μmg 时,A 相对B 滑动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3、(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 =0时刻滑块从板的左端以速度v 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滑块的v -t 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 总结:从以上几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物体的运动情景如何复杂,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基本技巧和方法:BROQAA在物体运动的每一个过程中,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不同,则两物体必然相对滑动;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相同(包括初速为0)且受外力F 情况下,则要先判定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滑动,其方法是求出不受外力F 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并用假设法求出在外力F 作用下整体的加速度,比较二者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龙川一中(刘国华)2017届高三物理第二学期第1周周四选择题专练

龙川一中(刘国华)2017届高三物理第二学期第1周周四选择题专练

2017届高三物理第二学期第1周周四专练(考试时间:11:45—12:10)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l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 A .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 .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 .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15、如图所示,光滑固定的金属导轨M 、N 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P 、Q 平行放置在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一条形磁铁从高处下落接近回路时( )A .P 、Q 将相互靠拢B .P 、Q 将相互远离C .磁铁的加速度仍为gD .磁铁的加速度大于g16、如图平光滑绝缘的桌面上,在外力F 的作用下让线框以速度v 匀速穿过右边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场区域.若以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规定逆时针电流方向为正,磁感线向下穿过线框时的磁通量为正.则下列关于回路电流i 、外力F 大小、cb 间的电势差U cb 及穿过线框的磁通量Φ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17、如图所示,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

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 、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

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

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ΔBΔt 的大小应为( )A 、4ωB 0πB 、2ωB 0πC 、ωB 0D 、ωB 018、如图14所示,线圈与电源、开关相连,直立在水平桌面上。

广东省龙川一中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讲义 力与运动 第1课时 力与物体平衡

广东省龙川一中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讲义 力与运动 第1课时 力与物体平衡

2013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讲义——力和运动专题编辑人:刘国华叶景青编辑时间:2013年1月一、本专题考点:二、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分析:分析解读:力与运动是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也是高考的热点,在广东省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年年都有这方面的考题。

选择题通常与日常生活情境相结合进行受力分析,υ-t图像等;实验题与打点计时器为核心;计算题以运动组合为线索进而从力和能的角度,把平衡状态和变速状态与运动学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以及电磁场等知识有机地结合,进行命题,题目情景新,过程复杂,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广东省高考改革和去年理综试题来看,这种综合情景出题的可能性较大。

三力与运动的知识结构:第一课时力与物体平衡一.知识要点1.重力⑴产生:重力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但两者不等价,因为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而另一个分力即重力,如右图所示。

⑵大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在两极:G=F 万不从心 在赤道:G= F 万-F 向 一般情况下,在地表附近G=mg ⑶方向:竖直向下,并不指向地心。

2. 弹力⑴产生条件:①接触②挤压③形变⑵大小:弹簧弹力F=kx ,其它的弹力利用牛顿定律和平衡条件求解。

⑶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若接触面是球面,则弹力的作用线一定过球心,绳的作用力一定沿绳,杆的作用力不一定沿杆。

*提醒:绳只能产生拉力,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在分析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时应该注意两者的区别。

3.摩擦力⑴产生条件:①接触且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⑵大小:滑动摩擦力N f μ=,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求解。

⑶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力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力是矢量,因此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与分解,常用正交分解法和力的合成法来分析平衡问题 5.共点力的平衡⑴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 ⑵条件:F 合=0 或F x =0且 F y =0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同性质、异体。

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一第三章力的分解

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一第三章力的分解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都是矢量运算法则.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2.通过组织探究实验,训练学生明辨是非、格物致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组织探讨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体会到在交流中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物理学的和谐美和统一美.3.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3.正交分解法.教学难点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台秤、钩码、砝码、细绳、薄板钢条.课时安排:新授课(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演示实验)用一根细线提起一个重物和用两根细线同时提起这个重物,在实验演示之前先展示问题.师:是一根细线容易断还是两根细线容易断?生:(非常肯定地回答)当然是一根细线容易断.实际演示,当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较大时,两根细线中的一根先断通过实际实验,和学生的认识形成较大的反差,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师:我们学习完这一节课“力的分解"之后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投影出示思考题]1.什么叫力的合成?2.如何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3.求下列两个力的合力:(1)F1=30 N,F2=40 N,且方向互相垂直.(2)F1=50 N,F2=50 N,且互成120‘角.[学生活动]解答思考题.[教师抽取部分学生用作图法和解析法的求解过程,并在实物投影仪上评析][过渡引言]在力的合成中,我们知道:当几个力的作用效果与某个力相同时,这几个力就可以用这一个力代替,那么反过来,也可用那几个力来代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这就是力的分解[新课教学]一、力的分解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力的合成,现在我们学习力的分解,大家根据力的合成的定义方法来定义一下什么是力的分解.生:求一个力分力的过程和方法叫做力的分解.师:求合力的方法是什么?生:(一起回答)平行四边形定则.师:那么求分力的方法是什么?大家大胆地猜想一下.学生探究讨论力的分解的方法生:(小声、不敢肯定,有些犹豫)可能也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师:你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生:从逻辑角度讲,这两个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所以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因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那么力的分解也应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师:(微笑鼓励)刚才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像这种方法,我们并没有通过实验来验证结论,而是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分析探究,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理论探究.根据这个结论,要分解一个力,我们应该把这个力当成什么?生:我们要把这个力当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师:当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时,那么分力应该怎样表示?生:分力应该是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师:如果对角线确定了以后,根据几何学的知识,它的两条邻边是不是就唯一确定了呢?生:不是,当对角线确定了以后,它相邻的边有很多组.师: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作出一条对角线,然后作这条对角线相邻的两条边,看能够做多少条.学生练习,体验不加以限制的话,一个力的分力有无数组解生:有无数组解.师:这样研究一个力的分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研究一个力的分力呢?生:可以放在具体受力环境中进行解决.[演示实验]参考实验,可以进行实物投影(图3-5—1)师:一个水平放置的薄木片,在它的上面放置一个小物体,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生:可以看到薄木片被压弯,师:这一个效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生:是由于物体本身的重力引起的,它产生了一个使物体向下压的效果.师:我们能不能把木片竖直放置而使物体静止呢?如果不能,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它静止?生:当然不能,应该用一个绳子拉住物体才能使它静止.师:为了使力的作用效果更容易被观察到,我们用一根橡皮筋代替绳子,当木片竖直放置时(图3—5—2),橡皮筋发生了形变,也就是受到了弹力;木片是不是发生了形变?继续演示实验师:仔细观察木片竖直放置时,木片的受力形变情况和橡皮筋的受力形变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呢?生:木片不发生弯曲,说明木片没有受到物体力的作用;橡皮筋被拉长了,说明橡皮筋对物体有力的作用.师:使橡皮筋发生形变的力是什么力?生:原因还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使橡皮筋发生了形变.师:如果既不竖直放置木片,也不水平放置木片,而是让木片与地面成一角度(图3—5—3),我们再来看一下橡皮筋和木片的形变情况.生:木片和橡皮筋同时发生了形变,说明两个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多媒体投影例题: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口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竖直下落.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师:大家可以讨论探究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探究,自己独立完成解答过程生:根据刚才的分析,根据重力产生的效果,重力应该分解为这样两个力: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l、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F2.师:由几何关系可知,这两个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F1=GsinӨ,F2=GcosӨ.师:由刚才那位同学推导出的公式知,这两个分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重力和斜面倾角Ө有关,有什么关系?生:斜面倾角"增大时,Fl变大、F2都减小.师:下面我们再通过实验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实验验证)通过抬高木片的一端使木片与地面间的夹角逐渐增大,通过观察橡皮筋的形变量来看F2的变化,通过观察木片的形变程度的观察来看F2的变化.(注意:如果物体是一个木块的话应该让木块和木片之间的摩擦很小,也可以用小车代替木块来做实验,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动画模拟刚才实验的过程.以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两个分力的变化情况投影展示桥梁的引桥,引发问题师:我们知道,桥梁建设得越长,消耗的生产资料越多,为什么桥梁的引桥还要建设那么长呢?生:增大引桥的长度的目的是减小桥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从而使汽车的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减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师:刚才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为了加深对力的分解的认识,我们看以下的练习题.[课堂训练]1.如果斜拉桥塔柱两侧的钢索不能呈对称分布,如图3—5-4所示,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塔柱所受的合力竖直向下呢?解析:因为钢索的斜向拉力会对塔柱产生两个效果:一方面竖直向下压塔柱,另一方向沿水平方向拉塔柱,故可以把两个斜向的拉力各分解为一个竖直向下的分力和一个水平方向的分力.要使一对钢索对塔柱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下,如图3—5—5所示,只要它们的水平分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了,即F1x=F2x,而F1x=Flsina,F2x=F2sinβ所以有Flsina=F2sinβ,即Fl/ F2=sina/sinβ.结论:两侧拉力大小应跟它们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弦成反比.2.在倾角o=30'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20N的光滑圆球,如图3—5—6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答案;3/340N20N,3/3解析:球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这个重力总欲使球向下运动,但是由于挡板和斜面的支持,球才保持静止状态,因此球的重力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如图所示,根据作用效果分解为两个分力:(1)使球垂直压紧斜面的力F2;(2)使球垂直压紧挡板的力F1.由几何知识可得几与几的大小.如图3—5—7所示,三个力可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由几何关系得,球对挡板的压力F1=Gtana=3/320N,其方向与挡板垂直.球对斜面的压力F2=G/cosa=3/340N,其方向与斜面垂直.(注意:以上两个例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其中第一个难度大些,可供学生整体水平较高的班级使用,第二个和我们的例题类似,可以在例题之后直接进行,如果再进一步地研究这个问题,可以使挡板缓慢地逆时针旋转,让学生求解在这种情况下重力两个分力的变化情况,锻炼学生分析动态变化的问题的能力)二、矢量相加法则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与分解不能简单地进行力的代数加减,而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来确定合力或者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前面我们学过的矢量还有位移,位移的相加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吗?我们来看教材69页“矢量相加法则"这部分内容,然后回答有关问题.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仅仅适用于力的合成与分解,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迁移能力、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师:位移的矢量合成是否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生:位移的合成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师:什么叫三角形定则?生: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做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实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一种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师:什么叫做矢量,除了位移和力,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量还是矢量?生: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并且在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除了位移和力之外,我们所学过的速度、加速度等都是矢量.师:什么是标量,我们以前所学的哪些物理量是标量?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减的物理量叫做标量.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质量、体积、距离、密度、时间等物理量都是标量.(课堂训练)举重运动中保持杠铃的平衡十分重要.如图3—5—8所示,若运动员举起l 800 N的杠铃后双臂保持106°角,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运动员两手受力各为多大?(sin53°=0。

基于全国卷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研究

基于全国卷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研究

基于全国卷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研究
刘国华
【期刊名称】《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随着国家新课改的实施,物理作为高考的至关重要的学科,考验着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的高考成绩好坏直接决定这学生能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本文就全国卷的高考物理考题进行研究,对学生及高中物理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高中生物理学习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物理高考成绩提出一些复习策略,希望对即将高考的学子或者正在复习物理的学生有所帮助.
【总页数】1页(P74-74)
【作者】刘国华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广东河源517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
【相关文献】
1.2006年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物理高考大纲变化简析与复习建议 [J], 蒋宏涵
2."3+文综"高考模式下思想政治主观试题的特点及复习策略研究——以新课标全国卷为例 [J], 张秀菊
3.化学高考深度复习的策略研究r——有感于2016年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学生
答题情况 [J], 陈新华
4.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中综合题的讲评策略研究——以2019高考全国卷I试题分析为例 [J], 张晓东; 林月影
5.从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物理选择题看高考复习策略 [J], 叶晓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专题一:物理模型之“滑块--木板”模型“滑块—木板”模型:作为力学的基本模型经常出现,是对一轮复习中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这类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且此模型经常在高考(2015年全国Ⅰ卷25题、2015年全国Ⅱ卷25题、2013年全国Ⅱ卷25题)或模拟考试中作为压轴题出现,所以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1、(2016江苏卷。

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2、(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 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C.当F>2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3、(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0时刻滑块从板的左端以速度v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滑块的v-t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总结:从以上几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物体的运动情景如何复杂,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基本技巧和方法:在物体运动的每一个过程中,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不同,则两物体必然相对滑动;2016江苏卷(选择题)2015全国卷Ⅰ·25题2015全国卷Ⅱ·25题命题角度:多过程定性分析、力与运动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动、图像应用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动与临界问题的分析命题角度: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 2、判断滑离时的速度 3、求相对运动的时间 4、求相对运动的位移 5、求损失的机械能易错点: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条件 2、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 3、速度相等后能否共速问题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相同(包括初速为0)且受外力F 情况下,则要先判定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滑动,其方法是求出不受外力F 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并用假设法求出在外力F 作用下整体的加速度,比较二者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突破二、“滑块—木板”模型中加速度问题(纯运动学问题)1.如图所示,一长度L =3m ,高h =0.8m ,质量为M =1kg 的物块A 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0.49kg 的物块B 静止在A 的最左端,物块B 与A 相比大小可忽略不计,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物块A 与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一个质量为m 0=0.01kg 可视为质点的子弹,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射中物块B ,假设在任何情况下子弹均不能穿出。

g =10m/s 2,问:(1)子弹以v 0=400m/s 击中物块B 后的瞬间,它们的速度为多少 (2)被击中的物块B 在A 上滑动的过程中,A 、B 的加速度各为多少(3)子弹速度为多少时,能使物块B 落地瞬间A 同时停下2.(18分)如图所示,某货场需将质量m 1=50kg 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光滑倾斜轨道SP 、竖直面内弧形光滑轨道PQ ,使货物由倾斜轨道顶端距底端高度h =1m 处无初速度滑下.两轨道相切于P , 倾斜轨道与水平面夹角为θ=600, 弧形轨道半径R =2m ,末端切线水平.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 、B ,长度均为l =4m ,质量均为m 2=50kg ,木板上表面与弧形轨道末端Q 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不考虑货物与各轨道相接处能量损失,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 =10m/s 2) (1)求货物到达弧形轨道始、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2)若货物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3)若μ1m 0A B CD O P QLR3.(18分)如图所示,倾角α=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m 、质量M= 3kg 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一质量m=lkg 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l02/m s . (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 应满足的条件;(2)若F=,物块能否滑离木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突破三、“滑块—木板”模型与动量守恒相结合题型1:(18分)如图所示的轨道由半径为R 的1/4光滑圆弧轨道AB 、竖直台阶BC 、足够长的光滑水平直轨道CD 组成.小车的质量为M ,紧靠台阶BC 且上水平表面与B 点等高.一质量为m 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自圆弧顶端A 点由静止下滑,滑过圆弧的最低点B 之后滑到小车上.已知M =4m ,小车的上表面的右侧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在Q 点,小车的上表面左端点P 与Q 点之间是粗糙的,滑块与PQ 之间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Q 点右侧表面是光滑的.求:(1)滑块滑到B 点的瞬间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2)要使滑块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滑离小车,则小车上 PQ 之间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滑块与弹簧的相互作用始终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2. 如图所示,高度相同质量均为Kg m 1.0=的带电绝缘滑板A 及绝缘滑板B 置于水平面上,A 的带电量C q 01.0=,它们的间距m S 34=。

质量为Kg M 3.0=,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 放置于B 的左端。

C 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1=μ,A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2=μ,B 的上、下表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现在空间加一水平向右电场强度为C N E /80=的匀强电场,假定A 、B 碰撞时间极短且无电荷转移,碰后共速但不粘连。

求:(1)A 与B 相碰前的速度为多大;(2)要使C 刚好不脱离滑板,滑板的长度应为多少; (3)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最终AB3、(18分)如图所示,地面和半圆轨道面均光滑。

质量M = 1kg 、长L = 4m 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其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S =3m ,小车上表面与半圆轨道最低点P 的切线相平。

现有一质量m = 2kg 的滑块(不计大小)以v 0 = 6m/s 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带动小车向右运动。

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已知滑块与小车表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 = ,g 取10m/s 2。

(1(24.(18分)如图17所示,固定的凹槽水平表面光滑,其内放置U形滑板N,滑板两端为半径R=0.45m的1/4圆弧面。

A和D分别是圆弧的端点,BC段表面粗糙,其余段表面光滑。

小滑块P1和P2的质量均为m。

滑板的质量M=4m,P1和P2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开始时滑板紧靠槽的左端,P2静止在粗糙面的B点,P1以v0=4.0m/s的初速度从A点沿弧面自由滑下,与P2发生弹性碰撞后,P1处在粗糙面B点上。

当P2滑到C点时,滑板恰好与槽的右端碰撞并与槽牢固粘连,P2继续运动,到达D点时速度为零。

P1与P2视为质点,取g=10m/s2. 问:(1)P2在BC段向右滑动时,滑板的加速度为多大(2)BC长度为多少N、P1和P2最终静止后,P1与P2间的距离为多少专题一:物理模型之“滑块--木板”模型突破一:1 BCD 2 BD 3 BD突破二:1.解:(1)子弹击中B 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v m m v m )(000+=………2分 解得:s m v /8= ………2分(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B :B a m m g m m )()(001+=+μ 得: 2/5s m a B = 方向水平向左…3分对A :A Ma g M m m g m m =++-+)()(0201μμ 得: 2/1s m a A = 方向水平向右……3分(3)子弹击中B 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020(v m =设B 在A 上运动的时间为1t ,则:L s s A B =-L t a t a t v A B B =--21211121)21(…2分B 做平抛运动时间2t , 2221gt h =………1分 222//1s m g MMga A ===μμ……2分2/10t a t a A A -=………1分 联立求解得:子弹速度v 02=2.【解析】(1)设货物滑到弧形轨道始、末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 P 、v Q ,对货物的下滑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1121P v m gh m =……………①[]210121)60cos 1(Q v m R h g m =-+………………② 设货物滑到弧形轨道始、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分别为N P 、N Q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Rv m g m N P P 210160cos =-…………………③ R v m g m N Q Q 211=-…………………………④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N P =750N, N Q =15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到达圆轨道始、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为750N 和1500N ,方向竖直向下.(2)若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 1g ≤μ2(m 1+2m 2)g ……………………⑥ 若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 1g >μ2(m 1+m 2)g ………⑦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μ1≤.…………………………………………⑧(3)μ1=,由上问可得,货物在木板A 上滑动时,木板不动,设货物在木板A 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 1g =m 1a 1 ……………………⑨设货物滑到木板A 末端时的速度为v 1,由运动学公式得:v 21-2Q v =-2a 1l ………⑩联立并代入数据得v 1=4m/s ………………⑾ 货物滑过木板A 系统产生的热量Q 1=μ1m 1gl =600J……⑿ 设货物滑上木板B 经过时间t ,货物与木板B 达到共同速度v 2,木板B 的加速度为a 2,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v 2=a 2t ……………………⒀ v 2= v 1-a 1t …………⒁ μ1m 1g -(m 1+m 2)g =m 2a 2………⒂ 木板运动位移x 2=t v 22………………⒃ 货物运动位移x 1=t vv 221+………………⒄货物相对木板B 位移x ∆=x 1-x 2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920=∆x m…………………⒅ x ∆<l =4m,可见:货物与木板B 达共同速度后,由于μ1>μ2,故两者整体在水平面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货物与木板B 系统产生的热量Q 2=μ1m 1g x ∆=31000J………………………⒆ 货物滑上木板系统所产生的热量Q =Q 1+Q 2=32800J≈……………⒇ 3、解析 (1)对M 、m ,由牛顿第二定律 F -(M +m )g sin α=(M +m )a ① 对m ,有F f -mg sin α=ma ② F f ≤F f m =μmg cos α③ 代入数据得F ≤30 N④ (2)F = N >30 N ,物块能滑离木板⑤ 对M ,有F -μmg cos α-Mg sin α=Ma 1⑥ 对m ,有μmg cos α-mg sin α=ma 2⑦设物块滑离木板所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12a 1t 2-12a 2t 2=L ⑧代入数据得t = s ⑨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v =a 2t ⑩ 由公式-2g sin α·x =0-v 2代入数据得x =0.9 m突破三:1、(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在B 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N mg '= (1分)(2)滑块最终没有离开小车,滑块和小车必然具有共同的末速度设为u ,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mv M m u =+ ④ (2分)若小车PQ 之间的距离L 足够大,则滑块可能不与弹簧接触就已经与小车相对静止,设滑块恰好滑到Q 点,由功能关系有2211()22mgL mv M m u μ=-+ ⑤ (2分)联立①④⑤式解得 45RL μ=⑥ (2分) 若小车PQ 之间的距离L 不是很大,则滑块必然挤压弹簧,由于Q 点右侧是光滑的,滑块必然被弹回到PQ 之间,设滑块恰好回到小车的左端P 点处,由功能关系有22112()22mgL mv M m u μ=-+ ⑦ (2分)联立①④⑦式解得 25R L μ= ⑧ (2分) 综上所述并由⑥⑧式可知,要使滑块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离开小车,PQ 之间的距离L 应满足的范围是2455R RL μμ<≤ ⑨ (2分) 2.(1)A 与B 相撞之前由动能定理:20221)(mv S mg qE =-μ 2分 得S mmg qE v )(220μ-=2分 代入数据得:s m v /40= 2分(2).A 与B 相碰后速度为1v 由动量守恒定律:10)(v m m mv += s m v v /221==2分 C 在A 上滑行时,A 、B 分离,B 做匀速运动 ,A 与地面的摩擦力N g M m f 8.0)22=+=(μ A 受到的电场力N qE F 8.0== 故A 、C 系统动量守恒定律, 1分 当C 刚好滑到A 左端时共速2v ,由动量守恒定律:21)(v M m mv += 得s m Mm mv v /5.012=+= 1分设A 长度为L 则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2211)(2121v m M mv MgL +-=μ 2分得Mgv m M mv L 12221)(2121μ+-=代入数据得m L 5.0= 1分 (3).对C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a Mg =1μ 得21/1s m MMga ==μ 1分加速时间为s a v t 5.015.02===1分内A 的位移m t v v S A 625.0221=+= 1分 内B 的位移m t v S B 11== 1分所以两者以后距离关系式为tt v v S S x A B 5.1375.0)(21+=-+-= 1分3:解:(1)滑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 1 ,滑块与小车相对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v 0 = (m +M )v 1 …………(2分)代入数据解得 v 1 = 4m/s …(1分)设滑块与小车的相对位移为 L 1 ,由系统能量守恒定律,有μmgL 1 =220111()22mv m M v -+……(2分)代入数据解得 L 1 = 3m …………………(1分)设与滑块相对静止时小车的位移为S 1 ,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S 1 =21102Mv -……………(2分)代入数据解得S 1 = 2m ……(1分)因L 1<L ,S 1<S ,说明小车与墙壁碰撞前滑块与小车已具有共同速度,且共速时小车与墙壁还未发生碰撞,故小车与碰壁碰撞时的速度即v 1 = 4m/s …(1分)(2)滑块将在小车上继续向右做初速度为v 1 = 4m/s ,位移为L 2 = L -L 1 = 1m 的匀减速运动,然后滑上圆轨道的最低点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