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手术麻醉常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5.27•【文号】卫办医政发[2011]77号•【施行日期】2011.05.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国办发〔2011〕8号)中有关要求,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导各试点医院制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报我部医政司。
请从卫生部网站下载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处邓一鸣、胡瑞荣、焦雅辉电话:************、68792097邮箱:*****************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附件:动脉导管未闭等8个心脏大血管临床路径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动脉导管未闭直视闭合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ICD-10:Q25.001)。
行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直视闭合术(ICD-9-CM-3:38.85伴39.6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乏力、发育迟缓、发现心脏杂音等,轻者可无症状。
病程早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中期可有心悸、气短,晚期可有紫绀、杵状指(趾)等表现。
冠心病人术前评估和麻醉处理
心梗后外科手术相对禁忌证:心脏储备功能降低
1. 体能储备受损 2. 运动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 2 mm 3. 运动试验达最大运动量时血压降低 4. DTS检查存在可逆性充盈缺损
20世纪90年代初确定MI后外科手术的时机
1. 普通择期外科手术延迟至MI后6个月进行 2. 急诊手术危及生命,必须进行。术中应全面监
2. 评估心脏病变的严重性,判断心脏病情是否稳定(依据 体能状况和近期心血管治疗情况)
3. 确定伴随的疾病。如: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呼吸系 统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等
病史、体检和ECG对确定或排除CAD的效能有限
1. 75%缺血意外和20 ~ 30%心梗为“Silent” 2. 所有心梗中30 ~ 90%无前驱症状 3. 有报告广泛心梗病人可有半数为“Silent” 4. 25 ~ 50% CAD病人的12导联心电图可正常 5. 另有20 ~ 50%病人因LBBB、W-P-W或LVH而ECG无法
常规心电图检查(12导联)
多数冠心病病人会出现心电图改变 但至少有15%的病人没有任何心电图表现 常见的心电图表现
心律紊乱:各种早搏、传导异常和房颤等 ST-T改变 左心室肥大
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价值
价值
作为术前进一步心脏检查的依据 术前心电图改变可以指导术前治疗 作为术中和术后心电图改变的对照和比较,有利于及
运动心电图检查
通过运动激发心肌缺血 阳性者有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或出现心肌缺血,为
左心功能减退的症状 运动中血压下降常预示全心缺血,心功能减退 在较低的心脏负荷就出现阳性症状者常预示有心
脏并发症的高度危险
运动心电图的价值
敏感性为 81% 特异性为 67% 阳性可诊断为冠心病,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冠心
心血管外科主动脉缩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主动脉缩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主动脉缩窄处的主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小于正常的50%或压力阶差∙⅛50mmHg o2.由于出生2个月内主动脉缩窄有继续纤维化和发展的趋势,对于无症状的病儿,一般不选择在此阶段手术。
3.建议5岁以内手术。
超过5~10岁未行手术治疗,成年后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术前准备】1.对于主动脉缩窄的重症患儿,其药物治疗的基本方法与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和主动脉弓中断相同.首先要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静脉泵入前列腺素K1,约80%的患者情况会立即得到改善,股动脉搏动再次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消失。
4.保持合理的体肺循环阻力。
5.吸入的气体氧浓度保持在21%,血二氧化碳分压45mmHg0术前患者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
6.应用多巴胺,保持酸碱平衡,血肌好水平正常。
患者病情稳定后6-12h后再行手术。
【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在常温麻醉卜阻断主动脉进行切除缩窄段及对端吻合术,为不致发生脊髓缺血损害,导管前型或缩窄范围长以及需长时间阻断主动脉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手术应在低温(30°C)麻醉下进行或采取特殊措施。
应用体外循环者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ACT保持在400s以上,使用抑肽酶者保持在750S以上。
特别强调在开始休外循环及降温前,要插好左心房引流管,以避免心脏过分膨胀;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例,切开主动脉,直接由冠状动脉开口注入心脏停跳液。
【手术方法】1.体位及皮肤切口患者左侧向上卧位选择后外切口,经左侧第4肋间剖胸。
或患者仰卧位,按常规做胸正中切口剖胸及深低温低流量或深低温停循环做准备。
2.介入治疗主要为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置入。
一般认为,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新生儿期的主动脉缩窄,缩窄的复发率很高。
球囊扩张术用于婴儿及儿童期主动脉缩窄的治疗其复发率与外科手术治疗相等。
由于未能将动脉导管组织除去,晚期动脉瘤的发生率较高。
另一个重要的后遗症是一旦动脉瘤出现,由于没有缺血的刺激,侧支循环发育不良,再次手术治疗的截瘫发生率较高、外科手术后主动脉缩窄复发的标准治疗方法是球囊扩张术。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分类】将全麻药注入静脉,经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可分为单一药物麻醉,方法简易,但总用药量有限制;复合麻醉系采用2种以上的静脉麻醉药(包括催眠药、镇痛药和肌松药),充分发挥每一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用较小剂量达到镇痛记忆消失和肌肉松弛的目的,亦称“平衡麻醉”或“全凭静脉麻醉”。
如同时辅以吸入麻醉,则称为“静吸复合全麻”。
【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2.多种麻醉药复合使用时,注意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有机配伍,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互相减弱或抵消。
3.应以满足镇痛、唾眠和肌松为目的合理选配药物。
4.恰当掌握用药量,避免多次或连续用药致积蓄中毒。
5.静脉全麻期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除短小手术外,应在气管内插管下进行。
掌握麻醉深度,严密观察呼吸和循环情况。
6.必须常规备好麻醉机、氧气、负压吸引及气管插管器械并检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
7.麻醉前常规使用颠茄类药物及镇静剂。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1.适应证:(1)四肢及躯干无需肌松的短小手术;(2)全身麻醉的诱导或行小儿基础麻醉:(3)辅助麻醉剂;(4)抗惊厥及治疗局麻药中毒。
2.禁忌证:(1)急、慢性呼吸道梗阻;(2)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潜在呼吸道梗阻因素);(3)支气管哮喘和对硫喷妥钠过敏患者;(4)严重低血压休克;(5)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6)上消化道梗阻、大出血或饱胃属相对禁忌。
3.注意事项:(1)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将硫喷妥钠稀释成2. 5%溶液(小儿可用1%-2%溶液);(2)小儿基础麻醉:一般多适用于0.5岁-6岁小儿,稀释2%或2.5%溶液,按15-20哨/1^ 体重计算,作深部肌肉注射,注射后3-5min内入睡,约可维持30Y5min.第二次追加量为首次量的l∕3-l∕2o(3)静注硫喷妥钠速度不可过快(开始5ml可稍快),诱导时应注意呼吸和循环的变化。
心功能分级及麻醉处理
3.维持正常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液体超负荷导致的左室过度扩张会增加收缩期室壁压力及心肌氧耗。中心静脉 压力及肺动脉压力监测都可用来评估左室容积,但这些监测手段也有其局限性。
4.充足的动脉血氧含量 维持正常以上的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脉搏血氧仪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气监测)、血红蛋白含量(≥80g/L),将最大程度的提高冠状动脉血氧含量。 5.正常体温 围术期应避免低体温的发生,低体温促进组织释放氧。低体温的不良反应如寒颤将增加心肌氧耗, 有导致心肌缺血的风险。
Ⅰ级: 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 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 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 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限制,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 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 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2、1994,AHA对N的补充 根据 ECG,运动负荷试验,X-ray,心 超,放射学显像等客观检查结果 进行第二类分级。
A级:无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B级:有轻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C级:有中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D级:有重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1级:心功能不全 能胜任一般日常劳动,但 稍 重体力劳动即有心悸、气急
或优秀的FC(≥4METs),无需进一步评估即可进行手术。
步骤⑥:如果患者FC较差(<4METs=或未知,临床医师应咨询患者和围术期团队,以明确进一步的检测是否会影响患者手
术决策和围术期管理[如选择原来的手术或术前需要接受冠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GB )或经皮冠脉介入手 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的治疗]。如果有影响,可行药物负荷试验。对于FC未知的患者,也可行运动负荷 试验。如果负荷试验结果异常,可根据结果的异常程度,考虑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手术;之后患者可在GDMT 下进行手术,也 可考虑替代治疗,如无创治疗(如癌症的射频治疗)或对症治疗。如果负荷试验结果正常,可根据GDMT 进行手术。
麻醉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麻醉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心血管手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外科手术,对于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疾病有着重要的治疗和救治作用。
在进行心血管手术时,麻醉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降低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麻醉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一、麻醉前准备在心血管手术前,麻醉师会与心脏外科医生进行密切合作,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需求。
麻醉师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血管功能、呼吸系统情况等,以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情况以及特殊需求,以便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及时且准确的麻醉药物。
二、全身麻醉针对心血管手术,全身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可以让患者处于无意识和无痛觉的状态,并能提供一定的肌肉松弛效果,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常见的全身麻醉药物包括异丙酚、咪达唑仑、阿芬太尼等,通过静脉输注给予患者。
三、监测与辅助麻醉技术在心血管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心电图监护、血压监测、呼吸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这些监测手段能够及时反映患者的生理状况,一旦出现异常,麻醉师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手术安全。
除了常规的麻醉监测,还可能会利用一些辅助麻醉技术来辅助手术。
例如,通过超声心动图辅助麻醉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心脏功能监测,帮助麻醉师更好地调整药物剂量和手术方案。
四、局部麻醉除了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在心血管手术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局部麻醉可以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同时降低全身麻醉药物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心血管手术中,常见的局部麻醉技术包括脊麻和硬膜外麻醉。
这些技术可以使患者处于意识清醒状态,同时提供有效的疼痛控制。
五、麻醉中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心血管手术中的麻醉过程并非完全没有风险。
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过度出血、心律失常等有可能发生。
因此,麻醉师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例如,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输液速度来维持血压稳定,通过增加止血剂的使用来控制出血等。
动脉夹层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要点
如咪达唑仑、丙泊酚等,用于使患者 保持安静、合作状态。剂量需根据手 术类型和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调整。
肌松药
如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等,用于松弛 肌肉,便于手术操作。剂量需根据手 术需求和患者肌肉紧张程度进行调整 。
04
动脉夹层患者手术中的麻 醉管理
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整
麻醉深度监测
通过脑电图、肌电图等监测手段,实 时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确保患者在 手术过程中处于适宜的麻醉状态。
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深入研究动脉夹层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
进一步探讨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以及不同病理生理改变对麻醉管理的影响,为临床提供 更准确的指导。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动脉夹层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策略, 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预后。
动脉夹层患者手术 的麻醉管理要点
演讲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评估 • 麻醉方法与选择 • 动脉夹层患者手术中的麻醉管理 • 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后的麻醉恢复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动脉夹层手术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
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手术治疗涉及复杂的操作和高风险,因此 麻醉管理至关重要。
全身麻醉方法与选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吸入麻醉
通过吸入麻醉气体或液体实现全身麻醉,常用药物有笑气、 异氟烷等。此方法易于控制麻醉深度,但对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静脉麻醉
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实现全身麻醉,常用药物有丙泊酚、 咪达唑仑等。此方法起效快,但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 。
麻醉药物的选择与剂量
心脏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心脏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目录第一章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操作常规 (1)一、标准心脏手术室配置 (1)二、体外循环 (2)三、抗凝及血制品 (3)四、术毕往ICU病房的转运 (4)第二章体外循环操作常规 (5)一、体外循环操作管理常规(总则) (5)二、冠心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0)三、瓣膜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2)四、小儿体外循环管理 (13)五、大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7)第三章开胸、体外循环的建立、关胸操作常规 (20)第四章二次开胸操作常规 (22)第五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操作常规 (23)一、术前准备 (23)二、乳内动脉游离 (24)三、大隐静脉游离 (24)四、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26)五、常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27)六、室壁瘤切除手术 (28)七、自手术室转运至ICU途中处理 (29)八、ICU中处理 (29)九、ICU转运至普通病房的处理 (32)十、出院计划 (32)第六章瓣膜手术操作常规 (34)一、二尖瓣替换手术 (34)二、主动脉瓣替换手术 (35)三、联合瓣膜替换手术 (35)四、二尖瓣直视成形手术 (36)五、三尖瓣直视成形手术 (37)六、三尖瓣替换手术 (38)七、瓣膜替换联合冠脉搭桥手术 (38)第七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操作常规 (40)一、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40)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41)三、动脉导管结扎手术 (41)四、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手术 (42)五、右室流出道疏通手术 (44)六、主动脉缩窄成形手术 (44)八、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手术 (45)九、部分型房室隔缺损修补手术 (46)十、完全型房室隔缺损修补手术 (46)第八章大血管疾病手术操作常规 (47)一、腋动脉插管 (47)二、升主动脉替换手术 (48)三、Bentall手术 (49)四、Betall+半弓替换手术 (50)五、改良全主动脉弓置换+Bentall+象鼻手术 (51)六、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David I型)手术 (52)第九章全机器人及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操作常规 (54)一、全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54)二、全机器人乳内动脉游离 (55)三、全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 (56)四、全机器人内乳动脉游离+MIDCAB (56)五、全机器人二尖瓣成形手术 (57)第十章心脏移植手术操作常规 (59)一、心脏移植围术期处理 (59)二、心脏移植手术操作 (66)三、心脏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方案 (66)第十一章其他心血管外科常见手术操作常规 (68)一、心包剥脱手术操作常规 (68)二、心房粘液瘤切除手术 (68)三、慢性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手术 (69)四、左室流出道疏通术(肥厚室间隔肌肉切除) (70)第十二章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操作常规 (71)一、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操作常规 (71)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常规 (74)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常规 (77)四、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操作常规 (80)第一章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操作常规一、标准心脏手术室配置成人患者药品1.芬太尼50ug/ml在10 ml注射器中2.咪达唑仑1mg/ml在10 ml注射器中3.维库溴铵2mg/ml在10 ml注射器中4.10%异丙酚在50 ml注射器中5.利多卡因20mg/ml在10 ml注射器中6.苯肾上腺素50 ug /ml在10 ml注射器中7.硝酸甘油体重×0.3在50 ml注射器中8.多巴胺体重×3在50 ml注射器中9.阿托品0.1mg /ml在5 ml注射器中10.在室内可取到琥珀胆碱,肝素,鱼精蛋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11.适当的抗生素外部设备1.微量输液泵2.500毫升生理盐水连着三通及延长管(静脉输液用)3.气道管理设备(喉镜、口腔通气道,气管内插管导管,管芯,吸痰管)4.两套传感器用于动脉、肺动脉或中心静脉压力测定5.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和漂浮导管6.动脉穿刺针婴儿患者(体重小于10公斤)药品1.芬太尼10ug/ml在10 ml注射器中2.芬太尼50ug/ml在5 ml注射器中(未稀释的)3.咪达唑仑1mg/ml在5 ml注射器中(未稀释的)4.维库溴铵1mg/ml在5 ml注射器中5.苯肾上腺素10 ug /ml在10 ml注射器中6.多巴胺体重×6在50 ml注射器中7.阿托品0.1mg /ml在5 ml注射器中8.在室内可取到肝素,鱼精蛋白,地塞米松外部设备1.袋装生理盐水连着三通和延长管,或使用可调输液器(静脉输液用)。
冠心病麻醉处理的若干问题
β阻滞药 艾丝洛尔在心功能中度减弱时也安全有效 美托洛尔消除半衰期为3.7h,须注意蓄积作用 β阻滞药对: 高度依赖交感张力或快速心率来维持心排血量者能促发心力衰竭 严重窦房结功能不全者能导致窦性停搏
1
2
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心肌缺血
PTCA病人,球囊扩张使血流减少50%,TEE可见节段心肌运动减弱
心电图ST段变化在冠脉血流减少20%~80%时比SWMA晚出现10min,血流减少>80%时晚出现2min,血流为0时晚出现15s,TEE监测心肌缺血是当前极受推崇的方法
TEE可监测心室充盈压、心输出量、心脏容积等
心排血量低下的病人应维持较高的LVEDP(14~18mmHg)外,一般病人LVEDP不宜超过12mmHg(合并瓣膜病变者除外)
LVEDV增加使LVEDP升高到16mmHg以上明显增加心肌的氧耗
3
术前心功能好的病人,应适度地抑制心肌的收缩力,尤其对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广泛者
外科手术刺激必然要激活交感反应,麻醉难以完全避免;强烈的刺激可伴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使心肌缺血,不要以单一麻醉控制血流动力学,可给予抗心绞痛药(β—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保护心肌
4
可全部监测到左心缺血时ST段的变化
5
5个导联线,Ⅱ+CS5+V4R(胸前电极放置在右侧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界处)可100%监测到左右心缺血时的ST段改变
心电图监测
“ J”点后60~80ms处ST水平段或降支段下降0.1mV为准
心脏病麻醉
第一页,课件共有124页
教学目的与要求
心功能分级、危险因素计分、心血管用药 非直视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慢性心包炎、
急性心脏压塞、动脉导管未闭等) 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处理(先心、瓣膜等) 冠心病手术麻醉 快通道心脏手术和大血管手术麻醉 体外循环基本知识与麻醉处理 心血管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
改善心功能和全身状况(治疗心 脏及合并症状)
精神心理准备,减轻或解除病人 的焦虑、恐惧,降低氧耗、心脏 做功
第十五页,课件共有124页
调整心血管治疗用药
注意心血管治疗用药与麻醉用药之间的关 系 洋地黄类药物
危险性: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小,低血钾 更易致洋地黄中毒
术中低钾:利尿剂、过度通气、胰岛素 使用方法:术前短暂停用或改用替代药
麻醉管理特点
− 避免舒张压过低,维持冠脉供血 − 维持稍快的心率,减少反流
− 既要防治SVR过大,又要防止其过低 导致舒张压下降
−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第四十二页,课件共有124页
联合瓣膜损害
临床常见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主要的病变决定处理原则 根据血流动力学反应调节用药种类与
剂量
努力寻找出心率与血压、血管阻力间的 最佳匹配
解除紧张、焦虑:苯二氮卓类↓
镇痛:阿片类
→ 心血管抑制
分泌物及不良反射:抗胆碱能药物
阿托品 长托宁
心血管病用时改 用肝素
第十八页,课件共有124页
第二节
非直视心脏手术麻醉
第十九页,课件共有124页
一、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麻醉
第二十页,课件共有124页
第二页,课件共有124页
简介(Introduction)
Incidenc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Valvular heart diseas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 Vascular disease ↑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教学
.
14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非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2动脉导管结扎术麻醉
• 动脉导管的解剖
病理生理
左→右分流,左室负荷↑左室肥厚
左→右分流,体循环血↓左室代偿做 功
•
------左心衰
肺血流↑
------肺动脉高压
• 麻醉处理
• 关键是控制降压
• 降压时机 导管过带或结扎
• 降压药物 硝普钠 1~2ug.kg.min
---心脏瓣膜病手术的麻醉
1二尖瓣狭窄
1.2麻醉处理 1.2.1术前充分镇静:吗啡5~10mg东莨菪碱0.3mg 1.2.2力避免心动过速:镇静和减慢心率(艾洛10~20mg) 1.2.3降低肺动脉高压(吸氧纠正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1.2.4保持适当的前负荷 1.2.5体外循环后给予正性肌力药和扩血管药如:
1麻醉前评估
1.4特殊检查 1.4.3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结构、测量射血分数
和瓣膜狭窄程度 1.4.4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可诊断复杂的心脏畸形和显示阻塞的冠状血管 1.4.5心血管病人的危险因素:心功能差、心脏扩
大、严重紫绀、肺动脉高压、心室流出道阻塞、 复杂畸形以及瓣膜狭窄程度等
.
8
.
9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 心动过缓 654-2 、异丙肾上腺素
.
17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1病理生理 1.1分流 左向右:房缺、室缺 右向左:法洛四联症 1.2血液混合 肺静脉异位引流 1.3血液阻塞:主、肺动脉狭窄 1.4瓣膜反流:三尖瓣下移
.
18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
麻醉学诊疗常规
⿇醉学诊疗常规第⼀章⿇醉科⽇常⼯作常规为保正临床⿇醉有条不紊顺利地进⾏,确保⼿术病⼈安全,做每⼀例⿇醉时,⿇醉前、⿇醉⼿术期间和⿇醉后应按如下常规进⾏:⼀、⿇醉前(⼀)⼿术前l 天⿇醉医师前往病房访视⼿术病⼈,并做好如下准备⼯作。
1 .阅读病史,了解病⼈⼀般情况;现病史、过去史、烟酒嗜好及过去⿇醉史、药敏史、有否合并主要脏器疾病,严重程度;⾎、尿、粪常规、⾎液⽣化、X 线检查、⼼电图检查、肝、肾、肺功能及其他特殊检查;了解特殊药物应⽤情况。
2 .进⾏必要的体格检查、复查循环、呼吸及其他系统,根据⿇醉选择进⾏特殊检查如椎管内⿇醉需检查脊柱,全⾝⿇醉注意有⽆假⽛、门齿是否完整、头预活动度、张⼝程度等。
3.了解病⼈精神伏态,做好解释⼯作,消除病⼈顾虑。
4 .根据病⼈情况,⼿术要求和⿇醉条件决定⿇醉选择和术前⽤药。
5.应检查⽽尚未进⾏或需复查以及⿇醉有困难和危险时,向病房主管医师提出,共同协商解决并向本科上级医师汇报。
(⼆)与病⼈家属进⾏⿇醉前谈话,内容包括⿇醉选择,可能发⽣的⿇醉并发症以及所⽤药物的不良反应,取得理解和同意后由家属签字。
(三)病⼈情况⿇醉选择和处理意见在术前l 天下午或术⽇晨早会向科内汇报。
(四)根据⿇醉要求,⿇醉前备好所⽤器械、监测仪及药物等。
(五)⼿术当⽇施⾏⿇醉前要做好如下准备:1 .复查⿇醉⽤具、药物、监护仪、氧⽓、吸引器等,各种⽤药核对药名、剂量、注射器抽药后应标明。
2 .核对病⼈姓名、住院号、床号、术前诊断、⼿术名称及⿇醉⽅法等,检查术前⽤药是否使⽤,是否按规定禁⾷(⼩⼉⿇醉前2⼩时,开始禁清饮料),核对⾎型,有⽆备⾎。
3 .测量⾎压、脉搏、呼吸、⼼电图和sPO2并记录在⿇醉单上,必要时测体温、中⼼静脉压等。
4 .全⾝⿇醉时检查假⽛是否已取下,活动⽛齿需及时处理,估计困难插管,准备好药、械。
(六)急诊⼿术:接到通知后即去病房访视病⼈,决定⿇醉选择和术前⽤药。
检查术前准备⼯作,⿇醉前6h 内已进⾷者,因病情需⽴即⼿术选择全⿇者,应向病房医师及家属说明饱⾷的危险性,同时采取措施预防误吸。
四川省综合医院麻醉科临床麻醉管理规范
总则为保证临床麻醉质量的持续改进,医院要强化麻醉质量管理,优化麻醉工作人员结构,完善麻醉科建制,配备麻醉及抢救设备仪器,健全麻醉工作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操作规范、诊疗常规和质量标准,提高麻醉质量,确保麻醉安全。
根据我省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医院的麻醉科应根据卫生部《关于将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的要求进行设置。
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必须有独立的麻醉科建制。
二、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医院特点及所承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配备麻醉科工作人员。
二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应有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麻醉医师主持工作,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应有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麻醉医师主持工作。
临床麻醉由麻醉医师负责。
严禁一位麻醉医师同时独立进行二台或者二台以上麻醉。
三、麻醉医师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诊疗技术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知识,在临床麻醉中不断提高麻醉质量和病员对麻醉的满意度。
麻醉医师必须获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并经过专业培训。
四、麻醉科必须配有足够的且与该科业务相适应的麻醉、监护与急救设备,以满足麻醉和急救工作的要求。
五、凡在医疗机构内施行麻醉的场所,应具备供氧、监护仪、人工通气装置、吸引器等设施,配有急救药品和器械,确保病人安全。
六、施行麻醉前麻醉医师应访视病人,拟定麻醉方案,并向病员说明拟施麻醉方式等需告知的内容,征得其允许并签署麻醉知情允许书。
麻醉医师应遵守麻醉操作和管理常规,确保麻醉安全,术后麻醉医师应及时访视病人,并做好记录。
门诊手术麻醉后病人是否离院应由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共同决定七、本规范合用于二级以上 (含二级) 综合医院和外科性质的二级以上专科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第一章麻醉科管理第一节麻醉科的设置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置独立麻醉科,应设为独立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
二、麻醉科医护人员编制。
具有手术室的医疗机构,手术台与麻醉医师比例为1 ∶ 1.5;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比例为1 ∶2.5。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手术-的麻醉
冠状动脉的解剖
冠状动脉的解剖
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主干(2cm)
前降支
左心室心尖部游离壁、室间隔 右心室壁肌
回旋支
左心室侧壁、下壁
左心房、左心室后壁 后降支(10%)
冠状动脉的解剖
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主干(2.5cm)
窦房结A 右圆锥A 右心房合右心室支
左心室壁
锐缘支
左心房支
后降支 左心室下壁
麻醉前评估
麻醉前评估
(5)胸片:检查肺、心、大血管或骨骼有否异常。 但如果看到了以前没有发现的异常改变就可能需 要更多的检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主动 脉或心脏血管的钙化以及瓣膜有否改变。
肺功能试验对于有肺气肿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和 胸部放射发现新的肺病患者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肺活量、每搏氧含量和动脉血气分析在某些患 有肺病或其他高危患者的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是难 以估计的。
(外周动脉)
麻醉管理
(1)麻醉医师应了解其心脏基础疾病所致的血 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心脏疾病所致其它脏器的 功能改变
(2)根据我们已掌握及不断更新的药理学基础 知识,选择适宜于不同心脏疾病患者的麻醉方法 与其它治疗药物(需要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的结 合)
(3)在适宜的仪器监测下,通过麻醉医师综合 判断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及时予以调整,保障机体 接近于生理状态
麻醉前评估
(6)周围血管病变:冠心病人常常伴有 周围血管的病变,如颈动脉狭窄,术前应 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其狭窄程度。必要时先 行颈动脉血管内膜剥脱术主要是避免斑块 脱落造成颅内血管病变而引起中枢神经系 统损害。
(7)患者有否高血压及糖尿病。
麻醉前评估
(8)必要的化验检查:a:全血计数,包括 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和血 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可能提示潜在的感 染。血细胞比容低于35%则提示贫血,它可 能是因为潜在的出血,会影响手术后的发 病率,或许需要输入更多的血。血小板计 数低于100,000/ml则可能是肝素诱发的血小 板减少症。
三基培训考试麻醉科学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三基培训考试麻醉科学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总分:61.00,做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 (总题数:58,分数:58.00)1.典型法洛四联征属于哪种分流()(分数:1.00)A.左向右分流B.右向左分流√C.左向、右向分流同时存在D.肺内分流E.无分流解析:2.发绀性心脏病术中出现低氧血症的最常见原因是()(分数:1.00)A.通气不足B.麻醉期间肺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引起肺内分流C.支气管痉挛D.外周血管阻力过高E.右室流出道痉挛或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解析:3.体外循环复温时血温与水温温差应为()(分数:1.00)A.10℃B.<10℃√C.<15℃D.<20℃E.20℃解析:4.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分数:1.00)A.舒张受限,心脏充盈不足√B.心动过速C.中心静脉压过高D.心脏后负荷过重E.心脏前负荷过重解析:5.机械通气对心血管影响正确的是()(分数:1.00)A.右心后负荷降低B.右心前负荷降低√C.左心前负荷增加D.左心后负荷增加E.心排出量增加解析:6.通过心脏前负荷的增加,改善心搏出量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分数:1.00)A.心脏扩大B.通过Frank-Starling机制增加心肌收缩力√C.心肌肥厚D.心率增快E.心脏排血阻力下降解析:7.下列有关心脏病人术中处理,不恰当的是()(分数:1.00)A.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可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术中需放置临时起搏器√B.二尖瓣脱垂的主要危险是频发室性早搏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C.预激综合征麻醉处理重点是防治心律失常D.Q-T间期延长综合征麻醉期间应防止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因素E.安置永久起搏器的病人,术中尽量不用电灼,或选用双极电灼器解析:8.体外循环停机后,主动脉与桡动脉差可能会有较大差异,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外周阻力增大之故B.主动脉压明显高于桡动脉压C.上臂无创测压与主动脉更为接近D.缩血管药物加重这种差别E.吸入纯氧有助于减少这种差别√解析:9.体外循环的基本原理是()(分数:1.00)A.将血液从人体静脉系统引出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后泵入人体动脉系统√B.将血液从人体动脉系统引出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后泵入人体静脉系统C.将血液从人体静脉系统引出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后泵入人体静脉系统D.将血液从人体动脉系统引出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后泵入人体动脉系统E.将血液从人体静脉系统引出体外,单经人工心脏后泵入人体动脉系统解析:10.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心脏病病人,术前突然停药会引起()(分数:1.00)A.哮喘发作B.可加剧心绞痛或诱发心肌梗死√C.严重心动过缓D.低血糖E.低血压解析:11.监测心肌缺血最敏感和准确的是()(分数:1.00)A.心电图监测B.心肌酶谱C.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D.中心静脉压E.肺动脉压楔压解析:12.体外循环麻醉时,监测病人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病人生理值和体外循环转机前值分别应为()(分数:1.00)A.<130秒,>480秒√B.<200,秒>300秒C.<15秒,>100秒D.<300秒,>800秒E.<45秒,>240秒解析:13.对于无高血压的冠心病人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不应低于()(分数:1.00)A.40 mmHgB.50 mmHgC.60 mmHg √D.80 mmHgE.90 mmHg解析:14.下列有关先天性心脏病病人麻醉注意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法四病人静脉注射时微小的气泡可能导致比一般病人严重的后果B.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均需给予充分的麻醉前用药,使患者安静√C.为防止脱水,术前禁饮时间不宜太久D.法四病人血压下降时可用小剂量新福林静注E.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人吸入麻醉诱导加快,而用静脉麻醉药时易过量解析:15.下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正确的是()(分数:1.00)A.适当增加心率可减少反流而增加心输出量√B.减慢心率可减少反流,增加SVC.最常发生心肌缺血和心绞痛D.LVEDV明显增加EF明显下降E.麻醉中应增加体循环阻力,才能提升动脉压解析:16.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术前评估,以下哪一个影响不考虑()(分数:1.00)A.直接由于心脏畸形所致的原发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B.发绀程度C.心脏扩大和肥厚的程度D.对肺血管床的继发性影响E.心电图的继发改变√解析:17.心脏病人术前高危征象不包括()(分数:1.00)A.X线片示心胸比例>0.7B.肺动脉压/体动脉压>0.91C.冠心病病人再次行CABG手术D.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E.慢性房颤病人√解析:18.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分数:1.00)A.收缩末期容积B.舒张末期容积√C.等容收缩期容积D.等容舒张期容积E.心室肌收缩所遇到的阻力解析:19.缩窄性心包炎病人的麻醉前准备,正确的是()(分数:1.00)A.静脉补充白蛋白和血浆B.尽量抽尽胸水C.给予利尿药,控制右心衰竭症状√D.尽量抽尽腹水E.给予洋地黄化解析:20.法洛四联症患儿麻醉Bp 86/42 mmHg,FiO2 0.60,SpO2 87%。
冠心病搭桥手术麻醉的原则
冠心病搭桥手术麻醉的原则
冠心病搭桥手术麻醉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通过控制麻醉深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方式,保证心肌氧的供应与需求平衡。
2. 控制心率和血压:在麻醉过程中,需要控制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使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降低心肌氧耗。
3. 减少心肌抑制:在麻醉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心肌抑制的发生,以保持心肌的收缩功能。
4. 保护心肌:通过使用一些心肌保护药物,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药等,减轻心肌缺血和损伤。
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以保持心肌的正常生理功能。
6. 防止应激反应:通过合理使用麻醉药物和镇静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心肌氧耗。
7. 预防并发症:在麻醉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总之,冠心病搭桥手术麻醉的原则是维护心肌氧供需平衡、控制心率和血压、减少心肌抑制、保护心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应激反应和预防并发症。
通过合理的麻醉管理,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节心血管手术麻醉常规心血管手术各阶段麻醉医师的工作常规【术前准备】详细查阅病历,掌握要点,仔细检查,判断病情,如有影响手术麻醉的问题,与病房医师共同研究,制定出安全措施。
解释病情,安慰鼓励病人,交待手术前注意事项。
做Allen’s试验,开麻醉前药医嘱,写麻醉计划单并准备药物及用品。
【麻醉诱导】1.紫绀及心功能差者入手术室后面罩吸纯氧。
2.连接无创血压计、心电图,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
3.根据病情选用药物,诱导期要求麻醉平稳并足够深以减少应激反应,避免血压、心率波动过大;诱导插管后保护眼睛,安放鼻咽、直肠温度电极。
需要体表降温手术麻醉诱导后尽快进行头部及大血管部位冰袋降温。
【动、静脉穿刺及麻醉维持】动脉穿刺测压(桡、股、足背动脉),中心静脉穿刺测压(颈内、锁骨下静脉)。
一般病情维持三条静脉通路(一条中心静脉、两条末梢套管针),重症者维持四条静脉通路(两条中心静脉,两条末梢套管针)。
升主动脉瘤患者勿在上胸部及低位颈静脉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可做中、高位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
重症者可置放漂浮导管;术后可能应用球囊反搏者(IABP)再穿刺一条股动脉,以备必要时放置球囊导管时用。
由中心静脉抽血查ACT 生理值、血气等,了解通气、HCT及血电解质等情况。
冠心病患者如血压高,可用硝酸甘油泵行控制性降压。
如放自体血则按“输自体血常规”进行。
体外循环转机前输液量以中心静脉压为准,参考平均动脉压、HCT、体温及尿量等,婴幼儿注意勿输液过量。
【体外循环运转前】记录各种监测指标,包括:尿量、血压、心率、血气等,查对肝素用量并测ACT,ACT值必须>300秒才能进行心内插管,ACT>480秒才能进行体外循环转机(CPB) 。
准备好停跳液,与外科医师及灌注医师联系确定手术步骤及所需温度。
及时加深麻醉,切皮、劈胸骨及CPB开始前,需加深麻醉;CPB中大量予充液使血液稀释并影响组织液成份,CPB管道对静脉麻醉药物的吸附,氧合器使吸入麻药从氧合器中溢出等都可使麻醉变浅,可能引起机体一糸列不良的应激反应。
应用麻醉挥发器向氧合器吹入麻醉药或从体外循环机中加入静脉麻醉药以加深麻醉。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CPB开始后停止所有静脉输液,持续监测体温、血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定时记录尿量及性状,定时查血气、ACT、血电解质等;CPB达到正常量后关闭呼吸机,呼吸囊持续膨胀给0.5cm H2O 压力,如紫绀型或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将呼吸囊充气使呼吸道内加压至20~30 cm H2O,以减少心内回血,有利于心内手术操作。
观察病人面部颜色,瞳孔及眼睑,随时与外科医师和灌注医师联系。
【心肌保护】心肌保护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术后心功能的维持。
常规CPB血液降温,阻断升主动脉后,立即经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含钾冷停跳液(4~6℃) 或含氧血停跳(10~15ml/kg)。
术中要求心肌温度20℃以下,心电图呈直线;每隔30 分钟重复灌注( 首次量的一半) ,心表面持续冰泥降温。
如有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应切开主动脉行左右冠状动脉灌注。
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时,可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在每搭好一条桥后通过桥灌注,如病情需要可采用温血停跳液持续灌注或阻断升主动脉后,开放升主动脉前温血停跳液灌注。
【停体外循环】停CPB 前检查各项监测指标,体温、血压、心率、心律及中心静脉压是否满意,血气、血电解质是否正常,恢复控制呼吸至转机前水平,血管扩张药及升压药准备妥当,辅助循环时间已够,一切准备就绪后方可停机,停机后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1.预防鱼精蛋白引起的血压下降, 极少数是过敏反应, 大多为鱼精蛋白使用不当至血压下降。
严重者可能引起心室纤颤,心跳停止。
为预防鱼精蛋白可能引起的血压下降,可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血压及气道压等参数缓慢静脉推注。
(2)鱼精蛋白与钙剂在同一注射器内从中心静脉注入。
(3)鱼精蛋白自升主动脉注入。
(4)注鱼精蛋白血压有下降时,从体外循环机小量输血。
2.停机后输入自体血或库血,维持满意的中心静脉压及动脉压。
3.复查ACT ,必要时补充鱼精蛋白。
4.复查血气、HCT、血电解质并调整至正常。
5.记录尿量及性状,根据情况利尿及补钾,每排尿100ml输入6‰钾25ml(2mEq)。
6.手术结束吸净痰液及胃液,送病人回ICU 并详细交班。
常温手术麻醉常规缩窄性心包炎剥脱术的麻醉【术前准备】1.缩窄性心包炎术前要有充分准备和治疗,如高蛋白饮食,增强体质,利尿剂改善心肺功能,低钠饮食,但要防止低钾,必要时可少量输血。
2.腹水严重者术前1~2 天抽腹水减轻呼吸困难。
3.术前测体重,尽可能按净重计算麻醉药量。
4.术前用药:术前半小时肌注吗啡0.2mg/kg ,东茛菪硷0.2~0.3mg 。
【麻醉诱导】1.病人入室面罩吸纯氧,行无创血压和心电图监测,诱导前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直接监测血压,监测尿量。
2.开放两条静脉通路(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
3.准备苯肾上腺素(25μg/ml)或多巴胺(50μg/ml)等急救药品,准备除颤器及体外除颤电极板。
4.静脉缓注安定5~10mg和γ—OH 60~80mg/kg或依托咪酯0.3mg/kg ,使病人渐渐入睡,再给芬太尼3~5μg/kg和潘侃罗宁0.15~0.2mg/kg,如心率快可用卡肌宁或万可松,行气管插管。
【麻醉维持】1.静吸复合麻醉:芬太尼30~40μg/kg,潘侃罗宁0.15~0.2mg/kg 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慎用)。
2.监测血压、CVP、血气、电解质。
3.输血输液不宜过快,心包剥离前要等量输血,剥离后限量输血。
4.术中如发生连续室性心律应暂停手术,静脉给予小剂量利多卡因(0.5~1.0mg/kg ) 并寻找原因。
5.剥随着心包剥脱、心肌压迫松解,及时给予西地兰(0.2~0.4mg)和利尿剂。
6.术后应维持机械通气,根据心脏功能决定拔管及停止机械呼吸的时间。
【并发症及处理】1.急性左心衰竭:麻醉和手术中,病人缺氧,血压过低,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处理除间歇正压通气、积极纠正缺氧外,给予吗啡、速尿和西地兰等药物。
2.大出血:术中发生心肌或腔静脉破裂出现大出血,应紧急等量补血,针对出血原因止血。
3.心室纤颤:术中血压过低、心肌抑制或低钾导致心室纤颤时,心脏挤压和除颤都极为困难,可考虑体外循环下复苏。
动脉导管末闭手术的麻醉婴幼儿和儿童期单纯的动脉导管末闭( PDA) ,一般在常温控制性降压下实施结扎术或切断缝合术。
成人型或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其它畸形则应在体外循环下手术。
【麻醉方法】1.麻醉诱导:小儿不合作者居多,在手术室外行基础麻醉,用氯胺酮6~8mg肌注,或静注1.5~2mg,待病儿入睡后进手术室,避免病儿哭闹。
用芬太尼8~10μg ,潘侃罗宁0.15~0. 2mg/kg诱导插管。
2.麻醉维持:由于要求术后尽早拔管,故麻醉维持以吸入为主。
但麻醉不宜过浅,一般吸入2%~3%安氟醚或异氟醚。
保持麻醉稳定,MAP在60mmHg左右,在维持适当深度麻醉后,应用血管扩张药行控制性降压。
3.控制性低血压:(1)静脉给硝普钠或硝酸甘油,用微量泵输入,剂量从0.5~1.0μg/kg/min开始试探地增加剂量,使病人血压在结扎PDA时收缩压降至80mmHg。
如剂量超过5~10μg/kg/min而降压效果不明显,检查是否麻醉不够深,可加大安氟醚或异氟醚的吸入浓度。
(2)静注ATP:一次1mg/kg,ATP属腺甙类药,有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没有反射性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反跳,但作用时间短,需在结扎PDA 时静脉推注。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大出血:保证通畅的静脉通路和快速输血准备,备有足够血源,必要时立即在体外循环下修补血管破口。
2.急性左心衰:结扎或钳闭导管时,可导致心律紊乱和左心衰竭,因此应进行控制性降压,降低后负荷。
儿童非紫绀型先心病手术麻醉【术前用药】术前常用东茛菪碱0.01mg /kg或阿托品0.1mg,体重大于20公斤者可考虑给吗啡0.2mg/kg,年龄小病情重的患儿不用吗啡。
【麻醉诱导】1.不合作患儿:肌注氯胺酮5~8mg/kg 基础麻醉。
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注射芬太尼3~10μg/kg,潘侃罗宁0.08 ~0.1mg/kg或卡肌宁0.3~0.5mg/kg。
2.合作患儿,进手术室后,静脉注射依托咪0.2~0.3mg/kg 或氯胺酮2~7mg/kg ,芬太尼5~10μg/kg 及肌松剂。
3.面罩吸氧控制呼吸3~4 分钟,经鼻或口行气管插管。
4.插管后调节呼吸机,潮气量10~12ml/kg,呼吸频率:婴幼20~30次/分,儿童14~20次/分,吸呼比1:1.5 或1:2。
根据血气调节潮气量或频率, 使PaCO2达35~40mmHg。
5.放置温度电极。
【穿剌动脉及深静脉】1. 动脉:抗凝液用生理盐水配制1ml 含肝素1U 。
选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穿剌针:婴儿24号,儿童22号。
2. 静脉通路:准备三条静脉通路(包括一条中心静脉、二条末梢套管针)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心功能不全者,增加一条中心静脉通路,便于抢救时给药及输液。
婴幼儿注意防止输液过量。
深静脉穿剌选右颈内或锁骨下静脉。
管深达胸骨角为宜,一般婴幼儿4~5厘米,儿童6~7厘米。
【麻醉维持及管理】1.选择对心脏抑制轻、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药物。
静脉维持药首选芬太尼30~50μg/kg,肌松剂首选潘侃罗宁0.15~0.2mg/kg ,这种配伍使两者副作用抵消。
其他常用药有舒芬太尼5~10μg/kg 、异丙酚1mg/kg;卡肌宁0.5~0.8mg/kg,万可松0.05~0.1mg/kg,吸入1%~3%安氟醚或异氟醚。
2.输液种类有乳酸林格氏液、5% 葡萄糖和生理盐水。
体外循环前按10ml/kg/h ,建立中心静脉后,参考CVP输液。
在主动脉及上腔静脉插管时根据情况加快输液。
如插管时出血多,可经升主动脉插管输入。
停机后根据体外循环中失血量、尿量以及CVP补足血容量。
根据血气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
每排出100 毫升尿从静脉补钾2毫克当量。
【肝素化及其拮抗】1.肝素化:体外循环前从中心静脉给肝素400U/kg,8~10分钟后查ACT,300秒以上可以插管,480秒以上才可转机。
2.拮抗肝素:停机后用鱼精蛋白拮抗肝素,首次剂量4mg/kg并加氯化钙15mg/kg(婴幼儿宜用葡萄糖酸钙)经中心静脉缓慢推注。
注射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及气道阻力变化。
血压下降、气道阻力升高时,应停止注射,并可从主动脉输血,待血压升高后再缓慢给药;重症者可从升主动脉根部注入鱼精蛋白,给药后10分钟查ACT 。
直到接近生理值(±30秒)。
【心肌保护】CPB 全身降温,心脏局部用冰泥降温。
阻断循环后,经升主动脉根部灌入冷停跳液,首次剂量为10~15ml/kg,每30分钟重复一次。